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终身学习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终身学习读后感10篇

2018-03-19 20:4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终身学习读后感10篇

  《终身学习》是一本由罗振宇著作,北京联合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页数:26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终身学习》读后感(一):警惕罗振宇的饲料知识和《得到》的学习幻觉

  罗振宇一直以来都是营销高手,这些年也是靠着营销手段吸引了一大批“教徒”,但这次新书的过度营销显然是失手了。

  罗振宇新书《终身学习》大部分内容都在不同场合之前看过,核心观点制造知识焦虑和提供解决方案刺激知识焦虑,可能激发学习行为,但是这种学习是功利的,罗振宇使用传播学心理原理,刺激知识焦虑驱动得到APP知识售卖,就显得不太道德了。

  这个传播学原理就是《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里的恐惧诉求里面,也可以是说是焦虑诉求,就是通过制造心理焦虑,并提供简单操作的解决方案来缓解焦虑,实现宣传和说服的效果

  比如在最后一期罗振宇一再强调现代人知识不够用,无知的种种害处,需要终生学习,来制造知识焦虑,然后引出自己碎片化学习的解决方案。

  在焦虑诉求里面,解决方案容易操作,说服效果比较好,如果建议困难、太花时间成本太高,人们会采取防御性逃避或抵抗来降低焦虑,显然罗振宇给出的是简单易操作,后面的解决方案就是自己读书,太困难,反而容易引来抵制。

  目前社会上能引发大量传播的内容,比如咪蒙、罗振宇,都是迎合了某种社会焦虑心理,并通过低门槛的内容使这种焦虑心理得到缓释。

  一、知识的焦虑来自哪里?

  来自中国高速发展导致的快速社会变迁环境总是在变化也就是说整个社会处在一个熵增的状态,不确定性不断在增加,那么如何降低不确定性呢?

  引入负熵,也就是信息,这就是付费内容创业的契机。

  人们通过不断的获取信息(碎片化知识)来获得那种知道得很多的幻觉,来降低自己心里的不确定性。

  当然,焦虑的来源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对成功渴望,我们这一代人很多通过教育获得了知识,形成力量改变了自己命运,于是形成一种路径依赖,也就是想不断获取知识来获得力量,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知识欲望

  但是这里存在两个悖论,一个是时间稀缺,一个是知识失效。

  首先来说第一个时间稀缺。

  就是我们离开学校后,不得不面临工作家庭生活对时间的支离,把整块时间打得粉碎,让人在心理和生理上都疲惫不堪感觉身体被掏空,只剩葛优躺,打打游戏看看肥皂剧不错了,还学习,Are You Kidding Me?

  现代知识体系的形成又是分科治学,如同大树一样,体系性极强,要求学习必须花一整块时间集中精力系统学习。

  也就是说真正的学习,必须付出时间、精力、体力三项巨额成本,这是现代人所付不起的。

  所以,这个社会的整体现象是,人们毕业之后基本上放弃了学习(除了工作中的职业技能学习和社会博弈中的人际关系学习,也就是干活和为人处世)。

  于是,社会上一堆骗子开始出来兜售快速碎片化功利学习解决方案,十天学会英语、二十天学会编程、5分钟学会管理、XXX极简史、干货宝典秘籍盛行,都是在这种背景诞生,但这些学习真的有用吗?

  当然,碎片化学习整体来说,肯定比不学习有用,这点不能否定,但是他的危害也很大,就是制造了学习的幻觉,让你错误的以为自己真的在学习,而且学到了东西

  实际上碎片化学习只是低效的信息获取而已,比如孔乙己知道“茴”字的六总写法,以及《最强大脑》里的那些“牛人”,背圆周率能到上千位,根本没什么意义

  这里就引出我们的第二个悖论,就是知识的失效。

  二、知识在今天为什么会失效?

  主要有两个原因,互联网导致知识的云端化和环境的剧变。

  首先,知识的云端化,导致知识的普及和获取门槛极低,原来需要存在大脑里的知识,现在电脑上随处可查。

  曾经有人出题考爱因斯坦:“您记得声音速度是多少吗?”爱因斯坦淡淡回答说:“不知道,我必须查一下书本资料才能回答你,因为我从不去记资料上能查到的东西。”在爱因斯坦看来,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依靠的是大脑的思维能力,远比知识本身更重要

  也就是说,互联网时代,我们学习方式应该从用饲料知识饲养自己,变成体育锻炼式的学习,就是不断的训练思维能力。

  当然,这里不是否定知识的重要性,知识积累是思维能力的基础,比如只有多吃多运用才会长肌肉,但是如果只是一味的进食饲料知识,就会出现代人普遍面临的“肥胖”问题,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随处可见那种人,知道很多,从国际局势到前沿技术侃侃而谈,但是不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说知识失效,是说知识和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对比不断向后者倾斜。

  但是,罗振宇兜售的更多是饲料知识。

  如何训练思维能力呢?我们后面再说,先把刚才知识失效的后面两个原因说完。

  知识失效的第二个原因是,环境的大幅度和高频率剧变。这也是为什么干货总是失效的原因。我日常知识大多是经验的积累,但是问题的环境和条件发生变化,知识也就失效了,比如传统的科层制管理学知识,今天在互联网公司已经基本被抛弃了。

  此外,知识的扩散和竞争也使知识失效,就是很多干货刚开始很有用,当时一旦干货扩散后就没用了,比如借势营销,刚开始的时候有效,但是这个技巧通过模仿扩散后,大家都借势形成竞争,到时借势的效果越来越弱,直到失效。

  所以,干货知识的学习,总是陷入一个升级打怪的循环怪圈,总是在学习,但是学习的东西总是在失效,又要学习新的东西,知识的焦虑就越发剧烈

  那我们应该学什么?怎么学?

  学思维的能力!

  核心是问题能力、学习能力、感受能力。

  当然,再次声明,我不是反对知识学习,我说过知识是基础,只是强调知识学习不如思维能力学习重要,更重要的是不要错误的把知识学习当做思维能力的学习,这也是罗辑思维常常给人的幻觉。

  比如罗辑思维得到APP上通过十几二分钟语音解读一本书,让你知道这本书的观点,但是,对于思维学习来说,这样意义不大,因为想对思维进行训练,更重要的是书的作者在论证该观点的论证过程思路

  很多大学者的书的核心观点非常鲜明,如果听完一本书,你了解了观点基本上可以去没读过的人面前装逼了,给自己也造成了读过这书的幻觉,这是罗辑思维学习幻觉的危害。

  听完100本书在这个刷存在感的年代非常容易导致知识肥胖症,大谈这一百本书的时髦概念和主要观点,但是根本没有得到思维上的训练。

  肥胖的肥肉和锻炼的肌肉是不可相提并论的,前者多了有害,后者是健康体现

  《终身学习》读后感(二):一次有趣的反噬

  看到首页timeline上因为这本书的打分事情热闹起来后,点进来看到“罗辑思维”就想起之前有人来我们系找人给得到app的“每天听本书”写稿产出内容的事,一篇6k左右字数的稿子报价5k。我没听过更没用过这个app,但是5k的高价对于很穷的我来说真的是个很让人动心的数字,于是联系了我那同学问了下具体是做什么的。对方哗哗地发来了选题申报格式、工作流程指南、生产标准通用性总则、验收标准、示范书稿等文档,我点开大概看了下,觉得自己还是继续穷着比较合适,也就不了了之

  这项服务不便宜,在我的理解中这个栏目大概适合多金、没时间读书但又想装X的成功人士,每天花小半个小时堵车时、坐地铁时利用琐碎的时间像听广播一样听主播以浅显的语言总结一本书的主要内容,似乎就算读过这本书了。这也很符合罗振宇的碎片化学习方案,通过售卖经过自己的团队生产的饲料知识,来解决现代人紧张的时间和不断增长的学习需求之间的矛盾问题。这种饲料知识不是粗粝的原料,也不是经过腌制烹调的美味料理,而是经过机器标准化作业碾烂、团队成员甚至还帮着咀嚼吮吸一遍剩下的无味方便食用的渣渣沫沫。这个和上课或者读书会老师讲一部作品不一样,后者你还需要自己在听的同时去看这本书,边听边看边思考;这个也和出租车师傅听武侠小说的说书不一样,小说的说书是消遣性的娱乐,而这个是以知识的名义来消解知识。

  怎么说呢,比如临近考文学史时还有一堆必读书目来不及看完,你百科了一下作者生平故事情节人物名称性格经历、作品的思想意蕴以及在文学史上的价值地位,可能考试时能蒙混过关,但假如以后论文答辩碰上这本书,你依然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因为标准化的评价、他人的感悟喜好,与你无关。而真正读过这本书,哪怕你依然记不得(如百年孤独之类)书中众多人物的名字,想不起作者的某个理论观点是如何一步步阐释的,但是回想起来,总能唤起一些琐碎的记忆。在他人未曾注意之处发现隐微的闪光点、让自己心动的片段,正是读书的一大乐趣吧。

  所以说,书还是要自己读啊。听一听没读过的书就当读过了,或是拿了钱给没读过的书打个分就当读过了,可都不好

  此次事件也算是一个有趣的反噬了。

  《终身学习》读后感(三):出来混的,迟早要还

  《终身学习:怎样与世界同步进化》搞了个大新闻。上一个搞出类似新闻的是一个叫做汉尼拔什么的人,他的书名我忘了,当时我全程围观,只记住此人行为卑劣、内心脆弱。我同时也为许多豆瓣er一呼百应出来正本清源吃惊不已——印象中豆瓣er是一群丧到如同懒猫那样的人,很少见到他们有那样强烈攻击性。

  我直说了,我没看过这本书,也不打算再看。虽然目录显示此书可能至少能有一星半点的闪光处,但是拉拢所谓的“豆瓣大V”来群起好评实在倒人胃口,而结果看上去也与策划此事之人的预期大相径庭

  我会第一次在我没有看过一本书的情况下给出评价,而且是1星评价。因为我被这些营销行为误导过,而且是在豆瓣被误导过。

  我长期以来都有一个习惯,买书之前看了豆瓣评分再说,一般分数高于8.5分可以考虑,高于9分才会愿意掏钱。这种方法用了很多年都挺管用,但是最近一两年来效力开始减低了,因为出现了新情况:一本书在推出时就会有大量刷分的评论。我被这些评论误导后掏钱买了书,然后收到书以后被内容的质量震惊,导致我在24小时后直接烧掉了这本书,同时也对豆瓣的评分产生了极大疑问

  后来,我发现这些情况越来越多,很多书都这么玩,而且刷分的账号不只是新号,还有一些已经注册了一段时间的号——我猜测有人在试图大批量养号,就跟圈养狼狗那样,需要用到时候吹声口哨,它们就会蜂拥而出把水搅浑。

  我想很多人会指责我说“营销没错啊,大家都在营销,你不营销就会被埋没,就没有收入,就会亏本,而且这本书也不那么差劲,不应该得到这种群殴”。

  我当然也懂这些,不过这本书的营销方打了一招变本加厉的牌:拉拢所谓“豆瓣大V”集体好评。

  这确实是个好办法,大V带节奏,僵尸号刷分,绝对能够让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乖乖掏钱。

  然后豆瓣打分的可靠性就完蛋了。

  动物园把驴子扣上给大象用的鞍,然后宣称这就是大象,许多人会慕名来看,但是当他们花钱买票进场后,这个动物园的名声就完了。

  为什么现在绝大多数选择要看的电影时,会以豆瓣分数作为一根标杆?

  因为其他中文电影评平台充斥着水军,再差的电影都被打扮得值得观看。我们大家被这些信息误导,乖乖掏钱进场,让视觉受到五毛钱特效的污染,大脑受到弱智剧情的强奸——反复几个轮回以后,这些平台的评价效力就完了。豆瓣电影打分也有它的问题,这与它的使用人群特征有关,但是它至少会把好电影和差电影分开,所以豆瓣电影的分数还有一定参考价值。

  书籍评分也是一样的道理,但是由于一本书籍评分次数与一场电影的评分次数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所以书籍评分更容易被操纵——某些程度上已经如此,水军早就有很多了。

  如果这时候再加上所谓“豆瓣大V”带节奏,书评这块就没有参考价值了。

  我猜这本书应该不会太差,但它必须配上一个低分,因为它开始玩一个危险的操作手段,足以毁掉评分可靠性的手段。

  无间道2里面头号反派吴镇宇,哦不,是倪永孝,最有名台词是 “出来混的,迟早要还”。这个低分必须出现来让策划这件事的人还,不然一旦这种事情泛滥开来,那一小撮卑劣的人就会把粗制滥造产品成批量的包装成好礼卖给那些对文化产品有需求的人,然后舔着手指数钱。

  那一小撮卑劣的人是谁?

  我认为至少包括营销的策划者、僵尸号的饲养者、还有这次出现的那些被收买的“豆瓣大V”。

  出来混的,迟早要还。

  《终身学习》读后感(四):擦,居然没有我的名字!当我不是网红吗?我马上去打五分!

  擦,居然没有我的名字!当我不是网红吗?我马上去打五分!

  请把我纳入豆瓣网红水军名单!谢谢!为了当豆瓣网红。。。。

  我会强迫自己看完并喜欢上这本书的!记住!一定要把我纳入!!

  -----------------十年后---------------。。。。。

  墓碑:此君,强行阅读某书,智商欠费,不慎暴毙,望后人哀之。。。

  -----------------十年后---------------。。。。。

  墓碑:此君,强行阅读某书,智商欠费,不慎暴毙,望后人哀之。。。

  -----------------十年后---------------。。。。。

  墓碑:此君,强行阅读某书,智商欠费,不慎暴毙,望后人哀之。。。

  -----------------十年后---------------。。。。。

  墓碑:此君,强行阅读某书,智商欠费,不慎暴毙,望后人哀之。。。

  -----------------十年后---------------。。。。。

  墓碑:此君,强行阅读某书,智商欠费,不慎暴毙,望后人哀之。。。

  -----------------十年后---------------。。。。。

  墓碑:此君,强行阅读某书,智商欠费,不慎暴毙,望后人哀之。。。

  -----------------十年后---------------。。。。。

  墓碑:此君,强行阅读某书,智商欠费,不慎暴毙,望后人哀之。。。

  居然只有一个五星,这不科学,所以我来凑一个,好评成双;

  其实我没看。。。

  看到这个事情也半个月后的今天;

  没事,我就凑个热闹。。。

  哈哈哈

  我把其他十几篇书评都看完了,看来这个事情也没多大影响,写长差评的人都不多!

  《终身学习》读后感(五):虚假代言和错误推广会伤害谁

  声明:书我今天上午找了读了一下。评分是真实想法。 事件起因:https://www.douban.com/people/6887494/status/2064253576/?tab=like#like 文章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644945433/ 1、代言的明星/推广的红人自己 虚假代言和错误推广被扒出来会掉粉。最直接伤害的是明星/红人自己。道理不多说,广电早几年严查明星虚假代言的事众所皆知。网络平台红人如果没有事先告知粉丝那是推广广告的话,还会影响自己的信用。上网不是参加工作或者入党,绝大部分人愿意关注另一个人就是对内容的信任,如果没有信任,对谁都是不好的。 2、产品口碑和商家利益 拿着本书举例。罗振宇有自己的粉丝。书的评论本来可能是5-6分的区间。因为不当的推广引起用户厌恶,最终拉低评分适得其反。 3、其他真正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做代言/推广的人 因为虚假代言和错误推广,其他真正认真做推广的人也有可能被波及和影响。 4、市场环境/平台风气 尤其豆瓣。豆瓣是用户的平台,伤害平台风气最终或迟或早会把恶果反馈到每一个用户身上。 5、因为名人红人推荐而购买或产生购买欲望的粉丝 【觉得友邻应该有判断力吧?】【他们也不至于去买吧?】【难道我做广告他们看不出来吗?】说这样的话是不负责任的。其他人对自己言论的信任不是以之赚钱和欺瞒的借口。 【我就是享受道德沦丧的快感】【我就是喜欢骗别人钱啊】说这些话既不犯罪也不犯法,没有任何问题,只是麻烦说出这些话的人将来写的东西被抄袭、拍的照片被盗用、做的设计被挪用、任何权益受到侵害和侵犯的时候,不要再利用粉丝的影响力打着伸张正义的借口维护自己的利益了。

  最后加上一位豆瓣用户的评价和讨论供大家参考:

  《终身学习》读后感(六):人人都想出书

  书没看过,简单看了一下目录,更新是多期逻辑思维的集合。

  从此书的出发点来看,此书必将不会是一本好书,也不是一本多么值得读的书。

  纵观历史,每一本经典的书籍都是耗费了出书人无数的心血,我现金这个时代,很多商人,很多企业家都会出门,而他们看的书可能很少,仅仅是通过自己的名气宣传自己的书。

  这也是这个年代的通病,当然这个时代也不缺乏好书,但一定是作者耗费了非常多的心血而著的。

  而《终身学习》这本书,本人愚见,并不是很用心的,至少以其宣传的力度来看,和此书本身是不匹配的。

  好书总有一天会被发现,就算不宣传!

  不好的书就算一直宣传推广,那么也不会得到人们的喜爱!

  《终身学习》读后感(七):软性邪教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Au Revoir(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629481712/

  逻辑思维,和锤子教一样,都是现代软性邪教,邪教的一条重要手段就是通过制造恐慌,焦虑,对人实行精神上的控制,比如先宣扬世界末日,地球爆炸,让人陷入绝望,然后以救世主身份出现,控制人群,并接受供奉,在城市小康或者说白领阶层制造焦虑感也是这种路子,先让你自卑恐慌,失去自我无所适从,再暗示他那里有答案,他可以改变你的人生,跟着他走才能看到曙光,而你要做的就是支持他。

  《终身学习》读后感(八):豆瓣为我们留了一片地,我们竟也学习他人,随意糟蹋。 豆瓣为我们留了一片地,我们竟也学习他人,随意糟蹋。

  请着急。追求快知识而非智慧。辜负生命。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养活那些商家。

  昨天下午,我写了一篇书评,内容如下,评价 5 星,短时间内收获了近 40 无用和三两有用; 昨天晚上,我又写了一篇书评,内容不变,如下,评价 1 星,近一天,2 无用,三两有用。

  想说的不多,如题。

  为了中和大家的评分,我就打下 5 星吧,它至少值 3 星(注:未读)

  两年前,罗胖的节目伴着我夜跑,收获良多,我感激这般分文不取的分享。我还暗自庆幸,还好我可以舍弃看脸,不然就错过这么好的内容。这个节目当然有好处:领读人,通过段子唤起读者的兴趣,从而读者可以借由此等兴趣前去 购买 & 阅读 本来接触不到的知识;你们再去琢磨他的声音和语调,其实挺舒服的,是个不可多得的读书人,哪怕放在奇葩说这样的环境中,他也出彩。反例是一些明星,哎,语气急促,用词单一,偶尔满是鸡汤。(摊手)

  罗胖是很有智慧的。比如说,在他为自己构建的说辞里,他就是一商人,所以就有了百毒不侵的铠甲——“凭什么说我传播的知识没价值,我只是为了赚钱”。

  那时候我真是喜爱罗胖呀,夜跑的时候听音频,然后照葫芦画瓢拿去吹,自我感觉分外良好——瞧,我可是个读书人。这纯粹是我的问题,我有着巨大的虚荣心和焦虑感。这般快速收获谈资的方式让我沉迷,也让我焦虑。对的,想聊的,就是这个 焦虑。

  为什么罗胖的节目助长了焦虑呢?因为他要赚钱,在中国,制造焦虑然后再制造焦虑的解决方法来钱特别快。感觉一下子就说完了自己要讲的东西(尴尬)。

  比如说,你们看,学而思是这样的形成焦虑的正反馈模式的:

  1. 生产焦虑:升学竞争越来越激烈;

  2. 解决焦虑的幌子:来我们这里吧,帮你提高成绩;

  3. 再次增加焦虑:别的家长可都来了哦,你看,升学竞争这么激烈...; )

  类似的还有各种早教机构、甚至房地产商也是这样的。至于一些保健品,也差不多,还有各种各样的养生馍馍、奇花异草...

  罗胖也差不多是这样的:

  1. 他们所宣扬的读书初衷,正是来自于他们所构造的焦虑——一定要读书呀!不然就被时代落下了!(请想象罗胖痛心疾首的样子,超级 Q)

  2. 他们所提供的方法还是比较高级的,读书。但是,因为让人读书,啃书,收获真正的智慧,是一个很慢的过程,所以,这个地方要改一改:提供快知识:处处脱颖而出的能力,想不想学? & 如何快速学懂一个陌生领域 & 快速融入新团队 & 为什么有人学习那么快那么好 ...

  3. 神器的地方在这里,快知识其实没什么用(除了吹,本人亲身体验,感觉很爽),所以,越学越焦虑,越焦虑越想快。

  请着急。追求快知识而非智慧。辜负生命。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养活那些商家。

  《终身学习》读后感(九):学习?学个屁!

  没看过,给个2星吧,保守估计。

  我上大一的时候,有人推荐我看一本写给大学生的书叫《不要等到毕业》。我看完了以后挺开眼界的,我才知道原来在社会上有些人眼里,学生等于傻逼,大学生等于大傻逼。现在看到这个我开心多了,原来这帮人不止给我们大学生洗脑,还给已经工作的人洗脑。这本书的名字道出了所谓知识付费内容创业这个狗屁产业的实质——终身洗脑。

  成功学2.0的逻辑是光努力不行,你还得有方法。

  这虽然是个废话,好像没啥问题。于是成功学2.0 的重心就放在了研究成功的方法上。这里面有一层隐含的假设,就是存在一种方法。

  即使这种方法存在,这个问题也是不可解的。卡尔波普对大型社会实验的批判可以参考一下:大型社会实验时间跨度太长,变量太多,而且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结果就是:你没法分离出究竟是哪几个变量对实验成败起决定性作用。成功了你不知道为啥,失败了你也不知道。

  这个逻辑放到个人上依然成立,没有任何人能研究出成功学这种东西。因为一个人取得成就是个漫长的过程,一个成功人士自己都没法确定到底是啥导致了自己的成功。何况现在很多人本身没什么本事,纯粹靠着教别人成功获得了成功,写的那玩意就更没有意义了。

  罗振宇们的基本逻辑是这样的:别人比你有钱是因为别人比你聪明,你要想有钱,先变聪明。怎么变聪明,当然是学习了。

  学习是个好事,但是学什么呢?

  首先不能是大学里的专业知识,因为大学里能学到的东西,大家就去大学里学了。更何况现在大部分课程都是线上免费的,谁还花钱学他们那玩意。

  而这些所谓知识是怎么得出结论的?有没有详细的推理过程,背后有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撑?是不是他们自己坐在电脑面前强行编出来的,或者根据有限的个人经验总结出来的?是适合某些人还是适合所有人甚至只是适合你自己呢?

  且不说这些论证过程通常来说都是没有的,上来就告诉你怎样做。即使是有论证过程也粗糙的不堪一击。很多文章的内容听着有点道理。然而事实上,搜集一些事实再弄出一个理论来解释某些事实,是在容易不过的事情了。真正的困难不在于得出理论,而在于验证理论。科学和非科学的边界就在于此,有没有足够的证据。

  我最近看了一本书说公众们对于科学理论经常失望,因为科学通常都是研究在一个很小范围内,小心定义的问题。而公众们经常对一些理论进行过度泛化。科学理论通常只能解决一些事,他们希望能解决所有事。科学往往要容忍大量不确定,罗振宇们最擅长耸人听闻的断言。所谓的打破学科边界,不过是滥用类比,背后的逻辑是经不起推敲的。

  拿现在最泛滥的学习方法来说。很多所谓学习方法听上去都很牛逼,背后都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撑。而真正有价值的学习方法应该来自于心理学,认知科学等领域。而这些知识通常都是免费的。

  这些真正的知识也不是没有的。他们的另一种骗钱模式是把一些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用大白话翻译一下,降低一下学习难度,整成思维导图,什么一天听完一本书,十五分钟看完重点啥的。(哦对了,几乎没有自然科学的东西,为啥呢,因为这玩意的核心是数学,门槛太高了大师们怕是整不明白。)

  但问题是有用么??那些十几分钟一本书的人,真的占了便宜节省了时间么?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书里的推理过程和例子都是提取记忆的线索,都可以帮你在需要知识的时候更快的提取。而只有能提取出来的知识才是有效的,否则跟不知道没有区别。

  高中物理就那么几个公式,打60分的人和打100分的人会的公式是一样的。真正决定差距的不是知识的多少,而是对知识的调用能力——只有经过大量的练习才能够掌握。所以真正有价值的知识往往免费,因为代价不是金钱,而是练习。那么问题来了:这些连看一本书的时间都要省的人,真的会在看过那薄薄一页后进行练习么?

  我们读一本好书,不仅是了解具体的知识。我们还可以看到作者是怎么辨析和划定概念的边界,怎样驳斥一些看似有理有据的谬误的。这些批判性推理的重要内容都在这里面渗透着。我们不仅学习具体的知识,我们还学习作者的思维方式。

  罗振宇们的核心业务是制造焦虑,进而制造出对于捷径的大量需求。重点不在于制造假的知识,而在于制造虚假的对知识的需要。被这种焦虑感染的人相信自己需要更多更多的知识,所以他们需要相信某种捷径是存在的。当这种捷径出现的时候,他们根本不会,也不愿意去质疑这些捷径的真假。

  什么是教育,或者说良好的自我教育?教育的重点不在于具体学科的具体结论,而是得出这些结论的过程。它应该鼓励质疑,鼓励独立的判断。而商业是要引导消费者的行为,鼓励消费者非理性的行为,制造消费者对于品牌的信任和盲从。尤其是这种所谓的内容服务,要是消费者开始质疑这玩意真假,还有人会买那些烂课么。

  所以商业和教育是不兼容的。教育是要让人更聪明,但是傻逼的钱才是最好挣的。

  让人痛心的是,到头来恰恰是那些渴望跨越阶层的人,在刚出发的路上就让人收了第一波智商税,收获一身焦虑,到头来可能真就学了个屁。

  《终身学习》读后感(十):逻辑思维是在批量生产假的知识

  一个知乎上曾经在罗辑思维实习过的粉转黑的网友马索萌:我认为他们是在批量生产假的知识。 当初老罗要做得到app,招了一帮实习生写稿子,号称要颠覆互联网(嘴皮子就是老罗,也是罗辑思维最有价值的东西,而不是知识)。我早些年也算个罗辑思维粉,买过几本书,那个时候我觉得罗辑思维还是有些质量的,所以看到这个招聘就凭着情怀投了简历。然后主要的工作方式就是写稿子,给得到提供素材。 他们的稿件要求有一套标准,具体就不透露了,但是有一条:越颠覆现有的知识体系越好,就是要吸引眼球。而且这一条是没有先验条件的,比如保证知识准确前提下的颠覆,没有,只求颠覆。至于稿子的来源,基本是二手三手以上,从其他网站app书籍上扒下来的。 那个时候稿费比较高,两三百字就有几百RMB,高产的同学一天能写十几篇。结果就是大家争相投稿,有时候一些大V的公众号刚更新就被一个同学挖坑占领。这些也没什么,到后来,为了吸引眼球,大家的标题越来越夸张,简直就是在批量生产假知识,甚至逆民族主义、极端思想这种容易引起大范围争论的东西有时候都能看到。UC震惊党什么的跟这个比起来弱爆了。投稿池就像街边的地沟油一样,肮脏,但是就是吸引你。 后来实在有一天,我受不了这种垃圾信息泛滥的情况,悄无声息退群保平安了。 老罗自己的节目也可以看出来这种迹象。早年的节目还是过得去的。到后来,各种强行拼凑,缺乏一而贯之的知识体系和方法论,常常前后矛盾,以颠覆为目的,进而洗脑卖书。 老罗就是个书贩子,至于知识分子的良心,我觉得是没多少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终身学习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