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读库1705》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读库1705》的读后感10篇

2018-03-25 21:35: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读库1705》的读后感10篇

  《读库1705》是一本由张立宪 主编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页数:35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读库1705》读后感(一):Neuralink的使命,新大航海时代位置

这篇文章继续《Elon Musk的魔法帽》的讨论。英文原文可在 https://waitbutwhy.com/2017/04/neuralink.html 阅读

  第一次知道Tim Urban,是在知乎上,也是通过谢熊猫君(也就是这期《未来的人会怎样》的译者)翻译的WaitButWhy(WBW)上面的早期热门文章The AI Revolution,系统性地介绍AI发展历史科学地大开脑洞预测未来。第一次读到如此细致地剖析每一个细节,然后用严密的逻辑链条花费大量篇幅推导大开脑洞的细节的文章,就被其专业性和启发深深折服。然后就毅然决然地跑到原始地址 https://waitbutwhy.com/ 去细读Tim Urban的其它文章。

  Tim的文章通常都具备较长的篇幅,并配以一些可爱的简笔画卡通。

  随着时间推移,Tim的文章在网页中的展现方式越发精细。运用超链接、段落展开方式,将一篇文章烹制得错落有致。既能够在宏观上简明扼要把握主体,又能够满足那些对知识细节有无穷探求欲的人,在每一个细小的点展开相应的备注。

  虽然Tim在WBW上的购买文章是pdf格式,但我以为,Tim的文章已经将HTML格式运用得淋漓尽致,是最合适动态展现方式。文中的精巧设计都不是静态的pdf或者epub格式可以替代的。

  那个时候,Tim Urban还没有撰写Elon Musk系列

  我以为所谓的长篇,也就是The AI Revolution的程度(已经足够用一两个钟头去阅读和消化了)。可等到Tim花了10周时间去撰写Elon Musk系列的SpaceX时,其“长篇”的定义完全发生变化。那已经不是简单的一篇博客post了,那已经是一本系统介绍SpaceX细节、动机、将来的小书。面对这些长篇的详实材料,Tim不仅能够有机地将它们组织起来,更能够在漫长枯燥介绍后,提出自己犀利洞见,让那些枯燥的材料在一瞬间焕发出无与伦比光彩。从这个角度讲,Tim本人已经不是简单的写作者,更是一名思想家,快速地吸收纷繁复杂技术现实材料,然后有机地融合思考,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材料梳理。

  很难想象,在这样高质量的长篇背后,Tim花费了多少精力调查、组织这些宏大的主题。Tim自己说,他的写作方式就是从最浅表的地方开始,然后不断地向自己发问,叩问自己在他人提到的地方、在阅读到的材料里,还有哪些不清晰东西,有哪些是在用专业术语做掩护而不知道它在说什么的地方。然后又继续深入这些迷雾,一步步地将线索理清。一个有趣问题是,似乎在中国没有见到有这样持续高产的长篇论述者,将最新鲜现象和问题做这样细致地解剖,然后用相对丰富的HTML格式做展示。要么是写出来的东西不够详实,要么是详实的东西枯燥无味,只能够用文字,而不是相对丰富的HTML方式和技术去做展现。(如果有知道例外朋友麻烦留言给我,以帮助我开阔眼界谢谢

  这次,Tim转而去挖掘Musk的新公司Neuralink。

  在这篇Neuralink and the Brain's Magical Future中,Tim先梳理了生物体内信息交换的发展历史。最开始,生物中没有神经系统,甚至连基本的神经也没有。于是生物的存活就是为了等待着死亡。直到水母出现,它拥有了第一个神经网,能够将身体部分的信息相互交换。再往后,神经网发展出一个处理中心,所有神经网接受到的信息不再是彼此交换,而是统一归结到这个中心做汇总,再由这个中心来做处理和反应。再往后到哺乳动物时期,在这个神经网络的处理中心,逐渐发展出了皮质,用来做最抽象也最有效事情——思考。于是,在生物体能形成了一个独立于外部世界空间“自我”。在这个“自我”的意识里面,你可以不断地揣摩自己的经历,不断地分析和处理你遇到的各种信息。所处理事情的复杂度,也越来越高。

  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的“自我”,仅仅是那一块包裹大脑外部的“皮质”。童年动画《忍者神龟》中的反派人物Krang(那一个大脑)正是这一想法的一个相对接近的展示:

  只不过,所谓的“自我”甚至不是大脑的全部,而仅仅是覆盖在大脑表面的皮质,一张餐巾纸而已。至于身躯神马的,都想Krang的身体一样,仅仅是“你”乘坐的一台机器而已。一切身体的行为和反应,都是这些皮质发出的电信号驱动的。

  有了皮质这个基础设施后,由皮质提供的功能从“思考”中逐渐演化出“语言”。有了语言后,将脑内的思考用来做相互交流成为了可能。各种复杂的思想得以在外部和自己的同类间进行碰撞。越来越多的创新得以迸发。个体之间像最早的神经网那样,可以相互传递信息,能够应付一些即时危机。再往后,当然就是文字的出现和印刷术的发明,让这些宝贵的信息可以穿越时间和空间,将宝贵的信息到处分享,不受时空限制。等到计算机网络时期,信息交换的效率得到了空前的提升,好比是刀耕火种时期的生产效率突然被蒸汽机推进。信息交换和碰撞开始了指数级的飞升。人类之间的协作形成了一个巨型的网,Tim称之为人类巨灵(Human Colossus)。所有人的贡献和信息交流都是人类巨灵的一部分,都在为人类巨灵的发展而做出贡献。这样的概念可以完全对应到互联网,如果用类似的术语来称呼,就可以被叫做计算机巨灵,由分布世界各地的能够思考的计算机组成的网络。

  纵观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个不断促进信息交流的历史。我们运用科技,不断地制造工具在加快信息交流的速度。但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我们在这条路上几乎是原地踏步的。如果我们考察我们大脑的信息交流方式,我们发现它和远古时期仅仅能够在脑内的“自我”空间做信息交换并无区别。虽然我们促进了一个又一个外在信息的交换,但是,这些信息依旧需要从我们的脑海中,翻译为语言或是文字。通过计算机、多媒体处理完信息后,又以阅读或倾听的方式转换为脑海中的电信号。在这样一个信息交流的链条上,人类历史所做的所有优化都在大脑外部,以至于外在信息的处理速度已经超过脑信号到文字语言的转换速度。人脑信息的传输带宽已经远远落后于计算机了。

  那么,Neuralink的想法是什么呢,那就是直接提高大脑的交流效率,引入脑机接口(brain-machine interface),让脑信号不必再转换为语言或是文字,而是直接让大脑之间通过它们本身的发号施令的方式“电信号”来做交流。这就好像是在上图的《忍者神龟》中,让Krang和Krang去做交流,而不是让Krang乘坐的机器去互相交流。如果能够实现这一步,那么脑洞其实就很容易打开了。人类之间的交流可以不必再借助华丽的辞藻或是动人的图像影片,而是直接可以交换“体会”,直接交换那种赏心悦目感受(feeling)。

  那么,Musk建立Neuralink的动机,是否就是为了让人类间可以相互交流感受呢?千百年来外在信息交流的技术不都是OK的吗,为什么要再费尽心机地在这个对大脑、生物工程都还不够熟悉的时代,那么迫切地去追寻脑机接口的建立来实现大脑的直接交流呢?

  Musk有着更加深远而宏大的考虑。

  一直以来,Musk对待人工智能态度都是谨慎的,这同以Andrew Ng为代表乐观派是完全相反的。Musk之前成立的OpenAI正是为了应对AI技术的垄断,通过OpenAI来使AI技术平民化、大众化。但Musk认为还不够,他已经逐渐接受了已经无法阻止在人工智能上的热烈追捧和疯狂研究。他需要做一些更加实际工作,来防止AI取代人类的世界的到来。人类之所以能够站在物种之巅,完全源自于“思考”这个重型武器依靠它,世界被划分为了“人类”与“其它物种”。可如果人类制造出了这么一个同样具备“思考”能力的物种,并且它们之间的信息交流效率远高于人类,那么世界有什么理由不会被划分为“人工智能”与“其它物种”呢?!

  虽然以Andrew Ng为代表的科学家看来,发展出“意识”还是非遥远的事情。但是,在这个变幻莫测的高速巨变的时代,谁都说不清楚那个引发“意识突变”的时间点会在什么时候到来。另一方面,即便这个事情本身发生的概率很小,但是它的代价已经大到足以威胁人类生存的程度。此时,为了最坏的情况做好准备,为可以提高我们自身生存机会而不断努力,是真正的理性的思考方式。而这正是Musk独有的宏大眼光,以及他对AI威胁论做出的工程回应

  或许Neuralink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不一定会做出什么真正实质性的飞越产品。但是,正如在《Elon Musk的魔法帽》中所讨论的,Musk瞄准的目标并不是某个方向成型的产品或成果。他的目标是点燃一个他在意的但却不受人关注领域的火苗。而Neuralink的使命,便是做出这样的示范性工作,找到那根可以点燃脑机接口的那根火柴

  一旦脑机接口得以实现,在人工智能发展的道路上,人类的最坏结果,也能够维持与AI的共存。不管你是否愿意承认,如今的人已经成为了半机械化的人类。特别手机这台机器,已经成为了自我身体不可分割的延生。离开手机,内心会产生难以平复的焦躁感。放到以前,这可以被解释小朋友游戏的沉迷与不可自拔。但在现今,你的工作效率、生活便利、甚至家庭的理财都会牢牢依托于这台机器时,你将不得不严肃地对待这个机器以及由这台机器构造出来的虚拟世界。

  事实上,这个虚拟是相对的。如果依照“我们的身体仅仅是大脑乘坐的一台机器”的观点,身体便是大脑的虚幻世界。你对身体尚且可以呵护备至严肃对待,你又有什么理由不对计算机网络构造出来的你生活、工作的延生世界报之以严肃态度呢?!事实便是,我们已经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半机械化的人。在现代都市中,离开了网络就离开了这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就离开了表达、传达自己意愿的工具,也就是你的脑指令在外部世界的具体实施工具。而这,不正是对自己的身体的定义么?!

  从这个角度来讲,几乎等同于泡沫经济的网红直播移动端的各种泛娱乐设施、精心的美颜修图和视频录制,都可以得到恰当的解释。因为这些处于风口的行业,无一不是对这个延生的虚拟世界的打磨和服务。如果只是把这些东西看做粗鄙的昙花一现的小玩意儿,我想,那很可能是没有抓住重点。当虚拟世界变成了你不得不承认和严肃对待的一个世界,那么对这个世界的加工、改造和服务,都会在你的物理世界起到相应的影响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虚拟世界开始真正成为历史上大航海时期的新大陆。新的商业模式新的运营法则,将从这些新大陆上重新构建。正如美洲的发现和发展,形成美国,将完全地改变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存方式。

  而在Elon Musk的设想中,在这样的融合时代,能否将我们的脑信号直接接入到一个可以有更高效率通信的网络,能否接入到计算机巨灵之中,将决定了人类未来的走向。如果我们脑中的电信号,能够接入到计算机网络的电信号,能够将我们的意图参与到计算中,再或是能够让我们脑信息的交流带宽能够与计算机的交流带宽相对匹配,那么AI就依旧可以成为手机之于我们现在的存在,成为人类的服务者,或者再不济,成为共同生存者。当一切仅仅是信息的交流和电信号的相互交换时,人类的生存便走到了那唯一的一条出路上------成为人工智能。

  近期回顾

  《Elon Musk的魔法帽》 《2017年9月写字总结》 《苦乐三千,闭环一副》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或分享,请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谢谢!

  VIP赞赏专区

  《读库1705》读后感(二):《未来的人会是怎样》读书笔记

  最近刚看完1705读库中的一个长篇《未来的人会是怎样》,讲马斯克建立Neuralink公司解决脑机接口(brain-machine interface)的问题,抛开前半部分漫长的科普背景引入,以及中间作者作为马斯克的“迷弟”各种崇拜之情溢于言表之外,在文章接近结尾,作者总结马斯克总是站在最顶层思考人类的未来,回答了为什么要做脑机接口(被比喻为一顶“魔法帽”),在看待演化问题上给人一种新的方式。

  从我的角度简单理解,一句话——通过脑机接口(“魔法帽”),使人类巨灵能够有对抗AI巨灵的机会,提高人类生存几率。

  认识这句话,需要三个前提:

  其一,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当语言/文字发明后才有了几何倍数的提速,原因在于知识的累积不再只因单个个人的死亡而消亡,正是经过N代人类的知识累积,才能让现代的每个人从出生起就能拥有远超他祖先想象的知识量,并且这个知识量每时每刻都在递增。在进化+递增的某个奇点上,我们假设在未来,这些知识通过脑机接口技术使全人类联网,戴上“魔法帽”共同构成一个人类集体意识——“人类巨灵”。

  其二,计算机由人类发明,在互联网诞生之前,每台计算机虽然运算能力超过人类,但与其一类比,就像处于古代的原始人一样演化缓慢,而自互联网出现后,连上网的计算机开始指数级进化,并且这件事一直正在发生,直到目前各种功能型人工智能AI的出现,“连上网”本身使AI的进化速度大大超越人类。

  其三,智能物种一旦产生,就开始对其他物种碾压,这种“降维打击”作为智能物种是无意识的,就像人类认识一只鸡是把它当成一种对人类有益处的食物来源,鸡的存在或灭绝(接近100%)全在于是否对于人类“有利”,这无关道德层面。

  演化过程和对比可以如下简单表示:

  公元500年→公元2000年→公元20xx年

  单个鸡→单个鸡→单个鸡

  单个人→未联网的“人类巨灵”【现在】→联网的“人类巨灵”

  0→单个计算机→单项AI【现在】→超级人工智能(AI巨灵)

  文中提到,对于超级人工智能,马斯克一直持谨慎反对的态度,为了避免出现人类未来被归为“其他物种”,被AI碾压(就像鸡被人类碾压一样)的最坏情况发生,通过“魔法帽”催生出“人类巨灵”正是马斯克的解决方案。

  所以,不被魔鬼征服的最好方式就是变成魔鬼。

  《读库1705》读后感(三):《未来的人会是怎样》读后感

  Tim真的是好的科普作家。他自身背景知识渊博,像文明媒介进化、脑机接口发展等内容,是需要考察真实历史才能以宏观的视角来审视整个过程。在此基础上,他又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出各个阶段,并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把一位位“冰山美人”变成了亲切的“领家女孩”,原本的社会历史、生物构造等“课本风”十足的内容,也具备了漫画、游戏才有的迷人的气质。

  变成人工智能

  之前也看过很多科普电影,我已经完全接收了“人会变成人工智能”这一观点——现阶段的人类就是“小白鼠”,我们用自己有限的一生不断学习、积累,不断提炼出更有用的经验供后代更好地生活——终有一日,我们的后代可以选择性地往大脑插入装载任何所需技能(如驾驶、翻译等)的“芯片”,瞬间武装。那时的人,似乎已经和“人工智能”没什么两样。

  这的确是很浅薄的想象。这一过程如何实现?到底什么是“人工智能”或说人类的最终面目?载入的技能效果是否会因受体差异而不同?这一想象反而像打开了一瓶汽水,后续问题马上就像气泡般一个个涌上来。

  文章读到接近尾声,几乎解决了目前我所有的疑问(是的,有些疑问我本身还没有想到)。而我也理解了人类最终变成的“人工智能”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就像《超体》中女主最终化身为一个U盘一样——“电子神经网络”(也就是文中的“魔法帽”)在长期与你原生的“生物神经网络”互相磨合之后,即使你的“生物神经网络”因为自然物理衰竭(说直白点就是人本身已经死亡),但“电子神经网络”还能按照你原有的思维习惯去观察、思考……你以你认识世界、感知世界的方式,永远“活”了下来,人类也有望进入硅基文明。

  人与人类巨灵

  Tim提出的“人类巨灵”也很吸引我。或许关键在于这个“灵”字,我们常说“神灵”“灵魂”,前者是一种不可控的更高级、更先进的力量,后者是某种本质。发明了电力、计算机的人真的是越来越像“神灵”了,如果找个现代人穿越回古代,那他绝对能扮演好这一角色(前提是要有一定技术支持),而那些上古流传下来的传说,没准就是某次现代人“穿越”被抓包的经历。而对于“灵魂”,似乎用上文“电子神经网络”永续不灭的道理也说得通,如果你将它载入一个新生儿的身体,那的确可以称得上是某种“转世”。

  上述都是“人”的个体发展。但对于“人类巨灵”而言,会发展至何处?

  但正如文中所言,“人类巨灵”的核心驱动力就是创造价值,那么,如果未来“人类巨灵”的选择是A,是否还有让个体选择B或C的意义和可能?换句话说,人们还能否像现如今一般具备多样性?甚至是,追求技术的世界,是否还需要艺术、哲学等看起来没什么用的东西?这也是我阅读中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如果说人会变得越来越像机器,一切变得越来越简单,那人类是否还需要那些将我们从沉重、琐碎生活中拯救片刻的精神食粮?

  说到底,“人类巨灵”看中的是宏观发展,是可靠技术,但个体的喜怒哀乐,个体的认知与感受,人类巨灵不会在意。但别忘了,没有个体,整体也荡然无存,人类巨灵的发展,还决定于个体。

  现在与未来的媒介和生存状态

  语言(较具象,有即时、即地的现场性,传递直接快捷有感染力;缺点:如果是即兴内容质量无法保证)、文字(较抽象,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能沉淀经典;缺点:时效性差,转化率低)只是某一特定时期人类沟通、传递思想的媒介,它们某种意义上就是“神经”。而在未来,在脑机接口实现之后,思想会以其最原始的面貌——电流直接传播,人与人之间,也会如人体内部一般直接由“神经”连接,让交流变得简单,也让“人类巨灵”变得更加真实可感。

  而当那个时刻到来,“控制”(用思想入侵他人大脑)将会变得容易,“抵抗控制”(不让别人的思想入侵)也会是一门技术。所以人类的大脑也不可能完全依靠芯片,还需要某种程度的自我学习和进化。

  所以,未来的人或许还是和现在的人类有几分相似——他们把大脑的一半分给“人类巨灵”控制,去谋宏观发展(“半机械人”);而把另一半留给自己,完成对自己作为个体这一生的认知——人生的一半只能顺应大局,而另一半则让个体不断觉醒,引领未来人类巨灵做出更好的选择。这种“半人半机”的状态,也将成为硅基文明发展的方式。

  最后摘抄文末的一段话,与作者共勉:

  “我们出生的这个时代,让我们不需要像普通人一样过普通的生活,而是可以像活在惊悚电影中一样。有些人理解了这些背景知识,然后选择像埃伦·马斯克一样来帮这部电影创造一个好的结局,让我们感谢这帮人。我则更愿意做个热心观众,坐在座位上,边看电影边帮电影中的好人们加油。

  《读库1705》读后感(四):《未来的人会是怎样》——成为人工智能

  在一个由人工智能和“其他所有生物”组成的未来,人类只有一条出路:“成为人工智能。”——卷首语

  乍一看莫名其妙,读罢全文,才觉这句话也许真的预示了人类的前途,而且略显光明。《未来的人会是怎样》并不是一本书,而是《读库1705》开篇超级科普文,全文分为六个部分。

  1. 人类巨灵The Human Colossus

  2. 大脑The Brain

  3. 脑机接口Brain-Machine Interfaces

  4. Neuralink的挑战Neuralink’s Challenge

  5. 魔法纪元The Wizard Era

  6. 大融合The Great Merger

  如果说前半部分是概论版《人类简史》,后半部分绝对是升级版《未来简史》。作者Tim Urban,译者谢熊猫君,前段时间大火的《为什么最近有很多名人,比如比尔盖茨,马斯克、霍金等,让人们警惕人工智能?》(《The AI Revolution》)的创作和翻译也出自他俩,原文发表在https://waitbutwhy.com,译文发表在知乎。

  作者写过多篇关于埃隆•马斯克的文章,诸如《特斯拉如何改变世界》、《SpaceX如何移民火星》,认为特斯拉和SpaceX想要重新定义未来的人类会做什么。为了弄明白埃隆•马斯克为何面见上千人,邀请神经科学、脑科学手术、微电子、临床实验等多领域专家创立Neuralink,作者实地调研六周,智力被碾压的够呛。原来Neuralink想要重新定义未来的人会是怎样,据此写就了这篇尽可能通俗的雄文。

  一、我们是低带宽的半机械人

  全文148页,让我耳目一新的是两个核心概念——“沟通带宽”和“脑机接口”。随着互联网、3G、4G、甚至进阶5G,万物实现互联互通,机器与机器间、物与物间的信息传输带宽得到了空前发展,但依赖于当前的沟通媒介,人与人之间、人与机器的“沟通带宽”并没有得到拓展。

  马斯克指出:人脑里有很多想法,而人脑会把这些信息压缩成很低码率的语言或者打字,语言的本质是人脑把思想和思想传输通过压缩算法压缩后的成果。人类发明语言以来,把声带和耳朵变成沟通设备,空气成为沟通媒介,沟通的工作原理如下。

  面对面:你的脑>你的声带>空气>我的耳朵>我的脑

  即便技术革新加入远距离传输工具后,工作原理并未发生质变。

  电话:你的脑>你的声带>空气>你的电话>电信网络>我的电话>空气>我的耳朵>我的脑

  微信:你的脑>你的拇指>你的电话>电信网络>我的电话>空气>我的眼睛>我的脑

  目前光纤传输速率轻松达到每秒几十兆、上百兆,而口头叙述或手指输入的沟通带宽只有每秒几字节或几KB。如果不再依赖语言传输,直接达到未经压缩的思想直连,即“你的脑>我的脑”。那么人人、人机的沟通带宽可能增加到上百兆,接近机器间的传输带宽,这正是Neuralink在技术上要实现的目标。大脑之间不会凭空连接,需要一个完整、流畅、生物包容、高带宽的“脑机接口”,也就是作者一直提到的“魔法帽”,我管它就“神经元解析器”,看过日本动画《攻壳机动队》(Ghost in the shell)应该对此不陌生。

  科学家对于脑机接口的努力方向集中在两点:如何从大脑里提取正确的信息(记录神经元);如何把正确的信息传输给大脑(刺激神经元)。开发脑机接口工具困难重重,有三个标准来衡量记录脑机接口工具的优劣。

  1. 规模:衡量能记录多少神经元。

  2. 分辨率:衡量收集到的信息的细致在时间性和空间性的细致程度。

  3. 创伤性:是否需要手术,如何进行植入手术。

  人造耳蜗、人造视网膜这些早期脑机接口产物已预示了人类将从脑机接口受益,FDA于2011年批准的人造视网膜只有60个传感器,能看到模糊形状以及明暗差别,模拟运算显示,600-1000个电极就能产生足够阅读和人脸识别的视觉。

  以规模为例,人脑有上千亿个神经元,记录神经元就像在银行系里找星星。真心期待摩尔定律在记录神经元数量上继续有效,让单位面积的脑机接口记录神经元的数量实现指数级增长。随着神经元被记录数量的增多、脑机接口分辨率的提高,世界终将进入“魔法纪元”,一切将会那么不可思议。

  大脑皮层与器官之间因切断连接导致的疾病——中风、失明、失聪、瘫痪等——都可修复。Neuralink希望在8-10年左右,除了残疾人外,没有残疾的人也能开始使用这一技术。能帮助四肢瘫痪的人用意念遥控仿生臂移动的技术,也可用来增强非残疾人的机能。除此以外的应用场景取决于人的想象力,不在此一一列举。

  按马斯克的观点:决定一个人是不是半机械人的是组件的功能,而不是这个组件在体内还是体外。以手机为例,并不是说把手机嵌入体内的人是半机械人,把手机拿在手里就不是半机械人。不管是否拥有脑机接口,我们现在其实已经是半机械人。

  二、为什么要从低带宽提升为高带宽

  我们现阶段是低带宽的半机械人,要成为高带宽的半机械人,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跃迁?

  对于马斯克来说,当前人类巨灵做的所有事情中最可怕的,就是教计算机巨灵思考,研发超人工智能关乎人类生死存亡,将是迄今为止人类可能面对的最大的生存危机。超人工智能比任何一个人类聪明,当它睁开双眼,拥有意识的时候,它会服从人类吗?它会容易被控制吗?它会满足于作为人类的延展吗?可能会,也可能完全不会。

  但如果我们不能与人工智能沟通、不能与人工智能整合,人类一点胜算都没有,更别提互利共生,连沦为超人工智能的宠物都算是最好的结果。

  正如马斯克所言:“当带宽很低的时候,你和人工智能的整合会非常弱。人工智能将会自行其是,因为和你交流太慢了。交流的速度越快,你和人工智能的整合越好;速度越慢,整合越差。而当我们和人工智能分得越开,人工智能就越不属于我们,也就越可能背叛我们,如果所有的人工智能都和我们分离,又比我们聪明很多,又怎么能保证它的强大功能不和人类的利益相冲突呢?如果我们能和人工智能共生,人工智能就是属于我们的,因为人工智能就是你。”

  低带宽提升到高带宽决定了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关系,是“成为人工智能”还是“使用人工智能”?人类现在还有得选,未来将没得选。

  所以,这就是Neuralink的由来与未来。

  如果你对《为什么最近有很多名人,比如比尔盖茨,马斯克、霍金等,让人们警惕人工智能?》(《The AI Revolution》)感兴趣,那么这篇一定不能错过。

  如果你对人工智能持悲观态度,至少Neuralink给出了一条正在努力的生路。

  如果你对人类的未来充满好奇,就像作者在最后说的:

  “不管怎样,我觉得时不时地爬上树顶远眺下不同的观点,来提醒我们自己处于这个神奇的时代,还是很不错的。”

  期待与作者在另一棵树上再见!

  Waitbutwhy是一个神奇的网站!

  《读库1705》读后感(五):读库1705笔记

  

一、未来的人会是怎样

此文为蒂姆·厄班基于马斯克新的公司项目所撰写的文章,蒂姆·厄班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名人……都反对人工智能”的作者。而且这两篇文章的译者都是知乎上的“谢熊猫君”。

  首先,作者针对马斯克的Neuralink公司项目,认为观察一个公司的两个视角。

我明白了要真正了解一些特定公司,需要开启两种视角——微观视角和宏观视角。微观视角用来关注工程师们面对的技术领域,宏观视角用来关注人类这个种族所面对的存亡挑战;微观视角用来解读现下这个世界的剪影,宏观视角用来解读我们如何走到了现下这一步,以及遥远的未来会变成怎样。

  接下来,作者分6个部分,逐步阐述了人脑、人工智能、二者融合的内容,得出了未来的人就是与人工智能融合的人,“变成人工智能”。

  6个部分:人类巨灵、大脑、脑机接口、Neuralink的挑战、魔法纪元、大融合。

二、“美漂”一家

  唐先生一家赴美生子的经历和往返美国海关的一些经历,文字流畅、故事精彩,可读性很强。

入境只给一个月。办法是老公出境墨西哥一趟,当天再入境签注了半年,孕妇可以找私人医生开具大月份不宜乘坐飞机的证明,到美国银行存款7千至9千美元,将存款证明和申请延期的英文信一并提交加州移民署。收到邮局投递的受理回执,自此在等待裁决期间的滞留不属违法,以这里有关部门的效率,裁决通常要在三个月之后,已经够生产和坐月子的时间了。如果不够,可再申请,再花时间走程序。

三、布达拉宫的流动画卷

  有关于布达拉宫的摄影史。

贡博扎布·采别科维奇·崔比科夫(俄国人)是最早进入拉萨的外国摄影人,……毕业于天津北洋医学堂的满族人全绍清,是最早进入拉萨拍摄的中国人。……瑞典人赫定最为重要功绩,是通过摄影报道的形式最早向西方人传播介绍了西藏。《拉萨节日的快乐》是新中国摄影史上第一个荣获国际金奖的作品。

四、《十二怒汉》与陪审团

  本文中,作者从电影《十二怒汉》谈起,讨论了陪审团制度。

  (一)引子

2012年4月,我在纽约皇后区刑事法院交流访问。座谈中,曾问美国法官们一个问题:作为博学且专业的司法者,诸位是愿意用陪审团多一些,还是不愿意多一些。一位资深法官想了想,问我是想听假话,还是听真话。我说,最好都有。这位法官笑言:“假话就是:十二个人的智慧加起来,总好过一个人的智慧。接下来的话,我将来可不认账。真话则是:黑锅由十二个人来背,总好过法官一个人扛。”

  (二)陪审经历催生的剧本

  《十二怒汉》的剧本创作来源于作者雷金纳德·罗斯的陪审经历。并在20世纪50年代被美国CBS电视台的“一号工作室”选中在电视山上实况表演播出。

当时美国的电视剧,每集都是实况直播,而且只播一次,不设重播。一般是在封闭的摄影棚里设置三台摄像机,演员们经历多次排练,在播出时间开始正式表演,导演在三台摄像机之间进行切换,完成实时剪切。一旦开拍,即便出错,也没有机会重来。这种紧绷感,倒更接近于舞台剧和话剧。

  电视剧《十二怒汉》获得巨大成功,好评如潮,还获得了当年艾美奖三项大奖。

  (三)作为电影的《十二怒汉》

  电影《十二怒汉》的问世要感谢电影的主演亨利·方达。他对《十二怒汉》表现出 极大地热情。主动寻找制片方,并出资成为联合制片人,邀请吕美特担任导演。因预算有限,除男主角是真正的电影明星外,其他的十一个人全部是电视剧演员或百老汇舞台剧演员。

  电影拍摄了二十一天。后来赔钱,但是却收获了良好口碑。如今,电影《十二怒汉》被誉为史上“最伟大的法庭片”,在IMDb中排名第五。

  (四)作为文化符号的《十二怒汉》

这个剧本最天才的地方,就在于架设了一个有生命力的讨论平台,可以根据时代变迁设定各种新的社会议题,偏见、歧视、种族、性别、伦理、职业等等。这种讨论永远可以引发共鸣。它所承载的对公平和正义的思考,足以跨越国界与种族,跨越时间与空间,历经弥新。

  中国2015年上映的电影《十二公民》既是如此。

  (五)法律人眼中的《十二怒汉》

  引出关于陪审团制度的讨论。

  (六)从五百零一人到十二人

  陪审团的出现,雅典式民主、神判,到职业法官审判。

  (七)不断进化的“自由堡垒”

  陪审团制度可以减小权力对审判的左右。

正因为陪审团成功抵御了英王暴政,约翰·亚当斯才提笔写到:“陪审制是人民的安全保障,避免他们像马一样被骑乘、像羊一样被修剪、像牛一样被驱使、像猪一样被驯养。”

  英美的陪审制度也在不断完善,主要表现在:一是做出裁决的要求不再是一致同意;二是案件的使用范围也在不断缩小。

  (八)制度优势还是司法“鸡肋”

  陪审制度存在中存废的争议:一是“凭什么将专业的案件交给外行裁判”,二是“陪审团审判效率太低、成本高昂”;三是“陪审团审判过于随意,易受煽动或陷入偏见”。

  (九)哪怕它并不完美

人们习惯了和平、民主、法治带来的安逸,所以嫌弃陪审团低效、昂贵,可一旦社会动荡、民粹汹涌、暴政来临,是效率和金钱更重要,还是陪审团抵御司法专横、政府专制的“自由堡垒”作用重要,答案不言自明。诚如巴德·古德曼法官在1984年一起案件的判词中所言:“我们生活在一个不完美的世界,陪审团制度是我们应对这个世界的不完美尝试。我们能采取的最好办法,就是找到十二位并不完美的公民,让他们通过听审、观察、评议、思考,得出最适当的裁决,哪怕这个结果本身也不完美,但大体上能够保证实质正义的实现。”正是这些来自不同行业、属于不同群族的“外行”,将不同的职业体验、生活经历、知识结构,乃至人生价值观,都引入司法审判。……某种程度上讲,所谓“外行”裁断事实、“内行”适用法律,恰恰是陪审团制度的优势,因为它最大程度上尊重了常识和民意。

五、当地球已成远古传说

  介绍阿西莫夫和他的《基地》系列小说,以及作者的阅读体验。

  《基地》系列小说的大体顺序是:正传三本(《基地》、《基地与帝国》、《第二基地》)、后传二本(《基地边缘》、《基地与地球》)、前传二本(基地前奏)、《迈向基地》)(最后一本在写作过程中作者去世了)。

  再加上阿西莫夫的另外两个系列小说“银河帝国”和“机器人”,总共构成15本小说。中文版多将这15本小说一起作为“银河帝国”的系列大套装。

这15本书全都是台湾科幻推广名家叶李华博士翻译的,用词精准,很好地把握了阿西莫夫的行文风格,是很用心的上乘翻译作品。

  文章作者接下来分析了《基地》小说的故事脉络以及其宇宙观。

这可能是为什么刘慈欣不太喜欢阿西莫夫的科幻,却对克拉克推崇备至的原因。克拉克写出了宇宙的深邃与宏大,但阿西莫夫仍然把宇宙当做地球,只不过在名词层面上把国家换成了星球,把飞机换成了飞船而已,没有任何实质上的区别。……我认为,初级科幻是对现有技术发明的幻想,比如从普通电话幻想到可视电话,从电视机幻想到平板电脑;中级科幻是根据已知的科学理论创造出崭新的发明,比如从化学火箭幻想到核聚变火箭,从量子理论幻想出量子计算机;而高级科幻则是创建一套能够自圆其说的理论,比如阿西莫夫在《基地》小说中创建的这门心理史学。

六、在抗战中度过的童年

  作者“流水账”似地记叙了抗战期间一家人的南迁、西迁历程。不过读起来还比较顺畅。

  《读库1705》读后感(六):流水行云│事关《读库1705》

  杨葵先生曾经作文,记录一个编辑眼中的写作流行病。在谈到文理之争时,他列出诊疗意见,其中说:

  “擅自别上文或理标签的人,都试着去了解一下对方领域的终极问题,比如文科生该了解,科学家们对时间、空间的探索到哪一步了,物理世界是否无限可分的问题研究到哪一步了。”

  近年翻阅读库出品的相关读物,不时联想到他的建议。比如《破晓:正在变为现实的未来科技》一书,就对拓宽自己的大局观,将自己置于更大的背景下思考看待问题,颇有助益。

  《读库1705》一辑,蒂姆·厄班的《未来的人会是怎样》,亦如是。此文较《读库1503》里作者的《超级人工智能之路》,更见高远与深入。二者自是双向的链接与互文,在某种程度上,新作与本辑他文亦有如此联系,参阅之下,别具意味。

  “在人生中,有很多时候可以冒险赌一下最好的结果,但是当赌注无比高的时候,正确的做法其实是保守一点。”埃隆·马斯克把人工智能看作最终的权力,把人工智能的研发看作一个必须要“保守一点”的情况,所以他对于最小化人工智能带来的生存危机的策略是:人工智能的力量应该是“民有、民治、民享”的。

  虽然民主本质上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平庸,但相对来说,这是制衡权力较为有效的方式。何帆的《〈十二怒汉〉与陪审团》,对此做出了呼应。他藉由电影《十二怒汉》,梳理了陪审团制度的渊源与流变,着重考察美国司法界延续一个世纪的陪审团存废之争,得出结论:

  “人们习惯了和平、民主、法治带来的安逸,所以嫌弃陪审团低效、昂贵,可一旦社会动荡、民粹汹涌、暴政来临,是效率和金钱重要,还是陪审团抵御司法专横、政府专制的‘自由堡垒’作用重要,答案不言自明。”

  埃隆·马斯克认为,超级人工智能的出现只是时间问题,而当这个时刻到来的时候,让人类不沦落为“其他所有生物”的一员就变得至关重要。所以在一个由人工智能和“其他所有生物”组成的未来,他觉得我们只有一条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从汪洁的《当地球已成远古传说》判断,埃隆·马斯克的观点,很难说没有受到阿西莫夫《基地》系列的影响。在《基地与地球》结尾,幕后主角丹尼尔现身,对崔维兹揭晓谜题答案。作为一个已经两万岁、不断自我迭代升级到第五代的超级人工智能,丹尼尔发现,要使得整体人类不受伤害,只有一条出路,那就是全体人类形成一个像盖亚这样的星系级超级生命体,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回看埃隆·马斯克的计划与实践,阿西莫夫的著作宛若一个预言。仅此,《基地》系列就是高级科幻的杰出代表。或许,在埃隆·马斯克看来,并不存在外星系人,全体人类的真正威胁来自人类本身,以及人类创造出来的人工智能,而机器人法则本身是脆弱的,难以寄希望于超级人工智能的自律。

  阅毕蒂姆·厄班的文章,读者吓尿与否另说,至少对文理之争之类的话题,此后会敬而远之吧。

  转引《读库1705》几段话:此前谈论特斯拉(Tesla)和SpaceX的时候,我明白了要真正了解一些特定公司,需要开启两种视角——微观视角和宏观视角。微观视角用来关注工程师们面对的技术挑战,而宏观视角用来关注人类这个种族所面对的存亡挑战;微观视角用来解读现下这个世界的剪影,宏观视角用来解读我们如何走到了现下的这一步,以及遥远的未来会变成怎样。(蒂姆·厄班《未来的人会是怎样》)电影版《十二怒汉》的拍摄总共用了二十一天,其中彩排用了十四天。导演吕美特非常看重彩排,“只要你准备好了,场景编排好了,就能与演员拍好戏,不用一个镜头拍上十八次”。这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也是节约制作成本的好方法。当年的彩排分为几个阶段,头几天是对台词,所有演员聚在一起,进行圆桌讨论。吕美特喜欢花上许多时间让演员们自己讲述对角色的理解,这种讨论可以丰富他们的角色,增加演员们的表演维度,而不是一味复制剧本上的东西。他也相信,这样的集体练习,还可以让演员们相互熟悉,彼此之间产生一种张力,“到了真正开机拍摄的时候,这种张力会帮助他们”。《十二怒汉》这个剧本最天才的地方,就在于架设了一个有生命力的讨论平台,可以根据时代变迁设定各种新的社会议题,偏见、歧视、种族、性别、伦理、职业等等。这种讨论永远可以引发共鸣。它所承载的对公平与正义的思考,足以跨越国界与种族,跨越时间与空间,历久弥新。人们常说集体决策是低效的,但在多数情况下,集体知识、集体经验和集体智慧的汇聚,以及受集体讨论驱动的自我反思,确实要强于一个人苦思冥想、独自判断,也更有利于集思广益、克服偏见、补齐短板。而且,司法公信力的提升,与社会共识的形成息息相关,陪审团审判其实就是一个探寻常识、达成共识的过程。该注重打击犯罪还是保障人权?该维护消费者权益还是推进产业发展?个人财产和社会利益孰轻孰重?许多案件的结果固然存在争议,但经过陪审团的观点碰撞、反复博弈,结果的公信力反而会高于法官裁判。某种程度上讲,所谓“外行”裁断事实、“内行”适用法律,恰恰是陪审团制度的优势,因为它最大程度上尊重了常识和民意。即使进入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时代,尊重常识、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仍是司法审判不可或缺的要素,更是司法公正的生命力所在。(以上三段:何帆《〈十二怒汉〉与陪审团》)

  《读库1705》读后感(七):有人在替我们思考未来

  一、马斯克的商业哲学

  这是一篇讲述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他的经营哲学以及未来人工智能、神经系统的文章,看似完全不相关的两者,但是在未来马斯克的新公司Neuralink公司正在成为有机的一体。

  首先我们来重新审视马斯克已经开创的企业。

  “特斯拉和SpaceX想要重新定义未来的人类会做什么,Neuralink则想重新定义未来的人会是怎样的。”

  似乎我们还是不能很清楚的理解上面这句话,那么我们去看马斯克的企业背后的哲学是什么。

马斯克的企业哲学

  马斯克的伟大并不在于他去思考这些影响人类核心命运的问题,因为这样做的人很多,而在于以下三点:

  1. 马斯克是所有思考这些问题中最为急迫的;

  2.马斯克是所有思考这些问题中找到商业模式的;

  3.马斯克是懂得如何启动人类巨灵能力的。

  那么什么是人类巨灵,我自己尝试去解释一下:

人类巨灵

  特斯拉和SpaceX的成功验证了马斯克方式的成功,这种成功方式是通过商业模型的建立,去吸引人类更多资源投入到他所希望的研究方向,这种模式到现在为止是空前成功的。

  下面我援引书中的三个图片,分别讲述了马斯克本身的商业思考哲学,以及这种哲学在特斯拉和SpaceX中的应用。需要注意的是,马斯克的思考都是从人类核心诉求作为起点的,去寻找商业模式和基础突破口。

马斯克企业公式特斯拉企业公式SpaceX企业公式

  马斯克的经营哲学的确体现出他特有的格局,如此的理想主义者能在当今的经济环境中取得如此之大的成功,可能也是我们今天商业环境的可贵之处。

  二、Neuralink公司

  回到Neuralink公司,该公司从技术上是要解决我们的输入和输出问题,在马斯克看来,人类面临的另一个危机是:

  突飞猛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与人类落后的输出输入模式之间的矛盾。

  乍看起来这是一个效率矛盾,但是在马斯克看来这是一个影响人类生存的矛盾,其背后的逻辑在我看来是这样的:

人工智能威胁

  这样的逻辑可能我们无法直接理解和体会,但是在马斯克看来,我们无法实现高效的信息传递,也就是说我们的信息传递能力如果不能和人工智能相匹配的话,我们就无法和他们共生,很可能导致我们失去人工智能的控制权。

  那么未来马斯克的Neuralink公司能为我们带来什么呢,首先肯定是革命性的,很多体验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但是按照作者的描述,我们可以简要的列举如下:

  1. 我们可以实现超脱于语言的信息传递,也就是我在想什么可以直接传递给另一个人;

  2. 我们的体验可以储存、上传甚至分享,我们可以感知其他人的体验;

  3. 我们的传统工作也会发生根本性变化,我们能在讨论一个设计视图时,主讲人可以直接将脑子里的构想图投影出来,其他人可以在授权的情况下,直接通过构想修改所投射出来的头像。

  总而言之,“所想即所得”的时代可能是对于未来的一种预想。

  三、有何问题

  马斯克自己说所有获取脑内信息都是需要通过授权,以此来保证每个人的隐私。但是读到这一段的时候,我想到了《三体》中的三体文明,他们的信息传递方式就是脑电波式的,但是带来了一个核心问题,他们不能撒谎。语言的不完备性,也恰恰可以保证他可以表达我所想透露的信息。

  也许在未来一个脑电波信息传递时代,隐私的概念出现颠覆性的改变,也许那时根本不用严刑逼供,只是黑掉你的脑电波授权即可。

  无论我们对于未来如何惶恐和憧憬,我相信马斯克的到来会加速这一进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