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唤醒智慧的教育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唤醒智慧的教育读后感10篇

2018-04-22 20:3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唤醒智慧的教育读后感10篇

  《唤醒智慧教育》是一本由【印度】克里希那穆提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页数:19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唤醒智慧的教育》读后感(一):最好的教育是自我的觉醒

  读完整本书,感觉像是被当头“棒喝”般痛与透彻作者克里希那穆提,是生于印度,后游历于欧美的当代哲人智者,所以他的字里行间才会有西方人的“单刀直入”与强烈批判精神,有别于我们东方的“循循善诱”似的含蓄。整本书直指教育的各种弊端,但归纳总结出来,只用五个字就可以概括所有的问题,那就是爱、自由与智慧,孩子本应该得到的爱与自由和最应该具备的认识自我与管理自我,以及如何生活的智慧却往往被我们这些所谓矫枉过正父母与不明智老师给扼杀殆尽。

  适应孩子的生长规律,协助他度过每个敏感期,不是强行的打扰他的内在机制,他的内在机制才不会混乱,就会有老子所说的“无为而治”与“道法自然”的收效。很遗憾,我没做到。孩子从步入幼儿园时起就开始吃“大锅饭”,一吃就是十几年,每个孩子的缺点优点在这个过程中都会暴露无遗,为了让他建立一些基本的生活能力,我粗暴强行而严厉的管教,将他的内在一再的打乱,所以才会自食其果让孩子变得更加的拖沓与磨蹭。每个孩子各个方面真的不同,尤其生长环境与生活环境的不同,男孩女孩生理思维模式上也注定了不同,却要让他们都变成同一批次的产品,这是一种怎样的教育弊病?当孩子出了问题,家长往往火急火燎的寻求各种方法,想出各种点子以应策,我就是这样,可结果呢?孩子要么爱咋咋地,要么反着来,孩子虽小也有自己思想,人之所以高级是因为我们是不容置疑地思虑动物,不要小看了孩子的小宇宙因材施教、无为而治、道法自然也只能是向往与一句句空的口号吗? 只有做了父母才会想到教育的偏颇漏洞。 每个孩子都是这个世界独一无二小天使,反过来,家长也应该跟孩子多多的学习,还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境界,跟孩子好好交心,懂得与尊重孩子,把孩子教养成懂生活的人,而不是一个只会学习的半成品,也许这些才是最应该做的。

  教育是一门多学科集结一体产物,还要继续摸索与实践。终于知道了,自己错在了哪里,曾经的“以小得而诱之”,为什么收效甚微治标不治本,原来是自己“越界”越的太离谱,对孩子的不信任,才激起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的现象,从今天起学会尊重与放手,更应该相信这个小家伙,一定能释放出自己的能量,改掉缺点与毛病。不在扰乱他内在成长中的自我,也不在过多的干预与指责他了。加油吧!

  《唤醒智慧的教育》读后感(二):教好孩子之前,首先要学会做合格的父母

  初读吉度·克里希那穆提的《唤醒智慧的教育》,原作者是一位印度哲人,这本书主要探索的是人的精神领域特别是教育方式、生活方式、人际交往婚姻家庭各方面的关系,编者的话很贴心地指出作者的话只是个人之见,有着鲜明时代印记,读者应该保持独立思考,细心甄别。

  通读完全书,对于全书核心词“教育”有了更深刻理解,作者不认为教育仅仅教会人们“术”,而更应该教会人们独立思考的能力,看到生活作为一个整体意义正确的教育是如实了解孩子,而不是把我们认为“他应该怎么样”的理想强加于孩子,作者似乎在追求一种精神上的“自由主义”,虽有些精神层面的理想化,但确实是溯本清源的观念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责任无疑是最大的,甚至在孩子进入学校之后,父母依然要承担极大家庭教育的责任。作为孩子的教育者其实是最应该被教育的人,我们求学学习各种科学知识,但是走入社会并组建自己的家庭之后才发现,怎样处理人际关系、婚姻家庭、亲子教育这些最关键课程传统学校最为缺失的,我们往往通过对自我的再教育来补上这一课,甚至很多人在没有做好心理的准备前提下,已经成为父母,面对一个新的生命,如果父母本身的智慧是缺失的,又何谈教育好下一代呢?

  作者要唤醒的智慧并不是通过一项项术业的考试,这种智慧是自发的感知,它让人变得更加坚强和自由,这是一种的精神的力量,如果说“术业有专攻”是从务实层面让我们具有谋生的技能,那么“智慧”可以理解为正能量的精神激励,才是我们完整人生的真谛所在。这种智慧的点化需要我们不断思考和感受,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并将独立思考的能力传递给我们的下一代,我想这是为人父母都要补上的一课。

  《唤醒智慧的教育》读后感(三):守护心底的光

  读大学时候友人去山里支教

  大凉山,就是那个后来出现新闻类似局外人》开头的“最悲伤小学生作文地方

  闭塞,贫穷落后毒品、艾滋病泛滥,因医疗简陋和毒品泛滥导致的智力障碍儿童比比皆是

  留守儿童、失学儿童、以及十多岁的少年新娘,这些令人痛心名词在生存面前太过渺小微不足道

  支教的意义是什么呢?

  一开始怀着“萤火之光”可以燎原的想法的友人困惑了。

  在倪萍早期参演的电影美丽的大脚》,倪萍也有过同样的困惑。

  在生存、在温饱面前,教育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让孩子们认字?教他们朗读“我爱北京天安门”或者“白日依山尽”。

  或者,告诉他们这个世界残酷竞争法则努力让他们更有竞争力

  但这一鳞半爪的所谓知识对他们来说管用吗,说不定他明天就辍学了。

  而另外一个高中学阿远,却用务实的行动给这个问题另外一个思路

  阿远师范毕业后,因为对教育的热爱,阿远选择回到家乡,一个贫困乡的小学去教书。

  教育为了什么?

  为了念书认字,熟悉社会规则生产提高社会效率熟练工吗?

  一腔热血的阿远,在冰冷的现实中摸索,给了自己的答案,是柴静笔下卢安克式的答案。

  阿远用业余时间挨家挨户家访,了解留守儿童的成长背景

  他和孩子们做朋友,做倾听者,了解他们的恐惧和爱,了解他们的秘密心愿

  阿远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更是一个实干家。

  尽一己之力,不断争取学校、地方政府支持,办起来乡村小学建校以来第一个图书馆

  和大学联谊,邀请大学生来定期帮扶,唱一首歌,读一本书,讲一个故事,给孩子们更多对外面的世界的期待

  如今,已经是四年有余了。

  那所留守儿童的小学的孩子们开始逐渐变得开朗、有礼貌、也从羞于表达感受变得敢于说爱。

  眼神自卑、躲闪,变得有光芒

  也许那些孩子终于长大之后并没有读大学,但至少,他们明白了要做一个善良的人。

  在阿远看来,教育是发现、发掘孩子的所长呵护它,给它提供适宜的养分,让它成长。

  教育是帮助那一双双亮晶晶的眼睛,找到自己的天命

  阿远的实践经验与本书的理念不谋而合

  真正的教育不是为了获取谋生技巧,而是帮助个体变得成熟而自由,帮助个体寻找生活的意义和个体存在的意义。

  是帮助个体从迷信权威中解放出来,

  这就要求教育的参与者,学校、父母和老师在价值上保持着一致

  唯有爱,才能唤醒内里的智慧。

  唯有爱,才能守护孩子们内心的光。

  《唤醒智慧的教育》读后感(四):大浪淘沙

  动物的本能就是模仿,很多人却没有注意到其实人根本上也是动物同样模仿能力一点儿也不弱,今天的很多产品都是山寨货其实也是模仿的一种形式,我很好奇为什么同样是模仿,孩子的模仿大人可以忽略?你有恶劣行为吸烟喝酒家暴都会容易让孩子模仿,在学校里打群架模仿电视剧,学校制度模仿军队教育什么二十二条军规之类的,同样社会里追求拜金贪权办公室潜规则,其实这一切彼此间相互影响,看似表象的其实只不过是人性本恶的映射。

  前些天有人跟我谈阴阳鱼,善恶本相依这类的但是我不怎么想辩论。人性之恶不过是被所谓的求善约束着,但是最近几年追求成功金钱权利技术至上,科学至上,彼此观念冲突说到底都是教育的问题,这本书说要有爱战胜恐惧追去自由种种,从哲学视角看待这个问题,审视教育者被教育者、学校、婚姻、生活、艺术、智力、权威、智慧。这几部分更多的是理论探讨,并且有些部分有很大的争议甚至是偏执,比如消除无知、审视真实的自己、恐惧。

  消除无知让我想到一句话,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人生有限知识无限无论如何消除无知也不过是天下大同的一种向往,一句口号,镜中月水中花,不可能实现,不过无知确实容易产生偏见甚至是偏激极端,与其消除无知不如使人明白不要不懂装懂任性妄为,人性之恶肆意演绎好为人师自以为是的人太多了,所以要自知或者说审视真实的自己。

  自己从出生时开始被迷惑,被家庭、学校社会释放的烟雾蒙蔽双眼、心灵,不知和为辩伪更是身在此山中,难以跳出六道外,无论何种方法都会存在不足,好比之前的阴阳鱼看上去善恶相依,其实在逃避到底是人性本善还是本恶。可是却自以为看破人性是善恶相依的,而我也是无论如何想看清自己却还是陷入另一个迷雾中,普通人要看清自己认清自己,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但是还是要努力,可是自以为认清自己就变成了偏执极端了。

  认清自己不容易,但是恐惧与其消除,不如让恐惧继续存在,人要心存敬畏之心,敬畏也是要有所恐惧的,不然变成人性之恶肆意演绎,大了说就会是集中营大屠杀之类的,小了说就是人人之间彼此勾心斗角。人复杂到认清自己不易又如何去教育孩子?我觉得到底是要有所放弃和孩子一同成长,毕竟你也是从孩子长大到成年人的,可是你却不用培训就直接上岗了,所以学习成长还是必要的。获取知识把知识关联起来并不能获得智慧,我也不知道如何获得智慧,我觉得我也只是关联知识。

  《唤醒智慧的教育》读后感(五):守护他心底的光

  读大学的时候,友人去山里支教。

  大凉山,就是那个后来出现在新闻里类似《局外人》开头的“最悲伤的小学生”作文的地方。

  闭塞,贫穷,落后,艾滋病泛滥,因医疗简陋导致的智力障碍儿童比比皆是。

  留守儿童、失学儿童、以及十多岁的少年新娘,这些令人痛心的名词在生存面前太过渺小和微不足道。

  支教的意义是什么呢?

  一开始怀着“萤火之光”可以燎原的想法的友人困惑了。

  在倪萍早期参演的电影《美丽的大脚》,倪萍也有过同样的困惑。

  在生存、在温饱面前,教育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让孩子们认字?教他们朗读“我爱北京”或者“白日依山尽”。

  或者,告诉他们这个世界残酷的竞争法则并努力让他们更有竞争力?

  但这一鳞半爪的所谓知识对他们来说管用吗,说不定他明天就辍学了。

  而另外一个高中学阿远,却用务实的行动给这个问题另外一个思路。

  阿远师范毕业后,因为对教育的热爱,阿远选择回到家乡,一个贫困乡的小学去教书。

  教育为了什么?

  为了念书认字,熟悉社会规则,生产提高社会效率的熟练工吗?

  一腔热血的阿远,在冰冷的现实中摸索,给了自己的答案,是柴静笔下卢安克式的答案。

  阿远用业余时间挨家挨户家访,了解留守儿童的成长背景。

  他和孩子们做朋友,做倾听者,了解他们的恐惧和爱,了解他们的秘密和心愿。

  阿远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更是一个实干家。

  尽一己之力,不断争取学校、地方政府的支持,办起来乡村小学建校以来第一个图书馆。

  和大学联谊,邀请大学生来定期帮扶,唱一首歌,读一本书,讲一个故事,给孩子们更多对外面的世界的期待。

  如今,已经是四年有余了。

  那所留守儿童的小学的孩子们开始逐渐变得开朗、有礼貌、也从羞于表达感受变得敢于说爱。

  眼神从自卑、躲闪,变得有光芒。

  也许那些孩子终于长大之后并没有读大学,但至少,他们明白了要做一个善良的人。

  在阿远看来,教育是发现、发掘孩子的所长,呵护它,给它提供适宜的养分,让它成长。

  教育是帮助那一双双亮晶晶的眼睛,找到自己的天命。

  阿远的实践经验与本书的理念不谋而合。

  真正的教育不是为了获取谋生技巧,而是帮助个体变得成熟而自由,帮助个体寻找生活的意义和个体存在的意义。

  是帮助个体从迷信权威中解放出来,

  这就要求教育的参与者,学校、父母和老师在价值上保持着一致。

  唯有爱,才能唤醒内里的智慧。

  唯有爱,才能守护孩子们内心的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