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考古的另一面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考古的另一面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4-29 20:47: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考古的另一面读后感精选10篇

  《考古的另一面》是一本由郑嘉励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页数:25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考古的另一面》读后感(一):在考古中寻找自己(郑嘉励)

  在考古中寻找自己

  也许我的趣味在考古工作者中稍显“另类”。或问:“为什么你的选择总是与众不同?”坦率地说,我也不清楚,只知道自己每当面临选择,时常感觉焦虑挣扎。后来,我读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始有所悟,书中说,人生就是“寻找自我”的过程,前路漫漫,荆棘密布,而实现自我的最终标志就是找到愿意为之终身奉献的志业,这也是人生意义所在。当然,我远达不到这个境界,可以预见的是,我可能还要在这条追寻的路上继续折腾,至死方休。

  《考古的另一面》读后感(二):考古人的茶座

  郑嘉励目前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作为一个考古人,他经常“不务正业”。除了和墓葬、古物打交道之外,他还喜欢写写文、聊聊天,一来二去,攒了一堆谈资,于是他索性开了家“茶座”,抖搂考古的那些事儿。五个“雅间”分别命名为“观物”、“石语”、“冢书”、“行路”、“谈薮”。

  这本文集最先定名为《考古人茶座》,正式出版时更名为《考古的另一面》。其实原题更契合内容,本书的风格常见的考古学书籍不同,并不追求科研的大志,而是在轻松又不失书卷气的氛围里,让考古学这门严肃学科变成我们乐意亲近的对象。《考古的另一面》的语词指向性有点模糊了,这一面和那一面,到底指什么?有何区别呢?说来说去,都是考古人的日常组成。

  考古这行当,经常要挖古墓,跟死人打交道。郑嘉励用了五、六年的时间,专门调查、发掘浙江的宋墓。各色人等三教九流。郑嘉励说自己很享受这种状态,可以“自由徜徉于人生的存在与死亡之间,尽情体验生活充实与虚无”。2012年,金华武义县南宋徐谓礼墓发掘,出土的《徐谓礼文书》轰动一时。在考古现场,面对敞开的墓穴,郑嘉励和朋友就“生死”有了一番谈话。古人说:“未知死,焉知生。”这话深刻。而郑嘉励说:“生前与身后,是对称的两端”,我们不必为自己的身后忧虑

  每一个考古学家都是某种程度的福尔摩斯,经由推理把器物编织成事件,把事件编织成行为类型,然后将其与特定的社会群体联系起来。历史的面目早已模糊不清,而历史的信息却隐约可循。你是谁?考古学对死者身份的追问,并不源于墓主人曾经尊贵,而是要用它来阐发一段深藏的历史。徐谓礼墓的价值在于其保存完好的文书,记录了南宋中级官员中央地方、从低级到中级历官及其政务全过程的细节。十余座古墓,每一块石头都有一段记忆。记忆有生命,由沉默的器物来传达,而人类社会也因记忆之名而延续

  想起唐诺的《尽头》,有一章叫做“抄写在日本墓园里的王维”。唐诺说,日本的美学根本上是王维的,“一向石门里/任君春草生”,日本人用王维的诗来处理死亡,那是一种减法的、清空行囊的书写。中国人不会用这样的诗句来作为墓志铭。我们喜欢洋洋洒洒、絮絮叨叨地描述主人的生平功绩。对考古人而言,这倒是好事。在考古学中,有关过去的任何推测都不能是空灵的思辨,而是实在的、可视的甚至可以触摸的,美感退后让位于真实品读一篇篇墓志铭,在它描摹的个人形象背后,浮现的是一个社会的生活图景。

  16世纪末,英国文物学者威廉•卡姆登将对文物的研究描述为一种“回头看的好奇心”。换言之,是一种想要了解过去的欲望。人类的现在和未来,都是由过去堆积而成。日子走得飞快,日日新月月异,考古学家就是帮助我们恢复“回头看的好奇心”,帮助我们在旧与新之间搭好桥的那个人。郑嘉励的文章,不以学术取胜,洋溢着散文的韵致,“古”意显然早就浸染笔端。他写城隍庙、廊桥、老屋、碉楼、盐田、海塘、渡口……甚至写幼时学堂壁角的两口大粪缸,斑驳黄晕的记忆,一景一物皆是人情。作为考古人的他懂得“古旧”的价值,在书写的过程中,他有时不免说一些题外话,也不免袒露一些个人的反思,或者难免联系眼下的现实。茶座茶座,本就是民间议论的场所

  在当下的生活中,包围和挤压着我们的是各种或存在着或正在消失的时空。我老家有一幢建于光绪年间的民居。带院落,挑檐画梁,一排十几间。最近听说要拆迁了。有些住客不愿意搬,说自己出钱维修;有些住客想要搬,拿了钱换新房子,生活比较舒服。愿意搬的住客很快搬了,搬了的房子很快拆了,不愿意搬的住客请了文物局来做鉴定,文物局说:“可惜了,整体价值已经破坏。”我幼时常在老屋里玩躲猫猫,以后回去不知道它还在吗?大概不在了吧。

  附本书的插图,个人很喜欢这种水墨韵味

  渡口

  《考古的另一面》读后感(三):考古的另一面

  一本有趣的小书。

  出自于资深考古人的亲切随笔。既是一部工作中的见闻录,也是作者的多年个人心历程

  围绕着多年的考古见闻,全书分成了五辑,观物、石语、冢书、行路、谈薮。从亭台楼阁、花瓶眼镜,到石刻墓碑、王坟义冢,由江浙古地民风,到考古人的独白……

  配图古雅,文字温情故事平实,考古的另一面,值得一读。

  《考古的另一面》读后感(四):直面生活的考古——读《考古的另一面》(李晖达)

  直面生活的考古——读《考古的另一面》

  书中“吕祖谦墓”一文说道:“我这考古工作吧,上班也就等于上坟。”之前《读库》发了郑老师一篇文章,也以此句相标榜。单就这句话而言,我是不敢苟同的,以此句作为文章的副题,更令人颇觉别扭。而将整篇文章通读一过,我们自会明白这里的立意本不在“语不惊人死不休”,它其实是一篇质朴扎实的工作小记。文中指出,古人翻修名人墓葬,纯以自己的时代标准,几番重塑金身后,必致面貌全非。从这现象上,作者看到了文物保护上的“古不如今”。但每逢重大节庆日,古时的地方士绅又必会聚于明招山敬拜皇宋先贤,兴师动众,轰动乡邻,这又让作者意识到了文物保护宣传上的“今不如古”。或许,只有读到这里,我们才能多少明白作者刻意使用的“上坟”一语的初衷。于前人的墓葬,缺失了作为全套规定动作中的上坟这一环节,那它也不过就是“荒冢一堆草没了”,设定的文物保护级别再高,于宣传上无大用处,也就成了一种摆设

  《考古的另一面》读后感(五):换个角度看考古——《考古的另一面》书评

  考古这个行业,在很多人眼中看来还是相当神秘的一个行业,这个行业对于我们来说甚至还有一些误会。例如我曾经听我一位朋友说过考古学家和盗墓贼的区别在于一个是官方的可以堂而皇之光明正大的开馆掘墓,而盗墓贼则只能偷偷摸摸的,其实两者做的事没有多大的区别。虽然当时这样听起来知道说的不对,但是我也没有办法详细的说清楚考古到底能做些什么,或者说考古学家们到底是如何看待生活的,和我们这些非考古工作人员相比有什么不同呢。

  这本《考古的另一面》的作者郑嘉励就通过本书为我们揭示了考古工作者的真实一面。这本书中没有讲述考古那些对于普通人来说相对专业的内容,为我们呈现出的反而是从一个考古人的角度来看待生活,看待日常中我们不去深究的事物。本书一共分为五个部分,从古民居,盐田,戏台等实物到各种碑的描写,在这些文章中你可以发现其描写角度和一般的散文家相比来说增添了不一样味道。例如“厕所”一文,说实话谈到这个词基本上一般文人都是采取的回避状态,就算是历史学家提到这个都是一笔带过。在作者笔下的这篇文章通过考古的发现,来引申揣测古人对于厕所的看法,而且特地举出了个作者的所见所闻实力说明这一点,整篇短文虽然从考古学家的角度来谈厕所,但是基本没有一个晦涩不明的专业词汇,而且其文字能够吸引我一直将其看完不得不说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不错

  纵观全书,本书收录的文章在我看来更偏重于杂文随笔,如果你仔细阅读这些随笔中,你可以发现作者其实是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了其描写的对象中。当然,我们也能从本书中知道很多以前不了解的只是,例如第三辑的“冢书”收录的11篇短文,这里面讲的各种坟墓来龙去脉其实也能让我们大开眼界

  《考古的另一面》读后感(六):《考古的另一面》读后感

  考古,在我心目中是很陌生的词汇,只有在博物馆凝视着一件件古物,想象着古人使用这些器物的时候,才能顺便想起正是有了考古工作者的艰辛劳作,才使这些精美古物重见天日,才能让我们有机会距离的观赏它们。

  我想象中的考古研究者,知识一定很渊博性情一定很温厚,体格一定很健壮,读了郑先生的这本《考古的另一面》,基本验证了我想象中的考古工作者的形象。这本书里,作者旁征博引,怀着感情的从“观物”“石语”“冢书”“行路”“谈薮”等多方面表述了考古路上所见所思所悟。有科普,有感慨,有学术,有文艺,有杂谈,有调侃。必有渊博的知识才能随处随时随心所欲抒发心中感想,也必有温厚性情才能使笔下文字有温度,有温情。至于郑先生的体格是否健壮,不得而知,我想长年累月在田间野外奔波,首先要有个好身体才行。通过本书,也仅限了解郑先生这一位考古学家,其他的考古学家也是不得而知,但是大体应该都是这样的吧。

  让这些古代器物重现天日,让这些古代或悲或喜的人物故事以各种形式展现在今人眼前,对于我们,到底有何意义?或者说,我们从中领悟到了哪些东西。以我现有的知识肯定回答不好这样的问题,只能仅从本书中读到的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一处,谈谈拙见。

  面对宿命的叩问,本书作者郑嘉励先生根据多年读书经验总结了自古以来人们的四种解决办法:一、稀里糊涂,为恐惧困扰一生;二、听点花言巧语,妄想撞运以求长生不老;三、及时行乐,放纵自我,麻醉自我;四、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郑先生说愿意选择第四种办法。这就看出来作者直面生活的洒脱勇敢坦荡胸怀

  自诩为爱书之人,但恨读书太少。面对这种宿命类的问题,我思及极少。奔波生活路途上,“田园将芜胡不归”的召唤时时在耳畔回想,“悦亲戚情话,乐琴书以消忧”的生活方式竟让我向往不已。不知道这种解决所谓宿命的办法,算不算第五种呢?如果也算的话,那这种解决宿命的办法优劣如何?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古今皆然。但是限于生活条件,限于当时环境,可能大部分人并没有过上想象中的理想生活。每个人选择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该为他们的选择付出应有的代价。稀里糊涂者困扰一生,痴心妄想者到头来空喜一场,及时行乐者终生迷醉。

  敢于直面生活的那份洒脱,定然心胸坦荡,在观看人生沿途的风景时,才能真正体验到观赏的充实;那么, 追求“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这种永怀平常心恬淡生活也是该有的心境吧。

  《考古的另一面》读后感(七):古物的空间

  我年青时,曾想学考古,觉得那些古老的事物充满着神秘感,后来为生计考虑,没有勇气报一门无甚钱途的专业。随后又看了红遍网络的《盗墓笔记》,更是将考古脑补成了一项惊险刺激热情的工作,虽然明了小说与现实差异颇大,但总是忍不住每每扼腕叹息。上学期间,有大把的空闲时光,常常约三五好友一起出玩,每到一地,总是被当地博物馆吸引,觉得各种玉石瓷器外形即便古朴,也有说不出的漂亮,而青铜器则多是巍巍然,直背挺腰,不可亵玩。

  我观赏古物,都是在博物馆,长期看着古物被整整齐齐地罗列在展台上,一直误以为古物所诱人的也只因与当世存在时间上的差距,直到看了这本《考古的另一面》才恍然大悟,古物在空间上的美感依旧使我心驰神往

  在博物馆,我可以看见他们个体,但是我无法看见他们所组成的生活整体。“壁前的长条案,中间摆香炉,两侧对称置烛台,花瓶各一;案前的八仙桌,左右各设太师椅;两侧的靠壁,照例也挂书画。”翻开这本书,这句话赫然摆在最初,白描笔勾画出古人的生活空间,我猝不及防地被这个画面吸引,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恰恰在今年夏初,我趁着出差的机会去参观了国博的明清家具展,话里提到的家具,当时都有幸在国博一窥真颜,然而当时即使流连,也只是觉得做工精巧,远不及这短短几句话带给我的感触。这本书写的考古的另一面,对于我这种不懂考古的人,看到的其实是博物馆的另一面。文字将古老的生活部分还原,这是博物馆做不到的。而山重水复之后的路亭,江畔的义渡,山腰上的碉楼,这些是搬不进博物馆的,也是正在逐渐消逝的,抗不过风吹雨打,也留不住时代步伐

  前几年去河西走廊游玩,先领略了嘉峪关的雄奇,再转道阳关、玉门关,从小背烂了“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然而到了目的地一看,百感交集,夯土被岁月侵蚀,哪还看得出当年的模样,地面是少有植被的沙土,关城遗址也是沙土,浑浑然已与大地融为一体,幸而身高还尚是突兀。再过个若干岁月,这些关城,和那些路亭、渡口、碉楼都只能在书画中觅其踪影了。突然想起一句老生常谈众所周知的话:成长就是一个不断丢失的过程。这句话应用于个人身上,已经烂熟得让人颇为生厌。而今,我才体会到文明的成长也是这样一个过程,可见,古人诚不欺我。

  说完了空间感,说完了缅怀,这些由书中所延伸出去的意象之外,我想再回过头来谈谈这本书本身。本书以一个个单独的切入点,或物,或地点,或人,浅谈他们的来历与归去,本以为是一本颇严肃的书,结果却是将仿若茶余饭后的谈资娓娓道来。男子的墓志铭洋洋洒洒写满仕途功勋,不论大小,女子的墓志铭千篇一律只有德行,万千女子都是同一面目;武则天留下无字碑,可能并不是胸襟坦荡,而只是因为唐高宗下笔尴尬,不如不写;范成大不在名山大川留名,只留下水利,务实利民。总之,此书适合下饭。

  最后,再感叹一句:没有配图添彩,真是心痒难耐。

  《考古的另一面》读后感(八):考古的另一面:考古人的底色

  在许多人眼中,“考古”这个词本身或多或少带着一种学究气,一种刨根问底式的执着。考古往往和远古的历史相勾连。“考古”虽在汉语中出现较早,但当时所谓“考古”仅仅指对一些传世青铜器和石刻等物的搜集与整理,与现代意义上的考古含义有很大区别。直至19世纪,才泛指对一切古物的研究。

  如果身边有人是考古工作者,那我不仅会心生敬仰,恐怕还会有几分不理解:在如今利益至上的现代社会,有人能够坚守自己的一方研究园地,不问朝夕,无畏甘苦,那简直可以称得上是这个世上的“珍稀物种”了。

  历史有多久远,考古的触角便无所不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研究馆员郑嘉励先生关于考古的杂文集——《考古的另一面》,以亲民化的姿态,将自己的考古心得和生活感悟娓娓道来,书中没有摆出老学究式的架子,文风踏实而质朴。

  这本关于“考古”的杂文集分成五辑:“观物”、“石语”、“冢书”、“行路”和“谈薮”。“观物”一辑里作者以古老遗迹为开头,大到城隍庙碉楼牌坊文峰塔,小到花瓶眼镜,甚至连古时的厕所也一并收入笔下,行文中既有历史的索引钩沉,又有自己对于文物遗迹的抒怀,不似教科书的严整和呆板,读来令人倍感亲切;“石语”一辑,是围绕古代摩崖碑刻的写作,以提领全篇的“界碑”开头,将碑刻分类归纳,使石刻墓碑这种无生命的远古事物焕发出新生的活力;第三辑“冢书”则将作者近些年对于墓葬的搜集,整理归纳,虽然外部看上去略带学术性,但内里仍是个人感悟的文艺小品;第四辑“行路”,则属考古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从括苍古道,到嘉兴山川,再到名人庄园;从临海印象,到牡蛎滩头,再到《三国》考古.....可以看的出,作者是一位有心之人,他将考古生活中的点滴印象汇聚而成兴味盎然的篇章,这些极具个人化,同时也极富生活化的感悟贯穿整章;最后一辑“谈薮”,“薮”指民间、草野。作者在这里指代杂谈调侃世间风物,这一辑也是全书写的最为活泼的一章,以《考古人的独白》开篇,其实这一篇也可看作全书的“题中之义”,作者用浅白朴实的字句将一个考古研究者的心思袒露给读者,作者在文中说:“生命就是一段旅行,一段曲折丰富、悲欣交集的旅行,沿途到处有瑰丽而无奈的风景。而人生的意义,就在于观看沿途之风景,体验观赏的充实,领悟人生的真谛。人就是趁活着的时候,做点事情,体验人生。”这或许就是作者最为真实的心底抒发吧。

  考古的一面是沉重、辛劳、神秘且不可理喻,考古人不得不经常风餐露宿,顶着毒辣的日头穿行于旷野草莽之中;郑嘉励先生却从年复一年的探寻、整理、跋涉之中,提炼出考古不为人知的另一面,乃是生动而质朴,真诚而乐趣盎然。这种充满正能量的生活态度不时体现在作者的行文中,由此,郑嘉励先生带领读者走进了一个别有洞天的考古世界。

  郑嘉励先生在文中说:“钱穆先生说我们研究国史应心存温情。后来,读严耕望的《唐代交通图考》,少见的严谨、朴实的地理巨著,文字简洁,很少情感。又后来,读别人缅怀严先生的文章,说先生读书之余,最喜游山玩水,尝以未到黄河为憾,始悟学者的底色竟是炽热的家国情怀。”这段话,似乎也可以作为《考古的另一面》的另一个深层主旨。考古,在个人,不仅是一份矢志不渝的事业,更是一份对家园、对故土、对国家、对历史的深沉情怀。这,大概就是考古人的底色吧。

  《考古的另一面》读后感(九):也说考古人的性情

  拿到郑嘉励先生《考古的另一面》一书时,距离学生时代与武汉大学考古系师生一起进行田野调查,已经七年。那些拿着洛阳铲和GPS走在田野上的日子,一点一滴,都被这本书拉了回来。

  该书来自考古田野的直接的生活经验,这种真真切切的经历本身比考古报告要有趣得多。遥想当年还在求学期间,有幸随武大考古系余西成教授一起考察楚长城,体验了一周的田野生活。翻过了鄂西北的大山头,访问了乡野村夫,考察了古名居,写了田野日记……其实最难忘的还是和考古人在田野上的闲谈。那会儿我们抓住一切闲暇时间,像好奇宝宝一样追问考古系师兄各种奇怪的问题,“你第一次挖尸体是什么时候?”“你们害怕吗?”“考古系女生多吗?”“就业如何?”……答案总是和我们想象中的出入很大,面对我们惊讶的表情,对面的考古学人倒是异常淡定,还会时不时地自嘲一把,笑称自己的双手可是沾满了古人的血。

  #13; 这种自嘲的智慧,在书中随处可见。考古工作者郑嘉励的写作是非学院派的,可读性很强,他用轻松淡然甚至吐槽的口吻调侃了考古学家在田野中遇到的所有事情。在他的笔下,考古学家不再是一群脱离实际、神秘有古怪的人,他也会“害怕棺木、坟墓、妖魔鬼怪、太平间火葬场……”(《考古人的独白》);也会在与父母通话后因为想念家人而忧伤,被“击中了内心柔软的地方”(《墓志》);也会为古代的官场风气而恼怒;也会惧怕“酒桌文化”,一次又一次地“摸索对付的招法”(《酒桌》);也会像我们一样吐槽古代帝王将相千篇一律的画像,“一律作五官端正、髯髯有须的模样”……

  除了追思历史,有时候考古人也是一位哲人。你看他行走在广袤的乡野,面对古今,世俗的纷扰和人性的丑恶暴露无遗,一声感慨,“到头来,红尘来去一场梦”(《界碑》);身处墓地,他“看到了现代人对古人的贪婪与无情”,也“看到了很多人对古人的怀念与温情”(《两处墓地》);在看到古人引以为豪的万工轿时,他竟批判起那些“对别人的生活缺少同情,对自己的生活缺乏思考”(《千工万工》)的人……还记得当时田野考察期间,带队的余教授最爱和业师畅谈宇宙、生死和人生。对于走出象牙塔,长年奔波于野外的考古人来说,来自田野的阅历,确实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人的思维方式。

  每个学科都应该有这样的小书。毕竟考古学是一门技术活儿,离现实社会的主流文化是有相当的距离的。毫无疑问它是一门边缘性的基础学科,注定不可能像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数学那些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那样显赫和辉煌,它既不能给人们带来现实的财富,也解决不了民众的疾苦,它所关注的是遥远的过去,远远脱离现实的生活,既不关系国计,更无关乎民生。考古学是在寻找、提取和分析古代的物质遗存的一堆材料和数据中寻找结论,这可不是广大读者想看的。所以这样一本集田野、读书、考古、历史、情感和生活体验于一身的小书,显得格外有趣。

  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在《忧郁的热带》开篇第一句就说:我恨旅行。这是人类学家的悲剧。我想考古人也是一样,他不会去透露自己作为一个田野考察者是如何去融入当地部落社群,遇到何种艰苦才取得这些考察资料的。他做的只是,以一贯的自嘲和淡定,在与当地民工一番讨价还价之后,释然一笑。

  《考古的另一面》读后感(十):既然来了,不妨用心过好这一生

  文图 / 左叔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郑嘉励先生,毕业于我在填报高考志愿时脑海中曾经一闪而过的“残念”——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他在《考古的另一面》这本文集的某篇里提到自己作为一个农村孩子,得知“跳出农门”的喜悦以及要读这个“上班就等于上坟”专业时内心有过的“敬畏”,两种情绪最终交织在了一处,从而令他面对生死有了一些体悟。

  我仔细回想自己当初心存“残念”时,虽没有他这两种情绪交织的情况,倒也曾有过进退两难的选择。作为扩招首届的学生,我过早得有比较“入世”的忧虑,比如此专业的就业前景。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高估自己的基础之上的。

  不知道是现如今出版门槛越来越低的关系,还是专业从事写作的已经被养家糊口这件事情弄得无法再一心专注,越来越多在各自领域有所建树又一直坚持笔耕不辍的写作者,因为有在各自领域的扎实度以及跨界的灵活度,反而会有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这些作品当中,当然也包括郑嘉励先生的这一本《考古的另一面》。

  ▼

  郑先生的原乡是位于浙江南部沿海的温岭玉环县某个自然村,地域风格特色以及原乡本土在成长之中的烙印在行文之中有诸多体现,而作为考古人的身份,他也在这本文集之中对自己祖宅、宗族的历史进行了回溯,这些都是在情理之中的部分。

  书中多次提到了台州椒江外原本有处牡蛎滩,南宋朝廷流亡时曾经见证过那百万年的积累,而后世几代仅仅是因为需要烧窑制作建筑用的牡蛎灰而毁之殆尽。这些文字纵使跨界,于沧海桑田的变迁里仍究是有根可溯的。

  真心专注于考古的人,多半也有怀古之心吧,而能够常年深山野地里从事户外田野调查的人,势必也不会有贪图享乐的浮躁之心。散落在诸多文章段落里有他的审美倾向,比如不喜欢雕镂复杂的古物,不喜欢炫富风格的民居,不喜欢飞速发展带来的消亡,连同辞藻华丽的文章也被视为是年轻时的谬赞。

  这些是跨界之外的部分,与每个写作者的心性相通,是职业身份、外部处境都极难改变的部分。

  ▼

  我比较感兴趣的部分,是他笔下的生死观,一个“掘坟”为业者的生死观。在《考古人的独白》中,他如是写道:“其实,我们并不害怕死亡本身,而是害怕自己的生命像路边的野草一样,毫无意义。”

  又言:“生命就是一段旅行,一段曲折丰富、悲欣交集的旅行,沿途到处有瑰丽而无奈的风景。而人生的意义,就在于观看沿途之风景,体验观赏的充实,领悟人生的真谛。人就是趁着活着的时候,做点事情,体验人生。”

  虽然单独拎出来看,有点“鸡汤感”但放在整个行文里面还是有说服力的。

  他还曾与朋友或者同业者讨论过,在每个人“生之前”、“死之后”其实是“两端对称”的无垠的时间,而人生恰巧嵌在其中。这个感受让我获得了一个不可描摹的视角,也让我对年少时曾经有过的困惑有了新的解读。

  ▼

  不记得谁说过,孩子从得知“人必有一死”之时便结束天真的童年。如果这话作数,我觉得我算是童年结束较早的人。我在年少时对于死亡的恐惧,并非是“害怕自己的生命像路边的野草一样毫无意义”,而是当我离开人世之后,这个世界再也与我无关,我看不到新的变化与发展,而我也会被世人遗忘。

  年纪渐长,我对自己有了比较客观的认知,都是凡夫俗子,身后的世界本应与自己无关。

  但凡活过,必努力用心地留下存在过的“证据”,当然是我欣赏的一种生命的态度,如同郑先生笔下台州椒江海边的原本存在的那片牡蛎滩,而这些“证据”的价值,是保持原生态的美感,还是变成沿海民居屋顶檐角那些复杂的造型,这些都是取决于后世人如何利用、如何看待。而这些,与百万年间每一颗在这片海滩上努力活过的牡蛎曾经的当下并没有太多直接的关系。

  后世的赞美与抵毁,与你不曾来到这世间之前一样,都是虚无的,就我现如今的领悟来看,最实实在在的仍旧是在“两端对称”无垠的时间之中,用心过好这一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