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劳燕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劳燕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3-13 12:56:3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劳燕经典读后感10篇

  《劳燕》是一本由张翎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页数:2017-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劳燕》读后感(一):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读《劳燕》

  文/Pauty Sheo

  “啊,船长!我的船长!

  可怕的航程已抵达终点

  我们的船安然渡过了每一场风暴

  我们寻求的奖赏已经赢得

  港口近了,听啊那钟声,人群都在欢呼

  目迎着我们的船从容返航,它显得威严而勇敢。

  可是啊,痛心!痛心!痛心!

  鲜红的血滴落

  在那甲板上,我的船长躺着

  他已倒下,冰冷,而且死亡”

  这首诗本为惠特曼悼念林肯所写,《劳燕》一书中又在罗斯福去世,杜鲁门上任之际出现。生命总是一路行色匆匆,来时出乎意料,归时猝不及防。普普通通的船员的生命,也总会与其它这样那样的生命互相牵绊、纠缠,别时刺痛一片心,更不用说那作为中流砥柱的船长了。每一个上了船的人,都将面对海上席卷一切的风暴,有些人挺过来了,也有一些人永远迷失在风暴中,再无走出的机会。

  而在生命的风暴面前人性的萎缩,却更加表现出《劳燕》中女主人公阿燕(斯塔拉、温德)人格的伟大。

  作为一个在硝烟下成长的女性,她的形象似乎依旧是四十一步村中那个戴着草帽,美丽动人的年轻女孩,但命运强加给她的残酷经历,却逼着她早早就用超脱年龄的坚强武装自己。她很幸运,身旁有全心全意地爱她的牧师比利、教官伊恩、同乡阿虎。她很不幸,在经历了一切难以言述的痛苦后,好不容易得到的又都一一失去,终究还是孑然一身。

  美剧《十三个原因》中的故事,对当今社会应该是一个沉痛的警示。没能在苦难的轰炸下幸存的人,太多。我们更没有权利去对那些在苦难中痛不欲生最终选择求死的人指指点点,似乎只要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苦难,就不是苦难。

  “Life is unpredictable, and control is just an illusion. ”

  生活无常,而我们对它的控制只是一个幻象。每个人都可能有一些不为人知的伤痛,但这不能够成为伤害他人的理由。

  足够坚强,且幸运的人,自苦难中走出后便脱胎换骨。也许苦难也是可贵的。曹文轩的作品中处处是通过对苦难的诗化,从而向其致敬的表现。《青铜葵花》中为苦难中的孤独写道:

  “葵花很孤独,是那种一只鸟拥有万里天空却看不见另外任何一只鸟的孤独。这只鸟在空阔的天空下飞翔着,只听见翅膀划过气流时发出的寂寞声。实在寂寞时,它偶尔会鸣叫一声,但这鸣叫声,直衬得天空更加的空阔,它的心更加的孤寂。”

  阿燕这个形象的可贵之处,在于她的真实可触,和性格中的闪光点。作者张翎对女性生活态度洞若观火的刻画,赋予了阿燕生命,也赋予了她在绝望中涅槃重生的能力,和本性中从未丢失的善良。

  太宰治说:“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生而为人,苦难便无可避免,且它几乎是永恒的。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苦难。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苦难的历史,而且这个历史还将继续延伸下去。我们所需要的,仅仅是面对苦难时的一种处变不惊的优雅风度。

  《劳燕》读后感(二):《劳燕》——关于战争背景下的女性觉醒的探讨

  读罢张翎的劳燕,才知“人生何处不相逢”,“有缘再见”是多么奢侈的词汇。更多的是此次一别,再见已是幽魂。

  故事从月湖里三个鬼魂的对话展开,时隔几十年,三个曾并肩作战的男人,以这种方式再次见面,彼此述说着相思,而相思的对象是同一个女人,阿燕。

  故事由此展开:采茶女孩阿燕遭遇日军侵犯,沦为村里人人可以肆意欺凌的对象,不知所措的未婚夫刘兆虎选择逃避这一切。救了阿燕一命的牧师比利赋予她新生,阿燕成为了比利的“斯塔拉”(star)。在和比利学医的过程中,意外救了中美合作训练营的机械师伊森,随即二人坠入情网,她成为伊森的“温德”(wind)随着训练营解散,伊森回国,二人的感情也无疾而终。阿燕通过在比利那学到的医术,慢慢在四十一步村拾起了尊严,成为受人尊敬的女医师,并独自抚养长大她与伊森的孩子,与刘兆虎和好,相互扶持,度过了几十年的平静夫妻生活。

  1,独特的叙事方式

  故事虽是发生在抗战时代,却并没有过多的对于战争的描写,而是通过战争对普通人民带来的影响这一侧面,表达了战争的残酷,以及战争下人性的扭曲。耳目一新的叙事方法,让读者眼前一亮。三个鬼魂轮番叙述着不同的阿燕,让阿燕这一人物更加鲜活丰满。大胆的尝试这种从未有过的叙事结构,没有足够的文学素养,很难实现,张翎分别以第一人称作为讲述故事的主要方式,却不显雷同。三个男主各有特色,仿佛三个饱经风霜的异国男子,已活生生的站在眼前。足以见得张翎对于角色和情节的把控力。常年旅居国外的经历,使张翎更能冷静客观的表达着主角的不同情感。故事中有巧合,有错过,除服务情节以外,更多的感受到了人生的常态。

  2.女性的觉醒和成长

  也许与张翎的个人经历有关,年少时的艰难求学,与做过多种职业的丰富人生经历,铸造了她坚强的内心,使得她笔下的阿燕也如她一般坚韧不拔。阿燕对待生活的不公,不是无谓反抗。也许那个年代的女性也不懂反抗是何物,普通女性或许在忍无可忍之时,痛快了此一生。但她选择学习医术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她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做好每件事,过好每一天。这就是阿燕的独特之处。当年被村民欺凌的经历,仿佛还历历在目,如今摇身一变已成为村中威望最高的女医师,还靠着一己之力抚养女儿,照顾刘兆虎。在经历了诸多苦难,阿燕还能重拾学习之心,重拾勇气改变现状,张翎想表达的一定不仅仅是“学个一技之长好傍身”如此简单。

  每个人有不同的理解,大体是遇到任何绝境都不要绝望,更不要指望外界的助力,要有坚定的信念,真正让自己强大起来,那么所有痛苦终将会凝结成泉水,灌溉将来的生活。也许阿燕这种对生活的态度和人性的光辉很少有人能够达到,但这应该成为一种目标和榜样。

  3.直面鲜活的个体

  即便是虚构的故事,张翎也赋予它真实的时代背景,如此较真的作风,才使得如此精彩的文章呈现在眼前,这个曾无人知道的中美合作社,通过她的实地走访,和寻找曾经的老兵,把背后的一切也慢慢呈现读者眼前,这不仅显示出张翎对写作艺术的个人追求,也填补了大部分人的知识空白,艺术价值无疑是巨大的。

  从前期的筹备,到落笔合书,张翎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平凡女子,在不平凡的时代对生活的无声抗争,从女性的角度折射出关于人性,感情,历史的探讨,虽未过多描写战争场面,在战争背后的故事却更揪心,有种疼痛并不是需要经过枪林弹雨,而是由内而外的。这种侧面描写,或许每个读者的收获都不尽相同,就是这种细腻的变化,才使这本书,和书里的每一个角色都如此动人。

  《劳燕》读后感(三):自强不息,劳燕动人---评《劳燕》

  通篇的翻阅后,我更觉得作者选用“劳燕”二字实则是太精辟不过的选题了。确切而言,这更是一语双关的多重寓意。“劳燕”中的燕既直指着女主的阿燕,又暗指着这个女子艰难的人生。

  这是一部描写抗战背景的小说。相较于我以往读过的众多抗战小说,我觉得《劳燕》的创作还是相当成功的。全书的内容紧扣抗战的背景又穿插入了一个中国女子自强不息精神的融汇。刚柔并济,生动感人。战争的残酷挥发极致地凸显着百姓们生活的不易。而那样战争年代下成为了孤女的阿燕人生

  《劳燕》读后感(四):三个幽灵的对话——《劳燕》有感

  lue编辑

  劳燕分飞一词中的“劳燕”代指伯劳和燕子两种鸟类,“劳”是伯劳的简称,和“辛劳”无关。“劳”和“燕”分别朝不同的方向飞去,这个词的可以说本身就强调了两个人走在一起也是偶然,分开才是必然。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海外华语作家张翎所著的以抗战背景的小说取名为《劳雁》,可以说书名中其实隐约也透露出了这一份意味。

  相信熟知二次世界大战历史的人应该比较清楚,当时的中国在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时,主旋律其实是战争和生存,战时的爱情其实与我们现在和平年代的爱情相比是有很大不同的。在这本《劳燕》里面,作者塑造的中国当时抗战中的军人代表刘兆虎,美国政府援华的军事教官伊恩,牧师比利,这三人能够联系在一起,甚至能在书中死后以三个幽灵的身份来回忆在中国的经历,其实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女性。

  书中作者的写作方法比较独特,并没有采用传统意义上的第一人称或者第三人称的手法来叙述这个故事,也没有对主人公采取直接描写来展开故事情节,而是通过三个与主人公密切联系的男人来侧面烘托,而且这三个男人都还是以幽灵(也就是已经死后的灵魂状态)远隔重洋聚在一起共同谈话回忆的方式来引出。这样的描写手法可以说是比较有新意的,而且使得我们读者在阅读起来能够非常自然,故事的情节衔接也很自然的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距离。

  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本书的女主人公在这三位男性的眼中有着不一样的称呼:在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刘兆虎眼中,她叫阿燕;在一等军械师的美国教官伊恩眼中,她是英文单词wind的谐音,温德;在美国牧师(既能安抚作战人员的精神,又能够充当医生的角色)比利心中,她是如星星(Star)般闪闪发光的斯塔娜。

  可以说,从本书一开始作者就已经把读者的好奇心给抓住了。但是随着这三位已经故去的“男幽灵”通过他们对这位女主角的回忆,我们会发现这位阿燕身上其实经历了我们现在常人难以想象的可怕事情。这位女性能够为了自己的青梅竹马。曾经完全信任并为了能够逃脱抓壮丁而与刘兆虎订婚,却经历了父母的离世,日本人的凌辱(此处细节请读者自己在书中寻找,细节太残忍,阅读需谨慎),还要遭受自己的相亲和自己曾经最相信的爱人的抛弃,相信换作一般人最好的选择就是一死了之。但是在这本书中你会发现,阿燕在她的生命中遇到了除刘兆虎之外的另外两个人之后,她的生活其实还有很长的路可走。

  这条路对于阿燕而言,不是新的希望,而是新的绝望,当阿燕经历了所有的一切之后,她会做出怎么样的选择,就请读者细细的品味哟。通过这本书的阅读,相信你会对任性,对爱情会有更深的思考。

  《劳燕》读后感(五):阿燕的爱是有多厚重与坚韧——劳燕读后感

  这部小说的故事发生在浙南地区的四十一村,阿虎与阿燕从小就青梅竹马。他们两家种植着一片茶园,茶叶质量上乘,远销外地。他们两家过着平静、温馨的日子。然而日本的空袭打破了这片地区的宁静,阿燕与阿虎的爸爸都死于空袭,阿燕家与阿虎家同时失去了家里的顶梁柱。更加令人悲痛的是,日本人入侵了那片地区。阿燕被日本人性侵,两腿中间插着一根被血染成紫酱色的粗木棍,几乎丧命,她阿妈被日本人残忍杀害。

  幸而美国牧师比利路过,及时把她带到月湖进行救治。等阿燕伤好后,牧师比利送阿燕回到四十一村。这位因日本人失去父母,还被性侵的未成年女子回到家乡后,遭受了更加疯狂的折磨与羞辱。先是村里被人最看不起的瘌痢头糟蹋她,后瘌痢头因阿燕不屈服,瘌痢头就到处把阿燕心里最敏感最耻辱的日本人性侵她的事到处传播,还到处造谣阿燕与村里的每个男人都睡过了,引起了村里每个婆姨的愤怒。村里的婆姨都辱骂她,还指使娃娃打她。

  当牧师比利再次来到四十一村,发现当地的一大帮孩子对阿燕扔石头、吐唾沫、撕扯她衣服、欲脱她裤子,并羞耻嘲讽她:“日本人都看过了,我们还看不得?

  可怜的阿燕在一系列的遭遇与破坏下,神志已经不清楚了。脑袋一会儿清晰,一会儿糊涂。

  仁爱的牧师比利再一次带阿燕回到了月湖,悉心照顾她,教她学医,试图早日让她走出创伤,并给她取名叫斯塔拉,星星的意思。同时阿燕小时候的相好刘兆虎也来到了月湖,刘兆虎报名参加了中美合作训练营,并成为一位非常优秀的学员。中美合作训练营还有一位美方长官伊恩.弗格森,他发现了阿燕的不同与闪耀之处,爱上了她,并把她叫做温德,寓意像风的样子。

  于是在月湖,阿燕生命中同时出现了三位重要的爱慕者与追求者,刘兆虎、牧师比利、伊恩。小说就是围绕阿燕这个主人公,以三位追求者的诉说展开故事演变,上演了一段段在战争与时代洪流中展现的爱恨情仇。

  小说让我更丰富更具体的体验到,以阿燕为代表的某部分中国女性顽强的生命力与博大深厚的爱,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她们的伟大与坚韧。

  一、阿燕的救赎与伟大

  在阿燕自己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她的双亲因日本人而双亡,她本人被日本人糟蹋,几乎快要丧掉生命,幸亏牧师比利及时出现救了阿燕的性命。

  阿燕的身体在比利的救治下是恢复了,可是她在短短时间内遭遇了一系列重大变故,她内心已经遭到了重创,她心里的疾病是落下根了。知道一点心理学的人都知道,此时的阿燕至少经历了三次创伤后应激障碍,简称PTSD,她内心是伤痕累累,几乎接近崩溃边缘。

  在阿燕带着多重创伤后应激障碍回到自己的家乡时,变本加厉的心理创伤和折磨接踵而至。先是瘌痢头糟蹋阿燕并到处造谣,后是当地的婆姨辱骂她恨她并指使娃娃打她,再后来是当地的孩子集体玩弄她,扔石头、吐唾液、脱她的衣服与裤子,还用日本人的事件羞辱与刺激她。

  结果阿燕内心坍塌了,她脑袋出问题。脑子一会儿清楚,一会儿糊涂。这是必然的,试想一个女孩子,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遭受了多重重大心理和身体创伤。身体简短的恢复后,心理创伤又没有得到专业心理医生的医治。回到本以为可以依靠的家乡时,又遭受了丧心病狂的折磨与重创。脑袋出问题是必然中必然,毕竟阿燕她不是铁人,她只是一个女孩子,一个身心都没有发育完全与成熟的未成年。

  在牧师比利带她回月湖后,比利用各种办法想治愈她重创的内心,可惜效果不明显。毕竟比利不是心理医生,不能做心理手术。偶然的机会,比利在救治一位急性阑尾炎病人时,阿燕主动请缨做比利的手术助手,最后手术成功了。阿燕第一次主动问比利问题,在得知能活时,她笑了。这是她这么久以来的第一次笑。

  牧师比利明白终于找到了医治斯塔拉的最好办法:她需要的不是安慰,也不是遗忘,她需要的是在拯救他人的过程中拯救自身。

  遭受如此不公的阿燕,在走出这段泥泞的黑暗岁月时,她不是想去找人报仇报复,也不是躲到一个世外桃源的地方与世隔绝。她拯救自身的方式却是拯救他人!各位,她还是个女孩子,她自己无依无靠,是多么希望他人能拯救她,给她依靠,给她活下去的勇气。而她选择自我救赎的方式是拯救他人。

  这种阿燕的救赎是伟大的,是高尚的,是令人敬仰的。

  二、阿燕的大爱与坚韧

  阿燕在完成自己的救赎与心理医治后,她在月湖的生活开始变得恬静与安稳。然而驻扎在月湖的中美合作训练营,有一位叫鼻涕虫的学员打破了这份恬静。鼻涕虫在各种因素的刺激下性欲与情感激烈爆发,在河边看到阿燕,于是他就想与阿燕发生关系。阿燕宁死不屈并威胁要告诉他长官,而鼻涕虫的回应令阿燕大跌意外。鼻涕虫告诉阿燕,你与日本人的那点破事,我都知道。

  阿燕开始晕头转向了。她想不到,躲了这么久,逃了那么远,日本人这些事就像鬼影,终于追上她了。日本人的事让她感到耻辱,耻辱就像影子,无论她怎么逃与躲,它都如形随影,一直不放过她。

  阿燕在伤心流泪后,她终于勇敢的站起来去直面耻辱。她不顾自己的性命、名声闯进中美合作训练营找长官,要求最高长官主持公道。最高长官在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后,要马上枪毙当事人鼻涕虫。阿燕于心不忍,替鼻涕虫求情,要求他杀完鬼子再死。在离开训练营时,她把自己被日本人糟蹋的事公开说了出来。她发出了振聋发聩的责问:“你们为什么只知道欺负我,你们为什么不找日本人算账?”最后,她留下一句,就这点事,我都说完了,看你们还剩下什么可嚼舌头?”

  日本投降后,国共开战。在国民党全面溃败之际,刘兆虎选择当逃兵回到了家乡四十一村,而阿燕已经早在那边开诊所了并成为当地村民的神医。发现阿虎的潜逃,阿燕冒着被杀头的风险收留了刘兆虎。

  面对刘兆虎,阿燕的感情是复杂的。当初他们俩是青梅竹马,他们两家关系曾是如此紧密。后来国民党抽壮丁,是阿燕主动与刘兆虎换龙凤帖,让阿虎以入赘改姓的名义逃离了抽丁。但当阿燕的双亲被日本人残害,自己被日本人糟蹋,回到村里又被瘌痢头欺负,被村里人说闲话与欺负时,世俗的压力压的人闯不过气来。阿虎选择了退缩,他没有勇敢坚定陪伴在阿燕身边,他选择了逃离,留下阿燕孤身受折磨。这是阿虎第一次抛弃阿燕。

  当抗日战争胜利后,阿虎在国民党的警察学校当老师时,他本想回家。但又听到阿燕也回家了,他这次又当起了逃跑者。他还再捅一刀,多次公开在城市的报纸上刊登他与阿燕解除婚姻。怕四十一村人的不知道,他把剪报寄回家乡的老妈并让她带给阿燕。阿虎不念旧情,不念旧恩,以公开的方式羞辱了阿燕。

  而后来刘兆虎回村入狱时,阿燕想方设法营救并向瘌痢头(瘌痢头此时是村支书)低头求助,最后成功救出狱。

  在阿虎患肺癌病重时,阿燕是不惜跋山涉水,到方圆几百里的地方抓中药找偏方。见效果不佳,她拿出全部钱财,在当时物资奇缺的时代大背景下,买营养食品给阿虎补身体。先是鸡汤、蛋花汤、鲫鱼等。当钱用完后,阿燕多次卖血、卖面皮、卖裤腰带(甚至要委身于瘌痢头,目的是为了盖个公章来买牛奶),换来猪肝、泥鳅、公社的鲜牛奶。

  最后阿虎感到自己的羞耻,面对阿燕的愧疚与良心不安,他选择不再进食,直到死去!

  以上是从两个方面阐述了阿燕这个人物。实际上,这部作品待挖掘的还有很多。温籍作家张翎,2017年面世的这部《劳燕》是值得广大读者阅读的,特别是温籍读者。《劳燕》作品不少用语采用了浙南方言,读起来令人倍感亲近。

  对此,温州大学文学院院长孙良好教授评价它是2017年世界华文文学中最重要的作品。这评价是名副其实。

  《劳燕》读后感(六):战争的原罪与人性的光芒

  第一次看完《劳燕》恰巧是在去年12月中旬的一天,南京大屠杀80周年公祭日的警钟声还在耳边回响,与此相关的是,本书讲述的故事背景正是70多年前那场战争,三个来自不同国家的男人在战争的裹挟下,在浙江一个村庄与当地一名中国女孩共同谱写出一幕悲喜剧。故事让人无时不感觉到战争的残酷与命运的无常,以及在这种残酷和无常中散发的人性之光。

  作者张翎以女性作家独特细腻的视角来审视四位故事主角遭遇以及心理,注重描写人物内心活动以及挣扎来宣泄外表克制的情感,是她擅长的手法。如果看过电影《唐山大地震》就能体会到这一点——这部电影正是根据她的小说《余震》改编。

  本书结构新颖,它并不是按照传统的线性方式叙事,而是以三位男主人公各自回忆串联起整个故事,如同三位能工巧匠共同绣制一幅刺绣,待三人都完成了各自的回忆后,整幅刺绣便完整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与三位男主人公相对比的是,女主人公从头到尾都没有参与其中,读者却能从三人的描述中看到一位坚韧、勇敢的中国传统女性形象。我甚至觉得,如果不看完全书,根本不会意识到主人公阿燕如此伟大,甚至有些怀疑和诧异作者试图在描绘一种中国式的“完美”,这也是本书吸引我读第二遍的重要原因。

  三位男主人公都有各自的人物设定:一名从美国来支援中国的牧师,本可以成为像白求恩那样“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外国友人,一名从美国来中国出任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训练营教官的美国大兵,一名身负国恨家仇的中国青年,因为战争的关系,三人命运发生了交集,同时与深受战争戕害的女主人公阿燕发生情感上的纠葛。作者将三人的回忆作为故事的串联,既有全书结构上的设置,又有反映各自人物性格的巧妙安排。牧师比利,在救下阿燕之后,教阿燕生存的本领,精心培育这颗希望的种子,所想的是阿燕的成长以及未来,因此他的回忆凸显出一名相对年长者的沉稳和深思熟虑,在他心目中,阿燕的一生就该如同他为她取的名字,斯塔拉——星星,有光芒有位置;美国教官伊恩,参军的念头萌发于珍珠港遭袭,有着美国青年一代追逐理想和自由的气质,给阿燕带来的是一种对爱情和自由的向往,他俩其实是同一类人,战争让每个人都厌倦了“残酷”和“不变”,他们需要在追逐变化中寻觅人生、青春本来的面貌,他给阿燕取名叫温德——风,这个名字解答了疑惑,印证了猜想;而中国青年刘兆虎,是中国传统的缩影和本土代表,他心中的阿燕,正是她自己在战争之前本来想成为的人——勤劳贤惠,相夫教子的“婆姨”,只不过在战争面前,这种梦想是脆弱的。连同脆弱的梦想一起,还有他本身懦弱和委曲求全的性格。在阿燕遭受日本人凌辱后,已经在形式上成为丈夫的他选择了逃避,在村人风言风语诋毁阿燕时,他选择舍弃。身负的国恨家仇,都是自我救赎。故事的后半段,当他勇敢作出选择时,却又因之前的错误选择而荒废了彼此的岁月,以致于阿燕最后还在为他“赎罪”“还债”,这里面有一些隐喻,但无疑都是立足于塑造阿燕完美形象这个出发点的。

  如果不是那场战争,这几个人不会有过多的交集,牧师会当一名出色的传教士,伊恩在美国过着平凡幸福的生活,刘兆虎和阿燕可能结婚后生一堆孩子游玩于他们两家共同经营的茶园,但这一切都是假想,战争的原罪将每个希望过着平凡生活的人的梦想统统打碎。这不是一个人的战争,不是一群人的战争,而是所有人的战争,任何躲避或者逃离这场战争的企图都是徒劳。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于是我们在故事里眼睁睁地看着一幕幕家破人亡的悲剧,铭记着每一名斗士牺牲的场面——不管这个人之前做过什么龌龊的事情,但当他为国捐躯的时候,似乎每个人都在心里原谅他疼惜他。战争的背后,有人性的光芒在散射。这里面有跨越国家和民族的救援,也有同胞之间的帮助和扶持。但无法逃避的是,战争在人性光芒的照射下,又滋生着行为者本身的罪恶。我们经常会讨论人性之初的恶与善,但如果不结合事件本身讨论,不从人整体命运和价值取向上延展,都是空洞的。战争的原罪将人性的善恶放大了无数倍,我们一眼就能辨别出彼此和不同时期的善恶。如果说,牧师救助中国老百姓是善,那他为了追逐他和阿燕的未来故意隐瞒一些真相耽误阿燕和刘兆虎的幸福是不是恶?如果说,教官伊恩给了阿燕希望是善,那最后的丢弃以及逃避,甚至起初不愿意承认女儿姚恩美(这个名字本身就有故事)是不是恶?如果说,刘兆虎起初的挣扎和嫌弃是恶,那最后的回归和救赎是不是善?甚至说,美国一开始的援华抗日是善,那后来鼓动内战是不是恶?这些善之果与恶之花在战争这颗罪恶的太阳下生根发芽,在各自心里烙上印记,最后都消磨于时间的流逝。但不论如何,读者更多地记住还是善的一面,如同这个故事有着一个相对美好的结局一样。

  掩卷之际,根据这个故事忽然联想到那段历史时期的两国关系,美国援助抗日,最后却如同教官伊恩一样地舍弃;中国的命运如同阿燕的选择一样,在各种试探和尝试之后,还是回归于初心。如果把这种关系隐藏于故事本身,或者说这才是作者想表达的主旨,那这种设置令人不寒而栗,但愿这只是作者叙事时无意的巧合,因为反战以及歌颂人性之光的主题已经十分美好。

  《劳燕》读后感(七):《劳燕》:中国抗战文学如何突破陈调与单调?

  (上)

  一度时期以来,中国文学出现了一个可以称着是现象级的集束光晕,那就是一群旅居海外的华人作者,不断地用他们身在异域的纯粹中文作品,敲击国内的文化领空。

  这些华文作家都有曾经的在大陆的生活履历,后来移居国外,但他们的写作仍然是纯粹的中文风格,而这些作品的目标市场,不是他们所在的国外文化环境,而是国内的文学圈。也就是说,这些作家压根儿没有用他们的作品,去意图在海外的文学语境中,争夺自己的生存空间,而是仍然返销至他们离开的中国文化本土,在这里寻求反响与呼应。

  这种作品可以说是中国文学中的独一无二的一种现象。在前苏联,当时曾经出现过一种叫侨民文学的品种,但这个文学定义用在中国的海外华人作家团队里,又觉得缺乏移植的合理性。因为很显然,中国的海外作家,从他们写出的第一枚字符起,考虑的就是能够在中国大陆的出版。

  而且,更有一个规律性非常奇特的特点是,这些海外华人作家中取得反响者,居然都是以女性为主。

  比如,虹影;比如,严歌苓;比如,张翎。

  张翎是冯小刚导演的电影《唐山大地震》中的原著小说《余震》的作者。

  而更为令人关注的是,这些作者的小说里,都有着内在脉线如在一辙的潜在构思。严歌苓在《金陵十三钗》中,把拯救一帮中国女性的责任,施予了一个外国人,而这样的设置,似乎又惯性地影响到了张艺谋在《长城》中沿袭了这样的主题。张艺谋的思维体系里,似乎压根儿没有觉得在英雄主义的题材作品里,能够把中国人放置在首席的位置。直到吴京的《战狼2》的出现,在悄然之中给中国电影提供了一个振聋发聩的提醒与点拨。

  目前旅居在加拿大多伦多市的张翎,在她的新作《劳燕》里,将她的视野,瞄准了二战时期的中美关系问题。

  如果说,旅外的严歌苓在《金陵十三钗》里,把时间点瞄准在南京大屠杀这一个节点上,展现了西方人对中国女性的拯救的话,那么,张翎在她的新作里,则将小说的时间地点,放置在抗战期间的浙江南部沿海地区,展现了美国特种技术合作所的美国大兵们,如何拯救了一个被日本强奸的女性,并使她恢复了生命活力。

  《劳燕》的创新意义,是它正视了美国政府在抗日战争期间给予中国的支持,小说以此为大背景,展现了美国军队对中国的进驻,不仅给中国的军事力量带来了显著的增强,同时,也传播了一种更为人性与人道的文化。

  在强敌环伺的严峻氛围下,小说呈现了中美在应对共同敌人时的相濡以沫、同甘与共的动人章回,复原了在中美关系中曾经存在过的那么一段无肆与无忌地沟通与交流的岁月。

  张翎在小说的结构上,为复现过往的历史,也采用了魔幻主义的写作手法,通过一帮当年参加浙江中美特训营的当事人在死后的相逢,传声出他们暌隔多年但依然积存在心里的情愫,来释放他们对当年那一段被战争笼罩下的岁月里产生的友情、亲情与爱情的吟味与遐思。

  更值得称道的是,作者采用的是一种充满着阳刚、叠映着哲思、泼墨着大写意的语言风格,作者并没有如实地呈现出历史的原生风貌,而是一直在现实的意境上,提炼出精神的意象,并将两者结合,打造出一种独特的变形的“现实与精神”交相揉合的叙事风格,这样可以极大地使叙述风格陌生化,给人一种新鲜的阅读感受,同时,也直接将小说进程中的叙事,袒现出它内在的价值指向,这使得作者的行文简洁而洗练,而内在意蕴对意象语词的加萌,又使作者的叙述笔法,能够直指要旨地揭示出情感的真相与秘密。

  不妨随便地摘录一段:

  “那天的草和树叶都变了颜色,风已经长了细细的牙齿,但我既不是在草和树叶上,也不是在风里找到秋的痕迹的,真正告诉我季节变换的,是温德的背景。或许是在略微耸起的肩膀上,或许是在隐隐若现的肩胛骨上,或许是在布衫后襟那一长条的皱褶上。我喊了她一声,她转过身来,我发觉秋也在她的脸颊、眼角还有嘴唇上。”(P282)

  在这一段叙事中,作者把人物的形体描写与内在的“秋风般”萧瑟的氛围熔融在一起,打造出天人合一的气势与情境。这样,小说里的人物的每一个举动,都被赋予了一种“意指”,一种“指向”,其实我们可以比较一下,如果莫言在小说里是将人物的动作赋予“感觉”化的话,那么张翎在小说里,则是对动作背后的“精神指向”每时每刻都不忘作出揭橥与勾勒。

  这种写作方法的好处,就是在描写一个突发的激烈冲突的时候,可以通过这种强烈的变形处理,来造势出文章的转圜处的冲击力,让那些本来只能用“突然”等着意强调的叙事部分,有了一个别出心裁的切入点,顺理成章地推出后面的转折部分,这样的叙述方法,非常符合这部小说里情感冲撞异常激烈、故事情节急如星火的整体格局。

  比如,在美国牧师发现被强奸后奄奄一息的阿燕时,小说立刻跳出如实的描写那惨不忍睹的现场,而是通过变形处理,来展现人物内心的波涛惊澜:“后来每当我回忆起那天的情景时,都似乎无法完全还原我当时的情绪。我只隐约记得疼。按理说那天的疼首先应该是从眼睛里生出的,然后到心,或许还有肠和胃。可是那天我的眼睛我的心我的肠胃都很麻木,唯一觉出疼的是耳朵。耳朵里似乎同时飞过了一万架飞机,巨大的轰鸣声绑架了我的思维能力,脑子陷入一片空白,嘴里只是反反复复地念叨着两个字:畜生、畜生、畜生、畜生……”(P81)

  这一段描写中,作者别出心裁地寻找着最能反应人物内心激烈思绪的变形意象,最后落脚到“巨大的轰鸣声响”,来揭示内心在遭受酷烈场景时的强烈感受。

  张翎作为一个女性作家,在小说里模仿的人物内心表达中,主要放置在美国大兵伊恩、美国牧师比利、中国士兵阿虎身上,还有部分放置在美国兵伊恩与中国女孩阿燕各自饲养的两条洋犬身上,但是却没有核心主人公阿燕的内心叙述视角。阿燕完全是通过两个美国人与一个中国人的内心倾诉而合成一个三D人物的。可以说,张翎在小说里选择了一种最为困难的叙述语境,她用她并不具有天赋的男性视角,尤其是一个并非中华文化本土的异域视角,去透视一个中国女性,可以想象张翎必须克服何等的困难,而现在看来,张翎完美地做到了这一点。在小说里对美国大兵、美国牧师的内心叙事中,张翎凭借着她旅居海外所感知到的西方人的心态与心理,为小说里的异域人物,加注了非常合理、也非常饱满的内心感受。而张翎另一个所必然碰到的难题,是小说里涉及到抗战期间的中美之间的文化差异、时代的风物特征、军事冲突上的武器装备,这些属于严谨的现实主义小说里必不可少的细节,张翎在小说里,通过看似漫不经心的人物心里独白,事无巨细地罗列出这些细节的一枝一叶,将做旧的发黄往事,重新发散出炫目的色彩。而小说里另一个给人以强烈的真实感的部分,就是对浙江农村茶叶文化的风情再现,张翎对种茶与炒茶细节的魂魄毕具的描写,杂以情节的递进线索,完成了人物在中国乡土情境中的真实氛围塑造。可以说,张翎对军事交锋与乡土风情的细节描绘都花了相当大的功夫。

  (下)

  值得注意的是,张翎这部小说写于2016年,应该说,中国抗日战争小说创作的前一个高峰期,应该是莫言的《红高粱》发表的1986年。弹指一挥间,两者已经相隔了三十年。自莫言从《红高粱》开始的对抗日战争题材新审视的启步征程,引发了中国文学作品对抗日战争题材的全方位开掘与再现,包括严歌苓的《金陵十三钗》都应该划入到抗日战争题材作品的范畴。在相隔三十年的这个巨大的时间维度里,我们再来审视张翎的这部作品,又会觉得有某种不满足。

  从新意上来看,张翎在小说里采用了逝者重逢的叙述机制,来呈现历史记忆,我们会看到,莫言早已在他的军事题材作品里运用过。1992年发表的小说《战友重逢》里,莫言就描写了牺牲的战友再次聚集在一起,展开了一段对过往岁月的回溯。而采用接力式的叙事视角,在莫言的《生死疲劳》里也曾经非常成功地有前例在先。实际上,《劳燕》里与《红高粱》的相似之处还有多个地方。

  比如,看看这一段叙述句:“他以为那仅仅是空气中携带的气味,可是即使在多年之后,他依旧会在梦醒时分从鼻孔里猝然闻到这股气味,到那时他才会明白:这气味已经像虫子钻过他的毛孔,在他的肚腹里筑了巢,将随着他的呼吸进进出出跟随他一辈子,直到他死。”(P210)

  看看莫言笔下的句式:“过了许多年之后,我才明白,想当年我从你的身上嗅到的气味就是妙龄少女的本真气味”(《红树林》)。

  而更为雷同的地方,是小说里写到阿燕遭受到国民党士兵的强奸,然后阿燕来到兵营,要求讨回公道,然后长官下令,枪毙那个欲行不轨的士兵。这一个情节,在莫言的《红高粱》里也有相同的设置。

  在《劳燕》中,阿燕找到长官:

  “长官,我只问你一句话:你的人马,是打日本人的吗?”她问。

  “不打日本人,我们上这个鬼地方忍冻挨饿做什么?”长官说。

  “要是你们的家人你们的乡亲遭了日本人的祸害,你们怎么办?”

  “报仇。要不报仇,还是个人吗?”长官的声音大了起来。(P188)

  在《红高粱》中,莫言也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这一段类似的情节:

  “司令,要是日本人奸淫我姐妹,当不当杀?”任副官问。

  “杀!”余司令回答。

  “司令,要是中国人奸淫自己姐妹,该不该杀?”

  “杀!”

  而《劳燕》中的故事设置,同样耐人寻味。小说里的中国女孩,遭受日本人强奸,命悬一线,是两个美国人拯救了她。一个美国人,是小说里的牧师比利,他还是一个出色的医生,在阿燕遭受蹂躏之后,是他第一时间里赶到,为她实施了手术,之后把她收留在身边,培训她成为了一个医生,给了她谋生的手段。另一个美国人是训练营里的军官伊恩,他给予了阿燕以爱情的滋润,最后,阿燕怀上他的孩子,生下了一个中美混血儿。

  在两个美国人的强大力场之下,小说里与阿燕有着瓜葛的中国人阿虎,却被边缘化与旁置了。

  阿虎与阿燕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本来应该最容易产生情愫的,但是,阿虎在小说的用意里,代表着一种愚昧的传统文化,所以,在美国人代表的更为先进的文明体系里,被淘汰出局了。

  本来,当阿虎面临着抓壮丁的危机时,阿燕挺身而出,愿意成为他的妻子而使他逃脱掉当兵的危险。这样,阿虎便成了阿燕的名义上的未婚夫。然而,阿燕因为被日本人强奸,遭到了乡民的歧视,尤其是乡村无癞还乘人之危,意图强奸她。这一切,被回乡的阿虎恰巧撞见,打跑了无癞,但却因此产生了对阿燕的嫌弃之情,之后一直对阿燕不冷不热。

  而美国人却毫无成见,把受到敌人与自己人双重污辱的阿燕视着真心爱人。注意伊恩这个人物,在小说里,他与阿虎属于中美训练营的合作方,是他教会了阿虎格斗技术,从而让阿虎赢得了尊严,获得了站立起来的资格。而同时,是这个美国大兵,无微不至地关心与关怀着那个在中国文化体系里一直被嫌弃的阿燕,终于融化了阿燕的芳心,主动对他投怀送抱。

  小说里的最大的尴尬之处就是,当美国大兵与中国未婚夫在一个训练营里,而阿燕身为美国牧师的助理,也时常出入兵营,而在伊恩与阿燕之间情愫萌生的时候,阿虎却没有什么作为,坐视自己的未婚妻沦为美国人的恋人。尽管作者在小说里,用了许多误会法,如是那个牧师的厨子造谣败坏阿燕的声誉,使得阿燕以为是阿虎在毁灭她的声誉,从而加速了她对自己未婚夫的离开,为投身美国大兵的怀抱创造铺垫,而阿虎也无视阿燕曾经对她的无私救助,用那种所谓生硬化的封建教条阻挡了对阿燕的爱意,这一切,误会加误区,形成了小说里一对中国恋人分道扬镳,而成全了美国大兵的见缝插针,拥有了中国女孩的最美回赠。

  正是在美国人的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润泽下,阿燕焕然一新,分别在两个美国人的心目中成了“星”(美国牧师给她起名为“斯塔拉”,星的意思,象征着她的光亮)与“风”(美国大兵给她起名叫“温德”,风的意思,象征着她的自由),小说里这样描写阿燕:“她把那层旧皮脱在身后,迎风长成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新人。”(P289)

  也正是美国人,让阿燕从“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从中国村姑变成了乡村精英。小说里写道:“突然有一天,斯塔拉(阿燕)就懂得了直面耻辱。她直立,转身,把自己迎头撞了上去,这才发现一直跟在身后的耻辱原来是个空壳子,只要戳破一个洞眼,它就瘪了气。……就在那迎头一撞里,耻辱突然就丢失了威慑力,斯塔拉完成了从蛹到蝶的蜕变。”(P177)。

  作者这样的设置,源自于自身的站位。而无无独有偶的是,同样具有旅居海外经历的严歌苓也有着同样的对中国社会的想象。在《金陵十三钗》中,小说里受到西洋人拯救的金陵风尘女,自小就受到继父的强奸,这样,中国人与日本人在强奸一点可以说是五十步与一百步的差别。而在《劳燕》里,我们同样看到,阿燕在中国的环境里,屡屡受到强奸的威胁,她在乡村里,被无癞强奸,在兵营里,受到中国士兵的强奸,唯一给她爱的,是美国大兵,而这个美国大兵让她怀上了孩子,孕育出了一个生命,却恰恰是通过不是强奸的方式,而完全是一种爱情的输导。实际上,美国大兵在一九四六年曾经以强奸的丑闻(沈崇事件),在中国引起一场全民性的愤怒情绪,而日本人与越南人都在他们的影视与文学作品里,对美国人到处留情、逢场作戏的本质属性,作出过刀锋般尖锐的揭示,唯有在中国,会把美国人作为情种一样讴歌颂扬,这一点,无论如何都是让我们难以接受的。

  应该说,社会的复杂性,根本不是现在作家在掌握了一堆来自于通俗历史读物里的史实记载就能够进行真实的复原与设定的。《劳燕》在创作的基调上,仍然是按照一种把个人命运贴合到历史的转折点上,从而产生个人命运的起伏与回旋,也就是说,小说是人为地把人物命运放入到历史的起伏之上,比如,阿虎在恰当的时间,有过奔往延安的打算,又阴错阳差地错失了时间,又在恰当的时点,逃避日本的追杀,留下了阿燕,而阿燕又在恰当的时间遭受日本人的奸污,而美国牧师比利,又在恰当的时间来到她的身边,拯救了她的生命,而之后,阿虎又在恰当的时间来到了中美训练营,在这里,又与美国大兵伊恩构成了情敌关系。可以说,人物是按照最粗阔的线条,划分他们的阵营与选择,只要简单地抽象出救人的美国牧师、更为人性的美国大兵与恪守愚腐文化的中国士兵,就可以让他们有足够的冲突资本,围绕一个中国女孩展开交锋。这基本相当于童话故事中,用不同动物的典型性属性来展开故事冲突,而不是通过同一动物更为细致的情感分野来勾勒出性格的差异。“画鬼容易画人难”,因为鬼有着最显明的外在特征,而人的属性则来得更为细腻而隐约,《劳燕》给人不满足的地方,就是小说按照最粗阔的线条、按照各自的族别分野、职业分区进行了人物性格的勾勒,这种描写方式,在典型性的文学作品里是难以称得上是合格的,最多只能属于通俗小说的大路化体系范畴。所以小说看起来性格波澜起伏,人物也是呼天抢地,但是,内心的细腻,都被大开大阖的情节给抢去了风头,每一段内心的属于自我的体验,却被极大地掩盖与淹没了。

  另外,作者在叙述语言上每时每刻都发掘出一个动作、一句对话、一个冲撞背后的象征意义,也让小说里的人物缺乏一个自然感,每一个人都摆着一个架子,亮出一个造型,一旦有什么冲突的时候,每一个人都要雕塑自己心里涌现出的滔滔不绝的情感喻体,包括小说里的两条狗,也会豪华地在那里比试那种如同人类的造作的思想,这样,整个小说里的人物一直处于一种高亢的绷紧的状态,而缺乏一种与生活合拍的平淡的朴素的平易近人。比如小说里的一个情节,一名士兵因为觊觎劳军的女戏子而意图强奸阿燕,后来上战场赎罪不幸身亡,那个女戏子特意在在这名士兵的尸体前,脱下自己的衣服,亮出自己的胴体,满足这个士兵的最后的期望。这个情节十分具有造型感与想象力,但却是一种过分用力才能够呈现出来的意境,真正的环境下是否会真的发生?如果发生了是否已经超脱了这个事件本身所体现出来的如此这般简单?这都反映出作者在对历史想象时的一种生硬化处理,用自己的想象去处理历史事件,达到自己期望的一种抽象的阐述拔高,但却给人一种强悍而怪味之感。

  而这种症状,也正是海外旅居作家身上不能忽视的通病。她们都有塑造简约化情节的能力,也许因为身在海外,能够以一种居高临下的视野,通观历史,布局人物,编织情节,但是她们也必然会采取一种把人物巧合般地放置到历史节点上的耦合性表现方法,让她们的故事能够体现出曲折的情节而取得胜算,这也是她们的作品很容易获得国内影视界的欢迎,但是,如果我们深度地反思一下,她们的文学作品是否也是中国的几大电影导演遭到诟病的源头呢?冯小刚在《唐山大地震》中、张艺谋在《金陵十三钗》中表现出来那些身为男性导演不能原谅的尴尬,是不是可以让我们看到一种“集体有意识”的现象呢?

U

  《劳燕》读后感(八):蜕变 《劳燕》书评

  《劳燕》是一部以抗日战争为时代背景,以一个江南小村落月湖村(玉壶)为故事发生地,一个十几岁的江南女孩与三个男人之间的感情纠葛为主线展开描写的战争题材小说。看完这本书,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痛,很痛!为主人公,也为那个年代的劳苦大众;痛恨!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犯下的罪行不可饶恕!

  作者张翎,疼痛是她的作品绕不开的主题,有人甚至称她为疼痛派作家。

  书名劳燕,其实有两层含义,一层是阿燕的名字,另一层是让人联想到一个词语“劳燕分飞”,也暗示着主人公的命运会带有坎坷、别离、感伤的特征。

  本书最特别的地方是作者尝试另类的叙事风格,采用亡灵叙事的手法。美国牧师比利、美国海军中国事务团一等军械师伊恩和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训练营的中国学员刘兆虎,三个男人分别以第一人称“我”,向我们讲述70年前的战争年代,月湖村发生的故事,当然故事都是围绕着那个让他们魂牵梦绕的美丽的女孩。

  作为阿燕,从小生活无忧,直到日本飞机炸毁了她家茶园,失去了阿爸的女娃,眼睛里再也没有颜色了。为了拯救家里的茶园,阿燕毅然剪掉辫子当男娃,而志不在此的刘兆虎并没有勇气承担挽救家园的重任。在阿燕遭受日本鬼子糟蹋及亲眼看到阿燕遭村里瘌痢头欺负后,刘兆虎表现出的厌恶,“阿燕,其实我和瘌痢头一样,都不是人。”阿燕回了他那句“别再让我看见你”,至此,刘兆虎成为了阿燕的过去。

  作为斯塔拉,牧师比利是她的救命恩人,他教阿燕基本医疗知识,让她一技在身,将来生活无忧,他守护着她慢慢成长,见证她从蛹到蝶的蜕变。在处理谣言时,没有说出真相,让阿燕误会刘兆虎,这也是一直以来比利对刘兆虎心存愧疚!

  作为温德,伊恩爱上了这个勇敢的中国女孩,“刘兆虎,只是她的过去,牧师比利,虽然生活在她的身边,总在时时刻刻地操心着她的未来。而只有我,穿越了她的过去,无视着她的未来,直接了当地截取了她的当时。我是我们三人中间唯一一个懂得坐在当下,静静欣赏她正在绽放的青春,而不允许过去和将来闯进来破坏那一刻美好的人。”但伊恩对温德的始乱终弃,以及他的中国女儿找到他时所表现出来的惧内、没担当,都是人性自私、懦弱的表现。

  全书都是以三个男人的视角回忆当年他们眼中的阿燕,而没有阿燕自己的心理描写,但通过别人眼中的阿燕,我们可以看出阿燕是个勇敢、包容、自尊、自爱的人,面对谣言勇敢面对,躲藏无用,只会更加让人瞧不起!“你们为什么只知道欺负我,你们为什么不找日本人算帐?!”这是一个女人的呐喊!被逼无奈!在后来的岁月中,她独自抚养女儿,看病救人,依靠自己的力量活出精彩!完成一个女人的蜕变!

  本书叙事采用多种文体形式,战地的书信,报刊新闻报道,日记(伊恩),地方志,戏文等,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感。身为海外华人,作者通过大量的查阅资料,实地考察,倾听战争受害者的心声,给读者呈现出真实、鲜活的人物形象。

  那段历史虽然离我们很遥远了,但我们不应忘记那段历史,更不能忘记那些为战争胜利默默奉献,牺牲的人!

  《劳燕》读后感(九):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何相见

  昨天看了整整一天的《劳燕》,至凌晨才停下休息,却不想因为读得过于兴奋导致失眠许久才睡着。早上一起来,立马又捧起书来,将剩下的内容看完。像这样为一本当代小说深深吸引,已经越来越少发生了。记得很早前读阿来的《尘埃落定》也有过类似的感觉:只想马不停蹄地一口气把整本书看完。实在太吸引人了嘛,就不想中途被其他事打断。

  《劳燕》的作者是旅居加拿大多年的张翎,却不像许多旅居后的小说家该用英文进行创作(比如哈金),张翎和严歌苓比较相似,都以中文写作为主。最早知道张翎,是因为冯小刚的电影《唐山大地震》。我这个人有个怪毛病,一旦遇上自己喜欢的电影,就会把改编的原著找来看。张翎是小说原著《余震》的作者,我就算这样认识她了。

  《劳燕》与《余震》比较相似,都是在天灾人祸的背景下写人。《劳燕》的历史背景放在了抗战时期,围绕着阿燕和刘兆虎这一对青梅竹马在乱世的分合遭遇展开,并引进了来自中美合作训练营的两个美国人,一个是行军的牧师,一个是训练营的教官。小说一开始就以美国牧师的视角进行讲述,在这种不同国度、文化、性别的碰撞中,作者将战争年代的人性表现得入木三分。

  张翎特别擅长进行女性的心理描写,小说将笔墨的重心放置在阿燕的情感纠结中,让她在多重情感波涛中翻滚,从而展现出一幅饱满生动的女性形象,深深让人动容。莫言就曾说道,“张翎的语言细腻而准确,尤其是写到女人内心感觉的地方,大有张爱玲之风。”,这种评价是非常准确的,张翎的语言细腻精准,善用比喻,确有张爱玲的风格。

  《劳燕》不仅值得一读,这样说是指读者能从中获得切身的思考与人性的感悟,而且它也适合于改编成电影,整部小说看起来倒像是为电影量身定做的:战争年代、普通人、合作训练营……宣传卖点都有了。如果有哪位导演慧眼识珠,买下了改编的版权,拍出来的肯定是一部荡气回肠的抗日史诗巨作。我已经等不及这本小说被改编为电影了。

  《劳燕》读后感(十):一个女人的史诗

  劳燕,一生风雨飘摇中竭力飞翔,但她所做的努力没有被风雨侵刷掉,而是深深刻在三个男人的生命中,至死不忘。一切尘埃落定,三个化作鬼魂的男人,按照当年定下的誓言重聚月湖,给他们绵延了整整一生的内心战争一个了结,而战争的主角是一个女人。

  姚归燕,在刘兆虎心中,她是善良质朴青梅竹马的阿燕;在牧师比利心中,她是照亮人生路的斯塔拉(星星);在美国大兵伊恩心中,她是充满力量吹抚不安心绪的温德(风)。阿燕的一生可以说与这三个男人密不可分,他们影响着她,而她,也牵动着他们。在遭遇日军欺辱后,刘兆虎的逃避斩断了阿燕对他的希冀,可最后的最后,她尽弃前嫌陪刘兆虎走过生命最后一段时光;救了她并带她重新振作起来的比利倾慕于她,可她能够回报的也就只有恩情,直到最后的死亡,他还心心念念着他的斯塔拉;可能是骨子里透露的坚韧与力量让阿燕与伊恩互相吸引,坠入爱河,可他最终还是负了她,弥留之际在内心煎熬中寻求着救赎。在阅读的过程中,心绪始终跟着阿燕的人生轨迹百转千回,每一次以为终于可以休憩喘息的时候,又一波苦难降临,好在她从没有停止飞翔。

  我们会同情这个遭遇悲惨的可怜女子,但是,她需要的不是外界的怜悯,也更不会因为一连串的噩运而自我看轻自己。就像那个妄图欺辱她的鼻涕虫,她不会再因为对方提及自己的过去而屈服,更是给这个不成熟地男人上了一课,现在不是国人互相残杀的时候,把枪口指向日本侵略者才是所有人要做的!鼻涕虫就带着阿燕赋予他的这条命去完成自己身为战士的使命。而阿燕也在他战死后,把真正的尊重给了他。一个人的坚强总是能够以最大力度去感染别人,对于懦弱的刘兆虎不例外,迷茫的牧师比利不例外,随时与死亡撞面的大兵伊恩也不例外,阿燕用爱来拥抱他们,给了他们新生,无论他们是否曾经伤害过她!

  女作家张翎笔下的这个故事在三个男人的灵魂重聚之地展开,一步步解开悬念,多视角叙述那段战火背景之下不曾被时光磨灭的爱恨情仇与命运变幻。这个是斯塔拉是温德是阿燕的女人,她跌宕起伏却无可奈何的命运,是献给抗战纪念碑上那些不曾记载的名字的最悲壮祭文。

  生命中的诸多苦难铸就了阿燕,她在与命运的抗争中挣出了自己的路,但,我还是希望,没有万恶的战争该有多好,做一只自由自在安稳幸福的飞燕,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飞翔。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劳燕经典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