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天他还没找我
看过了小医生的工作牌,我就记住了他的名字,他姓程。一般这个时候,我叫别人总是姓氏+职位,比如李经理,王教授、刘主任和程医生。
距离上次见面过了十天了。一对男女超过三天不联系,这段关系基本上可以宣判死刑了。十天的话,可能他已经跟别人搞上了。
第一天他没找我,我也不是很想找他。第二天他没找我,我出去跟朋友玩了一天,到家累的什么都不想了。第三天他没找我,我看完了一本书刷了一部剧。第四天他没找我,我去健身房跑了六公里。第五天他没找我,我在地铁上跟人吵了一架。第六天他没找我,我把家里大扫除了一遍。第七天他没找我,我把小说里的男人写死了。第八天他没找我,我吃饭的时候想过他一次。第九天他没找我,我想了他两次。
第十天他还没找我,我去翻看跟他的聊天记录。因为我很无聊嘛。我每天都很无聊,看一部美剧,吃一份外卖,睡一个午觉,对我来说都是无聊的。我觉得这些事情都可以不做,因为很浪费时间。可不做这些我又能干嘛?人一生下来不就是为了一辈子都做这些琐碎又无聊的事情的吗。新的生活无非是另一种重复。
聊天记录一共几十行,看多了发现他的脸开始模糊了,说话的声音和语气也淡了,一行行文字只是变成了没有任何含义的字符。我再去翻看他的朋友圈,还是老样子,死气沉沉的就像是欠了巨额高利贷带着小姨子跑路了。我没了兴致。研究一个不爱发动态的人,无异于喜欢上了一个已经死掉的作家,素材永远是固定的,而答案永远是没有的。
我猜想他早就有女朋友了,学医的一般在学校里就找了同门师兄妹,一起上课去图书馆,一起做实验去实习,一起上班加班。很可能他们已经结婚了,想想看结了婚的两个医生,回到家躺在床上讨论病情的画面,突然为中国医疗事业感到欣慰。
第十天夜里我熬到很晚,在两点多我发了条朋友圈。其实我也是不太喜欢发社交动态的人,朋友圈不更,微博不上,豆瓣不写,平均一个月发一条就算勤快了。我朋友一直跟我说,今天在网上说的话,某一天会变成别人攻击你的点。在网上暴露的越多,越没安全感。其实我不发动态只是因为我怕自己装逼失败。少说话的那个总是显得酷一点。
第十天晚上发什么朋友圈我忘了,发完正打算睡觉时,还收到了十几条评论和点赞。我朋友圈的夜猫子多到吆喝一声能把夜坐穿。翻看大家的评论时,居然看到了程医生的头像,我瞬间没了困意。程医生那张脸又浮现在我眼前。其实还算好看的。
程医生留言说:“这么晚还不睡?”这真的是一句再平常不过的问候了,给我评论的六个人里,有三个发了差不多意思的话。看不出任何情绪和思绪。这就跟你在朋友圈发张蓝天白云被评论“天气真好”,发张日出被评论“早上好七毛”,发张蒜香小龙虾被评论“好想吃呀”,发张屎都有人评论“哇塞好香啊”一个逻辑。
我不知道回他什么,真是奇怪,跟他交流的几次,我总是不知如何回复他。回的亲密,他认为我轻佻;回的肤浅,让他觉得我无趣;回的冷淡,又怕他对我有误会。所以,我还是决定不回他了。
当我退出朋友圈,打开聊天页面,发现程医生那栏跳出了一条消息:“你又熬夜啦。”这不是一个疑问句,而是带句号的陈述语气。他的确是在陈述一个事实。而且是以“啦”结尾不是“了”,又让我觉得不算强硬,刚刚好。
我说:“马上就去睡了。”说完我又接了一句:“你怎么这么晚还不睡啊?”也算是礼尚往来。
“我在值班,刚做完一台手术。”程医生说。
“啊,这么辛苦啊。”
“还好,习惯了。”
“看情况,忙的时候也有一天五六台手术的。”
“那岂不是都没法休息了?”这个问题也很傻逼。
“嗯,我已经连续48小时没睡了。”
“............”我惊呆了,讲不出话。
“你最近身体还好吗?”他转而问我。
“已经好差不多了。多谢程医生关心。”我真见外。
“要是早点认识你就好了,我也不用乱投医,胡乱找那些专家了。”
“下回你要是去医院,可以先问我,上海x大系统内的医院我都有认识的医生。以后可别再找黄牛挂号了。”发完他又发了一句:“当然你还是健康点,不来医院的好。”
“唉,每次找黄牛都要浪费我好几百呢。”他妈的,真的很气。
“下次不要这样了。”
然后过了两分钟,这个十天没来找我的程医生,居然发来一句:
“找黄牛还不如请我吃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