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的财富》经典读后感10篇
《危险的财富》是一本由肯·福莱特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元,页数:60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危险的财富》读后感(一):肯·福莱特不愧是西方的东野圭吾
又是一本通宵看完的书,不同于以往肯·福莱特把故事背景放在历史框架下,《危险的财富》则是把故事背景设在了金融业,不得不佩服肯·福莱特确实是讲故事的天才,能把每个故事都讲得精彩绝伦。故事的开篇由一场溺亡案件开始,可以说这起死亡案刚一展开就吸引了读者的眼球:1866年一个炎热的夏日午后,封闭的温菲尔德校园里发生了一起意外溺亡的悲剧,银行家族继承人、南美领主的儿子纷纷卷入了这一神秘事件。这种由死亡案件开头的写法,不禁想起了另一位悬疑小说作家——东野圭吾。《白夜行》《嫌疑人X的献身》等都是由案件引起的,而更想挖掘的则是案件背后的人性,作为“现象级”作家,肯·福莱特和东野圭吾确实有不少相似的地方,都善于运用紧凑的情节来表达情感,不喜欢用心理描写而是喜欢用白描的手法,将场景细节描写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置身于场景聚焦。
《危险的财富》由一起溺亡事件展开,后来视角转到多年后,幼年的伙伴长大,米奇、爱德华、休、托尼奥经历了少年时的溺亡事件,各自的性格特点在成长过程中开始越来越明显。少年时的一场谎言,背负了多年,害死彼得的到底是爱德华还是米奇?随着成长,爱德华懦弱的性格、米奇的残酷都开始一点一点明显,同时,米奇还拥有奥古斯塔这个帮凶(爱德华的母亲),同样的残酷让这两人走得越来越近。也让那些挡住阻挡自己的人一个个死去,作为全书的反派人物被刻画地入木三分,让人恨得牙痒痒。与此对比的是休的机敏和梅茜的纯洁,每个人物有每个人物独特的人物特点,写善让人写得万分热爱,写恨又让人恨得牙痒痒。故事的最后肯·福莱特设立了以恶制恶的结局,奥古斯塔把米奇装进行李箱抛向大海,与此多年前,米奇造成彼得溺亡也算是善恶终有报。
东野圭吾擅长挖掘故事里的人性,《白夜行》的雪穗和司亮,案件的背后隐藏的是人性的恶,而肯·福莱特也擅长挖掘更深层次的东西,不同的是东野圭吾故事构造发生在日本的体制下,而肯·福莱特则将故事设在西方的大环境下,他们笔下的人物都有着时代特定的标记,所挖掘的人性善恶才是小说的亮点。有人说,一个作家一旦被贴上“现象级”标签,其作品一定是多元化的,不论是产量还是质量,肯·福莱特和东野圭吾都不相上下,可以说,肯·福莱特是西方的东野圭吾,而东野圭吾是东方的肯·福莱特。
《危险的财富》读后感(二):危险与财富往往是正相关的
又是一部深夜读完的肯•福莱特作品,毫无疑问,拿起就不想放下,拿起就意味着想快点读完,想知道故事如何发展。
一
肯•福莱特没有让读者失望,《危险的财富》是一部不错的悬疑作品。小说给我们讲述了一个银行业内争权夺利的逼真故事,也或许远比现实更真实。他的创作手法一如既往,这也正是他的文本具有如此这般魔力的重要原因。本书是历史加悬疑,对历史细节的深入,使得本书的历史感和真实感获得了极大的提升;同时,历史感与真实感的提升,亦是对本书文学价值的升华。
先来看看故事。故事线索并不算复杂,主要是人物在他的单本小说中集中描述多人的算相对较多的,若不梳理一下线条就会稍觉凌乱。
1866年一个炎热的夏日午后,封闭的温菲尔德校园里发生了一起学生意外溺亡的悲剧,在场的银行家族继承人休、爱德华和南美领主的儿子米奇等人卷入了这一神秘事件。随后,休因为父亲去世,支付不起学费而被迫离校,爱德华的母亲奥古斯塔为了袒护儿子免受谋杀溺亡学生的嫌疑,与米奇私通掩盖事实。这一事件直到几十年后依然挥之不去,并成为一系列谋杀的中心线。
正如国外评论所言:
quot;Good thrillers are like elegant geometrical proofs. Their drama lies not in their ultimate outcome but in their method. Though we know that the good guys will eventually triumph, we don't know how; a good thriller should keep us guessing until the last page. Ken Follett does just that."
《危险的财富》亦是如此。诚然,读者应当大都倾向于正义战胜邪恶,恶人获得应有的报应和惩罚。肯•福莱特也认为读者会做这样的思考。因此,对结果的描绘,对谁生谁死的描绘似乎就不那么重要了,它们不过是内容的形式,不过是目的的手段而已。福莱特成功抓住了,也紧紧抓住了这一点,让我们一直猜到了最后。只有当肯•福莱特将这个事先知道结果的故事依旧讲得如此具有悬疑性和探索欲时,他才成就了这部作品,也成就了他自己。这就是他讲故事的高明之处。
二
肯•福莱特毫不讳言,开篇就告诉我们这是一个悲剧:“悲剧发生的那个天午。”好了,故事开头结尾都有了,如何安排中间那大量的、他想描绘和表达的东西呢?事件从多年前的开始。这是多么简单的一个常识,也是多么深刻的一个道理。任何事物都与它的过去和未来密切地融为一体。多年前的彼得溺水案件竟成了描绘人性最直接,最有效的引子。
或许是一场有意无意的嬉戏打闹,还处于青春期的男孩子们并未意识到生命是如何的脆弱和值得怜悯,彼得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消失在众人的视野。我们也能看到,那种恃强凌弱的人性在16岁的男孩子身上是那么强烈。
面对这样一个突如其来的事件,谎言应运而生。“整个法院上下都陶醉于小男生的英雄主义故事,没有一个人提出质疑。”事情就是这么巧,这么顺,公之于众的场合竟然没有一丝一毫的怀疑。成人或许因失去了的童真而相信着保有童真的孩子们,而后者却不。
“米奇•米兰被爱德华的母亲迷住了。”爱德华的母亲奥古斯塔是个风韵犹存的女人,米奇被迷住是那么自然,那么合理。但奥古斯塔从休的母亲那里得知消息并戳穿了米奇的谎言,迫使米奇告诉他真相,彼得的死是爱德华造成的。
身为人母的奥古斯塔自然会好奇为何要袒护爱德华。她便询问米奇想得到什么。
“她看见他把目光垂向她的胸襟之处,瞬间闪过一个念头,以为他会提出什么非礼的建议。然后,就听他说:“这个夏天我想跟你们一起过。”
……
他弯下腰,好像要去吻她的手,可让她惊讶的是,突然之间,他吻了一下她的嘴唇。
……
用她本能的理解力思考着,这个英俊、精明的男孩到底要怎样使用他的权力。”
一层又一层的悬念和问号扑面而来,欲望在逐渐崭露头角,正如这个出入江湖的少年一般。
奥古斯塔确实是个厉害的角色。腹黑、阴险、贪婪、做作、虚伪……一切反派人物的词语都可以用来形容他。围绕着她,肯•福莱特的文章便做起了一半了。情节一步步展开,不难看到她对权力的贪婪无厌、对物质生活的无限欲求、对自己儿子的宠溺放纵……可以说,已经描绘到了极致。
若要说起她的手段,也并非什么高明的伎俩,不过就是暗中的一些小动作,用流言蜚语来诋毁人,背着人说坏话之类的。但是她是如此的深谙人性,懂得人性中最懦弱、最多疑、最的存在,因此,她又是这样的如鱼得水。
三
生命中总会泛起一阵阵意料之外的涟漪,就如同不知何方突然抛进湖中的石子,或者一跃而出水面的小鱼一般,这一层层的涟漪,久久不能平静,并不断地拓展开去,直到湖的边缘。
奥古斯塔的无尽的欲望和对权力的追逐使她睥睨着身边的人,她毫无畏惧,但是她的狂妄也成了她的弱点。当塞缪尔提醒她彼得的案子重启,并告知他哥哥再找彼得被爱德华谋杀的证据时,她开始不安了。
对于这样一个权力、财富、名誉等都达到一定程度的人来讲,有的人的存在就是一种威胁,这是他们处于对自身欲望的不满足。
“奥古斯塔可能一直对此身怀感激——或许同时也十分害怕,担心米奇有一天反戈一击,说出真相。”
欲望侵蚀着一个个灵魂和肉体,一大堆疑团接踵而来。相互的算计、欺骗、猜疑、趁火打劫、雇佣杀人……不错,这些都是人类最擅长的事情了。
……
直到最后,我们看到的依然是欺骗、谎言、利用、谋杀。
落难的米奇想找爱德华帮他出境,但爱德华也危在旦夕,于是他便骗了奥古斯塔和他结婚,试图计划让她带自己出逃。出跑后,在逃亡的船上,米奇发现自已已经安全了,便想甩开奥古斯塔,与她分道扬镳。高智商的奥古斯塔终于发现自己被利用,于是她将计就计骗米奇进了行李箱,把他抛向大海。
“其他人都死了……但现在一切都结束了,欠债也已偿还。如果当初真的有这个恶灵,它也已经又回到了池塘的深处。休最终幸免于难。”
正如雨果所说,财富本身就是危险。巨大的财富,往往也就意味着巨大的危险和代价。妄图害人的人,终究难免被害;不顾一切求名求利的人,自然会有不顾一切的克星。几代人的利益诉求就这样上演完毕,心中难免有些唏嘘,与付出多少回报多少相类似,想要多获得,那么代价就不会小,有时就是拿命来换。
毛姆:等你年事稍长,就会发现,要使世界成为一个尚可容忍的生活场所,首先得承认人类的自私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奥古斯塔是女主,那么,女人愚蠢起来比狡猾的男人可怕多了。奥古斯塔的贪婪让她变得愚蠢,她的整个人生中想得到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她的智力心计配不上她的欲望。她费尽心思,耍尽心机,来一步步实现她的理想。她的那些因为,跟所看过的某些宫斗剧如出一辙,实在算不上高明。她的愚蠢,在于她拎不清自己所处的位置,这也是因为她的欲望蒙蔽了她的双眼的缘故吧。总之,她的欲望导致了她的愚蠢,她的嚣张的愚行导致了她的孤苦结局。
如果把休看作男主,那么这只算是一部励志言情剧。不受待见的小伙子凭着自己的努力、正直和善良,虽几经磨难,终实现抱负且抱得美人归。书里的这句话倒是值得一记:“谁也没有想要出钱帮助他摆脱困境。贫穷是对不会做生意的人的惩罚,不该去刻意减轻失败带来的痛苦,否则成功的人就失去了动力。”这不禁让人想起扶贫工作,唉……
我眼里的主人公是米奇。四场谋杀,都是休一人所为,从几枚沙弗林到几百万英镑,每次谋杀都关于金钱。米奇的恶,是深入骨髓的。但不仅仅是因为财富,更是因为自由。若是没有老爹的逼迫压制,没有对老爹的恐惧,那么,他也许会成为一个好人。他的恶,作者是一步一步揭露出来的,正式这样一步步悬念铺垫,他的恶才真正让人觉得可怕。因为老爹的存在,我对他便怀有一丝同情。他对老爹的恐惧让他别无选择地玩弄别人于股掌直接,这种智谋也是颇为值得赞赏的。只是,价值观扭曲了,智谋便成了狡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