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时间的噪音》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时间的噪音》读后感10篇

2022-03-21 09:50:1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时间的噪音》读后感10篇

  《时间的噪音》是一本由[英] 朱利安·巴恩斯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25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时间的噪音》读后感(一):赞歌若为怯懦者吟唱,便不只是《时间的噪音》

  这是一篇小说吗?可是丝丝入扣的史实和记忆都让人不寒而栗。但是后记里却说,记忆真的只是人自欺欺人的想象,自以为往事是那个样子而已。那么这是如肖斯塔一般的反讽吗,意义是刺激人想起来,那些被自己否定的往昔吗?

  那么这是纪实长文吗?然而那种毫不吝惜笔墨的细处描述实在是叫人窒息。我开始害怕,自己的脑神经在不经意间被人扼住了咽喉,忘记了如何自主呼吸,也不晓得悲观的发条什么时候才能松下一口气来,噌的一下从盗梦空间里逃脱。

  或许,这是痴人呓语,大约和狂人日记一样,以某些图腾为诅咒,反过来迫人恨不能早早成了齑粉而不要苟延残喘。可是,肖斯塔却不能死,即便他的灵魂已然早早的成了一具废尸,他的肉体却还要卑劣的挣扎着。

  用那种他自己最是轻蔑的方式,觉得最是恶心的方式,无可奈何的,卑劣的挣扎着。

也许,这就是我们生活的悲剧情节之一:当我们变老时,我们注定变成了我们年轻时最鄙视的人……

  这段时间,我倒是越来越迷糊,甚至有时候觉得,所谓悲情,竟然会是一个褒义词。试想,那些叱咤风云信手都能操控风云的人物,一般也只是几句词、几首官方的叙事诗,便算有了一块历史的碑文。而那些优柔寡断反复纠结的人物,反倒因为性格弱点导致的起起伏伏,变成了后头出生的那些才子佳人争相咏叹的主角。而更有甚者,大爱用自己的想象力来揣摩所谓切中要害的心思攒动,然后用洋洋洒洒之笔,填补出华丽的传奇。于是,看客们便忘记了,那真正的样子,是怎样的一回事。罗贯中笔下的诸葛亮和刘备,便是最最鲜明的例子了。只是可怜了那些被诸葛孔明气死的阵前将士,连吹胡子瞪眼都成了孔明智诈的铁证如山。

  肖斯塔不是英雄,可是他并不接受自己是一个悲情的人物,他反反复复的起落,以及那种形同自我放逐的存活方式,俨然一幅无用懦夫的样子。他是那样鲜明的表达着一个企图消失在这个世界明处的懦夫的形象,最好是谁都看不见他且谁都听不到他。这样,他便可以放任自己的灵魂浅吟低唱,哪怕只是悲观的靡靡之音,哪怕悲观的有悖红色太阳英雄主义的猎猎旗帜。

  巴恩斯却不气恼,并不气恼他的主角如此无用,连梦里头的倔强都成为一种连想象也不敢的地雷。或许这是他自己想的,也或许是他借着肖斯塔的嘴来埋怨,堕落只是堕落吗?这个只不过是第三版的征讨享受到第一版的批斗时候,那种无能为力的嬉笑。

  是的,我似乎果然听到了嬉笑声,那不是巴恩斯的,却是肖斯塔的。

  他明明在生命的每个栈桥上进退维谷,却依旧当着每个人的面,用一副冷漠脸,发出吱吱的嬉笑声,或许如狗吠一样杂乱,也或许如鸭子叫一样吵闹,亦或许如同把苍蝇气死在半空中的第一篇章一样滑稽。可是,还能滑稽过肖斯塔自己的人生吗?

他是一个错误,被迅速纠正;是照片中的一张脸,但会在第二次印刷时消失

  那么被压迫和监视的人生,被束缚和操控的笔尖,被揉捏和撕扯的灵魂,到底哪一种才是肖斯塔的痛点?

  或许,其实他是不痛的。毕竟那些振聋发聩占据头条的文章,和他没有关系,那些充满了褒奖和称赞的被推荐的曲目,他也没有听过。他只是稍微有些不明白,文字才是蛊惑人心的呀?音符什么时候也具备了令人麻木的能力?他忍着不去嘲笑那些临阵脱逃的同僚,他们不过是借他的名字被声讨的对象。他也忍着不去怜悯那些故作倔强的同伴,他们不过是忘记了他滑稽本性的无能为力的刍狗。

  其实我有点无法理解,当肖斯塔的稿纸被收在不属于自己的书房里的时候,他的音符如何躲藏,如何隐匿,如何收敛?或许,当他终于走进了所谓闰年的诅咒的高潮的时候,他已经对这个无所谓了。他应该会与期待,自己的作品会在当代奏响,而不是无趣的让所谓的时间来做判断。毕竟,他活在这个时代,才会写出那样的旋律,也是为了当代的人谱就的。那种所谓的经历的时间便会成为经典的措辞,在他反讽的眼里,简直就是荒谬的最大值。但是他却无法阻止自己的曲目用在一种卑劣的状态下风靡全国,那种名堂显然让他好像吞了一个苍蝇一样恶心,那是曾经想要杀死他现在又捧起他的势力。

  我忽然为他庆幸了,庆幸他的魂灵在第一个闰年之后好像就已经死掉了,这个给了他一种超然的立场,一种类似时间旅行者的立场,或者说重生文里头主角的立场。这个立场可以让他暂时忘记所谓的痛苦或者酸涩,反正他已经死了,跟他没有关系,他随便看看就好,至少不会觉得自己卑鄙,用一种出卖的方式换取自己的复苏。

  随便,毕竟还是做到了,因为:

音乐想在它被写下的时代被听见……

  巴恩斯说,他的英雄是一个懦夫。我却打从心眼里喜欢这个懦夫。

  在读这本书之前,还以为这大约是一本类似《宇宙的琴弦》一样的基础科学普及读物,难道不是吗?连书名也可以那么完美的组成CP。读完了之后,却发现这是一本让人窒息且活泼的哲学书。不过巴恩斯不是哲学家,他的哥哥才是。但是他却比他的哥哥更擅长于用断裂的时间构建成无限延长的琴谱。

  这个琴谱从意识形态的前世一直到来生,或许还会持续超过两千亿年而不知终止。它的节奏跳跃零散,但是又充满了一种倔强的苟延残喘。它从来没有放弃过见证自己想象中的有朝一日,能够成为不再需要为反讽而存在的舞台以及专栏。它既鄙视着牺牲自己所有一切成全虚名的英雄,也唾弃着以所谓自由之名在禁锢外的虚张声势。

  是的,一切都是虚的,虚假、虚伪、虚空、虚无,唯有自己手里的钟摆才有那么一点点可靠的感觉。当它被食指和拇指松开的时候,总能适时的发出某种鸣声。所以,肖斯塔捏着自己心头的钟摆吗?是他自己捏着,还是被谁捏着,亦或是他知道被谁捏着,隐忍不过是相信终有一天那谁会松开?

  可是果然会松开吗?时间的噪音都会随之被捋干净了,只剩下清脆的鸣声吗?

  还是说,当它足够强大便能抵抗噪音而成为历史的低语,其实不过是肖斯塔想象中的美好?

  巴恩斯没有答案,肖斯塔也没有答案,巴恩斯的哲学家哥哥呢?他说了,记忆都是想象。好吧……

后人该相信什么?有时,他觉得一切都另有版本……

  到了这个时候,时间的噪音俨然成为怯懦灵魂的赞歌。他那样不屑一顾的看着貌似叛逆的革命者,他沉默不语的看着振振有词的大话精,他一言不发的看着道貌岸然的渔夫。

  哦,这个典故来自书里头的某个章节,被斯大林选中的郝连尼科夫是日丹诺夫的亲信,而逻辑不过是一个渔夫必然大老远就能认出另一个渔夫……我嗅到了钓鱼爱好者的下作,但是他们在肖斯塔的眼里却只剩下好玩。

  没错,他们都是时间噪音里的休止符,给了人喘息和回味的时间。这个角度来说,那曲赞歌似乎也没有逃脱用一些人的牺牲成全另一些人的俗套。

  而最有趣的是,这个俗套一直都在,从未落伍。

  于是,道理就变成了这种样子。我好像看到了肖斯塔的笑脸,自由散漫又如此狰狞可怕。

  他冷冷的说,巴恩斯冷冷的写。

  于是连“英雄如果变成了一种虚荣,以你的亲友的牺牲为代价,那怎么还能叫英雄呢”,或“狼不知道羊的恐惧”这种厉害的句子,都变得简单朴素了。“命运”不过与“就这样”同义。

  《时间的噪音》读后感(二):《时间的噪音》:肖斯塔科维奇,外表懦夫内心硬汉

  《见证》风行一时以后,对这个世界而言,肖斯塔科维奇还有秘密吗?朱利安•巴恩斯要以肖斯塔科维奇为主角写一本小说,等于给自己设置了至少两道屏障。一是,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懂的人少但他的故事知道的人不少,小说的基本创作手法就是虚构,用真实的历史人物做主角,虚构还有用武之地?二是,既然肖斯塔科维奇的人生已经固化,如果不能无所顾忌地虚构,再写一遍他的故事,意义何在?

  几乎一拿到刚刚出版的简体中文版《时间的噪音》,我就开始了阅读。今年是肖斯塔科维奇诞辰110周年,我用阅读以他为主角小说的方式纪念他,感谢他的《第一大提琴协奏曲》给过我的复杂感受。这部以恐怖的脚步声为开端的作品,听一遍是一遍的回望:那时到底发生了什么?或者说那时肖斯塔科维奇到底看到了什么,才会在通常以悠扬说话的音乐里渗透进了惊恐的节拍?

  朱利安•巴恩斯重点描述的两个故事,都不是第一次听到,在《时间的噪音》里经由作家的思考再流注笔端的旧故事,果然散发出了程度更深的被红色恐怖攫取后个体的无奈和深入到骨髓的恐惧。

  一个故事,是关于小提琴家大卫•奥伊斯特拉赫的。“这位小提琴家向他(肖斯塔科维奇)描述,他们怎么一夜一夜跑来他的公寓大楼带走某个人。从来不是群捕;只抓走一个牺牲品,然后下一晚再带走一个——这种做法让那些留下的人,那些暂时幸存的人,越来越恐惧。最后,所有房客都被带走了,是剩下他家和对门那家。第二天晚上,警车又来了,他们听到楼下房门砰地关上,脚步声沿着走廊过来了……进了另一间公寓。奥伊斯特拉赫说,从那一刻起,他一直在害怕,而且,他知道,这恐惧将延续余生。”

  另一个故事,是关于年轻的元帅图哈切夫斯基。从留存于世的图哈切夫斯基的照片来看,除了骁勇善战以外,元帅还帅气逼人。当他春风得意的时候,“红色拿破仑还只有四十多岁,是个坚强而英俊的男人,额头上有显眼的美人尖。他听完了发生的一切(肖斯塔科维奇的歌剧《姆钦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挨批),中肯地分析了门徒(肖斯塔科维奇)现在的处境,从战略上提出了一个简单、大胆而慷慨的方案。他,图哈切夫斯基元帅,将亲自给斯大林写一封求情信。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大大松了一口气。当元帅在桌前坐下,展平面前的一张白纸时,他头轻了,心也松了。但这个穿着军装的男人一抓起他的笔开始写字时,一种变化忽然袭来。汗水从他的头发里冒出来,从他的美人尖一直流到前额,又从脑后渗进了衣领。一只手拿着手帕不安地抖动,另一只手拿着钢笔停住了。这样没有军人气概的恐惧令人沮丧。”

  奥伊斯特拉赫的恐惧,无需赘言。只是图哈切夫斯基,这位年轻的元帅,因为帅气的外貌以及冤死后被人像拖冻猪肉一样拖出审讯室的惨状,我们把同情给了他。现在,通过朱利安•巴恩斯的小说,补上了我们在看资料时因为同情而有意无意旁落的图哈切夫斯基在肖斯塔科维奇们之上时的颟顸和在斯大林之下时的哆嗦,不由得心生惧怕:假如他没有死于非命而是更加平步青云,他对肖斯塔科维奇们的态度会相左于斯大林吗?或者,体验过极度恐惧的人,一旦走运地抵达了凌驾于全人类之上的位子,他是否会将之前不得不吞下的恐惧悉数释放出来加倍还之于那些无辜的子民?真的不是无妄的猜忌,那个名叫郝连尼科夫的作曲家协会第一书记,面对斯大林时能害怕得一泡屎拉在裤子里,一转身审讯起肖斯塔科维奇,马上狐假虎威得比斯大林更令人胆战心惊!

  有些往事,注定成不了烟,就像《时间的噪音》所罗列的这一些。越是在非人的往事中瑟瑟发抖,越是对肖斯塔科维奇能够在那样的政治环境下以懦夫的姿态,将智慧变成能长久地给失意的、彷徨的、畏惧的、无所适从的人们以温暖怀抱的音乐作品,充满了敬意和不解:肖斯塔科维奇是怎么做到的?

  我想,这也是朱利安•巴恩斯用了30年的盘桓最终决定将肖斯塔科维奇人尽皆知的故事虚构成小说的原因:当自己的用心之作《姆钦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被无端指责乃至被上纲上线批判以后,肖斯塔科维奇为什么还能够为这个不能给他一架安稳的钢琴让他平静作曲的国家鼓与呼?有一张著名的照片为例,他戴着钢盔站在列宁格勒保卫战的战场上;更有著名的作品为证,《列宁格勒交响曲》也就是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交响曲。

  朱利安•巴恩斯试图给《时间的噪音》读者一个相对没有疑义的答案,从他为这本小说设计的结构可看出他的努力。1936年、1948年和1960年,被小说的译者翻译成“闰年”的时间概念,与此地对闰年的理解稍有差池,像是我们的十二年一轮回的意思。朱利安•巴恩斯假托肖斯塔科维奇迷信闰年之说,选择了发生在上述年份里肖斯塔科维奇生命中的大事,来回答我们的问题。

  1936年,因为斯大林的钦点,肖斯塔科维奇的歌剧《姆钦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上了《真理报》被批判。

  1948年,因为斯大林的钦点,肖斯塔科维奇去美国参加世界和平和文化大会。

  1960年,斯大林已成故人,接班的赫鲁晓夫如玉米棒一般让肖斯塔科维奇感觉如乘上了随时会抛锚的新车,然而,就在这一年他加入了苏共。

  既然批判《姆钦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的声浪让肖斯塔科维奇陷入了惶恐不安的境地,肖斯塔科维奇为什么不步斯特拉文斯基的后尘去西方世界寻求纯粹的音乐世界?而是在每一个夜幕降临时分,为不让妻儿看到他被捕的惨状,拎着个箱子等待在电梯旁?

  既然不得不听命于斯大林去到纽约为苏联代言,太多的暗示让肖斯塔科维奇心领神会,只要他纵身一跃,他就会像他崇拜的同胞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那样在自由的美国纵情挥洒才华,他为什么甘愿默默吞下纳博科夫的堂兄尼古拉斯•纳博科夫的诋毁也要回到苏联?

  人们希望在斯大林死后苏联发生的变化,在赫鲁晓夫上台以后并没与如期而至,相反,赫鲁晓夫“战车”驾驭着苏联距离自由和民主还越来越远了。饱受斯大林时期苏共的恐吓和谩骂乃至强迫其做一些违背心愿的事情的摧残以后,肖斯塔科维奇为什么要在1960年加入苏共?

  朱利安•巴恩斯一面庆幸在英国当作家从没有受过因政治原因不得不写作的委屈,一面给肖斯塔科维奇的选择盖棺论定:“我的英雄是懦夫”。说得也没有错呀,在那样的强权政治下,做一个铁骨铮铮的英雄是一时的痛快,而像肖斯塔科维奇那样,要在备受压制乃至屈辱的情形下千方百计地寻找到可以发出自己内心之声的缝隙,受的是凌迟之刑,“相比英雄,做肖斯塔科维奇那样的懦夫,要艰难许多”,能有这样的领悟,朱利安•巴恩斯不愧为世界上最聪明的作家之一!我还特别欣赏其在小说中对斯特拉文斯基、萨特等西方知识精英夹枪带棒的鄙夷,应验的是中国的一句老话,“站着说话不腰疼”。只是,朱利安•巴恩斯也不曾像肖斯塔科维奇那样弯过腰,他又怎么能身临其境地感受肖斯塔科维奇为保留自己身在苏联还能作曲所受的委屈?

  当然,他可以离开他的祖国,那么,肖斯塔科维奇就不再是我们今天认识的肖斯塔科维奇。在他诞辰110周年的2017年,让我们在朱利安•巴恩斯的《时间的噪音》中缅怀他感谢他,他用外表懦夫内心硬汉的坚持,给了我们那个时段那个国家音乐的记录。

  《时间的噪音》读后感(三):有时做懦夫比做英雄更需要勇气

  世人都瞧不起懦夫,崇拜英雄。

  懦夫只为了自己能够活下来,唯唯诺诺,尽所有丧尽尊严之事都可以。英雄则为了理想或者是其它崇高的事物,毅然决然的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去追求。在文学作品中,歌颂英雄和英雄主义是永恒的主题。

  但在《时间的噪音》中,歌颂的却是一位懦夫。

  他为了活下来可以放弃自己的作品,放弃自己的荣誉,成为政府的传声筒,服从于强权,服务于强权。他被很多有骨气的人所唾弃,认为他是个软骨头,墙头草。

  他就是被誉为二十一世纪最著名作曲家的肖斯塔科维奇 。

  从一出生,肖斯塔科维奇就被在他之上的权利所控制。甚至于连他的名字也是权力之下的产物。

  这本介于真实与虚拟之间的书,是英国作家朱利安·巴恩斯根据肖斯塔科维奇的自传,以及周围人的回忆录所作。其中大部分事件都来自于真是发生过的历史,其余事件则是根据自传和回忆录中的只言片语扩写而成。

  故事从肖斯塔科维奇蹭提过的一句完美的三和旋为锲子开始。通过无关紧要的老兵引出关于那个个人崇拜风靡的时代。

  之后笔锋急转,从肖斯塔科维奇出生开始讲起,以他生命中的每12年一轮回,将他的人生分为了几个阶段。年轻时,成名后,暮年时,将这个伟大的作曲家的一生展现在人们面前。

  虽然是这样的时间线,但作者着重描写的是成名与暮年间的36年。根据肖斯塔科维奇的自传中所描述,他对某些年份出奇的着迷,而每12年,也就是一个轮回,他的人生轨迹就会发生变化。于是作者通过这些细微末节,从他的出生入手,深度剖析肖斯塔科维奇性格的形成,这样有助于理解之后他做出的每个选择。

  在36年的轮回中,肖斯塔科维奇由一个春风得意,才华满溢的青年经历了日常等待死亡来临,成为政府的传话筒,完全放任自己成为强权的提线木偶三个阶段。

  就像作者所做的比喻,肖斯塔科维奇就像是一只有着华丽羽毛的鹦鹉,引人瞩目,也引来了一只比他强大很多的猫。猫揪着鹦鹉的翅膀,从台阶上一节节的往下走,鹦鹉无力反抗,只能任由猫托着自己,头不断地撞在台阶上。

  肖斯塔科维奇的一生也是如此的被动,他像是个无辜的船被水流推动,无法预知自己会达到哪个彼岸,会经过哪个港口。但不管是什么,他能做都只有接受。

  英雄总是会英勇的抗击自己的命运,他们永不屈服,为了自己的理想什么都可以抛弃。

  懦夫却只能随波逐流,为了能够活下去,卑微的成为墙头草。

  人们喜欢英雄,向往英雄,是因为大多数人在现实生活中都是懦夫。

  但就像作者所引用一句话:“在与伽利略同时代,有个才智不输给伽利略的科学家,但他还有家人。”

  这可能就是为了小说和影视作品中的英雄大多是孤儿的原因吧,他们不用考虑家人会因为自己受怎样的拖累,不用担心没有自己后家人该如何生活。

  但是肖斯塔科维奇需要考虑这些。在那个政治高压恐怖的年代,他见过太多家庭因为某一个人被清洗,见过太多的悲剧和支离破碎。他有母亲,有姐姐,有两个孩子,还有妻子和情人。

  在等死的年代,因为赏识他的将军被清洗,他每日生活在准备随时迎接死亡的恐惧中。在那个你在路边和人说句话,如果那个人被抓,你也会被连累的时代,肖斯塔科维奇已经准备好了坦然面对死亡。

  为了不让孩子见到自己被抓时的样子,他每天穿好西服坐在电梯口等待着那一刻来临。

  没人能够明白那时的他是多么的绝望,或许那时他要是被抓走了,也会被冠上英雄的名号。但据后来有些传闻,斯大林说谁也不能动他。

  肖斯塔科维奇没有等到自己的死亡,却等到了自己被许多有骨气的同行所唾弃的命运。国家用他当传话筒,向西方社会传递他们的语言。无时不刻的秘密警察们潜伏在他的身边,监督他有没有说对话,是不是想要充英雄。

  在面对西方媒体咄咄逼人的采访时,他退缩了。为了家人他放弃了流亡海外的机会,只能用书房不放斯大林像的方式默默地反抗着。政府给他安排了政治老师,他在政治老师面前唯唯诺诺。用蛆虫的双关语默默地反抗着。

  在领袖和国家面前,我只是只蛆虫。

  肖斯塔科维奇总是这么说,他不敢做出任何出格的事情。因为他的家人还在。为了家人,他只能任由强权将他左右。

  这让我想起了文革时期的很多人,有些人到现在都无法洗清他们身上的骂名。只因为他们在文革的时候没有选择反抗,而是选择出卖身边的人苟且偷生,以至于曾经他们所有的光辉都黯淡下来。

  虽然肖斯塔科维奇没有出卖过身边人,但是在政府要求他签字的每个地方,他都签了字,甚至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签的是什么。但因此他也背负了许多骂名。

  人们期盼英雄,鄙视懦夫,鄙视那些为了自己可以活下来不惜牺牲他人的懦夫。可如果真的将他们处于那个环境下,他们又会如何做呢?

  有时做懦夫比做英雄更需要勇气。英雄只需要爆发一下子,就可以再也不顾及之后的事情。

  懦夫则要忍受着活着的时候被众人唾骂,没有人理解的孤独,一次次违背心意的选择。看着自己是如何被时代,被强权,被所有可以征服他的东西所吞噬,失去自我,不敢表达任何的东西,忍受着所有自己厌恶的东西,成为自己最不想成为的人。

  而这一切只是因为,他还有家人。

  非常喜欢结局的处理,那一个美妙的三和旋,或许那个时候的肖斯塔科维奇才是真正的自己,那个单纯,才华横溢的作曲家。音乐是他的全部,他曾希望的全部。

  《时间的噪音》读后感(四):随感

  我愿意相信这种信念。

  《时间的噪音》读后感(五):"一个听,一个记,一个饮"——评《时间的噪音》

  朱利安·巴恩斯的最新中译作品《时间的噪音》尚未面世前,我曾在澎湃新闻的“翻书党”栏目,先读了恺蒂专访巴恩斯的访谈录。那时对巴恩斯本人了解不多,只是读了他的短篇小说集《柠檬桌子》和布克奖之作《终结的感觉》。

  收到《时间的噪音》之后,惊喜地发现与这篇访谈再次相逢。前段时间正在苦恼于找不到这篇访谈重读,正好这次有了白纸黑字可作收藏。

  我想我对于巴恩斯的欣赏,除了小说精妙的故事结构以外,还有语言的凝练与准确,他总是能轻松地点破世事与人生的痛点和症结。恺蒂在访谈中也就此问过他,他很坦然地接受读者的夸赞“这正是我想说的”,并分析了为什么能够做到这一点“我的工作就是要用语言表达感情,这是我赖以谋生的职业,练了四十年的功夫,我可能驾轻就熟了吧。而且,随着年龄增长,生活教会你不少哲理,也让你更有信心进行总结,更能言简意赅地、准确地表达自己。”

  “一个听,一个记,一个饮”摘自书中的一句俄罗斯谚语。巴恩斯借用这句谚语,以及肖斯塔科维奇本人亲历的一桩故事作为开篇引子,并在末尾补足后续,故事合体,小说终结。

  巴恩斯没有以时间为脉络,不以划分这位伟大音乐家的青壮年、中年和老年作为叙事节点。而是巧妙地将“在电梯旁”、“在飞机上”和“在汽车里”作为章节划分,分别讲述了肖斯塔科维奇在不同人生阶段所面临的境遇。

  电梯、飞机和汽车,是标志鲜明、立意深刻的表征。

  1936年,斯大林去看肖斯塔科维奇创作的歌剧《姆钦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但却中途退场,随后《真理报》刊发社论《混乱取代了音乐》,老肖被当局招去审问,加上当时气氛紧张,许许多多艺术家、音乐家纷纷莫名其妙地消失。肖斯塔科维奇断定自己会遭到逮捕,他不想让妻子和尚不足一岁的女儿看到自己在深夜穿着睡衣睡眼惺忪地被人揪起来带走的狼狈模样,于是在每个深夜里都拎着皮箱,穿戴整齐地坐在公寓电梯口抽烟,等待“被逮捕”的命运降临。

  而后,作为苏联社会主义艺术家的代言人,他在斯大林的钦点之下,不得不前往美国纽约参加国际和平会议。在那儿机械地念完了苏联当局写好的稿子,既没有见到他崇拜的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还被中情局资助的流亡作家纳博科夫百般质问,极受羞辱。在他居住的酒店外面,有人一直在外面打着横幅呼喊肖斯塔科维奇从窗户跳出逃离苏联管控,寻求美国庇护。美国之旅并不愉快,老肖坐在飞机里,回忆起了这趟远行的来龙去脉,以及一幕幕并不尽如人意的情境。

  斯大林去世后,赫鲁晓夫有意赋予他更多的光环,作为权力走向进一步民主的陪衬。晚年的肖斯塔科维奇受到了非同一般的重视。他开始有了专职司机,有了专属的汽车和别墅。老肖没有拒绝这一切,事实上他也无可推脱,无处可逃,接受只是命运的一个必选项。

  小说语言之克制,之疏离,之精准,都使人深深折服。

  巴恩斯为自己的英雄著书立传,却没有夹带任何一丝一毫的个人崇拜和偏袒之情。故事直白,甚至毫不留情地向读者呈现肖斯塔科维奇的懦弱身影。在看不到前路何方,光明难寻的时代,他选择了沉默和隐忍。他没有流亡海外,在官方的压制下被迫低头,心中却从未真正拜倒于权力脚下。

  在他的晚年,回想起自己最崇拜的斯特拉文斯基。斯老师很早就离开了赤色旗飘扬的俄国,也从未就政治谈过只言片语。肖斯塔科维奇是失望的,失望于斯特拉文斯基虽然满腹才华,却并不在外面奔走呼喊过。他想起了同在苏联“受苦受难”的音乐家普罗科菲耶夫,倒霉的普老师不凑巧地死得比斯大林早了一些些。他还想起了萨特、萧伯纳等人,虽然身在资本主义阵营,心在社会主义大家庭,可都没有站在公道的立场上批判过苏联对国民的一系列清洗和镇压行径。当局好吃好喝地招待远方的来客,而在宾主尽欢之后,盛世图景立现。如此看来,沉默和隐忍并不是一个最坏的选择,至少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在巴恩斯笔下,构成了读者与文本语境的疏离感。除了空间的距离(我们不在俄罗斯),还有时间的隔阂(那是一个远去的年代),以及意识形态方面不可逾越的鸿沟。巴恩斯把整部作品还原在一个封闭的场域内,那是一个气氛紧张、肃杀、密不透风又布满监视的苏联斯大林时代。

  巴恩斯在书中多用第三人称叙事,这个“他”常常陷入思考,大量的文字用于描述纠结万分,百转千回的心理活动。最后第三章加上了第二人称“你”,观察角度悄然转变,但从始至终巴恩斯都维持着一贯高超一流的语言驾驭能力。

  喜欢老肖的人都会听说过或者读过一本书,是肖斯塔科维奇的回忆录《见证》。《见证》也是巴恩斯创作《时间的噪音》时,一个重要的参照读物。肖斯塔科维奇的语言非常琐碎而零散,很多自言自语的成分夹杂于其中。而《时间的噪音》看似是以第三人称陈述心理活动,却思绪冷静、条理清晰;看似是一个人的内心戏,却完整地讲述了发生在肖斯塔维奇身上的一桩桩事件,点出一个个改变人生轨迹的细节,道破权力与制度的弊病本质。

  肖斯塔科维奇的人生,的确是一个值得反复琢磨和推敲的典型案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