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乾隆的骨头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乾隆的骨头的读后感10篇

2018-03-14 20:4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乾隆的骨头的读后感10篇

  《乾隆的骨头》是一本由[英]亚当•威廉姆斯著作,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48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乾隆的骨头》读后感(一):老外写的中国小说

  没想到作者是个老外,看书名《乾隆的骨头》原以为会是一本关于乾隆的历史社科知识性的书,没想到是一本纯粹的小说,而且跟乾隆没有几毛钱关系。只是男主角某天捡到了一根乾隆的骨头,夜里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当了主子。一个帝王梦,这真不是一般人敢做的梦,这种大梦说明一个人野心有多大啊,于是这个男主角果真开始了一段硝烟弥漫战争生涯。想起多年前看过的一个电影,当时听到名字以为是《周瑜的火车》,虽知彼周瑜不是此周鱼。我当时听到电影名的时候,觉得周瑜怎么能有火车呢,好奇心增加了N次方啊,结果看了电影,第一个画面出来就是现代的场景,山东大妞巩俐扛着制陶出来,仍然美仑美焕的电影,虽然刚开始吸引我的不是这个故事。这本书〈乾隆的骨头〉也是如此哦,刚开始吸引我的是乾隆,而现在分明是那个民国故事,异曲同工之妙,开始觉得,书名真是个奇怪东西,可以给人无尽的联想,然后再翻开,又是另一番境地,挺好,我喜欢

  这个老外不简单,他有一个中国老婆,他老婆是著名作家虹影啊,我在很多地方都见到过虹影作家的名字,这一家人都是文字工作者,真是兴趣相投的一对儿。

  民国故事我看过很多,战争已经远处,所以我往往对战场故事不怎么上心。但是这本书不同,一个外国人写就的关于中国的民国故事,真的很特别。你读多了中国作家的小说,你也读多了外国作家被翻译过来的小说,你再读一读老外直接用汉字写的小说,是不是特别不一样呢?估计很多人都想试一试了,试一试才知道,别人说再多都只是别人的想法,不会变成你内心真正的想法。

  好看,请继续写。

  《乾隆的骨头》读后感(二):被时代裹挟的生命境遇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身为护士并亲身经历亲眼目睹了俄国大革命女孩儿凯瑟琳,为了寻找失散的父亲踏上了中国的土地,也踏入了民国军阀混战的历史,而后还不得已周旋于动荡社会生活以及两个男人情感纠葛之间……

  也许,年轻的凯瑟琳并不敢奢望,几多年之后,她的故事会被一个据说是她的才华横溢后人写进中国历史,但她还是毫无保留地用自己的生命书写了不仅属于她,也属于一个时代人的那段历史。

  相对于轰轰烈烈的抗日战争,民国初年军阀混战那段历史显然是不值一提了,也难怪作为中国人,并且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我和绝大多数国人一样,对此历史的了解根本模糊不清

  选择《乾隆的骨头》这本书有50%的原因是因为它的作者是我喜欢的女作家虹影的老公,因为喜欢虹影,也便对她的老公充满好奇。另外50%的原因则是因为对于军阀混战历史的关心以及好奇。不过一路读来,渐渐的我忘记了虹影与作者威廉姆斯的关系,忘记了浅薄的我对于军阀派系以及割据历史的猎奇心理,仅是一个人沉浸在那段历史中普通的男人女人,中国人以及外国人历久弥新的经历所带给我的震撼以及触动。

  众所周知,民国初期正是内忧外患非常复杂时期,列强虎视眈眈伺机而入,而国内形势也因各方势力权力的不断交替而风雨飘摇,不过对于宏达叙述早已驾轻就熟的威廉姆斯并没有用太多的笔墨正面描写那个时期中国大陆的动荡和飘零,而是仅凭借着对一个金发碧眼的英国女子凯瑟琳,和她周围那些因战争的无可选择而被动投入其中的青春生命的叙述,就展开了对二十年代中国历史的详尽述写。于是动荡年代中人与人之间的爱情友情一览无余

  应该说是威廉姆斯的家族历史与中国历史无法割舍的渊源决定了他对于中国历史的热爱,因而他的家族故事总是穿插于中国历史之间。《乾隆的骨头》就是这样一部作品

  我虽不知道故事中有多少是真实的,又有多少是作者艺术创造的,但是我却知道我的认知完全融入历史大格局之中那些一个又一个生命,由热烈到最终不得已归于沉寂的残酷现实实在地震撼了……

  当历史早已成为历史,当曾经的轰轰烈烈早已隐入历史的尘埃,再来读这样一部不是历史,却照见历史的小说,再来遇见那些活生生怀揣了理想以及信仰青年人,体味他们被时代所裹挟的悲怆、纷乱而离奇的生命境遇,实在是幸运

  《乾隆的骨头》读后感(三):青春的浪漫与理想的血痕(转发)

  文/解玺璋 发表于《国家人文历史》第87期

  近年来坊间流行一种“两头真”的说法,说的便是青年时代追求真理,投身革命,而晚年从自身的切肤之痛中反思革命实践,探索真理的那些老人。英国作家亚当Ÿ威廉姆斯的长篇小说《乾隆的骨头》,所讲述的恰恰就是“两头真”的这一头,即青年知识分子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身世遭际和心路历程。其中既有诗意的浪漫与激情,也有残酷的斗争与鲜血,以及良知的坍塌与人性的瓦解,这一切又伴随着嗜血的屠杀与贪婪欲望,构成了那段历史丰富的色调。有时它是悲剧的,有时它又是喜剧的。

  小说叙事开始于万里之遥的俄罗斯,十月革命前的某个时刻。战地护士凯瑟琳是英国人,她正随着俄国的军队从战场上撤下来,然而,她从这场战争中获得了生命的意义。在泰晤士河的一条支流上,我们见到了小说中的另一位女主人公俞馥夔,她现在是牛津大学专攻英语田园诗歌的中国学生,而两年前,她还在北京街头高喊打倒军阀,一年前,她与爱人一起在上海的工厂组织罢工,并以嫁给一个工人革命者的方式证明自己对资产阶级家庭出身的背叛。两个女人,两条线索,她们相遇、交叉、展开,构成了一幅宏大、壮阔的历史画卷,那些为了各自的理想和信仰而不惜抛洒热血牺牲生命的青年,是画卷中最打动我们,并启发我们思考部分

  是的,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从南到北,从上至下,到处都涌动着激荡人心令人不安的浪潮,很少有人,尤其是青年人不被裹胁到浪潮中去,不管你的职业、出身、阶级、阶层,几乎没有例外。梁启超说过,只要你还办教育,你就阻挡不住青年人要革命的;学校中多一少年国民中就多一个立宪党。他们读了书,知道还有更公正社会制度更美好幸福生活,于是就要去追求,为之去奋斗。这大约就是为什么那个时代青年学生更容易成为革命者的原因之一。如果说真有“两头真”的话,那么,这一头的“真”显然带有天真意味。俞馥夔和她的革命爱人王毅自不待言;而雷明,这个留美学生、银行家的儿子,与他的美国妻子玛莎,对国民革命则抱着一种在地狱门口坦然赴死的真诚,威逼利诱都不为所动;他的妹妹兰花,因逃婚而投奔革命,成为鲍罗廷的崇拜者,狂热地呼应革命对她的感召,但是,当她的男友、留英学生苏约翰死于无辜时,她甚至来不及悲伤,因为鲍罗廷走了,她却为了曾与鲍罗廷一起工作过而面临着被砍头的危险,她想起挂在南昌城头被乌鸦啄掉眼睛的那个姑娘的头颅,不寒而栗

  革命的残酷不是革命者逃避革命的理由,反而激发了他的崇高感,鲍罗廷就把革命当作可以治愈伤口的“圣杯”。以至于凯瑟琳的父亲、一个屈从于自己灵魂黑暗面而不得不沦为日本军阀手中一张牌的亨利Ÿ曼纳斯,却因为鲍罗廷的一番话,而唤醒了内心的某种情感和良心。不过,小说着力表现的,还是凯瑟琳这个人物。如果说俞馥夔的复杂仅仅表现为她的身份:作为一个农场主的女儿、最初的革命青年,被迫嫁给孙传芳的情报处长,同时身兼第三国际的间谍,却又在上海三次工人起义中,充当中共的情报员,并动员其丈夫离开孙传芳,投奔蒋介石;那么,凯瑟琳的复杂就在于她在小说叙事中是不断发展成长的,并最终承担起对于革命进行理性反思的重任。我不知道这种安排是否和作者的英国身份有关,也许是无意为之吧。但总之,这种反思在强悍的历史逻辑面前却显得软弱无力,在小说的结尾,她和她的父亲曾努力想要挽救一段历史——阻止日本人对张作霖的谋杀。但历史总是以其自身的逻辑义无反顾地向前发展,妄图以人力改变历史的发展方向,有时就显得很可笑

  当然,这只是一部虚构的小说,而并非历史本身,但作者引人入胜的叙事和不可思议想象力,赋予小说以史诗般的雄浑,它在更高的层面为读者还原了历史的真相,而这段历史恰恰是被许多历史叙事搞得面目全非了。

  《乾隆的骨头》读后感(四):一部咏叹女性哀伤之歌----读亚当•威廉姆斯的《乾隆的骨头》

  前些日子知名女作家虹影在微博上首次曝光其丈夫身份,还特别贴出《乾隆的骨头》一书书封,称作者“是我女儿的父亲”,以此为这本书做推介。以虹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被她抛出来的这块“骨头”当然比各大媒体网站新书推介更有吸引力一时间引来不少人好奇围观也就不足为怪。

  毕业于牛津大学英国文学专业,集英国小说家、商人、旅行探险家于一身的作者亚当•威廉姆斯,早在2005-2011年之间,就已经创作并陆续出版了以中国为历史背景的长篇历史小说三部曲《天乐院》、《乾隆的骨头》和《龙之尾》,在英国伦敦引起过轰动。而作为三部曲之一的《乾隆的骨头》中文版,则是首次引入中国内地出版。全书以独特视角讲述了在二十世纪20年代野蛮贫困、动荡不堪的中国,一位名叫凯瑟琳的英国女护士为寻找其失散的父亲,所经历的一连串惊心动魄的冒险故事。小说塑造了三位传奇女性,即英国姑娘凯瑟琳•卡伯特,她的牛津同学同时也是共产国际的秘密间谍俞馥夔,和抛弃家族毅然走上革命道路的大家闺秀雷兰花。故事以凯瑟琳在中国种种亲历和路透社记者威廉日记表述两条线索轮流交替,将上世纪20年代中国的混乱暴力,以及贫困中的浪漫展现了出来。时间跨度从1922年的北伐战争一直到日本人在东北制造了“皇姑屯事件结束内容涉及“北伐”、“五卅运动”、“中国共产党建立”、“国共第一次合作”、“4•12事变”、“日本关东军染指东北”等历史事件,也涉及了军阀孙廷芳、张作霖、苏联顾问鲍廷罗等诸多历史人物。时间、地域跨度之大,人物关系之复杂,故事情节之精彩,足可以支撑这部引人入胜的传奇小说。

  毋庸置疑,亚当•威廉姆斯既是一位小说家,又是一名商人,他很擅长为自己的作品寻找突破点。撇开与虹影女士婚姻不谈,纵观亚当•威廉姆斯的复杂的生活经历和多重现实身份,以及他和他的家族几代人在华生活史,我们从中不难看出这位大英帝国骑士与中国的缘分所在。把故事背景选在二十年代,除家族因素之外,他认为相比日本入侵中国、相对更为知名的三十年代,这是一个无政府的混乱时期,但也是各种重大事件的酝酿时期,国民党和共产党恰恰在这个时期建立的,其后发生的各种运动深远影响了中国历史。因此,“作为小说的好材料,而这段历史很少有中国作家触碰。”

  于是,在这本虚构的小说里我们看到,亚当•威廉姆斯把从祖母那里听来的当年的冒险经历,以及取材于他人回忆录中的一些事件记述,与众所周知的历史事件巧妙地揉合在一起。凯瑟琳来到中国天津后,从一名战地护士摇身变成社交场上最受欢迎交际花,周旋于艾顿家族两兄弟的三角恋中;她的牛津同学俞馥夔是一位革命者,为了推进中国革命,嫁给了军阀孙传芳手下的反间谍头目杨怡良,以便借机为共产国际刺探情报,结果却发现自己成了丈夫获取功名的棋子;昔日大银行家的千金小姐雷兰花,不顾父亲的阻挠,推脱了与军阀手下军官狄建新的婚事,只身投奔了来自共产国际的代表米哈伊尔•鲍罗廷。比较引人注意的是,出于对鲍罗廷的敬意,亚当•威廉姆斯在书中用了不少篇幅来描写这位国民党的苏联顾问,其中,他国共合作失败后,鲍罗廷在即将离开汉口时,与亨利曼纳斯(凯瑟琳的父亲)一次会面及谈话,首次从正面再现了这位曾经领导中国革命的外国人的形象

  其实,对于书中频频出现类似虚构的人物、情节,作者在着力表现他们在战争与动荡中的困顿无奈同时,除了遵从还原历史的真实性,有些地方也会从细节上做些“适当的篡改”。而亚当•威廉姆斯并不为此刻意掩饰,他觉得“任何历史事件的精确与否都将让位于故事的精彩与否。”

  我想这或许就是这部书的迷人之处。它能够吸引不同层次的读者,或因在合上书之后自行查阅关于书中他们感兴趣的点的一切历史,而不想沉湎满足于虚构作品里的杜撰;又或仅将其虚构情节当史诗来读不作任何衍伸阅读。从这一点上不难看出西方作家与中国作家在创作思维上的差异。正如北京大学陈小明教授评价这部小说时说:“国内的很多作家都是靠在一种情绪下写小说,而这本小说显现出的创作技术,无论是结构、背景、事件,还是人物的关系都更加缜密,经得住推敲。”

  然而,好书总是要勉强挑剔一番,如此才会引诱读者延续有意义的话题。小说不是历史,正如他自己在后记中坦言,小说主要是写给外国人看的,是想告诉读者普通的中国人在那个年代是如何生活的。所以,对于已经习惯接受概念化表达的我们,看外国人写中国的历史故事,有时比我们自己人写的书更耐读些。因为借助于他们的眼睛和思维方式,可以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过去,特别是那些已经被我们自己有意屏蔽和无意忽略掉的过去。

  《乾隆的骨头》读后感(五):不一样的浪漫——评《乾隆的骨头》

  不一样的浪漫——评《乾隆的骨头》

  文/龙丽纤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经说过:“读史使人明智”。《乾隆的骨头》一书,正是一本描叙军阀混战时的“史书”。虽然只是“野史”,却也发挥了两大作用:一是填补了我国军阀混战时期文学作品缺失的遗憾,正如很多人所言,一本本该由中国人写的故事,却被外国人捷足先登了;二是这本书虽然也有暴力、也有血腥,但却能让人读出浪漫的情怀来,这的确是一种“功力”。

  北伐混战时代,是很容易狠人遗忘是一个过渡时期,前有外国侵略者的侵略,如鸦片战争等;后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其中抗日战争成为甚多文学作品的思路源头。的确,和国际性的大事相比,军阀混战这种“内丑”,似乎不值得大肆宣扬,但不管怎样,这是一段历史,从来都不该被遗忘。“以史为鉴,可以兴替”的道理,既然人尽皆知,那我们就不该忘却。

  对于此书,知名学者张颐武所言甚为中肯:“威廉姆斯发掘了中国那段野蛮、贫困、动荡的历史时期中的浪漫,是中国的有缘人,他通过虹影认识中国,通过中国历史认识中国。我们会发现,中国人的命运真是神奇,在中国的洋人和在国外的洋人不一样,大家在西方往往活得很无聊,上完中学上大学,大学毕业以后去做事,规矩、乏味。但洋人到了中国,立马就变得浪漫起来,中国的丰富和魅力让他们遇上爱情。”

  的确,对这种观点,没读这本书之前,是不认同的,因为我一直认为,无论是历史小说还是历史教材,本身大多是沉重的,而在军阀混战这样的时期,怎可能有浪漫的故事呢?不是血腥暴力不是尸横遍野不是民不聊生的么?不过,读完这本书之后,却发现张颐武所言非虚,这的确是一本浪漫的有情怀的历史小说,读后令人深思。

  自然,浪漫从来都跟爱情“不分家”,一部历史,不写爱情,自然浪漫不起来,一写爱情,不想浪漫也得浪漫了,不然,爱情如何发生呢?如狮山大豆王的女儿俞馥夔,潜伏在军阀吴佩孚的手下杨逸良身边,对杨,俞馥夔表面情深意浓,背地里却开始了间谍与反间谍的斗争;再如路透社记者在追求凯瑟琳失败后,独自前往前线报道,爱情的受挫,让他找到了真正的自我;而昔日银行大幅的女儿雷兰花,则是冲出了家庭,一手退了“父母之命”的婚约,后与留英归国的苏约翰相爱,私定终身……

  这些爱情故事,有的美好、有的残缺;有的令人心痛、有人让人感到无奈……但无论怎样,我们看到了这些年轻人的朝气,也闻到了爱情的气息、浪漫的气息。毕竟,无论成功与否,爱情本身便是浪漫的,而通过作者独特的手法与描叙,更是凸显了这种“非常时期不一样的浪漫”。

  历史是沉重的,但如果通过浪漫的情怀,也可以去都懂一段历史,那也不失为一段佳话。《乾隆的骨头》,便是这样的一本书!

  《乾隆的骨头》读后感(六):残酷青春之迷失1920

  如果要划分《乾隆的骨头》这本书的类型,与其说它是历史小说,毋宁说是成长小说来的更加准确。

  每个人都曾经年轻过,这是事实,但是很少人考虑过这个事实。在《我的团长我的团》里,孟烦了曾经说起过战场上的新兵老兵法则,他这个老兵油子的工作,就是将没经过多少正规训练的新兵蛋子,用光荣理想信仰等美好的词汇将他们煽动的热血沸腾,然后让他们首先冲上前去当炮灰,等新兵死的差不多了,有经验的老兵才上去。“老兵珍贵啊。”他说。战场上也是有法则的,懂得了法则的老兵就能活的更久。而每一个老兵,也都是从炮灰命运的新兵阶段侥幸逃生过来的。而这种法则,不仅仅对战场适用,实际上,这就是人类社会的生存法则,而在混乱动荡的年代,则表现的更为明显。

  只有经历住考验的新兵才能生存下来,去迎接更多的挑战,和更长的人生。《乾隆的骨头》,实际上讲的就是以主人公凯瑟琳为首的青年们,在迷失方向的二十年代经历的残酷青春,一个从新兵变成老兵的故事。

  亚当•威廉姆斯(中文名韦蔼德)以中国历史为背景创作的三部曲《天乐院》、《乾隆的骨头》和《龙之尾》,分别选取了义和团之乱、军阀割据混战和文化大革命三个时代来展开描述。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这三个时代对我们来说都是既熟悉又陌生的,说熟悉,是因为我们都在教科书上看过这些历史,然而陌生的是,我们知道的是一个梗概,没有细节,对那段时间普通人的命运,更是没有太多的关注和了解。《乾隆的骨头》作为中国三部曲的第二部作品,一如既往的,韦蔼德更关注的是大时代下的人物命运。

  韦蔼德用长达四百八十页的篇幅,展现了三个青年女性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乱世的遭遇,在纷繁复杂的历史大背景之下,每一个足以改变中国乃至世界未来走向的大事件,都成为了促使她们成长的催化剂,她们曾经激情燃烧的理想之火,经历了现实的残酷碾压,最终归于沉寂。作者说:“我本来可以放进很多历史,但是我要写的是故事。”韦蔼德深知,要想让读者对枯燥的历史感兴趣,最好的办法就是写一个精彩的故事将其融入其中。由他来写这个故事,也许比中国人自己来写更好,因为他是一个旁观者,凯瑟琳是以他祖母的经历为原型的,他有了第一手的资料,又可以不带任何政治和党派的观念去描述它们。他的脑海里没有官方宣传定性的烙印,他可以更加客观中立的去审视那个时代是怎么把一个个朝气蓬勃的理想主义者,变成了踏实务实的“老兵油子”的。

  他将教科书中干巴巴的历史名词,如“直奉战争”、“第一次国共合作”“五卅惨案”、“北伐”等,串联在主人公的残酷青春中,让读者感同身受。他将一个个冰冷的伤亡数字,赋予血肉和情感,使之重新变得鲜活生动,刻在你的心中难以磨灭。当威廉•兰普赛特被烧焦的遗骸连同他血迹斑斑的笔记本一起被送到凯瑟琳的怀里时,那个时代终于在我们的心中重生,因为我们都和主人公一样,感受到了时代给予的怆痛。

  西方媒体称《乾隆的骨头》是中国版的《乱世佳人》,不过,与斯嘉丽那样始终对现实充满希望,坚信明天又是新的一天的自信所不同的是,本书所着重描写的,是那一代人的迷惘。与因日本侵华而变得众志成城的三十年代相比,二十年代的历史,明显复杂得多。当时不仅是中国,在一战之后,整个世界都是一片废墟,帝制纷纷倒台,但是新的制度尚未建立,原先的世界观崩塌了,人们像没头苍蝇一样,朝着他们认为是光明的方向,茫然的撞去。在如今的我们看来,俞馥夔和雷兰花两位革命青年都过于天真和幼稚了,很多行为都是徒劳,而在当时,她们和国家的命运都如同在薄雾之中,影影绰绰,看不到轮廓。她们只能以她们认为最正确的方式,去拼尽全力。在这个过程中,有的人可以杀出一条血路,而有的人,则像“四一二政变”那天晚上被投入火炉的革命青年一样,被时代的熊熊炉火所吞灭。

  最终,凯瑟琳和雷兰花都在生存洗礼中幸存下来,激情也许已经离她们远去,但是希望,仍然还留存在她们心中。这也许就是长大的最好状态吧,能同时意识到自己的独特与普通,前者能够认识自己,后者可以理解别人。这样的理解能帮助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就好像每一颗星星都在闪烁,但是又完美地融入整个夜空。

  刊于昨日《都市时报》B13版

  《乾隆的骨头》读后感(七):威廉姆斯先生

  威廉姆斯先生

  一个小婴孩坐在一张手工真丝地毯上,不是太稳,他注视着左边,也许那里是父母,也许那里是小狗。这是1953年的香港,一切处于变化中,大量的人从大陆奔命而来。威廉姆斯先生一家住在半山腰,有中西厨子、司机和各式佣人,小小的威廉姆斯先生不必担心什么。

  可他的目光里有忧虑。

  父母给他整理了一本童年相册,其是一张是在轮渡上,母亲抱着他,身后是中国奶妈。威廉姆斯先生大略三岁,朝右看的眼睛里充满了好奇,母亲的脸上是满足的微笑。

  他稍大一些时,父母晚上带他参加轮船Party,船停在一个美丽的海湾,大人在船上喝酒聊天,小孩在飘浮着水母和鱼的浅水里游玩。他想回家去看每周才有一次的电视连续剧《一个巫婆的故事》,居然朝远处的香港岛游去。发现他不见了,大家开着船到处找,最后找到他时他还在高兴地游着,不过心里已感到害怕,一不知香港岛在哪,二已精疲力竭。

  从那之后,他的眼睛里有了一种思索,目光不再光顾左右,而是朝着前方。

  有一个冬天一家人去北海道度假,父亲带他去滑雪。他从雪橇里掉出来,样子很滑稽。父亲要他别动,回去拿相机。之后两个人在雪地上走,雪裂开了,父亲掉进一个地窖里,爬不出来,他不去拉,反而大笑。中饭后他午休,突然惊醒,发现一只大黑熊,出现在敞开的窗口看着他,还把熊掌伸进来。他看着熊,没有害怕,只是觉得好玩,双方足足看了有一分钟之久,可能更久,熊没有扑进窗来,转过脸迈着笨重的身体离开了。

  他赶快跑到大人吃饭的地方,说了这件事。没人相信。后来有人发现雪里的确有大黑熊的脚印。父亲这才吓坏了。

  大威廉姆斯先生久久地看着小威廉姆斯先生,儿子本性单纯直拗,不知天高地厚,不会意识到危险,大威廉姆斯先生不知是该喜还是忧。

  母亲怀胎十一次,有的流产,有的生了,也死了,只有他和弟弟存活下来,虽然弟弟生下时只比父亲的手掌大一点,一直在医院保温箱里。只有他一切正常。父母对两兄弟并不宠爱,管教严格,使得他小时好长一段时间说话结巴,喜欢以书为伴。因为那样他可以不说话。父亲离开日本二十五年后,才返回去看只活了几天的小哥哥的墓,发现墓前供有鲜花,他惊讶无比。原来有一个日本看墓人每到节日时,都会在弟弟的墓前放一束鲜花。看墓人说,这小孩子太可怜了,从没人看他!

  威廉姆斯先生把这个故事写到小说《乾隆的骨头》里,他显示哥哥的孤独时也无意泄露了自己的孤独。

  他长大了,被父母送到英国的一所著名的寄宿学校。古老的房子爬满常青藤,少年们清早穿着校服,披着斗篷,整齐地排队走入餐室,早祷后接受校长训斥。远离亲情,无所不在的清规戒律甚至鞭笞,易折断一个未成年人的意志和希望。他在那儿接受这个世界最早的挑战和洗礼。他是学校里那种少有的保持自我天性蔓延的藤蔓,不得不说,威廉姆斯先生生存下来,真是有些饶幸。

  十八岁时他到南美和非洲冒险,足迹几乎踏遍全世界,有一次在一艘远洋轮当了几个月的水手。之后考进牛津大学英国文学系,毕业后重返东方,学习汉语、做记者。仍是喜欢冒险生活,飘泊四海,看浮云聚散,听海豚和飞鱼在浪上翻腾的声音,想起童年往事来,一个人游在黑夜的海水里,就像一粒小小的尘埃,很容易被一片浪花抹掉。人处于那时刻可看到平时不能看到的一切。

  他看到了什么,只有他自己知道。

  从那之后他开始写作,哪怕到中国做英国公司的首席代表,工作更忙,也挤出时间,写完三本与中国和家族故事相关的长篇。

  这时的威廉姆斯先生失去了双亲,所幸有上帝眷顾他,书接连在英国及欧美国家出版,反响是他未曾想到的。伦敦地铁一度全是他书的广告,说他用第三只眼冷静地看出一般西方人不太知道的真实中国、一般中国人忽略的那部分的中国,

  本人第一次见到威廉姆斯先生,正是他第一本长篇刚出版时,在朋友的生日Party上,他块头很大,喜欢笑,说话很幽默,是一个话匣子,听说我对写作有兴趣,便大讲如何写小说如何在西方出版。我静静地听着。他讲了一个多小时,哪怕商机也全讲,毫无防范,心眼比玻璃透明,于是我也对他大讲萨尔曼•拉什迪的小说,称他如何了不起。

  威廉姆斯先生与我争起来,说契可夫比拉什迪写得好。

  我走后,Party主人对他说,她在英国早已出了好多书。不知他心里如何想,没准有根刺梗了一下他的喉咙。

  我找来他的小说看,吓了一跳,小说结构严密宏大,在十九世纪的中国北方一个叫狮山的地方,有个妓院,妓院是舞台,什么事在那发生,好人并不是圣人,坏人也不只是坏。主人公艾顿大夫的原型,是威廉姆斯的外祖父大卫•穆尔,一个苏格兰医疗传教士,1890 年代来到中国北方,曾在沈阳大学医院担任外科主任,因治疗霍乱和瘟疫有功,满清皇帝颁给他金龙勋章。1900 年义和团事变越演越烈,暴民从长春的南门进城,大卫穆尔携家眷从北门惊险逃生。

  威廉姆斯先生说,如果当时外祖父死了,他家的历史就得另写了,当然就不会有他,也不会有我读的这本书了。

  我通宵达旦地读完小说,不得不佩服。佛拈花示众,是要人学会宽恕。威廉姆斯先生呢,则是让我们看那人性的荒原,那些残败的文明和一个民族的劣根性。

  威廉姆斯先生出第二本书时我恰好在伦敦,参加了他的新书会,在一个漂亮带花园的俱乐部。一百多人参加。宾主寒暄后,我随手拿起他的新书翻阅,比第一本小说更足有野心,发生在军阀混战时期,以女主人公凯瑟琳前往中国寻找失散的生父为主线,以同学俞馥夔、一个共产国际的秘密间谍生活为辅线,穿插了三角恋情、国民政府的北伐,一直写到张作霖遇刺。读来如同亲临其景,出人意料,让人喘不过气来。

  那天他的父母的朋友来了不少,七老八十,白发苍苍,纷纷祝贺他出新书。他们说,若是你父母在世,不知多么高兴,多么为你骄傲!他像一个孩子一样笑了。

  大威廉姆斯先生是一个香港大班,可一生都想做一件事:做一个作家,未能遂愿。小威廉姆斯先生做到了,不管做得好与不好,他心里颇有几分安慰。

  而我呢,仿佛进入了一个时间遂洞,看见好些人没有吃的,在挖野菜,在捉老鼠,在吃树叶和泥士,在吃不能吃的东西,为了活下去。心呢,在寒冷与绝望中成一个冰人。那是一个象征,是他第三部关于中国的小说中的一个点,也是他第四部关于西班牙内战的小说的一个点,也是我来自的地方。我不禁要问,冰何时从那些受尽人间苦难的人身上融化?

  优秀的小说家,具备本领让读者通过所写的故事经历这个融化的过程,找到继续活着的理由和自我。我觉得威廉姆斯先生拥有了这个本领。

  他掏出烟斗,放了烟丝,独自到花园里抽着。头顶星光灿烂,身后美酒欢声笑语,我看不到他的脸,也许他想到了童年,父亲给他讲了众多自创的故事中的一个,专找麻烦的小白鼠,没吃挨饿,一整个冬天都希望唱出一首快乐的歌来; 父亲爱唱歌,也许他心里在哼唱父亲唱过的一首歌;感觉母亲伫立身边,带着那种满足的微笑;也许他想到那些在海上的历险,是少年Pi的奇幻漂流; 也许他想到骑着骆驼深入塔克拉玛干沙漠寻找千年前就消失掉的古城,夕阳初照,阿拉伯的劳伦斯,重返现代。

  也可能他什么也没想,只是想一个人独自呆几分钟。

  他不知道身后有一双女性的眼睛,远远地注视着他,不管这个威廉姆斯先生之前的生命历经过什么惊险和奇遇,之后的生命将如何度过,在她的眼里,他只是一个普通的人,如同他自己所言,甭讲中国人西方人,我就是一个人,跟别的人一样,有鼻有眼,有脚有手,一点儿也不特殊,如果你要写我,你得记住我这话。

  我不要写他,除非我成为他的忠实的读者和威廉姆斯太太。

  《乾隆的骨头》读后感(八):‘爱与战 ’ 香港信报《北京内望》专栏

  乾隆的骨头

  乐于遗忘的中国人,并不愿意从浩瀚的祖国历史中挖掘创作的素材,这其中出现了许多空档,留给了西方的汉学家和小说家。当他们书写完毕,我们竟也能籍由他们的考据,了解到了当时的纷乱,离奇,并试图总结一些历史的规律。

  所以韦蔼德(Adam williams)很认真地问我:为什么你们自己不写?

  我想了想,我说也许我们的历史观必须带有立场。有一些事情由于立场而被淡化甚至抹去。比如一个大陆作家在大陆出版一部以上世纪二十年代历史为背景的小说,那么你如何描写布尔什维克?我们学不会置身事外,我们总习惯用好的,坏的,对的,错的诸多绝对化的立场来描绘从前。这些影响了作家的创作。

  韦蔼德在写中国三部曲的同时也写过以西班牙内战为背景的小说。对于一个英国人来说,他全无顾虑,他亦并不想还原一个多么真实的历史,仅是把历史做为一个金色迷离的盘子,衬托他笔下人物在大时代之下的命运。中国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混乱,是他书写一个英国女人在异域漂泊的故事的最好背景。

  这个红头发的英国女人,有他外祖母的影子。

  作为香港马会会长的长子,韦蔼德得以从童年伊始就在东方度过。大班之子,豪宅香车,中西厨子和讲广东话的奶妈,他的外祖母在他不听话的时候会说:张作霖来了!

  那是五十年代的香港。他童年的记忆里是镶着金色的光环,游轮的party上,北海道的雪,一切是优裕的,无忧的。而他的外祖母的记忆里却是大陆二十年代的东北城市,军阀混战,不同名义的革命,潜伏,暗杀,理想主义者的冒险地,还有绮丽的爱情,东方人的,西方人的。

  他外祖母讲的中国往事,和他在三十年后初来大陆之所见,完全是不同的气息了。传奇消散在时光里全无踪迹。尘归尘,土归土,那些热血的年轻人,不管是为着共产国际或是民国起义,她们都老去了,回到自己的故土里或者流亡到异域。她们的真实的青春变成了历史的幻梦。

  他来中国大陆的商业社会里分一杯羹,作为一个金融世子,一口气做到了英国怡和洋行的中国总裁。

  商业于他而言是血脉里的东西,那也是他冒险的一部分,他从牛津大学一出来,做过水手,记者,商会会长,也组过骆驼探险队,到塔克拉玛干沙漠去寻找古城,也开着古董车从伦敦一路开到北京。他获过大英帝国的骑士勋章。接下来呢?他要把外祖母那一代人在中国的故事讲出来,穿越历史的迷雾去看看她们年轻时的样子。

  于是就有了《乾隆的骨头》,近五百页的篇幅来描述一个英国女孩和一个中国女孩在乱世中的遭遇。这本书于2005年写就,他除了繁忙的商务之外,就完全沉浸在这段追寻之旅。

  我们从书中能看到一个西方人对中国旧时光的想象,不管是不是韦蔼德的一厢情愿,乱世还是在书中还原了。当时的人谁也无法知道二十年代后中国的命运是什么,不知道会有中共带来的解放,只有一个政党,不知道会有知识分子的逃离和落难,不知有土改,反右,文革,还有封闭已久后的开放。会有更多的外国人涌进中国,只是为着是商业,而不是一个世纪之前的人文理想。

  韦蔼德的视角很公平,他描述一段大时代之下人们的选择,人们如何在乱世中保全和释放自己。但他不作任何评判 。他开篇写了一个共产主义分子是如何说布尔什维克有多么的伟大,但另一个人却在布尔什维克人手里备受折磨。他写一个个外国人在这个古老的国度都在寻找什么又失去了什么,而当时的中国人对他们的家国命运又能掌握和改变多少。

  这种宏篇巨制考验写作者的耐力,但出身于英国文学系的韦蔼德把写作当成一种愉悦,他很认可自己作为小说家的状态。甚至说:我不是一个好金融家,我并不冷血也不那么爱钱,我不爱做决定,我是一个whatever的人。

  随意且浪漫的个性来自于他的外祖母。现在他认为这本书如果外祖母地下有灵,会从坟墓里跳出来骂他。因为她可没说那么多,她不会承认那个任性的姑娘就是她。

  韦蔼德作为一个作家,“很不幸”地有另一个身份,那就是著名作家虹影的丈夫,这本书在中国出版后,很多人会认为他是受了她的影响。但在他们相识之前,他已经写好三部曲并且在十五个国家出版过了。虹影还记得他们初次相识,他并不知道她是谁,就侃侃而谈如何能成为一个作家并且能在西方出版,他讲了很多经验给她,后来才知道她早就获过罗马文学奖了。

  她说他得知的刹那一定是如鲠在喉。后来这根鲠嫁给他了。

  《乾隆的骨头》读后感(九):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带给我的更多的是震惊,相较于日本发动对华侵略战争的三十年代,军阀混战的二十年代几乎成为了一个被人民逐渐遗忘忽视的时代,而更难以想见的是,竟然是这样的一位外国作家,用他的文字,用发生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故事,带着我们走进了迷雾笼罩的二十年代。

  1922年,英国姑娘凯瑟琳来中国寻找生父,寄居在母亲旧友艾顿家。故事正是从这里展开。

  年轻而热情的凯瑟琳拥有与母亲同样的美貌,吸引着一个又一个的追求者,在空虚和无度中挥霍着自己的青春。凯瑟琳是一个极度渴望爱的女孩,在经历了丈夫乔治、医生埃德蒙和战地记者威廉的无果爱情后,彷徨失望渴望自由的凯瑟琳离开了位于天津的家,也正是如此,她的命运与苏约翰、俞馥夔和雷兰花,以及她周围的每一个人紧密的交织在了一起。

  那是一个军阀混战的年代,大军阀们各自打着自己的小九九,战争的目的是为了更多的掠夺,成批的难民逃离被战火烧毁的家园,随身赶着的猪羊可能是他们全部的家当,并且随时有可能会被无情的掠夺,无数妇女被士兵随意欺凌,被奴役的劳工因繁重的工作和营养不良而倒下,将军沉迷于酒色,在种植庄稼的土地上种植鸦片,只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没有人会在意是否有人流离失所,更不会有人关注那些受伤命悬一线的士兵,那些脑满肠肥的将军甚至舍不得花钱为这些士兵医治,那个时候的中国,人命最贱,恐惧和不安笼罩着整个国家,空气中充斥着暴风雨来临前的紧张气氛。

  随着北伐战争的推进,人们仿佛看到了希望,数以万计的年轻人走上了街头,工人罢工,学生游行,青春和热情引领着他们,他们为了自己的理想而战,仿佛这是一种信念,支撑着他们,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发泄心中的不满,宣泄自己的情感,不论什么主义,不破不立,他们仿佛看到了胜利到来的曙光。

  无论是军阀还是党派,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无数人流离失所,无数的家庭就此破碎,有人的孩子被拉上了战场再也没有回来,有人的丈夫参与了游行被秘密的枪杀,无数的人用生命燃烧着自己的信仰,有人至死不悔,有人无助彷徨,有人在灾难中找到活着的意义,也有人因失望而绝望,有人生,有人死,但是只要有人还活着,就总有希望,这就是那个时候的中国,一个外国人眼中的中国。

  在书中我们看到了直面现实、在逆境中成长,从追随着爱人埃德蒙的脚步到全心全意无私的为这片土地付出同情和帮助的凯瑟琳;和爱人在狮山创建学校,希望用一己之力改变中国的雷明;看到了潜伏在丈夫身边为共产党提供情报却又彷徨无助的俞馥夔;看到了利用妻子一次次完成上司交待的清扫屠杀任务却又一次次信仰破灭的杨逸良;从充满了希望理想到最后从失望到绝望的苏约翰;还有一腔热血投身革命的雷兰花等等。正是这些人,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之火,点燃了希望,他们告诉我们,痛苦孕育出的不仅仅有恐惧、凶残、恶毒,还有勇气、善良和爱。

  《乾隆的骨头》读后感(十):历史就这么演绎着,不死不休

  闭上眼,倒退遇见一段历史,传奇的军阀混战的三十年代,睁开眼你惊呼:哦,这就是历史!

  这个作品不会成为那个所谓的文学名著,这个编造的故事却足够真实,于是我说,作者威廉斯不是什么大师但确是真的很了不起。

  这是一部史诗,里面人物繁杂,我仅以三对主人公的爱情为线索来谈谈这一本书

  雷兰花vs苏约翰——抛过头颅撒过热血,理想只是一场虚空

  苏约翰死的那场戏,我哭了,一切何其残忍。

  那只是一个留英归来的高材生,他爱他的国家,他以无限的热情投入革命。天真的少年第一次进入战场,胜利了。开心的他还未从开心梦里醒来就见到了无辜的人头颅高悬城楼被鹰雕食。他傻了,他开始怀疑自己的理想,他只是个书生,也许不再热血但还是那么天真,他自认为缴获了一批毒品还冒病要去揭发,却忘了,军队贩毒本就是心知肚明的事,然后这个可怜的孩子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死了。

  雷兰花,那是个接受新思想的新时代的女子,她和苏约翰在革命的热浪里相识相爱,他们有共同的事业,一样的天真,她的的结局在哪?被强暴,被毁容,一切显得那么讽刺。

  可怜的一对啊,可是她的哥哥雷明比她俩都要天真,真是没救了。雷明夫妻俩辛苦那么久,我们都不知道他到底做成了什么事?我们所看到的只是一个很爱很爱国家,很热血,很不懂世故还一根经到底的人啊!

  强暴雷兰花的是谁?哦,那是个军阀的代表。相较于雷兰花的天真,雷明的固执,我倒更愿意欣赏这个男人了,这个被雷兰花瞧不起而拒绝的未婚夫真的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呢。

  那年他随同林将军盗了乾隆的墓,他就不再是那年中秋见到雷兰花还会脸红的少年了。我们的书名也是从这一段而来。从这里开始,这一出年度大戏才真正开场。

  那年他的士兵强虐了修道院,他也很无奈的啊。他记得有一条不可侵犯的纪律就是不得骚扰外国人,面对士兵的暴行他傻傻的说“将军,我反对,你下过命令的,这些都是外国人” 将军回答了“在适当的时候,你可以变通”面对残局将军又说“枪毙谁你看着办吧,留几个有本事的,意思一下就行了”“你处理完,搬完粮食物资,一定要一把火把这里烧的干净”“这是一次斩草除根的行动”

  从此,他只是个强盗,在枪口下讨生活。

  他说为了生存,他学会了杀人,抢劫,偷盗,成了听从命运的机器。这是真谛啊!他们的行为与八国联军的侵华无异,可一切只为生存。谁他妈混账的想不开要去送死,要去干这些缺德的事,可是不杀不抢他们吃什么?

  那些年,苏约翰,雷兰花,雷明都为理想奋战着,他们都还没搞清楚他们抛头颅撒热血到底是为了些什么,理想只是一场虚空啊!

  俞馥夔vs杨逸良——共同死去是否是最美的结局

  俞馥夔的曾经就是又一个雷兰花:她们都是大家小姐出身,她们都有为理想一起奋斗的爱人,最后,她们都失败了。俞馥夔被投进监狱,受尽了一切非人待遇,还好她遇见了杨逸良。

  不知道什么原因我竟然迷上了杨逸良这样的一个男子,也许爱情故事看的太多,总觉得儒雅睿智的杨符合那些个男主的气场。

  他救出了俞,给了她新身份,还送她去牛津上学,这也许只是相互利用的开场,可是爱情什么时候来了谁也不知道。在各自的假面里,谁比谁陷的更深,谁又输进了那么一颗真心,万劫不复?

  爱情,那让人动心的爱情,那段表白的戏,看的我也很心动呢!

  那是在对付共产主义的前夜,他俩已撕破一切面具,他关俞在家,他说他不会让她受到伤害,他说他如果还能活着,明天就回来。他到底有多么爱俞馥夔这个女人!

  他说她去牛津前她签下保证书放弃了共产主义理想,那是他一生最快乐的日子。他说在五四期间,他们查获一份共产党间谍名单,上面竟有她的大名,他都不敢让他同事知道。他只敢秘密调查,发现他深爱多年的女人,日日厮守的女人竟是身边的间谍。

  在那次行动里他保下了她,之后开始利用她,也是把她保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

  他们之间都不能说背叛,谁对谁错,他们各自只是为理想而战。他说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立场,按自己的意愿选择祖国的未来,他爱她,可是国家的事比私人处境更加的重要,他阻拦不了对共产党的屠杀,可是他听她的话尽全力送走了周恩来。

  那晚他疲惫归来,她却不在。

  还好在那最后一秒,他救下了在焚烧炉下的她。还好,还好,她还好好的活着。这一次,俞馥夔吓得不轻,这一场死亡的考验,她不再恨他。

  再后来他辞职,他和她环球旅行,最后他和她一同被刺杀,在这满目疮痍的中国,这样的一个结果是否是对他俩最好的结局。

  凯瑟琳vs埃德蒙——我们只是路过

  说到凯瑟琳就不得不提她的情色史,看她的故事,你想不到这是在中国,这个调调太像那个什么外国文学里的那些个风流史。她的故事可以单独成书就叫凯瑟琳与各情人间的情史

  三个情人,三种不一样的“爱情”。

  凯瑟琳与乔治,那酒色笙靡的生活足够让人目眩

  凯瑟琳的另一个情人威廉,就太有少年维特之烦恼里的维特的味道了。

  那只是一个人的单相思,想象出来的爱情,在战争这个特殊背景下生根发芽就显得特别强大。那本日记从开始的浮夸退去了婉约,有了真正的力量,这个与李后主的词是一样的道理。

  威廉牺牲了,他死于毫无价值和意义,永远不会兑现承诺的战争里,这个亦是对这场战争的概括。

  凯瑟琳与埃德蒙,他们是这场战争的见证者,在这场战争里他们做着医生和护士的事,他们所代表的不过是国际的所谓人道主义。这是中国人的战争,与他们无关,他们只是路过。

  激情过后一切归于平淡,后面的故事自有他人去经历,这一下子,我竟期待起了艾顿三代经历的《龙之尾》的故事了,历史就这么演绎着,不死不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