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再见》读后感精选10篇
《天上再见》是一本由[法]皮耶尔·勒迈特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2.00,页数:48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天上再见》读后感(一):像午休后的一盏残茶
英美小说读多了,法国小说那种风格一时间有点接受不了,感觉像是两个世界。随着阅读的深入,故事的脉络和结构逐渐变得清晰,这是一个关于为国卖过命的人徘徊在生死边缘,而有地位的人趁机大发国难财的故事。 善恶终有报,最终所有的人都有了一个看起不错的结局:最令人唏嘘的爱德华也以自己的方式证明了自己,并完成了救赎和解脱;阿尔伯特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收获了爱情和从头开始的机会;亨利升的很高,但摔得足够惨,也算是赎罪了;玛德莱娜虽然失去了所谓的爱情(这种爱情不要也罢),但得到了一个帅气的儿子;佩里顾先生最终也实现了和儿子的和解。
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小说吸引人的地方有些欠缺,可以说它不够紧凑,但我更愿意说这是一种法式的慵懒风格。整部小说更像是午休后喝到的一盏残茶,让人警醒,但却不足以回味太久。
其实这部小说法语本身铺陈非常大,虽然翻译上还有不足,翻译腔大概是所有外国作品翻译过来任何一个翻译者都没办法克服的问题,但是作品是很吸引人的,一战的残酷被作者用简单又有点大篇幅铺陈的文字以及扣人心弦的情节勾勒出来。给五星的原因是因为作者对一战的理解有自己独到的地方,没有过分妖魔化,用一部分虚构加上一部分真实的历史来讲一个故事,而这个故事很小,也很大。看到有评论说阿尔伯特和爱德华诈骗的行为政府是眼瞎吗?但是要是真的去审视那个时代,我认为作者理解得非常透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欲望,阿尔伯特想要报复的心理,爱德华活在梦里甚至放弃自己的状态,国家连战死家属都照顾不来那能管那么多,就算有个仇恨上流社会的公务员梅兰,他又能闹出多大的事呢,最后亨利不就是输了官司赔了身家,最惨他不过就是孤独老死,而真正悲惨的士兵呢?邪恶到底是什么,是战争本身还是人的思想?这个也值得思考?!所以这些看似有些荒诞的故事,却又那么真实,邪恶存在于每个人真实状态中,同时也是人物角色对一战结果的挣扎。只有真的理解了一战的历史文化背景,才能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的思想状态,谁能说自己在那个思想也在转变的社会还能保持自己的理智和情绪,这一点没人办到,就跟书里写的一样。也只有去理解了当下人的心理动态,才能理解Pierre Lemaitre的文字。书很长,但并不啰嗦,只是现代的我们不愿意去看每一个细节罢了。
《天上再见》读后感(三):战时向往生,战后想着死
首先,这本书可读性较强。随着书页的翻动,让人置身于欧洲湿润的楼间小路上,看着楼上亮着的灯光,谁家绅士在畅谈,谁家小姐在发春,哪里的仆人在哭泣……这是法国文学给我最享受的阅读体验,这本书做到了。
这是一本反战情绪的书。战后抑郁症,发战争财的掮客,举国纪念的悲伤……这一切构成了属于战争的灰色记忆。由战争而来的亲情、人性扭曲,也在故事中占了主角。
这还是一本关于欺骗的书。一个患有严重战后抑郁的毁容士兵,却用自己的才华,画出最感人的战争画册,骗去百万钱财,最后死于父亲的车轮之下……彻头彻尾的悲剧。命运的神奇连他父亲也不得不屈服。(世上有多少这样的故事,父亲用大半生悼念一个活着的人,最后却死在自己手里,多么没有意义的一件事,可是生命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无意义的,旋转的陀螺。)
书中善良的人都很固执、胆怯。自私的人却有恃无恐。或许这本书故事老套,但是对细节的刻画却入木三分。
拿后记为例。后记里提到政府官员梅林的结局。一个不为贿赂所动,坚定理想信念的人,却遭同僚排挤鄙视,说为什么不贪婪一点,至少换了那双破烂的鞋子,就连记者也不喜欢他悲哀的证词,但是他依然心满意足。
后记还有一个细节。佩里顾还款时,发现款项多了20万,他说:“处处都有偷奸耍滑的人。”然后他闭上了眼,付了钱。——绝了!
《天上再见》读后感(四):战争之后,没有英雄的社会
阿尔伯特,一个懦弱、忠诚,无主意的会计;爱德华是有钱人佩里顾的儿子,一个总是爱画一些或者装扮成惊世骇俗的东西;普拉代勒,一个贪婪的没落贵族;三个人因为战争走到了一起。但阿尔伯特发现普拉代勒为调动战争情绪而欺骗大家杀死战友的事情后,遭到了无情的报复,但是幸运的在被掩埋在弹坑里时获得了爱德华的帮助,但是可惜的是两人因一个身旁炸响的炮弹而再次受伤,其中爱德华的脸少了一半。战后,阿尔伯特懦弱的性格让他无法摆脱要杀死他的普拉代勒的噩梦,甚至不敢去向别人解释;忠诚的性格让他承担起照顾对于毒品上瘾的爱德华的重任,并在爱德华不愿意回家时帮他伪造了一切手续。老佩里顾看不上自己的女婿普拉代勒,而是在儿子“死后”越来越发现儿子在自己心中的地位,不懂艺术的他越来越欣赏儿子曾经荒诞不经的行为,于是赞助20万法郎为以儿子为代表的牺牲者建造纪念碑。普拉代勒除了用手段俘获了爱德华的姐姐外,依旧用卑鄙的手段获得政府集中埋葬牺牲士兵的订单,为了修建他心中那份贵族家园,降低棺材品质、尺寸,甚至不顾尸体的身份草草完成一切。被遗忘的阿尔伯特和爱德华在渡过长久的困顿生活之后,爱德华突然寻找到一个绝妙的诈骗计划,虚构了一个艺术家及艺术公司,向全国各个城市发出了战争纪念雕塑的订购单,当收到上百万的订购款时两人就可以前往殖民地远走高飞了。故事的结尾没有太突出人意料,贪婪的不法奸商被一个同僚排挤但坚持原则的底层公务员揭发直至受到惩罚,与我国不同的是该公务员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英雄之举而有什么改变,退休后不过找了一个看护墓地的工作。最令人唏嘘不已的就是我们的主人公爱德华,在身着华丽的殖民地色彩斑斓的服装走出奢华的酒店时,迎着老佩里顾驾驶的车而向天使一般飞上了天。
我不知道作者书名定为天上再见的意义,如果勉强理解的话可以认为结尾时分,爱德华在天空中与一直思念他的父亲老佩里顾相见也许可以认为是一种天上再见吧。如果强行深入分析,可以认为艺术才华横溢的爱德华作为一个受伤的退伍老兵被社会所抛弃,于是用它的天才设计了一个近乎完美的骗术,来嘲讽那些花重金关注死者却忽视战争受害者的世界。当这一目标实现后,爱德华的使命也就完成了,于是他化身天使先行一步上天,等着被他嘲讽的人以及阿尔伯特等人陆续上天再次天上相见吧。
本书可以认为是少数没有英雄、没有战争光环的书。阿尔伯特一个老实的会计被战争、被社会、被邪恶的军官一直压迫,精神紧张,直到最后携款离开法国。爱德华在富裕的家庭不受待见,在战后差点因为军官的破坏死亡,只有小路易丝和阿尔伯特陪伴他这个少了下巴的怪物,否则还有的就是那些被他散发的小费而因猎奇关注他的服务员们。梅兰,作为揭发普拉代勒虚假墓地案的功臣,即使毫不犹豫的将他人试图行贿而得到的20万法郎一张张贴在纸上上交,都没有让他被世人嫌弃的形象有所改变,始终是一个底层卑微即将退休的公务员而已。普拉代勒嚣张一时,但是案情一发,不仅作为其贵族符合的房产被查,而且其子也每年只看望他两次,最后一次则是发现他已经死亡两周。彻底将自己一直鄙视的女婿彻底打入谷底的老佩里顾,我认为会在最后时刻与那个被自己欣赏的“骗子”——也就是他一直思念的儿子会相见时,作者确实安排了相见,只不过一个以绚丽的姿态在天上,另一个目瞪口呆的待在车里。这种有些悲剧式的安排可以让我感受到与那些英雄无敌的大片所不一样的感受,社会就是个这样,你该怎们做就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