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文章自在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文章自在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4-14 20:5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文章自在经典读后感10篇

  《文章自在》是一本由张大春著作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9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文章自在》读后感(一):要坚强

  要坚强

  ——读《文章自在》 2017.7.31

  其实我写的所谓的书评其实也还是在写自己,我是一个我执很重的人。那么就借着这本书来写一些我最近的一些思考感触

  写文章时候,看着自己的笔下流淌下这些文字总会有一种发泄的快感。这个世界上能理解你的几乎没有,所以只能靠着写这些文字,来跟你自己说话。我是一个对于苦难敏感的人,这也可能是因为本人本来就是一个很敏感的人。每当我阅读小说诗歌戏剧的时候,都会被影响,所以身边的人,经常看出我的心态变化,就能猜出我最近肯定又读了什么书了。

  我已经写过了好多好多的文章了,一半是为了发泄,一半是为了记录,记录我的成长轨迹。思考的轨迹。所有人都会觉得我变了,是的,我是一直在变的,我变得快让自己都不认识了,但这是为什么呢,为的是希望自己能够在这个世上更多一些的成熟和真正的成就

  最近这几个月来,我的心绪糟透了,一是确实发生了一些事儿,一是因为我自己的原因。我不快乐呀,我很苦闷呀,我觉得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仿佛都那么的不堪一击,我觉得这是一个糟透了的世界,我觉得我自己甚至不能把握哪怕一丝一毫命运,我觉得生活的真正的意义难道就只在那些功名利禄里面嘛,我觉得自己如果真正的踏入7,等待我的只能是堕落,成为一个没有了灵魂的人。我觉得所有人都是我的敌人,所有的所有其实不过都是虚幻

  好多天不写东西了,写到这都不知道自己写的是些什么。

  但突然觉得心情好了很多,这恐怕就是文章的魅力所在吧。

  网络这个东西,快把人都给掏空了。好像很多事情,只要一上了网,那就不是事了,而是一个话题。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充满了许许多多的不确定性,也许这也就是现在的我的问题,心里的疙瘩始终没有解开。我很容易去回想在高中阶段,甚至初中阶段,还有过去的几年的美好时光,那时,不是因为没有烦恼,而是因为,没有责任。而今天,身上的责任一点点的压迫着我,我已然成为了那个自己一直想成为的有责任的人。

  男孩嘛。总是喜欢在不成熟的时候装成熟,当我真正觉得自己成熟了的时候,是我真实意识到自己有多么的不成熟,以前我总喜欢高谈论阔,纵论古今,显示自己的牛逼,看的书多,但现在,我却不会了,一是失去了激情,二是终于意识到,看书真是自己的事,不是为了显摆才去看书,更不是为了显摆,才来写文章的。

  以前我写的东西都很花哨,为了一个词的选择,都会煞费苦心,但现在不会了,一是因为,没有了那种激情,另外更是因为自己知道真正的好文章,是血的文章,是需要真正的磨练的,而写出来的,是坚强的不屈。

  《文章自在》读后感(二):作文

  作者张大春写这本书的目的是想强调“写文章,不搞作文”,除了嘲讽当下的应试教育以外,这本书的积极意义是在于它梳理出了一些具体写作技巧参考例文,值得慢慢消化。

  写文章,是自主思想训练,而不应是他人思想的附庸。如果有思想积累生命体验,然后结合文字素材,那么抱着立意再去写文章则自然成文,其中要注意训练结构布局、语意密度、字词逻辑个性。作者在阐述观点之后,会附上相应的例文,而不是先出例文再来解读。这也算是奉行他推崇的“反向思考“吧。毕竟中文简洁多义,每个人理解消化的点诸多不同,各自揣摩比死记硬背要来得慢,但来得长久

  书中有句吐槽应试考题所谓标准答案的话让人称快——“你要考的是我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不是你理解文章后,考我知不知道你的想法”。只是,吐槽也就吐槽了,于应试环境无解。还是练好写文章的本领吧,这是值得终生携带的能力。

  《文章自在》读后感(三):文章如何才自在

  月末不巧要将说明文类型的文集一次性攻克完,真得不易。期间数次开小差玩玩手机玩玩游戏,忍住好几次瞌睡虫的侵袭。正是因为这种讲义式的文章读的多了,只是一味拿来粗咽,根本滋味和品相都来不及细品一二了。但我仍认定这是一本对写文章有兴趣又不知如何下笔的人有启发和帮助的好书。折下了好多书页准备再回头咀嚼二三,能有一点写日记时的进步这本书也就没白读了。

  翻到尾页,15万字的文集竟是今年年初的新作品,时隔聆听父亲好多年。作者是否因两岸之间愈加多的读者和关注文笔退步暂且不只,但写文间引经据典信手拈来是我一向佩服至极的文采。月末想追赶点目标,就该选择易读的小说,这类书一味追求看完,浪费了其中太多好观点。有空再读。

  《文章自在》读后感(四):语言美好 by张大春

  我在小学年级遇到了俞敏之老师。俞老师教国文,也是班导,办公桌就在课室后面,她偶尔会坐在那儿抽没有滤嘴的香烟,夹烟的手指黄黄的。坐在俞老师对面的,是另一位教数学的班导刘美蓉。刘老师在那一年还怀着孕——我对她的记忆不多,似乎总是在俞老师的烟雾中改考卷,以及拿大板子抽打我们的手掌心。

  俞老师也打人,不过不用大板子,她的兵器是一根较细的藤条;有的时候抽抽屁股,有的时候抽抽小腿点到为止。那一年九年国教的政策定案,初中联考废止,对我们而言,风中传来的消息就是一句话:比我们高一班的学长们都毋须联考就可以进入“国民中学”了。而俞老师却神色凝重地告诉我们:“你们如果掉以轻心,就‘下去了!”

  五年级正式开课之前的暑假里,学校还是依往例举办暑修,教习珠算、作文,还有大段时间体育课。俞老师使用课本特别,是一本有如小说的儿童读物,国语日报出版,童书作家苏尚耀写的《好孩子生活周记》。两年以后我考进另一所私立初中,才发现苏尚耀也是一位老师,教的也是国文,长年穿着或深蓝、或土绿的中山装,他也在办公室里抽没有滤嘴的香烟,手指也是黄黄的。

  我初见苏老师,是在中学的校长室里。那是我和另一位女同学沈冬获派参加台北市国中生作文比赛。行前,校长指定高年级的国文老师来为我们“指导一下”。苏老师点了一支烟,摘下老花眼镜端端正正插在胸前的口袋里,问了两句话,也一口浙江腔: “你们除了读课本,还读些什么书啊?除了写作文,还写过什么东西啊?”

  我在那一刻想起了俞老师,想起了《好孩子生活周记》,想起了小学课堂上烟雾缭绕的日子,但是我连一句话都没来得及回答——苏老师没让我们说话——他自己回答了:“我想是没有的!”

  在校长室里,苏老师并没有提供什么作文功法、修辞秘笈,只是不断地提醒:要多多替校刊写稿子,“写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要写作文。”至于我们所关心的比赛,他也只是强调:“参加了就是参加了,得名不得名只是运气,不必在意。”

  我和沈冬运气不错,拿了个全市第一。至于为什么说“我和沈冬”呢?得名的虽然是我,可是我一直认为,临场慌急匆忙,忘了检查座位,很可能我们调换了号次,错坐彼此的位子。因为我深深相信:自己写的那篇文章实在是烂到不可能拿任何名次的。然而市府和学校毕竟都颁发了奖励,我只能把奖品推让给沈冬,至于注记了我的姓名奖状,则收了压抽屉。从此我对苏老师那运气之说深信不疑,若非如此,我还实在无法面对窃取他人名誉这件事。

  苏老师却从此成为我私心倾慕的偶像。每当我在校园里、走廊上看他抱着课本踽踽独行,就会想起他的话:“写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要写作文。”话里好像有一种很宏大鼓励。我的确开始给每月发行的报纸型校刊投稿,每月一篇,一篇稿费十五块钱;有的时候,一个月甚至可以领到三十块。每个月都和我一起领稿费的,是另一位女同学,叫黄庆绮。后来她有了很多笔名,有时候叫童大龙、有时候叫李格悌、有时候叫夏宇——是的,就是那位风格独具而广受各方读者敬重的诗人。据我所知,她也没有代表过任何学校参加作文比赛。

  非但写稿写得勤,我还央求父亲多买些东方出版社少年文库的书回来,父亲起初不同意,他认为那都是小学生的读物,字边都还带着注音符号的。我都上中学了,怎么回头看“小人儿书”呢?我说:我要看的那些,都是我的老师写的。

  其实不是。他大部分的出版品都是改写故纸之作。从《孔子》到《诸葛亮》,从《班超》到《郑和》,以中国历史名人传记为主,也有像《东周列国志》、《聊斋志异》或《大明英烈传》之类的古典小说。我曾经非常熟悉的《好孩子生活周记》里那个充满现实小康家庭生活细节伦理教训的世界不见了,仿佛他从来没有塑造过那样的一家人、那样的一个小学时代。苏老师后来更多的作品,是把无论多长多短的古典材料修剪或补充成一个独立完整的中篇故事,总是以主人人格上的特色核心,洋溢着激励人情志风骨的趣味

  在一篇改编自《聊斋•陆判》的故事里,有这样的段落:“朱尔旦立刻跳起来叫着说:‘唉呀!我完了!昨晚我冒犯了他,今天他问罪来了!’那判官却从大胡子里发出声音来说:‘不,不!昨天承你好意相邀,今晚有空,特地赴约来的。’”

  其中“那判官却从大胡子里发出声音”既俏皮、又惊悚,令人印象深刻。多年以后我对照原文,才知道原本蒲松龄的文字是这样的:“判启浓髯微笑曰”。苏老师省略了“微笑”,因为在生动表现大胡子里发出的声音之后,再去表达微笑,就会显得冗赘;为了微笑而不那样改写的话,又无从承接前述朱尔旦的恐惧之情。

  在《大明英烈传》里,也有匠心独具发明痕迹原著第七十八回《皇帝庙祭祀先皇》,说刘基(伯温)听见朱元璋咒骂汉代的张良:“不能致君为尧舜,又不能保救功臣,使彼死不瞑目,千载遗恨。你又弃职归山,来何意、去何意也?”

  原本朱元璋一路大用刘基,常常称许他“吾之相,诚无逾先生”、“吾子房也”, 如今指着和尚骂贼秃,其疏贱之心可知,刘基就坚持告病还乡了。可是在苏老师改写的版本里,横空多出一段,描写刘基的老朋友宋濂前来送别,还问他:

  “只是你走了以后,我可寂寞呀!你看我应当怎样做呢?”

  “你是一个纯良的读书人工作也很单纯,仍旧做你的官,写你的文章好了。”

  这样一段老朋友的际会,非徒不见于《大明英烈传》,亦不见于《明史》,显然是苏老师别有领悟,而刘基对于宋濂的勉励,又何尝不是苏老师对于少年读者的提醒呢? 关键字:纯良、单纯、读书、写文章;读书,写文章。

  而不是写作文。

  但是请容我回头从写作文说起。

  除了指斥作文中的缺陷,俞敏之老师教书通常都流露着一种“吉人辞寡”的风度。她平时说话扼要明朗,句短意白,从未卖弄过几十年后非常流行的那些“修辞法则”, 也没有倡导过“如何将作文提升到六级分”的诸般公式。印象中,她最常鼓励我们多认识成语,不是为了把成语写进作文,而是因为成语里面常常“藏着故事”。但是一旦骂上了人,话就无消无歇、无休无止、绵绵无绝期了。我甚至觉得:若不是因为在拈出坏作文时可以痛快骂人,她可能根本不愿意上这堂课呢。

  有一回我在一篇作文里用了“载欣载奔”的成语,俞老师给划了个大红叉,说: “怕人家不知道你读过陶渊明吗?”、“读过陶渊明就要随手拿人家的东西吗?”、“人家的东西拿来你家放着你也不看一眼合不合适吗?”

  直到我活到了当年俞老师那样的年纪,已经健忘得一塌糊涂,是在什么样的上下文联系之间用了这个成语,已经不能想起。只依稀记得有两个穿着蓑衣在雨中奔跑的农夫——说不定也只是一则简短的看图说故事吧?

  但是俞老师足足骂掉我一整节的下课时间,必然有她的道理。她强调的是文言语感和白话语感的融合。同样是“载…… 载…… ”我们在使用“载歌载舞”的时候或许不会感到突兀;而用“载欣载奔”形容高兴奔跑,却难掩那雅不可耐的别扭

  五年级下学期的某次月考,俞老师出了个作文题:《放学后》。我得到的等第是“丙”。非但成绩空前地差,在发还作文簿的时候,俞老师还特地用我的那一篇当反面教材,声色俱厉,显得浙江乡音更浓重:“第一行跟第二行,意思差个十万八千里,翻什么鬼筋斗啊?”

  我的第一行写的是四个字、四个标点符号:“打啊!杀啊!”——这当然是指放学之后校车上最常听见的打闹声。之后的第二行,另起一段,第一句如此写道:“我是坐校车上下学的……”

  俞老师摇晃着我的作文簿,接着再骂:“打啊杀啊跟你坐校车有什么关系?文从字顺是什么意思你不懂吗?上面一个字跟下面一个字可以没关系嘛,上面一个词跟下面一个词也可以没关系嘛,上面一句话跟下面一句话也可以没关系嘛,上面一段文章和下面一段文章也可以没关系嘛!”——你已经听出来了,老太太说的是反话!接着,隔了五六个同学,她把作文簿扔过来了,全班同学一时俱回头,都知道是我写的了。他们当然也都立刻明白:俞老师是因为失望而生气的。

  “我看你是要下去了!”她说。

  从俞老师帐下,一直到高三,前后八年,教过我国文的还有孙砚方老师、陈翠香老师、申伯楷老师、林学礼老师、胡达霄老师、魏开瑜老师;几乎每一位国文老师都当堂朗读过我的作文。那些一时为老师激赏、同学赞叹的东西究竟是些什么东西?我连一句、一字都记不得了,五十年春秋华发到如今,印象深刻的偏只“载欣载奔”和《放学后》那蹩脚的起手式。两番痛切的斥责,则字字灌耳,不敢或忘。想来兴许有些沉重,却在我成为专职写作之人的时候,时刻作用着。无论我日后写什么、也无论使用什么书写工具,时刻在我眼前浮起的,总是米黄色打着绿格子的折页毛边纸,也总是那浓重的浙江腔的提醒:“上面一段和下面一段……”

  说得雅驯一点,俞老师讲究的就是语感协调、结构严密,但是教人写作,雅驯之言虽简明扼要,却显得空洞、飘忽。我很庆幸,在我求学的过程里,那么些老师里面没有一个教我什么是类叠法,什么是排比法,什么是映衬法。他们只要带着饱满的情感朗诵课文,在上下文相互呼应之际,递出一个心领神会的眼神,就足以让学子体会:什么是语言的美好。

  初中毕业前夕,高中联考在即,却由于不大受管束,又浮荡着那种不知道哪天就再也不会踏进校门的惆怅情绪,我们在校园各个角落里寻找着偷看了三年的女生班同学。有的拿出纪念册,要个题款或赠言;有的伺机递上自觉帅气的照片,要求交换留影。我则带着那本珍藏了五年的《好孩子生活周记》,在理化教室旁的楼梯上拦住了苏尚耀老师,请他给签个名。他从中山装胸前的口袋里拔出老花镜戴上,工整地签下了名字。我问他:“为什么老师说:‘写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要写作文’?”

  他乍没听清,我又问了一次,他沉吟了一会儿,才说:“作文是人家给你出题目;真正写文章,是自己找题目;还不要找人家写的题目。”

  我是在那一刻,感觉小学、中学一起毕了业。

  《文章自在》读后感(五):序 文章自在

  从比较严格的意义上说,我从来没有出版过一本“散文集”,过往纸本媒体通行而发达的时代,绝大部分非虚构的文章随写随刊,手边不留底稿,也不以为这些东西有什么结集保存甚至流传的价值。二〇〇三年之后开始用电脑写作,一键轻敲,百篇庋藏, 都在硬碟文档之中,偶尔对屏卷看。不读则已,一读就想改;一改辄不能罢休,几乎除旧布新。也因之暗自庆幸:好在当时没有出书!在我的电脑里,绝大部分的散文稿都集中在一个档名之下:“藏天下录”。

  这就让我想起一则九百年前改文章的老故事。南宋宰辅晏敦复是大词人晏殊的曾孙、晏几道的侄孙,可见传家文气,累世风流。有一次晏敦复为某一同朝仕宦作墓志铭,作完了拿给另一位词家朱敦儒过目,朱敦儒阅后道:“甚妙,但似欠四字,然不敢以告。”晏敦复苦苦相求,朱敦儒才指着文章里的一句:“有文集十卷”说:“此处欠。”晏敦复又问:“欠什么呢?”朱敦儒道:“欠‘不行于世’四字。”晏敦复明白了,他没有完全依照老朋友的指示修改,仍遵其意,添了“藏于家”三个字。

  朱敦儒改晏敦复的文章,是“修辞立其诚”的用意。即使死者为大,也不应当予以过当的称许。文集十卷固然堪说是“立言”了,然而既未获刊行,便不可藉模糊之语谬赞。十卷文集之不得行于世,表示此人的文章尚未获公认,这就涉及作墓志者一言褒贬的文德。晏敦复大约还是不忍道破,遂宛转以“藏于家”来取代“不行于世”;既不失实,也保全了亡者颜面,如此修改,是小文章里的大判断。

  然而,我毕竟还是把应该“藏于家”的一部分文字翻检出来,例以示法,针对的是那些和我自己的孩子差不多年纪、一样处境、苦于命题考作文的青少年,只为了说明一个概念,那就是“写文章,不搞作文”。

  由考试领导的教育是多方面的。在每一个学科、每一个领域的教学现场,老师们都有不得不逐潮而去、恐后争先、而徒呼负负的感慨。作文当然也是如此。你可以说:本来文章无法,可是一考就考出了拘絷文词之法。你也可以说:本来文章有法,可是真正让文章有妙趣、有神采、有特色、有风格的法,非但不能经由考试鉴别;也不能经由应付考试的练习而培养。

  于是学子所能悟者,反而是最恶劣的一种心思,以为写文章就是藉巧言、说假话, “修辞败其诚”。其上焉者多背诵一些能够广泛发挥的铭言事典,临考时兵来将挡,水来将也挡;中焉者多援引几句烂熟于胸的俗谚成语,临考时张冠李戴,李冠张也戴。下焉者只好闲话两句,“匆匆不及草书”,顺便问候批改老师:“您实在辛苦了!”无论何者,面对考题,只能顺藤摸瓜,捕捉出题人的用意,趋赴而争鸣。国人多以中文系所、复献身教育的先生们会写文章,自然也知道如何教文章。事实却非如此。大部分的教育工作者并不写文章,但是所有的国文科教师都必须随时教作文、考作文、改作文。我们的教育主管当局只好辩称:作文是训练基本表达能力,不是培养专业作家。而我却要说:如果不能以写文章的抱负和期许来锻炼作文,不过就是取法乎下而不知伊于胡底,到头来我们所接收的成果就是一代人感慨下一代人的思想空疏、语言乏味、见识浅薄。

  今天自以为身处新时代进步社会的我们每每取喻“八股”二字以讽作文考试。殊不知眼前的考作文还远不如旧日的考八股——因为八股讲究的义法,还能引发、诱导并锻炼作文章的人操纵文气,离合章句;条陈缕析,辨事知理。而当前的各级升学作文考试,却由于不只一代的大人普遍不会写文章、教文章,而任令中文系所出身的学者,运用文法学、修辞学上极其有限的概念,设局命题,制订评分标准,刻舟求剑,胶柱鼓瑟,更进一步将写文章美好、活泼以及启发思维的趣味完全抹煞。达官显贵一至于贩夫走卒,在这一点上倒是齐头立足皆平等:不会作文章而乃不知如何表达,遂成举国累世之共业。

  有文藏于家,时或欠公德。毕竟我眼里还看着:年复一年、有如必要之恶、不得不为之的各种作文考试依旧行之如仪;而举目多有、也只能听任其各申己说,致使作文不断公式化、教条化的补习教育也依旧大兴其道。实难想象:这样的环境和条件,大概除了等待天才如果陀、却永无可期之外,安能启迪造就愿意独立思辨且乐于真诚书写的人们?就一个写了四十多年、自负各体文章无不能应心试手的我来说,是可忍而孰不可忍?即使自私地从一职业作家的角度来说:一代又一代,不能识我之文的人愈来愈多,能够体会我意的人愈来愈少,也着实大不利己。

  于是搜筩发箧,检点篇什,编而辑之。在这本书里,除了序文之外,还包括概论三篇,引文三十四篇、例文四十篇,兼收苏洵、鲁迅、胡适、梁实秋、林今开、毛尖等古今诸家文各一篇,以及跋文、附录各一。

  小子何莫学夫散文?即使一生尽写一部书,而不行于世,但能博得三数学子青眼, 以为比课本讲义教材评量等物有趣,便值得了。是为序。

  《文章自在》读后感(六):我在《文章自在》里学到的东西

  从教书到现在,整整一年半的时间,三个学期,我并没有很正式地上过一堂作文课,根本原因是我不知道该怎么上。 离开高中生活已快要六年,我已记不起当年是怎么写的应试作文,只模糊有个印象,那就是考的每一个作文题目,我根本就不想写。那时候做语文题其实是带有一种兴奋感的,可那种兴奋感还不及我看张爱玲的《小团圆》或者《半生缘》。曾经模仿别人,写过一篇文章,幻想一个女人在每个年龄段过上了怎样的生活,得到周围同学的赞扬,后来还投过稿,却随着那本只出版了一次就无疾而终的《玉碗井》一同消失了。底稿我一直留着,语言和想法都十分幼稚,可是仍然比考试写的那种作文好上很多倍。 所以,我一直很抵触试卷上所谓的材料作文,禁锢着人的思想,仿佛是套在八股文的套子里怎么都出不来(当然,八股文层次还是要高得很多)。并且,在改了这么多卷子后,我发现,普通的学生要想在作文上多和别人拉分是很困难的一件事。那么,既然我达不到让学生写出好的应试文章的境界,我是不是可以换一条路走?因为我是语文老师,我不是一个培训员,我所向往的语文教育是更广泛的,而不是只教会学生麻木地坐在书桌前,写着无聊又无意义的试卷。 我早就看中了这本书,趁着给学生买小组奖品,就一并买了回来。果然,对我十分有用。 阅读完后,我把所能学到的知识归为四个大类: 1.这本书中有哪些教育观念可以让我受益? 2.我在这本书里学到了哪些有用的知识? 3.写文章有哪些方法我可以尝试学习? 4.我可以用哪些方法,让学生进行与众不同又有用的作文练习? 这样一来,思路就清晰得多。 在这之中,方法是其次,最重要的还是观念。社会在不断进步,所以人还是得不断学习,“吾日三省吾身”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我们在教书时,面对着各方面都不成熟的高中生,真的要拿着一篇篇好文章枯燥地分析文意、解析手法吗?换一种有趣的方式可能效果会更好,因为在我自己的实践中发现,在进入到一篇课文前,老师做好一个良好的引导工作,让学生产生兴趣,并让他们自己动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呈现,他们所能创造的东西永远会带给人惊喜。张大春在《写好玩的》一篇中就提到卢梭的观点:“对于一个少儿来说,真正的兴趣是无穷尽的,只要施教者(或成人)让事物显现其趣味”。 若真要我举例子,可以举很多:学《长恨歌》,让他们演“马嵬兵变”,演了之后让他们畅谈对杨贵妃和唐玄宗的看法,有的人的想法会很独特,说唐玄宗宠爱杨贵妃带坏了社会风气,因为“不重生男重生女”,大家都想靠女人去攀附权利;学《雷雨》,让他们演了书本上的一段之后,全班一起给每一个人物打分并说出原因,结果最受欢迎的是周冲,因为整部剧中人人自私,只有周冲能善良到为他人考虑,并且他代表着一种新生事物的涌现,最不受欢迎的是周萍,自私自利,不负责任,比周朴园的唯利是图更令人生厌;学《雨霖铃》,就让他们学唱《送别》,唱着唱着就说出这一句话来:“古人一分开,或许一辈子就见不到了,所以才有这般凄凄沥沥的伤感”;做了一个关于消防安全的主题班会,让他们自己制作消防道具,用硬纸壳做出了灭火器、大哥大、插板、火焰等,关键是插板上的插孔还能插进去······所有死板的人物或东西都能得以生动再现,学生也学得很快乐。 接下来就说说我学到的新知识,原来“打喷嚏是有人想念”的这种说法最早出现在《诗经》里,原来“旋”在古时候有撒尿的意义,原来文言文的简洁是省略了很多场景的描写,让人觉得干脆异常,中间的空白可以留给人更多想象空间······ 在写文章的方法上,印象最深刻的是《公式操作》里提到的公式,那就是“惯用语+生命经验+掌故传闻=成文”,很是有用,可以教给学生。还有在《写东西》中的这样一段话:“东西不能只是东西。咏物多以承情、言志,甚至载道,于是在设想着写作某物的时候,必须指东画西、说东道西,或不免于声东击西”。我个人是比较赞同这种说法,只要写,就绝对有原因,也一定会有目的。 至于用什么方法去教学生,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让他们在每一科目中都能感受语文带来的魅力。或许可以举办一个有针对性的集体活动,让他们自己写广告语、文案、宣传方案、总结报告、新闻报道、实时评论······这难道不比写干巴巴的作文要有用得许多吗?也可以设计一堂课,让他们进行扩充语句、缩减语段、打消口头禅、对对子的练习。 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想上好这样的一堂课,我还是欠缺很多经验,但不会放弃去尝试,因为,不去做,就永远不知道错误在哪里,不知道自己的错误,就永远不会进步。 换个角度一想,我还是一个挺上进的人吧,虽然这世道艰难。 最后分享书中的一段话,我非常喜欢,读起来会有种想热泪盈眶的感觉,很希望自己能成为这样的一个老师,也很想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美好。 “我很庆幸,在我求学的过程里,那么些老师里面没有一个教我什么是类叠法,什么是排比法,什么是映衬法,他们只要带着饱满的情感朗诵课文,在上下文相互呼应之际,递出一个心领神会的眼神,就足以让学子体会:什么是语言的美好。”

书影一些摘抄

  《文章自在》读后感(七):一做起文章来就不自在

  写作,不是说什么,而是选择不说什么。张大春说,这是一辈子的能力。没错。

  以前在豆瓣上标注过他的大唐李白,后来也没读。今天在新华书店路过这本书,题目起的有趣,就拈起来读,没两个小时吧竟然翻了小半本。鉴于后面是对遣词造句的疏解,我就不读了。

  书分两半,前半部文章技法,写的流动生风。这段时间正儿八经的操持写作了,有一些或明或暗的疑惑,看了他的点拨,若得一二,简单整理下吧。

  1/有好问才有好答。设问文章的核心技巧,是转移提问者关心的主旨。藉由一个问题,带出另一个问题,是一种摸索推进的技巧,最后用一个答案贯穿,升华。

  2/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在文章的前面留一点痕迹,中间随时浮现一两处踪影,结尾处直笔点明或曲笔符合,让零零散散的,贯穿成完整。

  3/字不妄。文心雕龙载,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篇之彪炳,章无疵也;章之明糜,句无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振本而末从,知一而万全矣。

  4/带给读者快感的文字,包含三“S”surprise,suspense,satisfaction。引读者入局,故事的视角,决定了我们信不信它。

  5/一般文章的格式:惯用语➕生命经验➕掌骨传闻=成文

  6/文思似看山不喜平。老生常谈了。

  7/不要着急给答案。

  仔细整理下来,还不少重复的,真正的个人创见,也几乎没有。不过他讲得有趣,就不深究了,作文章之成功,不过如此了吧。

  《文章自在》读后感(八):用好文章来教人写文章

  这本书意在教人,特别是学子写文章,而不是写作文。作者张大春对命题作文束缚思想,让人没法直抒胸臆深恶痛绝。为此,他用了几十个篇幅从各个方面加以指点。

  不过,我感觉这本书更像是作者的一本文集。他对这些文章是如此的得意,以至于在每一篇前面加上一个说明,介绍写这些文章的初衷和构思。

  作者确实应该得意,因为他的文章写得实在漂亮,文从字顺,脉络贯通,朗读起来也是朗朗上口。确实达到了如书名所说的「文章自在」的境界。

  张大春最为人诟病的一点是喜欢掉书袋,就是在说一件事的时候,扯出别的典故,让人感觉是在卖弄学问。按照作者的意思,他这是在荡开一笔,或者叫掉开一笔。用他自己的话说,「荡开一笔」,「更有风姿」;「掉开一笔,趣味横生」。

  不过,有时荡得太开,从扪虱谈论、旁若无人的古人,扯到环保,就有点得意忘形了。

  作者强调写文章是技术活,可以通过技巧来提高,并且从几十个角度来讲解他的技巧。我以为,技巧自然有用,不过重要性却要让位给另外两方面。

  一是清晰的思维。写文章归根结底是将所思所想输出。一团乱线不可能织出一张网。写出清晰流畅的文章,先得有清楚明白的思想。

  二是语感。文字如同肢体,有的人心灵手巧,有的人笨手笨脚,这是支配肢体的能力不同。支配文字的能力也有高下之分。这种差别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靠的是阅读。要写出好文章,先得读过好文章,知道好文章是什么样子。

  作者也摘了几篇他人的文章作为例文。在全部例文中,虽然作者本人的文章也都好,但是我最喜欢的却是毛尖的《老爸老妈》。文章写了父母过了一辈子公共生活,到了晚年真正在小家庭中彼此面对时,却充满尴尬和矛盾。文字朴实,情感真挚。(点击下面的阅读原文可直达这篇文章。)

  可见,写文章最重要的,比思维、语感和技巧都要重要的,是真情实感。没有感情,再清晰的思维、再鲜活的预感、再丰富的技巧,也只能编织出一篇空洞的美文,却不是好文章。

  微信公众号:小盆哟「littlebasinyo」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