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雾霾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大雾霾读后感10篇

2018-05-11 20:3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雾霾读后感10篇

  《大雾霾》是一本由〔澳〕 彼得•布林布尔科姆著作,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30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雾霾》读后感(一):雾霾与其他

  偶尔写写短评,第一次以这种方式书评,摆弄文字向来不是工科生的擅长。

  说这是一本书,不如说是一本面向大众学术论文开篇十多页庞杂且详细插图出处就让人感受作者严谨,每一章的注释更像是论文的参考文献。才打开这本书会给人一种压迫感,一方面是由于学术感太浓;另一方面是叙述内容虽为英国伦敦的空气污染史,但对于正在遭受雾霾侵扰的我们,那感同身受就仿佛室内也充满了雾霾。

  时代认知边缘和拓宽这个边缘的人。每个人的认知都是不同的,但都不能超过这个时代的认知边缘。很久以前看过一个电影《这个男人来自地球》,主人翁是一个经历了14000年岁月的“不老人”。他本来有机会在大航海时代开启前和哥伦布一起去探寻地球,但已经存在这个世界这么多年,见多识广的他依然认为哥伦布他们会掉入地球的尽头。作为一个人,只能存在于一个时代,所有的感知也不能超越这个时代。就如同书中,人们早期是无法把空气中的污染与自己燃烧可燃物联系起来,更不会有如同书中统计的英国鼻窦炎在不同年代的发病率,从而确定做饭生火的炉子放在室内与否与鼻窦炎之间的关系辫子小脚、八股文,这些现代人远离的词汇铸就了那一代人的认知边缘,也铸就了那一代人的悲哀,那我们的认知边缘又在哪儿呢?我们的悲哀又在哪儿呢?诚然,时代都有它的认知边缘,但我们总在拓宽这个边缘,拓宽这个边缘的人就是我们所说的科学家。对于他们来说,认知边缘对他们的束缚困扰远大于我们普通人宇宙起源并不会使我们普通困惑,但它会困扰这方面科学家一辈子。这样来看,科学家也是悲哀的,一是困扰一辈子的东西很有可能得不到答案;二是困扰的一切在后人看来也有可能成为人尽可知的常识,或是让人觉得可笑,好比书中“浸泡在猫尿里的煤烧起来也毫无异味”。

  看不见的手。煤的广泛使用被认为是雾霾产生的元凶,但煤才出现时候伦敦的人们是不太能接受这种新型能源,而更愿意烧木头。随着人口和能源需求的持续增加,如果人们继续烧热值更低的木头,那污染肯定会更加的严重,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烧煤相对于烧木头是一个更加环保行为。但如果当时的人们知道烧煤的这个好处他们会这样选择吗?答案显而易见的是否定的。人们对新事物的接纳和环境污染的大局观显然没有各种政治正确的发声渠道上吹捧的那样高。即使作为燃料来说,和木头对比明显占优的煤,在十六世纪的伦敦也只是“在木头短缺的时候,穷人才被迫转而使用这种便宜但更为肮脏的热源”。时代的变迁、事物的更迭大多数时候就是这么简单理由——钱。人们都烧木头,木头价格高,作为可以替代木头的煤就成了大家的选择。人们常说煤还能用多少年,油还能用多少年。这样的话听起来很吓人,仿佛再过几十年我们就要倒退回没有电、没有车的时代。但煤和石油真的完全用完吗?假如真的有一天,煤非常少了,那如果有人想继续烧煤,那是什么价?到时候建造风能、太阳能的成本低于烧煤的成本,自然就不会有人去烧煤了。所以现在虽然提倡大家使用清洁能源,但几毛钱的污染能源和几块钱的清洁能源,这笔账不是喊喊口号能就让大家糊涂的。

  《大雾霾》读后感(二):警钟长鸣,但愿污染史不再重演

  警钟长鸣,但愿污染史不再重演——评《大雾霾》

  文/于杪杪

  我住在北京。作为首都的北京,前几年有一个流行称号叫“首堵”,而近两年有了一个更为流行的称呼,叫“霾都”。

  这似乎和千里之外伦敦的“雾都”是一个意味。它们都是历史久远又充满生机国际化大都市,但同时也因为环境问题而让人诟病。翻开1952年的伦敦光化学烟雾的相关影像书籍记录资料,依旧像噩梦一样在眼前呈现。在那场噩梦之后,伦敦开始反思空气污染造成的苦果,出台了一系列的法案和措施,整整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治理,才让伦敦摘掉了“雾都”的帽子

  中世纪以来的伦敦空气污染史,是一部人类以环境为代价的血淋淋的发展史,也是《大雾霾》这本书的副标题

  曾以为人类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不过几百年的历史,直到通过这本书才知道,室内污染在远古时期就已存在,古代尸体中就发现有由于生活在带有烟气的内部环境而造成的肺部组织变黑。而环境污染所造成的危害,也并不是近两个世纪才受到人们的抱怨不满,罗马皇帝老师塞内卡在大约公元61年写得一封信中就这样说道:只要告别罗马令人压抑烟尘烹饪气味,他就会感觉好一些。

  该书可以说是一部非常严谨的科普书籍,因为书中引用都在每一章后面标注了参考文献,图表也都有详尽的解释,更像是学术论文的严格格式;虽有较多的专业术语,而整本书却不显晦涩,让我们这些环境学的门外汉也可以读懂。《自然》杂志的落德.阿什比这样评价本书:阅读此书,我心怀钦佩、享受并承认有点嫉妒的感觉。我什么时候也能写出这么出色的,既专业又好看的书啊。

  除了环境气象学,这本书在历史学、文学生物学、医学都有涉猎,触类旁通介绍了很多其他方面的知识:比如城市热岛效应并不仅仅因为城市内的燃烧产热,还由于城市垂直建筑物吸收的较多的热辐射,这也是我第一次学习到这个概念。诚然,历史从来都不是独立的,一段历史形成延续,都承载着一个时代。

  历史从来都不能被忘记,翻开此书,那些由于环境污染所造成的危害历历在目,那些人类痛定思痛,做出的切实有力的治理环境污染的举措也让人铭记和欣慰。此刻仍在饱受雾霾侵害的北京是否也能从伦敦空气污染史中吸取到经验和获得借鉴,让“霾都”重现蓝天白云

  最后说一点小小的不足,本书的翻译可以说是基本完全保留了作者原文语言风格,但翻译过来某些用词和语序未免显得不那么“汉语”,倘若能再稍加色,可能会更符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

  《大雾霾》读后感(三):大雾霾与大矛盾

  雾霾以其悄无声息来势汹汹姿态来到我们身边的时候,总会让人类感觉措手不及。但是这样的观感其实并不准确,彼得•布林布尔科姆在《大雾霾》中就为我们展示了,即使在远古,也存在着严重的室内污染。作者为我们展现了雾霾,本就是人类为了生存带给世界的一份与生俱来的“礼物”。

  这份“礼物”或许在伦敦这个城市表现得格外显眼,伦敦作为近代工业重要发祥地,伴生而来的就是最严重的雾霾,作者以伦敦这个世界著名的雾都为样本,从远古到中世纪以至于成书时期渐进分析,这样的分析以详尽的历史现象数据为依托,同时兼具趣味性与文学性,作者在这部作品中显示了他的博文广志以及能源与环境专家大气化学教授的专长,远古人的头盖骨分析、各行业作业与烟气含量的关系、燃料的变化更迭、雾霾与死亡率的关系、环境立法的漫长与妥协甚至是文学作品的描述都被综合在一起,为我们展现的绝不仅仅是雾霾,而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从对于空气环境的重视到观测检验,从严重的大雾霾到不断的防控,从立法的容忍到完善,走过的是一段艰难探求的过程,而这一过程还会一直延续下去,对于二氧化硫的控制依然缺失,还有其他环境污染物我们需要重视,这个过程注定是漫长而连续的,却也是不可或缺的。应该说对于空气环境的保护是人类的生存天性使然。

  但是同样取暖、生活,获取经济利益同样也是人类的天性所趋,而这与人类对于清洁空气的天性需求就形成了尖锐的矛盾,从远古人类在不通风的房屋内点燃柴火却也带来无法驱除的烟气一样,雾霾可以说是人类生存发展伴生的必须产物。城市的聚集扩大、工业的产生发展、人口的爆炸增加三者循环往复的沿着时间轴交错向前,最后就将压力完全施加给自然界,就像作者在第二章节就提出的:“这场早期环境危机留下的教训是很重要的,因为从那时起,一连串如下事件曾一再重现:人口的急剧增加,城镇化或者人口密集的产生,燃料短缺和燃料使用结构改变。”也让我们深深思考,是否人类一手创建的城市模式、工业发展让环境陷入了困境,我们应该放弃现有的模式还是能找到其他的解决方式?这样的无解题最后还是会抛给人类,而人类在艰难地谋求某种平衡之后,是否会有无可调和的一天,这是历史与环境留给我们的一个诘问。

  作者在开题即提出:历史就是垃圾。这个论点更加倾向赞赏人类社会进化的结果,认为人类社会最初的形态充满了肮脏与腐烂,其实这个观点本身就站在了现代科技文化高度发展的制高点上,认为今是而昨非,其实谁能肯定现代的城市就是完善的社会模式?现代的工业就是我们需要的利益谋求?我们是否可以谋求新型的社会组织形式以期缓解环境困局?其实人类思想一直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观望过去的历史我们就能发现这一点,而这也是人类进化至今最大的变数优势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关于阅读这件小事儿~~

  《大雾霾》读后感(四):与霾共舞

  雾都伦敦常常和工业化联系在一起,云吞雾绕的烟囱一度被视为健康经济的代名词,甚至在人们意识到烟雾污染可能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后,还对它抱有特殊感情散文家查尔斯·兰姆称之为“受人挚爱的烟气",大文豪查尔斯·狄更斯以“伦教常春藤”作比,画家梵高所绘的烟雾弥漫辅以明快色调,普通游客若是没赶上伦教的雾霾天,反而要抱怨不迭。

  理性看待雾霾固然重要,然而感性认识更能左右人与环境的关系。澳大利亚大气化学家彼得·布林布尔科姆的著作《大雾霾:中世纪以来的伦敦空气污染史》系统讲述了雾都伦敦的空气污染变化、对雾霾的研究及采取的措施。科技的进步使人们对雾霾的认知不断转变,但起决定作用的不仅是科学研究报告的结果,还不得不兼顾社会经济现状和人们的情绪

  除了前述对雾都浪漫气息缱绻,烟雾还有许多象征:燃烧产生的烟气曾被认为能抵御瘴气,治愈疾病二战前夕的大萧条,面对不再冒烟的工厂,失业的工人期盼着恢复生产的烟雾;壁炉作为家的中心,是好客与温暖的象征,非其他设施所能替代……再加上经济成本的考量,污染治理进程缓慢

  相比之下,科学的证据却显得乏力。不同的呼声矛盾重重,有些迅速被更迭,有些治标不治本,有些会引发其它问题,本就饱受争议。譬如以无烟燃料替代普通海煤,其实只是将污染从使用地转移到生产地;把烟囱造得高耸入云,不过是把烟雾随风送去其它地区;立法约束工业燃煤,却忽略了家庭燃煤的比重。从前人们的焦点是肉眼看得见的烟雾,却发现,改变了烟雾颜色、监控了大颗粒,还有更令人着恼的不可见物;控制了氯化氢,还有二氧化硫;关注了二氧化碳,还有氮氧化物……

  正如第一个提出酸雨对建筑腐蚀作用的人,引起轩然大波的同时也叫人将信将疑,现在对雾霾乃至对环境的看法仍是见仁见智生态环境是个太复杂的系统,造成影响因素确乎能为各种观点提供论据。就连大多数民众共识的节能减排控制全球温室效应,也有观点认为,是环境本身的自我调节而非人类活动导致气候的变化。华裔瑞士气象学家许靖华的《气侯创造历史》力证此观点。正因为一种观点无法面面俱到,才应当以包容的心去挖掘真相探索各种可能性。而以何种态度看待环境问题、在争议声中如何抉择,更是每个人都应当审慎对待的,毕竟我们的选择间接影响着环境。

  布林布尔科姆说:“人们将要面临的危险经常是不可预测的,这是一个悲剧,但也是事实。当人们无法预测危险时,他们应该有尽可能迅速地对危险作出反应意愿,这一点显然是重要的。”知其所以然只是个开端生活态度才是持久考验,改变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印象画作雾气氤氲朦胧感美则美矣,远观欣赏犹可,终究不能替代新鲜的空气、健康的身体

  ——乙未年读彼得·布林布尔科姆《大雾霾:中世纪以来的伦敦空气污染史》

  《大雾霾》读后感(五):《大雾霾》:污染背后的密码解读

  《大雾霾》:污染背后的密码解读

  《大雾霾》出版在近三十年前,作者彼得•布林布尔科姆,查了一下资料,发现他在2014年还在香港城市大学工作过。这是一名澳大利亚人,但他的研究对象,却是远离他的本土的英国的雾霾情况,我想这样的选择是因为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与工业发展相伴同生的雾霾在英国上溯起来,可能更具有漫长的时间供我们看到一个相对完整与漫长的流变情况,选择英国伦敦空气污染作为个案来分析,正是基于这个老牌的殖民地国家在工业革命进程中拥有人类文明史上最长的历史进程,借它可以观看到更为纵深的具有特定内涵的“大雾霾”发展轨迹。

  正是如此,书中提到十九世纪中旬,英国国会正在讨论烟气减排立法之时,我们中国正处在鸦片战争的动荡之中,工业文明连影子都还没有看到,三十多年前来过中国的英国特使在的记录上,还对中国的一片农业文明的清冷光阴,留下含讥带讽的嘲笑。从某种意义上讲,空气污染真正被我们中国人深刻地认识到并且作为一个大事件放在嘴头上,也不过是近几年才发生的事。

  而这本出版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科普读物,在今天翻译出来予以出版,恰恰应和着中国人对“雾霾”刚刚萌生起的关注与聚焦。

  而中国的雾霾的问题,和英国人在我们鸦片战争爆发时期就予以立法关注的时间相比,已经过去了多少世纪?可以说超过了一个半世纪。我们从改革开放以来引发的工业发展,恰恰可以从英国的工业革命以降的发展路径中找到某种相似与对应。

  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本三十年前的书,在当下出版,具有着鲜明而明确的目标针对性。“雾”这个词,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一直是一种美丽的具有诗意的字眼,但是与“霾”一结合起来,便具有了凶暴的杀手性质。这一语词内涵的变化,在作者的书中,我们也看到有趣的对应。1905年英国煤烟减排协会的德斯•沃克斯博士把“烟气与雾的混合物”命名为“烟雾”(smong)。“这个词带有这样神奇的组合意义,这让人们一直沿用至今。”(P247)。可以看出,我们的“雾霾”横空出世(2013年成为年度关键词)是时世造“词”,而这种语词制造的同类性质,在英国早在一百年前就已经作出尝试了。

  因此,《大雾霾》回溯的是空气污染史,但实际上不仅仅是如此,它还是一部工业革命史,一部科学发展史,甚至是一部文学记载史。而这三种历史,恰恰是构成这本书价值与意义的所在。

  先说工业革命史。空气污染是人类生活的副产品,正像我们从山顶洞人的用火遗迹可以考察远古人类的生存状况,我们借助于空气污染这一个切入点观看到的事实,恰恰是人类工业革命的发展轨迹。《大雾霾》一书,按照时间的流线,逐次介绍了英国的工业发展状况。书中还将叙述的触角延伸到中世纪之前更古老的时期,把古希腊罗马时代的污染也作了源头性的存录,而从中世纪开始,因为城市经常以高层建筑为主,产生容易造成空气污染的峡谷,空气污染正式见诸史实。全书从12世纪开始,几乎以编年式的形式,介绍了英国伦敦的空气污染状况,按工作发展的路线,基本分成小作坊手工业、大工业、再到现代工业的新兴污染,在空气污染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英国伦敦一角的工业发展现状,实际上,以此可以管窥到的是世界工作发展的演变流程。

  再看科学发展史。在空气污染的对策性研究中,我们看到频繁地看到科学家们的身影,雾霾犹如迷障,它的真相是什么,这需要科学的介入与考察。我们看到,在研究与探讨雾霾的过程中,科学也在一步步地完善自己,对污染的真相从而得以一步步揭开。比如,现代气象科学从17开始,这为研究空气污染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P106),科学家对更多的化学元素的发现,也为了解污染的实质性机理创造了可能,比如“怀疑论化学家”波义耳确认空气是一种混合物而不是化合物,瑞典化学家舍勒发现了氧,号称工业医学之父的意大利人拉马兹尼检测到了二氧化氮,法国化学家找到了二氧化硫,这里科学家的每一次发现,科学的每一步发展,都为界定空气污染的本质提供了准确的灰蛇草线。

  特别有趣的是文学记载史。雾都是伦敦的一种标志性风光。《雾都孤儿》中,狄更斯把这个城市隐藏在雾霾下的罪恶披揭出来,如果没有那场阴暗的遮天蔽日的雾霭的配合与协作,还能达到狄更斯需要的那么一种阴郁而冷酷的风格氛围么?并能由此彰显出温暖的人性力量吗?正是因为环境的反差,才能够使狄更斯呼唤的人文精神得到冲破雾霾围堵的光彩效应。在《大雾霾》中,作者对英国作家笔下的雾霾进行了专门章节的研究与汇总,并借助于作家们的生花妙笔的记述,努力接近雾霾给人带来的真实感受。本书作者从作家笔下的雾的分布、雾的颜色、雾的强度变化的描写中,努力接近其它途径无从把握的雾霾实际状况。从某种意义上讲,作者值得信赖的地方正是在这里。在《大雾霾》中,有我们熟知的福尔摩斯之父柯南道尔,他将伦敦的雾与笔下的大侦探的穿云破雾完善地揉合在一起,雾成了伦敦犯罪的最好掩护人,也是文学作品里最好的渲染物。出色的英国作家对雾的描写,无形中使英国雾广为人们所知,并且成为一种文化形象而为人们津津乐道,也正因是故,伦敦雾也被人们看成是“象征着一个民族和一个帝国的财富和机会。(P135),散文作家查尔斯•兰姆称雾霾是“令人挚爱的烟气” (P127),而狄更斯则用“伦敦长春藤”来形容烟气。(P128)

  作者呈现出空气污染史的同时,更以大量的篇幅凸现出人类反污染的觉悟与努力。从开始时对烟气的直观减排,到对雾霾的深入了解而采取相应的对策,再到法律的完善,伦敦雾霾有了减轻的迹象。可以看出,空气污染并非不可治,伦敦雾霾的减轻与出现频率的减少,都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发与经验。我们当下中国的现实,正处于英国伦敦曾经经过的工业污染与生活污染交相作用的阶段,煤的燃烧导致的雾霾现象一直是英国空气污染的一个重要由头,中国治理雾霾可以从英国伦敦的空气污染史以及相应的清洁空气的举措中找到参照物,至少我们应该从中看到我们改善空气质量的信心与光明未来。

  《大雾霾》读后感(六):治理雾霾,不止于言谈

  在互联网时代,一个词语突然出现并且产生爆炸效应是一件说难不难,说容易不容易的事情。在人人都是媒体,人人都在散布信息的时代,对话题的参与感让人们更容接近社会的一些事物的真相,同时也更加能够参与到社会的公共事物处理中来。然而,往往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些情况是朝着正面的方向走去,而有一些则难免进入另一个死胡同,在狂欢之后被忘却。如是如此,掌握话语权或者引导话语方向的组织或者个体,需要停歇一下,需要回顾过去,判断当下,理顺未来要走的方向。

  在中国可以让人们参与到讨论中的事情有很多,甚至有一些是不能加以过多讨论的事情,更多的是被拿来调侃或者讽刺的糟糕的事情。雾霾无疑是这些事情中的一件。当西伯利亚的大风成为了一种受欢迎的自然存在的时候,雾霾已然在社交平台上爆炸开来,成为了一种话语风向标。这样糟糕的事情的爆炸当然有其好处,那可以让人们参与到公共事物中,并且能够让人们获取些许关于环保的知识。当然,有些人诸如柴静所做的事情值得我们去敬佩,我们更应该落实到保护环境,减少雾霾实践中去。然而,治理雾霾当然不是我们个体或者知识分子所能够全然处理的事情。

  回顾大雾霾的历史,基本会认为工业革命是罪魁祸首。工厂化大生产取代作坊式生产,烟囱高耸浓烟滚滚把人类带进入了雾霾大时代。透过《大雾霾》一书,我们可以看到,在雾霾产生的过程中,燃料的转化是雾霾生成的重要原因。煤的大量使用导致了伦敦陷入了雾都困境。或许我们习惯了称之为“资本主义的先发展后治理路线”,但是我们从这本书中可以看到,早在雾霾出现的时候已经有知识分子注意到了这些现状,并且民众,教会也到注意到了这些状况,却没有什么国家层面的治理的出现,也就是说,有人找到了病毒,医生却没有选择治疗。随着大烟雾的进一步的加重,伦敦人甚至看不清这座城市的面貌,并且无法忍受难闻的气味的时候,有些人开始转回使用柴火。然而,这个时候的伦敦已经骑虎难下,人口的增长导致的燃料供应问题,甚至是工厂大规模的诞生让煤的使用量更为需求。虽然这个时候国家的立法跟进,但是由于对空气中的污染物的理解的不多,甚至对烟雾的颜色的控制导致了立法的效果并不明显。随着科学的进一步的发展,立法的不断完善,国家在面对自然挑战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制度,加强行政力量在环境治理上,逐步引导伦敦走出那些看不到阳光的日子。

  或许更加能够让我们对雾霾有着急迫驱逐感的是书中列举的死于雾霾期间的人的数量,或许在中国我们听说了很多关于尘肺病的事例,却极少听说谁因为雾霾死去,甚至还会因为“阅兵蓝”感到骄傲。当下的中国的雾霾的程度是否可以与当年的伦敦的浓度或者有害程度等同,我无法做出判断。然而在面对当下区域环境污染导致的中国的大环境的变化,甚至是区域气候的变化,我们不得不做出一种防范,不是为了做得更好,而是为了把事情做得不那么糟糕。

  公共环境的保护当然属于每一个公民的义务,然而在这个过程中缺位的却是国家法制上给予的配套支持。在前些年,中国关于环境公益诉讼只能通过固定的组织来进行,这不仅仅弱化了公民对环境保护的参与,同时也增加了该组织的责任和负担。在我们说不走资本主义老路的过程中,我们是否还只能企盼各种“蓝”?国家层面的引导与公民教育,法制健全的各种层面上的完善或许会让我们每天都接触到蓝天,而不是特定时间点的特定的环境才有特定的湛蓝。

  《大雾霾》读后感(七):雾都伦敦乃是一面镜子

  雾都伦敦乃是历史之镜

  ■ 东渔

  骆家辉来中国之前大家还不知PM2.5,就在他驻华大使的任期内对北京环境坚持不懈的检测发布,促使政府不得不面对环境污染这个命题。再者,联想到伦敦历史上最惨痛的毒雾事件,伤亡严重,交通瘫痪,数百万人受到直接影响。中国真正对雾霾的重视也就是在这些契机之下,在媒体的渲染下,惨痛事故的反省下,才渐渐开始重视并参与治理环境污染问题。世界卫生组织认定PM2.5可以致癌,而中国的情况愈加严重,盲目的经济发展致使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当一切危害开始倒逼决策者时,治理雾霾的决心才有所确立,真正开始缓慢的实行。

  当年的伦敦毒雾事件,无情地给英国和世界敲响了一记警钟,惨痛的教训足以引起重视,环境立法也随之极力完善。所以,一本记录和分析伦敦大雾霾,以及解析污染源头和探讨防治措施的书籍是非常有必要的。布林布尔科姆三十年前著就的《大雾霾》便具有了积极的意义,不管是在当时还是后世,都是值得研究的参考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选择现在这个时间段再次出版这本畅销书,是有其特定用意的。最主要是因为,《大雾霾》结合了伦敦的实际情况,对当今日益严峻的国内环境污染问题具有启示和借鉴的意义。

  《大雾霾》系统解析雾霾的形成原因,且论述有效的治理措施,布林布尔科姆结合历史事实,详细记录并分析了污染对环境立法完善之路是怎样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伦敦最早的污染源来自海煤,石灰,铁匠铺子等,由于污染较小的燃料木头日益匮乏,于是煤作为实用资源成为主要燃料。紧跟着,弊端也在显现,更严重的空气污染成为首要问题,也使得大众开始关注和限制煤烟。为了治理污染他们做出巨大努力,相继涌现出很多在环保方面有所建树的人物,比如迪格比,伊夫林,约翰·格朗特等等。研究者结合详细的数据分析,指出疾病与污染的直接关系。科学家通过实验分析,对空气、雨水的成分全面分析,测量悬浮颗粒,专业数据显示多重成分各占比例数。他们指出烟气和雾的混合物无处不在,漂浮在上空,成为影子杀手。烟雾变成了急待解决的污染问题,人们开始正视雾气对人体健康的伤害,实施减排烟气的有效措施,紧随而至的立法步骤艰难上位。其中,大气污染咨询委员会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由于伦敦雾气日益严重,这一期间的文学作品也开始多了一些雾元素的章节。作家敏锐的洞察力,关注到雾霾对人的直接影响,继而抒怀和批判。布林布尔科姆在书中常引用一些反映当时社会环境的诗歌作为例子,在一本数据理论书籍里穿插文艺,不失为一个亮点。

  虽然我们的文章仍被牵制于歌舞升平的颂歌中,但经济盲目发展带来环境极端恶化的后果,总会为后世留下难堪的史记。环境实实在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如果人们只知道忍受,从不发出反对的声音,也就没有监督机制的自觉,更不要谈立法的完善。中国近几年才有所重视的雾霾现象,在伦敦早有防范并得到有效治理,可以当做一面镜子,以前车为鉴,查古观今,紧扣国内环境污染的形势,借鉴其有效的治理措施,少走一些弯路。那么,一本书能够带给我们这些启示和借鉴,已经足够了。

  《大雾霾》读后感(八):外国也有的

  外国也有的 骆家辉2014年离任时,官方喉舌环球时报发了篇社论“别了骆家辉,昔日争议已成插曲”,署名单仁平。据说,在环球时报内部,大家都知道这是总编辑胡锡进的笔名。虽然这篇社论不免阴阳怪气之论调,但在回顾骆家辉任职期间的表现时,社论不得不提到了PM2.5。 其实,在我看来,全中国人民(除掉愿意为国献身吸毒气而死的那部分)都应该感谢骆家辉。骆家辉坚持每日发布美领馆PM2.5数据,逐渐引起广泛关注,进而引起全民对雾霾天气的重视。同一片天空让国人有了真正的“同呼吸共命运”的体会。一种黑色幽默的说法,这缓解了中国不平等的程度,因为除非带着净化空气瓶上路,否则在中国的大地上,人基本无法逃离浓重的PM2.5超标空气。作为身在这片土地中的一员,我自然关心中国的空气治理将何去何从。以史为鉴,我读了《大雾霾-中世纪以来的伦敦空气污染史》一书。 全书共分八个章节,1 历史与早期空气污染、2 煤的崛起、3 伊夫林和他的圈子、4 空气污染对于烧煤的伦敦的影响、5 烟气减排、6 烟气与伦敦之雾、7 监控大气组成的变化、8 大雾霾及其后。在1章,作者实际上是描述了历史早期的空气污染,但回顾整个历史发现,大气污染程度的迅速恶化,是从煤的使用开始的,第2章的内容论述的就是煤为何会成为主要燃料。伊夫林是一个环保人士,他和他的圈子是较早开始关注空气污染议题的人,但实际上受限于科技发展,他们当时的研究较为粗浅。伦敦官方早在几百年前就开始关注空气污染,但摘掉雾都的帽子则一直要等到20世纪下半叶。这期间有人类认知上的错误、有科学发展的局限,自然也有利益相关方的掣肘。 写到这里,想必许多“爱国青年”要兴奋了:看看吧,民主国家也一个样,谁还没点丑事,谁不犯个错误?我就想起了鲁迅先生的经典短篇杂文《外国也有》: 假使世界上只有一家有臭虫,而遭别人指摘的时候,实在也不大舒服的,但捉起来却也真费事。况且北京有一种学说,说臭虫是捉不得的,越捉越多。即使捉尽了,又有什么价值呢,不过是一种消极的办法。最好还是希望别家也有臭虫,而竟发见了就更好。发见,这是积极的事业。哥仑布与爱迪生,也不过有了发见或发明而已。

  与其劳心劳力,不如玩跳舞,喝咖啡。外国也有的,巴黎就有许多跳舞场和咖啡店。

  即使连中国都不见了,也何必大惊小怪呢?君不闻迦勒底与马基顿乎?──外国也有的! 这篇杂文,针对国人的刻画可谓入骨,时隔百年依然不变。贾樟柯某次在山西拍雾霾,被广场大妈发现,她们竟然要砸他的摄像机。这不仅仅是要找到“外国也有的”,还要灭掉“我国有的”证据。 实在是一大进步。 只是我在想,如果详尽知晓了伦敦大雾霾后来造成的一系列危害,这些大妈还依然如此爱国之情喷涌吗?

  《大雾霾》读后感(九):穹顶之下,伦敦如何冲出“霾伏”

  穹顶之下,伦敦如何冲出“霾伏”

  进入20世纪中期,几乎所有的英国人都忙着摘“雾都”的帽子,而全民的参与和支持也可能才是伦敦治霾的成功秘诀。

  雾锁天地,不都是美景仙境,也可能是污染和不适。60年前的伦敦雾霾可一点儿不比中国的雾霾差多少。伦敦的雾霾,不但造成了至少超过1.2万人死亡,还增加了未来患上癌症的可能性。因雾霾引发死亡的人数已与1854年的霍乱流行和1918年流感的死亡人数相当。而造成这一恶果的祸患,至少从15世纪就开始了。对雾霾现象有过多年研究的彼得教授认为,为了过冬取暖,从中世纪开始伦敦城里就堆满了通过海运而来的煤山。也至少从那时起,伦敦人就不停地抱怨城中的天气,就连居住在伦敦城中心的王室也难逃空气污染的困扰。这种状况延续了几百年,直到19世纪初,混杂着烟尘的大雾作为伦敦城的特色之一而享誉世界,被戏称为“London Particular”(伦敦特色)。

  污染是自由流动的,谁也不能独善其身。早在1952年伦敦雾霾灾难之前,英国人不但就认识到空气中的烟雾对人的影响,还把燃煤和空气污染联系起来。英国的《清洁空气法》,也是学界公认的全球首部空气污染治理法案,这部法案还催生了包括清洁空气委员会、环保局在内的监管机构。在《大雾霾》一书中,彼得所讨论的便是中世纪以来伦敦的空气污染历史和公众对污染认识的变化,以及污染治理的艰难历程。

  尽管在1819、1843和1845年英国政府成立了调查伦敦空气污染情况的特别委员会,但在整个19世纪,英国空气的质量持续恶化,空气中的污染物急剧增加。

  雾霾改变了伦敦的城市生活,模糊了道德和社会边界。1853年,《泰晤士报》写道,伦敦雾霾“将人类的咽喉变成病怏怏的烟囱”,“大烟雾”迅速变成“大窒息”。剑桥大学学者克里斯汀·科顿(Christine Corto)在《伦敦雾》(London Fog)中感叹:“雾霾折射出的人性被商业利益所战胜。从伦敦东部贫民区蔓延至全城的惊恐,就像城市良心上的一个污点。因为经常刮西风,所以住在伦敦东边的人要承担更多风险。有钱人纷纷搬家,东部成了下层阶级居住的所在。”当然,雾霾并不仅仅涉及公共健康问题,还涉及政治思想。“杀人大雾”使超过1.2万人死亡,而政府却仍然没有觉醒。

  伦敦的雾霾“是一种沁入人心深处的黑暗,是一种铺天盖地的氛围”。一如查尔斯·狄更斯在小说《荒凉山庄》的开篇中所描述的,空气污染之下,无人可做看客。食品能“特供”,空气和整体生态环境不能区分何人居庙堂、何人处江湖。所以,进入20世纪中期,几乎所有的英国人都忙着摘“雾都”的帽子,而全民的参与和支持也可能才是伦敦治霾的成功秘诀。或者说,固执的雾霾不是被“一阵风”吹走的。伦敦耗费60多年才摘掉“雾都”的帽子,那可不是修几条“风道”那么简单。

  明白这一点,治霾才会有成效。

  发表于3月25日《都市时报》A22版,发表时有删节!

  http://times.clzg.cn/html/2016-03/25/content_556067.htm

  --------------------------------------------------------------------------------------------------------

  原创稿件,谢绝任何网站、新闻客户端、微信公号等以任何形式不署名的转载,若转载或商用请致函致电商洽(qq:472176745)。反对任何形式的、未经同意的把稿件署以自己的名字在媒体、自媒体及互联网平台刊登或发布。但是,欢迎转发和分享至您的朋友圈。    

  新浪微博,欢迎互粉:http://weibo.com/1391089223/

  《大雾霾》读后感(十):污染应对:立法背后的意识形态

  《整体环境科学》把《大雾霾》这本书形容为一部惊悚小说,我觉得应该形容为一部推理小说更为准确。全书围绕伦敦的空气污染问题对历史事件、细节、记录进行缜密的梳理,还原出英国自中世纪以来的能源使用状况和工业革命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历程。

  英国是第一个工业化国家、第一个城市化占主导地位的国家,也是发明现代污染观念的地方。早在工业革命之前,英国人就开始使用煤了,这种埋藏于地表之下的化石燃料带给人们温暖、能量以及蒸蒸日上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带来环境污染、财产和建筑的破坏以及疾病和死亡。然而,人类对环境的认识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付出惨痛的代价才逐渐产生的。烟气污染引发科学工作者的寻根究底,促使改革者推动制度改革,最后以国家强制力的形式使空气污染状况得以扭转。

  通过阅读本书,我们深深体会到,环境侵害的复杂性、缓释性、间接性以及因果关系的难以论证性,导致了长达数个世纪的摸索和反复。即使一些科学工作者、社会精英奔走疾呼,立法也并不是一件容易之事,而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烟雾事件之后,普罗大众都有了极为强烈的反烟意识,才有了控制空气污染的全国性的强制法案。

  自我国雾霾问题出现以后,伦敦1952年烟雾事件以及1943年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就屡屡被拿出来说事,似乎暗示大众雾霾问题是工业化发展进程中的必然现象。但是,今日之中国与百年前的伦敦不可同日而语,外国走过的弯路及其惨痛的经验教训本应引以为鉴,然而,当今中国的问题是,明知道环境污染问题正在一步步地把国家拖向万劫不复的深潭,但是却宁愿吞下与野蛮粗放的工业化相伴生的毒树之果。我们不乏先进的环境立法,但却没有铁腕般坚决的执行。我们不乏有识之士和环保精英,但却匮乏支持他们活动的体制机制。换言之,我们正在有意识地经历英国曾经经历的煤烟和其他形式的环境污染。

  因此,要应对污染,我们不仅必须理解污染的化学性质和效果,还必须了解让污染得以存在的人的态度、意识形态和观念。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理解,为什么在环境立法堪称典范的发展中国家常常发生严重的环境危机,而只有当政治领袖、社会公众的意识形态进化到对污染同仇敌忾的阶段,控制污染的制度设计才水到渠成。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大雾霾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