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让不可能成为可能》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让不可能成为可能》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5-12 20:3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让不可能成为可能》经典读后感10篇

  《让不可能成为可能》是一本由李昌钰著作民主建设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页数:24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让不可能成为可能》读后感(一):让别人放心,对自己诚实

  《让不可能成为可能》作为本书的名字,非常符号李昌钰的气质。花一个下午读完这本书,十分畅快。书中主要讲了李昌钰在人生各个阶段所做的事,当然他的转折点大事件也并未空缺,时间洪流中的小细节难能可贵的保留了下来。大概,那么多的小细节正是他的优秀品质所在,同样,正是这些小细节的连接才成就了李昌钰。

  以第一人称视觉完成传记语言叙述过程中却又回到了第三人称,很容易营造出一种氛围:两三个人坐在一起,听着别人讲故事。从李昌钰小时候讲到现在,从开始结束,故事是结束了,生活还在继续,李昌钰的故事也还没结束。因此,我看完之后,不禁暗想:通过这本书,我称得上是足够了解李昌钰吗?也就是说他还有哪些事是我不知道的,或者我想知道有关他的什么事,但书上没有记载.......由此来看,要想通过一本传记来了解一个人,难度不小。如今有一本关于李昌钰的书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能做的唯有充分汲取里面的精神,慢慢咀嚼、慢慢吸收。

  每一章都会有一些集中起来的摘录,看完这本书之后再来看这些摘录,受益匪浅,或者每隔一段时间看看摘录,以作提醒。比如“我常说,我们在做事时,千万不要‘一心二用’,但思考时候,一定要‘一脑三用’。”他的意思是不要把时间花在一件事上,李昌钰会一边坐车去机场,一边接受采访,一边在脑海里思考着最新案件,他倒觉得这样做既不会浪费时间,也大大提高了他的工作效率。或许大伙一看,眼睛一颤,但心里还是觉得没必要这么拼,可是你掉头看看你身边那些人生赢家,是不是都在拼时间呢。除了拼时间,还需要有理想------“在人生中运气固然重要坚持理想更重要!千万不要因为现实环境问题轻易否定自己、自暴自弃;相反地,在困境中更要力争上游,努力开创属于自己的未来。”都是些大白话,然而把它与李昌钰的人生接合起来观看,文字便立即化为一股力量

  其实,在李昌钰的人生中,我倒觉得对他非常重要的人有两个,一是他的母亲,他念警校之后,一次偶然的机会呗香港公司选中当演员,遭到了母亲的极力反对。还有就是州长请他去当警政厅厅长,他不愿当官,母亲却给他说“你做事不是只为了自己,也要为在美国的华人们进入主流社会,开创一条出路。”另一个则是他的妻子妻子放弃在沙捞越的优越生活,跟他一起到美国打拼,时时刻陪伴他、相信他、期待他,不要求他做什么,始终允许他以自己的方式往前前行。正是有这样坚实后盾,李昌钰才可越走越远,实现一些看起来根本不可能的事。

  李昌钰能够成为一个传奇,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他对自我的要求,很高很高。他不是不满足现状,他只是确信自己可以往前走一个台阶、再走一个台阶,他不断地学习、更换职务,去了很多地方,在法庭上妙问巧答。他这个人,让别人放心,对自己诚实,做任何一件事都是踏踏实实,从未想过放弃。通过李昌钰这个人,我想,或许在一个人很年轻的时候,看出来他日后是否有所建树,也不是不可能的。

  《让不可能成为可能》读后感(二):坚持、认真、努力,《让不能成为可能》书评

  人总是抱怨的太多,付出的太少;总是期望的很高,坚持的很少;总是想要的很多,努力的很少。在看到《让不能成为可能》这本书时,我同大多数人的想法一样的,这样一个从台湾来的小警察,他真的如世人所说的那么优秀?他又是怎样一步步爬到现在的高度的呢?

  带着疑问,我走进了这本书,了解了他的过往经历。不得不说,对于李昌钰博士,我是敬佩的、是欣赏的。听一个二十多岁的人说欣赏看起来是一件可笑事情,但是,看完这本书,对我的内心产生了一丝共鸣,对我带来了一丝震撼的。我们所知道的不过是:他有数不清的头衔------华人第一神探、当代福尔摩斯、世界杰出华人……他破过数不清的奇案-------肯尼迪总统被杀案、克林顿桃色案、911时间、辛普森杀妻案……

  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我们的李昌钰老师每次成功的背后也是付出了艰辛和努力, 每个案子他都会自信研究、反复研读资料。他只是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付出了更多的汗水而已。 一个成功的人,他的人生一定是勤奋的。小学时,为了准备考试,寻找安静读书的地方,可以去坟地读书,初中时虽然辗转于各所中学,但也可以坚持自己,努力学习。读警校时同样可以针对自己实际,努力锻炼自己的身体,增强体质,提高应变能力同时发愤读书,为了改变自己的的沉默寡言,就开始有目的的锻炼自己的口才,参加校内大大小小的演讲比赛,也因为对英语的喜爱,就抽时间猛背英文单词把握每一个学习英语的机会,这也为李昌钰博士的留美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所以没有白费的努力,只有不付出的人。李昌钰博士的专心毅力,是很多人做不到的,他可以把自己的每一件小事,付诸所以的精力和时间去做,让每一件小事都成为可能。

  人生不可能处处都是平坦之路,我们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一样,不可避免人人都会遇到一些大大小小的挫折,这是人生的必然,可是李昌钰老师从来不把挫折放在心上,事情过去了,也就忘记了。26岁那年,他初到美国,仅有50美元。此后10年,他半工半读,终得博士学位。37岁那年,他开始在康州纽海文大学教学,每天坚持工作16小时以上。42岁那年,他成为美国首席鉴识专家,此后参与调查8000多起重大案件。而如今,已经退休的李昌钰博士,让坚守岗位,发挥着他的价值……这些坚持、认真、努力,铸就了他与别人不同的人生。

  人的一辈子很长,成就其实是一步步累计起来的,每天走一小步,持续不懈的前进,就能完成许多梦想。人的一生能够拥有的机会有限稍纵即逝,李昌钰博士常将机会比喻成一列火车,如果搭不上,他就从眼前疾驶而过了。所以机会来时要好好把握。人要取得一定的成绩,首先就要了解自己的先天条件,不要把目标超过自己的极限,就不会感到失望痛苦。每个人都有他先天的体能、智力上的限制,要想办法接手它,而不是一直执着于自己能力做不到的事情。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这些话是多么的重要。我们处在一个浮躁的社会,我们丧失了勤奋和努力,但是我们期待的收获反而更多。但是天上掉馅饼的事情,只是存在电视剧中,存在于虚幻想象中。我们只有比别人更认真,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克服万难,尝到成功的甜美果实、想要在事业上成功,除了要当一个让事情完成的人之外,还必须养成积极态度预期整天期望着老天眷顾、好运降临,倒不如依靠自己的努力来达成梦想。

  我们总是希望在工作岗位上碰到一慈眉善目领导,碰到一群对你关爱有加的同事,我们缺少了与人相处的能力。在一些单位、公司,有一些管理者对于下属一味批评、打压,使办公室完全没有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李昌钰博士用他的实际告诉我们:管理之本就是管人,管人就是要管心,管心就是管己,管己之根就是待人,而他做人处事一直都是‘以诚相待’。不管是任何行业,如果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绝对成不了事了,需要一个好的团队,一起齐心协力打拼才行。

  假如人生没有经历一连串的的挑战和痛苦,那么人生也就没有成功与甜蜜滋味,可以细细品尝。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像李昌钰博士学习,他用自己真实的经历告诉你,坚持+认真+努力=让不能成为可能!

  《让不可能成为可能》读后感(三):当代“狄仁杰”——华人探长李昌钰的传奇

  记得在较小的时候看过一个纪录片类似央视《天网恢恢》那个栏目,是有关探案的,里边着重提到一个名字——李昌钰。后来在别处陆陆续续听到这个名字,被称为当代的“福尔摩斯”、屡破奇案。李昌钰究竟是谁,他的故事怎么会那么传奇呢?直至读到这本《让不可能成为可能:李昌钰的成功之道》,对李昌钰先生有了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他的成功不是偶然,他的名气蜚声国内外是必然。如果你想要了解李昌钰先生的传奇故事,这本书是很不错选择。从小的时候到台湾、从台湾到马来西亚然后再到美国,书中详细记载了李昌钰先生如何一步一步脚踏实地走向国际舞台

  “成功人士的经历有很多相似失败的人生各有不同”,一个人能够拥有名获得成功肯定都有着共同的优秀品质:勤奋、努力、上进全书一共分为五个章节,大致按照时间的顺序讲述李昌钰先生的传奇。从童年时讲起,在台湾当警察、马拉西亚定居,再到美国求学、获得教职、参与破案、被人熟知参加世纪大案的侦查等,李昌钰先生的每一步都走的很清晰目的很明确,他也是一名信守承诺的人。为了减轻家庭负担报考警校,但时刻牢记答应母亲要深造获得博士学位,工作几年后放弃在台湾炙手可热前途赴美留学重新开始;让妻子的父亲心安移居马来西亚,这是这些坚忍不拔信守承诺等优秀品质,才使得李昌钰先生一步一步取得成功。

  以前了解李昌钰先生办案入神、心细如发,世界闻名的破案专家,却从未了解他参与的案件如此有名以及复杂、他个人取得的成就如此之高。参与美国辛普森杀人案、克林顿桃色案的鉴识,担任美国康涅狄格州警政厅长,成为全美第一位出任州级警界最高职位的华裔首长。他的个人,就是现实版的“福尔摩斯”破案演绎。他凭借个人的成就,提高了刑事鉴识在破案中的地位

  他的成功源于他个人太多的优秀品质,其中勤奋和努力是重要的因素。每天只睡4个小时、每天工作14个小时,退而不休,七十多的高龄仍坚持在工作的第一线。他也是一名慷慨无私的人,多年来坚持教学为警界输送优秀人才、毫无保留的传授自己的知识,几十年来桃李天下

  《让不可能成为可能:李昌钰的成功之道》,许多事不去做,就永远不可能实现。让不可能变为可能,你需要付出,李昌钰先生的成功之道,看当代“狄仁杰“的传奇人生。

  《让不可能成为可能》读后感(四):成为你想成为的人

  文心

  记得第一次看到李教授是在央视的节目上,很慈祥随和,却又妙语连珠;若不是书中透露出他的实际年龄,恐怕怎么也想不到他是年过七旬的老人

  虽过古稀之年,依然在自己的岗位上奋斗着,因为他成为想成为的人,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书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描写他的如何和警察结缘,如何认真求学和成为神探。

  曾经的他想成为一位篮球运动员,在自身的再三思考和评估下,他换了一条道路。因为家庭的因素,他选择了去警官学院读书。在那里他不仅学了很多专业知识,也拥有了良好的体魄。学习的生涯,为他的一生打下了基础——一种为人服务的精神深入了他的血液

  与妻子结婚后,他去了妻子的故乡生活,作为一名记者,渐渐做了一名编辑。有意识无意识间,这段经历培养了他的写作观察,对于他以后的办案起到一定作用。虽然在那里的生活衣食无忧。可他想追求点什么,就辞职去了美国读书。

  读书的那段日子看起来很让人心酸,不仅仅因为日子的清贫和读书的压力,更是因为所受到的肤色歧视。在那个年代,往往会因肤色受到不一样的待遇。可是他没有退却,一次又一次证明了自己。证明凭着自己地努力,黄种人一点不差,甚至有更敏锐的观察能力。

  《让不可能成为可能》读后感(五):李昌钰佛心来的,感动

  1.在选择人生最重要的另一半时,一定要找一个彼此谈得来,并且全心全意支持你的人。当你在外面工作受了上司、同事的窝囊气,或是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如果有一个人不会骂你,不会嘲笑你,二十在身旁静静地听你倾诉,耐心地安慰你,做你坚强的后盾,这才是可以共度一生的伴侣

  2.他说得没错。与其在小池塘大鱼,我宁愿到大池塘里面来当虾米。

  3.或许下属会碍于上司的权威,不得不听你的命令,但一旦你没有了职位做靠山,这些部属根本不会理你,甚至连招呼也不跟你打。

  4.权力并不可靠,只有存在脑袋里的只是,是别人拿不走的。

  5.some people make things happen,some people watch people hapen,while outhers wonder what has happened

  6.面对这种日理万机,充满压力的生活,我却一年如一日地乐在其中,丝毫不觉得辛苦原因何在?因为鉴识工作是我的最爱,也是我早已立定的人生志向,人生的梦想。工作的目的不只是赚钱糊口而已,它理应是生活的一部分;如果这份工作与自己的志趣相符、是你真心所喜爱的,那么,你不但会乐在其中,不知不觉的,也会比别人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在上面。

  7.如果我们无法从自己从事的工作里找到乐趣,哪每天光想着要去上班,替别人或老板做事,就会觉得痛苦万分。

  8.真正的生活大师不会在工作和休闲之间画上泾渭分明的界限,认真工作其实就是一种用心生活的态度。

  我很感动的一段是李昌钰在沙捞越的日子,第一,他结婚以后为了让岳父放心,跟老婆一起搬到了老婆的故乡马来西亚沙捞越,说明他对自己的爱人负责,懂得牺牲,没有大男子主义。第二,虽然他的志向不是记者,但是他在马来西亚的报社也干得如火如荼,干一行,就好好干。每一份工作里面都能获得进步。第三,生活优渥,仍旧没忘记自己的梦想,按计划从舒适的生活中脱离出来,更是难能可贵

  《让不可能成为可能》读后感(六):值得看,但不算优秀

  李博士把自己的一生经历浓缩到了这本书里。

  或许本应该很精彩的故事经历,却因为过度浓缩,导致内容缺乏生动性。

  看完这本书的人,如果去仔细分析一下,可以发觉的是,这本书不够生动,其实算是李博士的一种敬业态度。

  因为李博士是目前世界上最优秀的办案专家,请他办案或者做演讲的人自然不会少。接受了这些大量的委托,使得李博士成为了一个很忙碌的人。他的一些工作,常常是需要牺牲睡眠时间来完成的。

  李博士不像那些专业的作家,有大量的时间安心写作,以及对作品叙述方面做各种修改。他需要完成自己的工作同时,额外挤出时间去写作。

  时间少的人,都会希望一件事情,可以用最快的时间完成。

  所以李博士的这本书,缺乏大量的细节描写。一个故事,大致的写完后,感觉后面还有内容需要说,但,后面的内容居然转为了下一个故事。叙述方式,很匆忙。

  书中激励人的话,以及教人的处世态度还是挺有意义的。我想,这大概是李博士要写这本书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吧!

  书中充满各种哲理,让人感觉,李博士的思路清晰,是一位总是会微笑生活的人。

  要是这本书可以更为详细描述的话,可能,四五本书也不一定会写完。

  《让不可能成为可能》读后感(七):没有什么不可能

  文/猫豆小漾

  第一次听说李昌钰的名字是在几年前央视的某一次访谈节目中,被“华人神探”这个响亮的名衔吸引住了,因为大爱悬疑推理类的故事,每逢探案故事便有停不下来阅读的冲动,而这位“神探”也有让我停不下来关注的想法。

  一直号称自己是不折不扣的侦探情节爱好者,仗着读完了全部的福尔摩斯探案集,便自诩自己对破案故事颇有心得,但是福尔摩斯是存在于小说中的人物,正为破案如神的私家侦探俨然已经是无数侦探爱好者的心中偶像,而李昌钰却是现实版的“福尔摩斯”,这也让我面露愧色,为自己的无知暗暗神伤,一直以来沉迷于虚幻的小说,而错过了这位真实存在的“华人神探”。便是带着这样的好奇,开始关注着李昌钰的故事,单说当年轰动全球的“辛普森杀妻案”就够吸引人眼球了,而这位“华人神探”一生中还侦破过无数案件,“肯尼迪遇刺案”、“美国豪华游轮新郎失踪案”、“半个指纹的30年杀人悬案”、“319陈水扁枪击案”…这一个个真实案件不亚于小说中出现的那些情节,便更引发人的好奇心,想一探究竟这位“神探”的独特之处。

  直到《让不可能成为可能》,这本李昌钰自传性质的书出版,才从最真实的角度揭开了“华人神探”的真实面纱,一例例案件的侦破并非只有运气,而是一种能力与信仰,正如书名所言“让不可能成为可能”,这世界上或许没有什么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而在于你是否努力,是否勇敢的去尝试,是否真正的迈出脚步,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让不可能成为可能的事情。这边是这本书最震撼我的地方。

  书中李昌钰分享了自己成长的故事,儿时迁居台湾,遭遇了家境的中途破落,但是却依然认真求学;初到美国,手头拮据,仍然乐观度日,发奋努力;异域环境,受到种族歧视,却不卑不吭,凭借自己的能力在这个陌生的土地上勇闯一片天地…这些案件的侦破也并非得偶然,全部都是辛勤汗水的收获。不论身处何处,人始终都要有信仰与梦想,哪怕遭遇坎坷境遇,都不能轻言放弃。周围太多庸庸碌碌的人,抱怨上天的不公,命运的不济,此时的我们是否想过,这或许是命运为我们做到最正确的安排,因为没有一个人的人生会一帆风顺。

  只有明确自己的目标与方向,并且有愿意为梦想奋斗的勇气,再加上实际的行动,才能打破境遇,实现梦想。

  李昌钰博士不是说了吗,让不可能成为可能,看完此书,顿时感觉这不只是一本自传性质的个人史,而更像是一本励志的书籍,给终日忙碌却无方向的我们最真实的启示录,勇敢的去做吧,鼓起勇气,给自己一份信心,便不可能为可能。

  如有转载经授权后方可,请豆邮联系笔者或782823902@qq.com

  《让不可能成为可能》读后感(八):這算他的自傳吧

  學生時代就聽過李昌鈺的事跡,很崇拜他。這本比較像他的傳記,書裡也寫了很多案件,他用專業仔細分析,敘述的又不會太艱難,就像看懸疑破案的故事。 書裡可以看出他是很腳踏實地很努力的一個人。他在求學時代也是半工半幫,在國外很辛苦的求學,換來現在的他。很多因緣際會,但還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有所獲! 我在讀進修班時,學校邀請他來演講,大爆滿的會議廳,還開了兩大講堂視訊連線,就知道他有多受人喜愛跟歡迎了! 看他的書,就跟他演講一樣,幽默風趣! 很推薦他的書,他能破這麼多案件,看他分析,很細心,也從很多角度下去看。有時當局者迷,他能從旁切入去看。真的很佩服他的分析能力! 讓我了解,站在不同的角度立場,你看到的東西就會不一樣。不要用一個框框把自己框死了。

  《让不可能成为可能》读后感(九):每一种努力的可能

  Impossible is nothing.这样一句励志的话语是我在拿到《让不可能成为可能:李昌钰的成功之道》一书时首先想到的,仔细看完全篇后又被李博士的坚持、认真、努力而深深打动。李昌钰,我们眼中的“科学神探”,西方媒体还有更多形容他的头衔“现代福尔摩斯”、“现场重建之王”等等。他参与过的重大案件我们都能至少说出一两件:辛普森杀妻案、陈水扁枪击案······《让不可能成为可能》是目前李昌钰唯一授权自传,是他用70年的人生感悟,讲述自己的热血励志传奇。

  通过全书,我看到了一个非常努力的李昌钰,他知道自己的目标,即使途中困难重重,他也要紧牙关,迎难而上,走到了最后,完成了目标——如登山,跨过中途的疲惫不堪,到达顶峰时领略的旭日云海,美不胜收。警校时期的发奋读书、训练口才、练习英语、积极投稿;初到美国读书之余,兼三份工作;四年的大学课程,他用两年便完成了。他一直致力于推广鉴识科学和培养专业人才。退而不休,每天只睡4个小时。是的,他始终用行动诠释每一种努力的可能。他用专业、敬业为鉴识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用他的影响力去让更多人关注并加入鉴识人员的队伍。

  本书最吸引我的不是那些案件,而是李博士的种种趣事:小名“解尘”是前世的玄机,更是今生40年经历的一词浓缩;他在庭审时,面对检察官“手帕与内裤完全不同”的质问,是他反应敏捷,质疑提问动机,掌握了主动权,他的应变能力在他担任康州警政厅厅长时也有变现,同时在任时他的思路清晰,办事果断,举措到位,都让别人眼中的不可能成为可能。

  诚如李博士自己所说,他做的每一份工作,都尽力做到最好,秉持同理心,去理解别人,保持客观中立的立场,不受威逼利诱。他作为鉴识专家,参与了很多重案要案,通过现代科学分析证物还原现场,维持了正义,他也桃李满天下,他获得的成就荣誉数不胜数,他的努力付出,让不可能成为了可能。

  翻开书的第一张彩图,在李博士的照片下有这样一句话“人的一辈子很长,而成就其实是一步一步积累起来的。一天走一小步,坚持不懈的前进,就能完成许多梦想!”和《劝学》里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是一个意思。当你看完这本书的时候,你应该尝试每一种努力的可能,书写属于自己的人生。

  《让不可能成为可能》读后感(十):传递你的不可能

  ————献给《让不可能成为可能》,献给永远的”华人神探”

  文/边江

  李昌钰:至诚信义,此乃华人处世之本。

  ————题记

  “华人神探”李昌钰在《挑战不可能》中的频频亮相如在昨日,对他缘何频频中断本职研究出入文娱节目的举动仍保有质疑,他的自传《让不可能成为可能》就携北风山呼海啸的暴雪之势,于一月冬日午后的斜阳中轻驾而来。

  读罢全书,已是午夜时分,窗外飞扬的是入冬以来江南乡韵的第一场雪,气温来到南国从未遭遇的零下八度,心中的温暖却久久回荡,想起李昌钰在《挑战不可能》中说的格言”我要让不可能成为可能”,简易通俗,却饱含了一个华人神探在西方世界的心路历程,和对世界下一代的无限期许。

  “让不能成为可能”,走进李昌钰,走进那个充斥着死亡孕育着新生的刑侦世界。

  书中的前半部以李昌钰早年的经历徐徐展开,太平轮上的遭遇,举家迁移的夙殇,寡母含辛茹苦,13个兄弟姐妹相依作伴,虽是隔岸相望,许有差异,但毋庸置疑的是,少年时代母亲的言传身教给了他善待这个世界的亲和与普世的救赎价值。人们总对李昌钰在美国期间的事迹如雷贯耳,似乎他的一切辉煌都是在遥远的大洋彼岸铸就并名扬的,殊不知,他在华人世界的成就一样受人敬仰,早在遥远的60年代,他就以23岁的年纪成为台湾历史上最年轻的警长。许是骨子里依然流淌着炎黄子孙的谦逊血液,作为自传体主人公的李昌钰并没有详述他在刑事甄别中诸多的辉煌过往,更多的是细述他成长历程中的细碎琐事,成败细节,在一边成长一边回望中包含对下一代的期许和对本职工作的感悟深思。越质朴真实的文字,越能展现他成就的不易,他细节深处的深邃往事告诉了我们,以华人在当时并不容易被平等处置的成长年代,他是以怎样执着睿智造就一个秉持正义的公信力的执法形象,又是以怎样的刑事技术和勘辩能力,成为康州警政厅长,世界华人神探。

  作为刑事侦查和罪案心理的狂热爱好者,李昌钰的辉煌事迹于我而言早已了然于胸。东方人的面孔赋予了他与生俱来的睿智和儒雅,而在麻痹恐怖的犯罪现场,他的天使启眸又仿佛影视剧中走出来的超感神探,纷繁复杂的血腥现场,经他抽丝剥茧般的勘探测绘,侧写画像,还原过程和结论,探寻凶犯与真相。科学办案是他推崇的刑侦基础,透过严密的证据判定,推理证明,而不是靠感觉与私刑处置来最终决定一个人的有罪与否。普法大教育辛普森一案,他的关键证词扭转局势,让世人见识律法高于一切的美国庭审,肯尼迪强奸案,他与控方律师当庭对垒,内裤和手帕的言辞传为一时佳话,微量物质转移理论名声大噪。谈及蓝可儿或是黑色大丽花,他也从自己的刑侦勘察的角度出发,给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从这个角度,他自传的朴实于我而言是略感意外的。他的外形阳刚绅士,他的名声世人皆知,而他的文字却异常温暖,言语中透着关怀和慈爱,以至在阅读中我始终有种恍惚,仿佛面前的他不是在刑侦界戎马一生久负盛名的华人神探,而是平和近人睿智渊博的老学究,笑看风云的长者。于是我想,人们在惊异他刑侦世界的无上成就同时,也一定会对他的儒雅谦逊报以赞许吧,他在几乎拥有一切传统华人美德的同时,又因常年从事的科学实证工作而兼有了西方的坦诚,客观,公证等优良特质。

  谦逊的品质和过硬的技术成就了李昌钰的今天,而另一个无可置疑的话题是,没有在世界刑侦技术最尖端的美利坚追梦逐鹿,单凭李昌钰自身的品质,或许没有今天这般的成就,这也让我们得以从另一个视角审视当今东西方成功所要遵循的道路异同。跨越200余年的44位历任美国总统中,有21位来自军警背景。老兵节的盛行和对警察探员的崇敬,军警崇尚的文化传统给了无数人从基层士官警员获得成功机遇的最好途径。而美国作为多民族的世界大熔炉,本就秉承着英雄莫问出处的宗旨,从当年二战时期血库医官将黑白人种的血液区别放置,到今日科比韦德在全美的家喻户晓,在跨越了50余年的种族歧视后,时代和那片土地给了漂泊而来的移民最好的机遇。李昌钰用他个人的魅力,让西方人认识到了东方文明之美,而又以同样的严谨,坦诚和公信力,让中国人认识到了西方文明的长处。在最好的时光中遇见彼此,成就彼此,用在此处,似乎也恰到好处。

  特意翻开《开讲啦》找了找当时李昌钰的演讲视频。谈及他工作的意义,李昌钰的答案如此简单明晰:”能为无辜的被害人伸张正义。”如此简单的工作理想,促使他在退休之后几经复出,以一天工作18个小时的状态迎接全世界每个角落的疑冷孤案。至诚至善的人文情怀,在这个78岁的老博士身上彰显无疑。不由得想起至今我依然深爱的美剧《犯罪心理》中的老探员,BAU首席侧写师Jason Gideon,在一次破案归来的飞机上他告诉团队的其他成员们,抓住一个连环杀人犯并没有让他欣喜,因为世界上永远有另外99个罪犯逍遥法外。对受害者的温柔与保护,对歧路者的包容与救赎,他将受害者的照片贴于家中墙上终其一生缅怀追寻,他默默欣赏不知真相的凶徒儿子醉心的演奏,直面黑暗的温暖,与时间垂直,并直达永恒。我似乎一直对这样具备人文情怀的警察探员致以最高的赞许与认同,李昌钰和Jason Gideon,甚至约翰道格拉斯等等,他们大抵有着诸多相同的特质,他们都在自己的领域里叱咤风云,但他们却从不享受这份工作的成功带给他们的些许荣耀,相反的,他们依旧用自己最深的信仰和余生的精力,窥探那些人性中的那些罪恶,拯救,救赎,还世界一份安静,还死难者一分安宁。

  坚持,认真,努力,让李昌钰的不可能成为可能。包容,机遇,情怀,让我们在可能之余进而升华。不在过往的辉煌中固步自封的书写历史,而是言传身教,谆谆教诲,以传道为己任作为巨人的肩膀任后辈英才大胆超越,细细想来,这才是《让不可能成为可能》的寓意所在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