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谁也夺不走,我们做梦的自由》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谁也夺不走,我们做梦的自由》读后感10篇

2018-04-27 20:3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谁也夺不走,我们做梦的自由》读后感10篇

  《谁也夺不走,我们做梦的自由》是一本由邹小樱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页数:20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谁也夺不走,我们做梦的自由》读后感(一):以作者角度看他们

  收到书已经两个月了,今天终于花了一下午的时间读完。未读之前对该书的期待是希望能看到作者作为乐评人关于音乐的解读。非音乐专业出身可能了解部分,关于这个曲子有没有变节奏?有没有变调?这个歌是这个类型或者那个类型,编曲和伴奏的录音的那些事情,然后突然会get到原来是这样来的!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当然上述的内容书中有满足到,我有很多小收获比如个人很喜欢的而我知道前奏是古典吉他演奏的(嗯,这段可以学起来),再比如原来电吉他不同厂牌也有各自的音色,还有关于石爸吉他的特点等等等等。。。

  本书令我惊艳的部分来自于作者从他们作品追述大量的文学以及影视作品还有历史环境以及音乐产业的种种解读。对于很多歌迷来讲,阿信很多歌曲灵感都来自小说或者影视作品,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实在大多数对我而言需要耐着性子读完的深度作品,比如实在读不下去的卡夫卡,崩坏,而作者也为这些作品做了精简注解,有些甚至还加入了一些小小扩展,令人惊喜

  还有很多和作者共鸣地方,比如演唱会那些经典台词人生海海封面拍摄地点也是我心里小心收藏的密码

  虽然这本书,角度之丰富超越了期待,但是对于作者背面关于全景式的豪言壮语,我还是保留意见。并不是写的不好,任何评价见地大概都会跟个人经历相关,所以无论企图心多大,还是没办法通向那个唯一的答案。不过,反复的论证与思索却能让我们更接近作品。

  对于了解他们这件事,我的心情矛盾的就像反而唱的一样,也会忍不住脑洞大开想像主唱那样一个人对于被了解会是怎样的想法

  这本书,作者以专业的音乐知识行业从业经历,丰富的阅读和历史知识见解及自身感受形成了一个他自己看五月天的角度,与读者分享

  如果,某天有本科学读物愿意解读一下作品里面这么多科学词汇的话,我也想看看。那又会是一个新的角度。

  《谁也夺不走,我们做梦的自由》读后感(二):五月天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

  怀古,在当下甚至是一种羞耻PLAY。

  但这是2016年。没羞没臊已经成为了新的规章制度,无脑和集体狂热更让很多上了年纪中年人有了点滴恐怖既视感,回忆带来轮回,轮回带来绝望。十几年前有一支反动至极的死硬地下乐队打着华夏创世神的名号凶猛的叫嚣着:“忘记过去意味背叛,忘记背叛意味着完蛋”,后来他们就变成了局外人,成了注定要被人民历史碾压的罪人,尽管他们都是健康的人。

  大概在2000年,全民还没有皆病,大陆地下摇滚种子火苗已经遍地开花野蛮生长,那一年的迷笛音乐节上,中国地下摇滚之王“舌头”的主唱吴吞在演出结束时说了这么一句话:“摇滚乐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对,形式感,表达文本,信息渠道青年文化快餐哲学,封闭族群,赛博朋克生态链这些都不重要。搁在那个时候我会意思跟你聊五月天吗?简直是难以启齿。但现在有人乐意,我也愿意,不光因为他们是华语流行乐坛的香饽饽摇钱树,或者是打算粉丝经济浑水摸鱼的投机主义者。我的老伙计,这个叫做邹小樱的家伙,一直伪装成业内人士,野路子BAND仔,撕逼小能手,新晋网红以及乐评人,号称自己是头号五月天乐迷。我一直认为如果这世界上有人可以好好写写五月天,恐怕也只有他了。然而在简单阅读了《谁也夺不走,我们做梦的自由》之后,我发现我还是上当了。

  这并不是一本标准的乐队传记,要说树碑立传盖棺定论,对于五月天来说时间尚早。邹小樱的套路,其实是“曲线救国”。谁也不会认为五月天的乐迷会疯到去听舌头,去听鲍勃迪伦,梦回1968革命年代,去成为OLD SCHOOL左翼,去风起云涌政治抗议大潮中折腾,去摸不着头脑的西方摇滚史里寻亲觅祖。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让他们数十年如一日热泪盈眶偶像天团在某种层面上获得了这些精神感召和无上神启,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歌迷们正在接受那些仿如来自异次元的价值观灵魂共识。而邹小樱想做的,只是提供一个技术转换的翻译渠道,把五月天作为新的上帝来为旧神传道受业。这么说似乎透着股邪恶气息,不过曲线救国的事情不一直是我国特色发明吗。

  我压根儿觉得这书卖不出去太多,套路太明显,摆明了是想给粉丝洗脑。这是个吃力不讨好活儿,要么找骂要么就是政治不正确。五月天能带来的感动和共鸣,很可能在书里你们找不到一星半点儿,邹小樱甚至把他作为了自己的半自传。这种强烈的代入感就像一个预设的游戏隐藏关卡,只有你在掉进去之后才能体会到他的痛彻心扉。这些年我们眼睁睁的看着太多药丸的老司机,却最终也上上下下,车没啥事儿,司机也没事儿。

  我不清楚有一天五月天会不会当着几万歌迷的面来上一句:“五月天不重要,你们才重要”。不过这话邹小樱说得出来,他觉得自己从来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好好做梦,好好说话,好好唱歌,好好吃饭和好好做爱。

  《谁也夺不走,我们做梦的自由》读后感(三):五月天的音樂密碼

  在「知乎」上初識「鄒小櫻」。

  我以樂迷身分認真聽五月天的時間並不長,年少時因為聆聽日本流行搖滾,習慣了音樂專門雜誌刊登音樂人談論創作過程,樂評人分析作品的詞、曲、編曲、錄音技術,以及各家樂迷圍繞著音樂人的現場演出、機材使用進行心得分享;回到華語樂壇,在深入了解五月天的過程中,我也如法炮製的透過網路蒐集相關資料。因緣際會之下,看到鄒生在問答網站【知乎】上,針對網友的提問,將五月天節奏組的表現做了一番分析……原來還有人願意用御宅族的研究精神聆聽五月天的作品。

  是「黑」?是「歌迷」?

  事隔多時,再一次於網路上看到「鄒小櫻」,已經是本書出版預告的微博文章。身為台灣樂迷,看到文章回覆下中國各地歌迷對鄒生到底是真愛、抑或是傍大款的熱烈爭辯,感覺微妙。做為一個認真的五月天樂迷,包括自以為藍三神作難超越、批評偽搖、對政治立場表達與否的批判、對第六張專輯《為愛而生》偶像化的深惡痛絕、對《後青春期的詩》的懷疑到《第二人生》、《諾亞方舟》世界巡迴演唱會的臣服…這粉轉黑轉路人再轉粉的心路歷程,實在太令人熟悉了!相信許多與五月天走過十多年的台灣樂迷,都有過與鄒生類似的感受。

  由於鄒生的業界身分很難完全做到利益迴避,遭受樂迷的質疑本屬正常;但正因為他進入了華語流行音樂市場,並為這個行業服務,才能從一個比較客觀的角度,重新認識五月天,也在他人生的後青春期,繼續與五月天結下不解之緣。

  一位搖滾樂迷尋找五月天音樂密碼的筆記。

  本書可以說是集結了鄒生對五月天音樂作品的探索,透過文字工作者個人獨特的音樂品味,尋找五月天的創作脈絡,並以時間軸做了一個有系統的整理。作者不但在台灣流行音樂的研究領域,提供了一個相當有趣的視角,同時本書也可以做為流行搖滾文化在各地如何互相交流、互相影響的一個範例。

  當然,一百個人眼中有一百種哈姆雷特,對於台灣的資深樂迷來說,本書或許有一些未竟之處、抑或作為披頭迷的牽強附會不得而知;但藉由作者的音樂書寫與論述,我們可以窺見台灣在地以外的華語音樂愛好者,透過挖掘一個流行搖滾樂團,能夠感受多少台灣搖滾樂的內涵、甚至進一步了解台灣社會的脈動。

  將這本書推薦給追求人類共同語境並熱愛音樂的你。

  《谁也夺不走,我们做梦的自由》读后感(四):你当时相信的那些事情,会在如今变成美丽风景

  看这本书的时候,距离五月天的新专辑上线大概一个月,那首《任意门》刚好记得住歌词。这本书就像是整首歌最完整的注解,把自强隧道、重考的水手之子这些故事娓娓道来

  其实,在记忆里,我是不太喜欢这位作者上一本音乐散文集《原谅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的,所以连带的看到封面上作者的落款时,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点犹豫。毕竟,作为一个把五月天作为精神食粮的人类,总是会很担心文字里的五月天会不会被描绘得失色彩

  事实上证明,我还是有点多虑了。

  他这样写到:是五月天把我领入了摇滚乐的世界里,他们记录了我最宝贵的青春,他们把“五月天”这个名字背后的价值观写入了我的DNA,提醒我这个世界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糟,只要心中保持着星火般的勇气信仰

  一个会这样写的作者,他心中那个五月天和我心中的,相差无几

  书有9章,从五月天出道前开始,然后每张专辑一章,犹如坐上时光机,回到那些把热血和汗与泪熬成汤也要做梦的岁月。奔走于live house,笨拙地磨炼自己的技艺;把Demo交给前台小姐患得患失的下午;把音乐从爱情带到迷茫又绮丽的海海人生……属于五月天的足迹憧憬像是电影在倒带,徐徐地回放给每一个人。

  人们总是善于在别人的故事里看到自己的人生。这本五月天的时间简史就像是五月天音乐外的另一支长矛,指着你的心脏问:你还梦不梦疯不疯?还有没有当初浪漫温柔

  《谁也夺不走,我们做梦的自由》读后感(五):莫欺少年穷,有梦才自由

  好早以前看过一部beyond演的电影《莫欺负少年穷》,讲几个年轻人追逐梦想的故事,多少有点他们乐队自己的影子在。

  在乐队成名前,不都是穷小子吗?尤其摇滚乐,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边缘地带。从60年代摇滚风起全球开始,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风格也变了万千,开始流行轻摇滚,尤其偏重抒情而不是重金属。而说到玩摇滚的乐队里,五月天绝对是不能避开的一个。

  这本由乐评人邹小樱写的《谁也夺不走,我们做梦的自由》,对五月天的发展历程做了介绍,尤其是音乐创作的经历,不是单纯的追星自传,而是关注五月天的成长和音乐的集子。

  可以让你爱上五月天音乐的同时也喜欢上他们这几个执着年轻人。

  做音乐的很多,创作型的也不乏优秀之辈,而五月天的特色也是经常被黑的两点一个是创作一直围绕青春这个主题,一个是摇滚乐太商业化,通俗到不像摇滚。似乎一个摇滚乐队唱《温暖》这样的歌就太柔情不够爷们似的。而私以为,只要是好音乐,受欢迎,就不太应该局限于表现形式。一个乐队能受欢迎,必然要有他们的特色。而五月天的就是永远青春,就是这份情。在创乐队之初到现在,甚至未来也不会变。这份坚持就是对梦想对青春的守护。希望每个时代的年轻人都有能钟情的并代表他们的五月天的歌。

  作为齐迷而非五迷的我只知道五月天成名前是任贤齐的伴奏乐队,最开始跑校园都是小齐带着的,很是帮扶。当然五月天能红遍大江南北当然跟他们自己的努力分不开,对于他们的音乐我也就关注了他们给小齐创作的几首《好聚好散》、《光芒》、《不信邪》等等。不经意就总能发现,原来你喜欢的歌中就有他们的印记

  顺带说一句,小齐后来带的MP魔幻力量也是支不错的乐队。

  再说五月天的创作灵感,很多来自文学作品和影视剧。例如五月天的集大成之作《爱情万岁》,就是信在刷了多遍同名电影后,花了两天两夜创作出来的,他们的摇滚乐也一样能震撼人心。谁说五月天只会玩伤感,耍小情调的?

  五月天的贝斯玛莎说过,五月天和别的乐团不一样。每个团员都是独一无二缺一不可的,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的个性和表达方式,这也是五月天能在相同主题下不断创作不同风格音乐的秘诀,书中对五人的介绍也是均分笔墨。从乐队成立至今已经近20年了,五月天的偶像甲壳虫乐队也才10年就解散了,而他们仍然活跃在不同的舞台。不论你是否觉得中年大叔弹奏青春很矫情,他们的歌都会是你成长中不可或缺存在

  “五月天,台湾摇滚乐团,由乐队团长兼吉他手怪兽、主唱阿信、吉他手石头、贝斯玛莎和鼓手冠佑组成,前身为“So Band”乐团,在1997年3月29日更名为“五月天”。至2016年,四次拿下"台湾金曲奖"和“最佳乐团奖”。”

  《谁也夺不走,我们做梦的自由》读后感(六):一本写给青春的加长版的情书

  不可否认,五月天是华语音乐的一个奇迹。五月天出道至今的这几年,也是华语音乐衰退的十几年。

  尽管如此,五月天却可以保证发片的速度质量,这是五迷们的幸运,也是幸福

  这种幸运与幸福是寂寞的,也是美丽的。因为,那个繁荣的乐坛已经没有了,而只有五月天陪伴着我们。所以越来越多的老乐迷变成五迷,也有越来越多的听歌新鲜人成为了五迷。

  《谁也夺不走,我们做梦的自由》,是一本加长版的情书。我们在作者的娓娓道来中,会不会想到,那些发生这些事情的年代,自己有着怎么样的风貌?

  是高中时期,等待高考迷茫的自己?

  还是情窦初开,第一次感觉到爱情年头的自己?

  还是工作以后,单身的你,那个在人生海海中数着自己剩下的时间的自己?

  五月天的专辑曲风之丰富,歌词之精炼,是华语音乐中的钻石水准之作,每一首歌都值得音符级别的聆听;而你会发现,在那些自己经历过的日子中,当期必定会有一张五月天当期发行的专辑,在里面有一首歌是写给当时的你的主题曲(不一定是主打歌哦)。

  《谁也夺不走,我们做梦的自由》是作者邹小樱的听歌往事,却也是全部人可以去围观的青春笔记。

  1999年7月,五月天出道发行《第一张创作专辑》,我读初中,而邹小樱在读高中,我们都在当时热火朝天的地方卫视音乐节目中看到了五月天;那个时候互联网还没有起步,却是我们最初的交集。那个时候,我最喜欢的女歌手江美琪,也是怪兽最喜欢的女歌手。

  2001年,五月天发行《人生海海》,我读高中,而邹小樱已经考上了大学,我们通过拨号上网链接上了互联网,终于在网上找到了许许多多的跟自己一样喜欢五月天的人……而此时的我,与邹小樱已经通过互联网有了联系的可能。

  2004年,《五月之恋》上映,我也刚上大学,而邹小樱已经从大学毕业。从县城来到城市的我第一次走进电影院,虽然是一个人去的,但是感觉不孤单,因为我知道来看电影的,都是喜欢五月天的歌迷……在另一个城市,刚刚毕业的邹小樱与我同样用清澈的眼神仰望了这部电影。

  2008年,《后青春期的诗》发行,那时候的我毕业了,还没找到理想的工作,来到了广州。广州是一个普通电视也可以收看到MTV的城市,每天在天籁村里看到五月天的歌曲MV,是我最大的快乐。而那个时候的邹小樱,也呆在了广州,去了某门户网站音乐频道工作。

  此时,我们终于已经有了联络,但从未相遇。

  2009年,五月天把演唱会开到了广州,而邹小樱却因为公司的安排而去了北京工作。对照着他,面对广州并不好的就业环境,我也思考着是否应该离开广州。

  2011年,五月天《第二人生》发行,我们也都开始面对自己的《第二人生》。邹小樱在北京工作一年多以后坚决选择了返回了广州工作,而我却在这段时间的选择中来到了北京工作。而我在北京工作的一年多时间中,参与的最多的,居然是五月天《诺亚方舟》全国巡演的工作。

  2016年,五月天《自传》发行,我还是没有见过邹小樱,但是我看到了这本邹小樱的《 谁也夺不走,我们做梦的自由》。

  我会把这本书与五月天的专辑放在一起,因为,那也是我的青春啊。

  《谁也夺不走,我们做梦的自由》读后感(七):后青春期的诗

  犹如书中龚万辉所说:“当我们乐于被五月天摇滚的乐声轰炸,我们不该忽略了阿信毫不矫饰却细腻文艺的歌词。也许我本身对文字比对音乐更敏感,所以我关注五月天的开始更多是因为歌名实在是太美了,美到第一次听到某个歌名我会诧异地呆呆站着,大脑回转不过来。而后发现歌词也很有味道,不像普通歌曲那样通俗,有着年轻人特有的一种激情、朝气和励志。然而我也至今记得和小小舒吃的最后一顿火锅上我的沮丧,因为在那几天前我发现《我心中尚未崩坏的地方》是借鉴了日本作家的书名《我心中尚未崩坏的部分》,而我是受小小舒的影响才知道五月天,她算是五月天的真爱粉,她倒很坦然。我说,“本来就是爱上他们的才华,歌词和歌名真的太棒了,然而《神的孩子在跳舞》是村上春树的书名已经够了,这首我这么爱的歌词竟然也是借鉴。”不过事后想想,这也让我对阿信有了另外一种喜欢,那就是文人墨客的惺惺相惜,假若我可以算是文人的话,毕竟不是每个人都会知道这两位作者,读这两本书,以此类推其他歌词,这应该是真的文艺青年能有的阅读量。”

  我想我最爱的几首歌,并不是大家所熟知的那几首,《后青春期的诗》、《如烟》、《我心中尚未崩坏的地方》、《神的孩子在跳舞》、《人生海海》、《一颗苹果》、《疯狂世界》、《温柔》,可能再次验证了我对歌词的偏爱。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总会想起我喜欢的两个人,小小舒和大头,曾经都有爱情洁癖,信仰白头到老的恋情,和人接触总有那么一些内敛,热爱着五月天,而今,两位都沉醉在爱情里。大头和我微博经常互评,他女朋友寻轨迹而来,给我的一条微博点赞。我看到后给大头发微信,以后还是不要互评了好一点。他回,应该没什么啊。我说,没必要让她不高兴。他说,她不是这样的人。喜欢五月天的人好像都有着这样令人着迷的气质,因为不仅喜欢着曲,更有爱着词的心。

  作为我这样的路人粉对于五月天歌词歌曲以外的事关注基本为零,收到这本书以前我以为是五月天出的书!翻开几页我便基本明了此书存在的意义。不过也乐于翻开,知道一些也许是真相也许是猜想的五月天发展经历不会是什么坏事。其实我除了对阿信熟悉一点以外,基本上很少了解到其他四位成员,这本书比较清晰的从五月天的形成之初一直介绍至今,也对每位成员都有大致的介绍,是一个发展轨迹。而作者,真的算是真爱粉,对于五月天的一些过往如数家珍,书中也有很多高清图,总结一句,值得一读,会有收获。

  《谁也夺不走,我们做梦的自由》读后感(八):后记——给所有因五月天导致“地球停止跳动”的你

  (为该书后记)

  对于许多名声在外的歌手来说,千禧年之后,每一年都是一道更难迈过的坎。

  过去的六分之一世纪里,潮流取代了思想,MP3取代了CD,摇滚青年纷纷摇身变成了Chuppies,文艺成为了一种跟风式的自我标榜而非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歌手们的事业大都举步维艰。

  可对于五月天来说,在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后半段,他们凭借自己的努力,逆流而上,获得了绝大多数歌手遥不可及的成就。五月天的音乐,有青春,有爱情,有风格,有深度,有旋律,有节奏,有充满荷尔蒙的吉他,有令人沉浸其中的现场。所有的一切造就了他们独一无二的粉丝文化,以及堪称伟大的商业帝国。

  虽然无法亲历属于披头四、鲍勃·迪伦的时代,但我依然感到幸运,能和五月天一起度过从青春到后青春的岁月。

  “魔岩唱片”、简单生活节的创始人、同时也是“老滚石”的张培仁(Landy)曾说:“对一个有风格的创作者,遇到没风格的媒体,你如何传递音乐本身的讯息,而不是进入媒体成为一个插科打诨的人。”这是一位严肃的音乐人在面对丑恶丛生的现实世界所做出的思考,五月天会是这个问题的答案。出道至今已贵为天团,依然保持绯闻绝缘体,一面跻身华语乐坛至高地位,一面用无懈可击的笑脸应对为他们摇旗呐喊的媒体,一面又坚持用最诚实的态度面对音乐,面对歌迷。五月天的成功,向我们展示了,只要你怀抱不变的坚持,保有美丽的初衷,尊重每一个专业,穷尽抽屉底的创意,成功就在对岸。五月天让我们感受到梦想的甜蜜和分量。

  我无法形容这是一本怎样的书。它不是一本乐评,也不是一本传记。它就是一本关于五月天的书。这是一个只有“偶像”而没有“歌手”的时代,难得的是作为“偶像”的五月天光芒万丈,作为“歌手”的五月天却又为流行音乐批评者提供了绝佳的研究文本,无论是他们的唱片还是演唱会(甚至电影)。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还原五月天作为创作者的本质,为那些喜爱五月天或是讨厌五月天的人打开另一个世界的入口。

  也曾有一段时间和心里的五月天闹得割袍断义,对他们少不了口诛笔伐,高喊“你们不是五月天”。《第二人生》刚出版的时候,也不客气地在文字里表达了对他们的失望。其中有一位名为“supermartian”的五迷在底下回应:“如果你认为五月天所代表的不被周围环境同化的坚持是所谓的‘青春’,而你已经对‘青春’腻了的话,那确实不如别听五月天了。从他们第一张专辑开始,每发一张专辑就有一批人站出来说失望,在一些人眼中,他们离所谓的最初已经越来越远。在另一些人眼中,他们却是十几年来没变。当然在更多人眼中,变了的值得,不变的可贵。”在这本书写作的过程里,我回看过去所写的关于五月天的文字,无意中看到了这段话,安静地躺在那儿。这让我想起了列侬所说,无论他们是留着拖把头,还是蓄起了胡子,也无论唱着在俱乐部上串下跳表演的歌,还是后来的那些只能在录音室摆弄的歌,他都不觉得自己变了,他们就是披头四,哪儿也不去。

  在CBS《披头四:改变美国的一夜》之特别节目,即披头四们登陆艾德·苏利文秀(Ed Sullivan Shows)五十周年纪念里,大卫·格鲁(Dave Grohl,前“涅槃”鼓手,后组建“喷火战机”,任主唱)在演唱《Hey Bulldog》(是的,就是五月天用《雌雄同体》致敬的那首歌)前动情地说:“Beatles是我妈妈最喜欢的乐队,是我最喜欢的乐队,也是我女儿最喜欢的乐队!”眼下,我给两岁的女儿唱披头的《Here Comes The Sun》、《I Want to Hold Your Hand》,也给她唱五月天的《终结孤单》、《恋爱ing》。未来的某一天,她是否会说,“披头四和五月天是我爸爸最喜欢的乐队,也是我最喜欢的乐队”,则有待染缸的浸泡,时间的检验。

  谨以此书,送给我的五迷太太、即将成为五迷女儿,以及所有因五月天导致“地球停止跳动”的你。

  以上。

  《谁也夺不走,我们做梦的自由》读后感(九):你曾举着火炬,匍匐经过每一个凌晨四点

  1

  在一个面积只有15平方的小房间里,两岁婴孩和她的妈妈,正在床上活蹦乱跳。她们把音箱开大,里面放的是旺福《两个恰恰好》,气氛更high一点的话,可能是魔力红《sugar》之类。

  孩子大喊“爸比,你看。跳得好高!”

  爸比坐在电脑前,戴着耳机敲字。大概隐约听到女儿叫唤,慌忙摘下耳机,扭过头来。

  “真棒!”赞美了一句,爸比又继续埋头写字。

  “爸比!和我一起拼拼图!”

  可怜的男人,最后瞄了两眼文档,这一章节就差结语了。在女儿又拉又扯,已经准备爬到键盘上来的千钧一发之际,他快速按下保存。然后乖乖去拿Hello Kitty拼图。

  2

  迫于恶劣的家庭办公环境(笑),这本书几乎都在深夜里完成。等到屋里人都睡了,小樱才开始倒杯茶水,坐下来写作。他怕吵醒我们母女,把敲字声音压得很低,那滴滴答答的声音,有时会让我梦到在屋檐下避雨,有时会梦到女儿的玻璃球洒了一地。直到从各种各样的梦境中醒来,时针指向凌晨4点,眼前的丈夫才开始动身收拾,上床合合眼睛。

  深夜的写作,身体如掏空,文思如泉涌。第二天他常常因为困顿,在上班路上神态僵硬,一言不发,和我仿佛是即将走到尽头的夫妻二人。但稍晚,一杯咖啡下肚,他就会恢复常态,然后兴冲冲把今晨的稿子发给我观赏。

  此话不假,每一章节,我几乎都抱着“观赏”的心态来读。

  作为一个五月天的普通粉丝,我当然喜欢有人为他们著书立传。然而,我不希望丈夫是个骗子——琢磨粉丝心态、迎合粉丝喜好,骗取他们掏钱购买。聪明的粉丝,不会在阅读门槛前面摔倒,因为他们渴望了解产业常识,建立音乐价值观,从而在偶像身上发现更大的世界。

  这本书做到了。

  3

  作为小樱的妻子,我看到的还有更多。

  书中提到一幕,2004年五月天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见面会,我在凛冽寒风里,和几百个排着队哆嗦着腿的粉丝擦肩而过。当时的我还不明白五月天的魔力在哪里。及至后来,我认识了小樱,并且如同其他恋人那般,想要了解对方的世界。那年的小樱,还留着齐肩长发,抱着吉他给我唱《人生海海》。唱罢,我决定自己再多找几首听听。

  像他在《谁也夺不走,我们做梦的自由》里写到的,他曾经把《为爱而生》撕掉了。那时他处在最一无所有最愤怒的年龄,并质疑五月天你们为什么不愤怒呢,怎么可以无视生命的痛苦呢,他像只刺猬,还浑身爬满虱子。我们一起出入Live house,去超市买临期面包,在北京租房子被人盘查工作证。

  到了某天又看到DNA巡演DVD,《一颗苹果》里巨大蓝色海洋般的布景,纯粹的蓝光淹没了我们眼睛,阿信唱到“经过了漫长的等候,梦想是梦想,我还是一个我”。一些被久久埋藏着的火花被点燃,原来我们和舞台上那些歌唱者、弹奏者一样,都怀着同样的梦想,经历着相同的事情。

  人生的开悟,常常是从这么一些“和解”开始。

  和不再愤怒的五月天达成和解,和自己绷紧的不敢跳舞的神经达成和解,和这个不美好但必须用力活着的世界达成和解。

  后来,我们变成了夫妻,我们一同听五月天新专,收集周边,奔赴各个演唱会,甚至在怀着小小樱的时候去“just love it”那场又唱又跳。五月天成为了一个老朋友,陪伴我们一起走过许多路,见证许多人生的转折。

  4

  因此,我明白了丈夫在夜深人静之时,完成了人生一个重要的仪式。

  16岁的他,无意中在CD店听到一首《温柔》,一路寻踪,找到了彼岸一支叫“五月天”的乐团。人生从这次相遇开始改变。他和这支乐团度过了蜜月期,而后进入冲突期、最后达到了和解期。一个人的十多年,和一个团的十多年捆绑在一起,磕磕绊绊走到现在。他通过这场仪式,感谢他人曾给自己带来过信仰,赠与那一抹玫瑰香。

  小樱已经过了而立之年,他的天真引人讥笑,在下雪的深夜“跌跌撞撞傻傻笑笑”为我买一杯卡布奇诺;他的毅力惊人,会为一件认同的工作不休不眠。“憨人”“青春”“追梦”“天真”,这些信念,在他尚且懵懂的岁月里冲击着他,在如今被大家嫌弃为鸡汤的新时代里支撑着他。但竟然随之而来的,是他果然慢慢地实现了一些目标,找到了一些答案,张罗了一些未来。

  原来自己爱的,都是对的人。无论是台上那五个奋力演出的家伙,还是眼前埋头写作的丈夫。他们让我相信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律,是善待真心者,回报用心者。

  5

  在我们耳濡目染下,如今女儿会在睡觉的时候说:“妈妈,唱《知足》。”嘴馋的时候,问我们:“去唱 Animal Party的叔叔那里吃小松饼好不好?”(指广州天幻广场的stayreal cafe)蹦跳的时候喊:“我要爸比弹吉他!”

  但更多时候,爸比还是那个忙得不像话的爸比,他只呆在书桌前几寸地儿,不停地埋头写啊画啊。女儿仍然会过去骚扰,嚷嚷着一起玩。

  不同的是,我跟她说:“爸比在工作的时候,需要很认真,你不能去打扰。”她小大人一般喃喃自语:“工作要认真”。然后看着我说:“工作完了再和我玩?”

  我想她终于领会到一点东西了。

  那边厢爸比早已转身过来:“爸比先陪你玩,今晚等你们睡了我再写好不好?”

  不想当一个作家的丈夫不是好爸爸。

  只是这又会是看得到凌晨四点广州天空的一夜。

  《谁也夺不走,我们做梦的自由》读后感(十):遇见另一个五月天

  本来想以一种较为特别的方式为小樱的这本《谁也夺不走我们做梦的自由——五月天的摇滚记事本》著作进行一番评述、推荐,后来觉得实在有点矫情,似乎也不适合小樱的风格,索性作罢。

  认识小樱多年,素未谋面,知道他喜爱五月天,是很爱很爱的那种,比死忠还要死忠的那类。此外,还知道小樱是那种很有想法或是思考得很充分的人,所以他对五月天的喜爱绝非浮于表面,也并不会失去理性,不只是单纯的为喜爱而喜爱,而是能通过五月天(音乐)找到所谓的归属与共鸣,因此,每每听他谈到五月天的时候总能听到很多的门路,不是夸夸其谈,也没有口若悬河,更多的是将自己的见解、想法联系到很多的内容很生趣地表达出来。

  小樱在出版第一本著作《原谅我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的时候,我就问过他为什么不写一本关于五月天的书?当时他的回答是时机未成熟。我不知道这个时机指的是什么,也许是机会,也许是内容,也许是勇气,还是觉得小樱若是不写一本关于五月天的书实在太可惜,那是将这些年的情怀白白的浪费掉。没想到的是在他第一本著作出版三年后的今天读到了他的第二本著作,这一次他选择了挚爱的五月天。

  花要有情才会香,文字也同样如此,小樱的文字有情,有的是对五月天的点滴感情,幻化做了情怀,变成了文字,于是读起来很熟服,很自然,很有感触,而整本书没有大条的道理,没有枯燥的叙述,更没有无作为的评论——这是在读完了《谁也多不走我们做梦的自由——五月天的摇滚记事本》之后最大的感受。

  这是一本关于五月天的书,以五月天发展的时间为贯穿,以五月天专辑为一个个基点进行一步一步地铺开。就像小樱在书的最后说的“它不是一本乐评,也不是一本传记。它就是五月天的书。”,想要补充的是,这还是一本关于小樱与五月天之间的书,他以客观、全面的角度将五月天这一路发展中的细节、片段用以一种结合了自我思想、生活的形式详尽呈现,读完之后会让人发现他书中的五月天很特别,原来还有很多关于五月天的事情是你我所不了解的。因为结合了生活,结合了自我,尤其是全书的后半部分,所以整本书的气质很亲民,很常态,在自我意识与客观事实中来回穿梭、交织,于是读起来就变得很有趣,很舒服。

  小樱的文字一直都很随性,但却不失生动感以及很强烈的画面感,重要的是能传递出很丰富多彩的信息量。他在内容上的编排、设计很用心,每一个章节的开头要不以一个历史背景为开头,要不以一个故事为导引,而在内容中总是会很适宜地插入与五月天相关的人与事,换言之整本书内容的覆盖面很广,辐射面很强,所以在不同的章节,不同的部分会看到披头士、Mr.Children、伍佰、周杰伦、蔡依林、梁静茹、林宥嘉等等这些名人歌手与五月天之间大大小小的关联,这些所谓的关联不牵强,不生硬,会让对这些“事件”有所了解的人拥有一次回顾的机会,让从未知晓的人恍然大悟。这是无心的安排却巧妙地丰富了正本书可读性,拓展了信息面,也勾起了回忆。当然,更主要的是通过这一篇篇对五月天事迹详尽的记载,一如歌曲/专辑创作的背景,幕后的故事,旁人的评述等等,可以让大家对五月天有着更为全面的认识与了解,当然无可避免的是对小樱的了解也会更深入。

  从来不问小樱为什么会那么喜爱五月天,因为一直以为有一些喜爱是无可名状的。而如今也不需要问了吧,这本书就是最好的解释,不管能否理解,能否接受,答案都在这本书之中,重要的是他对五月天的爱都印在了这本书的每一个字中。今天,我听五月天的歌,我哼五月天的歌,我读五月天的新闻,我以为对五月天已经很了解。然而,读完《谁也夺不走我们做梦的自由——五月天的摇滚记事本》之后,我才知道原来还有另一个我并不完全了解的五月天存在在《谁也夺不走我们做梦的自由——五月天的摇滚记事本》之中。

  感谢小樱,让我有机会重新认识、了解五月天。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