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莫瑞斯(全布面精装)》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莫瑞斯(全布面精装)》读后感10篇

2018-05-08 20:5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莫瑞斯(全布面精装)》读后感10篇

  《莫瑞斯(全布面精装)》是一本由[英] E.M.福斯特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全布面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5,页数:30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莫瑞斯(全布面精装)》读后感(一):《莫瑞斯》导言(转)

  导言

  出版于1910年的《霍华德庄园》获得了成功,却起到了扰乱福斯特生活效果。它使他充满了迷信的预感,生怕自己失去作家创作力。随后他整整焦虑了一年,对本国的生活感到烦恼,无法静下心来做任何事情。他着手撰写一部新小说《北极之夏》,然而却搞得杂乱无章,于是在1912至1913年的冬季前往印度,心里琢磨着自己是否还写得出小说。印度给了他极深的印象,他认为自己身上那褊狭保守、呆板土气的成见被消除殆尽。不过,还是不可救药。回来后,他开始着手创作一部有关印度的小说,但随即陷入了困境,找不出如何解脱出来的方法。他私下里谴责自己虚弱无力,并琢磨起这么懒散的一个人,究竟有无权利批评为了谋生而劳动大众。他害怕倘若这样下去,自己会变得十分古怪不得人心

  随后,1913年9月,他去拜访爱德华·卡彭特,一位倡导纯朴生活与具有高尚情操的同性爱先知,并体验到一次启示。他本人在《结尾的札记》中描述了所发生的事。卡彭特的朋友乔治·梅里尔触了触他腰眼下面的部位。用他的话来说,触觉从臀部上方小小的部位直接融入他的构思。就在那一瞬间,一部新颖的小说在他的头脑形成了。它涉及同性爱,给予三个中心人物以显要地位,并且有一个令人满意结局

  他终于知道了毛病出在什么地方。多年来,《莫瑞斯》或是类似于《莫瑞斯》这样的作品,一直在提出诞生要求。他已经写了几篇以同性爱为主题轻浮短篇小说来宽慰自己。然而,这还不够,尽管他并不因它们而害羞,也无意放弃它们。但当时磨炼与自我抑制还不够到位。

  现在,时机到了。倘若不可能生活中,在想象中他敢于对自己做出保证: 他相信同性爱是美好的。他需要义无反顾肯定,这种爱可以使人变得高尚,并非导致人堕落。个中倘若有“不正常心态”,那是社会的反常,它荒谬地对人类遗传的这一极其重要部分予以否认。

  他心头的郁闷消失了。他进入一种兴奋状态,立即坐下来写作,不出三个月就完成了莫瑞斯的童年与剑桥之经历的初稿。那时,他的热忱遭到挫折。洛斯·迪金森他对我是这么说的。然而他在《结尾的札记》中说那是与他“有泛泛之交的一位学者”却与梅瑞狄斯不相宜,因为多年来梅瑞狄斯是他的挚友。另外一些细节亦然。不过,当他写《结尾的札记》时,梅瑞狄斯尚在世,他可能把事实略微篡改了一下。——原注。休·O·梅瑞狄斯是福斯特在剑桥时的同学,系克莱夫的原型。——译者注读完他那些轻浮的短篇小说之一,感到震惊,引起反感,这使他心烦意乱极点,尽管如此,他还是不屈不挠地写下去。翌年4月,他受到更严重打击。在小说中,他浓墨重彩地描述了自己与休·O·梅瑞狄斯之间的友谊,但是梅瑞狄斯被示以手稿之后,似乎对它完全感到厌烦——不仅如此,他好像甚至不觉得自己这样冷漠有什么关系。此次打击使得福斯特考虑放弃这部小说。然而,这种情绪没有持续多久,1914年7月,《莫瑞斯》脱稿。

  他完全没想过此书有出版的可能性。他认为“直到我本人去世,英国消亡”,这部作品是出版不了的。实际上,他原先仅仅打算为自己而写。不过,他很快就开始拿给经过挑选的朋友们看,头一个看到的是迪金森。迪金森觉得它很感动人,使福斯特非常宽慰。但是,在迪金森看来,那个快乐的结局太不自然了。福斯特本人也晓得这是此作差劲儿的部分,就着手予以改进(以后又修改多次)。他看得出毛病出在哪里,这关系到他写此书的整个动机。“我要是把它(阿列克·斯卡德这部分)也化为尘埃或雾霭,那就更明智一些。”他写信给迪金森说:“然而,给予自己塑造的人物实际生活所不提供的快乐,这诱惑简直是不可抗拒。‘为什么不呢?’我一直这么想。‘稍微重新安排一下,运气就好多了,’——但是,毫无疑问,最重要的是重新安排。让作品能够不朽的这一渴望引导一位小说家在每一部作品接近末尾时谈理论。死亡这桩事实是理论之外的唯一的不朽。也许我在《最漫长旅程》中过分沉溺于死亡了。无论怎样,我越来越不倾向于将主人公杀掉。”(1914年12月13日)

  一两个月后,他多少有焦虑不安地把这部小说拿给交情较浅的朋友福雷斯特·里德看。里德不曾像福斯特所担心的那样感到惊愕。然而此作没有真正合他的口味。他提出的异议促使福斯特进行更长的辩护。

  “我的确想拨开神话那片薄雾,提出这些问题: 神创造男人女人,不包括他们,而把克莱夫这样一些未成熟的人排除在外……让其处于‘性反常者’(这是个荒谬的词,因为它假定他们是被赋予选择自由的。然而,咱们还是用它吧)状态。由于社会那罪恶愚昧无知,使得这些‘性反常者’对恶的倾向不均衡(我承认这一点)。他们究竟是跟正常人一样好或坏,还是天生就这么坏呢?你像我似的,回答说他们是前者,然而你是勉勉强强这么回答的,我却希望你充满激情地回答:‘我这本书里的人,大致说来是好的,但是社会几乎把他毁了。’他差点儿毕生过鬼鬼祟祟日子,偷偷摸摸,战战兢兢,背着罪恶感的包袱。你说:‘倘若他没遇上另一个像他这样的人,会怎么样呢?’真的,会怎么样呢?不过,去责怪社会吧,别归咎于莫瑞斯。即使是在一部小说里,当一个人得以过上自己所能过的最美好的生活时,应感谢才是!

  “这把我引到另一个问题上来了……这种关系倘若把肉体也包括进去,到底对不对?对——在某些情况下。假若双方都有这个需要,而且双方的年龄都大到了解自己需要什么——那么就是对的。我一向不去想这个问题,然而现在却开始思考了。莫瑞斯和克莱夫就不对,莫瑞斯和迪基就更不对了。莫瑞斯和阿列克则十分对。某些人之间,永远都不对……

  “在任何一场‘最后的审判’上,我都会为自己辩护说:‘我试图将与生俱来的所有的断片联结起来,派上用场。’——唷,在《霍华德别业》中,这个题材已被耗尽了。莫瑞斯的断片尽管比玛嘉丽的稀少奇异,却跟她是同一个行业上的……”

  光阴荏苒,他对各式各样的朋友的反应做出回应,对此所作的评价随之忽高忽低。有时候他确信自己做了“一桩绝对新颖的事,甚至面对希腊人亦然”。另外一些时候他疑虑重重——主要是小说的下半部,其中莫瑞斯找到了肉体上的快乐。“在艺术处理中,再也没有比肉欲更执拗的了,”1920年,他写信给西格弗里德·萨松西格弗里德·萨松(1886—1967),英国诗人、小说家,以反战诗歌和小说体自传著称于世。福斯特知道他是同性爱者,才把《莫瑞斯》手稿借给他看。:“然而,我深信,非安排进去不可: 事事都得安排进去。”1919年,他对艰难的最后部分进一步做了改动,1932年重新加工,1959年至1960年,又一次相当大刀阔斧地予以修订。一位读者对结局原文为法语。提出质疑,写的是莫瑞斯目送阿列克那艘船启航驶向阿根廷,随后把脸朝英格兰掉过去。情绪激昂无所畏惧,一片模糊惊心动魄,令人难忘。然而,莫瑞斯究竟怎样去找阿列克呢?福斯特为此发愁,于是增添了一节,从而把莫瑞斯平平安安地送到阿列克的怀抱中。

  到了20世纪60年代,他母亲以及绝大多数近亲均已去世,社会上对性的问题之态度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倘若他愿意的话,是可以出版这部小说的。朋友们确实提出过这个建议,然而他坚决拒绝了。他知道这会导致永无休止的大惊小怪喧闹骚动。而且对他来说,此作已变得颇为遥远了。他说,自己对获得拯救、来自“某处”的援救者这个题目的兴趣已经没那么大了,他认为那是骗人的。人们可以相互帮助,但是他们并不像那样彼此替对方做出决定。而且,最近被示以此作的一两位友人认为它已“过时”。他为自己死后出版此作做了周密的准备。但是他的最后的评论(亲笔写在1960年的打字稿上)乃是:“可以出版——然而,值得吗?”这部杰出动人心弦的小说的读者,没有几个会做出感到丝毫怀疑答复

  ·N·费尔班克1913年动笔

  1914年完稿

  《莫瑞斯(全布面精装)》读后感(二):莫瑞斯读后感

  我没看错吧?希腊之行前后的克莱夫是同一个人么?之前那么勇敢,和莫瑞斯简直天生一对,完美至极啊。后来毁的。。。从来只见过伪直男觉醒,从没见过觉醒后竟然能倒退回去的。人是有多么虚伪才能做到这样!

  虽然最后莫瑞斯和阿列克在一起了,也许还挺幸福的。但说真的,我的大部分记忆还是停留在克莱夫与莫瑞斯早期那无所畏惧的感情上面。所以,当得知克莱夫突然改变之后,我的内心是崩溃的。我甚至不能想象万一现实中我遇到这样的人,发生了这样的事,我能不能招架的住。我想我会疯的。

  今年上半年读了三本同性小说《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情感迷惘》,还有《莫瑞斯》。说实在的,激情戏最少的就是这本《莫瑞斯》了,对性的描写几乎略过。还有大部分都是那种又冷又暗的早期英式叙事方式,可能与时代有关吧。不过还是很舒畅,很流利的一口气读完。

  开放式结局还挺喜欢的。一切戛然而止。美好的人自然美好,不幸的人自然不幸。

  感觉时代还是变好了一些,对同志而言。最后,这个世界需要更多的爱。从没有得到过爱的我,上半年也是gay爆了,读了三本同志小说。算是对自己过去的弥补吧。加油!

  《莫瑞斯(全布面精装)》读后感(三):莫瑞斯,莫瑞斯啊,勇敢的莫瑞斯

  对于莫瑞斯来说,学会爱,贯穿了他的人生。他是忠诚的,无私的。“倘若你高抬贵手,容我听其自然,我就会半睡半醒地了此一生。” “也许咱们俩是互相被唤醒了。我情愿这么想。”克莱夫是唤醒他的初恋,因为克莱夫崇尚古希腊文化,更是将柏拉图的精神恋爱奉为圭臬,所以即使对于莫瑞斯来说,他时常感觉到来自本能欲望冲动,却因为对克莱夫深深的爱,收敛着,克制着,也唯有在爱人急病晕倒时下意识亲吻他的额头。在精神上,莫瑞斯和克莱夫是绝配的伴侣,他们同样接受高等教育,在社会上是有头有脸的绅士,他们有修养。但是在莫瑞斯的爱情观里,精神和肉体是需要统一的。当然,如果克莱夫希望一直保持这样的关系,莫瑞斯怕是也会做出让步,保持这份纯洁爱恋。但是,克莱夫放弃了。这是莫瑞斯的痛苦,也是他的重生。“尽管他狼狈不堪,却仍保持着一颗自由自在灵魂。”他想过自杀,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想过“纠正”自己的“疾病”,这个时候阿列克的出现,是莫瑞斯对自我认识完成最后一阶段助手,这个出身下层阶级,略带粗鲁的人,突破阶级界限,和莫瑞斯做到了结合。莫瑞斯再次显示出他的勇气,庆幸的是,阿列克同样是一位勇敢追求爱的人,莫瑞斯的勇敢第一次得到了回应。“他把阿列克内部的男子汉亮出来了,现在轮到阿列克亮出他内部的英雄。”这一次,莫瑞斯不再纠结怀疑,他以往种种的纠缠,痛苦,难过,在与阿列克的交缠中得到了安慰,爱情终于有一次,让他品尝到了一种更亲密的快乐。

  我们勇敢的莫瑞斯最感动我的地方,是他对旧爱的道别方式。他是有尊严的跟克莱夫说再见。且让克莱夫“光明磊落”过他的一生吧,莫瑞斯不是控诉,“‘我确实认为你有点儿关心我,’他承认,‘然而我不可能把自己的整个人生寄托在这一点点上。’ ”我为莫瑞斯高兴,他终于走出了克莱夫的阴影,开始真正面对自己的需要。

  “你属于过去。到此刻为止的一切,我向你和盘托出——今后的事,一个字也不能告诉你。”

  ——再见了,克莱夫。在船房里,有我的爱。

  《莫瑞斯(全布面精装)》读后感(四):致所有的法外之徒

  “倘若有信仰的话,是否应该成为你本人的肉身与灵魂的一部分呢?你得向我证实你是有信仰的。”

  我已经放弃了它。既然你我是法外之徒,我们两个人就可以向整个世界挑战。这才是我全部的、仅存的信仰。而你一手毁灭了它,我知道的,你我本应在废墟上相爱。

  《莫瑞斯》,一个关于同性信仰的崩解与重建的故事。福斯特所写的爱,从来不是世俗层面补偿拥有与和解,而指向精神性的信仰与罪。莫瑞斯童年时期梦境关于同性爱的预示,精神缺失的隐喻,与童年失怙的设定暗合。直到成年后遇到了克莱夫,他似乎找到了自己缺失的那部分。这也是会饮篇中阿里斯托芬的信仰:人注定寻找自己失去的一半,以回归原始的整一状态。显然,克莱夫不是他所追寻的那一个。他们比肩而卧,从未靠在一起。

  你或许会觉得克莱夫的背叛是残忍而软弱的,可是生活本身比任何人残忍得多。精神性的、近于虚无的欢愉与现实生活间,你会选择什么。谁不曾想过一种光明磊落的生活,坦荡、体面、毫不讳言地去爱,连莫瑞斯也想过,尽管他最终还是屈从于心明眼亮的罪恶。只能说,克莱夫以一种软弱甚至屈辱的方式与生活和解了。当他坐在黄昏时分的狄奥尼索斯剧场,一直向往的希腊与酒神精神就在眼前,他渴望得到众神的拯救,矛盾的精神状态,以及他们的爱情。而他只看见渐渐消失的光与岑寂的大地,他写给莫瑞斯:我不由自主变得正常了。一点儿办法也没有。(或许影版Maurice给了我先入为主的印象。你只要看一眼Hugh Grant,就知道他注定不属于任何人。克制、冷静、疏离,他眼中的深情与光彩都只存在于一瞬。你等待着它熄灭,就像等待着他转身离开,某个无声的终局如期而至。你永远无法责怪或怨恨他,他的美隐藏在那些软弱、失落、忏悔的时刻。

  你知道每个人都在承受着生活的残忍。

  同性信仰永远是两个人的,追求的是灵与肉的同一。而绝大部分同性题材往往无法走向圆满,止步于塞巴斯蒂安式的单向崇拜,或永远隐于世俗的眼光中。福斯特可以让莫瑞斯死掉,为美与爱殉身,但他没有。他将莫瑞斯对克莱夫的感情,转移到了阿列克身上,这是福斯特的反叛性。他重建的不仅是纯粹的恋情,而是重建属于所有法外之徒的信仰:我们不相信神,以及世俗定义下的生活。我们只相信爱的本能。

  克莱夫知道莫瑞斯与阿列克最终走到了一起,他回忆起多年之前在剑桥的日子。他的朋友在阳光下向他挥起手来,像是告别。

  “他不曾领悟到这是终结。既没有黄昏,也没有妥协,更料想不到今后再也不会跟莫瑞斯相遇了。”

  -The End-

  《莫瑞斯(全布面精装)》读后感(五):不知道如何表达的表达?

  是先看的电影,电影中对克莱夫的处理要比在书中更细腻些。电影里克莱夫只是屈从于柏拉图的精神恋爱以及当时英国社会同性禁忌的压力,但许多镜头都能将克莱夫对莫瑞斯残存的爱隐隐约约体现出来,然而书中却并没有如此描写。克莱夫真的因为一个护士而“觉醒”,他发现自己迟早要回归“正常人”,他爱的是女人,于是他可以毫无顾忌在撩完莫瑞斯的几年后再将其抛弃,美其名曰“这不过是一场玩笑”。因此对待电影和书中两样克莱夫人格,书中的克莱夫,说他是虚伪的资本主义家一点都不为过。

  再说说莫瑞斯,这个人物不管是在电影还是书中的刻画,都相差无几,没有做什么太大的变动。被克莱夫撩起后的性意识觉醒(虽说此前他已认识到自己的不寻常,但是克莱夫给了他和盘托出的契机),真诚而大胆的告白,雨夜轻狂恣意地爬窗(进入克莱夫房间),为了和恋人独处而逃课、停学,追求不被世俗认可的爱的勇气。莫瑞斯是个敢爱敢恨的人,尽管他也曾迷茫,寻求大夫的治疗,想要治好这惊世骇俗的“先天性同性爱症”,但最后依旧服从于本性,罔顾世俗礼法,和真爱(阿列克)执手相依。

  最后说说我最喜爱的阿列克,记得当年刷电影时每当阿列克一出场,弹幕里都是疯狂地叫着“小野猫”。“小野猫”这个称号完全符合阿列克,他执著追求,敢爱敢恨(也正因如此他能与莫瑞斯心灵契合),又因莫名的地位悬殊而自卑以致“威胁”莫瑞斯时虚张声势,最后见不得莫瑞斯难过的样子反而先服软生怕莫瑞斯再不搭理他,同时还有点儿小傲娇,他和莫瑞斯的谈话虽不如莫克二人富有诗意和哲理,但言辞间尽是与挚爱之人的嗔笑怒骂,语言灵动又令人读来不觉哀伤。小野猫虽然没受过多少教育,可他的爱真切伟大,他为了莫瑞斯放弃和哥哥出海经商,一如既往地信奉他的精神准则,那就是“爱”。

  有朝一日当克莱夫终于和理想般的妻子安妮安度晚年后,会不会懊悔曾经没有为爱奋不顾身抛下一切呢?我想不会。他的爱已埋葬在二十四岁时便步入婚姻的殿堂,他的爱已从莫瑞斯灵魂里消失,正如多年前莫瑞斯再次深夜花园幽会克莱夫并将所爱告知于他时,他语无伦次的劝说和不可置信的表情。

  这个令吾辈喜欢不起来又深感悲伤的男人,他终是失去了一生所爱。

  2017.4.2. 眉间冷淡

  《莫瑞斯(全布面精装)》读后感(六):带有悲剧美的HE

  最喜欢小说的结局,太美好,又总有点凄凉的感觉,不同于《故园风雨后》彻彻底底的悲剧,《莫里斯》的结局是让人感到幸福的,又不缺少悲剧美。 但是总感觉电影里塑造的Clive更立体人性友好一点,给了离开莫里斯的全部因果,而书里的Clive只是因为被护士吸引了? PS.电影不亚于小说,相当忠于原著,台词基本照办,又多了电影的独特魅力,JW的气质真的是太优雅了啊啊啊啊啊!喜欢的朋友还可以去看《一掬灰烬》。可是为什么到处都如此终于原著,结果最后,我个人最喜欢的Maurice向Clive告别+摊牌的一段给删了!(也许是因为导演对Clive的态度没有Foster的那么怨念,就对他宽容怜悯了一些)

  《莫瑞斯(全布面精装)》读后感(七):打开你的心窗,然后离去

  这就是他的最后一句话,他留下一小堆月见草的花瓣儿,作为他曾经在这儿待过的唯一痕迹。这堆花瓣儿犹如余烬似的奄奄一息地趴在地上。克莱夫终生不清楚莫瑞斯离去的准确时间,随着进入暮年,对于是否确实发生过此等事,他开始拿不准了。蓝屋发出微光,羊齿丛摇曳着。他的朋友在剑桥校园朝他招起手来。莫瑞斯沐浴在阳光下,散发着五月这个学期的花香与喧哗。

  然而,当时他仅仅是对朋友的失礼感到不快而已。他想起从前莫瑞斯也曾像这样失于检点,并与之比较了一下。他不曾领悟到这是终结,既没有黄昏,也没有妥协。更料想不到今后再也不会跟莫瑞斯相遇了,甚至没跟那些看见了莫瑞斯的人说过话。他在小路上等待了一会,随后回家去了。不但修改校样,还得想法设法向安妮隐瞒真相。

  这段全书最美的文字出自文章结尾。既不是在最前面来一个美丽的开头,也不在高潮点。他真的不曾知道,这就是他最后一次见到莫里斯,连想打听的份儿都没有。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时间的慢慢冲淡,他也开始拿不准是否真正曾发生过此事。那天晚上他留下的月见草花瓣儿,使得他每次从窗户眺望下去都能看见当年他在剑桥校园的花香和喧哗中向他招手的景况。

  他曾鼓起勇气对他说过他爱他,打开他的心窗,唤醒过对方。但是克莱夫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为什么选择了离去,和大多数人一样清醒正常的活着。他曾对莫里斯说过可否高抬贵手,让他不用半醒半梦度过余生。如今莫里斯真的放开了手,把自己永远地撂在这见鬼的现实生活当中沉沉睡去。

  还是更钟爱莫里斯的译名,会再去看一遍。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