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读后感10篇

2018-04-03 20:40: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读后感10篇

  《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是一本由大头著作,浦睿文化•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8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读后感(一):大头马你当真不怕患上人格分裂症吗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因为书名中的“写作指南”这四个字而选择了这本书,反正我是因为这个原因被被忽悠来看这本书的。

  翻开开始看之后才发现,我又犯了先入为主毛病,并且这在我的阅读经历中已经不止一次了。此书书名为写作指南,其实并无多少与写作技巧有关内容。它一共由八篇短篇小说组成,开篇即交代给读者,这是由为了三千万奖金而参加一个写作班比赛的八个人所写的八个风格各异故事。每个故事的篇首甚至还交代了该作品作者年龄性别以及作品内容的点评。8篇作品写作风格体裁各异,内容切入角度也各不相同表达观点也是各执一词。看上去似乎这些人还真是冲着那三千万奖金去的,拼了老命的使出浑身解术用自己最擅长的文章类型来写作。其实我们都被这个叫大头马的作者忽悠了,因为这本书中的所有故事,都是她一个人写的。

  我也曾经尝试着用两种风格来写作,想象自己是两种不同性格的人,用不同的身份来写不同的文章。不过只试了一下就紧急叫停了,因为总感觉样子做,脑中有两个小人在打架,那打的真是难解难分、闹哄无比。为了自己的身心健康着想,我决定还是老老实实的只按照一人的方式方法来写就好,免得什么时候患上了人格分裂症自己还浑然不觉

  可是有人是不怕患上这种病症的,比如说这本书的作者大头马。她居然把自己想象成是八个不同的人来写作。用这八个在脑海虚拟出来的写作者的作品,架设了一个极具荒诞讽刺世界

  平心而论,此书书名中的后半部分“写作指南”虽然有误导的嫌疑,但是前面的“不畅销小说”倒是有些贴切。

  自从互联网出现后,感觉人是越来越浮躁了,很少有人能耐下性子来认认真真的去阅读并研究一部富有思想内涵的小说了。现在啥都讲究快,文学作品也出现了快餐式,什么文字功底、现实意义情节铺设、中心思想、故事隐喻统统都不重要。只要情节曲折离奇、内容感官刺激、文字辛辣火爆题目博人眼球就能大卖。而那些秉承写作原则,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作品,除了真心喜欢阅读并研究文学之人,还真是少有人问津。

  按照这个推论,这本《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恐怕是真的很难畅销。

  不过作者好像并不在乎这一点,她似乎一方面只是想要以此书来吸纳更多有志于从事写作这门手艺的人,而另一方面是为了证明她在二十几岁的头几年并不是始终无所事事

  她善意的提醒各位,写作不会为你带来任何收入

  这摆明了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人不同,不相为何。作者写此书,只为证明自己,图得是一个痛快。喜欢的人,请过来聊聊不喜欢的人,好走不送。

  其实我好奇的并不是这书是否畅销,而是要真的把这八篇作品拿来参赛,非要排出个一二三四五来,最后到底谁能拿到那三千万的奖金。

  《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读后感(二):我的侄子大头马(二)

  虽然从小看着大头马长大,可我并不了解这个侄子。有一次我和他还有二捞三个人一起吃饭,他们俩当着我的面讲了整整两个小时的相声,我从头到尾都没有笑。我不知道大头马现在都在想什么,也看不懂写的是什么,所以拿到这本书以后,我也没打算看。

  我不了解大头马,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我这个侄子在文学路上快要完蛋了。比如他常常说:

  “我已经成功的塑造成性别神秘作家形象了。”

  “我已经成功的伪装成一个九零后了。”

  “我已经成功把我的名字改成头马,以后就是文学界的领头马了。”

  “我已经成功分裂成八种人格写小说了,这是对我的母校八中的致敬。”

  可我记得他好像是六中毕业的。

  大头马并没有成功。他之前拿了一笔稿费,去了南美朝圣,在博尔赫斯的雕像前许下宏愿,要拿下诺贝尔文学奖为博老师报仇,给瑞典那帮人一个狠狠的白眼。博尔赫斯在天之灵愁眉苦脸的说了一句死了这条心吧,可能是西班牙语的缘故,大头马没有听懂。

  大头马归国以后,突然意识到快穷得吃不上饭,于是搞起了分答,想以“中国年轻的南极马拉松女选手”的身份骗点钱,定价9块9,总共收入198,是他妈妈一次购买了20份。

  “必须要用文学向这个操蛋而贫穷的世界反抗了!”

  大头马只好再次向自己吹了一个牛,他想到另一种写小说的方法:

  “我在小说中把我认识亲友都写了进去,其中戴晓亮也就是不流,保罗的口袋老板带头鼓起了掌,葛翔宇紧跟其后,连续咳嗽了三声。”

  “本书的字号比普通书放大了五倍,一次性攻克了老花和近视的读者在阅读上障碍,阅读的快感也放大了五倍。”

  “为什么八篇小说,七篇篇名都是《XX指南》,而有一篇却是《一块丽兹饭店那么大的沉香》?这是对强迫症的一次有力打击,可以说,本书的出现,就是一种挑衅,向谁挑衅?管他妈的,反正已经挑衅了。”

  总之,大头马以文学的名义玩起了行为艺术,可是无论如何挣扎,仍然改变不了不畅销这个事实作为亲友,我们感觉到非常的担忧,为了保住我们在文学圈唯一的余脉,好继续跟人吹牛,我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送上了来自微信群的温暖

  “大头马,你要坚持住,吃不上饭是一个作家的基本素养。”

  “不畅销不代表没有读者,至少书是印出来了!”

  “一定要跟读者决裂,但要让出版社及时打钱!”

  “无论多么艰难,记住,我们已经在你朋友圈点了赞。”

  当然了,大头马还是留了一手的,他在书的开头写道:

  “本书送给马丽春,虽然她对此并无太多贡献。”

  马丽春老师是大头马的亲妈,这段话的意思是:在写作这个过程中,马老师没有帮上什么忙,所以在卖书的环节上,怎么也要出点力吧。万一实在太不畅销,一本也卖不出去,为了支持大头马的文学事业,也让读者和出版社有种写了本不畅销书也能畅销的错觉,至少要把库存的书全部买下来。

  反正马丽春老师已经发起众筹,筹到了一笔巨款。

  《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读后感(三):花式嘲讽评论者指南

  “评论从来就是模仿。”

  ——《评论指南》

  在此书的第247页,我再次陡然感受街角处迎面撞上来的嘲讽气息,先是一慌,然后释然:“还好我不是一个评论家,我只是一个微小的读者,嗯。”我花了三个并不连续的晚上读完全书,然后第一个冒出来的疑问是:“大头马是男的女的?”(我并不认识大头马,读这本书纯粹是被书名所吸引)我拿着问题去问朋友,得到的答案是:这不重要。我转头想了想,是啊,的确不重要。

  老实说,看到开头的那句“评论从来就是模仿”,有那么几分钟不敢下笔。万一着了道了,成为模仿之作,岂不就尬评了?所以我决定,还是正襟危坐些,体面地写点个人的小看法(但不得不说,模仿这件事还是挺诱人的)。

  大头马的这本小说,着实技巧华丽语言玩意在他手上像转笔那样自在随意。为什么大头马是男是女不重要呢?套用罗兰·巴特的话来说就是:他死了。大头马在《一块丽兹饭店那么大的沉香》中说:“但凡上过文学理论的课,应该都能够明白这个小把戏是什么。”侥幸有几节文论课没睡着,使得我此刻能够稍稍揣测一下这个小把戏。没错,这个小把戏,就是前面提到的罗兰·巴特的“作者之死”的说法

  罗兰·巴特在《作者的死亡》一文中提出,文本概念诞生宣告了作者的死亡。这种死亡并非指作者不存在了,而是作者隐蔽了。按照传统的文艺评论方法,一部作品的空间属于作者这个人的,这既是因为时间上的先后,也是因为行为逻辑上的一脉相承。但巴特认为,作者仅仅是写作的主语,而非有具体精神的人。

  在大头马的这本小说里,从《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到《评论指南》一共八篇,每一篇他都用不同的语言将自己隐藏起来,就像许多推理小说中提到的反侦察秘诀一样:把一棵树藏在森林里。大头马把自己隐藏在诸多作家的语言森林中,包括马尔克斯、塞林格、索尔·贝娄、赫胥黎等等等等。本雅明曾梦想写一本完全由引文构成的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大头马对这一想法进行了实践,只不过他的引文是抽象的、诸多过往写作者的声音

  但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大头马营造的这一语言迷宫,并非像本雅明那样出于某种写作上的雄心壮志,更多的反而可能是一种游戏心态(至少从外部表现上来看是的)。他像一个游戏地图设计者,从上帝视角观看在主谓宾之间穿梭的人们,可能还会配上BGM。这些人都是谁?当然是评论家了,还有更多渺小的读者。他能够看到,有人在死角处暗暗死磕,有人在多岔路口选择困难,还有人在前途莫辨处狂妄自大。看着这一切,一定开心极了,假如他真的存在,并且是个熊孩子的话。

  大头马创造了一个《盗梦空间》般的多维的、复杂叙述空间。同时在这一空间中,又安插了“如何写小说”这一命题,使得小说与现实的边界越发地模糊起来。这一“小把戏”安德烈·纪德在《伪币制造者》中也玩过,并称之为“纹心”(莫名感觉很杀马特)。同样,大头马的这一戏仿,可能依旧不是出于某种野心,而是好玩。一会儿是两个人的爱情故事,一会儿是写两个人爱情故事的作者,一会儿又是写作者的作者,仿佛在八门金锁阵中生门入景门出,来来回回闲庭信步;又如古装电影拍摄现场,“Action!”“卡!”循环往复导演端坐一旁,隐隐有穿越荒诞之感。

  从结构上来看,这本小说真的是八个短篇组成的吗?并不是。其实每篇文本都切实关联着另一文本,或隐或现,用老话说就是“草蛇灰线,伏延千里”。各种语言上的小把戏,就像这棵树上的果实,在枝桠间相互交错,撑起整个文本里巨大的叙事空间。正如大头马在文本中说的那样:“你可以把这些短篇视为一个长篇的若干碎片,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世界。”而这一切都将评论者引入早已挖好的文本陷阱

  再回到罗兰·巴特。巴特说:“批评以在作品中发现作者为己重任:作者一被发现,文本一被‘说明’,批评家就成功了。”想在大头马设置的迷宫中成功,显然没有那么容易。除了用语言的森林来设置障碍、用多维的叙事来模糊空间、用戏谑的口吻来诱导方向,大头马在最后一章《评论指南》中更是一本正经地创立“评论学”这一冷门学科,煞有介事地介绍学科的历史发展现状以及理论方法。说得有鼻子有眼的,太像是真的了,以至于溢出太多真实,就好像不是真的一样。而这恰是对评论的一种反讽。就像文本中男主说的那样:“光背定式没用。”

  巴特说:“生活从来就只是抄袭书本,而书本本身也仅仅是一种符号织物、是一种迷茫而又无限远隔的模仿。”大头马对“评论”这一行为的模仿(也是评论)带有一种上帝视角的、来自智商天赋的碾压式嘲讽。这种嘲讽很难说是善意的还是不善意的,因为这仅仅是一场文本游戏。只不过你面对的是一个博览闲书、智商感人、转笔娴熟、同时又极具演员天赋的“顽童”(推荐语里金宇澄老师是用的是这个词),你唯一能做的就是聆听嘲讽,并赞美享受着迷宫的精致。总之,是服了。

  另外说点题外话。作为一名伪资深摇滚乐迷,我对小说中出现了许多摇滚乐队颇具好感。我印象中看到的就有科特·柯本、大卫·鲍伊、齐柏林飞艇、AC/DC等传奇音乐人。有了摇滚乐,那一定少不了嗑药。小说中也多次提到各种大麻、迷幻蘑菇以及LSD等药物,在《阿姆斯特丹旅行指南》中还着重描绘了大型高科技嗑药现场。当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整本书都弥漫着迷幻摇滚的气质。当然还有一点儿性挑逗。总之,很嬉皮。

  以上解读,都是我一家之言。如有过度阐释,或与大头马本人创作意图相左等情况,我还是要把巴特老师再搬出来一次:“为使写作有其未来,就必须把写作的神话翻倒过来:读者的诞生应以作者的死亡为代价来换取。”翻译成人话就是:我是读者,我想说啥就说啥。

  《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读后感(四):致幻指南:《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

  大概是因为天生有点迟钝,我是一个读书特别慢的人,所以我到现在也没有看过多少大文学家的作品。在上大学之前,看过最多的书是郑渊洁写的。而上大学之后,尽管学校开过文学课,但我的注意力主要被影碟店、照相机和剪辑软件这些东西吸引了。所以,基本上当我开始工作,开始对文学感兴趣之后,我发现已经错过了读书的绝佳时机,而这也导致我三个月前才看过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并感受到了早就想感受的折服之情。 尽管自己总是骗自己说还有一辈子时间慢慢读书,但有时候看着自己买的千百本书,一声长长的叹息就好想要从心底回荡到时间的尽头里去。 而这时候,当你看到大头马的《一块丽兹饭店那么大的沉香》这篇小说,你就会感到绝望。小说收录在她新近出版的《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一书中。在这篇小说里,这位十分年轻的作者轻易地在文章中列出诸多文豪的名字,并试图用这些文豪的写作风格来组织、或者说游戏出一则只存在于文字中的时空。 小说故事很简单,就是作者与角色“W”的暧昧关系,也许还有一点爱情成分。小说中列出的名家作品诸如《麦田捕手》、《搏击俱乐部》、《米格尔大街》、《小镇奇人异事》、《中国套盒》、《悠游小说林》列出的作家诸如保罗·奥斯特、雷蒙德·钱德勒、威廉·巴斯特、塞林格、海明威、索尔·贝娄、奈保尔、哈金、略萨、艾柯、伍迪·艾伦……甚至是天才编剧查理·考夫曼。 这些作家和作品,除了绝少数的几个,基本上我都没读过,这也就为阅读带来了阻碍。因为倘若你能够如作者一样都读过并且了解这些作品的风格或写作方式,也许你会更自如地阅读这篇小说。不过,即使你了解了小说中提及的这些作家,大头马还在小说中设置了另一层障碍,即文本的结构方式。小说分了六个部分,但每一个部分基本上到最后都戛然而止,在下一部分的开头,作者开始消解自己此前的写作,情节在这种结构与解构之中慢慢结起一张网,你在各个结点处也许看到情人的暧昧,也许看到写作技巧的炫耀,也许看到作者自己生活素材的影子。 我在两重障碍面前读完并远离了这篇小说,它变成了记忆中的一张奇怪的蛛网,而网落下的影子,成为毕加索那种立体主义式的割裂而又完整的剪影的样子。 总体来说,这仍然是一种文字的炫技。而另一篇《阿姆斯特丹旅行指南》则近乎达到智商炫技的程度,它有着完整并且精彩的故事,甚至成功地融入了情感元素。 在我的阅读体验中,情感在《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一书中是稀罕之物,即使作者描述到了情感,通常也都是冷冰冰的,保持了充分的距离。比如小说《婚礼偷心指南》,偷情组织的“偷心客”之间的情感是故事重要的核心,但作者多少避开了这个核心,故事的创意本身被凸显了。 《阿姆斯特丹旅行指南》这篇小说很容易让人想起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盗梦空间》,在那个非同一般的男妓“妓院”(也可以说是爱情体验馆)中,通过“服务生”提供的某种神秘的致幻成分,主人公能切切实实地体验到某种婉转爱情或直通情欲的幻象。而“旅行指南”也就可以理解为精神扭曲指南,或者致幻指南。故事的悬念很有意思:女主人公去阿姆斯特丹嫖妓。故事的人物也很有意思,女主人公的朋友杰西卡·李是一个击碎规则的女人,狂热拥抱生活中一切越矩的事情,简单来说其实是就是藐视常态的生活。故事的转折也有意思,消失了很久的杰西卡·李再次与主人公相聚时,变成了另外一个人。而随着侦探小说般的对读者心绪的勾引,你成功地被作者套在了她的文字迷宫中,而后进入到她早已准备好的幻象华彩之中。 如果说大头马此前的《谋杀电视机》仍然在写作路途上奋力探索的话,从《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开始,她基本上开始有了逐渐成熟的写作方式,也就是说,尽管她在书中提及了许多著名作家,但她没有落入任何一个作家的文字巢穴,她在试图创造自己的文体。但读者也会在这八篇作品中发现,她在讨好读者的娱乐、高智商创意的快感,以及审视自身的严肃写作中来回摆荡,而最终会达到怎样的平衡,只能去问身处未来的作者本人。

  这本书里,情绪最激烈,最具有野心,写得最狂恣的,并非书中的各篇小说,而是本书后记《我听说海水曾经被分开》,作者这样的文字并不多见。你会在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闻见醉意,闻见理性断裂之后的跳跃,闻见迷幻药的强光,闻见诗的暴风雨,闻见她自己心底的深渊。 在这篇后记中她写道:“我泡在鬼魅般天堂色的内陆湖里放弃思考,蒸腾的气雾被刺骨的寒风吹散,突然间涌现出神与神的交谈。” 你当然会在这种语句中闻到这位作者野心的形状,这些野心自然也蛰伏在书中其他小说中。这种野心是作者的真相。这个世界有很多个真相,可以说有多少个人就有多少个,大部分是随着肉身的消灭而被埋葬了,而大头马的真相将留在世上,并且是比较有意思的一个。

  《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读后感(五):它试图寻找真相

  这本书搁置了很久才看,大概是因为从封面看来不太像我喜欢的类型。不过后来我反思,对现在的图书市场来说,一本书的封面和内容,事实上可能毫无关系,毕竟作者在其中可能没有任何发言权。我身处这个行业,应该明白这个行业的规则。以后要尽量用内文的质量来评判一本书,不可用别的方式。

  几篇短篇小说,看起来参差不齐,带给我的感受也都是不一样的。

  从《婚礼偷心指南》开始,我被这本书牢牢抓住。事实上是从这个小说的结尾开始。在最后一场婚礼上,作者有意无意透露了一个秘密,婚礼上播放的一首歌的名字。我立刻下载了这首歌,带着耳机读结尾。也许是这首歌原本就有迷幻的感觉,震慑了我的大脑;也许是小说的确到达了高潮。我相信是另一种可能性,在音乐的配合下,小说的结尾在我大脑中隆重展开。我仿佛看到所有人都在跳舞,仿佛我不是置身于自己的世界,而是在一个舞会上。

  读完这篇小说之后,那首歌一直在我脑海里,甚至一直走到我的梦里。我好几天不能从这首歌的情绪中走出。可以说这首歌很棒,也可以说这篇小说很优秀,那个像梦一样的场景,让我对这个作者一见钟情。

  我也喜欢具有迷幻色彩的小说,忘记从哪个作家开始。这本书里的《阿姆斯特丹旅行指南》和《一块丽兹饭店那么大的沉香》都有点让我迷幻的感觉。第一篇写一个原本普通的女孩,和另一个奇异女孩儿认识之后,经历了各种新奇有趣的事情。但是有一天,这个奇异的女孩儿突然消失了,她的生活因此而有了些许改变,但是她从未忘记那个女孩。情节跌宕,但是最终发现,这一切只是她和女孩在一起的一个插曲,一段幻想。后一篇写的是一个女孩儿惊奇自己的男朋友了解自己写的所有东西,甚至是所有的想法。后来发现,她就是被他创造出来的。

  读完这两篇,都有倒吸一口凉气的感觉。事实上,我们的生活太过平乏,总是缺少这样新奇的元素,所以我一直都喜欢这种风格的作品。在平淡的生活中,有太多我们无法冲破的事实,恐怕我们只能够用文字寻求其中的真相。

  《包夜指南》是一篇让我想到博尔赫斯的小说。我一直喜欢博尔赫斯,是因为他在每个短篇小说中,都试图创造一种宇宙的秩序。我在这篇小说中看到这样的尝试,虽然很多东西作者并没有写出来,但是我能够体会得到。

  另外,后记让人惊艳。适合每个周末的早晨诵读。

  《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读后感(六):一部具有创新风格的小说

  文/初晓

  第一次看这本书的名字,我还真以为这是一本小说写作指南,但仔细看书的简介才发现,这原来是一个90后作者写的一部小说。但这部小说又和其他小说不太相同,作者大头马一人驾驭了8种体裁不一的创作风格,从8个不同的主题进行了文学创作。

  这样一部小说,倒是挺新奇。那么,《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究竟新奇在何地方?让我们一一探讨。

  作为一部小说,取这样一个名字——《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明显给人一种误导,不知者自然认为这是写作指南。那么,作者非要选择这样一个书名,究竟是为何?看书中8篇小说的第一篇就大致明白了。原来,作者在书中虚构了一个写作班和一场奖金三千万的写作比赛,这个写作班的目的就是教人写出来不畅销小说。若是知道这些,是不是觉得此书立马有趣了?

  第一篇《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作为重点篇目,更是具有吸引人地方,它写了主人公被写作班选中,参与写作班的过程。他并非作家,也不是什么诗人,偶然误入“大师班”,见证了无数名人,可真正见证过后,却发现一切似乎跟自己想象的不一样。此篇小说以十分幽默风趣的语言讽刺了某些社会现实。或许在这样一个人人都可以创作的年代,文学似乎也变了味道。那些自诩为作家的人,真的是才华横溢,卓尔不群吗?

  《道歉指南》这一篇也十分有趣。道歉需要讲求技巧,道歉者如果能掌控局面,道歉就能够十分顺利的进行。首先要了解对方,然后要考虑吃,这也是决定道歉地点的重要参考。“道歉应该选择在潮湿的天气下进行。”大头马在书中这样写道。为什么非要在潮湿的天气呢?从书中可以知道,原来在室外道歉,尤其是在下雨之际,若是人数之多,竟然能够成为一道风景,对一个地方而言,这也能成为一种文化景观。“道歉时不要穿高领衣物,这会掩盖住低头时浮现的双下巴……”读这样的文字,实在是忍俊不禁。

  于是,我不禁感慨,大头马的脑洞实在是大。但若是细细体会,却发现,他的文字中带着讽刺的意味。真正的道歉需要的是真诚,并非演戏,也并不是过于注重自己的形象。可是现实中,被迫道歉的人很多,真正愿意道歉的人,只怕是很少。

  《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一书中,一共8篇小说,每一篇都是不同的风格,但是有趣的是,前7篇都是《XX指南》,唯独第7篇《一块丽兹饭店那么大的沉香》,这是不是作者大头马故意给强迫症患者制造困扰?答案我不知道,但是这部小说无论是从创作形式,还是创作风格都独具特色。如此创作风格,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大头马如此创作,风趣幽默,反映现实,也应该跟他的理想有关。他的创作目标是获得诺贝尔奖。从这个角度来说,或许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说不定在不久的将来,他真的可以实现理想。而这部《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说不定还真的会是一部畅销小说。

  总之,《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是一部构思奇特的书,一部让强迫症患者很无奈的书。其实呢,它就是一部小说合集,让人哭笑不得,读后又觉得特别现实。

  《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读后感(七):与可能不存在的自己分享大智若愚

  在一个看上去非常真实的梦里,第一人称的主角跟着长得并不像她闺蜜的女子,跑到阿姆斯特丹,寻找一场完美的肉体艳遇,但她并未得到实体的满足,相反,在一幕一幕的梦里看见了曾经的自己与曾经经历的事情。她创造了自己的梦,梦创造了此时此刻的她,和她的朋友。

  在大头马的新书(貌似在一口气里她已经出了好多本新书)《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里,有八个充满此类终极悖论,但摆出轻松好玩姿态的故事,等待读者进入、咀嚼、琢磨,然后吞咽下去或吐出残骸。这种游戏式写法,不仅仅体现在具体的语言模式或角色主体转换上,甚至是一种全面性的对自身生产的文本的包容。这种体验在第一次阅读大头马的《谋杀电视机》时就已经非常明显,尽管我始终觉得那部获得豆瓣征文首奖的中篇给人一种玩小聪明的感觉,但不仅仅从形式,而且试图更新整部小说的意识形态规格的野心,依旧跃然纸(屏幕)上。

  作者在《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里,不仅如同其化身各类指南作者所直陈的,在有意义的场景中寻找无意义的真相,更借助主人公之口,道出了“再也没有人老老实实写一个平地起高楼的故事了”的情形,这种情形,几乎可以用来概括八个故事的所有主角(在诸如《米其林三星交友指南》及《道歉指南》等冷静、客观、用说明书笔法写野狐禅的部分,则化身为作者本人)。在写作训练班的日常悖反及杀人者宾利的发家史中,可以看到对这本短篇集所身处的喧嚣时代的冷静与冷幽默回应,它们被角色之间约定俗成的一惊一乍包围,既在言语,亦在心上,是非常大头马式的机智文字游戏。

  作者的后记《我听说海水曾经被分开》已经成为本年度最佳阅读体验之一,这种快感最直接的经验来源就是一遍没读懂,相比《婚礼偷情指南》那样明确无误的情感错位,后记中的肆意汪洋,冲破一切与“实验”、“架构”、“假正经”有关的条条框框,抵达(起码是作者)文心的(可以一望而并不可知的)深处。在本书的腰封上骇人听闻地写着“8位人格 8种体裁 8个主题 1个人挑战文学创作的多样性”,其实并不骇人听闻,事实上,在一本书中完成这样多元且大胆(尤其是充满自嘲)的尝试,在文学阅读碎片化、轻微化的今日,是需要勇气的,究竟作者是否真的想要如本书开宗明义地说,将此书作为“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传世?这要问写作了《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的I君,或者写作了整本书的作者本人。当然,这位叫做“大头马”的作者,是否存在,仍然是一个谜,事实上,作为这篇书评作者的笔者,甚至感受到了小说字里行间,存在着两个“大头马”,一个是小说写作内的试图创造分裂的自己的作者,另一个存在于写作行为之外,将笨重的姿态传授给写作中的自己,也试图控制阅读中的读者的大脑。

  而这个写作外的大头马,谁能保证不是你(也许只有我而没有你们)脑子里的一个梦之构造?也许此人和这本书,明晃晃,纵横捭阖,充满自我否定与冲突的聪明意志,都不曾存在于一个特定的世界。当然不得不说,我非常期待这位目前已经出了三本书(并在成名前就有个人传记行世)的高能著者,能够在编织文字迷宫领域不断更上层楼,甚至自己成为一座迷宫。

  《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读后感(八):玩世不恭者活得艰辛

  现代小说的好处之一,可能是读者再也不用担心自己会“误读”了。一方面,这些现代派作品往往抽象而结构开放,并没有作者指定的唯一正确主题或含义,每个人都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去理解作品,“众说纷纭”才是好事;另一方面,就像王尔德说过的,“我常常担心不被误解”——恐怕每个小说家都不希望读者依照原有的认识来看待自己的创新。

  把这段话放在前面,当然是为了自我辩解。尽管我写过许多书评,但通常把现当代文学作为一个陷阱众多的特殊领域加以避开,那里有着风格指向多元的事物,每一种都含义多重,从而衍生出迷宫般的解释可能,试图加以理性的分析概括,对我而言是自讨苦吃。只不过在看完这部《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之后,作为一个前文学青年,我确实又想说点什么——就像很多年前卡夫卡的《变形记》给我注入的那种感觉:说不上来是荒诞、古怪还是什么,一时难以言传,但它却盘桓难去,使你不得不想花点时间搞清楚,这到底是什么。

  正如腰封上所说的,这部小说是“8位人格×8种体裁×8个主题,1个人挑战文学创作的多样性”(这是我第一次觉得腰封上的文字还是值得参见的);当然,不必因此畏难,因为这事实上也意味着,书中的8篇小说都是相对独立的,你可以任选一篇读下去,并且只要具备中学阅读能力,不会感觉读不下去。但它们并不是一堆五颜六色的海洋球,作为一部完整的作品,它真正耐人寻味的地方(也许是作者设下的陷阱)在于“结构”——就像顾城的朦胧诗,每一句看起来都很好理解,然而当它们拼装起来,它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对这样一部小说来说,它的意义不仅取决于那些已经写出来的部分,还在于那些隐藏在结构里、但没写出来的部分。作者没有必要把话都说完,相反,读者的阅读本身也构成了作品的一部分;写作和阅读是一场共谋。

  在每一篇小说的标题之下,都有编码、作者介绍和说明,从而假想了八个不同身份的作者在提交自己的作品。除了一篇小说之外,其余七篇都是以第一人称口吻写的(包括两部从自我视角出发的指南类书籍语调)。这些作品的风格五花八门,展示了华丽的写作技法,但又隐含着自我驳斥和自我消解,从而使得整本书像是一个有着多重人格者的繁复经历。然而这种“繁复”并不是“晦涩”,而是以一种特殊的面貌出现:单纯,但又难以看透。确切地说,它与其说是“迷宫”,不如说更接近于“游戏”:依靠一些简单的规则可以带来捉迷藏式的互动,从而使得彼此能一直玩下去,因为要不然这个世界就太沉闷而令人绝望了。

  在某种程度上,这是现代人处境的写照。一个参加“不畅销小说写作班”的文学青年、一个在婚礼上偷心的婚庆公司职员、一个彬彬有礼的恶棍冒险家、一个在阿姆斯特丹寻找意外体验的游客……这些不同故事中的主角,尽管被设置在不同的时空下,但都像是现代舞台剧中的角色,关注的不是什么终极意义(更别提教育意义),而只是在那一刻存在着。事实上,小说中的每一个人物,彼此都是没有过往的陌生人,而那种寻求长期稳固感情的努力即便有,看来通常也不会以皆大欢喜收场。所有的经历都是短暂的瞬间,最好专注此刻的体验。

  这是只有习惯了现代城市生活的人才会有的感受。无数感受和人群纷至沓来,没有时间一一辨认和深入了解。我们置身于一个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时空中,面对星辰一般陌生但又极其丰富的碎片。或许这就是为什么书中的小说给人很强的空间感,但却没什么时间流逝感。在其中我最喜欢的一篇《阿姆斯特丹旅行指南》中,人们寻求的种种新奇体验,只不过是不同房间里电子游戏般的设定。自己真实的生活被搬进了小说,而现实的生活有时又像是虚假的幻觉。虽然小说中的人物也在努力寻找着真实感,但分辨虚构和真实是没有多大必要的,唯一重要的只是你自己的感受是否真实而已。

  这样一个游戏者,不知有没有得到他想要的自由,但他看来也活得艰辛。尤其在中国当下的现实中,一切坚固的东西并未就此烟消云散。那些“写作指南”、“道歉指南”、“米其林三星交友指南”,以及扉页上写下的20条法则,是戏仿也好,讽刺也罢,也提醒着人们成年生活中依然有着需要小心绕行的暗礁。就像“第二十二条军规”一样,一本正经地对抗这些规则是没必要的,老油条式的态度才能超越它,在此,玩世不恭是一种迫不得已的积极态度,并使得这个世界上的许多事物看上去不那么难以忍受一些。

  不过,在这里,小说并不仅仅是对现实的模仿和再现,倒不如说,它采取了一种绕道而行的态度。它不是产生自现实,而是由文本、批评衍生出来的,与此同时又不断地通过戏仿来消解它们。当然,这本小说从书名开始就是自我消解的——也只有纯文学才会取“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这样自暴自弃的名字,不过这也是一种反讽,不仅因为畅销本身不是错,而且在小说中将畅销视为文学作品原罪的这个写作班,许多参与者就都是通俗文学的写作者。小说的字里行间有时流露出一种忍不住的嘲讽冲动,但鉴于中国社会的魔幻现实主义性质,或许呈现它就够了。

  ------------------------------------------------------------------------------------------

  勘误:

  (按小说的风格来看,这部分可能也是作者故意埋伏下的,就像《白鹿原》里朱先生说的,“留点漏洞让后人来抓也是好的”) p.14:郑梦风姿卓越般站在人群里:绰约 p.32:高中时看《天龙八部》,那书一共四本:其实是五本 p.74:安东告诉我,全市一共两千一百二十家酒店,平均一天有九十八场婚礼。不得不说,我头一次知道一个城市有在一天之内容纳这么多场婚礼同时发生的宽容度:虽然这是小说里随意编的,但现实中是不可能的:北京星级宾馆不过600多家,上海2016年末才238家星级宾馆。此外,一天98场婚礼,那意味着这个城市一年才35,770场婚礼,而上海每年有超过12-14万对新人登记结婚,这意味着该城市人口不多,但酒店却多得多……;如果说是每天每家酒店98场婚礼,那数字又大到不可能,那将是75,832,400场婚礼

  《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读后感(九):一场关于爱的大型Trip

  正如其它评论所说的那样,这本书有着复杂的结构与技巧,整个阅读过程好像在和头马玩捉迷藏,或者说像是一次智力游戏。没错,头马一直是一位以狡猾著称的(不畅销)作者,他/她最擅长的是隐喻,是诡骗,是伪装。连他是男是女都是个谜题!太狡猾了。这一切在这本书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写角色算什么,头马直接下场演起了各个角色。

  整本书里我最喜欢的是一块利兹饭店那么大的沉香。它有着清晰的几层结构,这其中存在一种嵌套或者说对位,让我想起巴赫的赋格。

  在第一层结构里,作者通过扮演参赛女作家扮演了女作家故事里的“我”,经历了一次奇异的爱情。在第二层结构里,作者扮演女作家将自己的经历写下来参加比赛,忠实而又意识流地进行自我阐述。但在另一层结构里存在的是扮演了多个人格的作者本人,你会看到作者在其中若隐若现,当她出现的时候,她好似在这篇里混乱迷失了,去他妈的写作班,去他妈的角色扮演,我是谁我在哪里我想做什么,我醒来的时候到底是梦境的哪一层。真真假假。这其中每一个“我”的指代都需要认真分辨。很有意思。如果沿用赋格的比喻,这其中不断逃离又连绵缠绕的主题大概就是女作家的自我。这可能也是整本书你能最近距离抓到大头马的一篇了。

  最后的最后,这几层结构一起崩塌了,这个女作家、写作班、虚构出这一切的作者本人一起在W的眼睛里消失了,读到这里的时候我整个人是被震住的。我万万没有想到,这整本书是一次大型trip,或者说,一次大型自我治疗。而更让我想不到的是,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爱啊。

  所有的结构嵌套,所有的主题变奏,最后归于虚无,在深深的对视里,一切都不重要了,只留下眼底的那一点光芒。你可以说爱是幻觉,但反过来也同样成立,也即在一切虚幻里爱是唯一真实的东西。我必须说这让我感动极了。

  在阿姆斯特丹指南里,这种trip以及其中爱的主题被再一次强调,或者说,被白纸黑字写在了明处。明显到像是在提醒你,这才是理解整本书的clue。谁敢说阅读一个又一个身份各异的故事不是在经历一个又一个trip呢。每翻开一个新的章节,就好像是被贴上一片新的唇膜,得到了一个不同口味的吻、进入一个不同的梦一样。梦里是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我甚至觉得这是对文学的一种非常浪漫的阐释。

  最后一篇的评论指南,是在这一切都消失和醒来之后,旁人的冷冷叙述。在我看来,这倒像是在太过深入的体验之后进行的刻意疏离。

  完整进行了这样一次体验之后,我突然发现,头马其实是一个最真诚的作家。到底什么是真实,什么是伪装?这样的问题毫无意义。在那层层隐喻之下,藏着的是她所有最真实的生活经验。彻彻底底,毫无保留,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又或者是因为写出来的东西太真实了,而她又太腼腆了,因此不得不以一万种手段将其隐藏起来。就像米其林三星交友指南,用一篇格式冰冷的说明文档写亲密关系,可以说是一种非常可爱的害羞了。这篇也让我惊诧,身为一个号称自己冷漠厌恶社交的作者竟然如此理解人类关系,她到底在日常里藏起来了多少感情。

  有一些作品的精巧结构下什么也没有(比如说盗梦空间),而在头马这里完全相反,所有的结构都有意义。如果你认真地阅读和寻找,你就能找到一切。这就好像trip是你最能了解一个人的途径一样啊。

  这么说吧,如果你在生活中认识头马,你就会知道,你能从他作品里认识到的他比从现实交往中认识到的他还要真实。从这个意义上讲,头马的作品简直堪比纪实文学。我很喜欢她这样呈现与讨论真实与虚幻的方式。

  顺便一说,我也非常喜欢看这本书的书评。如果说大头马的书好像一个捉迷藏游戏,每一个评论者就都是一位玩家,评论区像是玩家交流通关经验了。也可以再换个比喻,作者和读者好像牌桌上的两方,这本书呈现在我们面前时只是刚发完牌,每一篇评论才是这个牌局真正展开的部分,就像其中一篇书评里提到的那样,“读者有权来决定他读到的东西”。后面的部分与作品本身同样重要。

  :最后我想问一句主办方,三千万到底归谁了?

  《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读后感(十):《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小说还可以这样写?

  文/吴情

  市场经济下,写小说的(小说家也好、写作新手也罢),或多或少都会想到销量,一个没准,出了本畅销书或长销书,作者个人的境遇,可能瞬间改变。不过,如果突然冒出了一本《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你会作何猜想?一鸣惊人?标题党夺人眼球?或许,不为畅销而写作,才是写作的真境界?

  《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作者大头马,性别不详,作者简介虽用“她”字,但保不齐是个男性。作者隐去,作品自然而然走上前台。本书共有八篇小说,长短不一,长的有几万字,短的不过数千字。尽管情节基本上属于现实主义,但是意不在于道德说教,或为小说写作者提供经验教训。在无厘头、幽默、滑稽、戏仿之余,作者表达了自己对文学——当前的文学创作、文学的创新及其未来——的看法。

  形式上,作者大头马多有创新。每篇小说,虽为作者本人所著,但都假托了一位作者(不同的作者),但具体姓名不详,以英文字母代替,后更是附有一份说明,或是点评作者为人,或是就作品内容进行道德论断,但当读者阅读具体的作品时,这些点评或论断,便失去阵脚。文如其人的怪圈,早就应该打破。作者有意的误导,让人想起了顽童纳博科夫的文学试验。也许,以心接触文学,需要的不仅是兴趣和鉴赏力,还有同误读斗争的能力。

  虽然八篇小说的故事外壳是现实主义的,但文本内部,仍充斥了不少荒诞色彩,比如第一篇《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一个职业与文学无关的青年,意外被选进写作培训班,赴约之后,他认识了不少文学界的人士,但却发现,写作培训班内的项目和写作本身并无直接联系——没有教授修辞技巧等,而是跑步、搬东西等,直到培训结束后才要求上交一份文章,奖金共三千万,原本无意于文学的他,为了奖金在最后几分钟奋笔疾书……当一切都向金钱看齐,文坛之中充斥的尽是些名利之徒,还能指望“作品”有什么文学性吗?

  第二篇《婚礼偷心指南》书写的是一群偷情者——自谓是偷心,而不是偷情——的心灵絮语。他们无意于婚姻和爱情的承诺与规约,希冀享受婚礼偷心的短暂愉悦。然而,在意外邂逅了非偷心者Nicole之后,偷心者“我”陷入了理智与情感的两难境地,后打算退出这一群体,甚至最后在失业时也不忘成全一对“真爱”。按克尔凯郭尔的说法,偷心者无疑是一群唯美主义者,他们的生活,只能由一个又一个外部的刺激来点燃其生命意义,只有当唯美主义者向内观看,以伦理的态度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可实现心态的稳定与平衡。

  第三篇《包夜指南》颇有些《红与黑》的味道,年轻的杀人犯竟然一步步成为世界级的大佬,可即便如此,他仍旧无法逃离最终的死亡命运。第四篇《阿姆斯特丹旅行指南》则写了一桩古怪的性爱旅行,“我”在性爱旅行中接触了先进的仪器,体验到了非同一般的快感与乐趣,而出乎意料的结尾则写出了人生如梦之感。这不禁令笔者想起了那个著名的伦理学试验——你愿意待在一台能始终让你感受到快乐——快乐是可制造的,但这意味着虚假——的机器中,还是希望生活在不时让你痛苦的现实里——不过这始终是真实?

  第五篇《道歉指南》和第六篇《米其林三星交友指南》着实显示出游戏文学的特色。道歉,交友,人生两大难事,需要慎之又慎,但在作者大头马的笔下,这两大难事中的喜剧成分,暴露无遗,让人不禁喷饭。

  第七篇《一块丽兹饭店那么大的沉香》很容易会使读者想起美国小说家F. S. 菲茨杰拉德的名作《一块丽兹饭店那么大的钻石》,其实关系不大。这篇小说中,“我”是一个写故事的人。“我试图让所有写出来的故事看上去严肃,幽默,认真,难懂。实际上难懂并不是我努力的结果,但所有的故事最后看起来总是得到难懂的反馈。”“我”竭力避免落入小说名作的窠臼,希冀进行创新。小说中,作者借人物之口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是作者创造出了小说,还是小说创作出了作者?

  至于第八篇《评论指南》则以小说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现实评论的理解、不满,以及期待。“评论即模仿”,优秀的评论,往往成诗。但“无需赘言,我们痛心地发现在如今这个时代,评论已经丧失最初所具有的乐趣,”尤其文学评论,益发艰涩的术语,大段大段的空洞文字,将读者拒之门外。

  读完《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最深刻的印象便是没有什么印象,作者大头马无意构筑跌宕起伏的情节令人难忘,游戏文字《道歉指南》和《米其林三星交友指南》倒有些美国小说家莉迪亚·戴维斯短篇小说的精妙,尽管哲学意味比起后者稍显逊色,倒是字里行间的幽默、反讽、荒诞,使人不忍心快速阅读,生怕错过其中的微妙。作者借人物之口表达对当今文学的看法——文学叙事有落入窠臼之嫌、文学创新不足、文学的功利化等——也颇引人深思。八篇不像小说的小说,显然是形式上的创新,毕竟,好的小说可以这样写,也可以那样写。

  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