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世界经济简史》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世界经济简史》读后感10篇

2022-04-06 03:02:3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世界经济简史》读后感10篇

  《世界经济简史》是一本由[德]马克斯·韦伯著作,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页数:2018-3-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世界经济简史》读后感(一):可浅读亦可深思的经济史

  说实话,我根本不能完全读懂这本书,因为我个人知识储备比较薄弱,而这本书可谓涵盖甚广。书中对原始农业组织形态、家庭、氏族、村落、庄园制的描述通俗易懂,以时间为准线,各种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依次登场,历史的推进仿佛必不可免,简单的讲述中又让人看到了农业组织形态对人的影响。人类是历史发展变革的主人公,人类的不满或者不满足是导火索。农业从最开始的拥有基本相同的耕地和劳作条件到一次次的变革,产生了土地占有不均,生产工具发生差异,创造的财富不同,再到财富所代表的的阶级开始分化。如此漫长的历史,都被作者以短小精悍的篇幅收入书中,不觉得冗长和杂乱,只剩下清晰的思路引人入胜。

  作者以“家庭、氏族、村落以及庄园”、“资本主义发展之前的工矿业”、“资本主义时代的商业与交换”三方面共同对资本主义之前的三种经济形式进行介绍,同时,农业、工业与商业之间的关系发生改变。我一直坚信,最初在人们自给自足的农耕时期,人类是简单而快乐的,后来因为家庭组织、氏族的兴起,使“世家大族”得到了更多的土地,创造了更多的财富。后来土地拥有量多的人开创了种植园的生产方式,而最初土地少或者没有土地所有权的人变成了手工业者,以及种植园中工人。自给自足的时期,没有其他需求,温饱即可,后来因为生产工具发生变化,生产力提高,而且出现阶级分化,所以需求也被拉开,当手工业者需要粮食而种植园需要手工制品时,物品交换开始了,于是有了最初的商业,只是这个时候交换方便,并没有商业的代表——货币的出现。在这个时候仿佛农业与手工业还是共生的,但是当漫长的圈地运动席卷整个西方的时候,资本的两级分化将矛盾加剧。种植园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而手工业者面对生产力的质的飞跃。当商品种类更加丰富,需求更多样化,交换变得不便捷时,代表商品价值的货币出现了。由此可以看出,在历史变革之中,农业是孕育工业与商业的温床,不公是推动变革的动力。当历史上著名的南北战争响起时,农业或者说已经变成残忍的奴隶制的种植园农业开始落下帷幕,而更加残忍剥削的资本主义粉墨登场。

  我想,不管是曾经辉煌的农业还是工业商业,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都是必然存在的因素。作者能够秉承学者的姿态,不带入个人情感的综合论述,总是对我们大有益处的,在历史文化、政治、经济上能够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思考吧。

  《世界经济简史》读后感(二):简洁版经济史

  收到书之后,先是兴奋,后来又变成无奈,因为对于经济类的书籍,之前也看过几本,作为一个理科生,经济是我一直想搞懂的一门学科,希望在明白后就不会像外行人一样,对经济以为是高大上的内容了。但这个愿望一直没有实现,因为每次翻到经济类的书籍,我就困意袭来,看不了几眼就昏昏欲睡,所以经济这件事也一直搁置了。 这本书《世界经济简史》,一听到含有简史两字的书名,这本书一定复杂难懂,比如时间简史。所以我以为我又要再一次与经济这门学科擦肩而过时,我耐下心来,读完第一章节,看完过后再评价,结果这一看,被完全吸引了,不说这文字很浅显,起码非常易懂,看完之后感觉这就是我的知识了,很愉快的阅读体验。 本书《世界经济简史》是由德国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所著。全书主要论述了原始的农业组织形态、家庭、氏族、村落、庄园制,以及各种经济形态。为大家解释了近几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整本书,作者遵循了由工业到商业再到金融货币的论述顺序,按照时间发展顺序,合理的排版了图书,用大量篇幅论述了资本主义之所以发生在西方,不仅仅是因为地中海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更因为其具备了内在动力——资本主义精神。 其次作为一名翻译专业学生,读完了各大翻译著作,其中不乏多数都来自外国,被我国翻译家翻译而来,其中有一些让人真心读不下去,翻译在精准和到位是其一,但你起码要让人读起来通顺,逻辑正确呀,不过很少有书能完整做到以上几点。而这本书能浅显易懂,有很大的功劳,来自翻译者,她把英文加上自己的理解,变成更加舒服,适合阅读的语言,写给大家读者看,这是非常负责的方式。这才是语言的再创作,基于原作,高于原作。 读完整本书,发现全书内容翔实,资料丰富,很多内容都有理有据,涉及从原始社会至现代社会的历史、经济、宗教等各个方面。理解起来,按照时间线,很容易就顺下来了,没有一点异物感。对书中作者讲到一些发生的经济事件很感兴趣,又去查阅了资料,已经通过书本加上资料,算是对经济有了自己的认识,这全部要归功于这本书的力量。 其实,经济史一点都不复杂,只是你没有找对师傅。

  《世界经济简史》读后感(三):走近复杂的世界经济之圈

  经济这门学科对于我这种工科女来说,确实很懵懂。想看这本书的初衷也是想武装一下自己对经济了解的匮乏,充实自己。之所以选择马克斯·韦伯的这本著作呢,首先是因为作者是德国人,给人的感觉很严谨;其次,这本著作所获得的荣誉很高,西方知识界一直将它与马克思的《资本论》相提并论。

目录1目录2

  从目录上看,这本书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而且内容上也面面俱到,李慧泉老师的翻译确实非常精炼,到位,可以比较相详实的了解世界经济的发展。记得高中的政治、历史课上老师对于世界经济方面会有简单讲述,而本书就是对世界经济一个具体阐述。

  本文作者韦伯,是德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政治学家和社会学家,对于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确立作出了很大贡献。

  对于脱离课本几年的人来说,再次捧起世界经济史,都恍若隔世,仿佛还坐在教室中,等着老师的讲解,中间夹着老师渊博的知识扩展。对历史有一定的初步了解基础后,本书会对以前所学片段进行填充,我在读的过程中,也做了不少笔记。对于农业,主要围绕日耳曼的地区土地、工具、耕种制度与方式、分配制度、阶级政治制度对农业的影响等方面展开论述。

  如果从时间来看,从古代写到了现代。就工业而言,从法国、英国、荷兰、奥地利、德国等国家多角度论述同时期工业的发展。总之,工业、手工业、现代工厂的一步步发展,机器的产生都是生产力的证明。作者用大量篇幅论述了之所以资本主义发生在西方,不仅仅是得益于地中海案那优越的地理环境,还因为其具有内在动力,就是资本主义精神。

  本书的论述中,我最喜欢的是对于世界经济史自然而然的发展之叙述,看似简练的语言,很顺畅的情节跳转,读起来一气呵成。很感谢这本书,都说温故而知新,通过阅读,我找到了搁置已久的历史知识,重走了来时路。愿每个读到此书的人,都有更多的收获。

  《世界经济简史》读后感(四):世界经济简史

  刚开始读有一种中国古代关于土地各种的分配制度。但其实,里面写的部分是欧洲部分人群的耕作方式、工具,还有以村庄的形式进行耕作,村庄为独立的。有规定每个居民耕地面积,当时分配方式就已经考虑到将风险降到最低。从土地的使用权和转让到国王的分配制度再到变成国家,分配给个人变成耕地,使个体可以自给自足。苏格兰是划分土地合理利用像食物链那样可以循环。部分国家出现了农奴制,导致原因为土地从新分割,大部分分割方式是依据家庭人口。长此以往没有土地的人土地越来越少,富人的土地却越来越多。再往后,就出现了对领主的农奴制。这种其实都是一个阶级一个阶级下来的,最底层的农民面对土地日益减少去找富人或被富人安排等。其中还会有土地使用权要上交给国家征税税务,土地使用也有期限。利用书中所说,综上所述,在社会发展开始阶段,农业共产主义所说的是共产主义式的农耕;而不仅仅是指对土地的共同所有权。

  在财产方面,刚开始是由土地后面就会分为多个团体!紧接着就是家庭,不管在什么社会背景下家庭财产都是一个永久话题,有被奴隶的女性只做为传宗接代的,有母权制,有过渡中的,还有买卖婚姻的。部分宗教还有卖淫的,早起的时候有些总是不一定受到处罚,说白了也是女性为了活下去赚取财产而委身求全。在以后的时间里长久的婚姻和妻妾的孩子对于财产分配还是很严格的。

  在经济方面,早期是狩猎经济、畜牧经济、农业经济。还有两性的工作形式,其中只有一方能参加另一方被禁止。后来慢慢演变,父权制越来越明显,大多权势都有父系掌管,而女性则被认为是劳动力,父系在当时就像国王一样,可以一夫多妻。那么就会有很多继承者,有些一出生就没有继承权,不管当时你嫁人带多少嫁妆等婚姻关系不存在那么儿女你没有权利去抚养你带来的财产也不属于你。

  接着开始有了领主所有权,这种权利是财产分化更多样,贫富差距也出现了,等级阶级也随之更多更严。到后来部分富人会有很多头衔、权利,那么他会有可以分配自己土地的权利去征税,还可以利用现阶段的财产去发展贸易。到后来,人们开始从新评估土地并由最高权力者将土地赐予下属,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赏赐留住人才或让他为最高者去赚取钱财,利用土地做一些收入。

  现在来说下,通过上面说的我们开始意识到这种人口在不断扩大,形成了自己一个个独有的圈子,手下掌管的人或者奴隶、劳动者也越来越多。不同家庭的财产发展也日益扩大,导致有人会有很大的土地面积来作为自己去赚钱的一种形式,会出现土地买卖、劳动力买卖等。后来便出现奴隶制的减少自由民主在慢慢的出现。在此之前还是领主的决定权更大。为了利用好土地的资源人民开始在庄园种植,需要更多的人手只能去买奴隶,还有的人就去做各种劳工,随着种植的品种越多面积越大土地就开始被买卖,种植的物种开始被广泛的需求,其中粮食产业逐渐被放在首位,后因反对运动对粮食牲畜等满满的收获利润开始减小,收到的利润还要分一部分给土地所有者。后来这种关系被瓦解庄园制消失。

  在慢慢发展的过程中,由私有的形式逐渐向公有形式扩散,买卖奴隶、土地也开始瓦解,人民的权益也在慢慢扩大,家庭地位也开始趋于平等,财产继承也有了解决方法,土地开始归国家所有并分配,家庭财产由一方独大开始向公平形式靠拢,法律制度也开始逐渐完善,人民权益也开始慢慢形成并得到保护。

  《世界经济简史》读后感(五):简简单单的经济历史路

  世界经济简史,听起来好像跟历史有点什么关系,但是,作为文科生的我,对它的印象却仍旧停留在高中的历史课本,历史课上,每一个部分都会讲到经济,每次都会听得头昏脑涨。但是现在,总觉得应该读一些经济类的书,来武装一下自己的头脑,于是,选择了这本“简史”。因为觉得会简单。

  本书的作者是马克斯·韦伯,德国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历史学家,他与卡尔·马克思和爱米尔·涂尔干被并列为现代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而这本著作,也获得了很高的荣誉,在西方知识界是与马克思的《资本论》相提并论的,二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深刻谱写了资本主义的精神实质,各有千秋,可谓是同一时代的两本经济名著。

  熟悉德语的人应该知道,德语中有很多的长句,半天没有一个标点。而在这本书中,经过了李慧泉老师的翻译,真的是毫无阅读压力,完全符合汉语的表达和理解,而且,在一些西方比较流行但中国接触比较少的方面,译者还给加了很多的注释,更方便我们理解原作者在稳重想要表达的意思。

  本书论述了原始的农业组织形态——家庭、氏族、村落和庄园制,以及前资本主义等各个时期的经济形态,最终落脚到试图解释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本书中,坐着遵循了由工业到商业再到金融货币的论述顺序,还用大量篇幅论述了之所以资本主义发生在西方,不仅仅是得益于地中海沿岸那优越的地理环境,还因为其具有内在动力——资本主义精神。全书内容翔实,资料丰富,涉及从原始社会至现代社会的历史、经济、宗教等各个方面。

  看了目录就会知道一件事情,作者有很强的的逻辑思维,加上李慧泉老师精确、到位、中国化的翻译,还有书中配以各种的简化图片,都给人直观的学习感觉,本书适合一字一句的慢慢读,做个笔记、翻个材料,找一找当年学习的感觉。

  从时间来看,全书从公元前11世纪的原始农业时期的古代;到公元7世纪-公元12世纪,封建庄园制的落寞想资本主义制度过渡;再到公元12世纪-公元17世纪,前资本主义的工矿业时期;最后公元19世纪现代资本主义开端,一路从古代写到了现代。就工业而言,从资本主义产生的欧洲各个国家,比如:法国、英国、荷兰、奥地利、德国等,多角度论述同时期工业的发展。横向的比较,更直观的让人感受到每一个国家发展的不同,却又能从中体会到相同的大方向。

  作者认为,任何的经济时期都有相应的人口规律,但人口增长却不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真正的决定性因素。比如中国在18世纪初到19世纪末的人口增长,增长的幅度虽然与欧洲西方国家相似,但是资本主义在中国却没有得到发展,反而发生了倒退。资本主义的生产也并非归因于贵金属的流入,比如罗马人掌权时期的印度,每年流入大量的贵金属,但却并未带来一点儿商业资本主义。

  所以,作者认为资本主义发之所以生在西方的原因,不仅仅是得益于地中海岸那优越的地理环境,还因为其具有内在动力,就是资本主义精神。最终,作者也说出了这样一个奇特的事实:现代资本主义的萌芽只有在一种理论——这种理论与古代传统理论、东方理论以及原则上对强烈敌视的理论截然不同——在正式居于支配地位的地方才找得到。

  《世界经济简史》读后感(六):打开思维之窗口,开启智慧之门户

  打开思维之窗,开启智慧之门

  ——读《世界经济简史》有感

  马克斯·韦伯是德国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历史学家,他与卡尔·马克思和爱米尔·涂尔干被并列为现代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

  他早期著作通常与工业社会学有关,他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主张,受到这种理性教义基础扶助的资本主义很快便会发展的越来越庞大,并且与原先的宗教产生矛盾,到最后宗教便会无可避免的被抛弃。韦伯在后来的作品里继续研究这样的现象,尤其是在他对官僚制和对于政治权威的分类上。在这些著作中他隐约了这种社会的理性化是无可避免的趋势。

  《世界经济简史》一书从更远的渊源和更深层次诠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

  《世界经济简史》是马克斯·韦伯的一本经济学力作。有评论认为这本书可以与马克思的《资本论》相提并论,对这本书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我花了两个星期啃完了这本书,实事求是讲,对书中有的知识和内容还是了解不够深刻,不过作为一个文科生能够把书从头到尾耐心地看完,并且有一定的收获,可见本书的作者和翻译者都有了不起的笔力,我对自己的阅读能力和决心也有了更大的信心。

  这本书为我们对资本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发展的认识打开了一个新视角。对资本主义各种经济形态进行详细的叙述,并且提供了非常全面的历史分析。尤其是,这本书为我们解释了,资本主义为什么会在西方变革发展。因为西方不仅有,地中海的优越的地理环境,还有其内在动力——资本主义精神。

  从原始的农业组织形态开始,经济发展经历了家庭、氏族、村落、庄园制,以及前资本主义各个时期的经济形态,作者都进行了详尽的描述,用朴实、细致的语言,为我们徐徐展开一副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的画面。

  我个人印象最深刻的是,这本书对合理化国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对国家、法律、官员之间的关系,合理化国家的经济措施以及重商主义的本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对于一个作家或者对于一本书而言,其最伟大最卓越的成就就是能打开一扇思维之窗口,能够开启智慧之门户。这对于作者和读者,都是善莫大焉。

  无疑,《世界经济简史》做到了。

  《世界经济简史》读后感(七):马克思•韦伯的社会经济发展思想

  想读这本《世界经济简史》还是因为这是马克思·韦伯的作品,前段时间买了韦伯的《经济与社会》,刚拆开看了一小部分,有种要长期鏖战的感觉,在膜拜韦伯的同时,也想找他浅显些的作品来入门。韦伯所涉猎的领域,经济类还算是我熟悉些的,就选了这本《世界经济简史》。

  这本《世界经济简史》曾经也有中译本,书名曾翻译成《经济通史》、《世界经济史纲》等,是马克思·韦伯在慕尼黑大学开设的“普通社会经济史概论”讲座的笔记整理而成,而且是韦伯身后由两位著名学者所整理。本书是经济学领域的经典著作。

  《世界经济简史》一书主要讲述了世界各个时期的经济形态,对每一种经济形态都进行了不失深度的概述,并且分析了经济史如何一步一步发展到现代资本主义。全书分为四章,第一章讲述的是农业组织和农业共产主义形态,讲述了家庭、氏族、部落、庄园等一步步的发展形态;第二章讲述的是前资本主义时代工矿业的兴起与发展过程;第三章讲的是前资本主义时代商业的出现与发展;第四章讲的是现代资本主义的演变和壮大。

  经济学发展至今,已经博大精深,单纯一个小细节拿出来就能讲一本书,但经济学的研究不论多细枝末节,也都离不开社会、政治等其他领域的发展和影响。韦伯虽然研究经济比较透彻,但他首先是一位社会学家,他研究的是与社会相关的近乎所有领域的科学理论,包括但不限于社会、政治、经济、哲学、宗教等诸多领域。因此看韦伯的作品,看到的不仅仅是单一领域的理论知识,他总是站在一个足够高的高度上全面讲解社会、经济、政治等相关领域的相互作用及影响,你能看到的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就像这本《世界经济简史》,很多时候看着看着你就忘了这是一本经济学著作了,全本篇幅不大,但每一段就讲得细致透彻,真可谓字字珠玑,每一页都有知识点,没一段都有想标记的,真要仔细钻研起来,可能我买的一板书帖都不够使的(估计是因为这是大学课程的讲座笔记,讲解务求简练,用最少的话讲明白知识点,没有废话)。

  现代经济的诸多著作,大多是讲现代经济,因其相关性,也有很多讲解商业、货币、金融等知识的,但农业社会的经济和工矿业相对讲的较少,韦伯在这两方面的讲解比较难得,能从这本书中系统了解这两个经济阶段的经济形态尤为难得。在农业社会发展后期,庄园经济与资本主义的发展矛盾不可调和,

建立自由劳动力市场是发展中的资本主义的利益所在,然而庄园制度却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阻碍了自由劳动力市场的建立。

  庄园经济的瓦解成为必然。

  而到了工矿业经济发展阶段,行会的发展和演变是其重要的经济发展因素,在英法,不同行会的合并与融合是其发展趋势,行会逐渐名存实亡;而在德国,发展情况截然不同,城市的割据保证了城市可以实行相对独立的行会政策。

  商业发展初期,运输业尤其是海运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当然运输业始终是相互贸易的关键因素。除了海运,内河航运和陆运也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而有条不紊地发展着。当货币、票据等金融行业的兴盛才使得商业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现代资本主义真正开端。

  韦伯在本书中还探讨了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资本主义的内涵没有变,但外部现实悄然发生着变化,资本主义的精神也在不断演变。韦伯在讲解过程中除了纵向时间顺序的演进外,还不断地对各个地区的经济形态进行横向比较,英、法、德、俄,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都有所涉及。总的来看,韦伯的思想是全方位的,是社会、经济、政治甚至宗教相互关联来阐述和讲解的,想要完整理解韦伯的思想,这本书不容错过。

  《世界经济简史》读后感(八):经济的发展

  经济一词我们并不陌生,无论你是否系统的学过经济。下面简单的了解下,经济的定义:经济是价值的创造、转化与实现;人类经济活动就是创造、转化、实现价值,满足人类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 简单地说,经济就是对物资的管理;是对人们生产、使用、处理、分配一切物资这一整体动态现象的总称。这一概念微观的指一个家庭的家务管理,宏观的指一个国家的经国济民。在这一动态整体中,包括着人类的生产、储蓄、交换、分配的各项活动;生产是这一动态的基础,分配是这一动态的终点。   这本《世界经济简史》让我知道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以及走向。   《世界经济简史》由马克斯·韦伯著,马克斯·韦伯(德语:Max Weber,1864-1920)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政治学家,经济学家,哲学家,是现代一位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思想家。韦伯曾于海德堡大学求学,在柏林大学开始教职生涯,并陆续于维也纳大学、慕尼黑大学等大学任教。对于当时德国的政界影响极大,曾前往凡尔赛会议代表德国进行谈判,并且参与了魏玛共和国宪法的起草设计。是同泰勒和法约尔同一历史时期,并且对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确立做出杰出贡献,是公认的古典社会学理论和公共行政学最重要的创始人之一,被后世称为“组织理论之父”。弟弟为德国另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韦伯。      看完这本《世界经济简史》让我了解到经济并不是独立存在的,社会承载着经济,同时经济又作用于社会,社会在进步,经济也随之发展。   我简单的做了下分类,这本书在我看来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一、古代部分   可以说经济产生于农业,农业就脱离不了人,有人在了,那么家庭、氏族、村落以及庄园的出现必不奇怪,这里马克斯·韦伯简单的介绍了古代经济的发展成因及一些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法令的实施等方面。   二、近代部分   而近代部分可以分成两个小板块:   1、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期   工业的发展使资本主义更快速的发展,随着手工艺作业的衰退,工场生产的发展带给资本主义经济新的动力,工厂工业是反映社会需求的体现。矿业的发展对原有经济产生冲击力。   2、资本主义经济的成型期   工业技术的发展,从简单的人力开始借助其他能力,例如水力,动力等等。随着蒸汽时代的到来,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合理化的国家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国家而言,拥有名副其实的经济政策,稳定有效的经济政策不仅仅可以为国家赢取利益,还有利于社会的稳固,这里也不排除有其他因素,例如军事力量,法律制度是否健全等等。这期间银行,股份公司都得到充足发展。   马克斯·韦伯《世界经济简史》这本经济著作,从古代简单的经济到现代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通过这本书简单的介绍给读者。   这本书也为人们阐述了一个合理的国家对经济的重要性。比如:现今的中国,自近代走过的中国,充满了耻辱,以及民族的悲哀,而现在中国站了起来,不在是一头沉睡的雄狮,而是一头儒雅的雄狮。这其中足以看出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军事实力的提高。   我看来历史就是一本教科书,也是本集错的典籍。这本《世界经济简史》可以让你简单了解经济的发展。

  《世界经济简史》读后感(九):经典的“文科”经济学

  《世界经济简史》读后感(十):农业,资本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无名小卒

  在近百年的时间,欧洲的大多数国家,一直处于经济发展的领先地位,不管是因为地理位置上的优势还是因为其社会形态的原因,都值得深入了解和研究。可以断定的是,任何时期发达的经济都离不开农业作为根本,农业是一切经济腾飞的基础和根基。

  马克思·韦伯在《世界经济简史》一书中,首先从农耕时期的经济形态开始讲述,农业组织形态从最初的三圃制开始,到原始农业社会时期中家庭、氏族、村落的发展,到后来庄园制,马克思·韦伯对各个时期的经济形态做个详细的阐述和分析,用大量的详实的分析试图解释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为什么是在地中海沿岸。马克思·韦伯依据工业、商业、金融货币等论述顺序,证明资本主义之所以在地中海沿岸发展,不仅仅是因为地中海具有优越的地理环境,还因为其具备了内在动力——资本主义精神。资本主义精神的形成是加快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有效催化剂。

  《世界经济简史》的作者马克思·韦伯,是一名任劳任怨的经济学老师,这本书的成书是在他去世以后,由韦伯的夫人和他的学生一起用他上课时的讲稿整理以后才得以面世。书中对于资本主义为何在西方的形成,并且对欧洲各个国家有了显而易见的影响做了充分的说明。

  在《世界经济简史》中,韦伯首先说——是所有经济发展的开端都是原始农业共产主义。在农耕社会的初期,村庄之间没有道路,比如在下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欧洲最初的村落的形式。每个村落的周围被围猎区和森林包围,这样的地理结构虽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们之间的交流,但是对于土地和劳动力的管理却有着便利的条件。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三圃制耕作是将耕地分为三个区,这样冬季谷物,夏季谷物和休耕区可以在三个区域轮流进行。这样的制度下,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差异,平等是这个时期的最明显的特征。慢慢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因为土地所有权的更改,农民被分为两个阶层,一个是海得农和其他组织,一个不在海得农组织内的人。

  这就好像中国经历的春秋战国有着相似之处。人们最开始都是平等的,就是最高统治者也是禅让制,人们自觉的尊敬品德高尚的人,但是平等都是相对的,不平等才是永恒的。西方如此,东方也如此。

  在经济发展中,因为不平等引发的战争虽然消耗了许多辛勤积攒的财富,但是原始社会形态下的战争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平等带来安逸,忧患来自不平等,社会关系中的不平等在一定情况下也是推动人类向上奋进的动力。

  在历史发展下,人们开始走出自己的村落,走出自己的城镇,走出自己的国家。脚下的路不再被岁月掩盖,慢慢越有越宽。慢慢的农业被矿产,手工业,商业等行业抢占的劳动力,但是每一个行业产生,发展,壮大都离不开农业,虽说农业已经进入了机械化操作的时代,但是农业作为根基产业至关重要,但是农民却在365行中籍籍无名,默默无闻。

  也许是身份的限定,《世界经济简史》中关于农业的部分让我倍感亲切。读起来有一种穿越的感觉,农民,这个祖祖辈辈留给我的身份,让我在文字中找到了厚重感。土地的芳香,无论世界如何轮回,它不会有所改变。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