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忠实的刽子手》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忠实的刽子手》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3-30 20:2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忠实的刽子手》读后感精选10篇

  《忠实的刽子手》是一本由[美] 乔尔·哈林顿著作,中信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页数:33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忠实的刽子手》读后感(一):刽子手的一生:在文明野蛮界限之间

“如果社会真的认为斩首能够有效地杀鸡儆猴,它会展示那些头颅。”——加缪,《思索断头台》“公开处刑的消逝,标志肉体折磨作为一种景观的衰落。”——福柯,《规训与惩罚

  “1617 年 11 月 13 日寒冷的清晨,天尚未破晓,人群开始聚集。以法律秩序闻名全欧的帝国自由城市纽伦堡(Nuremberg)将再一次公开处决犯人,来自各行各业群众争先恐后想抢个好位置,等着行刑开始。小贩摆好摊位,向群众兜售香肠、酸菜和咸鱼。行刑队伍将一路从市政府走到城墙外的行刑台,而沿路两侧已被这些大小摊贩占据。除此之外,另有一些大人小孩在人群里东钻西窜,兜售啤酒葡萄酒……群众开始你一言我一语谈论这位罪有应得死囚的背景,耳语速度之快,让人应接不暇。这位习惯上被称为‘可怜罪人’的囚犯名叫格奥 尔格·卡尔·兰布雷希特(Georg Karl Lambrecht)。尽管他曾以学徒和工人身份一家磨坊工作多年,近来却沦为粗工,靠搬运葡萄酒维生。大家都知道他与其兄及多位恶徒同谋,伪造大量金币银币,但只有他落网被捕并被判死刑,其他人则逍遥法外。”

  这段如同出自现实主义小说家手笔的开头所描绘的场面——对于死囚犯的公开行刑,在现代社会公民看来不可思议,但在早期近代的欧洲城市中却是日常景观的一种。公开处刑,正如福柯的研究表明,作为一种古老的司法暴力手段,借由对囚犯的身体控制、以及花样百出的折磨手段,向尚处于蒙昧中的中世纪欧洲民众们直接传达了司法的震慑力。在这一时期市民的娱乐文化生活乏善可陈,围观处刑也变成了一种残酷的“娱乐”。

  然而随着宗教改革思想启蒙等一系列社会运动的兴起,这一类“享受人类苦难盛宴”(福柯语)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渐渐熄灭了它狂欢的灯火,现在世界上只有极少数国家保留了这一手段。惩罚活动逐渐转入了司法机制中隐形的部分,让位于日常生活中对于规训与惩罚的抽象意识,现代司法有效的威慑力,不再源于处刑场面给人们带来心灵上的恐惧,而来自于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却不可逆反的确定性。

  那么,在中世纪至近代的欧洲,公开处刑从兴盛到衰落的几百年间,刽子手作为行刑机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又承担着怎样的职责?有着怎样的社会地位?以屠戮他人生命来维护严苛统治职业活动,使他们塑造了怎样的正义观和秩序观?当赖以生存的古老职业日趋式微,他们又何去何从?当我们回头凝视这段充满鲜血历史时,便不由得产生这些疑问

  《忠实的刽子手》读后感(二):为刽子手正名

  他继承了父业,成长在黑死病瘟疫蔓延全欧洲的时代,一生都在为刽子手的职业而正名,恢复家族荣誉,他就是刽子手弗朗茨·施密特。《忠实的刽子手:动荡十六世纪的生死荣辱》呈现了一位尊敬的刽子手的一生,记录着他行刑的案例,他一直追求梦想,最终为刽子手迎来了新的希望,可惜他却经历着一次次的生离死别悲伤的生活。同时,又反映着欧洲动荡时期的大事发生,猎巫运动、文艺复兴、黑死病、宗教改革、三十年战争

  作者美国乔尔·哈林顿,曾获得罗兰·班顿奖,代表作《没有人要的孩子》等。本书属于回忆录,主要讲述了刽子手弗朗茨的一生,追求理想,也为了职业,为了家族而正名。通过他的日记描绘出了刽子手盛行的年代,又逐渐衰落的时期,反映着文艺复兴时期的残酷,猎巫运动的草菅人命,黑死病瘟疫造成的家破人亡,同时把欧洲历史推向了另一个阶段

  在内容上,《忠实的刽子手》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儿时的成长,在偏远的霍夫,父亲海因里希是刽子手,因为政治原因、社会的偏见,施密特家族一直受到排挤近20年,对于弗朗茨来说,那是无法摆脱的痛苦回忆和过往不堪的枷锁,早早就在心中种下了一颗“翻身”的种子。二是弗朗茨从班贝格到纽伦堡,只能选择继承父业,刽子手的后代选择职业的限制不可破,但这种种的不利状况阻止不了弗朗茨的梦想,希望自己的后代会有着不同人生。他也为此付出了一生的努力兢兢业业,赢得所有人的尊重。三是,刽子手的衰落,弗朗茨职业后期,公开处决等刑罚均在减少,而三十年战争的破坏、黑死病的瘟疫,使得纽伦堡从繁荣到以悲剧收场。在写作上,书中有大量的刑罚案例,配上原画,还原了当时的场景全面了解文艺复兴时期人类的残忍。如,活埋女犯的现场恐怖吓人,作者还是生动描绘了1522年纽伦堡最后一次活埋女犯的插图,刽子手将木桩插入活着跳动心脏

  弗朗茨的一生,恪守着作为刽子手的准则,他虽然无奈选择,但他也有一种成就感,为国内的和平安定团结自豪,1578年5月,弗朗茨成为纽伦堡的刽子手。在纽伦堡的数十年任职的时间里,他是成功的刽子手,处理过无数的刑罚,社会对他的偏见,上流社会排挤,都没有改变他的初心,为刽子手赢得更多公平待遇工资住房等一系列的权益,打造自己的名誉口碑,希望有一天打破传统,为自己和家族恢复名誉,后代都可以重新选择。二十年后,弗朗茨终于有机会为家族洗刷污名,他也成为了纽伦堡的公民,一步步的努力与坚持,五十年后,他恢复了家族名誉,他为刽子手职业得到了尊敬,也终有机会实现他的梦想。

  弗朗茨的一生刚好与纽伦堡的盛衰相辉映,也反映着欧洲的大事件影响曾经的纽伦堡被誉为最伟大、最有名的的、最有秩序的帝国直辖市,财富权利、地位都集于一身。然而猎巫运动,宗教改革都影响着德国社会,1618年德国大部分地区卷入了三十年战争的动荡时期,同时黑死病瘟疫席卷了整个欧洲,纽伦堡成为了悲剧场。弗朗茨亲自体验猎巫的悲剧,他的孩子、妻子多半死于瘟疫,他经历着一次次的生离死别,他的辞世代表着刽子手的衰败。而他离开时候,他的梦想终没有实现。

  《忠实的刽子手》用刽子手弗朗茨的日记回忆,还原着那曾经动荡的年代,同时又为自己正名。

  《忠实的刽子手》读后感(三):罪恶源头:杀与罚

  罪恶的源头:杀与罚

  刽子手这一词在我们的认知中,并不陌生,因为在许多古装题材的影视剧中,各朝各代都有刽子手这一职业,含一口烈酒喷在长刀上,在众目睽睽下对犯人实施死刑,不同于杀手,这是被赋予名义的杀人机器,在刽子手的眼中我们只能看到手起刀落不变的程序,看到他们充满冷血的眼睛

  我们学历史、观历史、演历史,我们用历史反思现在,把历史当做教科书,用过去的社会反映现在的生活,我们用过去的制度讨论今天的人类文明,我们在过去的历史文明中找寻维持社会制度平稳人心规则,我们发现,对违反帝国法律及违背社会原则的人就注定要被惩罚,对重点刑犯要使用更加残忍的刑罚。

  在欧洲我们很难想象身着16世纪且在今天看来像小丑一样滑稽服饰的刽子手是如何在中世纪结束刑犯生命的。幸而书中的刽子手弗朗茨在四百多年前将自己的回忆录记在了纸上,使得我们在今天能借助回忆录在想象中还原那泥泞街道、奔走在人群中的马车人头攒动闹市、手握酒瓶却醉倒在街旁的醉鬼。

  我们料想的刽子手在生活中也是普通人,他们在做到刽子手之前,要经过一个拜师学艺的过程也就是说,刽子手不是谁想当,想当就能当,而是选定某个固定的人来加以培养出来的。而书中的原稿,弗朗茨的成长历程就是一个见识了众多社会怪相的过程。他从小和父亲学习对刑犯的刑罚,除了死刑要砍头外,还有对肉体上的折磨,鞭打、挖眼、剁手等等残忍不具人性的酷刑。

  学完基本的刑罚就要派上用场了,但没有任何一个人会安安静静的等待刑罚的降临,在剧烈疼痛下忍受着不喊不叫。怎么样控制住且让被罚之人接受惩罚,同时还要让其受痛苦但不过早结束自己生命,来抽干他们的价值,是一门学问

  他在从事处决刑犯的45年中,共计杀了395人,形形色色的人,鲜活的生命,让他在内心深处收到了极大创伤,在当时的环境背景下,刽子手是行刑人,是遭人唾弃的,这也让他在行刑后去赎罪,可晚生还是悲凉

  不过,以刽子手的第一视角角度来勘探历史的进程,这种方式靠谱的。

  《忠实的刽子手》读后感(四):重口味职业介绍

  印象中在中国的影视剧中,古代的刽子手都是膀大腰圆,一脸横肉,满脸的络腮胡子,外加红巾包头。怎么看怎么都是副凶神恶煞模样。也难怪会给人这样的感觉人家干的那是杀人不眨眼的营生,刀下亡的也不乏罪大恶极亡命之徒,若是把自己捯饬的慈眉善目的,怎么镇的住场?

  中国的刽子手是这个样子,那么他们外国的同行们又是什么样子呢?

  《忠实的刽子手》讲述的就是一位十六世纪欧洲刽子手的职业经历。据说在他45年的职业生涯中曾经亲手处死了394人,算下来平均每年处死犯人不到9人的数量似乎不算太多,但是他还兼顾着拷问、鞭挞、虐待、毁容等项目。听起来就让人浑身鸡皮疙瘩,说起来刽子手还真是个重口味的职业。

  16世纪的欧洲,正处于中世纪,那是一段黑暗的时代,而从事刽子手这个职业,也不是什么有光彩的事。他们长期以来为世人所畏惧、唾弃。不光是自己饱受歧视,连亲人都连带着不受人待见。只因为他们是将人送往死神之处的人,虽然那都是一些因触犯罪行而受到惩罚的人,但是普通民众还是对他们心生恐惧,不愿与他们产生半点瓜葛。

  该书是通过16世纪一位名为弗朗茨.施密特的刽子手的日记整理改编而成,它不仅讲述了这位刽子手职业生涯中的职业工作,还间接描述了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民众的生活状态。通过这位职业刽子手,带领读者重回16世纪,去探寻那段历史,思考当时的社会。

  “每一个有用之人都是可敬的对象。”这是这本书的序言中出现的第一句话。它出自柏林刽子手尤里乌斯.克劳茨。想来这位从事刽子手这份职业的人能够说出这样的一句话,目的也是为了向世人表述自己遭受到歧视的无奈,小小的表达一种抗争吧。

  犯下罪行的人必须要为他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只有罪犯遭到了相应的惩罚,才能够对以后可能犯下罪行的人起到惩戒和震慑的作用。人们都希望对穷凶恶极之人杀而后快,却对从事这份工作的人心存恐惧与厌恶,或许也和以往刑罚的残酷手法有着极大的关联。在看此书中描述的行刑过程以及方式时,我确实感到了些许不适,血腥、暴力的场面不由的在眼前打转,感觉此书还真的是有些重口。不过好奇之心诱使我还是选择继续看这本书,虽然读起来心中不免有些不安,却真真是让人欲罢而不能。

  随着司法制度的改革,以及行刑手法的改进。刽子手这个职业也相对变得温和了许多,或许终有一天,他将会终将消失。只是真到那天时,不知是人类社会的进步,还是科技发展所造成的结果

  《忠实的刽子手》读后感(五):小人物的背后

  人总说命掌握在自己手里,但在古代,人命是最不值钱东西。刽子手的工作就是砍头,他们是活体版的斩头台,很多人杀鸡都不敢,他们又如何能够在众人瞩目下看去一个人的头颅呢。这个问题之前我还真没想到过,刽子手在历史中一直也不是一个很重要角色,但是如今这本《忠实的刽子手》让我重视起来,其实这门职业比我们想的复杂得多。

  杀人魔一般都是没有杀人东西,精神上产生了扭曲,而刽子手不是,他们的头脑清醒的,而且他们也并不是享受这个过程。本书的作者通过一本在“刽子手的黄金时代”时一位刽子手笔下的日记,揭露出当事人内心和经历。这些历史虽然发生在小人物身上,却又显得十分震撼,这也侧面反映出了当时的社会情况

  这本日记的所有者名为弗朗茨施密特,他在19岁时处决了人生中的第一个人,之后的45年接连亲手处死了394人,这是多么庞大数字。当时的刽子手又不止他一个,只一个人就杀了这么多,当时的人们该是多么麻木。这位刽子手还有另一面,就是每年平均给300名病人看病的医生工作,这两种极端只会把人慢慢逼疯,在两种选择中没有对错,但又是相互对立的,可想而知他的心理斗争该多么激烈

  本书的作者不仅将日记中记录的写了出来,还将自己的了解把日记中没说的也写了出来,对于这段历史他做了完整的表述。我们看这种历史书的时候,一定要站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去评判一些东西,过去很多制度都不完善,但是相对而言已经是当时最顶级的了。

  说了这么多,那么人的命到底该由谁掌控,刽子手又是何时、为何被取替的,书中都有详细的记录。作者走入了日记主人的内心世界,去感受这些纠结,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写出这样的文字。弗朗茨的地位在外看来也很尴尬,上有老下有小,父亲是裁缝,后来懂了点医术。之所以他会有勇气去做刽子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源于当时的迷信,就是杀人者亦可医人,这不过就是给自己找心理安慰罢了。会想那个时代的背景,封建迷信是普遍存在的,当时还流行着巫术。

  弗朗茨的做法大部分人都无法接受,但是他做的就一定是错的么,他就一定不会得到人们的尊重吗。这些问题我们就留给时间去解答,时代一直在进步,既然找不到对的方法,那么只能向对的方向去努力

  《忠实的刽子手》读后感(六):在生与死的边缘

  什么职业见证最多生死?今人的第一反应大概是医生,信教者有他们的牧师,这两份职业不可谓不高尚。然而在中世纪,有一份同样见证生死的职业,却饱受世人异样的眼光:刽子手。他们不仅是法律的执行者,还兼以从事医生的副业,由替受伤的囚犯治疗到为普通市民诊治,在一定程度上参与着他人的生与死,而不只是顺应自然的见证者或助推者。在等级分明的社会里,刽子手地位低下,甚至无权参与普通的社会活动,可以想见民众对这一群体的避之不及。弗朗茨·施密特——可能16世纪最有名的刽子手之一——终其一生都在为恢复名誉而努力。

  让弗朗茨出名的是他留下的刽子手日记,详细记录了从弗朗茨19岁开始处决犯人的情况。后世得以打破成见,一窥真实的刽子手工作。但乔尔·哈林顿认为,弗朗茨看似不带感情的行刑记录,本意是写给市议会作恢复名誉之用。它展现的主要不是刽子手群体的所谓职业风范,而是弗朗茨这位特立独行的刽子手本身。目标明确、行事果断、专业忠诚、洁身自好,弗朗茨虽没有动人的文笔,却像一个思路清晰的史家,在当时的价值导向里把自己的看法阐述分明。或许对弗朗茨而言,乔尔·哈林顿的《忠实的刽子手:动荡十六世纪的生死荣辱》一书,要比他自己的陈情更能表达心声。

  弗朗茨子承父业,跟父亲海因里希一样,对刽子手的职业深以为耻。事情要追溯到海因里希的姻亲过失杀人,他虽未被起诉,却受到社会排挤,不见容于原来的行当,索性成了一名刽子手。正因这段渊源,当侯爵要旁观者替他处决暗杀者,选中了海因里希来行刑。之后的海因里希不出所料地被赶出主流社会,无奈只能以刽子手为业。弗朗茨除了接过父亲的衣钵别无选择,但他同时接过的还有父亲恢复名誉、一雪前耻的嘱托。如果社会阶层是难以逾越的,偏见是根深蒂固的,以弗朗茨一己绵力,要完成嘱托实难想象。他最终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仰赖他人相助,但人脉亦是弗朗茨数十年如一日经营的结果。

  从弗朗茨日记透露的零星信息中,可窥见当时社会等级的不平已渗透司法。社会地位较高的人才能被斩首,而不是严酷的轮刑、火刑;量刑时会参考囚犯的社会地位,而非心灵和信仰;执法官的开恩是一种利益交换,“减刑或施恩能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才会实施。明知是这样的环境,弗朗茨仍不动怒,他的坚持不是天真地憧憬着例外,不是西绪福斯式的自我救赎。相反,弗朗茨在看似绝望的困境中抓到了一丝曙光:撇开出生地和职业,人们对一个人名声的判断往往来自于他的交游对象。他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利用好这看似微渺的希望。

  在初入行的日记中,弗朗茨关注的焦点是如何在专业能力上更上一层楼。行刑不只是置人于死地,无数围观的眼睛注视着刽子手,水平高下无处遁形。弗朗西斯·拉尔森在《人类砍头小史》中列举了各种失败的行刑,足以证明“手起刀落便砍掉一个活人的头的困难超乎想象,即使这个人被五花大绑并蒙上了眼睛,这还没有考虑到一群闹哄哄的观众乱扔东西、嘲笑辱骂所造成的注意力分散”。弗朗茨所在的德国,刽子手有三次失误机会,也多有刽子手被愤怒民众乱石砸死的前车之鉴。弗朗茨很少失手,过硬的技术是他实现目标的敲门砖。

  其次是弗朗茨最看重的品行。刽子手无疑是高压力职业,弗朗茨的同行们都爱酗酒,或壮胆、或纾压。醉醺醺的刽子手形象恐怕不是文学作品的艺术效果,而这样的形象确乎坐实了刽子手地位低下,就应当和贫民区粗鲁邋遢的流浪汉、乞丐为伍。弗朗茨永远保持清醒,不屑于他们的行为。另一方面,弗朗茨也认同社会等级的分类,过于极端地跟下层阶级划清界线,结交社会地位高的人。当然,刽子手的身份是他交友的障碍,弗朗茨“巧妙地将被社会孤立、必须独来独往的劣势,转化为与众不同的美德,让未来雇主甚至整个社会对他另眼相看”。他先在工作中寻求后者的认同,再慢慢提高自己的地位(变得富有、获得本地公民身份、良好的口碑)以期被接纳。

  尽管弗朗茨深知,个人要挑战社会规则是何等艰难,但他并不姑息那些将自身堕落归咎于环境的罪犯。他力主犯罪是个人的责任,因为个人也完全可以选择另一条崎岖却有尊严的道路,去改变自己的命运。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把自己置于社会的对立面于事无补;作为弱势、孤立的底层人民,也没有能力改变环境。弗朗茨给那些不安于现状、不满于命运的人立下范本。专注于力所能及,譬犹弗朗茨投入满腔热情的刽子手事业;坚持正确的方向,譬犹弗朗茨宁肯孤独也不同流合污;像蜡烛一样放出光芒,譬犹弗朗茨悬壶济世,医治的病人数十倍于他所行刑的人;不改初衷,譬犹弗朗茨替儿子安排的事业,不是继承衣钵享受富贵,而是找回家族丢失的荣誉。

  在离生与死如此之近的45个年头里,弗朗茨表现得波澜不兴,以至于人们常常以为他只是一个冷漠、忠诚的刽子手。但他毕竟不是机器,哈林顿可以通过或长或短、或频或简的记载中体会弗朗茨的心绪起伏,我们也可以想象,站在生与死边缘的弗朗茨曾经怎样思考两者的分别。斩首剑还是手术刀?得过且过地糊口还是为尊严奔走?手起刀落或妙手回春,重要的不是肉体的死与生。弗朗茨必定想得透彻,遂能在乌云蔽日下找到他的路。

  ——丁酉年读乔尔·哈林顿《忠实的刽子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