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傅雷家书》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傅雷家书》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4-29 21:36: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傅雷家书》经典读后感10篇

  《傅雷家书》是一本由傅雷 / 朱梅馥 / 傅聪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5.00,页数:33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傅雷家书》读后感(一):。

  书中“亲爱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钟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体现了傅雷对傅聪离家的不舍但又不得不为的矛盾心理。爱孩子,就让他向外发展,让他在经历风风雨雨学会成长,傅雷夫妇对傅聪和傅敏的爱,是那么含蓄却又深刻。他们没有把他们宠成温室里的花朵,当傅聪遇到挫折跌倒哭泣时,傅雷并没有心疼地把傅聪扶起来然后跟他说“孩子,前面有困难,咱不前行了”,而是通过和风细雨般的鼓励让傅聪自己爬起来,然后勇敢地向前;爱他不等于包容他的错误,面对错误,他鼓励傅聪“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做人——不仅学会做一个有品德的人,还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傅雷用自己现身经历的说法,告诫傅聪要有民族荣辱感,做一个宽容大度的人。

  《傅雷家书》读后感(二):见字如面

  父亲如山,母亲如水。虽然纸短情长,但却奔赴千里,终于见字如见面。很多年前就读过傅译的《约翰克里斯多夫》,在书店里也见过各种版本的傅雷家书,也曾耳闻傅雷家书入选教科书,与曾国藩家书地位相当等,但军规愚见,一直不看好书信体的“作品”,以为这种作品未免难成系统,又不免陈词滥调,絮叨琐碎。然而,最近一个多月,军规利用午休前晚饭后的时间,在公司陆续读完这本传世家书,不时或掩卷深思,或喟然长叹。其中鲜活之形象,谦虚人格无私之父爱,细腻笔触,深刻之见解,让此书不负其盛名,为人父者当读之,为人子者更当读之。

  家书内容在此不再赘述,读者读完自有道不清的感悟。军规只说本书最后附的傅雷朱梅馥遗书,傅雷在遗书中详细列出家中重要资产归属,委托妻弟代为处理,如补缴房租,遣散保姆费,甚至他们夫妻的火葬费!在遗书中,傅雷违心地儿子傅聪为“人民的叛徒”,与整本家书中其它部分,傅雷与子信中提到如何以傅聪为其骄傲,又鼓励他在艺术上继续进行,知感恩培养高尚的人格等——态度迥异!由此可见,遗书中这最后几句是傅雷先生在如何极端残酷恶劣环境下的无可奈何之语,正如评论家所说,傅雷先生的死不是绝望之死,而是有尊严的死。傅雷的家书,会像一盏明灯,照亮一代又一代坚强、正义和值得尊敬父辈与子辈们。

  《傅雷家书》读后感(三):《傅雷家书》读后感

  《傅雷家书》如一盏明灯,指引人生前进的方向。于春风得意之时,于人生失意之时,于迷茫失措之时,无论何时,读读此书,都能获得释然。 家书一例题材,本来读起来非常亲切,犹如和一个忘年交在对话,搁纸能感觉到对方喜怒哀乐苍凉孤寂得意闲愁。《傅雷家书》流露出更多的是一位父亲望子成龙期盼和一位学者执着教导。 它是傅雷夫妇在1954年到1966年5月期间写给傅聪和儿媳弥拉的家信。这些家书开始于1954年傅聪离家留学波兰,终结至1966年傅雷夫妇“文革”中不堪凌辱,双双自尽。十二年通信数百封,贯穿着傅聪出国学习、演奏成名到结婚生子的成长经历,也映照着傅雷的翻译工作朋友交往以及傅雷一家命运起伏。 全书完全总体的阐述道理而是做到琐碎事件包含着人生哲学自然准则,给读者一种交心交友深切体会。所以《傅雷家书》是一本内容充实富有生活韵味指点儿子走向大道的支点之书。信件内容事无巨细钢琴戏曲诗词歌赋宗教文学论述,为人处世柴米油盐父母心。既有絮絮叨叨的父子情,又有侃侃而谈学问交流。谈艺术,谈音乐,谈文学,极有见地。在动荡年代里,对艺术对理想狂热执着,出世的洒脱旷达,父亲的信多半探讨艺术家思想,怎样先为人再为钢琴家,信念坚定,往往可把眼前艰苦看淡,如何看待苦闷,得到智慧的醒悟。母亲在心中就挂念衣食住行,从不吝啬表达自己的感动思念。这些信件有超越生命气魄胸襟。从书里得到的启发笔墨不能尽宣,不应忘记明哲的教训才能保持向上的心态奋斗。 但这般年纪读此书依然感到巨大压力。在无法一一兑现为人处世之道的压力,在高贵知识面前相形见绌的压力,和在拳拳之心面前走投无路的压力。傅雷先生当真是名副其实的严父。傅雷望子成龙心切,把其毕生积累的对人生、对古今中外艺术、人生的感悟点滴不漏地传给了儿子。拳拳之心,可见一斑。但同时,这本书传播的,也是非典型中国式父母的自私。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生命延续得更精彩,这是人之常情。但欲望太高,虚荣心太甚,就会发展到把孩子作为添加人生成就感工具美其名曰为孩子着想,为孩子的前途。傅雷作为学者的成就姑且不论,我一直认为一个健全的人应该是把人生的目标放在完善自己,把下一代作为重心的人生就是个悲剧。这也仅仅是一家之言,难登大堂。或许这样一个书香世家,家教严格是司空见惯的,其儿子的成功,父亲的严厉功不可没。我只是不能完全认同,只能领略这别人的父亲的风采,追随先哲的脚步,把当下的人生路走的更好。 除了这如山的、近乎偏执的父爱,书中傅雷先生追求艺术和真理的一颗赤子之心结合时代背景,这般骨气,这般学识,这般人格,傅雷先生是那个时代的一座高山,以独特方式屹立在后辈们面前,无法回避。

  《傅雷家书》读后感(四):家书抵万金

  文/刘安娜

  自我听说有这么一本傅雷家书就很感兴趣,因为傅雷是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作为一个半路自学入门的野路子翻译,自然是对这些翻译大家们都很敬仰和好奇。之前也存过电子书,但一直未读,这次为着买成语大词典凑单,干脆便一并买了一本来,毕竟实体书在那里,就会读的动力大一些。

  因为阅读目的就是想从傅雷家书中汲取关于翻译和学习的养分,所以读的时候也就有意识的寻找相关内容。翻开1954年前三篇论文,傅雷在信中表达了对刚离开家的傅聪的思念,通篇都是父亲母亲对儿子的爱和想念,给我一种错觉,以为家书都是这样的内容,马上束之高阁。但在前几天读奇迹男孩的译者后记时,发现了对傅雷家书的引用,很有意义,发现我也许是对傅雷家书判断过早了,于是昨晚第二次翻开了这本书。 家书是傅雷夫妇在长子傅聪留学波兰期间书写的家信,用了昨晚和今早通读完这本书,感觉吃下了一大碗精神食粮,使我得到了这样几个益处,或者说产生了这样几点感受

不要买这个版本除非买给中小学生

  1. 傅雷和儿子讨论了很多关于艺术和钢琴学习方面的内容,尤其是在一些大师作品的领悟理解,傅聪自己的表演点评等方面。虽然很多艺术大师的名字和作品我都不很了解,也不太明白信中的评价,但也能从旁领悟到跨界学习的好处,就是傅雷所说的不能只用音乐来学习音乐,也不能过于激情澎湃。让我联想到我的现状,同理,不能只用写作来学习写作,要用一些其他的艺术学科来从旁领悟写作。

  2. 由于写作年代的关系,能从家书中感受到那个时代国内的发展变化,就像是在读同为书信体的小说《查令十字街84号》时对当时英国和美国的国情有所领悟一样,给没有身处那个时代的读者们一些更贴近的体会。也同样因为时代的关系,信中使用词汇句子带有明显的书面语感,都是我们现在所少见的了,让我想起去年读的那本叶圣陶和夏丏尊所著的《文心》,用的也是类似的书面用语。现代24小时住在互联网上的游民大概已经写作口语化了,多读一些书面用语作品,对于词汇的扩充和文章逻辑把握还是很有好处的。

  3. 傅雷先生在每封家书中几乎都会提到家中来往的亲友,林林总总一大串名字,无论是日常交往,还是来祝贺傅聪取得的成绩,让人充分感受到傅雷夫妇与朋友之间的亲密友谊。这固然是因为这些朋友本身的品性,也源自于傅雷夫妇对于朋友的真诚付出,比如为了朋友的要求花费一天时间认真审校作品,对于朋友的缺点也能毫不避讳但注意方式方法的指出,不是居高临下指手画脚,而是期待他们有所改进。

  4. 家信中分享了傅雷对待翻译工作的认真态度和严谨的工作方式,不仅有傅雷自己所分享的近期翻译工作的进展心得,也有傅雷夫人信中侧面讲到的傅雷对于工作的投入和认真,以至于把身体都搞坏了,但只要精神和身体能承受,就又投入到工作中去了。只因为翻译工作本身就带给傅雷莫大的快乐,这也是我为什么专业学的是人力资源,却偏偏要花时间精力自学翻译的原因,翻译使我快乐。

  5. 除了艺术、学习,信中自然还讲到了很多人生道理和生活细节,包括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计划,如何划分精力,如何和老师同学以及亲友保持积极沟通,如何寻找和选择终身伴侣,如何理财,如何平衡演出练习时间等等。即便已经过去了几十年,这些建议和感悟竟然出奇的适用于当下浮躁焦虑一代人

  同时,傅雷夫妇提出的这些想法和交建议并非命令或教训,反而是用着商量的口吻,分享人生所得的态度来讲述的,并反复强调既然是多了这些经历,觉得有必要分享,但最重要的是自己(指傅聪)的思考,并实地做去。并时刻不忘表达对于儿子的骄傲,对他生活的关心担忧,想必这就是所有父母最牵挂的。

  当然也有缺憾,似乎是版本没有选好,这本新课标名师精评版里面除了家书本身的内容以外,还在里面时不时插入了点评,虽然用括号括起来,变了字的颜色,仍然是干扰,有时一页的左右还有更多点评和注解,或在某些章节的末尾提出一些类似于中学时期的阅读理解问题。如果是中学生来读,也许会觉得有益,对我这样的成年人来说,未免觉得多余,何况我对内容自然有自己的看法的,并不是需要别人帮助理解的小孩子了。但也没办法,谁叫我自己不仔细的挑选放进购物车里的商品呢,只有读的时候直接跳过注解。

  另外,我最不满这个版本的一点是把54年到64年间的家书分为了谈人生与艺术,谈学习与生活两大类,在我看来,实在是没有必要。这些家书包含着傅雷对傅聪生活的关心,思想的关怀,求学的担忧,信中与他讨论艺术,并期待他将国外的艺术思想传播回国内,分享父母及友人在国内的生活和发展。有什么必要要分成这两大类呢?按照时间排序就好了,这样一拆分,反而割裂了有些事件的理解,比如傅聪关于是否从波兰转到苏联去求学的讨论,第一部分中有一些,第二部分中有一些。

  总之,读《傅雷家书》让人受益良多,假如你一开始读的时候不觉得多么有用,就像我一开始对它产生了误解一样,我也劝你,最好坚持读下去,因为这些家书内容涵盖面之广泛,话题讨论之丰富,每个阅读它的人总会找到有益于自己的内容。以及最重要的,不要买这个版本,最好是买单纯按年份分类的就好。

  【全文完】

  《傅雷家书》读后感(五):家书,更多的是书。

  首先,这5星并不是指我有多欣赏傅雷,也不是有多喜欢这本书。 但这的确是一本十分“地道”的书。里面包含了许许多多的艺术文化,还夹杂着些寻常人情感。作为一本家书而言,单凭其本身的文化价值而言,它值得这5星。只是如果让我以喜爱程度去区分的话,它估计不会在我心中占任何的一个角落

  它通过父亲与儿子的书信来往间透露了许许多多的东西,比如音乐见解,文学素养,写作方法,做人道理,理财之计,甚至更有一些只有父子俩才能明白的“奇思”。在此书中,我也在文字旁边做了大量的思考并将自己所想的东西一一写下。来时再重看应该会有新的感慨

  这本书是我写的第二篇较长书评,且是心血来潮写下的。诸多想法会比较混乱而无条理,但我觉得它们真实。这就足够了。

  私以为,与其说这本书给我们带来了些关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面的探讨,不如说它更多展现的是阶级,是时代的变迁,是政治,是真正的“艺术家”间的交流。我敬佩这种艺术家,他们真心实意地将满腔热情投身于艺术并且为艺术事业奋斗。且不说其待人处事的态度先,单单是这种热情,便已可使我们对其致以敬意。那是对他们的信仰及追求最好的对待方式。尊敬二字足矣。

  只可惜我不是艺术家,且我厌倦真心实意地探讨人生的各种文化。我只求自己能做个踏踏实实生活的人,譬如田地里种瓜的阿伯担忧着天气收成,再或者是像夏日潜入时树下偷闲乘凉的杂货老板。比起傅雷来说,我反倒更愿意做这些平凡而不知道谁是亚里士多德,玫瑰花的浪漫的人,他们忧愁的是生活,不是人生及意义

  傅雷是位极好的艺术家,是位值得尊敬的大家。但若我是他膝下某位子女,我怕是会活的不容易。

  最后,希望豆瓣评分不要以仅星级标准去衡量评分者的喜爱程度,这样,外界的观者也无需计较豆瓣评分的真实与否,因为这个评分多数是个人的喜好程度而已,并不完全指作品本身所含的价值量。还可以的3星并不意味着不喜欢。我们有时候也该更多考虑作品本身的价值(大致可取普世均值),而不是仅仅以星级去表达喜爱程度。

  (偏见如此)

  2017/02/25晚

  《傅雷家书》读后感(六):有感而发,不算书评

  比赛不是在塑造艺术家,而是在制造钢琴家。艺术家是艺术的载体,艺术是火,艺术家是捧起火的干枯的手。我们对艺术家所抱有的臆想,使我想起了我们对于名人所抱有的幻想。无论是幻想还是臆想,都来自于我们普通人对于浪漫主义的追求,而这些伟人的存在也让我们看到了我们幻想的可抵达性。 我们总是不由自主的相信艺术家和名人身上所发生的事情,甚至忘我的去创造根本不属于他们的故事,为什么?难道真的是因为我们很闲吗?又或者因为以讹传讹,流言自己发展的原动力?我认为都不是,这是一份我们要满足于我们对于英雄梦的追求,我们到不了,所以我们想尽一切办法去创造这样一个虚幻的景象来代替我们。英雄,在美国大片是会魔法的哈利波特,是钢铁侠,蜘蛛侠,绿巨人,蝙蝠侠,在中国是会各种武功的武林高手,他们都有着同一个特性,就是现实世界不存在。我们创造出来他们,是为了能够延伸我们,延伸我们的四肢,延伸我们的能力,在延伸的基础上去实现所有伟大的词语,幸福,爱,平等,自由。 由此可见,英雄这一形象具有很重要的存在意义。他能够让我们在心中找到归属,让我们心灵有所寄托,不再无处安放,英雄形象就好比四方格,我们的心灵就好比要放进去的物品,能够放进去,并且能够将盖子完美的盖上。有人把这份安放称之为力量,这不是力量,这是英雄的本质。就好像水,水润万物,这不是他的作用,这是他的本质,是自然所赋予他的独特的魅力,英雄也是如此。英雄的存在远不止于此,当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英雄在自己的心中,那么英雄这一物象就会成为我们每个人所共同拥有的部分,他的区别性会取消,共性会因为无数人而放大,此时此刻,内涵已经不再重要,这个词的外在形态更加重要。就好像梦想,能够让人激动,可是梦想对于每个人都不一样,但是我们提到这个词就会激动。英雄也是一样,当我们提到这个词语的时候,我们所有人都成了一条绳子上的蚂蚱,我们有着共通的部分,那么这部分对于社会而言便成为了维系社会发展的基础,不难发现,维系社会追根究底其实就是几个词语,词语的力量是伟大的。当我们退后一步,从国家的角度看这件事情,当我们每个人都有了共通的部分,我们就会很容易被利益集团所利用,轻而易举,不费吹灰之力。而我们也像涸辙之鲋一样,虽然等待救援,却终究是牢笼中的一环。 那英雄该不该有呢,还能不能继续存在呢?应该?因为治国的基础是修身,修身的基础是打造内心世界,英雄是内心世界的一块举足轻重的砖头,是内心城堡顶端象征胜利的红旗,而我们要反思的是,英雄梦存在的价值,当我们真正意识到意识到存在的价值,我们就会从自己本心出发,做自己的英雄,而当我们每个人都成为自己的英雄,那么人的异化就会少一分成立的可能。 那么,你的英雄梦是什么?我的英雄梦是做自己的英雄。

  《傅雷家书》读后感(七):读书报告

  最近几个星期里,我把《傅雷家书》读完了。总体来讲,这本书适合热爱经典音乐并且成熟、爱思考的人去看。作为一个不怎么懂得经典音乐的人,读这本书时感到有些漫长:几乎每一页都会由傅雷或傅聪去鉴赏、比较许多钢琴家的弹奏特征以及曲子的性格特点。同时,我身有感触的是傅雷与妻子给儿子写家里的琐事。傅雷,一个坦率的鉴赏家,用自己客观的方式表达出对傅聪的期望,给我带来了许多新的观点。原本想起父母对孩子都是类似上司指挥下属那样,但傅雷与儿子傅聪的关系仿佛像朋友一样,在相互表达对音乐的热爱与思考的同时,也关注彼此的困难之处。可是虽然我读后对经典音乐有一个总体的了解,但是还是觉得有些乏味。当然,也许几年后再来读这本书会体会更深,因为我将来有可能对经典音乐更有兴趣,对这方面的思想会更加成熟。

  《傅雷家书》里,傅雷与妻子经常担心儿子傅聪在波兰的日常生活,可儿子却经常好几个星期也不回一封信,甚至偶尔会有一两个月没有信;这在他们当时的年代肯定会增加父母的忧虑。假如当时有微信的话,一定不会发生这种情况。但是,如果在当今社会用社交平台的话,那么傅雷的家事还会不会描写的那么生动吗?从我的角度来看,现在的社交软件虽然方便子女与父母的交流,但是也减少了子女与父母用长篇文字的沟通。如果没有这方面的科技发展,那么大家会不会像《傅雷家书》里,更加重视与父母的沟通呢?一句话、一个几分钟的视频聊天、一个表情包发给父母、我们就去忙别的事情了。

  此外,《傅雷家书》里面读到傅雷与儿子傅聪的关系,让我想到我与我父亲的关系。与傅雷的相似之处是我也是经常见不到我父亲;他在北京忙工作,我在上海上学,每年能在暑假寒假期间聚两回。同样,我和我父亲会时常发信息,交流每天干了些什么,每天遇到了什么事情。可能每一个家庭都不一样:在信中,傅雷与儿子傅聪会讲起他们共同热爱的音乐,而我和我父亲就没有什么共同的爱好,因此聊起来经常就没有什么共同话题,要么是我在学校的生活,要么就是父亲在公司的活动。在这一点上,我觉得可以有所改进,让我与我父亲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从《傅雷家书》里,我意识到自己应该多多跟父母沟通交流,而这一点经常会被我忽略。既然现在的科技允许我们用各种方式与父母聊天,也不像在当时《傅雷家书》的年代那么难,我感觉在这个方面我应该付出更多努力。

  虽然傅雷之前严格地教育儿子傅聪,但他的付出加上傅聪本人的天赋和勤奋使傅聪变成一个被世界认可的著名钢琴家。慈父笔下信,游子心中暖;父子之间来往的信件,虽然对我来说有些地方没有彻底理解,但信里寄托的情怀还是有很高的人文价值。

  《傅雷家书》读后感(八):浅读第二

  推己及人,爱书人的书柜里总该有几本不忍卒读的书。不是不堪,是不忍,一则情深意切,到底难平;二则发人肺腑,不舍读完。读这种书的过程,是和书中人物共命运的过程,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能勾起读者的沉思和嗟叹,

  《傅雷家书》便在此列。3年多前,第一次读三联版《傅雷家书》,许多感慨,记住了“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品玩了一番孤独和寂寞的况味。如今,译林版《傅雷家书》更见家的味道,傅雷在家书中对孩子的鞭策和关切,分明是一个舐犊情深的父亲形象。

  凭心而论,有这样一位父亲,对于孩子的童年来说是灾难性的。对于孩子的管教过于严厉,导致其失去了应有的烂漫的童年。艺术之路是孤独的,需要异禀的天赋和不懈的练习。傅雷将自己的成长经历和艺术见解投射到傅聪身上,渴望着孩子能在人格和艺术上精进。“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无疑,作为艺术家和作为普通人的命运是截然不同的,艺术家“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活脱脱的完美人格;普通人则不必受这些约束,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扒灰的扒灰,骂街的骂街,执着于情迷,在生活琐事上拧巴成癖。艺术家是孤独的人,理想的人,敏感的人。由此再来玩味“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可知是多么艰难的事情。赤子以一颗敏感之心,先感受到了孤独,但不沉沦于孤独,赤子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艺术,以此来感知人类最初的情感。由此来看,赤子首先是孤独的,其次是敏感的,然后是艺术的。

  《傅雷家书》自1981年初版以来,畅销不衰。傅雷在家书中谈艺术、谈人生、谈修养、谈婚姻,读者倾情于家书中所体现的家教家风和做人的道理,更有甚者照单全收,以此作为育人的信条。从中固然可见傅家门风的深刻和别致,但并不是人人都能成为傅雷和傅聪。为人父母者至少要有以下三种德性才堪仿照傅雷故事。

  一是博学。在艺术、语言、时政上都能作一番深入的阐释,能和孩子成为讨论艺术的对手。(朱梅馥亦可阅读英文信件,甚至家书中提到祖姑母都能读英文信,由此可见傅雷家学)。二是敏感。“我们并未离乡背井,生活也稳定,比绝大多数人都过得好;无奈人总是思想太多,不免常受空虚感的侵袭。”(1964.4.24)敏感于艺术,敏感于为人,敏感于处世,敏感于空虚感的侵袭,敏感于家用拮据时向儿子张口,甚至敏感于猫的冻死,非得有一颗敏感的心,才能感受到这片赤诚。三是坦诚。“我二十岁出国,出国前后和你妈妈已经订婚,但出国四年中间,对她的看法三番四次的改变,动摇得很厉害。”(1954.3.24)坦诚少不更事的情感波动,成长经历造成的性格缺憾,时代背景造成的虚无幻灭。兼具这三种德性,非得有一番努力的作为不可,由此可见为人父母该做多么充足的准备,该是一件多么审慎的事。

  傅雷在家信中少有提及家庭琐事(由母亲朱梅馥负责),但1957年傅雷露出少有的可爱之处。“上海这个冬天特别冷,阴历新年又下了大雪,几天不融。我们的猫冻死了,因为没有给它预备一个暖和的窠。它平时特别亲近人,死了叫人痛惜,半个月来我时时刻刻都在想起,可怜的小动物,被我们粗心大意,送了命。”(1957.2.24)如果没有傅雷的博学、敏感和坦诚,至少也该有此般的性情。

  如今读《傅雷家书》,读者可领略家书蕴含的厚重和温暖,但毕竟是隔岸观火。1966年9月3日凌晨,傅雷夫妇含恨弃世,赤子离开了,谁能体会到傅聪及傅敏重读家书时的怆然。就像颐和园中的大戏台,舞台上表演着粉墨人生,场下观众连声叫好,然而戏剧终有散场的时候,戏子们卸去浓妆,观众们收拾情感,然后彼此都去过真实的生活。

  《傅雷家书》读后感(九):我从来没有得到过这样的爱

  小时候所谓读书,最喜欢小说,尤其是有大量对话的小说。我喜欢看双方都说了什么,喜欢在对话中看故事情节发展的走向,不喜欢以第一人称絮絮道来的任何文体,书信尤甚。而今,迈过29岁的门槛,摸到30岁的边,忽然对于《傅雷家书》有了一种别样的感受。

  我从来没有得到过这样的爱。我行二,上有大姐,下有幼妹和幼弟。三明治里最中间那一层,谁曾留意是什么、有什么味道呢?傅聪自出生便即得到父母倾注所有资源,及至培养成闻名于世的钢琴家,总有严厉而正直的父亲、温和而坚定的母亲从旁护驾,即便出国后不能耳提面命,也要千里传书,大至艺术、哲学,小至为人处世、感情生活、理财观念,处处指点,件件留心。每每看到傅雷对于傅聪细致的指点,譬如别人帮了你,你要写信致谢等等。时傅聪已二十多岁,决不是少不更事的幼童,但这样的小事要再三叮嘱,也正说明其重要且易被忽略。没有人给过我这样的指点。我今天所明白的一切,几乎都是自己在一次又一次的磕磕碰碰中悟出来的,不尽然正确,也不算情商高明之人。但我想也许我还能明白傅雷不厌其烦叮嘱“小事”的意义。

  我的父母是农民,但父亲偏偏不甘于做一个农民,算是农民中的文艺青年吧。我曾把他当做偶像来仰望。

  《傅雷家书》读后感(十):为今天和未来的前进增添力量

  十二年的家书,陪伴着二十一岁离乡远赴异国学习生活的儿子,将父母之心至亲之情都体现得淋漓尽致。《傅雷家书》中,可能父子俩交流艺术的方面并不是对所有年轻人都适用,但是,那些感人至深的父母叮嘱,父亲教育儿子的学习方法、待人接物的礼节、做事做人的准则,都是能给予人思考的空间和振奋的力量。

  一本好书,各个时期拿来读,都有不一样的体会。《傅雷家书》是这样的好书。这里面不仅仅指出了年轻的傅聪傅敏身上需要改进的问题,还提出了建议希望孩子们能加以改正。拿几处感触最深的地方,来浅浅谈谈。

  “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这是做人的基本作风,不仅对某人某事而已,我以前常和你说的,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待朋友不能如此马虎。生性并非‘薄情’的人,在行动上做得跟‘薄情’一样,是最冤枉的,犯不着的。正如一个并不调皮的人耍调皮而结果反吃亏,一个道理。”

  “一切做人的道理,你心里无不明白,吃亏的是没有事实表现;希望你从今以后,一辈子记住这一点。大小事都要对人家有交代!”

  都说年轻人不知道感恩图报,总一副对长辈亲友的爱意无所谓的样子,有礼貌却又薄情寡义。记不住一年一面长辈的称呼,不会跟给过帮助施予善意的友人表示感谢。作为一个年轻人,可能时常觉着自己太小,很多时候除了谢谢也不知怎么去感激,想简简单单地处理人际关系。身居他乡的人儿,久久才记起给家里打个电话,又觉得无事可谈,匆匆几句就结束了通话,好一个寡情。懒得说,忘记表达,生来马虎,把情谊都淡淡地处理了,对别人好意都没了交代,好一个薄义。年轻的傅聪和我们都有着同样的毛病,爸爸给指出了,虽有好转但未能全改。一通电话交代一下近况,一个信息多道一声感谢,一张照片报告一下日常,对于那些关心爱护我们的人来说,就是最大的感恩。只有做到了的部分才能体现出最珍贵的感情。话,说出口才能进入人的心里。

  书信中曾有多处傅雷催促傅聪来信,父母深切地期盼远在异乡的儿子能跟他们说上只言片语,就算短短的简信也好,能给予父母极大的宽慰。假如傅聪会知道父母只能和自己通信十二年,还会一封家书拖上个三五月才发出么?可能,从出生到读书长大,父母每天都陪伴在身边,让我们总会觉得父母是能相伴我们很久很久的人儿,反而就觉得小事和家人没那么多好交代的,离开父母就觉得自己有忙不完的事,疏忽了他们的爱与期盼。可时光如流水,一对中年人的时光更是易逝,多珍惜一些,不要吝惜自己的时间多给予他们一些陪伴,哪怕是小小的微不足道的,在父母眼中也是弥足珍贵的。

  “一个人妨碍别人,不一定是因为本性坏,往往是因为头脑不清,不知利害轻重。所以你在这些方面没有认清一个人的时候,切忌随口吐露心腹。一则太不考虑和你说话的对象,二则太不考虑事情所牵涉的另外一个人。”

  “要你以后做人,好好提高警惕,待人千万和气,也不要乱批评人家,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这几句话要牢牢记住。因为不了解你的人,常常会误会你骄傲自大,无缘无故的招来了敌人。”

  “要你第一,注意以后说话,千万不要太主观,千万不要有说服人的态度,这是最犯忌的,因为就是你说的对,但是给人的印象只觉得你骄傲自大,目中无人,好像天下只有你看得清、看得准,理由都是你的。还有一个大毛病,就是好辩,不论大小,都要辩,这也是犯忌的。希望你先把这两个毛病,时加警惕,随时改掉。有了意见不要乱发表,要学得含蓄些。”

  说话这件事其实我一直不明白怎样才是恰到好处。也曾被亲近的人说过明明该是可爱的小姑娘却讲话傲气过盛。虽然很礼貌,但措辞语气上会不经意地居高领下,让听者不舒服。在看到书中这段的时候突然觉得解答内心一直迷茫无措的部分。正是心里认定自己说的正确,反而不讲究说话的方式,一心想着说出来就好,不用顾及他人的感受。想想成年以后,依然用这种方式说话,伤害过的人,觉得万分歉意。工作以后,因为说话不知道轻重好歹,被冷眼相待过。主观臆断是个坏毛病,有话直说也就是个客套的说辞,心直口快不是夸奖。少咬舌根子,有话憋一憋,非说不可的话只说重点,而且要真诚地提出,单单说问题是不够的,给点中肯的意见。不争辩,少在公共场合以自我为中心发表言论,除了慎行更要做到谨言。

  “至于‘认真’受人尊重或被人讪笑的问题,事实上并不像你说的那么简单,一切要靠资历与工作成绩的积累。即使在你认为更合理的社会中,认真而受到重视的实例也很少;反之在乌烟瘴气的场合,正义与真理得胜的事情也未始没有。”

  有段时间曾流行过“认真你就输了”这句话。我一直不认同。果然,在任何一个时代,认真除了受到尊重,也会被人嘲笑。“认真”这样一个词,也许不适合被放在社会中去讨论,不适合放入外部的评价体系里,被评价为认真,也许是呆板、教条的另一种说法。其实“认真”,在我的心里一直是对自己的要求,尽人事听天命,要求做事的过程对的起自己,不辜负自己就可以了,是某种程度上的自律。所做过的事,都会累积成人生上垫脚的路,至于想走什么路,那就看你要不要“认真”了。

  摘录了几段有关学习方式的文字,用于自学自勉:

  “关于学习,他提出‘慢就是快’,说明根基不打好,一切都筑在沙上,永久爬不上去。我觉得这一点特别值得我们深思。倘若一开始就猛冲,只求速成,临了非但一无结果,还造成不踏实的坏风气。”

  “过度的室内生活与书斋生活恰恰是造成现代知识分子神经紧张与病态的主要原因;而萧然意远、旷达恬静、不滞于物、不凝于心的境界只有从自然界中获得,你总不能否认吧?”

  “近代人的大病即在于拼命损害了一种机能(或一切机能)去发展某一种机能,造成许多畸形与病态。”

  “多多休息,吃得好,睡得好,练琴时少发泄感情,(谁也不是铁打的!)生活有规律些,自然身体会强壮,精神会饱满,一切会乐观。”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