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错误”的行为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错误”的行为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5-11 20:5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错误”的行为经典读后感10篇

  《“错误”的行为》是一本由理查德·泰勒著作,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9,页数:41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错误”的行为》读后感(一):经济行为中大部分时候人们是不理性

  新晋诺贝尔经济奖得主的近作。以他的职业生涯时间线,讲他的经济学理论发展变化,跟其他经济学大师们的互动

  基本的思想是:传统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人都是理性的,作者则通过多种实验数据证明人经常是不理性的,认识到这一点可以让商家政府做事事半功倍

  诺贝尔经济奖是对作者的学术水平的最权威评价作为一个经济学外行,我看后的评分是4星,内容中偏学术一点,可读性比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稍差。

  以下是书中一些信息的摘抄,#号后面是kindle电子书中的页码:

  1:从那时起,每当教授这门课时,我都会把总分定为137分,我选择这一分数原因有两个:第一,考试平均分会达到90分以上,有些学生的分数甚至会超过100分,这让他们欣喜若狂。#146

  2:经济学家词典可能没有“过度自信”一词,但它却是人们与生俱来性格特点心理学家发现了人们固有的许多其他偏见。#181

  3:事实上,经济人也会因为礼物事情困惑不已。经济人知道金钱可能是最好的礼物,因为金钱可以购买任何最好的礼物。不过,除非你的配偶是位经济学家,否则我并不建议你在下次结婚纪念日用金钱作为礼物送给她。#186

  4:如果一个6岁的棕发小女孩需要几千美元来做手术,这样她就能活到圣诞节,人们寄去救她的钱就能塞满邮局。但是,如果取消征收一项销售税,马萨诸塞州的医疗设施就会老旧耗损,导致本可避免死亡的人数机器难以探查而增多,却没有几个人会流下同情泪水或是捐款。#270

  5:我将这种现象称为“禀赋效应”(endowment effect),因为用经济学家的行话说,你拥有东西属于你的一部分禀赋;另外,我偶然发现,与你即将拥有的那些东西相比,你更看重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359

  6:巴鲁赫和我讲起他的论文,是有关“后见之明的偏见”(hindsight bias)的,现在这篇论文在学术界的知名度很高。该论文的结论是,事情发生过后我们会认为自己早就知道结果会是这样。#425

  7:事实上,我们总会看到别人的偏见,却无视自己的偏见,这会导致后见之明的偏见害处更大。#433

  8:韦伯–费希纳定律指出,对任何变量而言,刚刚可以感觉到差别与变量的级别是成比例的。如果我的体重增加了1盎司(约28.35克),我可能不会察觉,但是如果我在买新鲜的香草,2盎司和3盎司的差别则是显而易见的。#580

  9:损失造成的痛苦大于收益带来的快乐,这种现象被称为“损失厌恶”(loss aversion),它已成为行为经济学家最强大研究工具之一。#615

  10:在度假胜地花7美元买一瓶啤酒,你不是很高兴,但却在你的意料之中;要是杂货店开出这么高的价的话,你肯定怒发冲冠!这就是交易效用的本质。#1024

  11:对那些生活舒适的人来说,负的交易效用会阻止我们享受能留下终生美好回忆特殊购物体验,而且我们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忘记多花出去的钱。#1034

  12:对于商家而言,意识到所有人都喜欢划算的交易这一点很重要。不管是通过打折,还是实行真正的低价,都可以吸引消费者注意。#1070

  13:古维尔和索曼发现,刚交完会员费的那个月,人们的健身次数上升,然后逐渐下降,直到交第二次会员费。他们将这种现象称为“支付贬值”(payment depreciation),意思是沉没成本效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降低。#1133

  14:21世纪的最初几年,美国房价暴涨、房产升值,理论上的升值部分让房主们在消费方面表现得十分大方,就像花掉彩票奖金一样。#1316

  15:输钱时愿意冒险翻本的行为在职业投资者身上也很常见。到每年的最后一个季度时,如果共同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落后于基准指数(比如标准普尔500),他们就会冒更大的风险。更糟糕的是,那些已经给雇主造成巨大损失的魔鬼交易员在最后阶段还会冒更大的风险,以期可以翻本。#1396

  16:令人惊讶的是,一个孩子在(棉花糖)实验中等待时间的长短可以很好地预测他人生中很多重要事件的结果,比如高考成绩、职业发展和吸毒的状况。#1664

  17:返现似乎就是临时促销活动代名词,但它却比同样额度的降价更受人欢迎,因为人们会用到不同心理账户。#1923

  18:员工认为削减名义工资是一种损失,觉得这种做法公平:但工资涨幅低于通货膨胀率却是可以接受的,因为名义工资上涨了。这就是有些经济学家(包括我在内)认为金融危机后应该允许通货膨胀率高一点儿的原因之一。#2086

  19:千万不要误会,其实我很喜欢优步提供的服务。但是,如果我是他们的顾问或股东,我会建议他们限定加价的倍数,比如三倍于基准价。#2178

  20:人们不喜欢不公平的分配,并且愿意承受经济损失来惩罚不公平的分配者,这一点证据确凿。#2253

  21:从这一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越是经常查看自己的投资收益,越不愿意承担风险,原因在于,查看的次数越多,看到的损失也越多。#3027

  22:在这篇论文中,詹森证明职业投资者的业绩并不比市场上全部投资者的平均水平高,直到目前仍是这种情况。#3163

  23:卡尼曼和特沃斯基的发现:人们会根据站不住脚的数据做出极端的预测。#3330

  24:他是第一个明确用心理学知识解释价值效应的人,即人们倾向于根据最近的情况去预测未来。1982年,德勒曼将自己的想法写成论文,发表在《逆向投资新策略》(The New Contrarian Investment Strategy)一书中。#3383

  25:但是,我们越了解专业球队的运作情况,便越清楚组织中的所有人都采取利润最大化以及赢得比赛的次数最大化的策略有多么困难,尤其是当这些策略违背传统观念的时候。#4425

  26:在两种情况下人们不那么厌恶风险,甚至会主动追求风险。第一种情况是他们赢钱的时候,即“用庄家的钱赌博的时候”;第二种情况是输钱但有机会翻本的时候。#4504

  27:小便池的排水口附近有一个蚀刻的苍蝇图案机场管理人员表示,有了这些苍蝇图案,尿液“溅出”的情况少了约80%,“溅出”这个词语用得不错,很委婉。#4901

  28:当人们更换驾照时,会被询问是否愿意捐献器官简单提出这个问题,立刻记录他们选择,很容易完成登记。阿拉斯加州和蒙大拿州在采用这种方法后,器官捐献率超过80%。#4937

  29:罗兰·弗赖尔(Roland Fryer)得出了一项有趣的研究结果:根据输入(比如做作业)而非输出(比如成绩)来奖励学生,这个方法很有效。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项研究的结果很有意思,因为成绩最差的学生往往不知道如何才能成为好学生。#5330

  30:提前通知家长5天后有考试的)短信助学提高数学考试的成绩,成绩提高的幅度相当于多上了一个月的课。另外,落后生的成绩提高幅度最大,相当于多上了两个月的课。#5342

  《“错误”的行为》读后感(二):原来人不都是自私和理性的:行为经济学

  理查德.泰勒在学术圈是个很牛逼的人,也是诺贝尔经济学奖最有实力的角逐者,不过很可惜,他涉及的研究内容,被卡尼曼以及希勒捧奖去了。

  他主要是研究行为经济学,行为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不同点,后者是将人作为经济人的假设,经济人的特点是自私而理性的。问题来了,人是不是一定是经济人呢,环顾周围,人却是很实实在在的普通的人,人在决策时并非一直理性的,这就对传统经济学的范例带来了挑战

  泰勒通过人类心理学的近期成果以及他对动机和市场行为的真知灼见,把行为经济学的发展历程核心人物关键理念和盘托出引导读者学习如何在日渐复杂世界中做出更理智决定。值得一读!

  《“错误”的行为》读后感(三):揭开行为经济学神秘面纱

  揭开行为经济学神秘面纱

  文/王传言

  【《“错误”的行为》,(美)理查德•泰勒著,王晋译,中信出版社,2016年3月】

  在经济学领域,从“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出发似乎成为经典论述。但是,现实世界中。每个人都不是“理性经济人”且总是在行为上“犯错”。所以,理查德•泰勒《“错误”的行为》就试图揭开人们行为背后的逻辑,从而给人们呈现一个多元而现实的世界。按照作者的阐述,人们的行为背后遵循的逻辑基础是建立在“有限理性”基础上,即从现实预算希冀效益最大化而已。当我们明确这一点,也就能够读懂作者行文的逻辑,也能够明确作者在阐述中正是层层剥洋葱手法,逐步将行为经济学的真面目呈现在我们面前。

  让经济学从虚拟到现实,这是泰勒的尝试。对行为经济学的剥洋葱,在《“错误”的行为》一书中,泰勒讲述了他将经济学从高高在上的“象牙塔”中带回现实的艰难之旅,其中的故事引人入胜,并且不乏诙谐幽默,彻底改变了我们对经济学、对自己以及对整个世界的看法。而在具体的论述上,他总是通过具体的例子,活生生的生活的例子来剖析经济行为背后的逻辑。比如,泰勒意识到人类与《星际迷航》中斯波克那样不懂情感的理性人完全不同。不管是购买闹钟、转售篮球门票,还是申请抵押贷款,都会存在某种偏见,做出的决定与经济学家假设的标准理性模型相去甚远。换句话说,人们的行为并不理性,甚至在传统经济学家看来是“错误”的。更重要的是,这种“错误”的行为会导致严重后果

  一般认为,经济学成为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颠扑不破思维模式。而泰勒却指出,心理学才是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因为所有科学都是人作为主体在进行主导。而他和丹尼尔•卡尼曼、阿莫斯•特沃斯基等人联手,从心理学领域切入经济学,挑战主流经济学"理性人"的假设,通过种种鲜活的实证研究,给主流经济学"松了松土",却促进了经济学的发展,使经济学对于现实世界的解释力得到增强。这样的努力背后,需要坚实的基础进行厚植,更需要有着前所未有动力源泉,而基础和动力,都来源于那些曾经困扰着作者的疑惑。由此,我们也能够读懂,行为经济学的进步乃至于所有科学的前进,都离不开每个人奋进脚步,正是这样的脚步让科学足印更加铿锵有力

  揭开行为经济学的神秘面纱,这并非目的,而只是手段。按照作者的解释,懂得行为背后的逻辑,这只是为了我们更好的决策。所以,泰勒通过人类心理学的近期成果以及他对动机和市场行为的真知灼见,目的就是为了引导读者学习如何在日渐复杂的世界中做出更理智的决定。无论是从微观的家庭理财到学院办公室,还是从电视竞猜类节目到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选秀,再到优步这样的公司,泰勒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将行为经济学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这,或许才是我们知晓行为经济学之后,应该获得的本来福祉所在

  《“错误”的行为》是泰勒继《思考,快与慢》之后行为经济学领域的集大成之作。让我们更加认识到行为经济学的真实逻辑,也提供了如何在现实中进行决策的路径。所以,阅读此书,注定会给你的生活带来全方位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又将发生在潜移默化中。

  《“错误”的行为》读后感(四):行为经济学必读之一

  1.经济学与物理学类似:都是基于几个假设 2.在现有预算中的最优化和均(没有偏见)衡是理论上的经济学。但是,自然人很难做到以上。 3.人们对可识别生命会有同情感而影响判断力,但是对不可识别生命也不会。则:有癌症女孩新闻会让你捐款,但是,医疗系统升级统计拯救人数不会让你有动作,他们只是数字。 4.人们一般会低估机会成本 5.相对于获得同样东西,如果失去现有的东西,人们的痛苦感会更强(大约为2倍) 6.人的大脑是有限的,所以人在演化过程中,可能的使用经验主义 7.传统经济学把描述性理论当成规范性理论。 8.敏感性递减:10万美元财富幸福感随着不断增加会递减,人们会觉得第一个10万美元相对于后面的10万美元更重要,这个可以尝试解释,人们为什么不愿意为后续的10万美元承担同样的风险 9.人们通过变化体验外界环境,所以1000美元减价10块钱与20块钱减价10块钱,对我们的感受不一样 10. 人们在小事上因为可以多次练习而做的好,对于大事,反而可能判断失误,因为没有机会练习 11.获得效用:物品带来的效用-不得不放弃的机会成本,经济人关注的,只考虑是否可以最便宜的花费满足自己需求。交易效用(交易质量):实际交易价格-可参考价格(期望价格)。社会人会同时考虑两种效用,且交易效用的优先级更高,期望价格对社会人的花费影响非常大,所以划算的交易会导致人们购买自己不需要的东西。商家会想办法影响期望价格 12.沉没成本:社会人不喜欢忽略沉没成本,即如果已经花掉的钱和精力,但是没有得到效用就会很痛苦。比如:忍痛去健身房,冒雪看球赛,美国坚持打越战。经济人会考虑真正的效用以及是否后续的花费是否值得。但社会人的沉没成本的影响力会随着时间减弱 13.藏酒升值后,如果自己喝掉,成本应该是多少。社会人会认为成本为藏酒时的价格,但经济人认为成本是升值后的价格。但如果这就被打碎了,社会人就会认为自己损失的是升值后的价格。 14.会员费:社会人会忽略会员费的投入,只考虑会员价格得到的优惠。经济人会把会员费分摊到会员价中。分期度假房也是利用社会人这样的想法。 15.预算制度不符合经济学理论,缺点是预算在真正突发需要钱的时候拿不到钱。另外, 16. 当人们投资出现损失时,容易失去理性,更加倾向于追求高风险低概率高回报,因为想快速回本。这与经济人的理性追求高概率相悖 17.人们投资赢的钱,会认为价值更低,这样导致这些钱的处理决定更草率。而经济人认为所有的钱都是平等的 18.经济人不存在自我控制的问题,如果想就做,不想就不做。但社会人经常不想,但还是做了。比如:吃零食,抽烟 19.社会人处理诱惑的通用方法:隔离诱惑(远离,看不到或听不到),限制选择(绑住自己),提高接受诱惑的成本 20.所谓的公平感觉:之前已经习惯的价格,如果增加价格相对于取消折扣会让人觉得不公平 21.确认偏见:人们倾向于验证假设成立,而不是假设不成立理论。 22.社会人在面临损失时,会更加冒险以期望挽回损失 23.当社会人觉得自己正在使用别人的钱(已经赢到的钱)进行下一步投资时,会更加冒险,尝试赢取更大额 24. 当对未来的两个选择(获得利益)进行判断时,社会人更加理性,但是如果当下与未来的两个选择进行选择,更容易选择当下获得少的利益(马上享受一瓶可乐还是第二天两瓶) 25.自由家长主义=助推,不限制人们做决定的权利,但为人们提供帮助性的几种建议可以选择,帮助人们减少错误

  《“错误”的行为》读后感(五):思路和内容提取

  1.参照点:优等生考试,理查德泰勒教授以100分制给同学打分的时候,同学对72分的平均分非常不满,厌恶他的考试。后来他把总分改成137分,尽管学生考试等级没变,但让平均分变成了96分,结果大家都很高兴

  2.在所有的社会科学家中,经济学家对公共政策影响力最大。实际上,他们在为政策建言献策上几乎占据垄断位置,直到最近,其他社会科学家才偶尔受邀加入。但即使被邀请,他们的身份也相当于家庭聚会用餐时小孩子在餐桌上的位置。因为经济学有一套核心原则,即人们做选择时会遵循最优化原则——但其他社会科学没有这一基础。人们总在有限预算下做出最优化选择,因此最优化+均衡=经济学。经济学家的主要工作是收集和分析数据。

  3.1987年10月19日,在没有任何实质性负面消息的情况下,全球股市暴跌超过20%。用传统框架没法解释。2010年,英国政府建立“行为研究团队”,现在,其他国家也纷纷效仿,希望制定公共政策时将其他社会科学的成果考虑在内。

  4.Thomas Schelling的论文“你挽救的生命也许是你自己的”(The life you save may be yourown)有这么一段话:

  如果一个6岁的粽发小女孩需要几千美元来做手术,这样她就能活到圣诞节,人们寄去救她的钱就能塞满邮局。但是,如果取消征收一项销售税,马萨诸塞州的医疗设施就会老旧耗损,导致本可避免的死亡人数因机器的失误而增多,对这种情况却没有几个人会流下同情的泪水。

  按照谢林的定义,医院代表的是统计意义上的生命,而女孩代表的是可识别的生命。我们几乎不会让任何可识别的生命只是因为缺钱而消逝。但是,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不可识别”的人因为缺少蚊帐、疫苗或干净的水而死亡。

  公共政策一般都很抽象,缺乏情感冲击力,假设我们在修新的公路,工程师预计如果隔离带加宽一米,需要耗费4200万美元,但这样平均每年会减少1.4次死亡事故,持续30年。我们应该加宽吗?这涉及到生命的价值问题。这个问题最好的提问方式是:使用这条公路的人愿意支付多少钱,从而略微提升这条公路的安全性?或者,人们如何权衡金钱和死亡风险?

  一个想法是从996发假子弹和4发真子弹里随机抽一个放进枪里,然后对准自己的脑袋,问自己需要多少钱才能接受这么做。不过更可行的办法是查找危险职业,例如采矿,伐木,高层建筑清洁等高位工作,和种地、开店、普通清洁工之间工资的差异,因为高危职业肯定会要求更多钱来补偿,这样就可以计算出生命的价值,截至目前,泰勒的研究更新的生命价值为700万美元。

  5.禀赋效应:你拥有的东西属于你的禀赋,与那些你即将拥有的东西相比,你更看重已经拥有的东西。

  迪安有个大学同学为奇才队工作,给了迪安两张门票。他一个神学院的同学也得到了两张免费门票。神学院的同学就邀请别人跟他一起去看,迪安则把票卖给了教授,赚了几百美元。神学院的朋友是典型的禀赋效应,我有的不愿意卖,而迪安是个搞经济的。

  6.后见之明的偏见:竞选前一文不名的奥巴马打败了希拉里之后,很多人都认为自己早知道结果是这样。公司CEO在会批评失败的项目,认为自己早就知道这个项目风险很高,让管理者饱受批评。但实际上CEO是看到了别人的偏见,却无视自己的偏见。

  7.在《科学》杂志上的两篇文论文《Judgment Under Uncertainty: Heuristics and Biases》。启发法就是经验法则:人类的时间和脑力是有限的,所以人们会使用简单的经验法则(启发法)做出判断。如果我问你Dhruv是不是一个常见的名字,根据你的经验,你肯定断言它是不常见的。但是在印度,这个名字却是极为常见的,当我们思考某事发生的频率时,我们往往问自己过去想起多少类似的事情。人们只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因此总是犯下可预测的错误。

  再比如说,如果你问一个美国人,每年被枪杀的人多,还是饮弹自杀的人数多,大多数人都会说他杀的人数更多,但实际上用枪自杀的人几乎是被枪杀人数的两倍。

  考虑一个直角三角形,底边为1英里,斜边为1英里1英寸,那么高是多少?大多数人认为,既然斜边只比底边长了1英寸,那么高也差不多,应该是2、3英寸。大米正确答案是29.7英尺。

  8.圣彼得堡悖论:假设有人邀请你玩赌博游戏,投硬币,直到正面朝上为止,如果第n次投掷成功,奖金为2的n次方美元,你的预期奖金是1/2*2+1/4*4+1/8*8……无穷大。那为什么人们不愿意支付一大笔钱去玩呢?伯努利认为随着财富怎家,人们对金钱的效用递减,会产生风险厌恶。这说明期望效用论有问题。如果你总资产只有1000美元,我给你100%获得1000美元和50%获得2000美元,你当然会选择前者。但如果你总资产有100000美元,看不起1000美元,你就可能赌一个大的。

  9.人们总是通过变化,而非绝对数,来感知生活。因为每个人都会适应长期的环境,但与预期不同的变化总是带来很大的情绪和印象。

  10.韦伯——费希纳定律:对任何变量而言,刚刚可以感觉到的差别与变量的级别是成比例的。如果我的体重增加了一斤,没啥感觉。如果我买了一斤蔬菜,和买了两斤蔬菜比,差别就大了。

  11.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要想从经验中有所收获,就必须做两件事:反复练习和及时反馈。当这两个条件具备时,比如我们学骑自行车或开车时,我们会不断学习,当然有时也会发生事故。不过,生活中很多问题都不会给我们这些学习机会,这就引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从某种角度上说,学习和激励这两点是相互矛盾的。把选择频率不同的对象从左向右排列:午餐、牛奶、面包、衣服、汽车、房子、职业、配偶。小事要经常做,所以人们能够学习如何做好它,但房子、工作、配偶、养老保险选择上,我们就没有那么多学习的机会。

  12.虽然市场很残酷,但它并不能让你变得理性。除了少数情况,人们不理性的做事也不会致命。

  13.获得效用和交易效用。交易效用即消费者剩余,以物品所带来的效用减去不得不放弃的机会成本之差。只要消费者认为商品的价值远高于市场价格,这次交易就会产生大量的获得效用。而交易效用是指实际支付的价钱与参考价格之差,参考价格是消费者的期望价格。如果你在一个地方买水,比一般的水贵两倍,你就觉得被敲了竹杠,水并没有问题,但你感觉很不愉快。不划算的交易让人留下阴影,划算的交易引诱人们买用不着的东西。

  14.在美国,有些产品永远在打折,比如地毯和床垫。因为购买频率低,质量就很难评估,消费者也不知道他们总是在打折。划算的交易总是带来更多的快乐。人们甚至不喜欢别人告诉他建议零售价(标准价)是虚假的,因为他们可以从中获得快乐。即使是富人,也很喜欢买折价商品。

  15.人们总是在乎沉没成本,比如美国在越战中无法脱身,一个原因就是投入太多,很难放弃。如果你100块买了张音乐会门票但没去听,你会觉得自己损失了100块。不去健身的时候,会员费会一直萦绕心头:每次去健身时,我可不用交钱。沉没成本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降低。

  16.人们喜欢贴标签。如果现金被贴上了“存款”的标签,人们就不太愿意把它取出来。

  17.房产和股票的泡沫很容易刺激消费,因为人们发现账面的资产数多了很多。

  18.庄家的钱效应:当你赢钱的时候,你更可能冒风险去尝试赚钱机会,即使是期望收益为0的一半赚一半亏的机会。这种效应解释了经济泡沫时期人们还会投注的倾向:反正已经赚钱了,再冒点风险没什么。

  19.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把自我控制描绘成激情与公正的旁观者之间的挣扎或冲突。激情是短视的,缺乏远见的:“我们十年以后享受到的快乐,同我们今天能够享受到的快乐相比,其对我们的吸引力极为微小。”意志力对解决短视问题极端重要。

  20.费雪认为,消费的现时偏好取决于一个人的薪资水平,穷人在消费时比富人更加迫不及待。另一方面,费雪认为收入低的人所表现出来的消费行为更不合理。后来萨缪尔森建立了效用跨期贴现模型,但他也认识到该模型从描述角度说并不准确。后来,跨期贴现模型又成为消费函数的基础,表示家庭支出和收入之间的关系。但假定经济人会用长远眼光安排收入,是非常不对的。经济学家建立模型时假设世界都是经济学博士组成的,这让心理学家难以理解。

  21.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的著名自制力实验。4,5岁的小孩到一个房间里,面对较小的马上可以得到的奖励,和较大的过一会得到的奖励,来做选择。看不到奖励或者被引导到更有趣的事情上的孩子,自制的时间更长。能够延迟满足的孩子十年后的考试成绩,发展状态也更好,更少吸毒。要改善自控力,承诺,和提高屈服于诱惑的成本是很管用的。

  22.自制力的存在暗示着人类动机体系的多重性。唐纳德·迈金托什(Donald McIntosh):“如果我们不假设思想中含有一个以上的能量体系,并且这些体系在某种程度上是彼此独立的,想要做到自我控制就是自相矛盾的。自我控制意味着冲突,就像跳探戈,只有两个人才可能跳起来。

  按照泰勒的模型,每个人都有两个人:一个是计划者,一个是行动者。行动者要享受生活,十分自私,根本不关心未来。计划者总是做出有利于行动者长远效用的决定。计划者可以用一些手段,比如金钱的奖励惩罚措施,或者承诺策略来限制行动者的选择。从外部强加的规则并不容易建立。

  23.情绪温差(hot-cold empathy gaps)。当我们出于冷静、沉思的情绪中时,比如思考周日刚刚把早饭和午饭合为一顿大餐后,周三晚餐应该吃些什么,我们经常觉得一周都能坚持低热的健康饮食。但是周三晚上朋友热情建议去吃披萨喝酒,我们可能就放弃了计划。

  24.希腊峰滑雪场向消费者出售6折的十次套票,结果每增加成本,还改善了资金流。消费者如果没来满,会怪自己,而不是怪滑雪场。如果推出一种全价票,该票附带下一次的最高5折优惠券,甚至有的顾客都不用10次套票,而要购买全价。这会大大提升交易效用。

  25.相比汽车价格打折,汽车贷款利率打折会以巨小的成本来促进销售。

  26.人们重视交易中的公平胜过经济学家。无论自由市场多么受人欢迎,也没有哪个国家允许人体器官自由卖卖,除了伊朗有肾脏市场。富人花钱买穷人的肾脏,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是不得人心的。如果你对去世歌手的歌曲涨价,这也会引起人们的强烈厌恶。

  27.为了应对损失厌恶,产品售价应该以最高价为标准价,一般价为打折价。而不是需要的时候以附加费的方式提高售价。

  28.公平博弈:

  独裁者博弈:

  同学实验,“你跟班上另一为匿名同学分配20美元,你有两个选择,一个是自己留下18美元,给他2美元;另一个是平均分配20美元。”结果74%的同学选择平均分配。

  惩罚博弈:

  “你现在知道学生E跟别人分配的时候,自己拿了18美元,给别人2美元;你还知道学生U与别人平均分配了20美元。你更愿意与E平分12美元,还是与U平分10美元?”结果81%的同学选择和U平分10美元。、有人怀疑这个金额太低了,于是去贫困国家用大钱做实验,发现结果类似。大部分人可以接受的公平分配在2-8,到5-5之间——无论涉及的金额多大。

  公共产品博弈:

  十个陌生人来实验,给他们每个人五元纸币。每个实验对象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把其中一部分钱捐出,给公共产品,然后把钱悄悄放在信封里。放在信封的钱会加倍,然后由实验者平均分给所有对象。在单次博弈中,平均每人捐出了一半的钱;但当被试是经济学专业研究生时,平均每人才20%。

  1999年,经济学家James Andreoni把实验对象五人一组,每组博弈10次,当实验人员告诉他们,合作率下降时,第二轮人们依然选择合作,直到后来慢慢下降。因为人们是有条件的合作者,如果自己被利用,他们也会退出合作。

  29.损失带来的痛苦大约是收益带来的快乐的两倍。

  30.人们的行为具有惯性:如果没有充分的理由进行交换,人们更愿意继续保留自己的物品;有时候即使有充分理由,人们也不愿意放弃自己拥有的东西。萨缪尔森称之为“现状偏见”。

  31.问题的陈述方式,如果能避免提及损失,会很有说服力。

  实验人员告诉两组实验对象,有600个人感染了某种亚洲疾病,必须要在两种策略中做选择。第一组实验对象的两个选项是:

  策略A将挽救200人。

  策略B有1/3的概率挽救所有人,2/3的概率会导致600人全部死亡。

  大多数实验对象选择了A。

  第二组实验对象的两个选项是:

  如果选择策略C,有400人会死亡。

  策略D有1/3的概率让所有人存活下来,2/3的概率导致所有人死亡。

  大多数实验对象选择了有风险的D。

  32.面对一个待证明的理论时,人们有一种自然的倾向,喜欢寻找证明假设成立而非不成立的证据。这被称为“确认性偏见”(confirmation bias)。

  33.跨学科会议,尤其是涉及贫困、气候变化等高端议题的时候,即使参会人员都是大师级人物,结果也往往令人失望,因为搞学术研究的人不喜欢抽象的讨论,他们希望看到实际的科研成果。如果某一领域的专家开始用本专业业内的方式介绍研究成果,其他学科的专家很快会碰到一大堆难懂的技术细节,或者认为前者的理论研究毫无意义。

  34.卡曼尼和Dan Lovallo:管理决策会受到内部观点和外部观点两个相互抗衡观念的影响。不同背景的学者组建了一个团队,他们的任务是为中学生设计一门决策课程。该项目做了几个月之后,卡曼尼在团队成员之间做了调查,让每个人写下他们预测的项目完成时间。结果大家都预测在18-30个月之间。但是其中有一位身经百战的设计专家,参加过很多类似项目,卡曼尼单独问他的时候,他就显得不安,因为根据他的经验,没有哪个团队在7年之内完成过类似项目。但是这个专家此前给出的预测也在18-30个月之间。他的自相矛盾就在于内部观点和外部管的矛盾——当专家以内部人的身份思考这个项目的时候,他不自觉地被乐观气氛感染。当人从观察家和数据解读者的角度来思考的时候,他更容易保持客观的判断力。

  35.股权溢价之谜:梅赫拉和普雷斯科特:1889-1978年这段时间内,每年的股权溢价率6%。

  对普通人而言,数据的呈现方式至关重要。只能看到股票投资一年回报率走势图的人中只有40%选择了股票投资,但看到了股票投资30年回报率走势图的人有90%选择了股票投资。人们经常查看投资收益,就不愿意承担风险,查看次数越多,看到的损失就越多。这促使人们不敢长线投资。但凡有投资者问我建议,我都告诉他们要进行股票投资占比很高的多元化投资。

  68.凯恩斯:股票市场的动物精神:20世纪20年代的时候,股票市场更加有效,因为那时的经理人拥有公司的大部分股票,知道公司的价值。然而,随着股权的分散,投资者在估计投资价值时需要的真实知识已经大大减少了。专业投资者实际上更可能随着非理性的繁荣前进,而不会与之抗争,因为持有反对意见是有风险的。“世俗的智慧告诉人们:从声誉角度来说,墨守成规的失败比不守陈规的成功要好。”

  69.做题:人的思维是分等级的。

  从0到100之间选一个数字,使这个数字尽可能接近其他参赛者所选数字平均值的2/3。如果有三个人,分别猜的是20、30、40,那么猜20的人会是赢家。

  如果是0级参与者,他会说,我不知道,随便猜。

  如果是1级参与者,他会觉得,别的参与者不会想那么多,他们随便猜的话,平均值就是50,我会选择50的2/3,那就是33。

  如果是2级参与者,他会觉得,其他人都是一级参与者,他们觉得其他人都比他们笨,于是他们会猜数字是22。

  如果是3级参与者,他会觉得,大多数人都很聪明,他们会知道33,然后再猜22,所以我应该猜15。

  如果是4级参与者,那就会选10。

  如果你是资深经济学家,知道什么叫纳什均衡,那么你就是无穷级参与者,你会选0。(过度聪明)

  1997年,金融时报就这个问题搞了一个读者比赛,获胜的数字是13。很多读者都非常聪明,知道纳什均衡,所以猜了0,但是这很愚蠢。还有很多人觉得0太恐怖了,就猜了1。另两个热门选择就是22和33。事实上每个人的想法都有很多不同,有的人还会在0-45之间取平均再乘以2/3。

  70.卡尼曼和特沃斯基:人们会根据站不住脚的数据做出极端猜测,或者强加联系。

  他们要求实验对象只根据一项事实来预测一组学生的平均绩点。

  情况一,实验对象知道学生们GPA的十分位数。情况二,实验对象知道学生们的幽默感测试分数的十分位数。

  当然,根据GPA做猜测的人能够准确预测实际GPA,但是幽默感跟平均绩点几乎没关系,可是很多人还是根据幽默感数据来猜平均绩点。人们对幽默感测试这种不靠谱的信息反应过度。

  71.过度反应会引起市盈率效应:投资者对股价未来增长过度乐观,市盈率高的股票价格会过高;而因为投资者过度悲观,市盈率低的股票价格会过低。但长期来看,二者的股票价格会呈现趋均数回归。

  72.表现差的股票的贝塔值在1.03左右;表现好的股票的贝塔值在1.37左右。因此赢家组合比输家组合风险更大。比起成长股,低价价值股的风险更低。尤金·法码和Kenneth French在1996年发表了The CAPM is Wanted, Dead or Live,正是否定了CAPM模型。现在的CAPM除了贝塔值以外加入了五六个其他因子。

  73.1987年10月19日,黑色星期一,全球股市暴跌超过20%。但是没有任何金融或者其他方面的重磅新闻发生。没有任何原因,裙子的流行款式会变长和变短,就像股票价格一样。

  74.比起判断泡沫何时破裂,发现我们是否处于泡沫之中其实更容易。

  75.美国的封闭基金是个人投资者为主的。封闭基金的平均折价与小公司股票和大公司股票之间的收益差有关,折价越大,两种票的收益差越大。因为当投资者兴致高的时候,封闭基金的折价率就低,投资者悲观的时候,封闭基金的折价率就高。完全是动物精神。封闭式基金的这种情况完全违背了一价定律。

  76.有些股票的自有价值是负值。某个公司的业务纯净性也会炒高其股票,导致其母公司股票的自有价值计算下来为负的。1999年,Palm公司股价特别高,而持有其股票的3Com公司竟然股价特别低,除去Palm公司的股价之外剩余自有价值为-230亿美元。许多科技概念股的价格完全不受理性投资者的控制。

  77.有效市场假说是好的起点,但它需要补充特别多的东西。价格通常是错误的,有时还错的离谱。

  78.科斯定理:在交易成本为零的情况下,人们可以自由交易,此时资源配置的效率是最佳的。但是,由于禀赋效应和“公平交易”的人类精神,科斯定理是有毛病的。二者分钱的最后通牒博弈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当人们面对不公平的对待时,会十分生气,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去惩罚对方。官司打完之后,原告和被告一般会厌恶对方。按照科斯定理,如果败诉方看重自己刚刚失去的产权,他必须出价给对方拿回产权。但是当人们生气时,最不愿意跟对方说话。

  就算是最理性的经济学家,也不会用金钱买卖的方式交换办公室,因为那象征着学术成就。

  79.橄榄球队交易选秀权的可能问题:

  赢家的诅咒:当很多人为某标的物展开竞争时,赢家对该物品的估价往往最高。选球员也是如此。

  错误共识效应(false consensus effect):一般来说,人们倾向于认为其他人和自己有同样的偏好。比如Iphone刚上市时,我让班里同学匿名回答:你用的是Iphone吗?你认为班里有多少人在用iphone?结果自己用iphone的人认为大多数学生都在用Iphone,而不用iphone的人预测恰恰相反。

  现时偏见:球队老板希望引进最强的球员,一次性赢的胜利,不喜欢等。

  研究建议:球队应该用一个靠前的选秀权去换取多个靠后的选秀权,用今年的选秀权去换次年排名靠前的选秀权。

  80.委托—代理问题实际上是愚蠢的委托人问题。很多老板对自己下属的错误负有责任。如果代理人不能马上扭转局面,就会受到委托人的压力,短视的委托人非常愚蠢。

  81.彼得原理(Peter Principle):人们总是不断晋升,直到其变得不称职。

  82.《财富金球》节目。(Golden Balls)两名选手进入决赛,分高达几万十几万美元的奖金。每个人可以选择分,或者偷。如果二人选择分,那么每人得到一半。如果一个选择分,一个选择偷,那么选偷的选手会得到全部奖金。选分的人一无所获。如果两人都偷,空手而归。数据显示,即使金额特别高,人们选择分的概率依然在50%左右——不过,年轻人更不喜欢选择分。不过,人们在选择之前的声明很有意思。

  如果有人明确承诺会分,那么其真的分的概率高出30%。但是其他软绵绵的话,暗示自己不会偷的话,则大多是骗人的。也就是说,骗子通常喜欢在撒谎时不提供某些信息,而不是明目张胆地言行不一致。

  有一个人非常聪明,他用言论改变了博弈的情况:我向你保证,我必定会偷。但我会把自己的奖金分你一半。结果对方就被迫由偷变分了。

  83.当人们得到意外之财时,将其存起来的概率往往比拿到定期工资后存起来的概率更高。尤其是当意外之财比较多的时候。

  84.把退休金作为默认选项,把提高退休金作为远期涨工资后的选项,能大大提高人们参与的积极性。因为远期承诺更容易被允许,而且缓解了人们的损失厌恶,默认选项有很好的提示功能。

  85.如果你在小便池的中间位置加一个苍蝇图案,这会让尿液溅出的情况减少80%。如果你在某人死后问他亲人是否器官捐献,这会显得很不好。但是如果你在某人换驾照时问他,你是否同意自己死后器官捐献,很多人就会同意。我们需要进行提示性选择。

  86.心理学家罗伯特·西迪奥尼有一本书叫《影响力》,有一条很好地意见:如果你想让人们遵守某个规范,那就告诉他们其他大多数人都在这样做。英国政府写信催税款的时候,如果加上“你所在地区绝大多数人都xx,只有极少数人yy,你是其中之一。”效果会非常好。

  87.如果你想鼓励某人做某事,一定要让事情简化。

  88.说服某人去行动:1你有充分理由认为这个行动有受益者。2受众群体必须认同,希望改变。3成本尽可能低。

  89.宏观行为经济学是最难弄,进展最慢的。因为数据难找,而且难以对其理论证伪。应对金融危机时,总有经济学家觉得要政府投资,创造就业,也总有人说,应该减税,增加经济活力。我们可能永远不能解决这个争议。。

  90.奖励学生的最好方法:表现好的学生减少作业量,要比给好成绩的鼓励更大。

  奖励的老师的最好办法:奖金学期钱发,如果做的不好,奖金返还。

  91.泰勒以前的老师没有很看重他的前途。“当时,我们并未对他寄予厚望。”但是,这也说明,当你机会成本很低的时候,承担风险,直言不讳,就是值得的。

  92.现在,那些认为世界还是理性经济人构成的人,挥舞的是白旗,而不是看不见的手。

  《“错误”的行为》读后感(六):懒得起题目

  作者在序言里说读者什么时候要是觉得读得不有趣了,可以随时合上书。这本书下半部分的确不是那么有趣哈哈,所以主要读了前半本书。

  1、禀赋效应:与你即将拥有的东西相比,你更看重已经拥有的东西。

  2、前景理论和价值函数:人们喜欢获益,但他们更加厌恶损失(延误收益风险,追逐损失风险)(敏感型曲线:随着财富的不断增加,一定金额的增量所产生的影响不断减少)

  3、沉没成本(无法放弃沉没成本,OS我不要脸的啊)。不只是金钱,还有投入的时间、精力,等等。

  4、预算资本,省下来的钱不值钱?

  5、扑克牌桌边的怪诞行为。翻本机会使人丧失理性。其实还是厌恶损失。

  6、滑雪场:提高用户体验,建立复杂的交易规则果然是通用措施(参考超市)

  7、返现和降价,有点意思。

  8、公平。留住顾客。

  9、短视型损失厌恶。股票,这个有点玄学2333

  10、出租车。是每天工作一定时间or挣一定钱or活多多干活少少干?

  《“错误”的行为》读后感(七):正确的行为

  作者今年得了诺奖,似乎很多机构都没有预测到他今年能够获奖,相比于那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巴罗、阿西莫格鲁甚至梅利茨,这个名字似乎并不是那么为人所知。不过和卡尼曼、特沃斯基一样,作者也是行为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而卡尼曼已于2002年获奖,特沃斯基则在1996年去世。

  这本书其实很像一本带有自传意味的经济学读物,作者将他从涉足行为经济学开始,到与卡尼曼、特沃斯基合作,再到成为行为经济学的扛鼎之人的过程向读者展示,这里面有最初的不为人理解,还有对后辈们的循循善诱;从罗切斯特到康奈尔,再到芝加哥,这里有作者如何观察现实中不符合经济学直觉的行为清单,以及如何将心理学与经济学结合,试图去理解这些不合理的现象。

  这里面让我印象深刻以及让我思考的几处是:

  1、对传统经济学理论的抨击:很多人认为,处理的一个经济学难题让很多经济学家都耗尽脑筋,花费很多时间,但是经济学家却认为普通人竟然能很轻松地解决他们。我认为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很容易反驳。经济学的很多原理都是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是怎么样的,那么经济学家给出问题的解也是一样,这些解是最优的,但是并不意味着现实生活中所有的人都会按照这个解行事,不过一个理性的人一定会尽可能取接近这个结果,他们可能没有足够高的智力能达到最优结果(再说了,我们凭什么认为普通人亦或是精明的商人就没有经济学家聪明了),但是他们的行为一定会偏向这个最优解的。

  2、观察和对这个世界的深刻理解是成为一个好的经济学家的必要条件。经济学来源于生活,而在生活中出现的有趣的现象该如何抽象成一个具体的经济学问题是需要很多专业的训练,私以为这个过程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文献和思考完成。所以,平时就要多观察、多阅读、多思考。

  《“错误”的行为》读后感(八):理性人与大忽悠

  理性人与大忽悠 ——读《“错误”的行为》 书非借不能读也,好友吕兄借我这本经济学类著作,虽然以前从未涉猎,还是硬着头皮花了一个多月时间啃下了这本近四百页的“大砖头”。“理性经济人”、“前景理论”、“沉没成本”、“有效市场假说”一个个新鲜的名词背后是一段段新鲜的故事。理查德.泰勒先生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为时间轴,系统地描述了行为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经济学在中国绝对是小众科学,能了解一些经济学常识的人寥寥无几,因而我们时常做出一些不合理的投资导致资产的损失。学院经济学常常使用各种模型来预测经济的发展,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理性经济人,它假设人都是理性的,在做出投资和选择时都充满了理性的光辉。泰勒先生却用一个个有趣的事例告诉我们,人类的理性是多么有限。比如:例一:“一次考试总分100分,全班平均分72分,学生们感到很愤怒;作者把总分提高到137分,全班平均分96分,学生们十分开心!” 例二:“600人感染疾病,策略A将挽救200人,策略B有1/3的概率挽救所有人,有2/3的概率导致600人全部死亡,大部分人选择A;策略C有400人死亡,策略D有1/3的概率全部存活,有2/3概率全部死亡,大部分人选择D。”看看这两个啼笑皆非的案例,人们的确是缺乏解决复杂问题的认知能力,是多么容易被忽悠! 不幸的是我们还生活这个大忽悠横行的国度。市场经济下,政府和企业都要强调诚信,失信于民就意味着下台破产。这个奇特的国家,从上到下都是谎话连篇,赵本山的《卖拐》三部曲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的现状,在央视春晚连演三年,把大忽悠的角色和技术演的深入人心,不要质量好,只要能忽悠。其实,杨小凯先生在《百年中国经济史笔记》里早就写道:“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重复了国民党政府的国家机会主义。先通过土地改革非法剥夺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然后又通过合作组、初级社、人民公社化把农民的土地又收归国有,对农民的财产又一次非法地剥夺。” 或许有人说那都是上一辈久远的故事了,那就说说我们亲身经历的。记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因为城市户口有着煤炭券、粮油券、招考名额等法定福利,农村人千方百计地把农村户口转成城镇户口,一位同事说她家有个亲戚为了把户口从邗江红桥弄到市区广陵花了一万二,那个工资都是以二三百开头的年代一万二意味着什么?我家也经历过这样的事情,爸爸当年考上师范变成了城镇户口,妈妈的户口还在农村。爸爸从教满二十年,有个优惠政策可以将家属的户口农转非,那时候农村户口每年要交农业税、田亩费、江堤达标、乡统筹、村提留,各项剪刀差的收费都转嫁到农民身上,妈妈觉得这是个好机会。可是刚转完不久,胡温政府宣布取消农业税等相关税费,由于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制性质,在将来的征用、拆迁等各项事宜中又有了政策优势,农村户口顿时成了香馍馍,妈妈追悔莫及。 最近,全民理财的热情高涨,一位至亲在镇江统资联买了几组理财,号称投资一万返利捌仟还能拿两三千的日用品,这等百分百的收益的好事绝对是天上掉下的大馅饼。一传十,十传百,统资联成了新世纪投资理财的新神话。可是好景不长,去年开始从镇江到扬州,统资联超市关门打烊,掀起一轮倒闭潮,亲戚说他已经回本了,真是不幸中的万幸。其实,这是国外很多年前就已上演的“庞氏骗局”,许诺投资者高额回报,然后把新投资者的钱当着盈利付给最初的投资人,以骗取更多人上当。再高明的骗子也有资金链断裂的时候,不管是统资联还是和之源,相同的欺骗手法却能一次又一次忽悠民众上当。 2017年春节过后,扬州房价强势上扬,有的竟然达到30-40%,打着“上学不找人”名校北校区学区房旗号的华建上院更是从去年开盘时的7480元起,到9000多,再到今年的均价13000多还要交押金、等摇号,一系列捂盘惜售搞得房子成了紧俏商品。诚然,中国这些年的经济发展的确造就了一批城市中产,但通货膨胀的压力,投资渠道的匮乏,让他们又不能不把目光聚焦到房产上。再大的泡泡也会有被吹炸掉的时候,日本的前车之鉴尚未走远,美国的次贷危机近在眼前,可人民币大量超发的“国家机会主义”依然不断盛行,老百姓怎么才能保住自己的“吃饭钱”、“看病钱”,子女的“教育钱”呢? 可惜,理查德.泰勒先生不是中国人,也不是以中国为研究对象的,我们能从这本书里得到的经验也相当有限。没办法,那就让我们非理性地在时代的大潮中随波逐流吧! 2017年5月4日青年节

  《“错误”的行为》读后感(九):《“错误”的行为》读书笔记-3/4/5

  本书的第三、四、五部分介绍了行为经济学强调的三个有限:有限的自我控制力,有限的利己主义,有限的理性。

  复制到这儿没有高亮和引用,请见我的博客:[《“错误”的行为》读书笔记-3/4/5 – Zero]

  第三部分 自我控制 1975-1988年

  本部分介绍“有限的自我控制力”,经济系统中的普通人的自制力是有限的,所以在消费行为等方面与传统经济学的分析有区别。

  第11章“意志力和延迟消费” 关键词:跨期选择(intertemporal choice,即消费时间的选择),短视问题,效用(Utility,比如快乐、满足感,幸福感),贴现效用模型(贴现率,数学模型分析短期选择问题),拟双曲贴现,现时偏见(present bias),消费函数(四个理论)。

  第11章 总结:标准的经济学理论假设经济人自我控制问题不存在,但是经济学中的跨期选择问题展现了经济人的选择和时间有关,就像亚当斯密所强调的那样,我们都“激情”行动,容易短视,忽略长远。换言之,我们对一个选择的效用具有时间依赖性,未来的效用不如即时效用强烈。针对这个问题,萨缪尔森建立了贴现效用模型,使用贴现率的概率来定量分析“跨期选择问题”。短视行为就是开始的贴现率很高而之后的贴现率逐渐降低,这种现象也叫做“逆双曲贴现”(因为和双曲线的变化曲线类似吧)。 “现时偏见”(present bias)就是表达这一经济现象的心理学概念,我们更看重当下而忽略未来。 消费函数是贴现选择的一个细分,作者介绍了四个具体理论。

  第12章“计划者和行动者” 关键词:奥德修斯和塞壬女妖的神话,棉花糖实验,提高自我控制力的两个策略(强制性举措比如承诺和提高成本,移除trigger),两个自我的冲突,计划者和行动者(长远的自我,短视的自我),委托-代理模型(借鉴这一组织理论来分析两个自我的冲突)

  第12章总结:书中通过三个例子(奥德修斯和塞壬女妖的神话,棉花糖实验,荒野求生应该如何分配仅有的10个能量棒)介绍了提高自我控制力的两个策略,一是强制性的举措,比如奥赛德斯绑住自己的双手避免被诱惑,比如借给别人钱来监督自己的行为(提高屈服于诱惑的成本),比如最近很流行的付费阅读和“打卡赚钱和返还学费”模式;二是移除触发点/刺激点(trigger),比如奥德修斯堵住水手的耳朵以避免水手听到塞壬女妖的声音,比如儿童移开眼前的棉花糖避免诱惑,比如把能量棒藏到保险柜中。 ||| 作者泰勒为了分析自我控制,提出了“两个自我”的概念,自我控制意味着内在的冲突,一个是计划者,一个是行动者,前者目光长远而后者更关注当下。 然后泰勒借鉴了组织理论中的“委托-代理模型”来分析两个自我概念,在组织理论中,委托者类似于计划者,代理人类似于行动者,前者监督后者却做不到面面俱到,所以用KPI等约束后者,后者则倾向于达到当前利益最大化,这就是企业的董事会和职业经理人的关系。

  备注1:本部分介绍的自我控制力,还可参考之前读过的《意志力——关于专注、自控与效率的心理学》 读书笔记。 意志力能量是有限的,所以强制性措施和移除刺激点都是降低意志力消耗的好办法。

  备注2:“人生就是一场无休止的战斗”,从心理学/认知科学的角度解释这句话,主要依据就是思维的自我冲突,快思考和慢思考的冲突,意识和潜意识的冲突,这方面的知识参考《思考,快与慢》,《超越智商》 《控制愤怒》。我们的成长过程,也是自我控制力逐渐增强的过程。

  备注3:提高自我控制力,非常类似于培养习惯过程,也可以使用”强制性措施“和”移除刺激点“来改善习惯培养过程。我觉得有必要再读读《习惯的力量》。

  第四部分 我和卡尼曼合作的时光 1984-1985年 【博弈理论】

  本部分强调“有限的利己主义”,而非“绝对的自私”。关键词:公平,博弈论,禀赋效应

  第14章“怎样才算公平”,介绍的是卡尼曼关于“普通人认为怎样是公平的”研究,人们对公平的感知与禀赋效应有关(P147),习惯于已有的交易条件,将交易条件恶化视为损失,即“人们更可能继续保留原有的东西”。 举例强调公平性交易做得不好,容易损害公司的长期声誉,虽然短期可能获得更高利,比如歌手去世时提高唱片价格,uber在突发事件时自动加价策略,比如滑雪场在节假日期间提高价格。

  第15章“关于公平的博弈”,介绍几种博弈理论,包括最后通牒博弈(对方选择是否认同提议者的分配,不同意则彼此什么都拿不到),独裁者博弈(对方只能被动接受提议者的分配方案),惩罚博弈(愿意花钱惩罚不公平的人)。结论是,人们不喜欢不公平的分配,愿意承担经济损失来惩罚不公平的分配者。 || “合作博弈”,经典的例子是”囚徒困境“和”公共产品博弈“。

  大部分人都属于有条件的合作者,也就是说,只在有足够多的人选择合作时他们才愿意合作。博弈开始时,在不知道别人是否会合作的情况下,人们先假设别人会合作,但是如果合作率较低,这些有条件的合作者就会变成搭便车的人。然而,如果参与博弈的人有机会惩罚不合作的人,那么在重复进行博弈时也可以维持较高的合作率。正如前文的惩罚博弈实验所示,人们宁愿损失一部分钱财,也要给那些行事不公平的人一点儿教训。这种惩罚意愿可以警示潜在的搭便车者,从而保持稳定的合作率。

  第16章“从代币实验到马克杯实验”,作者通过实验进一步验证第14章所说的“禀赋效应影响人们对公平性的判断”的观点,因为损失厌恶而倾向于保留原有的东西,

  禀赋效应实验说明,人们往往不愿意放弃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部份原因在于损失厌恶。这种“即时禀赋效用”,类似于物理学中的静摩擦力的概念,需要更大的拉力才能推动(促使人们进行交换),这种现象又称为“现状偏好”。所以损失厌恶和现状偏见共同抑制了改变的发生。

  备注:关于“人们不喜欢不公平的分配,愿意承担经济损失来惩罚不公平的分配者”,有一种宁可自损八百也要杀敌一千的感觉,所以博弈中会出现双输的局面,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第五部分 埋首于经济学研究的日子 1986-1994年

  作者借用托马斯·库恩的“范式”概念,强调只有阐述足够多的经济学反常现象和合理性解释,才能带来行为经济学的“范式转变”,所以这一部分介绍了几个反常现象,包括上市公司是否应该支付股票红利,四卡片选择任务,赌马中的“赢家的诅咒'(The winner's Curse,输得比较惨的人会倾向于承担更大的风险以期望扭转乾坤),股票溢价之谜(股票和无风险资产的收益之差远高于预期)。

  这些反常现象都强调经济系统中的我们大都是普通人而非经济人,所以传统经济学研究经济人的行为,而行为经济学在此基础上研究普通人的行为,即使这些行为中存在很多的非理性现象。

  理性即利益最大化,传统经济学理论建立在“经济人是理性的”基础上,但是行为经济学认为理性并非经济学理论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赫伯特·西蒙认为理性是有限的。但行为经济学并非否认了传统经济学理论的价值,而是建立在后者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

  第18章介绍了一个反常实验是“四卡片选择任务”,具体见《超越智商》——如何理性思考读书笔记,两本书举例和分析是相近的。在这个反常现象中,我们常犯的错误是“确认性偏见”(confirmation bias)——人们有一种自然的倾向,喜欢寻找证明假设成立而非不成立的证据。【不习惯于反向思考】

  第20章介绍了“狭窄框架”(narrow framing),我们容易从“内部观点”角度分析问题,从而做出过于乐观和直觉的决策,一旦能用“外部观点”来看待问题,我们就容易做出更客观的决策。作者以公司的CEO和执行高管的决策为例,CEO看到的整体的收益,执行高管看到的是自己投的项目如果失败对个人职业前景的影响;所以整体看是机会,分开看则是风险(聚合效应)。不同级别的人的决策依据因为自己所处的框架而不同。这也就是组织理论中的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冲突(第三部分第12章的“委托-代理模型”)。

  与公司的规模相比,实验成本其实很低,但是与某位经理的预算相比,这种实验看起来似乎风险又太大。

  为了解开“股票溢价之谜”,作者先介绍了一个反常现象——为什么不愿意打一次赌(硬币正面朝上200美元,反面朝上100美元),反而接受打100次赌?萨缪尔森认为我们误解了大数定律(the law of large numbers),低估/忽视了输很多钱的可能性,即低估/忽视了小概率事件。如果反过来看,如果我们愿意打100次赌,那也不应该拒绝打1次赌。对于后者,本书作者的解释是“框架效应”,即陷入了“短视性损失厌恶“(myopic loss aversion)。 这个“短视性损失厌恶”也能解释上面的股票溢价之谜,虽然长期来看股票收益更高,但是短期还是大量购买无风险的债券,导致两者的收益率之差远超预期。

  “短视性损失厌恶“(myopic loss aversion),要想接受100次有吸引力的赌博,必须先接受第一次赌博。只是因为把每次赌博分开来看,才落入了拒绝一次性赌博的圈套。

  备注1:“狭窄框架”和内部观点/外部观点,和《Principles》part 2读书笔记 //Ongoing的high-level thinking很相似,跳出框架(think out of the box)就是更高一级的思考,否则就陷入框架(think in the box)】

  备注2:关于“大数定律”,值得再读《魔鬼数学》第一部分 线性 读书笔记,大数定律——少量样本导致的波动性明显大于大量样本的波动性。即强调的是不要用局部/少量样本的结果去线性推导整体/大量样本的结果。 而《错误的行为》强调的则是人们对大数定律的误解——大数谬误(a fallacy of large numbers),避免偏好不一致。

  《“错误”的行为》读后感(十):概率与个体

  主要针对前半部分提出一些补充和个人见解。

  ①不记得是哪一章了,跟作者一样懒得回头去找,但在第7章之前,提到了一个实验,以50岁的人死亡概率为0.4%为基准。这里我要说,概率往往只能代表总体,譬如一个班级考试良好概率一般会趋于一个数值,但对于个体,A平时就成绩好,B平时就不行,那么A和B成绩良好的概率自然也不能用总体来代表。死亡概率同样,要考虑个体生活习惯,基因遗传,职业环境等等。再举个例子,如果你今天去机场坐飞机,发现前一班航班事故了,你会怎么想,也许有的人会说飞机失事是小概率事件啊,同一家机场同一天连续失事两次更是极小概率,所以放心坐吧。而我会觉得小概率事件出现,表明很有可能出现了意外因素。比如天气,当天工程师检查不仔细等等,如果不仔细查出问题,很可能接下来还会有问题。譬如我们在一所高中统计来往学生的性别,统计到500人时发现居然全是女生,那么第501个是男生的概率会不会还是1/2呢?(参照扔了1000次硬币,都是正面朝上,那么第1001次反面朝上是1/2?)不然,这时,我们应该想到这也许是所女子高校的可能。同理,其实硬币也可能有问题,也许反面的图案重出正面不少。毕竟现实不是理想的数学世界啊。

  ②第8章:讲了沉没成本和机会成本。作者意思跟大流差不多,花出去的钱就不要考虑了,沉没了。比如买票后遇到不好的天气,要不要去看。但在今天,觉得未必,如果是电子凭证的话,完全可以网上转让嘛。那转让后的算什么呢,是跳海里打捞回的沉没成本吗?对于机会成本,一直觉得像诡辩,比如你用接下来的一小时去做某件事,成本是花这个时间去做回报最高的事。我就觉得,人不可能所有时间都去做理论上最高回报的事吧。时间也不是重复计算的。

  ③第11章:作者认为人们对于意外收入消费往往比正常收入更大方、更不理性。我要说的是钱的价值有其时效性,往往随着时间贬值。都像平时存起来,未必比先多花一点享受来得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