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读后感10篇

2018-01-03 21:3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读后感10篇

  《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是一本由大头马著作,浦睿文化•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8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读后感(一):怎么证明一本书的作者是你而不是博尔赫斯

  首先,博尔赫斯写得比你好

  由此可以推论,这本书的作者肯定也不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卡夫卡、黑塞、萨拉马戈、佩雷克、大卫·福斯特·华莱士、J·K·罗琳和李白等等。但摆脱了经济问题之后的保罗·奥斯特就没准儿了。没有饮用过量酒精的布考斯基也未可说。若是赫胥黎没有因为《美丽世界》沦为国际小说家,也有几分疑点。

  由此还可以推论,这本书的作者必然也不是XX、XX、XX、XX和XX。因为你写得比他们好一点点。

  你已经排除掉了大部分无需证明的名字,但还是无法证明这本书的作者是你而不是比如说,一位玛丽亚·儿玉的远亲,智利和阿根廷混血,十岁时随父母横跨大西洋偷渡到了对岸的欧洲大陆,自直布罗陀海峡上岸,花了两年时间适应西班牙的西班牙语,但无法摆脱残存的智利西班牙语口音,从此很少开口说话,流连于旧书铺的残片断章。十八岁的时候头一次来到巴塞罗那求学,在借宿的教授家里发现一本透露着奇异光辉的东方小说。名字叫《一只大鸟的故事第三部:少年无忌之烦恼》。自此之后东方文化向他洞开神秘大门,又过了几年,他听说远隔重洋的表亲服侍一位眼瞎的图书馆馆长,便寄出了一本自己翻译多年的《中国古老的鬼故事选集》,希望可以得到一丝垂青。杳无音讯。他开始试着勾勒想象中的神秘国度,经由一位中文学校老师翻译为中文,多年之后终获中国一家出版社的肯定而得以出版。

  你也无法证明这本书的作者是你而不是又比方说,一位在中国东部沿海某县城代笔撰写公文的县政府机关秘书,婚姻失败,有一个儿子,正被迫于每周日回家吃饭时应付遗孀母亲再生一个儿子的要求,其余时间的主要精力用于克制自己不操翻领导的念头,和下班后去哪家卤水店带一份猪耳和鸭掌回家的抉择。只有十点半至十二点半的时间短暂属于自己。这两个半小时的时间他阅读外国文学、名人传记和各类科普书籍,出于秘书的审慎习惯于为报纸上的铅字纠错。他写信给编辑部。报纸的错字依旧,但科普栏目开始出现一个崭新的名字。他给自己起了一个看上去就像真名的名字。他第二个孩子出生的那一天,他打了个战栗,感觉自己人生运转带的皮带松开了一小会儿,晚上,他在照例为当地报纸撰写科普文章时,决定开一个小小的玩笑。他虚构了一种不存在疾病,并煞有介事地为读者介绍它的诊治良方。自那之后,那成为一本小说的源头。

  是的,你也无法证明这本书的作者是你,而不是,又比如说。一位了不起的冒险家!酷爱乘坐帆船,水性极佳。每逢闰月周五挑选一个陌生地点出发,驾驶帆船播撒生命之水,载着满船渴望野蛮种子在海上生长。你无法证明这本书的作者也可能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孩子,学习透过八岁的目光对父母的生活进行审查。如果他们犯错,她就以春秋笔法记下,如果他们善良,她就宣称今天的作业已经做完。你还无法证明这本书的作者来自一个不存在的地方,比方说一所牢狱。他触怒了最高统治者完美情绪规章,监狱使这个罪犯变成一位故事收藏家,沉默忍耐锻造出他倾听的耳朵好奇眼睛理解心灵。监狱是他流窜的笔尖潺潺流出的一出名孤独的墨水,国王的命令成为他不可言说的对人类恒常的美德最后的反抗。

  这样的枚举可以像博尔赫斯的镜子一样增殖繁衍,永无尽头。于是你又何须证明一本书的作者是你而不是另一个人?按照安伯托·艾柯的说法,当一本书诞生之后,它就与它的作者永远地脱离了关系。这本书的作者是谁又有什么区别

  但这样的无赖已经通过这本小说集证明了若干次,它或许已经触犯了一些习惯确定性、充满信仰以及每周日去公平交易市集购买有机蔬菜的读者的耐心,甚至有可能造成了某些误会,譬如,如果小说集不够精彩到让人翻开最后一篇后记,他们很可能会唾弃作者的游戏心态,从中不但窥探不出一点儿天真意思,反而会认为这是真诚不足表现。“谢谢你的唉1999。”

  那么好吧。

  那么好吧,在“我”声称以该小说集作者的身份说话之前,我必须强调接下来我所说出的一切都不一定是真的。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践行着一种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式的生活,就是说过得比较穷困潦倒(这是真的),穷困潦倒的另一面意味着被更少的东西束缚,让你可以把绝大多数主要精力花在你所真正有兴趣事情上。在这一点上我显得有些激进,也可以说是缺乏耐心,对于那些看起来对我想做的事情没有帮助的事,我显得深恶痛绝,不愿意浪费一点儿生命。我希望并且尽力让一切“绝对有意义”。说是“我想做的事”,看起来好像很重大似的,其实只对我一个个体重要,也就没有太多诉说的必要。更何况现在的世界流行的是举重若轻,讲究姿态,绝口不谈你所做的工作,才是姿态好看做法。体面是流行癌。于是我给自己找借口,我想讲的不是写作或是自己的工作,我想讲的是在这个绝望时代,我所找到的一种缓解焦虑和对抗虚无的办法,希望可以让处在同样位置或逼近这种困惑状态的人有些启发。

  当然试过很多种。读伟人传记、跑马拉松、学习、赚钱、花钱以及一些不方便公开透露的方法(这不是真的)。这一切都发生在当我发现我获得了一种总能透过表象看本质的本领时——不得不说它来得过早,一切在我眼里都丧失了乐趣。在日常生活里,我找不到从事这些重复的事物绝对的意义。在日常生活之外,我看不出绝大多数工作需要被进行且是由我这个个体来投入的必要性。简而言之,我可以以任何一种方式生活下去,甚至是存活下去,但是,这一种和那一种又有什么区别呢?

  在作业细分极致、工作价值被无限拔高、消费主义成为吊在整个时代面前的那颗胡萝卜的这个时代,我感到不知所措。更不谈生活在这片土地你所经历的荒诞如何悄无声息水涨船高,你既想摆脱现实,又不得不面临一种躲进个人造就的虚拟现实中的孤独。被虚构出来的工作成就蛊惑了绝大多数人,令他们变得面目难辨,人们很少有空隙停下来仔细想一想,这究竟是不是你渴望的自我实现。然而说自我实现都太功利了,显得人这一生就必须要做点儿什么似的。当然不是这样。作为以赛亚·伯林的信徒,我只是盼望在真正的多元主义实现之前,每个人都有机会、有能力、有愿望,仔细地想一想。

  这当然都是痴心妄想。然而文学的作用是容许一点儿痴心妄想。这就还是得说到我的工作。我坚持认为这是我的工作,而不是业余爱好,是因为我以作为一种职业的强度和态度在进行这件事。其实经常地,它已经超越了一份一般意义上职业的包容度。当然了,我挺喜欢做这件事的,可能也有些擅长。但让我无法抗拒地去做这件事的主要原因还是,这是我目前找到的唯一一件可以缓解焦虑和对抗虚无的办法。这对我来说是一剂解药,我不得不服。

  从这个意义而言,我觉得自己相当幸运。去年我在复活节岛,岛上百无聊赖,我每天就和民宿的义工聊天。他是智利大陆人,在岛上打零工,我管他们这种人叫岛漂。他非常神奇地识得许多中国字,还会给我说文解字,只是不懂发音,只会写。原来他曾经在日本待过两年,是和寄宿人家的教授学习的中国字,所以他学的其实是日语。我在路上经常能碰到这些把自己四处放逐的人,这个小伙子也是如此,他的下一个目标是去塔希提继续岛漂。由于工作不顺,我显得非常焦虑。我其实并不想和他聊天,是被迫无奈地社交。他问,你为什么一脸不高兴。我解释了一下原因。他说,你已经找到你的目标了,只要去做就好了,还有什么可焦虑的呢?

  我哑口无言。

  我当然可以说,人有向已经知道答案的问题再次发问的需求。也可以说,适度的焦虑是一种迫使你不断前进的良好状态。但我知道这其实都是狡辩。我必须也只能有一种礼貌的方式回答他,是的,你说得对,我已经非常幸运。

  而选择意味着责任。由此,我必须也只能有一种谦卑的方法回答这个题目,我是这本小说集的作者,也只能是这本小说集的作者。

  以下是感谢,以及有关这本小说集的一点儿来龙去脉

  这本小说集是我这几年来陆续写就的作品。当然,我更宁愿称之为练习。它们风格不一,写作动机不明,但在某种程度上是我之前的写作观念的表达。它其实是一种在许多人看来有些封闭乃至消极的观念:文学可以委身于仅止是一种游戏。它不需要承担太多太重的东西。但这一两年来,我的想法也发生了改变。所以它是一个阶段性的观念表达,并不是一种表达的定型。

  前年我和几个写作的朋友就一个共同命题各自写一篇小说,题目叫《鬼市》。我试着写了一篇以文言翻译体把唐传奇和美国硬汉派推理结合起来的小说。这篇小说被浦睿文化的(最后一个有理想贫穷的出版人)CK看到,便有了一份出版合同(但其实那篇小说并没有收录在这本书里)。签合同时我随手写了一个题目,叫做《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其实并没有想过这应该是个什么样的小说。后来就因为这个随手写下的题目,导致我把这篇小说写了四遍,仍不满意,只是书稿实在拖到不能再拖,又觉得以目前的能力恐怕暂时无法写出更好的版本,只好如此提交。在这本书的出版过程中,我受到编辑CL、我的责任编辑ZY、主编YX的全力肯定,很多时候夸得我都自我怀疑了,不得不说,在我偶尔回看书稿因不满意而自我厌恶的时候,他们的鼓励使我度过了一段非常开心的日子。感谢他们(和他们请我在上海吃的无数顿饭)。也感谢在这本书的出版过程中,所有相关的编辑老师和工作人员。每个人都非常可爱

  感谢我的朋友们,无偿让我使用了他们的名字(至于他们是谁你必须去看书)。因为我是个很会偷懒的人,不爱给人物想名字。有些人物并不是什么好人,我的朋友至今没有一个因此而生气,我非常感激。还有一些人物真正有真实人物的影子,我甚为惶恐,但好在该得罪的都得罪过了。一些人因此非常害怕小说家,总觉得一旦开口说出点什么,就会成为对方笔下的素材。有关此点我请诸位务必放心,不要害怕和小说家做朋友,因为相信我,你身上发生过的99%以上的事情,都不值得被写成小说。

  2017/7/20 北京

  《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读后感(二):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

  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

  对于《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这本书来讲,乍看书名还以为是一本写作指南,只求阅读它来增长下我贫瘠的写作能力,好使我在作文中及个格。当然,等我仔细翻看阅读完以后,它确实是一本写作指南。至于作者大头马来说,作为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读者来说,阅读完整本图书也是真的不知道大头马何许人也,可能是一位脑袋里装着众多稀奇古怪的想法,思维天马行空的少年。

  翻开书,硕大的字体倒是独特和醒目,二十条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直白,简洁,每一条都值得玩味,特别是最后一条,在我仔细的研读完前面十九条之后,颇有深意的点头称赞,正准备封为写作的至上法则呢。第二十条这世上并没有什么写作法则,如果你不小心看见了它们,请忘记它们,然后开始动笔。多么彻底的领悟,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以足践之,还是要多动手,写作才能有点滴长进吧。

  整部书是一本虚拟写作大赛的作品集,全书八篇小说,实际上都出自大头马笔下。作者虚构了一个写作班和一场奖金三千万的写作比赛,八篇各式各样主题的小说,假装成是写作班的学生所创作,作品题材包罗万象,风格变化多样,贯彻前边的二十条写作指南,大头马以不同虚拟写作者的身份,展现不同风格和主题的故事。在阅读中感受不同写作的技巧和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当然,我是每太读懂,可能我太愚笨,思维没有跟得上作者的笔触。

  就故事内容来说,开篇的大师课程聚众云集了各个领域的畅销书作家,怪诞的是没有发表任何作品的王德吾也被邀请到其中,更怪诞的是训练的课程是跑步、弄菜园做农活、扛沙包、冥想等,在交稿前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中,大神级的作者们互损互掐倒是对当下的文坛风气的一种折射和讽刺。在婚礼偷心指南中,讲述一个婚礼上偷心的恋爱咨询师,最终退出此游戏。被开拓互联网进行恋爱咨询的老板和新员工劝退,在老板的婚礼上帮助友人安东寻找记忆中的情人。看似荒诞,游戏人间, 又有底线和原则

  在阿姆斯特丹旅行的指南中,在阅读的时候,我真的是看了两遍,当做侦探小说来读,企图检测出什么蛛丝马迹,来证明是时空逆转,才让我和杰西卡第二次在阿姆斯特丹相遇。在我前十年的回忆中,与杰西卡的点滴,在逻辑上真的看不出漏洞来,在十年之后的相遇,我和杰西卡是不是在两条时间的平行线上,相互逆行行驶,是个谜。我准备再读一遍。

  《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读后感(三):这不是一本写作指南

  看书名,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误认为是告诉读者如何写出不畅销但又值得去读的作品。结果翻开书,竟然是短篇小说集。书名还真是误导人,至少我是其中之一。

  《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是作者大头马近年来的作品合集。全书以同名短篇小说《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为原点,虚构了一个写作班和一场奖金三千万的写作比赛。以此原点出发,衍生了书中的其余篇章。作者隐藏在精心编织的故事和不同写作者的身份之下,在虚构和非虚构的交界之处上构造了一座文字迷宫,展示了一个荒诞、离奇,让你怀疑的新世界。

  8篇文章都假装成是写作班学院这些拟造的“作者”创作的,像是有8位人格共同写成了这本书,但实际上都出自大头马笔下。作品题材包罗万象,风格变化多样。小说集同时展示了作者对于不同风格、类型、题材的小说的写作能力。整部书就是一本虚拟写作大赛的作品集,一次野鸡写作班的体验券。

  作者大头马,女,心理学专业。小学开始发表文学作品,现为职业编剧,豆瓣电影馫像奖创始人,上海国际电影节专业选片人;编辑作品包括电视剧《明星时代》《爱情定制局》,网络剧《我就是妖怪》,动画电影《西游记之火焰山》等;小说《谋杀电视机》曾获豆瓣阅读征文大赛虚构组首奖,并售出影视改编权;26岁的她一再强调一点,自己并非本书的作者,只是受惠于该写作指南,并希望通过以观察者和记录者的身份编纂这样一本小说集,一方面可以吸纳更多有志于从事写作这门手艺的人,另一方面也为了证明她在二十几岁的头几年并不是始终无所事事。她善意地提醒各位,写作不会为你带来任何收入。

  翻完才后知后觉,这是一个人的精分之作啊!最喜欢《阿姆斯特丹旅行指南》,大概是因为有些故事不容易看懂。作者挺不简单,文字风格差异不大,但体裁、主题确实各不相同,“婚礼偷心者”“五年幻境”“交友指南”“被创造与操控”“分割夜晚”之类的设定或角度都很有意思。

  这几年看了太多“无脑”的东西,碰上这种玩弄文字游戏和故事技巧的小说,反而不知所措起来。

  本书很有特点的一个是,很正式的列出了关于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还用大大的黑体字,比如:

  01.永远不要试图政治正确。当然,也不要试图刻意政治不正确。

  02.不写聪明话。又可以解释为,不写漂亮话。

  03.不要在乎你的读者,但切记你自己必须是一位读者。

  04.避开以下题材雷池:校园、爱情、职场、恐怖、悬疑。

  05.同时,以下题材多半不会有人看:中年危机、知识分子、乡村、童话,但它们也很难写好。

  如果你足够大胆,足够有耐心,那么这本书一定适合你。

  《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读后感(四):《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小说还可以这样写?

  文/吴情

  市场经济下,写小说的(小说家也好、写作新手也罢),或多或少都会想到销量,一个没准,出了本畅销书或长销书,作者个人的境遇,可能瞬间改变。不过,如果突然冒出了一本《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你会作何猜想?一鸣惊人?标题党夺人眼球?或许,不为畅销而写作,才是写作的真境界?

  《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作者大头马,性别不详,作者简介虽用“她”字,但保不齐是个男性。作者隐去,作品自然而然走上前台。本书共有八篇小说,长短不一,长的有几万字,短的不过数千字。尽管情节基本上属于现实主义,但是意不在于道德说教,或为小说写作者提供经验教训。在无厘头、幽默、滑稽、戏仿之余,作者表达了自己对文学——当前的文学创作、文学的创新及其未来——的看法。

  形式上,作者大头马多有创新。每篇小说,虽为作者本人所著,但都假托了一位作者(不同的作者),但具体姓名不详,以英文字母代替,后更是附有一份说明,或是点评作者为人,或是就作品内容进行道德论断,但当读者阅读具体的作品时,这些点评或论断,便失去阵脚。文如其人的怪圈,早就应该打破。作者有意的误导,让人想起了顽童纳博科夫的文学试验。也许,以心接触文学,需要的不仅是兴趣和鉴赏力,还有同误读斗争的能力。

  虽然八篇小说的故事外壳是现实主义的,但文本内部,仍充斥了不少荒诞色彩,比如第一篇《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一个职业与文学无关的青年,意外被选进写作培训班,赴约之后,他认识了不少文学界的人士,但却发现,写作培训班内的项目和写作本身并无直接联系——没有教授修辞技巧等,而是跑步、搬东西等,直到培训结束后才要求上交一份文章,奖金共三千万,原本无意于文学的他,为了奖金在最后几分钟奋笔疾书……当一切都向金钱看齐,文坛之中充斥的尽是些名利之徒,还能指望“作品”有什么文学性吗?

  第二篇《婚礼偷心指南》书写的是一群偷情者——自谓是偷心,而不是偷情——的心灵絮语。他们无意于婚姻和爱情的承诺与规约,希冀享受婚礼偷心的短暂愉悦。然而,在意外邂逅了非偷心者Nicole之后,偷心者“我”陷入了理智与情感的两难境地,后打算退出这一群体,甚至最后在失业时也不忘成全一对“真爱”。按克尔凯郭尔的说法,偷心者无疑是一群唯美主义者,他们的生活,只能由一个又一个外部的刺激来点燃其生命意义,只有当唯美主义者向内观看,以伦理的态度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可实现心态的稳定与平衡。

  第三篇《包夜指南》颇有些《红与黑》的味道,年轻的杀人犯竟然一步步成为世界级的大佬,可即便如此,他仍旧无法逃离最终的死亡命运。第四篇《阿姆斯特丹旅行指南》则写了一桩古怪的性爱旅行,“我”在性爱旅行中接触了先进的仪器,体验到了非同一般的快感与乐趣,而出乎意料的结尾则写出了人生如梦之感。这不禁令笔者想起了那个著名的伦理学试验——你愿意待在一台能始终让你感受到快乐——快乐是可制造的,但这意味着虚假——的机器中,还是希望生活在不时让你痛苦的现实里——不过这始终是真实?

  第五篇《道歉指南》和第六篇《米其林三星交友指南》着实显示出游戏文学的特色。道歉,交友,人生两大难事,需要慎之又慎,但在作者大头马的笔下,这两大难事中的喜剧成分,暴露无遗,让人不禁喷饭。

  第七篇《一块丽兹饭店那么大的沉香》很容易会使读者想起美国小说家F. S. 菲茨杰拉德的名作《一块丽兹饭店那么大的钻石》,其实关系不大。这篇小说中,“我”是一个写故事的人。“我试图让所有写出来的故事看上去严肃,幽默,认真,难懂。实际上难懂并不是我努力的结果,但所有的故事最后看起来总是得到难懂的反馈。”“我”竭力避免落入小说名作的窠臼,希冀进行创新。小说中,作者借人物之口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是作者创造出了小说,还是小说创作出了作者?

  至于第八篇《评论指南》则以小说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现实评论的理解、不满,以及期待。“评论即模仿”,优秀的评论,往往成诗。但“无需赘言,我们痛心地发现在如今这个时代,评论已经丧失最初所具有的乐趣,”尤其文学评论,益发艰涩的术语,大段大段的空洞文字,将读者拒之门外。

  读完《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最深刻的印象便是没有什么印象,作者大头马无意构筑跌宕起伏的情节令人难忘,游戏文字《道歉指南》和《米其林三星交友指南》倒有些美国小说家莉迪亚·戴维斯短篇小说的精妙,尽管哲学意味比起后者稍显逊色,倒是字里行间的幽默、反讽、荒诞,使人不忍心快速阅读,生怕错过其中的微妙。作者借人物之口表达对当今文学的看法——文学叙事有落入窠臼之嫌、文学创新不足、文学的功利化等——也颇引人深思。八篇不像小说的小说,显然是形式上的创新,毕竟,好的小说可以这样写,也可以那样写。

  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读后感(五):一点想法

  我是个自以为是的人,从有记忆便是如此,常常把事情和人类,创造出另一面。我知道这是无知,上学后也没改过来,学得杂乱,反而更严重。不可否认的是,我从中得到很多乐趣。当我看到书的封面,这三只从不同角度握着笔的手,意义太明显了,让我误以为这只是个谜面,还隐藏着一把钥匙,可以帮我去探索整本书。我会这样想,是因为知道,头马有创作野心,不会放过封面、序言、目录、标题、正文、乃至于后记。头马从来不会直说,作家从来不会直说。于是我的注意力便跳到零散的英文字母,EEWSSLLRROT, 这暗示着什么,WNNOT,N·TOWN,北方的小镇,难道头马也要写北方乡镇叙事,一个被大城市碾压的贫穷敏感男青年如何继续被生活碾压。然后我才发现旁边印着两个单词,worst seller,操他妈的,我真是个傻逼,我真自以为是。worst seller,best writer。

  最近坐公交,我强迫自己瞪大眼睛去看别人,总想从连绵的后脑勺挖些东西出来。脑浆,破碎的西瓜,弥漫着夏天汗臭的故事,然而什么都没有。这些只是长着黑色头发的后脑勺,隶属的主人玩游戏,看视频,翻小说。也许整辆公交最值得探索的人,是一个瞪着眼睛,形迹可疑的男人,也就是我。“不要出卖自身的经验。不要陷入体验式的写作,不要试图把自己的生活陷入虚构。 ”为什么被虚构指引的人,一种同样存在于地球的生活方式不值得被书写?当然值得被书写,所有事情都值得被书写,只是不好卖而已。“以下题材多半不会有人看:中年危机,知识分子,乡村,童话。”毫无疑问,这是一本知识分子的书,大家不想看如何创作,不想看结构技巧,不想看到作者出现。大家想看的总是毛茸茸的故事,有爱,有喜悦,有艰辛,最后总会成功。

  我二十二岁的时候就厌烦了成功,虽然我并未成功过,你可以说我陷入了失败者的自我安慰,但我更倾向于说,这是一种偏好。我总会被其他失败者,大多数是作家、导演、乐队、间或中取得的成功姿态吸引。头马是其中一个。我一直关注着头马,也就看了这本书。我好久没看小说了,大多时候在玩游戏,看视频,翻豆瓣。这本书成功地改变了我的阅读体验,没有冗长的前序,不会被明显地引导,又被明显地引导,通过技巧,每页变得值得玩味,一种更贴近当代生活的互文。看完整本书,我也不认为自己有资格评论。我没有上过文学理论课程,甚至不知道小把戏是什么。我能隐约感受到头马故意模仿某些前辈的写法,当然不只有模仿,肯定有超越的地方。但我看不出来。“当评论者与评论对象的力量过于悬殊时,该怎样进行不露破绽的评论? ”我只能说说自己的感受,我害怕狡猾的真诚袒露无能,可是年龄增长带来的经验告诉我,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好。

  说说吧。

  看第一遍时,我喜欢旅行指南,第二遍时,我喜欢后记。我讨厌不畅销小说指南,意思太过明显,于是变得无趣。婚礼偷心指南让我困惑,许多蹩脚的漏洞,一种头马不会犯的漏洞,让人看不懂目的。包夜指南看不懂,只觉得有趣。旅行指南从技巧里看到头马的感情,后记里看到更多的感情,头马终于肯让自己显露出认真,显露出我喜欢的作家同样曾经显露的内心和目的。道歉、米其林和评论指南,对这三篇的整体并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某些细节,如对道歉的重塑,对吃饭,骗局,秘密与友情的思考,对评论迷宫的创造,我喜欢。一块丽兹是一块技巧的杰作,当然不是杰作,我实在找不到词来替换杰作,好烦,好讨厌这段评论。

  我对艺术还抱有老套的看法,认为任何作品都不需要打星或者奖项去认可。只是写个书评,要发表出来,就必须打分,这就是操蛋的生活。这本书到不了五星,我也不愿打二星,三星,四星。“写得太烂和写得太好都可以,避免平庸。 ”给一星只是缺少选择,自以为是的无力反抗。

  我知道头马前段时间在跑马拉松, 不清楚他还有没有游泳,也许早就不游了,这样也好,毕竟泳池太小。写下这篇东西,也就是想他跑长途马拉松时,会不经意瞄到其中一个观众,正瞪着眼睛,眼珠有些光亮。

  比起马拉松,我更喜欢游泳,说起游泳,我有必要告诉你们,我是怎么认识头马。

  在一三年的夏末,我在泳池碰见头马。他穿着一套紧身泳衣,包裹了自己。头马的胸部微突,裆部微涨,眼睛被泳镜遮挡。我看不清他的面目,只看到泳衣的背后印着几个字母,Araby。后来,我上网去找这个牌子,也想买一件,可是没找到,真是用钱也买不到。只从网页搜出了一条相关信息,说这是南美巴拉那河的一种鲷科小型鱼,皮肤黏稠,灵活,警惕,喜爱躲藏在幽暗水草的一种鱼类。买不到也不重要,毕竟我还可以泡在泳池,观看头马游泳带来的快感。 他一会自由泳,一会蛙泳,变换着技巧,还游得特别快,真是只怪物。 他有时会在泳池中间停住,像溺水,像挣扎,然后又会跃起,在中心打转。他总是处在中心,比起我这种抓住浮标靠在墙边歇息的初学者,他既危险又勇敢。我注意到他不经意,或者说刻意显露出来的小动作,在冰冷的池水里如此有感情,例如马丽春的卤鸡爪,杰西卡的声音,真是个怪人。

  这就是我为什么喜欢头马。她可是世界上游得最好的人。

  《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读后感(六):花式嘲讽评论者指南

  “评论从来就是模仿。”

  ——《评论指南》

  在此书的第247页,我再次陡然感受到街角处迎面撞上来的嘲讽气息,先是一慌,然后释然:“还好我不是一个评论家,我只是一个微小的读者,嗯。”我花了三个并不连续的晚上读完全书,然后第一个冒出来的疑问是:“大头马是男的女的?”(我并不认识大头马,读这本书纯粹是被书名所吸引)我拿着问题去问朋友,得到的答案是:这不重要。我转头想了想,是啊,的确不重要。

  老实说,看到开头的那句“评论从来就是模仿”,有那么几分钟不敢下笔。万一着了道了,成为模仿之作,岂不就尬评了?所以我决定,还是正襟危坐些,体面地写点个人的小看法(但不得不说,模仿这件事还是挺诱人的)。

  大头马的这本小说,着实技巧华丽,语言这玩意在他手上像转笔那样自在随意。为什么大头马是男是女不重要呢?套用罗兰·巴特的话来说就是:他死了。大头马在《一块丽兹饭店那么大的沉香》中说:“但凡上过文学理论的课,应该都能够明白这个小把戏是什么。”侥幸有几节文论课没睡着,使得我此刻能够稍稍揣测一下这个小把戏。没错,这个小把戏,就是前面提到的罗兰·巴特的“作者之死”的说法。

  罗兰·巴特在《作者的死亡》一文中提出,文本概念的诞生宣告了作者的死亡。这种死亡并非指作者不存在了,而是作者隐蔽了。按照传统的文艺评论方法,一部作品的空间属于作者这个人的,这既是因为时间上的先后,也是因为行为逻辑上的一脉相承。但巴特认为,作者仅仅是写作的主语,而非有具体精神的人。

  在大头马的这本小说里,从《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到《评论指南》一共八篇,每一篇他都用不同的语言将自己隐藏起来,就像许多推理小说中提到的反侦察秘诀一样:把一棵树藏在森林里。大头马把自己隐藏在诸多作家的语言森林中,包括马尔克斯、塞林格、索尔·贝娄、赫胥黎等等等等。本雅明曾梦想写一本完全由引文构成的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大头马对这一想法进行了实践,只不过他的引文是抽象的、诸多过往写作者的声音。

  但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大头马营造的这一语言迷宫,并非像本雅明那样出于某种写作上的雄心壮志,更多的反而可能是一种游戏心态(至少从外部表现上来看是的)。他像一个游戏地图的设计者,从上帝视角观看在主谓宾之间穿梭的人们,可能还会配上BGM。这些人都是谁?当然是评论家了,还有更多渺小的读者。他能够看到,有人在死角处暗暗死磕,有人在多岔路口选择困难,还有人在前途莫辨处狂妄自大。看着这一切,一定开心极了,假如他真的存在,并且是个熊孩子的话。

  大头马创造了一个《盗梦空间》般的多维的、复杂的叙述空间。同时在这一空间中,又安插了“如何写小说”这一命题,使得小说与现实的边界越发地模糊起来。这一“小把戏”安德烈·纪德在《伪币制造者》中也玩过,并称之为“纹心”(莫名感觉很杀马特)。同样,大头马的这一戏仿,可能依旧不是出于某种野心,而是好玩。一会儿是两个人的爱情故事,一会儿是写两个人爱情故事的作者,一会儿又是写作者的作者,仿佛在八门金锁阵中生门入景门出,来来回回,闲庭信步;又如古装电影拍摄现场,“Action!”“卡!”循环往复,导演端坐一旁,隐隐有穿越荒诞之感。

  从结构上来看,这本小说真的是八个短篇组成的吗?并不是。其实每篇文本都切实关联着另一文本,或隐或现,用老话说就是“草蛇灰线,伏延千里”。各种语言上的小把戏,就像这棵树上的果实,在枝桠间相互交错,撑起整个文本里巨大的叙事空间。正如大头马在文本中说的那样:“你可以把这些短篇视为一个长篇的若干碎片,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世界。”而这一切都将评论者引入早已挖好的文本陷阱。

  再回到罗兰·巴特。巴特说:“批评以在作品中发现作者为己重任:作者一被发现,文本一被‘说明’,批评家就成功了。”想在大头马设置的迷宫中成功,显然没有那么容易。除了用语言的森林来设置障碍、用多维的叙事来模糊空间、用戏谑的口吻来诱导方向,大头马在最后一章《评论指南》中更是一本正经地创立“评论学”这一冷门学科,煞有介事地介绍学科的历史、发展现状以及理论方法。说得有鼻子有眼的,太像是真的了,以至于溢出太多真实,就好像不是真的一样。而这恰是对评论的一种反讽。就像文本中男主说的那样:“光背定式没用。”

  巴特说:“生活从来就只是抄袭书本,而书本本身也仅仅是一种符号织物、是一种迷茫而又无限远隔的模仿。”大头马对“评论”这一行为的模仿(也是评论)带有一种上帝视角的、来自智商与天赋的碾压式嘲讽。这种嘲讽很难说是善意的还是不善意的,因为这仅仅是一场文本游戏。只不过你面对的是一个博览闲书、智商感人、转笔娴熟、同时又极具演员天赋的“顽童”(推荐语里金宇澄老师是用的是这个词),你唯一能做的就是聆听嘲讽,并赞美、享受着迷宫的精致。总之,是服了。

  另外说点题外话。作为一名伪资深摇滚乐迷,我对小说中出现了许多摇滚乐队颇具好感。我印象中看到的就有科特·柯本、大卫·鲍伊、齐柏林飞艇、AC/DC等传奇音乐人。有了摇滚乐,那一定少不了嗑药。小说中也多次提到各种大麻、迷幻蘑菇以及LSD等药物,在《阿姆斯特丹旅行指南》中还着重描绘了大型高科技嗑药现场。当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整本书都弥漫着迷幻摇滚的气质。当然还有一点儿性挑逗。总之,很嬉皮。

  以上解读,都是我一家之言。如有过度阐释,或与大头马本人创作意图相左等情况,我还是要把巴特老师再搬出来一次:“为使写作有其未来,就必须把写作的神话翻倒过来:读者的诞生应以作者的死亡为代价来换取。”翻译成人话就是:我是读者,我想说啥就说啥。

  《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读后感(七):与可能不存在的自己分享大智若愚

  在一个看上去非常真实的梦里,第一人称的主角跟着长得并不像她闺蜜的女子,跑到阿姆斯特丹,寻找一场完美的肉体艳遇,但她并未得到实体的满足,相反,在一幕一幕的梦里看见了曾经的自己与曾经经历的事情。她创造了自己的梦,梦创造了此时此刻的她,和她的朋友。

  在大头马的新书(貌似在一口气里她已经出了好多本新书)《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里,有八个充满此类终极悖论,但摆出轻松好玩姿态的故事,等待读者进入、咀嚼、琢磨,然后吞咽下去或吐出残骸。这种游戏式写法,不仅仅体现在具体的语言模式或角色主体转换上,甚至是一种全面性的对自身生产的文本的包容。这种体验在第一次阅读大头马的《谋杀电视机》时就已经非常明显,尽管我始终觉得那部获得豆瓣征文首奖的中篇给人一种玩小聪明的感觉,但不仅仅从形式,而且试图更新整部小说的意识形态规格的野心,依旧跃然纸(屏幕)上。

  作者在《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里,不仅如同其化身各类指南作者所直陈的,在有意义的场景中寻找无意义的真相,更借助主人公之口,道出了“再也没有人老老实实写一个平地起高楼的故事了”的情形,这种情形,几乎可以用来概括八个故事的所有主角(在诸如《米其林三星交友指南》及《道歉指南》等冷静、客观、用说明书笔法写野狐禅的部分,则化身为作者本人)。在写作训练班的日常悖反及杀人者宾利的发家史中,可以看到对这本短篇集所身处的喧嚣时代的冷静与冷幽默回应,它们被角色之间约定俗成的一惊一乍包围,既在言语,亦在心上,是非常大头马式的机智文字游戏。

  作者的后记《我听说海水曾经被分开》已经成为本年度最佳阅读体验之一,这种快感最直接的经验来源就是一遍没读懂,相比《婚礼偷情指南》那样明确无误的情感错位,后记中的肆意汪洋,冲破一切与“实验”、“架构”、“假正经”有关的条条框框,抵达(起码是作者)文心的(可以一望而并不可知的)深处。在本书的腰封上骇人听闻地写着“8位人格 8种体裁 8个主题 1个人挑战文学创作的多样性”,其实并不骇人听闻,事实上,在一本书中完成这样多元且大胆(尤其是充满自嘲)的尝试,在文学阅读碎片化、轻微化的今日,是需要勇气的,究竟作者是否真的想要如本书开宗明义地说,将此书作为“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传世?这要问写作了《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的I君,或者写作了整本书的作者本人。当然,这位叫做“大头马”的作者,是否存在,仍然是一个谜,事实上,作为这篇书评作者的笔者,甚至感受到了小说字里行间,存在着两个“大头马”,一个是小说写作内的试图创造分裂的自己的作者,另一个存在于写作行为之外,将笨重的姿态传授给写作中的自己,也试图控制阅读中的读者的大脑。

  而这个写作外的大头马,谁能保证不是你(也许只有我而没有你们)脑子里的一个梦之构造?也许此人和这本书,明晃晃,纵横捭阖,充满自我否定与冲突的聪明意志,都不曾存在于一个特定的世界。当然不得不说,我非常期待这位目前已经出了三本书(并在成名前就有个人传记行世)的高能著者,能够在编织文字迷宫领域不断更上层楼,甚至自己成为一座迷宫。

  《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读后感(八):玩世不恭者活得艰辛

  现代小说的好处之一,可能是读者再也不用担心自己会“误读”了。一方面,这些现代派作品往往抽象而结构开放,并没有作者指定的唯一正确主题或含义,每个人都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去理解作品,“众说纷纭”才是好事;另一方面,就像王尔德说过的,“我常常担心不被误解”——恐怕每个小说家都不希望读者依照原有的认识来看待自己的创新。

  把这段话放在前面,当然是为了自我辩解。尽管我写过许多书评,但通常把现当代文学作为一个陷阱众多的特殊领域加以避开,那里有着风格指向多元的事物,每一种都含义多重,从而衍生出迷宫般的解释可能,试图加以理性的分析概括,对我而言是自讨苦吃。只不过在看完这部《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之后,作为一个前文学青年,我确实又想说点什么——就像很多年前卡夫卡的《变形记》给我注入的那种感觉:说不上来是荒诞、古怪还是什么,一时难以言传,但它却盘桓难去,使你不得不想花点时间搞清楚,这到底是什么。

  正如腰封上所说的,这部小说是“8位人格×8种体裁×8个主题,1个人挑战文学创作的多样性”(这是我第一次觉得腰封上的文字还是值得参见的);当然,不必因此畏难,因为这事实上也意味着,书中的8篇小说都是相对独立的,你可以任选一篇读下去,并且只要具备中学阅读能力,不会感觉读不下去。但它们并不是一堆五颜六色的海洋球,作为一部完整的作品,它真正耐人寻味的地方(也许是作者设下的陷阱)在于“结构”——就像顾城的朦胧诗,每一句看起来都很好理解,然而当它们拼装起来,它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对这样一部小说来说,它的意义不仅取决于那些已经写出来的部分,还在于那些隐藏在结构里、但没写出来的部分。作者没有必要把话都说完,相反,读者的阅读本身也构成了作品的一部分;写作和阅读是一场共谋。

  在每一篇小说的标题之下,都有编码、作者介绍和说明,从而假想了八个不同身份的作者在提交自己的作品。除了一篇小说之外,其余七篇都是以第一人称口吻写的(包括两部从自我视角出发的指南类书籍语调)。这些作品的风格五花八门,展示了华丽的写作技法,但又隐含着自我驳斥和自我消解,从而使得整本书像是一个有着多重人格者的繁复经历。然而这种“繁复”并不是“晦涩”,而是以一种特殊的面貌出现:单纯,但又难以看透。确切地说,它与其说是“迷宫”,不如说更接近于“游戏”:依靠一些简单的规则可以带来捉迷藏式的互动,从而使得彼此能一直玩下去,因为要不然这个世界就太沉闷而令人绝望了。

  在某种程度上,这是现代人处境的写照。一个参加“不畅销小说写作班”的文学青年、一个在婚礼上偷心的婚庆公司职员、一个彬彬有礼的恶棍冒险家、一个在阿姆斯特丹寻找意外体验的游客……这些不同故事中的主角,尽管被设置在不同的时空下,但都像是现代舞台剧中的角色,关注的不是什么终极意义(更别提教育意义),而只是在那一刻存在着。事实上,小说中的每一个人物,彼此都是没有过往的陌生人,而那种寻求长期稳固感情的努力即便有,看来通常也不会以皆大欢喜收场。所有的经历都是短暂的瞬间,最好专注此刻的体验。

  这是只有习惯了现代城市生活的人才会有的感受。无数感受和人群纷至沓来,没有时间一一辨认和深入了解。我们置身于一个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时空中,面对星辰一般陌生但又极其丰富的碎片。或许这就是为什么书中的小说给人很强的空间感,但却没什么时间流逝感。在其中我最喜欢的一篇《阿姆斯特丹旅行指南》中,人们寻求的种种新奇体验,只不过是不同房间里电子游戏般的设定。自己真实的生活被搬进了小说,而现实的生活有时又像是虚假的幻觉。虽然小说中的人物也在努力寻找着真实感,但分辨虚构和真实是没有多大必要的,唯一重要的只是你自己的感受是否真实而已。

  这样一个游戏者,不知有没有得到他想要的自由,但他看来也活得艰辛。尤其在中国当下的现实中,一切坚固的东西并未就此烟消云散。那些“写作指南”、“道歉指南”、“米其林三星交友指南”,以及扉页上写下的20条法则,是戏仿也好,讽刺也罢,也提醒着人们成年生活中依然有着需要小心绕行的暗礁。就像“第二十二条军规”一样,一本正经地对抗这些规则是没必要的,老油条式的态度才能超越它,在此,玩世不恭是一种迫不得已的积极态度,并使得这个世界上的许多事物看上去不那么难以忍受一些。

  不过,在这里,小说并不仅仅是对现实的模仿和再现,倒不如说,它采取了一种绕道而行的态度。它不是产生自现实,而是由文本、批评衍生出来的,与此同时又不断地通过戏仿来消解它们。当然,这本小说从书名开始就是自我消解的——也只有纯文学才会取“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这样自暴自弃的名字,不过这也是一种反讽,不仅因为畅销本身不是错,而且在小说中将畅销视为文学作品原罪的这个写作班,许多参与者就都是通俗文学的写作者。小说的字里行间有时流露出一种忍不住的嘲讽冲动,但鉴于中国社会的魔幻现实主义性质,或许呈现它就够了。

  ------------------------------------------------------------------------------------------

  勘误:

  (按小说的风格来看,这部分可能也是作者故意埋伏下的,就像《白鹿原》里朱先生说的,“留点漏洞让后人来抓也是好的”) p.14:郑梦风姿卓越般站在人群里:绰约 p.32:高中时看《天龙八部》,那书一共四本:其实是五本 p.74:安东告诉我,全市一共两千一百二十家酒店,平均一天有九十八场婚礼。不得不说,我头一次知道一个城市有在一天之内容纳这么多场婚礼同时发生的宽容度:虽然这是小说里随意编的,但现实中是不可能的:北京星级宾馆不过600多家,上海2016年末才238家星级宾馆。此外,一天98场婚礼,那意味着这个城市一年才35,770场婚礼,而上海每年有超过12-14万对新人登记结婚,这意味着该城市人口不多,但酒店却多得多……;如果说是每天每家酒店98场婚礼,那数字又大到不可能,那将是75,832,400场婚礼

  《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读后感(九):它试图寻找真相

  这本书搁置了很久才看,大概是因为从封面看来不太像我喜欢的类型。不过后来我反思,对现在的图书市场来说,一本书的封面和内容,事实上可能毫无关系,毕竟作者在其中可能没有任何发言权。我身处这个行业,应该明白这个行业的规则。以后要尽量用内文的质量来评判一本书,不可用别的方式。

  几篇短篇小说,看起来参差不齐,带给我的感受也都是不一样的。

  从《婚礼偷心指南》开始,我被这本书牢牢抓住。事实上是从这个小说的结尾开始。在最后一场婚礼上,作者有意无意透露了一个秘密,婚礼上播放的一首歌的名字。我立刻下载了这首歌,带着耳机读结尾。也许是这首歌原本就有迷幻的感觉,震慑了我的大脑;也许是小说的确到达了高潮。我相信是另一种可能性,在音乐的配合下,小说的结尾在我大脑中隆重展开。我仿佛看到所有人都在跳舞,仿佛我不是置身于自己的世界,而是在一个舞会上。

  读完这篇小说之后,那首歌一直在我脑海里,甚至一直走到我的梦里。我好几天不能从这首歌的情绪中走出。可以说这首歌很棒,也可以说这篇小说很优秀,那个像梦一样的场景,让我对这个作者一见钟情。

  我也喜欢具有迷幻色彩的小说,忘记从哪个作家开始。这本书里的《阿姆斯特丹旅行指南》和《一块丽兹饭店那么大的沉香》都有点让我迷幻的感觉。第一篇写一个原本普通的女孩,和另一个奇异女孩儿认识之后,经历了各种新奇有趣的事情。但是有一天,这个奇异的女孩儿突然消失了,她的生活因此而有了些许改变,但是她从未忘记那个女孩。情节跌宕,但是最终发现,这一切只是她和女孩在一起的一个插曲,一段幻想。后一篇写的是一个女孩儿惊奇自己的男朋友了解自己写的所有东西,甚至是所有的想法。后来发现,她就是被他创造出来的。

  读完这两篇,都有倒吸一口凉气的感觉。事实上,我们的生活太过平乏,总是缺少这样新奇的元素,所以我一直都喜欢这种风格的作品。在平淡的生活中,有太多我们无法冲破的事实,恐怕我们只能够用文字寻求其中的真相。

  《包夜指南》是一篇让我想到博尔赫斯的小说。我一直喜欢博尔赫斯,是因为他在每个短篇小说中,都试图创造一种宇宙的秩序。我在这篇小说中看到这样的尝试,虽然很多东西作者并没有写出来,但是我能够体会得到。

  另外,后记让人惊艳。适合每个周末的早晨诵读。

  《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读后感(十):隐秘的致敬

  不妨据实相告,我并没有购买这本《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因为作为一个诗人,我并不打算转型从事小说写作,也就不需要一本或真或假的小说写作指南,这没有什么可隐瞒的,也不必为此感到抱歉。但我似乎打开过作者本人转发到朋友圈的她自己公众号上的这本书据以命名的书中第一篇《不畅销写作指南》,那天晚上我大概喝了不少酒,晕晕乎乎地没有仔细看,但是我隐约记得如下段落:

从B市到那个沿海城市,只用飞两小时。然而从机场出来,我立刻被热浪拍醒了,我到底做了什么?因为一通诈骗电话被忽悠来了几千公里外的陌生城市。当我从机场坐上一辆开往码头的大巴,我立刻给自己安排了一套止损的Plan B:一旦确认那个岛上什么都没有,我就找个旅馆住下来,展开为期三到五天的度假。具体时间视女友何时恳求我回家而定。当时我还没想到我们两人的感情已经淡漠如此,她从头到尾连一条短信都没发过。码头的人不多。海滩边的游客们意兴阑珊。我很快坐上了一趟开往对岸岛屿的渡轮,上岛之后,我按照地址找寻目的地,然而遍寻不获。岛上整齐排布着小洋楼,穿行其间仿佛迷宫一般。我汗流浃背,感到一阵晕眩,差点儿要中暑,干脆一屁股坐了下来,内心一阵失望,又是一阵轻松。我打开了下飞机时被塞到手中的旅游手册,打算开始研究此处的风景名胜。 “你也是上大师班的?”我突然听到有人问我。抬头一看,见是一中年男人,头顶微秃,肚子微凸。天热成这样,却还穿了一身颇为讲究的正装,正套着一块手巾擦汗。“对。”我没来得及多想。“那你站起来一下。”他说。“怎么?”我问。他没说话,拉我起来,然后径直走进了我身后那栋小洋楼。我这才明白这就是我要找的目的地,而它的门牌号和我以为的差了一个数字。我怔在原地,这才头回感受到自己确实来到了闽南地区,周围的一切突然真实了起来。如果这是一部电影,此处应当出片名: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

  当然,这是事后翻找作者朋友圈摘录的,我当时的状态怎么可能记得这么清楚?不过我确实记得若干关键词:“沿海城市”、“机场”、“大巴”、“渡轮”、“码头”、“岛”、“小洋楼”、“闽南地区”(至少记得其中3~5个),也就是说,故事的虚拟场景被作者设定在闽南地区某沿海城市需要从机场搭乘大巴到码头搭乘渡轮过去的一个有很多小洋楼的岛上,那么很明显了,这说的是鼓浪屿。因此,作为整本书据以命名的这开头的和重要的一篇,作者的这种设定,是旨在向我表达一种隐秘的致敬,难道你们都看不出来吗?

  至于作者为何要如此大费周章地向我致敬,其实我并不甚了了,也无意深究。事实上我和作者并不太熟,只见过两次面,其中印象较为深刻的一次是若干年前卢十四组织的圆明园春游,印象较不深刻(相当于淡忘)的则是另外一次。至于这一次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为去年作者不知道为什么让我找当时的照片给她,令我联想起一些别的事情(然而那些事情与本案无关、也不涉及作者,故在此忽略不提)。

  事实上那时我刚刚创业不到一年,开了一家唱片公司并侥幸存活至今;而后来作者与二捞(arlo)老师/同学合组了一支乐队,作者在乐队中(仅)负责写歌词,我一度想帮他们出一张唱片并为此与乐队成员进行过简短的磋商,然而由于该乐队在近两年时间里只创作出三首歌,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但我仍然看好你们,虽然也不是非常看好。

  我知道作者一直试图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不过迄今尚未听说她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这个情况很类似我师兄、中国小说大师悠哉(著有长篇小说《燕园梦》),以及李敖和北岛,我在此建议他们四位华语作家中的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可以凑成一桌麻将(如果四位都会打麻将的话),一边搓麻一边长吁短叹时运不济怀才不遇,也是蛮凄惨的。不过作者相对而言具有年龄优势,来日方长,不必操之过急,姿态上可以放轻松一些(到更年期过后再感到焦急也不迟)。我是看好你的(超过看好我师兄,但请不要让他知道),虽然也不是非常看好。

  综上所述,如果作者和二捞(arlo)老师/同学能再创作出7首歌并谈妥由我的公司为他们发行,并且假以时日作者能如愿以偿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那么我的公司将会是继为鲍勃·迪伦出版唱片的Columbia(后并入Sony)之后第二家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出版唱片的唱片公司,因此未雨绸缪,我有义务为作者写一篇书评,诚意推荐这位文坛新人(大概8成新)。何况,作者的书名还提到了我的家乡,如前所述,是旨在向我表达一种隐秘的致敬,难道你们都看不出来吗?

  (顺便说一句,其实我还读过本书的后记《我听说海水曾经被分开》,文中提到了李斯特和拉赫玛尼诺夫,这是两位很重要的作曲家和钢琴家,但我觉得作者不提他们也未尝不可。)

  我的话完了。请大家支持作者——头马老师/同学,并期待她和arlo的新歌。谢谢大家。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