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冰下的人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冰下的人读后感10篇

2018-04-06 20:2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冰下的人读后感10篇

  《冰下的人》是一本由侯磊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25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冰下的人》读后感(一):凡人日常

  《冰下的人》让我们拾起严肃文学,重新认识我们之前认为无聊乏味文字。我们惯常认为严肃文学就是“无趣的大篇幅描写描写,和时代脱节的内容苦大仇深主题……”但这本《冰下的人》,为我们眼中的严肃文学带来了另一种可能

  作者侯磊,一位80后青年作家诗人。但我阅读作者的文字时,总有一种莫名的脱离这个时代的质朴感。街上亮起了各色的霓虹灯,街上店铺招牌红绿蓝黄,组成闪光的海,像纽约,像香港,唯独不像她记忆中的北京。现在街上的霓虹灯越来越多了,我们却脚步越来越匆忙关注的越来越少,果然作者从日常着手,对于网络语言泛滥的今天,有一种复古的情怀

  写胡同中几代人的生活方式,去追寻逝去的岁月痕迹,作者写尽市井百态,去展现大量普通人的日常。这本书试图把生活的原本面貌呈现出来,引导我们去思考,让我们明白生活的真谛,在之后的人生旅途上更顺遂的前行。

  我们每个人世界认知,是如此的不同,为了不断得认同这世界,或者说,被世界认同,我们需要积极地去生活。有人评价这本书“比起纯文学更接地气,也不像严肃文学那样晦涩,说是青春文学显然也不是的,写的是小众生故事平凡,又充满看点。”很是中肯,读这本书,就好像看着书中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比如书中描写的社会青年,留着长发,染着大黄杂毛,也有人剪着盖儿头,像个大傻娃娃,还有的把脑袋侧面刮出青皮,而正中厚厚的一溜儿高高翘起,打着摩斯并染得火红、翠绿,好似长出直挺的鸡冠,而整个人似一只巨大的鹦鹉。有一种超越时光睿智幽默,很接地气儿。

  现在的生活越来越浮躁快餐时代让我们做什么事情都在追求速度。我们没时间好好读一本书,没时间好好吃一顿饭,最重要的是,我们不肯花时间好好感受一下生活。我想我们更加需要的是多一分对生活的静思与沉淀,多一刻对生活与自然感悟

  我们得关心我们生活的世界,看世界残酷温柔理性感性是如何相互交织起来的。是这残酷又温柔的世界,逼着我们去更好地去体悟生活。

  《冰下的人》读后感(二):《冰下的人》后记:致冰封者

  《冰下的人》后记:致冰封者

  侯磊

  我这最孤独的人,

  拿冰给我,啊!七层的坚冰……

  ——《阿里阿德涅的悲叹》尼采,钱春绮 译

  一、

  这本书原本想定名为《积极分子》,因为我喜欢书中《积极分子》一篇的题材。“积极分子”这个词在部分区域已经淘汰,很多人没经历过这个词最为主流的时代,但赶上了个尾巴。它原本是个太正面的词,但在洗净铅华后,出现了更复杂意思

  然而,这本书被定名为:《冰下的人》。

  二、

  书中《冰下的人》《积极分子》是五六十年代的故事,《水下八关》《少年色晃儿》《女司机》是八九十年代的故事。但我希望更年轻的读者能读这本书,他们是世界的未来。我想为他们讲述过去的故事,尤其是讲述失语者的故事——不论是曾经街道积极分子、青涩不良少年、还是为生活苦苦挣扎的女司机,或是再普通不过的人,他们都缺少这个时代的话语少有人为他们写作。他们是这个时代的冰封者。

  提及“冰下”,会想起海明威写作的冰山原则小说的八分之一在面儿上,八分之七在水下。但我想到的,是八九十年代时,北京冬天的寒冷与清沥。那时北京的冬天犹如一片白茫茫大地干净。人的生活也仿佛被冰封一样苍白而又单纯。什刹海上奔跑着冰球选手和速滑者,长河上坐满冰上垂钓的人……一切都明摆浮搁,一切又都欲言又止。就在那黑白分明色彩中,北京充满了幻象。那时,大家收到了丰富信息,见到了美好事物影子,却又尚未完全得到它们,对传说中的二十一世纪充满了期望科技尚未成为各种监管的帮凶,人们活得足够任性。网络化时代到来了,人们被迫承受了太多的刺激,反而容易拘谨,这才发现,我们始终都生活在《三言》《二拍》里,每天都只为饱食终日奋斗一生做所的就是赚钱与花钱,我们的生活不再任性,便从中品味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生活不能只在冰上行走,兴许还会向冰下张望。人不能只有现世,还得有个漂浮在空中的精神世界。亚里士多德说:“精神是更为神圣而且不为感情所动。”中国人的精神是始终为感情所动的,是感情构成了我们的精神世界。在我们头顶上空,也许是几千米的高空,会悬浮着一座精神上的北京城,或许是其他地方,在那里也有整齐的街道与城墙和城门,地上每走了一个人,拆了一栋老建筑,天上就会多一个人,多一栋建筑。那里个虚幻之国。我不止想写冰上的北京,更想写冰下的北京。那里有着一切地上逝去的事情,美好,也包括龌龊。

  不论是孩子,还是普通的劳工,他们都有丰富的内心,并不是只有读书人才有精神世界。他们在现实世界中没有哀怨,都在被时代的发展而裹挟着,他们没有对命运做出抗争,因为他们不会抗争,也无法抗争。他们虽然宿命,但仍在腹诽。我确信这不是精神胜利法,有时候更像是精神失败法。哪怕彼岸世界更加恐怖,人也会有那个世界的。

  是另一个世界的存在给了我们遐想

  彼岸是真实存在的。

  每个时代都有人写他那个时代的故乡,我不止是一个人在写作。

  三、

  在以前的写作中,我想写古代的故事,并试图把他们的精神带到现代。世界上的天堂就是明清时期的北京城,那时的北京山清水秀先人们在这塞北苦寒的幽燕之地,模仿着江南建造起一座塞上江南来。我一直在用力写古代的北京,幻想中的北京,一本《燕都怪谈》让我反复地写了很多年,至今也没写完。

  但我又想,还是应该写点自己经历过的时代。在一个烤鱼、麻辣小龙虾取代了炙子烤肉和铜涮锅的时代,是否要刻意强调北京的本土化,来延续这四九城之间的故事?这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我不是画地为牢的写作者。在写这些小说时,我不愿用新的记忆去覆盖旧的记忆,我把笔力都集中在奔跑在国际化大都市路上的北京上,我写的是现代的事,但它背后有历史上千百年来的积淀。我会在镣铐的范围内打完整套组合拳,并在狭小空间内寻求写作的突破

  同样,小说是否被限定为京味儿并不重要。北京不过是过去有点历史,现在被当做首都没什么特别的。写北京,不过是为了自省,不要忘记自己是从哪条胡同里来的。虽然我读了书躲进学校,但我始终不会忘记故乡,始终会记得那胡同中的街坊邻居大爷大妈们。

  我会一遍遍地问自己,这本书里的每一篇小说,都是必须写的吗?

  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我提交了书稿。料想有一天,会写更多被冰封的人的故事。不知会写得怎样,但敢肯定,一定会写下去。

  2016.8.11初稿

  2016.10.28改定

  《冰下的人》读后感(三):冰下人的沉默

  你知道吗,冰下的世界,和我们这里一模一样,这里面一切都冷冰冰的,唯欢笑,唯悲伤,唯海枯石烂、柴米油盐。——题记

  说实话,这本书很难让人继续看下去,并不是因为它写得不好看,而是因为它太现实,太残酷。人总是很难接受真正的现实,如果你把现实的丑恶大大咧咧地揭开来放在他的面前,他大概会面色难看拒绝吧。这本书对于我来说就是这样的存在。书封面的触感很好,蓝绿色,有纹理,我只想摸着这纹路,不去看这书里讲的东西,可我知道任何人都不该或者说都不能逃避现实,我撕开了这本书的“伤口”,一头巨兽从中冒出头来,将我吞噬。

  前段时间,依旧是你按照惯例闹影荒,下了一部免费的《老炮儿》来看,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片中主角并不是那两只小鲜肉:吴亦凡或者李易峰,而是老腊肉冯小刚。我知道很多演员会转行当导演,却不知道这个知名导演却演起电影来了,演技相当不错,比小鲜肉好得多。冯导在片中扮演了一个叫做“六哥”的人,小六,六哥,六爷,在老北京胡同里,这些称呼年龄辈分可定,他就窝在巷子深处遛着一只只会叫“六哥”的鸟等着儿子回家,谁料他儿子“李易峰”因为“抢人女友”还划车陷入了混混纠纷里,那群由富二代“吴亦凡”带领的臭小子们得理不饶人,硬是逼着老爷子爷爷奶奶,四处奔走凑足了钱来赎人,结果后来,好家伙,场子又乱了。笑话老爷子在北京的时候,那群小少爷飞车党还没出生呢!老爷子坚守底线,上交了富二代他爹的贿赂上层的证据,凭着骨子里的血性跟飞车党约战冰上,大冬天,那片冰湖上,一个癌症晚期的老人,一步一步地走向正直壮年的一群飞车党,然后在湖心控制不住地倒了下去。你们说,他倒地的那一刻,看到冰下的人了吗?

  那是一块和书里十六子向往的一样的冰,哦不,是一座冰场,厚实的冰块反射着太阳光,当人走在上方的时候,好像能听到冰下也有脚步声传来。

  在《冰下的人》里,每一个人都是一场悲剧,那些个被老北京寒冷空气冻结的普通人,日复一日地过着灼心的生活,那热是灼热,不是温热,那冷是冰冷不是清冷,这是一本现实的残酷之书。在北京胡同里,那群看似天真的孩子做着世上最残忍的事,在那里,大人眼睛是瞎的,孩子的天真善良是装的,融不进集体的少年做着集体要求做的事:冤枉好人,帮助坏人心智低下却善良纯真少女想要交个朋友,却被这个“朋友”伤害得“血肉模糊”。在这本书里,那些身体上有缺陷的孩子比正常人要善良可爱得多。

  你忍心看下去吗?是的,必须看下去。如果拒绝,你就不会知道这世界有多丑恶。只有正视自己心灵上的残忍之处,才会彻底地改变自己。雾霾之下,寒冰之下,作者写尽了这市井百态。如果你没有办法温暖一个人,那就别去靠近他,也别幸灾乐祸,好吗?

  《冰下的人》读后感(四):生活底层活法

  很多时候,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也正是一些在生活压力别无选择的人,他们之所以成为“沉默的大多数”,是因为他们被剥夺了发声的机会,或者被压力压得久了,自愿放弃了发声的机会。

  侯磊的短篇小说集《冰下的人》,写的就是生活底层的人的命运和遭遇。这部作品集书写的人群对象,基本是平民阶层。平民就是普通民众,他们不是这座城市的主导阶层,但他们是主体阶层。只有这个阶层的存在与精神状况,才本质地反映或表达了真实的生活。在我看来,当作者侯磊在表达这些普通平民存在与精神状况的时候,他不是讲述这个阶层无边的苦难泪水,不止是悲悯或同情。在他看似貌不惊人的讲述中,恰恰极端化地呈现出了这个阶层的存在与精神状况。

  《冰下的人》全书6个短篇小说,写的都是灰瓦白墙、拥挤狭小的小胡同中的普通市民的生活,这就自然而然地把读者引入到了市井胡同的深腹地带,洞察那里的人情世故。作者侯磊始终没有回避各种尖锐人性冲突,也不掩饰各种生存的无奈伤痛,从头到尾浸泡在一种在无奈中挣扎的伦理情感中。这种审美追求体现在叙事策略上,便是他对各种复杂的、对立性叙事元素的辩证处理,使之在短篇叙事中达成和谐统一

  在这些作品中,寻不到一丝一毫让人感觉到温暖的成分,整个色调非常灰暗冷漠,让人不寒而栗。《水下八关》里,小雷学习拔尖可是体能几乎为零,班上同学都排挤他,欺负他,只有弱智同学学峰和他玩,可以说学峰是学校里唯一给他温暖的人。但他为了能融入其他同学的圈子,不惜屡次伤害学峰。最终学峰死了,小雷也终究没有结束被排挤的命运。孩子的世界并不单纯,是成人世界的演练场。小雷出卖了唯一的朋友学峰,也出卖了自己的灵魂,这一切,作者侯磊都是用冷冷的目光和调子来叙述,没有给出任何亮光

  《冰下的人》读后感(五):冰下的人

  当我看到这本书的简介时,我便知道,一定会爱上这本书书,这绝对是我的菜。当然,收到这本书在看第一章时,我是失望的——没有吸引我的阅读兴趣。然而,我错了,错的很离谱。实际上,阅读完第一章后,我便不在停留,也不想停留。我想要一口气打完他。

  本书一共被分为六个章节,《冰下的人》《水下八关》《女司机》《积极分子》《少年色晃儿》《长生天》。每一段故事都讲述了那些和冰冷生活日益斗争的人的故事。他们是中下层人名,却又不认命,但因为世事无常,生活的压迫致使他们被迫被禁锢与这狭小的圈子中。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都在同命运斗争。都想跳出这圈子,可是,迎接他们的是成功? “不” 不是成功,而是失败,甚至于搭上他们的青春他们的生命

  我很喜欢《女司机》这篇文章,还曾胡乱想过。女司机?那肯定很会说段子很会逗人开心?然而,事实却出乎我的意料。《女司机》是一个下乡后执意回到家乡的女知青,不顾劝阻,执意回到了北京的胡同巷子里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风华是一指流沙,苍老是一段年华”

  女司机渐渐地老了,似乎比同龄人老的更快。那乌黑秀丽的发,不知何时已变得枯黄,几许银丝,掺杂其中。女司机见证了北京城时代的变迁,许许多多的改变带来了好处,同时也在不断地伤害着这群在下层不断辛苦的人儿们。女司机的故事让我几度落泪。为了家庭?为了家人?为了生计?家庭格局也变成了男主内,女主外。男人在家里悠闲度日,而她在外不辞辛劳,直至患了职业病。却还在坚守自己的阵营,只为多赚点钱,供孩子上大学,供家里开销,为自己治病。然而,到最后却也未曾为自己治病,反而却落得了这样一个令人悲伤的结局。

  如果《女司机》是一碗陈醋,那《少年色晃儿》便是一坛清酒。在年少叛逆时,或许我们或多或少都有色心没色胆。这章充满了欢乐,却又在欢乐中夹杂了最纯粹的人性。色晃儿胆小、怂、但是却充满了那个年龄段的脾性。为兄弟两肋插刀,也可被兄弟插两刀。

  侯磊的这本书,让我充满了对他其他书籍的期待,真想剁手。《冰下的人》人物细节刻画非常完美,正好灵动,多一分描写便失了真,少一分描写便失了趣。而人物的刻画,更好的给我们展现了当时的时代背景。现在,我依稀明白了封面上的那句话的含义,希望我们对此引发深思。

低头看冰下的世界那里是人间冰下的人仰头望向我们是一张张我们自己的脸

  《冰下的人》读后感(六):面向故乡的扎根

  最近几年,很多八零后作家都开始写故乡,虽然风格题材各异,但总体态势喜人。要说故乡里最难写的,恐怕北京首屈一指,这个城市的历史、文化、人、事、物,若不是久居其中的人大概是不能写出个一二三的。

  侯磊作为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在《冰下的人》这本小说集中尝试把目光对准一些普通人,在几代人的生活细节里去追寻故乡逝去的记忆。他把这些挣扎在生活中的人们称之为“冰封者”,他们缺少这个时代的话语,也少有人为其写作,所以侯磊选择去展示他们的过去与现在,去替他们发出声音。而在这立足现在,回望来路的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北京这座城市,乃至整个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间的变化。

  《冰下的人》中共有六篇作品。以时间线索来看,《冰下的人》和《积极分子》讲述的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故事,《水下八关》、《少年色晃儿》、《女司机》是八九十年代的故事。最后一篇《长生天》比较特别,是回忆手法:故事发生在七十年代,父亲曾是内蒙知情,他的年纪大约六十出头,儿子三十岁有余,正是如今八零后的年纪。

  侯磊打破时间线,将上一代人的故事和这一代人的故事交错讲述,将原本可能是两三个人的故事打散、揉碎、重新组合,创作出不同的人物来:向往着结冰的什刹海的十六子;学习好却没有朋友的小雷;知青回城,被命运固定在驾驶员座位上的女司机;为求“进步”交出所有房产的“积极分子”;青涩的“学坏”少年色晃儿;以及收养了去世女知青儿子的男知青。

  在《冰下的人》中,你原以为人物是重要的,因为每个故事里都有一个带着鲜明时代印记的主人公。但你会渐渐发现,他或她,乃至故事中的所有他们,都只是那个时代普通人中的一个。是他们组成了那个时代,是他们的故事展现了那个年代的历史与城市。每一个故事中有很多富于时代感的细节,比如什刹海滑冰、知青偷冻白萝卜充饥、任天堂的红白机电子游戏、亚运会、美国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

  人的记忆其实正是由这无数的细节构成。在《冰下的人》中,这些细节丰富鲜活了几代人曾经的记忆,也唤起了对历史、文化、城市的思索。北京作为首都,总是呈现出各种各样的辉煌成就、光鲜色彩,但它也必定有被遮蔽、鲜为人知的一面,在那之下,是无数同样生活着的,却无法发出呐喊的生命。他们或囿于历史局限,或被成长困扰,或随生活洪流翻滚,或承受着别人替代的重压。他们是虚构的人物,也是真实的我们。

  对小说写作本身来说,侯磊的表现手法重叙述,轻情节;重事件,轻人物;重展示,轻塑造。历史感与文化意识是其优点所在,对人物精神世界的展示和对世界的悲悯支撑起所有故事,但作为小说人物的塑造也被淹没其中,成为一类人的描摹,而非一个典型人物的塑造。或许是因为对侯磊的其他作品了解还不够多,很难凭《冰下的人》去判断他的整体风格,但至少在这部小说集中,我们看到的是他的故乡,一个真实的北京城。

  城市的变迁、世情的冷暖、人性的纠葛,乡土小说钟爱的元素《冰下的人》都有具备,最重要的是它多了一重对历史和文化的回溯与思索,这是非北京本土八零后作家难以企及的表现方面,而侯磊将其尽力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无怪乎阎连科老师评价他的写作是“面向故乡的扎根”,恐怕这不仅是写北京,也是所有故乡抒写者最需要着力的一个点。

  《冰下的人》读后感(七):有些人生活在冰面上,有些人生活在冰面下。

  什么是冰下的人?整个时代就好像一片结了冰的海洋,有些人生活在冰面上,有些人生活在冰面下。冰上的人考虑的是优质的生活,如何挣钱投资养生移民。冰下的人考虑的是温饱甚至生死。是死是活?这是件值得琢磨的事。首先要吃饱穿暖再说其他。

  哪怕到了今天,只要提及冰下的人,我就不由得会想起老王。

  当时我借宿在同学家里,那是一个位于上海内环的一个老弄堂,而老王一家四口也住在这个老弄堂里。如果按照房龄计算,这个弄堂里的很多房子都已经是危楼。老王家的房子是两层,楼梯是木质的,踩上去嘎吱嘎吱直响,那声音像极了一个哼哼唧唧的老太太。晚饭后,通常老王都会穿着睡衣在家门口的躺椅上小憩,从开着的门里还会传出吴侬软语的戏曲声,老王有时也会哼上两句,偶尔打个响亮的饱嗝。

  有一天我和老王闲聊,谈论到上海,只见他摆摆手,说道:“现在的上海味道都变了,到处都是高楼,邻居之间见了面连招呼都不打的,还是弄堂有人情味。哎我跟你讲,我们家房子老是老了点,但是地段好呀,上只角寸土寸金侬晓得伐。那些新房子的距离都远的来,我才不高兴住到乡下去。”

  我说,现在住到郊区的上海人也很多呀,尤其是年轻人。老王鼻子里发出哼的一声,他说,“侬晓得啥叫上海人?我给你讲,必须祖上四代都在上海生活才能叫上海人,这叫根正苗红。你说对门的老张?他爸爸是从江苏过来上海讨生活的好伐,乡吴宁!”

  我看他激动,想转换一下话题,就随口问了一下他的工作是否顺利。“工作么,随便做做就好了,上班又发不了财。”说到一半,不想老王突然叹了口气,语气也随之缓和了不少。“现在工作不好找呀,连那些两三千块的工作都被乡下人抢走了,留给上海人的工作还有多少?”他朝屋里看了一眼,“我儿子毕业之后能挣多少钱?以后能不能找个上海小姑娘结婚?我都不敢想。”

  其实我知道,老王也是有明确目标的。多少年来他最盼望的就是拆迁。只不过几十年过去了,他从小王变成老王,一家人还是住在弄堂里,上厕所还是用痰盂。拆迁了,他们全家才能住上新房子。拆迁了,他儿子才能娶到上海本地姑娘。拆迁了,他才能昂起头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上海人。所以只有拆迁,才是他人生中的头等大事。

  这时一阵音乐声响起,原来是电视里正在播放上海旅游的广告。我透过打开的窗子看过去,画面中出现了现代化的东方明珠和高楼林立的陆家嘴,还有改建后的田子坊,却没有寻常百姓的老弄堂,也没有人流量巨大并且脏乱差的七浦路,更没有冰下的人。广告的最后,是一句甜美的女声:“上海欢迎侬。”

  《冰下的人》读后感(八):被冻结的北京往事

  ——《冰下的人》

  文/塞北1573

  看《乡愁北京:寻回昨日的世界》时我曾经写给过:“我清楚自己对它的喜欢是一种虚构的意向——吊唁多过热爱。那个有胡同,燕京大学,思想蓬勃和学者风骨的时代,最后终究是纸上流年。”但远不止这些,每个能触及到柴米油盐,市井胡同的北京生活都被我怀想着,而我——总是过多想象它的美好,忽略了它的残忍。

  《冰下的人》是侯磊的一本中短篇小说集,故事主要描写的是北京中下层普通的人的生活。大时代下,普通人面对生活的无力和绝望,六个故事里,六种身份,六种人生,他们是普通的老北京人儿。社会变迁里人性的自私和挣扎没有地域差别,一样悲伤,一样冰冷。

  83年出生的侯磊,这是一个中国发展最为迅速更迭最为频繁的时代,作为比作者晚几年的我,多少可以感受到作者寄予在作品里的茫然,痛苦,以及对经历的回望。这种挣扎隐藏在社会前进的巨轮下似乎微不足道,但足以在一个年轻人的生命里留下痕迹。

  《冰下的人》《水下八关》还有《少年色晃儿》这三篇,都有着非常明显的八零年代的记忆,那些骑自行车,玩摇绳踢毽,集体干活,集卡,约架追女生的套路,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它的有趣和无聊,区别的是京味语言写出来的故事,看的时候总是想起《阳光灿烂的日子》,也想起过高晓松多次提到的老北京生活,这叫地道。想想不是当地语言的当地故事,该是如何尴尬和跳戏。

  最绝望的是《女司机》这篇,这是一个北京开出租的女司机十分现实的苦难,脱离了上面三篇的少年无知,脱离了《积极分子》里的时代背景,它现实的可以让现在在北京打拼的人都能感同身受,孩子、丈夫、保险、房价,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底层普通人的生活,所有事情都要为生活让路,而“生活像土地般贫瘠,像胡同般破败”,人如蝼蚁,天地不仁。

  所以若说喜欢,我个人最喜欢的还是《积极分子》和《长生天》这两篇。《长生天》似乎是和整本气质偏差最大的一个故事,因为它写的是父辈知青下乡来到内蒙古发生的故事,但其父亲依旧也是一个北京人,他那种质朴隐忍的爱实是一种大爱。《积极分子》以一个“积极分子”张雅娟的人设串起了整个香儿胡同的故事:成分太高,丈夫是公办老师的孙家两口子;坚持穿大褂的孙老头;爱喝酒有些文化的关志承,是孙家的租客,养了两只猫被孙家媳妇儿拿药毒死了。说到北京就不得不说胡同,胡同里的生活某种程度上也是老北京人生活的真实写照。老北京的胡同生活鲜活的呈现在读者面前,有血有肉,有小心思有劝和,世人百态,大抵也就如此。最后透过孙老头儿这个人物,看到老北京人的执拗、傲气、以及通透,或者说他最贴合我心中对于老北京人的这种设定,当然这不一定是对的。

  去年我第一次去到北京,怀着我开头时说的热爱,回来后我跟朋友说:不知是我去的地方不对,还是不是假期,它不是我看到别人说的繁乱的帝都,我也没有挤不上地铁,没有找不到方向。改建后胡同里,人们贴着“请勿参观”的牌子生活依旧,大街上不少老人骑着自行车买菜。其中最让我受到震撼的是在那天在国家图书馆里,看到一个老大爷,应该有七十多岁了,他穿的非常普通,和我老家门口晒太阳的老人一样,拿着那种装宣传单用的布袋在复印资料,他反过来时我看到是一本物理技术的书。

  《积极分子》里描写到孙老头时有句话:每个胡同都有这样的老人,他们证明北京曾有过过去。我想,或许它已无需证明,虽然客观上,它的毁坏曾让建筑大师梁思成痛哭,它的历史存在毁在一个和平发展的年代,但它的经历已经沉淀融入到它的现在。而这本《冰下的人》也是一个补充,告诉我,它不只是向阳老城根偷得浮生半日闲,它也是深深刻刻实实在在的生活。

  2017.6.15

  阴天

  《冰下的人》读后感(九):小人物的生存事---评《冰下的人》

  沧海桑田,世事变迁。那么对于这样的时代变化,局外人的我们往往会通过那些生活在局内的人们故事去解读一二。由点及面,由细节触及整体,乃至于宏观大局。这个看似庞大的工程量可以瞬息间经由着此中的人事物得以最全面角度进行诠释。

  作家侯磊的《冰下的人》小说集带领着我一窥诸多颇具有代表性的,各阶层北京人的内心世界。想要生存,人务必无法离开阳光和空气。奈何本书的书名《冰下的人》无疑让人有着一种矛盾之下的茫然。既然人在冰下无法生存,那么作者为何又颇为古怪地将人以“冰下”作为修饰呢?待到我细细地品读着其中的故事,我才恍然大悟于这样的书名是那么地一语双关。《冰下的人》既是这部小说集的第一个开票故事。《冰下的人》其实又折射着整部小说中紧紧围绕描述的都是那些生活在最底层的,带着无限困境和人生无奈人群。他们是小人物,但是他们却更是不断地在挣扎着,为着可以活下去而努力。

  一如本书编者推荐的,整部小说作品就是以北京当代中下层人的生活为主,展现了人在生活中的困境与无奈,以及人在社会变迁中的命运与挣扎。冰下的人,水下八关,女司机,积极分子,少年色晃儿和长生天逐一分享着代表性的北京小人物的故事。细细翻看中,我不难发现这里的故事除了借由着人物进行分享,更是折射着不断变迁着的老北京城。一个时代养育着一个时代的人。而一个时代下的人群中总有着那样一群卑微的,不断地在大城市中的人们。书中的几个故事有着相当大的典型特色。让读者在翻看的过程中不仅仅读活了这些小人物,更是让我们感叹于这些卑微如蝼蚁般的小人物的生活苦痛。在很多的人们风风光光的过日子的时刻,如此小人物的生活着实不易和辛酸。乃至于我在翻看中心情总是那样地称沉痛。造成这样的困顿生活的有源自于北京刚解放时的一穷二白,有源自于文化大革命造成的迫害,有源自于他人的排斥和打压,有源自于身边之人的不理解,有源自于改革开放下岗的-----虽然我没有亲身经历过这些的事件,但是借由着本书我同样由此及彼地联想到了自己上一代人们曾经或多或少经历过的打压。

  尤其是书中关于《女司机》这个故事的描述,我看得极其感伤难忍。女司机,一个靠着自己能力自食其力的女子却时时无法真正地享受一个属于自己的幸福时光。年轻时,她因为文化大革命而下放了农村,荒废了学业;文革后她虽回归了北京却又变得如此格格不入。她没有学历,她无法找到心仪的工作和对象。不怕苦和累的她不辞辛劳地以开车为生。却在人到中年时身有职业病,心有无底的伤痛。犹如飞蛾扑火般地为生存不断开车,却又难掩心中的疲惫不堪。乃至于最后她遭遇了车祸,走完了劳碌的人生----

  读这本《冰下的人》,我个人觉得其中的文笔功底着实入木三分。书中不仅仅写活了人,书中更是写动了整个城市的故事。在无比唏嘘书中的小人物的生存故事时,我觉得自己深受精神的洗礼,感叹于这些小人物们随波逐流地于城市变迁下的不羁,可叹命运!这是一部阅读意义相当深刻的读物。

  《冰下的人》读后感(十):普通人也不该被遗忘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里的人民群众有知识分子、有农民、有商人,可是我们往往只记住了手捧鲜花、头戴光环的那一部分,他们是社会的成功者,或许有不凡的成就,或许手握大权,或许有惊人的财富,总之他们是成功的代名词,是被仰望和膜拜的。但是有一部分人,在不引人注意的地方,默默承受着生活的一切,做着属于自己的一份工作,默默的来,默默的去,在历史上没有记载,于是就有了《冰下的人》。

  侯磊的《冰下的人》,正是这样一部讲述过去故事的作品,故事的主角是曾经的下乡知识青年、街道积极分子、是青涩的不良少年、是为了生活苦苦挣扎的女司机,这是一部分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他们没有话语权,没有人关注,但是他们仍然在努力谱写属于自己的故事。

  《冰下的人》由六个不同的故事组成,分别是冰下的人、水下八关、女司机、积极分子、少年晃色儿、长生天,背景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和八九十年代,主角有男有女,有大有小,但是无一例外都只是普通人,不聪明也不笨、不富有也不穷,没有长处也没有短处,总之是没有什么特别,只是生活在当时社会里普普通通的一员,比如为了生活整天忙碌,没有时间也不舍得花钱治病的女司机,又比如《积极分子》里的街道积极分子张雅娟,既能够代表当时社会里的一个群体,在今天我们也能够找到与她们相类似的人。

  当然我们也看到了不少属于那个时代的特色,比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成分、房子交公等等,虽然已经成为过去,但是对于当时的人来说那可是影响人生的大事。

  拿到这本《冰下的人》,首先印象深刻的是浅蓝色的封面和暗黑色的冰封图案,给人一种肃穆、压抑之感。故事发生的时间离我们现在不远,但是也不近,当然如果年纪小一点的话对那个年代的很多故事可能都没有听说过,这个社会时下到处充满了心灵鸡汤、成功学,让人们去学习如何成功,可是很少有人关注那些为了柴米油盐而奔波的人。其实不管是一个学生还是普通的劳工,他们都有丰富的内心世界,他们不是没有哀怨,只是被这个世界裹挟着,只能向前停不下来,没有人去倾听他们的诉求是什么,我想这也正是这个作品巨大的现实意义所在,就算是普通人,他们也不应该被遗忘。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冰下的人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