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基因传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基因传读后感10篇

2018-03-20 21:55: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基因传读后感10篇

  《基因传》是一本由[美] 悉达多·穆克吉著作,中信出版集团·见识城邦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8,页数:62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基因传》读后感(一):后人类时代来临

  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无限接近生命真相,当我们能够掌控和改造人类基因时,“人类”的概念也许将从根本发生改变后人类时代正在来临。《基因传》所讲的故事,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到底是什么力量机制才能解释人类个体截然不同命运选择呢?人们在18 世纪之前曾经把个体命运归结于神的旨意。其中印度教徒长期以来认为个体命运与其前世的因果报应密不可分。(在印度教中,主神就像一位至高无上道德税务会计师,他将根据既往投资的盈亏来清点与分配命运的优劣)。而基督教中的上帝也是恩威并施的化身,他既是桀骜不驯运动员又是最终命运的裁判员。

  19 世纪与20 世纪的医学发展为命运与选择提供了更为世俗化的概念。疾病或许是命运中最为常见典型代表,我们可以通过规范的术语对其进行描述,它们不再是天谴神罚的愚昧无知,而是风险、暴露、体质环境行为共同作用结果。与此同时,我们把选择理解为个体心理经历记忆创伤与身世表达的一种方式。到了20 世纪中期,身份、亲缘、气质与偏好(异性恋与同性恋或冲动谨慎)越来越多地被描述为是心理冲动、个人历史与随机因素交互作用产生的现象,因此就诞生了涵盖命运与选择的流行病学。

  在21 世纪开始的前10 年,我们开始学习使用另外一种语言来讲述因果,然后以此来构建某种全新的自我流行病学:我们开始从基因与基因组的角度来描述疾病、身份、亲缘、气质以及偏好,并且最终运用上述理论诠释命运与选择。尽管基因作为反映人类本质与命运的唯一途径并非是遥不可及天方夜谭,但是这种颇具争议的观点也让我们在面对历史与未来时候谨言慎行:基因对于人类生存的影响要远比我们想象中的更为错综复杂惊心动魄。当我们尝试去定向解读、改变与操纵基因组,并且获得改变未来命运与选择的能力时,上述观点也就变得愈发具有煽动性与破坏性。1919 年,摩尔根曾经写道:“人类最终会了解自然的本质,而所谓的神秘莫测不过是场错觉罢了。”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我们当前正在把摩尔根的结论从了解自然扩展至领悟人性

  我的脑海中经常会出现贾古与拉杰什的身影假设兄弟二人出生在距今50 年到100 年的未来,那么他们的生活轨迹又会是什么样子呢?我们能否根据遗传学易感性来治愈摧残他们生命的疾病呢?这种知识能否帮助他们恢复“正常”呢?如果答案肯定的话,那么又会涉及何种道德、社会生物危害呢?人们对于这种类型的知识是否会产生全新的理解与同情呢?还是说它们会成为新型歧视的核心内容

  这种知识能被用来重新定义什么是“ 自然”吗?但是“ 自然”到底是什么呢?我扪心自问。从一方面来说,它具有变异、突变、转换、无常、离散与流动属性;而另一方面,它还表现出恒常、持久完整与保真的特征。那么我们该如何辨别自然的身份呢?由于DNA 本身就是一种自相矛盾分子,因此它编码的生物体也是千奇百怪。我们原本想从遗传特征中总结出恒常的规律,但是却在不经意之间发现了变异(对立面)的奥秘,同时还认识到突变是保持人类本质的必要条件。我们体内的基因组正在努力维系着各种力量之间脆弱平衡,其中就包括彼此互补的双螺旋结构、错综复杂的过去和未来以及挥之不去欲望和记忆,而这也构成了世间万物为人性的核心。因此如何科学管理就成为人类认知世界明辨是非终极挑战

  《基因传》读后感(二):比尔·盖茨:利用史上最惊人的一张图来弥补缺憾

比尔·盖茨对话悉达多·穆克吉来源: 腾讯

  y比尔·盖茨

  梅琳达(Melinda)和我建立基金会的那一年,克林顿总统在白宫召见了一些世界上最伟大科学家,并宣布了一个堪称人类历史上伟大里程碑的项目。两个互相竞争的项目(其中一个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领导,另一个由私人公司推动)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图谱的第一版草图。克林顿说,“毫无疑问,这是人类有史以来迈出的最重要、最惊人的一步。”

  16年后,并未大肆宣扬的遗传学家们又迈出了至关重要、堪称里程碑的另一步。当时,人类基因组图谱让我们能够阅读我们遗传密码的全部30亿个碱基,而我们现在有能力去编辑人类基因组了。一部分要归功于努力工作以改善酸奶生产的研究人员所做出的偶然发现,科学家们现在可以将手插入人类细胞之中,选择性地剪掉部分遗传密码,然后将新的序列永久地插入基因组之中。

  现在,科学家们已经启动了使用这种全新的基因编辑工具的早期临床试验。这些工具为人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极大乐观情绪。甚至在研究人员还没有成功成人类临床试验之前,基因编辑就可以在植物动物的改造中大显身手——这为我们基金会改善贫困国家饥饿和卫生状况的工作带来了希望。

  尽管我对于这些进展感到十分振奋,我们还是要谨慎推动这些技术。改写电脑程序代码是一回事,改写我们种族的遗传密码则是完全不同的另一件事。

  和所有伟大的新技术一样,基因编辑对于抱有善意(即减少人类所受的痛苦)和恶意(即造成这种痛苦)的人们来说都具有十足的吸引力。即使只考虑前面一种人,伦理问题也是十分棘手的。

  这就是我在读到《基因传》时十分高兴原因。本书的作者是哥伦比亚大学癌症专科医生和研究员——悉达多·穆克吉,我最近有幸私下与他进行交谈。对于带领我们探索基因组学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来说,他是最好的人选。

  我很喜欢穆克吉在2015年TED大会上的发言,还有他写的那本闪烁着睿智光辉的《众病之王:癌症传》,该书于2011年荣获普利策奖。对于全职作家来说,一个医生用业余时间写出来的书拿下了普利策奖这件事一定会让他们火冒三丈吧!

  在《基因传》中,穆克吉再次显示出他深入浅出阐述困难的科学问题的天赋。他是为一般大众写这本书的,因为他清楚单靠科学家来对科学发现所引发的重要伦理问题进行辩论是不够的。正如他在我们的对话中反复强调的那样,为这些技术决定恰当规则边界需要广泛的公众讨论、辩论和共识

  穆克吉通过多种方式使《基因传》平易近人。就像所有优秀的科学作家一样,他使用创意十足的类比来解释困难的概念。他还是一个很棒的叙事者,他用这一天赋来编织自己家族精神病史,我对这一部分感到极其震撼。通过故事,他为我们介绍了遗传学中的重要先驱——从孟德尔(他在竞争高等学校科学教职的考试中多次落榜,但后来开启了现代遗传学的大门)到弗朗西斯·柯林斯(他是虔诚基督徒狂热摩托车爱好者,也通过杰出的努力领导了政府部分对人类基因组的测序)。

  本书中我最喜欢的部分是最后一部分“后基因组时代:遗传学的命运与未来”。这一部分在引起对困难伦理问题的关注上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些问题将变得日益严峻。

  十年内,临床医生就可能运用基因编辑来帮助患有由单基因缺陷引发的疾病(如囊胞性纤维症)的人们,这是这种新技术一种毫无疑问合乎伦理的运用方式。但是如果将修复用于卵子和精子上,以挽救此后可能得此类疾病的人,是否也符合伦理呢?这种疗法可能会十分有效,但这也可能意味着由这些精子或卵子中所诞生出来的孩子会将他们身上经过基因修饰的基因组传递给他们自己的孩子,这改变了人类的种系、也跨过了伦理的边界。

  改变人类的种系并非只是设想中的可能性中国的许多研究团队正在人类胚胎上为此争分夺秒地工作。虽然这些研究人员使用的是无活性的胚胎,一个瑞典发育生物学家近期宣布,他正在编辑健康、有活性的人类胚胎。他说他不会让编辑过的胚胎发育超过14天,但是并没有讲出其他科学家可能在计划什么。穆克吉说:“截至本书出版之时……第一个‘后基因组’人类可能已经在出生的路上了。”

  在阅读《基因传》时,我想到了我自己的一长串伦理问题。比如说,如果产前检测告诉你,除非做出一点小小的编辑,不然你的孩子的IQ很有可能低于80,你会怎样做?如果一家私立试管婴儿诊所为其客户的胚胎提供了一点点帮助,便能使孩子的IQ从高变得更高,会发生什么事?这可能会加剧已经成为大问题的不平等现象——尤其是在只有富人能够接触到这种技术的情况下。那么能显著降低自闭症类群发生几率的一系列编辑又如何呢?这是否意味着以危险的方式降低人类的多样性?——因为这也许会彻底抹杀掉一位未来的阿兰·图灵(图灵是才华横溢计算机先驱,他参与了“二战”中破解德军恩尼格码密码系统的工作)出现的可能性。

  技术是无道德属性的,它既非善也非恶。技术的善恶完全取决于我们——不止是科学家、政府官员和财富足以创建基金会的人——对这些新技术的思考,以及这些技术应当如何被使用,又不应如何被使用。阅读《基因传》会让你了解到你在这种辩论中能积极参与到那些方面中。

  《基因传》作者为悉达多·穆克吉。在照顾患者教导学生、进行研究时,医生们被认为是“三重意义上的威胁”。然而供职于哥伦比亚大学的穆克吉可谓是“四重威胁”,因为他还是一个曾经获得普利策奖的作家。在他的最新力作里,穆克吉带领我们探索了基因组科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他对于最近、最先进的基因组技术所带来的巨大伦理问题十分关注。穆克吉写这本书的受众是一般大众,因为他清楚关于基因组的新技术恰巧位于一个转折点上,它将在以意义深远的方式影响我们所有人。

盖茨与穆克吉

  Lost and Found with “the Most Wondrous Map Ever Produced”

  The year Melinda and I started our foundation, President Bill Clinton convened in the White House some of the world’s great scientists to announce a huge milestone for humanity. Two rival efforts, one led by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and the other by a private company, had completed the first draft of the human genome map. “Without a doubt,”Clinton said, “this is the most important, most wondrous map ever produced by humankind.”

  Fast forward 16 years. With little public fanfare, geneticists have reached another super important milestone. While the human genome map gave us the ability toreadall three billion letters of our genetic code, we now have the power toeditthe human genome as well. Thanks in part to a chance discovery by researchers working to improve yogurt, scientists can now enter human cells, selectively snip out sections of code, and then incorporate new sequences permanently in the genome.

  cientists have now launched early-stage clinical trials with these new genome-editing tools. These tools are generating a ton of optimism for diagnosing, treating, and curing human disease. Even before researchers successfully complete clinical trials in humans, genome editing will be put to good use inmodifying plantsand animals—all of which holds big promise for our foundation’s work to alleviate hunger and improve health in poor countries.

  Although I am excited about these advances, we have to approach them with caution. It’s one thing to reprogram the code that runs our computers. Reprogramming the code that runs our species is a very different thing altogether.

  As with any powerful new technology, genome editing will be attractive to people with both good intentions (reducing human suffering) and bad (causing it). Even just with respect to the former, the ethical questions are enormous.

  That is why I am so glad I readThe Gene: An Intimate History, by Columbia University cancer doctor and researcher Siddhartha Mukherjee and recently had a chance to chat with him in person. He is the perfect person to guide us through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genome science.

  I lovedMukherjee’s 2015 TED Talkand his brilliant book about cancer,The Emperor of All Maladies, which won the Pulitzer Prize in 2011. It must really tick off full-time writers that a doctor can win a Pulitzer in his spare time!

  InThe Gene, Mukherjee once again shows his gift for making hard science easily accessible. He wrote this book for general audiences, because he knows that it’s not good enough for scientists alone to debate the huge ethical questions that their discoveries provoke. As he emphasized repeatedly in our conversation, determining the proper rules and boundaries for these technologies requires broad public discussion, debate, and consensus.

  Mukherjee makesThe Geneaccessible in a variety of ways. Like all good science writers, he offers creative metaphors to explain difficult concepts. He is also a beautiful storyteller. He uses that talent to weave in his own family’s history of mental illness, which I found incredibly touching. And through stories, he introduces us to the key pioneers in genetics—from Gregor Mendel, who repeatedly failed the exam to teach high school science but later ushered in the modern science of genetics, to Francis Collins, the devout Christian motorcycle enthusiast who brilliantly led the public effort to sequence the human genome.

  My favorite part of the book was the final section, “Post-Genome: The Genetics of Fate and Future.” It does a great job bringing into sharp focus the difficult ethical questions that will become increasingly intense.

  Within 10 years, it will be possible for clinicians to use genome editing to help people with diseases caused by a single faulty gene, such as cystic fibrosis—an unquestionably ethical use of this new technology. But what about making the repair in egg or sperm cells to save people from developing these diseases later in life? This form of therapy could be highly effective, but it would mean that children born from these sperm or eggswould pass along their genetically modified genomes to their own children—altering the human germ line and crossing an ethical Rubicon.

  Altering the human germ line is not just a hypothetical possibility. Teams of researchers in China are racing to do so in human embryos. While these researchers are usingnon-viableembryos, a Swedish developmental biologistrecently announcedthat he is editing healthy, viable human embryos. He says he will not let the edited embryos develop past 14 days, but there’s no telling what other scientists may be planning. “By the time this book is published … the first ‘post-genomic’ human might be on his or her way to being born,” Mukherjee reports.

  As I readThe Gene, I came up with long lists of ethical questions of my own. For example, what if a prenatal test told you with a high degree of certainty that your child will have an IQ of 80 unless you do this little edit? What if a private IVF clinic offered its patients a little enhancement to their fertilized embryos to boost children’s likely IQ from high to very high? This could exacerbate inequities that are already a big problem—especially if this technology is available only for wealthy people. What about a series of edits that could dramatical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disorders on the autism spectrum? Wouldn’t that mean reducing human diversity in dangerous ways—perhaps even eliminating the possibility of a future Alan Turing, the brilliant computer pioneer who helped break Germany’s Enigma code during World War II?

  Technology is amoral. It is neither good nor bad. It is up to all of us—not just scientists, government officials, and people fortunate enough to lead foundations—to think hard about these new technologies and how they should and should not be used. ReadingThe Genewill get you the point where you can actively engage in that debate.

  《基因传》读后感(三):超越血统,认识人类,了解未来

  基因、原子、字节、像素、纳米……等等,科学的进步不仅意味着广度,也意味着深度,这与传统文化的蒙昧已经大不相同,对中医来说,基因是不可思议的。

  但古人也有他们的血统论,乃至红色基因云云。威尔逊在《社会生物学》《论人的天性》等作品中提出一个思想,即基因是一切机体行为的真正原因,任何机体包括人的行为,从本质上说都不过是基因复制自身的技巧和策略。

  《基因传》的作者是因撰写《癌症传》而在美国走红,《癌症传》讲的是生命的病态,《基因传》讲的是生命的常态,《基因传》可以被视为《癌症传》的前传。现代人类对宇宙和世界已经了解了很多,但对人类自身的探索其实刚刚开始。

  基因学的进步,不仅能帮助我们了解病理,也可能对心理、行为、性格、身份和命运等神秘事物发生解密。如果真的到那时,基因或许将成为每个人最大的秘密和隐私。

  中信近年出了很多现象级的前沿好书,这部厚重的《基因传》其实也是另一种风格的《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喜欢《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的读者不可错过。

  《基因传》读后感(四):方舟不会承载所有的地球生命

  人类的完美性与脆弱性均隐藏在DNA分子的编码中:只要我们学会操纵这种化学物质,那么我们将能够改写自然、治愈疾病、改变命运并且重塑未来。

  ——第二部分第六章:DNA双螺旋

  【当人,而非人之外的事物或某个人,成为神,具有了神的创造和毁灭力量,那时候,人的造神运动才会停止,也可以说人的历史便会停止吧。

  我一直怀疑基因说的合理性和有效范围,不过是又一种化繁为简、九九归一的决定论。对于基因研究将造福还是遗患人类,也心存忧虑——原子核裂变vs基因突变,不是一样令人感到某种不可捉摸的魔力么?也许不用多久地球就会笼罩在新的恐怖之中?】

  高尔顿学说认为优生学最终将产生彻底的平等(将弱者转化为强者),然而穆勒却完全否认了这种臆测。他认为,如果不把平等作为前提条件,那么优生学就会沦为强者控制弱者的一种工具。

  ——第二部分第三章:转化

  【技术并非呆滞的,技术有其自身的逻辑,并非中性的而有其自身的“意志”。人渴望技术的服务,一如技术召唤人类的臣服。人类动辄就说征服这个征服那个,我不知道最终是谁征服了谁。在这般胜负难期的明争暗斗中,谁还会像编辑们一样乐观和一味地欢呼?很多人会,嗯。

  而且,在当代社会,技术像资本和权力一样,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方舟不会承载所有的地球生命,即使他们并非全都值得;飞船也不可能承载所有的地球生命,除非他们全都有钱来买。So,谁还会像李开复一样幸(有)运(钱)?很少人会,嗯。

  所以庄子所谓“技兼于……道”&“道进乎技”,如今看来才是真正的科幻……

  这本书值得一读,因为问题很严重,因为在无知者无畏之外,需要有人能够预恐惧(而不只是预生存),和探寻本源(而不只是探索未来)。】

  《基因传》读后感(五):值得反复研读的书籍

  在序言中,有作者说:“原子、字节、基因这些概念在问世之初只是为了解决某个具体问题,可是它们在后来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最终对文化、社会、政治、以及语言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其中提到的两种这些思维方法是:“化零为整,化整为零;只有了解事物的正反两面才能深刻领悟其内在机制”。好比在理解每个单词的基础上才能读懂整句话的意思,任何一个有机体的结构都要比组成它的基因复杂,但是只有先了解这些基因才能领悟其玄妙之处。由此,作者才逐渐的开始进行对基因的研究。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感觉到这本书不仅仅只是对基因探索过程的描述记录,更多的是对基因的研究,进而进行家庭的保护,遗传的改变与优性化。

  在这本书,学到了专业研究中我们应该注意的事情,不能全盘否定,对于一些小的理论,在未来也可能是改变时代的重要原理。比如孟德尔豌豆实验的论述中,提到了遗传因子,在那个时代没有被广泛的注意到,但是在未来的研究过程中,基因这个基本单位被挖出,我们的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纪元。

  这本按照时间顺序与故事情节展开编排,读起来代入感很强,也能非常理解那个时代的研究者的状况。每当读完一个研究时代的故事,都会反思一下为什么这个科学家能够完成这个发现,利用的是什么思维角度,经历了哪些需要不断转换思维的事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研究想法,这一系列的问答,感觉对于我们医学专业的研究,提供了很多研究思想、思考方式……

  在整本书中,许多地方都体现着作者对未来科学的信心与期待,同时,也有着许多发人深省的道理,读起来不会觉得作者在讲大道理,反而,通过一个又一个的举例论证,让这些道理更有了说服力。而且在讲述许多问题的时候,也有很多哲学的思维。在高中时期了解的现实知识,与这些研究背景相联系,让人理解与感叹的同时,对于这些研究者的精神更加佩服。

  基因的研究,开创了研究新世界,不仅在医学上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及发展前景,在其他各个领域,军事、政治、文化上都会带来惊天的变化,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个基因研究的历史记述,更重要的是,我们从中可以学到许多思想,这些思想在我们今后的工作中是用不会过时的,这本书值得我们一次又一次反复的研读。极力推荐。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基因传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