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三国六大家族列传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三国六大家族列传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5-01 21:4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三国六大家族列传读后感精选10篇

  《三国六大家族列传》是一本由刘轩鸿著作,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9.00,页数:25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三国六大家族列传》读后感(一):小书虫|青山依旧在——评《三国六大家族》

  文/尘桥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我对家族一词的幻想挺多的。这是我读这本书的缘故。之所以说是幻想,自然是因为天马行空,不合实际。在我6岁的时候,从山西从新疆家族的人送来家谱,当时觉得很神奇,不断分支然后一个家族的人数不断地扩大。大多数人是平庸的,几代的努力出现个人才,然后兴旺发达,尔后子子孙孙各有各的命运,依旧有成才的,家业凋零的。对一些有些功绩的人着墨会多一些,但大多数人都只占据个姓名空间。回想起茨威格曾经表达过这样的观点

  “没有一个艺术家平日一天二十四小时始终是艺术家的,艺术家创造重要的一切,恒久的一切,总是只在罕有的充满灵感时刻完成的。被我们视为古往今来最伟大诗人表演家的历史亦复如此,她绝不是不息的创造者。在这歌德敬畏地称之为“上帝神秘的作坊”的历史里,平淡无奇无足轻重之事多如牛毛。这里,玄妙莫测、令人难忘的时刻至为罕见,此种情形,在艺术上、生活上也是随处皆然。她往往仅仅作为编年史家,漠然而不懈地罗列一个事实,一环又一环地套上那纵贯千年的巨大链条。因为绷紧链条也要有准备时间,真正的事件均有待于发展。向来是:【一个民族,千百万人里面才出一个天才;】人世间数百万个闲暇的小时流逝过去,方始出现一个真正的历史性时刻,人类星光璀璨的时辰。”(*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

  一个民族千百万人里面才出一个天才,那么一个家族千百个人里才出一个人才看起来公平合理。《三国演义》纵然有“歪曲历史”之嫌疑,但其开篇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说尽了天下英雄事,也点出了天下凡夫俗子归宿金子是少的,砂砾石多的,时间之水流逝而过,黄金出,砂砾落。人们只会一眼望去看见闪着光的金子和作为背景沙滩而砂砾微小平淡不足以入眼。

  前途不一定是光明的,但道路曲折

  曲曲折折的才是人生的路,事物的发展规律也是如此。纵观三国中诸葛亮,曹操,刘备等人的一生挫折在所难免事情。就如同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刚开始新鲜感十足,三分钟热度后事情变得有点困难,再深入事物本身的难度达到一个高度,很多人在这个高度未达到之前退却,度过之后这件事情开始变得简单,然后又出现下个项目

  诸葛亮为例,我们将白帝城托孤诸葛亮的辅佐任务当成一个项目来观摩:

  42岁: 派人和东吴修好 (试探失败,孙权坐山观虎斗)

  43岁:专心内政 政通人和(积聚力量

  44岁:平定南中叛乱 (归途发明包子:-O)

  46岁:出师表 屯兵汉中准备北伐

  47岁~53岁五次北伐

  对于当时的蜀国来说,北伐(开拓疆域)是核心内容,所以触及到核心重点的时候事情会变难。时间最长,挫折最多最多,这种时期除了不断调整策略,咬牙坚持之外别无他法。但不幸的是诸葛亮当时逝世。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弄不懂的情怀荣誉以及其他

  诸葛玄(诸葛亮的叔叔)将自己的两个侄女嫁入上流社会,黄承彦(刘表的连襟)把女儿嫁给诸葛亮,诸葛亮的成名和这些运作想来也是脱不了关系的。就像《琅琊榜》中的麒麟才子

  所谓家族,想要得到快速地发展除了自身一边的壮大联姻也是一个重要的手段,所有人真的能够一心向一个目标吗?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分属于蜀国吴国魏国打的是什么算盘?夏侯家族夏侯霸投靠堂妹的女婿蜀汉皇帝刘禅,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的母亲是夏侯光姬。大家族的好处显而易见,进可攻退可守,好像无论如何都能够将家族绵延下去。显然,一个家族不可能逆天而行,所以他们只是在借势,顺着历史的走势而为。这样想之后除了惊叹这些家族运作的效率之外只剩下深深恐惧,如果说这些人在历史中成就了自我。那么背裹挟而来的士兵们呢?他们的家人呢?平民百姓的生活呢?同样都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没人会记得砂砾的一闪而过。同样都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有人的姓名依旧写不到史书上。先不必讨论史书如何,如果一个人想要从乱世中好好活下来,最大的可能就是多认识这个世界,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合适时机做合适的事情,乱世残酷,但人类心中好像有一个奇妙机制,时间使事物有了减罪之情状,人们只知三国魏蜀吴,只知曹操孙权刘备诸葛孔明司马懿......只知权谋,官渡之战拍手叫好之后赤壁之战依旧叫好,大多数人会自动代入胜利的一方。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慈不掌兵义不掌财,但同时大财主=大善人,世界是谄媚而又不合理,但求仁得仁。世界是残酷的,所以永远不要停止探索学习

  何为家族,家族为何?

  尽管读此书的目的了解一个家族的成长,但其中有着我太多无法理解部分。或许是时代背景的缘故,家族一词在古代,在现代或许包含着的蕴意不同幽默有趣的一本书,但要是在合适的地方来几张图就更好了。官渡之战的图,曹操刘备的图等等。

  《三国六大家族列传》读后感(二):诸葛与亮

  众所周知,英雄与时势是相辅相成的,而三国恰好就是个与英雄十分有缘的时代。凡有英雄便有精彩故事从古至今,三国都是作家们偏爱的一段历史。

  对于大众来讲,即便没有研究过那段历史,也必然听说过那些如雷贯耳名字:诸葛亮、司马懿、夏侯惇、曹操、刘备、孙权等等,他们的事迹在各类题材的三国作品中被讲述被渲染,在人们之间口耳相传。于是人们更多熟悉的是这些人物与他们身上发生的故事。

  但是,无论多么厉害的人物,都不能将他作为一个孤立的人去看待,尤其是在东汉末三国初世家初露头角的时期,任何一个搅动风云的人物都是与自己所在家族息息相关的。

  以往我们见到的大多数三国作品都忽略了家族的运作与筹谋,把笔墨用在刻画英雄人物的事迹上,而刘轩鸿先生的这本《三国六大家族列传》则将三国时期著名的历史人物放在各自的家族背景之中去讲述,这样并不是削弱人物本身的魅力,而是更全面客观地去看待这些历史人物。毕竟,一个人的成功诚然是与自身的本领素质有关,但忽略其家族背景而一味地谈个人的作用虽然励志,却难免有些不公正。对于这些出众的人物来说,家族虽不是让他们随意挥霍的宝库,却是可以合理利用的资源。刘先生将历史人物与家族联系起来,分析人物在家族的影响下的成长与他们在特定情况下作出的决策视角独特,值得品味

  此书虽是历史向科普书,却生动有趣,绝不会让人感到枯燥,即便是对历史不感兴趣朋友也会被刘先生的语言吸引。刘先生用最幽默的语言讲述一本正经的历史,言辞戏谑内容却比一般戏说更加严谨可靠

  更重要的是,刘先生在讲述这些历史人物时并未带着有色眼光高高在上地去评判,而是公正地分析。譬如,大名鼎鼎的诸葛亮没有了《三国演义》小说中草船借箭、舌战群儒、呼风唤雨光环的加持凭什么还能流芳千古?诸葛瑾的一生一事无成善始善终,究竟能力与仁心哪个更能决定一个人能走得长远?历史要记住一个人究竟是要记住他身上的什么?这些,刘先生都在《三国六大家族列传》有精彩的讲述。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读这本《三国六大家族列传》可以感受在历史兴替中的人的得失,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三国六大家族列传》读后感(三):读三国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家里墙上挂着《临江仙》的十字绣,来的客人总会驻步念上两句。嗯,一直很喜欢诗词秀了下来。

  年幼的时候看《三国》,多半都是看电视,佩服作者笔下描写了众多的人物,在庞大的三国故事中,给我们娓娓道来一段历史。历史是什么样的,千百年过去啦,传给我们的也只是只言片语。然而文字却在诉说着更多的故事,刘轩鸿将三国众多家族的人物关系分开来讲解,六大家族的兴衰史来分析三国。这个视角倒是很方便理解三国。三国历史或许是中国历史朝代故事最多的了,它涉及的故事多,涉及的人物多,风起云涌的历史太过庞大。

  三国六大家族是谁:诸葛家族,以诸葛亮为代表,作者讲述了诸葛家族的起源,以及三国中,诸葛家族的所处的角色位置。我们所熟悉的诸葛亮,舌战群儒,草船借箭,三气周瑜,以及借东风,空城计,这些故事是我们在《三国演义》中看到的,并且流传下来众多成语,歇后语,然而,故事的真实性又有多少呢,流芳千古的他又有哪些真实的故事呢?作者一一答来。诙谐幽默的语句将诸葛亮的一生及过往说出来。从三顾茅庐,到过江作说,从足食足兵到政通人和,从南征北战到星落秋风五丈原。作者将诸葛亮的一生细细道来。诸葛是大家,作者浓墨重彩的讲诉的。

  看三国的时候,司马家族我的印象并不是太深刻,而唯一知道的便是司马懿,文中对司马家族的描写很细,对于不了解这段历史的人可以多看一些。

  三国的历史太过于庞大,很多人可能像我一样看完三国,人物关系还是很混乱,倒是可以看一下这本书,能帮你整理一下思路

  《三国六大家族列传》读后感(四):写历史的门槛其实不低

  不知道具体从什么时候开始,写历史成了全民运动,各大论坛上的历史写手成百上千蔚为壮观表面上看,说历史的门槛很低,能把文言文翻译像样,再用调侃的语气说出来就ok。可是其实不是这样,这只是一种很低端的讲述方式,君不见,当年明月之后再无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能连续多年畅销,说到底,是作者的功底深厚,对那段历史的来龙去脉清楚的了解,当年明月以后,陆陆续续一大批写手扎堆写历史,各种调侃,但是总是感觉差了一些,问题根源就在于这些人恶搞有余,功底不足。我不敢说《三国六大家族》列传作者的水平跟当年明月旗鼓相当,但至少跟潇水比是没有问题的,看这本书的感觉,首先是作者确实是下了一番考据功夫,功底到位,文气汪洋恣肆,磅礴贯通,一气呵成,它不仅仅是停留在讲故事的层次,而是“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这就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地方。这本书开始的一些章节是在网上看的,受不了网上阅读视觉习惯,入手一册,两天看完,意犹未尽。这样一本好书应该多写一些书评,奈何词不达意,又工作繁忙,挤时间写一些零零碎碎的心得,权当对作者的鼓励

  《三国六大家族列传》读后感(五):穿越吧!三国!

  穿越吧!三国!

  文|穆月白

  我已经预感到这篇会被我写成乱七八糟流水账,因为我有太多的话想说,有关书无关书的。

  如果有人问我最想穿越的朝代是什么?我肯定非常坚定回答:三国!问我问什么?那我会笑哈哈,很肤浅地回答说:因为男人多啊,基情也多啊。不管你是因为何种原因去了解三国,最后你都是被其中人的个性和魅力折服。战火纷飞金戈铁马荡气回肠的时代,英雄辈出,总有一款适合你。

  关于三国的书很多,三国演义,三国志,各种人物列传……三国演义是我在小学时就看完的,那时候的版本在四大名著里是最短的,所以是我选择看的第一部小说;那时候看完的感受其实并没有比看完水浒传的感受深。我还有点印象刚看完水浒传我就义愤填膺,为了最后那个很惨的结局,为什么好人没有好报。但是人的口味是会变的。

  也因为还小,非常相信三国演义里的人物描述,周瑜是被气死的,诸葛特别神,干了好多厉害的事情……后来了解得多了,才知道其实并不是如此,罗贯中先生加入了很多个人的感情因素在里面,拥刘反曹的思想;把一些人的功劳写在另一个人身上。这本书让我更加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更加直接深刻了解到了某些具体的事件。比如具体的诸葛空城计,七擒孟获,草船借箭等等都是杜撰的,我的心都要碎了,知道真相的我眼泪流出来了。文中不止一次地再强调“罗贯中先生误人子弟啊”的意思 ,哈哈哈,但是小说也有小说的魅力,但是要了解正史,单看三国演义就是以偏概全了,仅相信一方之言就是井底之蛙

  先说说小说封面我也很喜欢,就是那种棕黄的宣纸颜色,有历史的感觉,配上题目字体和龙的图案,就是一本我很喜欢的颜值书,吸引眼球那种。

  书的题材结构比较新颖,以家族来区分内容。的确是很少有书是以一个家族来书写的,基本都是单个人物拎出来说,再说说和哪些人有联系有羁绊纠葛

  三国英雄辈出,能说上名字的就可以写上一张A4纸,没有名字的被埋没在历史中的不要太多。这本小说里也提到了一些我之前完全没有印象的人,说到对一些主公和历史的影响,又涨了新见识。

  书中用语也是很追随时代潮流,一些流行的网络用语也会出现在文中,与现代接轨,更加方便理解,在被逗笑的时候也是深深记住了这些事。特别是写到敌人叫孙策为孙朗(孙大帅哥),我一个人在房间笑得好开心。有些标题也很接轨,比如爸爸去哪儿。

  写到夏侯家族,是以书信形式呈现,很有新意。落款名为“汉室宗亲 铁背苍龙刘轩鴻”。暂时还没了解到铁背苍龙的含义。突然想到我也是姓刘的。虽然我现在地处吴国境界,但是心系魏国人员。也是很复杂。

  三国的每个人物都很有特色,极具魅力。有功有过。每个人单独拎出来都可以是个很长很意思的故事。作者提到好几次贾诩的计无遗策,真正的毒士。贾诩的故事我还需要再好好看看。

  三国鼎立,各自为一方,无非谁对谁错,只是站队不同罢了,各为其主。三国故事还是第一代的最好看最有印象,后面几代往往都是不及的,都在走下坡路。

  三国的地名大都是很好听的。比如我最爱的是颍川,因为好多谋士都出自于那里。作者说颍川相当于现在的上海。我喜欢谋士胜于武将,因为喜欢那种“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感觉,挥一挥衣袖,指一指地图,这种战略作战太有感觉了,虽然武将的前线作战也很有豪气。

  看了书以后,知道占领一座城池,千万不能干屠城的事儿。但凡干了屠城这事的,历史上绝对不会留下好名声。

  珍惜生命,古代人在战火纷飞,随时丧命的年代还能顽强地活着,我们还能有什么怨言。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现在留下的也只是那时候不灭的印象。

  说说个人:

  孙策和周瑜真是男才男貌,总角之好,策马天下,天下无双,原来是周瑜先去找的孙策。我有时候想,如果孙策能好好活着,估计吴国会大有不同吧。孙策大大,您出门能好好带几个保镖吗?

  周瑜是个很大度的人,周瑜都督在我心里感觉就是个完美的男神。不管在什么游戏里,公瑾都是美型的。曲有误周郎顾,感觉公瑾真的是无所不能的存在。

  华佗的医术真的是太绝了。那时候还有很多瘟疫癔症,很多名将都死于疾病,那时候的建安七子大部分也是死于疾病。华佗也是分身无力。医者大概算是那时候的中立一方,医者仁心,希望大家都能好好活着。我喜欢曹操,但是我唯一不满的是他杀了华佗。

  司马昭与我印象中的感觉也是不像的,大概受了真三国无双游戏的影响。司马师才是真正鬼畜腹黑残忍的人。

  我已经安利我的三国爱好者小伙伴去买了。三国的内容能挖得估计还有好多好多,毕竟人家那个时代英雄那么多。

  书末尾还有作者的参考书目,我还可以参照这些书目去读三国更多的故事。还有一些在知乎上一些关于三国的精品问题,于是我也屁颠屁颠地去关注了。怎么说呢,有关三国的我都不想错过。

  关乎三国其他:

  老版三国和新版三国电视剧,电影《赤壁》,喜欢唐国强、陆毅和金城武的诸葛,金城武式的诸葛带着那么点狡黠和可爱,甚合我胃口。赤壁我大概看了3遍。

  三国杀那时候在我新西兰留学的时候,玩得风生水起,每天都要杀个几盘,杀到我赢了为止才能安心做作业;还和国内的小伙伴一起开了8人场,一起玩到凌晨(时差问题)。只是最近几年又稍有下缓趋势,比如国战,新出来的人物我都还没好好研究,很考验智商了。一直觉得三国杀的音乐真的做的好好听,百听不厌,没有音乐都不能好好玩耍了。人物形象也画得很好看。比如再问我最喜欢三国哪个人,我也会毫无犹豫地回答:郭嘉郭奉孝。

  真三国无双虽然没有真正玩过,但是我看过无数相关的视频。

  三国的歌曲也有很多,首首好听。天命风流很适合郭嘉,每次听到出师表,就想到蜀相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丞相当得很不容易,但是事必躬亲也是有利有弊的。还有风颂天下,桃园三园,虽然这些都还是基于三国演义,但是已是相当不错了。

  还有漫画火凤燎原。这个我倒是看了一点,没有一直追,想到了就去补看。

  和小伙伴,三国爱好者一起讨论如果穿越,咱们应该先去找谁。我当然希望是去找第一男神郭嘉,曹老板看着火烧赤壁的时候,说如果郭嘉在,就不会这样了。如果郭嘉在,或许曹老板的一统可以提前实现,因为那时候诸葛还没出山呢。

  穿越的第一要素是熟读三国,精通医术。我觉得满足这两点,在哪里都站得住脚。

  还有提醒孙策大大啊,出门多带点保镖。或者就不会英年早逝,和周瑜都督共创美好未来了。吴国的历史也就可以改写了,不是吗?

  还有要劝郭嘉少喝酒。

  好了,在梦中穿越吧。

  ------------------------------

  如转载,请豆油。

  《三国六大家族列传》读后感(六):依依东望江逝水

  鼓角轰隆,权变忠义,士族寒门,奇谋诡谲,三国这段历史,那些豪杰与政客的事迹,虚虚实实,在我脑海中,反复咀嚼。

  孩童时闻三国,听的是一吕二赵的勇武无双,操作一将通关,游戏消遣。

  少年读三国,读的是算无遗策,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在草纸上自画着几分天下,演算着相互攻伐。

  青年入三国,开始思考阶层出身、社会结构、权变制衡。

  从前看的是那些弄潮儿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纵横捭阖。如今看到的是弄潮儿身后的力量,虽然在台上的人,却被身后的人推向他们最终做的选择,看到了孔明的隆中对策,公正自制,鞠躬尽瘁;看到了刘备的永不放弃,夹缝求存;看到孙权的稳固基业,压制世家,暴烈不仁;看到司马懿深沉狼顾,在一个个偶然机遇中熬死对手,独秀时代。每一个在历史上留下传记的古人,都被身处的时代和自己的选择双向塑造而又被栓在社会网络中,受家族、朋友、对手、领导、下属各种社会关系影响。

  东吴安于一隅,与它的兵制有关。吴国的士兵多是大家族的私兵,对于保家卫国,士气高昂;对于开疆扩土,不成功,损失的是自己家族的势力;哪怕成功,扩充的是君主的土地和威名,因此,东吴是典型的防御型国家,孙权之后的扩土失败,与之相关。

  孙权对于扛鼎之臣张昭、陆逊刻薄无情,将丞相职位授予不那么显眼之人,无非也是制衡东吴几大家族的势力,作为外来户,保障自己的势力。

  诸葛恪伐魏失败,逃避责任,一心想挽回面子,要去打徐。他前五十年少年得意太顺畅了,没有经历过挫败,失败后又玻璃心,终于因一意孤行,被另一权臣和皇帝鸩杀。

  曹操最终选择曹丕作继承人,作为后人我们都能看透丕植相斗,曹操怎会不明白,他或许还是偏爱文采卓然、不羁洒脱的曹植,但他要选一个继承人,这个继承人要能稳住各种势力,在争斗中保持自己的位置,这不是一个文学家可以胜任的,他需要选择足够权变隐忍的曹丕作为继承人,对于自己最喜欢的儿子,他加万户侯,想让他有物质基础可以随性自在,这也是一种父爱啊。

  曹丕的特点是恩怨分明,因为当世子时隐忍太多,独霸时显得骄横,对于之前救过父亲姓名却对自己一毛不拔的曹洪,抄家削爵;对发妻甄宓,以糠塞口,全不顾大儿子的心理阴影;对垂老的于禁,令其羞辱气死;对于帮助自己的文臣策士,贾诩、司马懿、陈群等加官进爵。这种心胸,常人,确不及其父曹操的格局。

  夷陵大战,刘晔献策,与蜀国齐分吴国,曹丕错失一统天下的良机,真没必要踌躇、等待,真当一鼓作气,南下狩猎。

  刘禅二世之主,无雄才大略却也不昏庸,降晋而乐不思蜀,富贵安死,不失为好结局。

  《三国六大家族列传》读后感(七):从家族角度看三国

  小时候经常守着收音机,一集接一集地听袁阔成先生的评书《三国演义》,而且最喜欢听有关诸葛亮的章节,什么三顾茅庐啦,空城计啦,对诸葛先生佩服得不得了。最不喜欢曹操,狡诈多疑不说,还心狠手辣,很是不喜欢他。还有那个刘备,似乎什么大事也没干过,就会哭,全靠着诸葛亮才打下了天下。虽然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知道《三国演义》是文学作品,而不是史实,可对于一些人物的态度却一直先入为主。并且,由于三国时期群雄争霸,此起彼伏,各路豪杰争相涌现,人物多,事件繁,再加上古时候有名有姓还有字,各股势力之间还互相通婚,所以称呼什么的也常常被搅得很乱,把人物和事迹弄混,因此,总觉得看书没有听评书过瘾,有些头绪总也理不清楚。

  《三国六大家族列传》这本书彻底打乱三国的原有架构,把三国掰开了、揉碎了,以三国时期诸葛家族、司马家族、夏侯家族、曹操世家、汉室宗亲、江东孙氏,这六个有代表性的大家族的兴衰为线索,重新梳理三国,为读者呈现出一个脉络清晰,人物立体丰满的三国。

  总所周知,三国时期是比较中国历史上比较混乱的时期,军阀割据,你方唱罢我登场,再加上史官的“为尊者讳”,以及成王败寇的定律,要想找出历史的真相,不仅需要抽丝剥的条分缕析,还要从浩如烟海的资料中查找,寻找佐证,再加上《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早已深入人心,要想把三国写出彩,写出自己的风格,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者敢于挑战,从家族角度入手整理三国,勇气可嘉!

  在写法上,作者从每一个家族的渊源写起,围绕家族中的重要人物,按照人物年代写出了人物在三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分析了人物的性格以及人生成败的原因和他在历史上的地位。这种写法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你很容易就能看明白原来散落在文学书中的看似不相关的人和事之间的关系,也能更清楚地看到相关人等的性格、命运的传承。比如作者在第一章介绍的诸葛家族。诸葛亮我们都很熟悉,可在《三国演义》中,他的哥哥诸葛瑾出场并不多,而且作为亲兄弟,他们的交流也很少,你很难在书中看到他们亲情流露。作为亲兄弟,他们又各为其主,彼此还都混得不错,这就很厉害。作者在书中分析了他们兄弟各自的优缺点,有理有据地总结了自己对他们为人的看法,很多观点可以说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一个我们以为很熟悉的人,对于一些事件的结果也就找到了答案。

  在语言上,作者抛开史书一贯的板着面孔说事,化严肃为幽默风趣,并加上适当的网络用语,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抛开之乎者也,尽量用明白易懂的平实语言解说历史,让历史明白如话,深入人心。尤其是一些官职的转换,让一些对历史官职不是很了解的人能一目了然,如曹操20岁的时候出任洛阳北部都尉,这是一个什么官呢?作者给出的对应官职是,洛阳市公安局北城分局局长,这样一来,我们就很容易明白了。再如“从临时工转正”“常年开车难免腰疼,可谁让刘三的草台班子里懂车又懂马的专业人员就你一个呢”这些语言没有了年代的阻隔,看起来很顺畅。尤其是夏侯家族一章,作者用书信的形式,以汉室宗亲的口吻给历史人物立传,新颖独特,瞬间有了穿越的感觉。

  在书的最后,作者给出了一大串参考书目,体现了作者写作的严谨。不过,我们也注意到,除了叙述事实外,作者还根据史实做了自己的推断。比如,诸葛瑾一生没有大的军事和政治贡献,为什么那么受孙权重视?再比如,孙坚的经济问题是怎样解决的;又比如,司马昭真的像评书中说的那样吗?作者综合史料,做出了自己的推测,是一家之言,也是一种对历史的看法吧。我们在看书时大可以自己斟酌判断。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时间流逝,但人们对三国的热度不减。《三国六大家族列传》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打开切口帮你更轻松地了解三国!

  《三国六大家族列传》读后感(八):天下英雄谁敌手

  宋朝词人辛弃疾写过“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苏轼写的则是“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东汉末年波澜壮阔的三国纷争成了诗人词人的绝佳素材,那些曾经独霸一方、运筹帷幄的英雄豪杰也深深的影响了后世之人。但直到《三国演义》开始流行,三国的故事才真正扎根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然而演义二字也说明了这一切绝非正史,在小说家的笔下,历史人物因其爱憎而被褒贬不一,甚至扭转改变了三国历史人物应有的历史地位。就像俗语“成也萧何败萧何”一样,小说《三国演义》成功的让三国的故事深入人心,也难免让偏见深入人心。但总有一些深爱三国故事的人会由演义溯本追源,想要还历史一个本来面目,由此而生的书籍也有许多,比如易中天的《品三国》、马伯庸的《三国配角演义》等等。但对于历史的猜想和解读是永远没有穷尽的,每个人都因自己的立场眼界而各有看法,刘轩鸿就从三国六大家族的角度写出了自己对三国的认知和看法,遂成此书。

  对三国的研究和解读因为《三国演义》的盛行而常常将目光停留在刘关张、魏蜀吴身上。对曹操以外的曹氏子弟,刘备之外的刘氏宗亲以及夏侯、诸葛家族的研究都不尽详尽。刘轩鸿以此作为写作的新突破口,重点讲述诸葛亮所在的诸葛家族、司马懿为首的司马家族、夏侯渊为代表的夏侯家族、曹操开拓的曹氏家族、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孙氏家族和刘备所在的汉室宗亲,在六大家族之外还介绍了诸葛武侯的三位继承者以及曹操手下的曹家将们。

  《三国六大家族列传》读后感(九):不一样的三国

  仅看名字,不知道大家第一感觉是不是和我一样,感觉读这本书会很无聊,读不下去的样子,我自己没有读过罗贯中那本《三国演义》文学性太强了,自己没有那个毅力去读下去。但其实不然,读第一章的时候就推翻了我刚开始对这本书的感觉,感觉这本书的作者文字很有趣味,就像人的对话一样,很容易让人理解,但同时又引起人的好奇心,想知道下面他会怎么写。 《三国六大家族列传》从书名就可以看出写的是关于六大家族的事情。 【在东汉末三国初那个时代,世家门阀开始崭露头角。无论是多么牛的人物,都不是天下掉下来的。他们事业的成功,虽有他们自己出类拔萃的因素,但家族在背后起到的支持和运作作用更不可小觑】---序言小节 作者是把每个人物放在整个家族的背景下加以研究和剖析,给读者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和观感。 在每个家族的前言,作者先会对这个家族进行形象的描绘比如用鸡蛋和篮子,诸葛家族是聚散天涯,不把全部鸡蛋放到一个篮子。作者通篇(夏侯家族除外,它采用的是信的形式来讲述的)都采用纪传体与编年体相结合的方式讲述故事,又会采用小标题(一般4-8字)的形式先进行概括再展开,很简单明了,又让人易懂。感觉在写司马家族有一个特点:他用一句话总结这个人物对于司马家族贡献。比如:司马量是给司马家族改道的人。司马朗是司马家族人格最伟岸的人,没有之一。司马孚是司马家族最长寿、最矛盾、最痛苦的人。司马懿是司马家族最有实力、最有名气的人物。司马师是司马家族最辣手无情、难以捉摸的人。司马昭是司马家族运气最好、最不会撒谎的人。司马炎是司马家族最有权势的人。这点对我来说是个吸引点,很有特色。 整体来说这本书,很有趣,能激发人的阅读兴趣,作者本身的知识非常渊博,对三国的历史了解特别熟悉,见解独到,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尝试去看一下。

  《三国六大家族列传》读后感(十):本书各章介绍人物总揽

  本书总共分为八章。

  第一章 诸葛家族

  第4页至第14页介绍诸葛亮、第15页至第17页介绍诸葛瞻,第17至页至第23页介绍诸葛瑾,第24页至第31页介绍诸葛恪,第31页至第42页介绍诸葛诞。

  第二章 诸葛家族外传——武侯的继承者

  这一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用第44页至第50页6页的篇幅分别介绍了诸葛亮逝世那一年(公元234年)之前,蒋琬、费祎和姜维三人各自的背景和经历;第二部分“后诸葛时代”第50页至第56页介绍蒋琬,第50页至第60页介绍费祎,第57页至第63页介绍姜维。

  这是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一章。

  第三章 司马家族

  第66页至第70页简略介绍了司马家族先祖的发展经历(从司马卬到司马钧到司马量到司马儁再到司马八达之父司马防);第71页至第76页介绍司马防长子司马朗;第76页至81页介绍司马防三子司马孚;第81页至第91页介绍司马防次子司马懿;第91页至第95页介绍司马懿长子司马师;第95页至第100页介绍司马懿次子司马昭;第100页至第103页介绍司马炎。

  第四章 夏侯家族

  这一章的写法可能是因为作者自觉主观臆测严重没法像其他几章一样进行直观介绍,所以对夏侯家的那几位人才采取了那种以前小学教师会叫小学生写的“我给XX写封信”的自说自话的书信体的么?

  本章所有的副标题都是“——致XXX先生的一封信”。以第108页的引言副标题“致曹操先生的一封信”开始铺叙;第109页至第111页介绍夏侯婴;第112页至第116页介绍夏侯惇;第117页至第120页介绍夏侯渊;第120页至第125页的副标题虽然是“致夏侯尚先生的一封信”,但介绍了夏侯尚两页后就开始去介绍夏侯尚的儿子夏侯玄了。

  第五章 曹操世家(这一章的标题用的全部是各种电影的名字)

  第128页至第146页介绍曹操;第146页至第154页介绍曹丕;第154页至第161页介绍曹睿;第161页至第166页介绍曹魏三少帝(半页介绍曹芳,三页介绍曹髦,一个自然段提了一下曹奂)。

  第六章 曹操世家外传——曹家将

  第168页至第176页介绍曹仁曹洪曹纯;第176页至第181页介绍曹仁曹真;第182页至第186页介绍曹爽。

  第七章 汉室宗亲

  第190页介绍衮州刺史刘岱;第190页至第192页介绍幽州牧刘虞;第192页至第193页介绍扬州牧刘繇;第193页至第194页介绍陈王刘宠;第194页至第196页介绍荆州牧刘表;第196页至第197页介绍益州牧刘焉。

  第198页至第202页介绍刘备;第203页至第206页介绍刘禅。

  这两章我觉得每介绍完一个人就留一段空白,再去介绍另一个人,这样做的话看起来应该美观不少。

  第八章 江东孙氏

  第208页至第213页介绍孙坚;第214页至第224页介绍孙策;第225页至第246页介绍孙权,其中第239页至第246页通过评价孙权的权术介绍了一下孙权的人际关系。

  如果作者以后再出关于三国的书,我希望出一本专门介绍三国谋士的书。本书只有第二章以“面壁计划”为比喻提了一下蜀汉的蒋琬、费祎和姜维,我还希望如果作者以后能介绍一下曹魏的荀彧、郭嘉和贾诩,江东周瑜、鲁肃、吕蒙和陆逊等人。

  本书发现一错别字“降”应该是“将”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