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水流云在:英若诚自传》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水流云在:英若诚自传》读后感10篇

2018-05-14 20:0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水流云在:英若诚自传》读后感10篇

  《水流云在:英若诚自传》是一本由英若诚 / 康开丽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6.00元,页数:36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水流云在:英若诚自传》读后感(一):真实真切一生

  “国学热”让很多人捞了一大笔金,同样,“复兴国粹”的京剧同样也让很多人捞了一大笔金,学术艺术就这样成为商人脑袋瓜子里的“炼金术”。也许对于大师级别学者以及艺术家而言,这样的做法未免太过世俗,甚至把学术和艺术拉到地狱深渊。但是,似乎学术与艺术至少存活着,以一种“喜闻乐见”的方式存在,而没有消失。好像可以感谢互联网带来如此的爆炸式的生长空间已经传播路径,让这些东西保留着,在互联网的民主之下,突破“样板戏”年代的种种压抑以及无处生长的思维

  要依靠多大的智慧以及多大的觉悟才能够在那样的年代存活,并且信仰自己的艺术?英若诚的生命中段落至少可以解释部分了。《水流云在——英若诚自传》这本由英若诚口述,康开丽整理记录传记展现了一位大师的一生的花开花落。英若诚选择了牢狱之灾作为自己的传记的开始,这样的经历似乎是那个年代稍微还有些名气的人都必然经历的过程。但是与很多人不一样的是,英若诚对待牢狱之灾显得更为淡然,甚至有些“怡然自得”。他待了两座监狱失去了亲人相聚,却还能保持着自己对艺术的创作,以及不断通过他人的帮助学会各式各样技巧,并且利用这些能力来帮助自己的狱友,这简直就是一部教科书式的“如何在监狱中让自己的生活继续”。当然,这些糟糕甚至惨痛的经历并不是他一生中最为重要事情。似乎从祖辈开始传承下来的家族优良血统让他的人生一开始就展现出了自己在艺术上的卓越感知能力,至少在学习上如此。与那个年代的很多人一样,经历过战争之中的家道中落,但是他至少存活下来,并且把自己的生命中带到了艺术的舞台之下。无论当下的人怎么谈论那个黑暗的年代,我们终究发现即便是最黑暗的年代,依然有一道光可以让我们觉得这个世界依然还是存在美好,而那道光,与上帝无关,却与英若诚有关

  艺术,是一道耀眼光芒。他的演艺生涯算是漫长的,并且学贯中西的他还把中国作品推出国外,凭借《茶馆》赢得满堂喝彩。他还把《推销员之死》引入中国,并且赢得了阿瑟称之为“最好的威利罗曼”。不管他在导演话剧电视剧以及电影,还是他舞台上做出的表演,亦或是他所翻译或者创作的作品都给这中国的演艺界留下不可磨灭贡献。当我们在回顾他人的一生的时候,难免因为错误而感到遗憾,也难免因为成就崇拜。在不正常的年代,一道太过耀眼的光芒注定要被黑暗吞噬,幸好的是它终究把光芒降落在每一个幸运人身上。这个国度因为有英若诚而感到羞耻,这个国度因为有英若诚而感到自豪,而恰恰,他的一生囊括这一切的荣辱,他的表演装饰了国度的黑暗与光明

  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不管年代过去多久,总有适用于这句话的人。仅仅因为真实的存在,永远真实;真切的表演,永远真切。他,终究只是一个凡人,他终究是英若诚而已,所以,他死了,他还活着,所以他死了,艺术还繁荣

  《水流云在:英若诚自传》读后感(二):传奇人生窥见历史印痕

  没错,《水流云在》是英若诚老先生普通的一本自传,但是这本自传却很厚重,读完这本自传,你仿佛亲身见证了共和国六十年的风雨苍黄。如何从全新角度看待过去,是我们阅读这本自传的关键。也许很多朋友对英若诚的名字还很陌生,但如果我提到英达,相信你一定很熟悉,没错,英若诚就是英达的父亲

  整本自传分成三部分,上部蹲监狱讲述的那是英若诚在1968年蹲了三年的监狱,那段动荡时期就是“文化革命”时期。英若诚不仅亲身经历,还得在狱中面对,当时阶级斗争持续进行,不仅莫里哀和契科夫的经典剧目被批判,就连曹禺、老舍这种国内作家的作品也被禁了,斗、批、改的范围也逐渐扩大。英若诚在监狱里没有放弃,他继续做书、给别人画像、做泥瓦匠,他甚至学会了种葡萄、孵小鸡、做酱菜,也学会了在逆境中生存。

  中部家族史及早年教育,他讲述了英若诚的祖父英敛之和他的父亲英千里,历史背景甚至涉及到了义和团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关于那个时代的历史,关于英氏家族的故事,尽在回忆中浮出水面

  下部就是讲述英若诚的艺术生涯,平静而又随和,少了一份跌宕起伏,多了一份不同寻常。一个人的传奇一生,就这样通过口述,真实地浮现于字里行间。我们从这本书中读到的英若诚,是很普通的一个人,但故事却很充实,他经历过太多的风雨飘摇,人生大起大落,最终还是被还原成一个真实的人,这个对中西方文学金额演艺界有双重认识的人。

  我们在他的传奇人生中,可以窥见历史的片段,虽然不像史书完整,但是却很新鲜

  文/阿晨

  《水流云在:英若诚自传》读后感(三):传奇人生窥见历史印痕

  没错,《水流云在》是英若诚老先生很普通的一本自传,但是这本自传却很厚重,读完这本自传,你仿佛亲身见证了共和国六十年的风雨苍黄。如何从全新角度看待过去,是我们阅读这本自传的关键。也许很多朋友对英若诚的名字还很陌生,但如果我提到英达,相信你一定很熟悉,没错,英若诚就是英达的父亲。

  整本自传分成三部分,上部蹲监狱讲述的那是英若诚在1968年蹲了三年的监狱,那段动荡时期就是“文化大革命”时期。英若诚不仅亲身经历,还得在狱中面对,当时阶级斗争持续进行,不仅莫里哀和契科夫的经典剧目被批判,就连曹禺、老舍这种国内作家的作品也被禁了,斗、批、改的范围也逐渐扩大。英若诚在监狱里没有放弃,他继续做书、给别人画像、做泥瓦匠,他甚至学会了种葡萄、孵小鸡、做酱菜,也学会了在逆境中生存。

  中部家族史及早年教育,他讲述了英若诚的祖父英敛之和他的父亲英千里,历史背景甚至涉及到了义和团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关于那个时代的历史,关于英氏家族的故事,尽在回忆中浮出水面。

  下部就是讲述英若诚的艺术生涯,平静而又随和,少了一份跌宕起伏,多了一份不同寻常。一个人的传奇一生,就这样通过口述,真实地浮现于字里行间。我们从这本书中读到的英若诚,是很普通的一个人,但故事却很充实,他经历过太多的风雨飘摇,人生大起大落,最终还是被还原成一个真实的人,这个对中西方文学界金额演艺界有双重认识的人。

  我们在他的传奇人生中,可以窥见历史的片段,虽然不像史书般完整,但是却很新鲜。

  文/阿晨

  《水流云在:英若诚自传》读后感(四):豁达乐观面对人生劫难 ——读《水流云在 英若诚自传》

  在读本书前,通过电视节目只知道英若诚是英达的父亲,曾经蹲过大牢。而英达给人的印象幽默睿智,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因此很有兴趣读读这本自传。

  这本自传虽然是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写的,但却不是英若诚亲自写的,而且最开始也不是用汉语书写的。它是由英若诚在病中口述,由他的美国朋友执笔,先用英语书写的,而后翻译过来,有英达作的序。

  自传的上半部是关于家族历史和自身经历的部分。

  “英”这个姓氏少见,让人很好奇。读了这本自传,才明白他们是满族,“英”来自其祖父英敛之的汉族名字。通过追述其祖父的人生轨迹,一步步揭示了“英氏”家族历史。其祖父由不识字的旗人家庭走出,通过自身好学成为了有文化的人,像当时很多中国人一样,笃信天主教。读者可以直观了解到当时天主教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同时详细介绍了其祖父的兄弟姐妹:有开车厂子的,有开当铺的,还有爱好摔跤的等等,从中可以感受到当时的社会风貌

  英若诚的童年生活是在庆王府。童年的追忆中,既回忆了自己求学和逃学的经历,也包含了他的兄弟姐妹的情况,还有庆王府的内部布局摆设等。他在教会寄宿学校学会了英语,这为他以后能熟练用英语表演和外交工作提供了良好条件

  英若诚的自传是从人生的中段既蹲监狱开始的,可见这段经历对他有很深的影响。从稀里糊涂被捕到狱中的所见所闻,从北京监狱到冀县监狱,从惊慌失措到乐观面对,生动描写了他监狱生活的心路历程。让人不禁敬佩英若诚在恶劣环境中所表现出的豁达和智慧,而且也从一个侧面了解到当年那场动乱的残酷性。

  下半部则是和他的职业生涯相关。从舞台生涯到担任文化部副部长的外交工作,读者可以了解到他个人在艺术和政治领域所取得的非凡成就,从而更全面的认识英若诚。

  “水流云在”是一种闲适心境,而英若诚的经历告诉我们面对人生坎坷时,更需要的是一种豁达的人生观

  《水流云在:英若诚自传》读后感(五):一蓑烟雨平生

  在年节里空闲时光读了英若诚先生的自传《水流云在》,真是一本好书。英先生曾演话剧、做导演、当翻译,既蹲过大牢也当过大官,出自名门世家,祖父英敛之先生在天津创办《大公报》,在北京建立辅仁大学,如此传奇的一生和家世,自传也与众不同

  全书分三部,上部是“蹲监狱”,中部是“家族史及早年教育”,下部是“职业生涯:艺术和政治”,英先生先带我们去了解文化革命期间他三年的监狱生活,然后是他祖父、父亲的过去,接着是他自己的童年和所受的教育,以及在戏剧、电影、翻译、外交领域的一系列不凡经历。而之所以把坐牢放在自传的最前,是因为“英若诚选择'不从人生的起始为开始',而从他认为一生中对他最有影响的阶段——文革中被囚禁开始。”

  上部占了全书的相当篇幅,记的是英若诚蹲监狱的日子。我们读过去的种种历史、传记可以知道,从文革走过来的人,要不是自己,要不就是亲戚朋友同学同事,反正总有一、两个曾在那个疯狂年代蹲过狱的,其中不少记述坐牢的文章,或嬉笑,或怒骂,更多的是怨恨。而在《水流云在》一书的字里行间,英若诚对这三年莫名其妙的监狱生活展现着黑色幽默,尽管他在关了一段日子后“花了不少时间”才弄明白,他被捕的原因是因与彭真的关系,而这关系仅仅是彭真曾召了他去见面谈话而已,但随着彭真被打倒,英若诚自然成了专政对象

  合著者康开丽在前言对英先生的评述十分到位:“英若诚除了有个好记性,还有一个独特优点就是他对生活永远保持乐观态度。他鄙视绝望拥有希望,在最没有幽默感,没有尊严的情况下找到幽默感和尊严——无论是在监狱的铁栏杆后,还是中国现代最后动荡不安的政治历史的后台上。”而这种乐观和幽默基本贯穿整部传记,也是全书最吸引人的亮点。从文革灾难中走过来的前人,留给我们许多血的教训和人生哲理,其中一点便是如何在最没有幽默感,没有尊严的情况下找到幽默感和尊严。

  英若诚最为人所知的,是他任文化部副部长期间,参与拍摄贝尔多鲁奇的电影《末代皇帝》,这在中国官场极为罕见。书中,英若诚透露这机缘巧合的来由,玉成此事的竟然是总书记胡耀邦。当时身为副部长的英若诚受邀到《末代皇帝》的片场观看,贝尔多鲁奇氏认出英若诚是美国电视剧《马可•波罗》里忽必烈的扮演者就邀请他拍戏,英以“我现在是政府官员”婉拒,不想贝表明不管费多大劲也要促成此事。“我当时没明白他的意思,没想到他走的是上层路线。胡耀邦总书记有一天突然通知我,说特批允许我参加贝尔多鲁奇电影的拍摄。”至于话剧生涯中的英若诚,最大亮点应是和著名剧作家阿瑟•米勒合作排演话剧《推销员之死》,后者更称赞英是“最出色的威廉•罗曼”。书中有较多篇幅是追记两人的合作,相当细腻,值得一看。

  总的来说,英若诚先生的泰然达观的处世态度实在令人印象深刻,这份“一蓑烟雨任平生”的风度,使得他不论在文革的高墙内还是改革开放的舞台上都能从容不迫,做最好的自己。

  《水流云在:英若诚自传》读后感(六):《水流云在:英若诚自传》:垂暮之际的人生回望

  文/吴情

  说到英若诚,想必熟知中国现当代史的读者不会陌生。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他既是翻译家,也是著名的戏剧表演艺术家,还曾在改革开放之后一度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副部长。然而,即便是这样一位看似平步青云、成就非凡的人物,在位居高官之前,也曾身陷囹圄,饱受现实生活的苦难折磨身体心灵都亟待解救和超脱,像同时代沉默的大多数一样。

  《水流云在:英若诚自传》(Voices Carry:Behind Bars and Backstage during China`s Revolution and Reform),英若诚先生在垂暮之际、缠绵病榻时与美国学者康开丽的对谈整理后的自传。在这本书中,英若诚先生对个人即将谢幕的跌宕起伏的一生做了简要但不潦草的整体回顾。文章从“文革”中意外被捕入狱写起,追忆生平遭际,联想家族故事,及释放后的老年生活。朴实无华的文字中,有无奈,有遗憾,有辛酸,也有欣喜,堪称五味杂陈,一言难尽。

  一九二九年,英若诚出生于一个显赫的天主教家庭。祖父英敛之与一位将军的女儿缔结良缘,而后创办了以言论自由著称的《大公报》,不久因“在街上听到传教士的讲道”,深受触动,“开始研究天主教的教义,最后受了洗礼。”英敛之在政治上很是活跃,积极参与维新运动。在教育方面,英敛之在香山静宜园创办了辅仁社(辅仁大学的前身)。此外,他还热心慈善。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英敛之之子、英若诚之父英千里接受了天主教教育以及西方式教育,在父亲的要求下,他从小即被派到英国学习,结婚之后“回到英国完成他的学业”,虽取得经济学学士学位,骨子里却对文学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英氏家族在当时既庞大,又显赫。英氏家族祖上随顺治帝入主关中,直至英若诚祖父之辈。更为难得的是,英氏家族在教育方面注重中西结合,一方面积极信仰天主教,借鉴西方文化,另一方面,强调对中国儒家伦理的耳提面命及言传身教。英若诚童年很是顽皮,活泼可爱,满脑子鬼主意。稚拙的他,早年便表现出文艺方面的兴趣和天赋:“试着模仿,自己演京剧”;“设计服装搞化妆”;四合院内演出收取“费用”;当祭坛侍童,在婚礼或葬礼弥撒上唱圣诗。

  然而,成长路上,上学之后,英若诚并不“安分”,总试图打破学校为学生制定的清规戒律,从同学那边学来污言秽语当众演讲。很快,父亲英千里便安排他进入一所法国教会寄宿学校,圣路易中学。虽有波折,但他最终顺利从圣路易毕业,并成功考取北京清华大学进行深造。清华园内,他既刻苦学习西方经典名剧,又在空余实践投身于戏剧表演实践中,收获颇丰。在清华园内,他结识了后来成为他妻子的女性吴世良,两个人从相知慢慢发展到相识、相许,过程并不曲折,但惺惺相惜的情愫实在令人动容。

  毕业之后,英若诚与吴世良结为夫妇,不久便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报到,成为一名专业演员。对待事业,他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对待家人,他疼爱有加,关爱备至;对待同事,他真诚友善,待人如己。然而,在五六十年代接二连三的政治运动中,他因为奔赴台湾的父亲身份尴尬,时常面临着各方的责难。“文革”中,他被捕入狱,具体原因原先不明(简直就是卡夫卡《城堡》中那个“异化世界”的现实演绎》),最后才凭借敏锐的直觉猜测到。难得的是,即便在监狱中失去了自由,他也不曾放弃对生活的信心,直至几年后出狱,重新返回社会,在剧院和电影艺术中大放异彩,甚至表演了美国著名戏剧家阿瑟·米勒的《推销员之死》中的威利·罗曼,被阿瑟赞为“最出色的威利·罗曼”,其表演功力之精湛,由此可见一斑。

  《水流云在:英若诚自传》书名中的“水流云在”取自杜甫诗:“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一九一三年二月,英若诚祖父英敛之携妻儿来到温泉山庄夏季别墅附近的显龙山登山,登顶之后有感而发。从童年时期的活泼稚子到青年时期的潇洒俊才,再到中晚年时期的著名喜剧表演艺术家,英若诚的一生从来不甘于平庸。生在动荡的年代里,每个人都难全身而退,受到冲击和创伤,遭遇不公和挑战,个人的身体上烙下了时代的印痕,无法抹去。人世万象,百转千回,幸与不幸,谁又能真正说得清呢?

  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水流云在:英若诚自传》读后感(七):人已去,声宛在

  过年时,在家里读了这本《英若诚自传》,阅读过程很愉快。这位可爱可敬的老人,语言风趣,幽默十足。在那个灰暗年代里,他的过往铮铮有声。英若诚家庭背景显赫,他的入狱生活也格外与众不同。在狱中,英若诚没有陷入自己境况的自怜自伤的心境中,而是抓住一切机会学新事物,狱友们的各种生活小窍门,天南海北的八卦奇谈,甚至如何腌辣椒,这样的生活技巧都一丝不苟地记录下来。入狱是不幸,然而幸运的是他从未放弃自己,从未放弃希望。

  在那个必须夹着尾巴做人的年代里,尤其在狱中时,仍能大声询问为什么抓他。为什么抓?在那个动荡人人自危的时候,真是太过平常的事,而英若诚可以大胆问,问过还因为自己的才华,聪明,游刃有余地立于危境之中,其间从不放弃乐观与宽容,这样的心态弥足珍贵。

  英若诚家族显赫,爷爷英敛之是爱新觉罗家的乘龙快婿,后创办了《大公报》和辅仁大学。父亲英千里,是马英九的老师。而英若诚自己,多才多艺,翻译、戏剧、电影方面都是大家。事业生活,官运享通,无一不顺心如意。读这位奇人的传记,很愉快,他的过往就像一场开了金手指的历险,处处化险为夷。

  《水流云在》的英文版名字叫Voices Carry,意思是“人已去,声宛在”。作为病榻上的口述,英若诚的忘年交友人康开丽还原了英若诚老人的风趣、幽默的豁达,也还原了这位老人的世纪情怀。

  《水流云在:英若诚自传》读后感(八):显赫的英家,敬重的英老,可巴图呢?

  看了英若诚唯一的自传《水流云转》,由英老的一位美国挚友-美国杜克大学戏剧学教授康开丽(Claire Conceison)女士根据英老临终前的100多小时录音整理而成。英老用英文接受采访,书也是英文原版,后经张放从英文翻译至中文。

  英老一生显赫聪慧,从小接受天主教教育,精通英文,清华毕业,文革时坐过监牢,后又官至文化副部长,是著名演员也是北京人艺奠基人,戏剧界集大成者,令人敬佩。但是,整部书除了家谱之外,里里外外没有提到长孙英巴图的名字,更不用说宋丹丹,在书里只在提英达时用“他大儿子”“他妻子”来指代。

  难道是美国女教授康开丽不识宋丹丹这位名气很大的女演员?非也,连康开丽和英若诚的见面都是宋丹丹介绍的(图五) 书中有英家所有人的照片,包括英小乐的儿子金星汉和英达小儿子英巴颜,唯独不见巴图。关于巴图和爷爷英若诚的照片我还是在宋丹丹自传中看见的。

  另外果然,如坊间传闻,英巴图连爷爷去世都不知道,还是老师看了报纸告诉他的,书中明确写道,英若诚去世的时候,除了家人连梁天都来了,唯独不见巴图,我不知是何愁何怨,真叫人心寒。从家谱里发现巴图和英若诚早逝的哥哥英若勤同名,这也许代表了当长孙出生时家人的期望。可究竟是怎么了呢?

  还有一处发现,英若诚年表里不提《我爱我家》虽然后记里康开丽提供了我爱我家剧照,这可是所有年轻人认识英老的唯一渠道啊,也许电视艺术太肤浅,入不了英老先生的眼。

  《水流云在:英若诚自传》读后感(九):真正的豪门贵族是骨子里的高贵

  1

  以前不太喜欢看人物自传。

  大概从《水流云在》开始,会多读些传记吧。

  多年前就知道英若诚写过一本自传,是用英文写的,先在美国出版,后被翻译成中文。为什么用英文先在美国出版,大概也能猜出几分,且怀疑翻译成中文后,肯定会有删减,毕竟会有敏感的话题,而他又是位大人物。

  之所以会读这本书,是因为王佩老师。在他的“好中文”课上,有一节讲的是“苦难之书”,提到英若诚的家族和他在文革中蹲监狱的经历。在生命的最后几年,英若诚住在高干病房,用英文对美国学者康开丽讲述他“一生中的落难与华丽时分”,写成了《水流云在》。

  课后老师还布置了作业,让大家以“苦难”和“意义”为主题写一篇文章。我自以为不曾经历什么苦难,就以《我不曾经历苦难》为题,勉强做了作业。现在,不翻阅那篇文章,已完全不记得自己写了什么。

  说起来惭愧,这本书我放在购物车很长时间没付款,期间买过其它的书,但这本没有一起结算,因为别的书都有活动价,基本上是五折以下。到了双十一《水流云在》仍是原来的价格,又到了双十二,价格依然没有变化,因为它的不打折反而让我觉得它很珍贵。这样做,一是显得我在买书方面其实还是很小气,二是我真的不太喜欢读人物传记。

  这期间,无意得到一本《阿瑟·米勒手记 “推销员”在北京》。阿瑟·米勒是美国剧作家,他以日记形式完整地记录了1983年在北京执导《推销员之死》的经历。英若诚在该剧中扮演推销员威利,并担任翻译。

  2

  《水流云在》是一口气读完的。

  我问女儿:“你知道英若诚吧?”她摇摇头,我又问“你知道英达吧?”犹豫着点点头,我叹口气道:“他是宋丹丹的前老公公,巴图的爷爷……曾担任过中国文化部副部长。”

  她这个年纪,没看过《我爱我家》,但知道眼下正火的节目《演员的诞生》,宋丹丹是舞台上的导师。

  我知道插播这个有点八卦。跟英若诚的家族传奇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但还是特别留意到这本自传中,只在家族图谱上看到一次宋丹丹的名字,康开丽在后记里提到她第一次见英若诚,是宋丹丹带她去的人艺。从而开启了她和英若诚之间的友谊,也才有了这本自传。

  这本自传没有像传统人物自传一样从出生开始写起。第一章写的是“牢狱第一年”,开篇第一句“我对那种从头写到尾的自传有点儿看烦了,所以决定我的传记从我人生的中段开始。我的一生中最离奇的是一九六八年被捕蹲了三年大狱。”

  这本书分成上、中、下三部,最吸引我、且让我感动的是上部《蹲监狱》,英若诚在监狱中的种种表现,令我很难不联想到《肖申克的救赎》里的安迪,甚至想到了同样在十年浩劫中蹲过监狱的木心。安迪是虚构的人物,英若诚、木心几十年前在监狱里的经历,才是现实版的人生。他们的内心才叫强大。

  英若诚在不知自己所犯何罪的情况下被投进监狱,因为亲眼目睹很多犯人自杀,有的还疯了,就“下决心自己绝不能重蹈他们的覆辙。我决心要利用在监狱的日子从其他犯人的背景、经历中吸收有用的东西,靠自己的智慧和幽默感生存下来……”

  他一进监狱就有这种意识,而且做到了。而且在传记一开始,他就阐明了自己的目的:告诉人们,我的一生看似充满了曲折和不幸,人们也许会为此感到不平,但我的自身体验完全不是那样。人本能地追随积极向上的东西……这部传记值得读,值得写,最主要的目的是要证明我在“文化大革命”这样的环境中怎样主动积极地度过在监狱里的日子,权当一本“坐牢手册”吧。

  3

  1968 年4月28日,英若诚正在家里和朋友一起就着海螺喝酒,听到门铃响就去开门,然后被带走了。家里人不知道他去了哪里,他也不知道当天他的妻子也同时被捕。现在看50年前的社会真是奇怪。从1968到1971,三年间,他被转过三所监狱,直到后来,他才知道被逮捕的真正原因并不是因为海外关系众多,而是给彭真工作过。

  英若诚真是心理强大的人,他在监狱的第一晚就睡得很好,因为他知道“我应该休息,才能保证明天有清醒的头脑思考。”

  英若诚不仅超级聪明而且动手能力极强。他在监狱里,不但吃得开,而且凭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自己的境界有了改善。这一点,与《肖申克的救赎》里的安迪太相似了。他很清楚最可怕的是被逼疯,于是就给自己找事干。这一点,也无安迪无二。比如在路上找碎玻璃,藏起吃饭的竹筷子,用玻璃削尖做成水笔,偷偷留下让写交待材料的纸和笔……这一点,又与木心一致。木心也是用在监狱里私藏的纸笔写字。

  《水流云在》的插图中,有英若诚在监狱里画的毛主席像,简直惟妙惟肖。还有他写的狱中笔记,为了节省纸张,字都是写的满满的,有英文也有中文;他还做了一本精美的笔记本,手抄毛主席诗词,笔记本的制作过程,在传记里有详细记录。

  我在想英若诚的个性,除了积极、主动、乐观、幽默,他一定懂得“随遇而安”生活哲学,不然,一个从小养尊处优、过着王公贵族生活的人,新中国第一代清华大学高材生,怎么能安然接受和面对突如其来的监狱生活?或者跟他的宗教信仰有关。

  他简直是太好学太强大了。比如,监狱里管教干部问“谁是水泥匠?”他第一个举手。“谁会腌辣椒?”他也第一个举手。他其实既不会腌咸菜也没做过抹水泥的活,但他总是把活先揽下来,再跟狱友学,居然也都做成了。

  英若诚在监狱里都学过哪些技能呢?据女作家饭饭(公众号“会读书的人”编辑)统计,有 20 种:

  秘制手工艺品类

  1. 勺子:用玻璃碎片,慢慢锯下一把铲子的一小截木柄,然后用木柄做了把漂亮的勺子。

  2. 毛笔:用另一个犯人的山羊皮外套上的毛+旧袜子上抽的线做了支毛笔。

  3. 精美的手工诗集:用染布的黑色颜料做墨水;画作者画像三幅;正文模仿作者手迹 + 模仿印刷体;用红药水写书名页;把很多张纸弄湿叠在一起,用身体压平做硬皮书封;最后向室友讨要了一块红色的被褥夹布,用稀饭贴在书封上做布面精装。

  4. 自制针:弄断的硬铁丝,在墙上打磨;找戴脚镣的犯人帮忙用镣铐砸出针尖和针头;只要在针头上弄出一个小凹,再在水泥墙上磨凸起的部分,迟早能得到针眼儿。

  5. 便于隐藏的迷你围棋:用手帕做棋盘、犯人们的黑白鞋底做小棋子。

  烹饪料理类

  6. 有个犯人在酱坊工作过,得到制作黄酱的方法。

  7. 遇到特拉比斯特派修道士,得到养蜂、酿酒、做奶酪等西餐技能。

  8. 腌青椒。

  9. 从林姓犯人处习得烤蟹和带壳海鲜料理方法。

  奇特技能类

  10. 无火柴点烟技能,靠此技能得到犯人追捧。

  11. 从低调内向的专业泥瓦匠处习得制作水泥的方法。

  12. 种葡萄。

  13. 孵小鸡。

  14. 从香港工程师处得到用溪流发电、储存电量及建造浴室的方法。

  15. 从老中医处得到简易淘金法、制真假鸦片法。

  16. 从非法行医(致人死亡)的外科医生处得到流产法+阉割公鸡法。

  17. 跟音乐家学识谱、乐理及十二平均律。

  指导他人类

  18. 帮助监狱长学习马克思主义著作。

  19. 帮助犯人采购生活用品。

  20. 教女犯学习摩尔斯电码。

  我当时是在王佩老师那里看到这个清单就决心要读一下《水流云在》,好好了解一下英若诚这个人。

  英若诚入狱前制作过风筝在天安门放飞,他还做过门铃;出狱后务过农,在剧院烧过锅炉,看到好多木料被烧掉很可惜,就顺了一些回家做家具,还在自家院子里搭建过小房子。

  英若诚这个人,简直是无所不能。

  最重要的,他是个话剧表演艺术家,是个导演,还是人艺的创始人之一,能讲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还是个翻译家,也是个政治家,官至共和国文化部副部长。

  3

  《水流云在》这本书得名于杜甫的诗: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英家在距颐和园西北十公里处有个别墅,那里有块大石头上面写着“水流云在”四个字,是他的爷爷英敛之的书法。

  英若诚的爷爷英敛之创办了《大公报》和辅仁大学,并担任校长。

  英若诚的父亲英千里1949 年随国民党撤到台湾,参与创办了台湾辅仁大学,并任校长。

  英若诚的外祖父蔡儒楷是天津大学的创办者,当时叫北洋大学。

  都是杰出的人物。

  有人说英氏家族是中国内地真正的豪门贵族,在这本自传中,让人看到的其实更多的是英家几代人骨子里的高贵,是精神层面的追求。英敛之从一个摇煤球的落魄旗人,靠捡废纸练字,成为爱新觉罗家族的乘龙快婿,平步青云,改变了家族的命运。

  马英九是英千里在台湾大学的弟子。1993年,英若诚在马英九的帮助下,有机会去台湾访问,得以为父亲扫墓,马英九设宴招待,他还去拜见了时年92岁的张学良将军。这些,自传中均有记载。

  英若诚与妻子吴世良自由恋爱结婚,感情笃深。吴世良也毕业于清华大学,她的父亲曾任上海交大校长。令人动容的是吴世良觉得英若诚有幽默感,英若诚说“我要让你笑一辈子”,还说自己“做到了”。吴世良先于英若诚去世,他在传记里写道:

吴世良去世后,我有时会突然停下手中正在做的事,想:“天哪,她走了!我可怎么办?”几乎所有的事都能让我想起她……她去世后我每天都想到她。

  这本传记不仅是英若诚本人的人生故事,也可能令人了解英氏家族,并且可以窥见上个世纪的中国政治和艺术形态。书中有几件事令我印象深刻。

  英若诚在大学期间读到《推销员之死》,时隔30多年,有机会把阿瑟·米勒的这部戏剧搬上中国的舞台并出演主角,获得巨大成功。

  阿瑟·米勒第一次到中国是,被邀请观看《蔡文姬》的演出。他评价“演出是精彩的。导演的艺术手法是我见过的最好的之一。”但“剧作家在创作这个剧本时犯了个错误,是初学者通常容易犯的。”《蔡文姬》的编剧是郭沫若。

  阿瑟·米勒在北京住的是最豪华的老式宾馆,原来是康生的宅第。“康生可以说是中国最大的恶人,是‘四人帮’的幕后黑老板。”这是书里的原话。

  英达在父母被捕后一度过着流浪的生活。英若诚在书里写道“在很多方面我都能忍受我岳母,但有一件事我却不能原谅她,那就是我进监狱时她是怎么对待英达的。现在想来都让我寒心。”英达的这位外婆不愿照看英达,留了个条子自己一个人走了。

  ……水流,云在。往事,如烟。

  英若诚是科班出身的演员,在翻译、戏剧、电影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他在话剧《茶馆》、《龙须沟》、《雷雨》、《末代皇帝》、《马克·波罗》等剧中扮演过重要角色,他兄妹众多,在不同领域各有成就,甚至下一代的英氏族人,依然活跃在文化体育舞台。这本回忆录,不能不仅能让我们看到一个人、一个家族的历史,还让我们窥见一段历史的风雨苍黄。

  逝者如斯。值得我们学习的,是英若诚对生活永远保持乐观的态度,“在最没有幽默感、没有尊严的下找到幽默感和尊严。”

  《水流云在:英若诚自传》读后感(十):品味生活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能够阅读《水流云在英若诚自传》真是一件幸事,因为真的难忘《我爱我家》陪伴我度过的那段美好时光,那个幽默风趣的老头给我童年的记忆留下了太多的欢歌笑语,我总是猜测他的一生一定丰富多彩充满传奇的色彩,内心里虽然敬仰他,但是又因为他表演的角色给人以邻家老爷爷的感觉,因此可以想象阅读他的自传那是怎样的一种心情。

  读完序言和前言,不知道为什么,我无法继续,因为我感到自己还没有准备好,至于还需要准备什么,我不清楚,我认为应该搜一下《推销员之死》《请君入瓮》等等视频看看之后再继续阅读,否则就感到缺失了什么,说不清楚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

  我的小名与文革密切相关,因为我出生在那个年代,所以父母给我起了一个非常富有时代气息的名字,但是作为出生在偏僻农村的我来说,文革并没有给我留下什么记忆,但是对那个把人神话了的时代,以及种种故事般的现实还是有所耳闻,毕竟我的父母会时不时感慨回忆对比他们的过去,所以当阅读英老文革高潮蹲监的过往时,仿佛是再次聆听那后辈人不可想象的真实,而我却可以理解。

  我之前总是困惑那时被迫害的人是怎么熬过来的,因为换做是我,或许我就是那个选择拒绝面对的人,死亡是最好的终结,因为被冤枉原本就难以承受,在加上失去身体和语言的自由活着还有什么滋味,真的不敢想象,但是阅读英老这段经历,你会惊奇这里没有丝毫的怨天尤人,更多的是勇敢面对,无缘由的被抓,无缘由的被关押,无缘由的不被提审,似乎是因为一切都有前奏?一切都有演习?不,同处一个时代的人并不是都如此从容的面对独属于自己的时代特色,是个性的不同成就了不同的人生。阅读中,我总是会想,在不变中求变是处世不惊的真理,既然必须被管制,这个事实无法改变,那就在这个规则内不断的学习,向任何能够学习的人学习,不介意与自己之前专业不符,不介意他是何人,只要让自己这段生活丰富多彩又充实就好,哪怕是某种菜品的制作,或是孵化小鸡,或是制作鸦片,或是淘金,只要是你有某种我所没有的本事,我都应该向你虚心学习,因为它们是我自由后生活的保障,更是我不虚度这段光阴的最好的事情。见多识广或许还是因为不逃避吧,相信问心无愧的自己明天会更好,相信一切都会过去,这才是乐观的人生态度吧,既然苦痛无法逃避,那就不要忘记晴天毕竟多过阴雨天。

  把这段经历放到自传最前面,真是一个独特的选择,当然更是一个最佳的首选,因为我们通过这段过程对一个人的人生态度有了了解和认识,那么对接下来的家族历史以及童年就有了心理默契,对于家庭环境对一个孩子终生的影响就有了一目了然的感觉,对自己的言行就有了更清醒的认识。文化改变一个人的一生,英老的祖父似乎又为这个话题做了注脚,他不仅因为自己的好学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同时也改变自己兄弟姐妹的人生,他只有一个独子,但是他的独子却子孙满堂,并且应该说都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并且英家子女都为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很值得人钦佩,这一点从英老对中国戏剧以及电影的贡献就可看出。我总以为那些出国的公职人员很风光,但是英老那个年代公派出国却盯着出租车看费用牵动跳动的心情真真让我改变了这个想法,时代造就了一切。

  不怨天尤人的乐观的生活是我读此书最大的收获,问心无愧才会坦然面对现实中所经历的一切,从英老的自传中品味着生活的真谛。同时内心里感谢作者康开丽,作为一位美国人,能够如此用心的给英老整理自传,让我们从中品味生活的真谛,从容面对自己的人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