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薛定谔的猫》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薛定谔的猫》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3-13 12:56:0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薛定谔的猫》读后感精选10篇

  《薛定谔的猫》是一本由[英] 亚当·哈特-戴维斯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17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薛定谔的猫》读后感(一):对科学的提问

  先来说说这本书吧!书很轻,翻开来发现里面的纸张微微泛黄,每一篇科学实验都有配图以及实验的时间,是一本值得科普的书籍。谈起科学家,我们会想到牛顿、爱因斯坦这些伟大的科学家,可是在他们的实验结果出现之前,已经有一些科学家得出了结论,实验的结果并没有那么容易得出,《薛定谔的猫:改变物理学的50个实验》,书中按照时间顺序排列,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几个科学实验,其中还有我们不曾听过或并不清楚的实验。典型的例子就是居里夫人发现了镭。

  玛丽1867年出生于波兰的华沙,高中毕业后,曾患了一年的精神疾病。由于是女性的原因,她不能在俄罗斯或波兰的任何大学继续进修,所以她做了几年的家庭教师。最终,在她姐姐的经济支持下移居巴黎,并在索邦(巴黎大学的旧名)学习数学和物理学。 经过四年的努力后,玛丽于巴黎大学取得物理及数学两个硕士学位。在那里,她成为了该校第一名女性讲师。玛丽在索邦结识了另一名讲师——皮埃尔•居里,就是她后来的丈夫。他们两个经常在一起进行以沥青铀矿石为主的放射性物质的研究,因为这种矿石的总放射性比其所含有的铀的放射性还要强。在研究过程中,她发现能放射出那种奇怪光线的不只有铀,因此,她做出大胆判断:还有一种物质能够放射光线,这种新的物质,也就是还未发现的新元素,只是极少量地存在于矿物之中。居里夫人把它定名为“镭”,因为在拉丁文中,它的原意就是“放射”。 当时很多科学家并不相信,认为居里夫妇只是一种假设,甚至有人说道:“如果真有那种元素,请提取出来,让我们瞧瞧!”要提炼镭元素,需要足够的沥青铀矿,而这种矿很稀少,价格又很昂贵,他们根本无法得到。这件事后来传到奥地利,迅速得到奥地利政府的支持,奥地利政府赠送他们一吨已提取过铀的沥青矿残渣,这才开始了提取纯镭的实验。 经过3年多的艰苦工作,居里夫妇终于在1902年提炼出0.1克镭盐,接着又初步测定了镭的原子量。由于这种元素的放射性比铀强200万倍,因而它不用借助任何外力,就会自然发光发热。

  任何一件事情的成功,它的背后一定有不为人知道的艰辛,因为他们的探索,才有了现在那些伟大的定理。

  《薛定谔的猫》读后感(二):阅毕本书感觉中国的物理成了渣

  第一次知薜定谔的猫源自一手机群的网友,他的网名即为此。不解其意,还特意问过一回,方知其名与物理学上的一个实验有关。又因此,特意借助搜索引擎搜索了一番相关知识。才知是和量子物理有关的知识。说真的,好歹自己直至上大学前,一直都是理科学生,可是看了半天这个,还是不明其意,事物既生又死的状态,这不是很明显的吗?为什么还要做所谓的实验来表达这一概念?也许正因为自己的理性思维不够?所以最终还是成了实际的文科生。

  今天,我国的量子通讯卫星都上天了。老外在这方面的技术还是一直处在所谓的理论研究领域吧,还没有投入到实用领域。从这点上来说,我国在物理学量子理论领域,这是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啊。不过很可惜的是,这本书并没有提及此事。它的节点止于2009年。

  《薜定谔的猫——改变物理学的50个实验》一书,单从附标,我们就知道本书主要是为大家介绍了50个与物理学有关的实验。作者为英国科学家、科普作家亚当,翻开本书的封面内页,大家可以看到对此牛人的专门论述,我就不赘述了。

  我想说的是其内容,从目录来看,作者很明显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从公元前430年开始的空气算是物质吗,这一早期实验谈起,一直说到2009年我们能找到希格斯玻色子吗,这一实验结束。凡50篇,世界诸国之科学家收录其中,唯不见中国人之身影!

  就我那点可怜的中学物理知识来说,印象中我还记得小孔成像原理,这个好像是和我国古代的科学家实验有关,于是乎,仅凭此一点残忆,搜索之,得到下面的内容:

  小孔成像,大约两千四五百年以前,我国的学者——墨翟(墨子)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倒像的实验,解释了小孔成倒像的原因,指出了光的直线进行的性质。这是对光直线传播的第一次科学解释。

  用一个带有小孔的板遮挡在墙体与物之间,墙体上就会形成物的倒影,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小孔成像。前后移动中间的板,墙体上像的大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种现象说明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

  《墨经》中这样纪录了小孔成像:

  “景到,在午有端,与景长。说在端。”

  “景。光之人,煦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足蔽下光,故成景于上;首蔽上光,故成景于下。在远近有端,与于光,故景库内也。”

  这里的“到”古文通“倒”,即倒立的意思。“午”指两束光线正中交叉的意思。“端”在古汉语中有“终极”,“微点”的意思。“在午有端”指光线的交叉点,即针孔。物体的投影之所以会出现倒像,是因为光线为直线传播,在针孔的地方,不同方向射来的光束互相交叉而形成倒影。“与”指针孔的位置与投影大小的关系而言。“光之人,煦若射”是一句很形象的比喻。“煦”即照射,照射在人身上的光线,就像射箭一样。“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是说照射在人上部的光线,则成像于下部;而照射在人下部的光线,则成像于上部。于是,直立的人通过针孔成像,投影便成为倒立的。“库”指暗盒内部而言。“远近有端,与于光”,指出物体反射的光与影像的大小同针孔距离的关系。物距越远,像越小;物距越近,像越大。

  《墨经》在两千多年前关于小孔成像的描述,与今天的照相光学所讲的是完全吻合的。

  从上面的内容表述,我们不难发现2500年前左右,我国的墨家代表墨子先生和他的一众学生,便通过小孔成像的实验,指出了光的直线传播的性质。我不知道这在物理学领域,算不算是改变物理学的一个非常重大的实验。但起码,在这本编纂自所谓的英国科学家亚当的书里,我完全没有看到相关论述!  

墨经中的记载是对光直线传播的第一次科学解释

  很多人认为所谓的话语权问题是不存在的,认为这是我们太敏感,太多心了。可是以前看过的一本出自国外作家的给小孩科普的地理类书籍,再加上今天这本国外作家的物理科普书籍,我们真是非常难以见到我们中国人的身影,就算见到了,能弱化便弱化,他们似乎在对待中国上达成了非常惊人的统一阵线,尽量弱化这个国家的存在,最好让它消失在大众的视线中!我泱泱大国,如此非凡的成就,博大精深的文化,就这样被他们拿去偷偷研究,再改头换面,重新抛售而出,真是无耻到极点了!

  这是对待自然科学正确的态度么?这还是建立在社会意识形态上的科普,打着科普的旗号,干着诛灭中国人自信之心的勾当罢了!

  基于对物理学和心理学的兴趣,在《猫》、《狗》上市以前就在关注。一经官方提供预定,即刻下单等待收书。两本读完之后,概括起来是这样几点印象:

  1、书籍的纸张、印刷皆为上乘,开本也很适手,可见出版方对刊印质量的重视程度;

  2、文内插图直观明了、色彩悦目,对理解内容有所助益;

  3、每节内容皆有摘要,载明年份、人员、领域和结论,一目了然,十分明朗。不足之处是没有写明研究人员国籍,整理笔记的过程中时时需要借助搜索引擎;

  4、书籍内容稍嫌单薄,对实验背景、过程、影响均有不同程度的省略,甚或有些章节对实验的介绍很不具体戛然而止,使人看得意犹未尽;

  5、章节衔接不够用心,各部分内容割裂欠缺整体结构之美;

  6、本套书籍虽说定位科学入门普及之列,但仍有较大进步空间。如此单薄之内容,恐有辜负编辑、画师辛苦劳作之嫌。所谓“入门”也不是没有门槛的;

  7、此书算是学科史的提纲或目录,因此适宜亲子阅读,作为唤起少年求知兴趣的敲门书籍,如需进一步了解所涉实验始末,还需其他文献相佐。

  再说说说书中展示给我们的具体内容。

  首先是《猫》。

  书中介绍了50种物理学实验,涵盖热力学、光学、力学、气象学、声学、宇宙学、电学、原子物理学、量子力学、核物理、天文学等诸多领域。每一次实验带来的变革都与人类的进步和发展息息相关。甚至我们今时今日通过阅读前人的经历,仍能想像得到这些实验在当时为全人类带来的影响何其具有颠覆性。尤其在1851至2009年,这一个半世纪的时间当中,物理学的成果更是呈现井喷式爆发,理论的颠覆性更是前所未有。人类站在原子和宇宙这两个极端微小与宏大的尺度重新审视世界、审视自身。不禁令人感叹自然界之宏伟奥妙,不断探索的人类自身之智慧与伟大。

  另一本是关于心理学的《狗》。(此略)

  最后,作为「未 · 读」品牌铁粉,真诚希望出版方日后引进图书之前更加严于甄选,提高作品质量与内涵,永葆品牌活力与口碑。

  说点闲话。距初读本书已有月余,当初发下宏愿要及时整理笔记,至今仍被搁置。真真是用实践落实了「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2018年1月7日

  于 广州

  《薛定谔的猫》读后感(四):探索物理学的奥妙之《薛定谔的猫:改变物理学的50个实验》

  lue编辑

  物理和数学,化学等学科一样作为我们学生时代的必学学科之一,相信很多读者都受过它的摧残。相信难度最大的应该要算高中阶段(假设大学时期选的专业与物理学无关)的力学和电磁学相关的物理题目,什么受力分析呀,什么惯性呀,牛顿三大定律呀,这些概念至今回想起来估计都有点头疼。虽然物理学让很多人头疼,但是物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对于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而言是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的。上至天文下到我们的日常生活,物理都是无处不在的。

  图片来自网络

  问题来了,物理作为一门理科性质的学科,相关的理论概念成体系的提出是其一大特点,但是想要验证这些理论,除了运用运用其他已经证明的定理来进行证明之外就是实验。不过我们在中学阶段所学习的这些物理学的基础理论究竟是如何得来的,物理学界的先辈究竟是如何通过其设计的相关实验来验证这些基础理论的,可能真正感兴趣花时间去了解的没有几人。

  图片来自网络

  本书中安排的这些实验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布的,选取的实验既有教科书上最基础理论的小实验,也有涉及宇宙前沿知识的大实验。不管是初入物理学殿堂的读者还是对物理学由深度兴趣的发烧者都能在本书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本书作为一本物理学的入门科普书籍,作为一本亲子读物是再合适不过了,从前面的为人熟知的一些生活常识的小实验到后面显得比较高大上的近现代前沿实验,这些都能够极大地培养起初入门者的兴趣。如果能够在中学接触物理学之前就先看看本书的话,相信现在可能有更多的人对物理学这门学科感兴趣,而不是谈之色变。

  《薛定谔的猫》读后感(五):既死又活的状态谬论

  既死又活的状态谬论

  关于薛定谔的猫的实验,我特意去查了相关资料,显然,这是一个典型的借用宏观实验来讨论微观现实的绝好方法。简单具体的解释方法就是我们想观察一个在1个小时内有50%的几率衰变的原子核在一个小时内能否衰变。

  而我们观察不到原子核的衰变过程,则我们可以创造一个宏观环境, 令我们可以清楚的达到实验目的,我们准备一个原子核衰变后能导致毒气扩散的瓶子,再在一个不透明且处于密闭空间的环境中放一只猫,当然除了猫,鸡鸭鹅狗或者是大象都可以,这样,原子核如果在一个小时中发生了裂变,则毒瓶就会泄漏出毒气,就会让密闭盒子中的猫因毒气而死亡,但在这里又产出了一个问题,盒子是密闭不透明的,我们不开启盒子的话,就不知道猫的死活,亦不知道原子核是否裂变。

  在我们打开盒子看结果之前,原子核在衰变与非衰变的叠加状态之间,则猫处于既死又活的状态下,这在宏观上是扯犊子的。

  在书中这改变物理学的50个实验中,一些实验可以追溯到三千三百多年前,当时的年代发展的很慢,物资十分匮乏,对于一些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问题很难以科学的方法去解答,虽然在我国古代,用周易的卦法将万物的规律已经计算出来,可在西方,对科学的探索才刚刚开始。

  在物理学中,我们会遇见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很多问题都涉及到微观世界中的变量,我们只能借助宏观的力量去解决,薛定谔的猫的实验已经成为讨论最多且争议不断的实验,更有提出平行宇宙的学说,如果我们打开实验的盒子,发现猫还活着,那么可能平行进行的另个宇宙中,那个打开盒子的自己发现猫已经死亡,但平行宇宙里,谁都不会发现谁,诸如此类的矛盾状态理论还有很多,需要在书中一一去寻找。

  书中的50个实验都有实验背景和实验内容以及实验结论,都是发生在生活中的一些发现了却没有答案的问题,而去寻找答案的过程,当然,几千年来,提出问题容易,寻找真相难,在当代物理学中,物理学实验的研究更是造极的状态,但最基本的理论都是千百年来,不同人在条件极为有限的环境下研究出来的珍惜理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