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枪炮、病菌与钢铁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枪炮、病菌与钢铁的读后感10篇

2018-03-14 21:3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枪炮、病菌与钢铁的读后感10篇

  《枪炮、病菌与钢铁》是一本由(美)贾雷德・戴蒙德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7.00,页数:48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一):《枪炮、病菌与钢铁》——穿透事实规律探索

  “我希望我已经使读者相信历史并不是一个又一个的事实。”,“的确存在那些适用于历史的广泛模式,而寻找这些模式不但令人陶醉,也是大有裨益的。”——贾雷德·戴蒙德 从早期人类离开伊甸园开始,人类就一直处在进化和旅行的路途上。 石器与火的应用使人类区别普通动物,然而让人类真正开始踏上远途的却是骨器的使用。骨器相比石器更易于成型,可制为缝衣针,然后有兽皮衣物,人类可以抵御寒冷,则有能力温暖的非洲大陆块迁移至西伯利亚,穿过极寒的白令大陆桥,继而美洲留下了人类的足迹。而同时人类在西伯利亚寒冷地区对御寒衣物的所需,也是导致长毛象和长毛犀灭绝的重要原因之一。 钢铁的产生与利用所带来的技术的压制,可以让西班牙168人击溃印第安8万人军队,同时也加速了夏威夷群岛部落统一。从未见过枪炮与马匹的印第安人则将白人视作神明,然而欧洲人同时携带的病菌,则给对其毫无抵抗力的美洲原住民带来了另一场屠杀。 戴蒙德试图在书中试图阐释的,正是事实的多角度认知。历史永远都不会是线性的。多维的认识,是对历史群像构建的重要法则。 穿透事实的规律探索,不仅需要认知,还需要视角,这也是读者能够在书中收获到最大的拓展。

  《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二):地理决定

  按照Acemoglu的分析框架,本书将经济发展差异的最终原因归结到了地理的差异,即Acemoglu的fundenmental determinants 之一。其他三点,luck( i truly don't believe there is something like luck; some can be explained by path dependence); institution; culture, 都最终指向了地理上的差异。

  作者根据古生物史、语言学等多学科综合分析,解释了为什么是欧洲征服了美洲而不是相反这个问题

  地理上的差异最重要的在于两点:一是各个地区所拥有的可驯养的动植物的种类(可驯养是指可影响生物的遗传特性使其满足人类的需求,例如牛要多奶多肉啦,养要多毛啦),二是地区可供技术、语言等传播的环境特质(亚欧大陆的东西轴线与美洲大陆的南北轴线相比更适宜传播,因为同纬度拥有相似气候条件)。

  而占有先天地优势的地区能够更早得拥有集约型的农业(植物驯化),集约型的农业带来了对于牲畜的驯化(动物给人类带来了细菌和疾病,而人类与牲畜的共同进化使得人类获得了抵御相应疾病的能力),语言的产生(便于技术的代际传递和跨区传播),制度的演化。

  总的来说,集约型农业的产生是各地区发展的一个重要分界点,而集约型农业不同程度的发展又决定了各地的长远发展。

  《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三):枪炮、病菌与钢铁 vs. 文化?

  为什么是欧亚大陆人征服、赶走或大批杀死印第安人、澳大利亚人和非洲人,而不是相反?为什么么小麦和玉米、牛和猪以及现代世界的其他一些“不了起的”作物和牲畜出现在这些特定地区,而不是其他地区?《枪炮、病菌与钢铁》的作者,演化生物学家贾雷德.戴蒙德认为地理禀赋的不同决定了各个大洲发展的不同。不同民族的历史遵循不同的道路前进,其原因是民族环境尤其是地理环境的差异,而不是民族自身在生物学上的差异。

  作者认为欧洲文明的霸权建构的三大优势是:钢铁,病菌,枪炮。(在欧洲人的征服史上,是关于枪炮与钢铁的作用众所周知,而细菌的作用则是让人耳目一新)。而这些无不与农业息息相关。农业是文明之母,但是早期农业的发展太多受限于各大陆先天地理环境。所以作者通过历史与数据证明四点因素决定了各大文明的竞争优劣:首先是各大陆在可以用作驯化的起始物种的野生动物品方面的差异;其次影响大陆之内传播和迁移速度,第三点则是各大陆之间影响传播和迁移的速度,最后则是各大陆之间在面积人口总数方面的差异。因为欧亚大陆在这四个方面明显高于其他大陆,所以农业最为发达,也为欧洲人扫荡世界铺平了道路。

  作为一个西方人,作者已经较好地解释了西方人关心的一系列重大历史问题。但作为中国人,我一直很关心为什么是欧洲人,而不是亚洲人特别是中国人呢?为什么在世界历史中长期占据领先地位的中华帝国却在最近几百年时间轰然让位与西方?为什么是欧洲人发现了美洲而不是中国人? 因为从本书的观点来说,中国拥有无可置疑有利条件。粮食生产的出现似乎同在新月沃地一样早;从华北到华南,从沿海地区到西藏高原的向山地区的生态多样性,产生了一批不同的作物、动物和技术;幅员广阔,物产丰富,养活了这一地区世界上最多的人口;以及一个不像新月沃地那样干旱或生态脆弱的环境,使中国在将近一万年之后仍能维持高产的集约农业,虽然它的环境问题日益增多,而且比欧洲西部严重。这些有利条件和领先优势使得中世纪的中国在技术上领先世界。中国一长串重大的技术第一包括铸铁、罗盘、火药、纸、印刷术以及前面提到过的其他许多发明。它在政治权力、航海和海上管制方面也曾在世界上领先。

  作者也许也认为中国是一个颇为尴尬头痛的反例,因此在后记里用很大篇幅来解释,认为这些环境因素以及中国内部地理上的相对四通八达使得中国在初始获得有利条件,但是随着地理的统一在政治上表现为经常性的稳定,进而带来内部的集权以及对外在世界的漠视。中国古代统治者一言可以兴邦,亦可亡国。最具体的例证就是郑和的西洋探索,在皇帝的一个决定下就被停止,而哥伦布则可以在分裂的欧洲找到不同的国王支持他的冒险,在地理大发现时代帝王一个偶然而不可逆转的决定就让本来在航海处于上风中国走向后退与封闭。 作者进而认为地理上的四通八达对技术的发展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因此,从长远来看,在地理便利程度不太高也不太低而是中等适度的地区,技术可能发展得最快。中国、欧洲,可能还有印度次大陆的过去1000多年的技术发展过程便是例子,它分别表明了高、中、低3种不同程度的地理便利条件所产生的实际效果

  我觉得解释非常牵强(作者还不如大方地承认这是个特例),如果如此一个大国的衰落只是源于一个偶然的因素,那么作者“地理决定论”(虽然作者不承认这个标签)就不成立了。而且中国不是只落后一次,而是反复被打败(蒙古人、满足人、西方列强等),我总觉得作者遗漏了其他什么重要的因素。

  我觉得是文化因素(以及由此产生的政治经济制度)——当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文化因素变得越来越重要,甚至逐步超过地理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这些文化特质与环境无关,而且在开始时也几乎没有什么重要的意义,但它们可能逐步形成有影响的历久不衰的文化特点。比如中国对历史产生深期影响的儒家哲学和文化保守主义。这也是我不太认同作者认为在因特网和物流很发达的现代社会里地理决定论仍然适用(“这些所谓的新规则不过是旧规则的改头换面而已”)的原因。我觉得本书适合回答古代和近代的历时问题,而对现代和将来可能就无能为力了。

  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缺少逻辑思维方式。现代科学直接源于逻辑科学,这直接导致了中国人在现代科学中的落后。再加上我们的文化历来对商人不信任和歧视与贬低, 也使得商人行为对经济流动与需求刺激的作用小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四):大国心理的一击

  中国人生来就有一种历史的骄傲自豪感,好像这世界只有我们的历史最了不起似的。

  当我们看到新月沃地的文明的时候还可以接受,但当作者提到陶器居然在一万四千年前就出现在了日本就让人有点恼火,在我们的观念中,日本的东西都是从我们这里学过去的。于是我第一时间反应是日本旧石器时代的造假事件,是不是陶器也是造假的结果

  耶利问题一定程度上也包含着李约瑟问题,中国近代的没落似乎是一个“奇迹”,但中央集权的制度确实导致了这个奇迹的发生

  这本书里面谈到创造发明的时候,略略提到中国,因为中国对知识产权保护匮乏让我们无法有更多的发明。

  以上其实都在一定程度上对我们的大国心理产生了一定的冲击,我们为之骄傲的其实正是阻碍我们进步的。

  有一句话说的好——外国人未来,中国人看过去。

  不知道我们还要看过去多久,

  未来却真的是越来越近了。。。。

  《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五):不看Guns, Germs and Steel,将会是一种人生的遗憾

  蒙幸运之神眷顾,年轻的我在北美Blackcomb(碰巧后来成了Windows 7的Code Name)的满天雪风中滑过山脊,在西伯利亚的冰冻三尺太平洋洋面钓过鱼,也在热带丛林缭绕的Beng Mealea Angkor遗迹中咏叹过文明的转瞬即逝......

  更令我impressive的是,无论在哪里都遇到的,都蕴含那似曾相识特征:从Saigon天主教大教堂每日弥撒的万人膜拜,到香港Causeway Bay闹市旁的维多利亚女皇庄严铜坐像;从加国卑诗首府令人赞赏的现代农业到上海外滩的“万国”建筑群;从俄罗斯Владивосток(“征服东方”城)的一艘艘战舰,到澳门街道僻静处的一幅幅百年历史航海青瓷砖画;这些地球村上不同地区的记忆,不断一片一片地汇合起来,犹如一块一块的拼图,在我的脑海里构成一个一个的问号

  不平等的世界贸易是如何形成的?我又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我在地球不同角落遇到的同龄人又是如何生活的?是什么构成了这些区别?

  我们是否不曾知道,近在眼前我国”澳门,是决定日本乃至东亚历史的重要一环?

  更不曾知道这里曾发生过葡荷战争

  我们是否不曾知道,泰国没有城市治理规定,而且对Vendor实行零税收?

  更不曾这里也曾大量割地赔款但后来却走向现代的黎明?

  我们究竟有多无知

  是哪些因素塑造了我们今天“平的地球村”生活?五千年的历史传说?或应该是从15世纪开始的巨变?

  这些疑问促使我近期只要一有空闲,就开始从全球化的角度着手了解从1600年起至今的历史,因为那是形成我们今天生活方方面面的[真实]源头,其中的惯性也许揭示着将来的轨迹 ———— “以史为镜,可知兴替”。

  这些地球村上不同地区的记忆,不断一片一片地汇合起来,犹如一块一块的拼图,逐渐逐渐地完整起来,而Prof. Jared Diamond的这部作品Guns, Germs and Steel,可以说正是雪中送炭

  看完了Guns, Germs and Steel原著+有声书+National Geographic的纪录片,我在此简单评论下这个系列,希望可以节省大家的时间。

  纪录片:National Geographic的纪录片Guns, Germs and Steel,摄制时间明显完于原著,其中对新几内亚土著生活的生动影像纪录和作者Prof. Jared Diamond近期对非洲的观点是原著所没有的新内容。所以两者不是相同内容,而是互为补充。建议先读原著,后看纪录片;但对如果一下子无法读完几百页英文教课书的朋友,建议先看纪录片,后读原著,这样读原著时理解可以轻松很多。

  原著+有声书:Guns, Germs and Steel说是一本巨著;不但是1997 Pulitzer Prize作品,而且还是美国California等州历史课的必读教科书。读过此书,我们原来很多的观念都会改变,从此我们看世界会更明白,更清晰。更有益的是,它的行文不仅是典型Thesis写作手法的好材料,而且能使我们学到辩证逻辑思辨的方法

  近期有中译本出版了,这是好事。但对有能力的朋友,还是建议读原版。因为中西迥异思维方式,是无法翻译的。而这才是大部分近代的发现和进步,包括本书和纪录片,的来源。不看Guns, Germs and Steel(原版),将会是一种人生的遗憾。

  我的脚步让我了解了我们昨天有多无知,但关键是我们是否今天,甚至明天,还是同样的无知呢?

  《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六):关于后记

  整本书里对我个人价值最大的是后记。

  后记概述了四组形成差异的因素,也说明了其实这本书只是起到了铺垫作用,而非是去回答耶利提出的问题,只是做出了一种尝试。

  一直很感兴趣作者对新月沃地和中国的看法。但是似乎作者对于新月沃地比中国更加有研究一些,对于作者在《中国是怎样成为中国人的中国的》一章中的叙述,我实在是有很多不解的地方,另外,对于白保罗的汉藏语系这种分类我本来就不是很赞同。

  值得注意的是,后记中指出,中国之所以丧失了领先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中国“统一”。

  注意……注意……

  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中国从古至今,除了少数几次分裂外几乎完全没有多党执政的情况出现,并且一直在宣扬统一。

  1.统一是否真的如德戴蒙德所说,是造成落后的重要因素?

  2.为什么由于四因素形成的极权政治格局会维持这么久?

  在哪本书里能够找到相关答案?请各位赐教。

  《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七):更合适的标题也许是“自然环境决定人类社会的命运”

  C论坛上某网友有一阵子几乎逢帖必推的书,说看了以后会从根本上改变人的历史观。看了以后发现,整本书完全可以看作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历史观的补充论证,尽管作者通篇都未提过类似的名词。

  全书的核心内容大致可以用这样一个关系图来表示:

  http://static14.photo.sina.com.cn/orignal/4aab62adh7102eb748bfd&690

  或者也可以用一句话概括:自然环境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因为“粮食生产是枪炮、病菌和钢铁发展的一个先决条件。因此,在不同大陆的族群是否或何时变成农民和牧人方面的地理差异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他们以后截然不同的命运。”而粮食生产的发展程度完全是由自然环境限定的。也许,即使说明这里的“决定”是“直到现在仍在产生重大影响”的意思,这个结论看上去也仍然有些武断,但作者用了大量考古学、生物学方面的例子一步步阐释,至少让我信服并接受了。

  另外,作者在第18章对国家起源的探讨让我想起了《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形成》,两本书在这点上的观点有些接近之处,比如对几种通行的国家起源学说的批评,以及对国家公共职能和强力作用的强调。但是分歧也是明显的,本书的作者无疑相信客观历史规律的存在(尽管作者也在部分章节提到过历史发展的偶然性,如粮食生产是在不知道会有什么结果的情况下所作出的决定的副产品,技术发明),并对人文历史的科学化持乐观态度;而赵鼎新先生的书,印象最深的论点之一就是“西方的现代化是一个偶然现象,并不是历史的必然”。这似乎是历史观上的根本性分歧了。也许这两本书是又一个不错的阅读组合,就像黄仁宇、费正清和费孝通适合搭配来读一样。

  当然,全书的观点论证也不是全无问题。例如欧亚大陆一些先进社会,比如中国,其优势是如何丧失的,书中给的解释不太令人信服。不过这个问题本来就是个待解的大问题,书的重点也不在此,解释不足也是情理中事。

  最后,感谢推书的SCer,这是本能引发人思考的好书,虽然我的历史观在看完书之后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那是因为我在看书前就已经决定重投马爷爷门下了。。。另外书的可读性也有保证,除去上面罗列的论点,书中的其他信息,比如大型哺乳动物的驯化极限、生态环境造成的欧亚大陆权力中心西移、新几内亚群岛的风土人情等等,也充满趣味,引人入胜。对我这样的文科废柴来说,这本书也是本不错的科普读物。

  如果想快速阅读的话,推荐第2章,第8、9、10章和第14、章。是论证过程中比较关键的章节,包含了书中最主要的观点,分隔来看并不影响理解。

  《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八):对历史背后逻辑的探寻

  历史对每个所有小孩子都是一种折磨。对发生在自己出生很久很久以前的鸡鸡狗狗根本没兴趣的小孩是这样的,历史代表了无数枯燥冰冷的数字和名字,他们感到委屈,觉得自己变成了一台根本没有技术含量的计算机,用简单的Excel、Access记录着毫无意义的事情。而对那些乐于在排列整齐的数字和名字后发现其中隐含的线索和八卦的孩子,历史所呈现的东西却又显得极大的不足,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为什么同样是由大猩猩进化而来的人类,在希腊半岛与黄河流域产生了截然不同的社会结构、组织形式、文化类型?在无数这样的问题中,李约瑟问题也只是一个因为易为中国人产生共鸣而较为熟悉的问题之一。

  历史无法实验的特性导致了即使是最伟大的历史学家的最了不起的历史作品对于类似问题的解释,也多多少少会让人微微有些许不安。马克思所谓历史唯物主义未尝不是一种对历史进程的并不成熟经不起推敲的解释。历史学家们的对问题的澄清,在外人看来往往像一个人试图拽着自己的头发以脱离地面。对这种植根于历史本身局限的不安的平息,要求我们必须跳出历史自身的框架,从一个更加底层的角度来审视过去发生的事情。

  戴蒙德的这本书就做了一个非常有益并且卓有成效的尝试。戴蒙德教授家学渊博,母亲是教师兼语言学家,父亲是儿童遗传疾病专科医师,在语言、历史、写作方面受到了良好的训练,获得生理学博士后,进行了演化生物学和生物地理学的研究,最终在世界各地的游历中开始思考历史现象背后更具决定性的问题。拜其不同于传统历史学家的学术背景以及长期在世界各地的工作经历所赐,戴蒙德的作品远远超出了一本历史学、人类学所讨论的范畴,将焦点集中在地理、生物等更为基本的层面。

  将历史归结于地缘政治的观点自古皆有,比如热带人懒惰、岛国居民保守等等。但以前的许多结论因为充斥着流于表面的简单的偏见,使得这些观点荒谬得甚至没有批驳的必要。科学研究的观点、结论固然重要,但是观点、结论本身并不代表科学,科学要求更深层次的东西,比如联系、逻辑、自洽。简而言之,我们不能仅仅因为研究者研究的对象是上帝就简单认为这不是科学,研究的方法、结论与已知体系的自洽程度才是判断科学与否的重要标准。而戴蒙德正是从大量的考古事实、地理现状、生物演化的角度入手,将各大陆地理形态、动、植物多样性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从数万年前的史前社会到几十年前的现代社会,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析,涵盖了农业、经济、政治、军事等诸多方面,进而得出令人信服的相当接近真理的结论。

  全书结构清晰,主要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指出历史现状并提出相应的问题:“为什么印第安人被西班牙人消灭而不是非洲人入侵罗马帝国?”第二、从简要介绍史前人类文明的进程和状态;第三、从地理形态、动、植物分布的角度详细分析人类农业生产产生的巨大的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第四、从不同的农业组织形式进一步探寻建立在其之上的差异巨大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上层建筑,揭示了农业对文明的巨大影响和贡献;最后,回归现代社会,并以得出的结论重新审视中国等具体国家和地区。

  总的来说,本书观点新颖而独到,思路清晰,学问扎实,在很大程度上展现了历史、人类学等人文学科的发展方向。白玉微瑕的是该书后半部稍显生硬,对历史现象的解释依然有不够流畅之处。当然,本书第一并非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历史作品,而历史现象与背后原因之关系复杂,远非这样一本开创性的书籍所能圆满解决的。个人推荐与《全球通史》同看,二者可以相互印证,相互补充,相互启发。

  《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九):地理环境决定论

  这本书看得很赶,大概就在三天内吧,为了赶上读书会的进度,这样导致的后果是看不仔细。不过后来又大致翻了下,发现似乎也不怎么影响整体。这本书太大部头了,构思和跨度都很广,但论点其实很简单,主要是:

  一,粮食的重要性。

  二,动物(主要是牲畜)的重要性。体现在营养的供给,驯化,病菌传播等方面。

  三,语言的重要性。

  四,技术的重要性。

  其论证的手法也多是采用举例说明,特别是对于新月沃地和新几内亚之情况的介绍,于是就算中间不时跳漏,整体构造仍然非常清楚。不过这也可以说是优点吧。。

  另外丁老师的解释个人也觉得很有道理,即,该书所采用的逻辑和论证只能适用于十五世纪以前的世界,之后的就显得有些勉强了。因为这本书的内容事实上主要是地理环境决定论,在十五世纪前的确都符合这一规律,因为此时的人类还是“靠天吃饭”,但十五世纪起人类的生产力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不但摆脱了只能默默受自然摆布的命运,甚至还生出了操控自然的野心。此时人类对自然的影响力大大增强,人类史的发展已远远不是以地理环境为唯一推动要素了。

  总的来说,对于一个非专业读者如我,还是获益良多的,如果内容太过艰深,大概也没法坚持,至少得以管中窥豹,有所了解,有所收获。

  《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十):文明的脉络

  用了数天的时间,翻阅完了这本演绎了130万年人类历史演进的画卷。优秀的作品总是引起更广泛的思考。当智人从非洲大陆逐步推进到世界各地时,一定没有料到未来会是如此的波澜壮阔,以及不同的发展路径和脉络,最终再形成种族、文明、文化的碰撞。

  当西班牙人用数百人的规模征服了印加帝国时,依靠的是枪炮、病菌和钢铁。这是一次压倒式的胜利,上千年的技术、病菌的沉淀,摧毁了古老的印第安丛林文明。这个案例足够经典,然后作者返回远古,开始梳理为什么是西班牙人征服了印加帝国,而不是相反。

  从书中我们可以梳理出文明、病菌、技术进步的脉络。

  优越的地理环境,导致欧亚大陆率先出现了农耕文明,农耕文明导致可养活的人口众多,并且使得部分人口能够从粮食生产中脱离出来,进行技术创造和行业革命。而人口的聚集使得病菌在人类中快速传播最终形成了一定的免疫能力,最终使得在征服其他大陆的时候产生决定性作用,95%的印第安人口死于欧洲人带去的各种流行病。

  书中非常详尽的提到了中国所处的优越地理环境所形成的统一和中世纪之前的科技人口优势。并且给出了为何在15世纪之后中国从世界领先的国家为何衰落的自己的解答。并且说明了为何一些先进技术反而不会得到推广和使用的原因,因为人类社会自身的利益争斗。

  作者认为中国的统一和集权,导致了当出现某一不当领导人时,就可能影响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如中国明朝开始的闭关锁国。而欧洲的长期分裂与语言不统一,促进了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因为,某一国摒弃先进技术,其他国家采用了先进技术,那么落后国家就可能遭遇到外来的威胁,使得欧洲各国在探险及技术发展上不遗余力。

  ------------------------------------------------

  沿着作者的思想脉络,不禁让我展开了进一步的思考。那么自人类诞生以来,各个种族、文化、文明的竞争,就是沿着技术这一脉络前进的。技术、发明这种小概率事件,需要大量的实验和试错,而只有生活稳定,人口基数巨大的社会,才可能诞生出足够多的创新和发明,而对创新和发明接受度极高的社会,才会进一步的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否则就会像中国明朝一样,走下坡路,这就需要制度的保障,而对创新和发明的接受程度,很多时候还来自于外部威胁的影响。

  那么,能够主导世界的文明应该具备以下的特质:

  1、人口众多、并且有统一的文字和语言来传播技术

  2、从事技术创新及研发的人口基数足够大,并且有能力和条件去进行技术创新

  3、自然环境稳定

  4、文明的制度构成能够鼓励和接受创新和新发明。

  在这样的条件下,我想,就不难理解为何当前的政府会规划中国的城镇化了。这样才能储备足够多的技术性人口。

  并且,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政府会在各个层面上去鼓励创新了。

  过去的30年我们抄就可以了,因为足够落后,而未来,则需要用创新来找回我们曾经在世界文明中占据的优势。

  而高昂的房价及生活成本是创新的巨大敌人,当年轻人终日为生存奔波时,也就难以创新了,所以采集文明最终为农耕文明所取代。所以为何早期美国的创新会集中在硅谷,而不是纽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