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劳阿毛说并购》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劳阿毛说并购》的读后感10篇

2022-03-21 15:40:1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劳阿毛说并购》的读后感10篇

  《劳阿毛并购》是一本由劳志明著作,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45.00,页数:25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劳阿毛说并购》读后感(一):第一遍读——工作日没读完161207

  听了华泰联合的学姐的分享,也听学长说华泰联合并购业务最强。关注了劳总的微博,找来kindle电子书,不同于亲历投行的生活视角,这本书前半部分,段子中融合着对业务的关注。可能是作者法律出身,也可能是并购业务本来就和法律密切相关,总之看到了很多证券从业法律那本书里,相似的规定。

  没从事过并购业务的我,好奇中带着陌生,想感性的去搞懂这些,但知识的局限,理性的知识内容的吸收还是要一步步来。哈,多读几遍劳总的书。哈,这本书难得又靠谱,特喜欢这种有实战味道的书,宝贵的经验。

  后半部分对初入行业的年轻人这也规划,知识积累,心态养成有启发,但时间不够了,只能等第二遍再看,给自己定了这周二起一天一本书的目标,看看豆上一天也只能免费下载一本。

  《劳阿毛说并购》读后感(二):白话说并购

  作者是国内投行并购业内人士,此书为其微博中的并购工作经验观点的总结和对日常生活的感悟,言语风趣,作为了解并购规则和实操的普及读物可以一读。

  好壳的标准:市值越小越好,相同市值而言股本越小越好,另外就是看壳是否干净,就是没有负债或有风险,并且能否顺利实现原油资产债务及业务的剥离。

  并购成长的企业首先要有战略和清晰的思路,其次还需要并购执行和整合的能力与人才储备。

  后面几篇生活随笔其实真不错,是作者真实感悟:

  心态是面镜子,人的区别不在于美丑和智商,更多的区别在于价值观,不同的人生看似是结果,其实根源于选择不同。

  吃亏这事意味着安全和持久,而占便宜只能是暂时的。

  钱的真正意义是在于转变成商品,消费商品给人带来的利益有现实意义,否则钱其实无意义的。

  《劳阿毛说并购》读后感(三):行家点评之《中国证券报》记者 任明杰

  并购重组 资本市场博弈论

  企业是经济的细胞,中国企业的并购重组承担着中国经济改革与转型的历史使命。面对WTO红利逐步消散、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粗放式发展方式难以为继、产能过剩日益深重等诸多不利的经济形势,改革与转型成为中国经济突围的出路。在这样的背景下,2013年也成为了中国企业并购重组的“元年”,并在过去两年的波澜壮阔中不断攀向高峰。

  并购重组的火热,客观上刺激了并购重组类型书的潮起,遍览眼下的书市,这样的书大约有两类:一类是并购法规类,一类是并购实务类。在大多数人的眼中,并购重组也是这般专业严谨而枯燥乏味。作为华泰联合证券并购部的联席负责人,并主持过申银万国换股吸并宏源证券、中纺投资发股购买安信证券等数十起并购重组的资深专业人士,劳志明(网名“劳阿毛”)总结过往14年的从业经验和体会,写了一本听起来“不那么专业”的书,叫作《劳阿毛说并购》。

  并购重组是资本市场的博弈论。博弈论复杂而枯燥,需要大量的数学计算进行推演,博弈论又十分生动而有趣,通过“囚徒困境”“智猪博弈”“性别战”等经典模型使其变得生动有趣。并购重组也是如此,既有专业而枯燥的实务操作,又有大量鲜活的并购案例,如何把并购重组写得深入浅出,专业严谨而又不失生动活泼也是劳阿毛在写作本书时首先要做到的。好在劳阿毛是业内著名的“并购段子手”,并购重组被他写得既有热闹又有门道,亦庄亦谐,娓娓道来。

  比如,在借壳上市中,本书把好壳的标准比喻为“年轻婀娜,肤白貌美”,也就是市值小、股本小。再比如,本书把产业并购的误区比喻为“女人逛街心态”,包括完全的机会主义,不知道自己想要啥,见便宜就想占,遇到打折就兴奋,重博弈而轻共赢,将砍价进行到底,迷恋新款,贪多逐热,股票支付和刷卡不算花钱等。在劳阿毛的笔下,并购重组的“里子”披着一层性感的“面子”。

  难得的是,在幽默轻松之外,本书不乏对制度的深刻反思。对于产业并购交易中交易方对定价方式、业绩承诺、补偿协议等一系列“凭什么”的质问,本书指出,产业并购的对赌制度安排,本质是对上市公司单边保护,故此称为单赌也不为过。从监管角度,旨在保护中小股东利益,但交易对方换股后也是中小股东,理应也在保护之列。事实上规则是以新的中小股东为假想敌,保护了大股东为首的老股东利益。相对于利益保护而言,交易公平性的保护才是真正的保护。

  中国并购重组市场的监管正是在这种反思中不断进步。从监管的尺度和价值取向而言,市场化改革的力度颇大。2014年对重组办法进行了修订,对并购重组松绑的趋势非常明显,处处体现着对并购交易博弈的尊重和监管的让位。并购监管不再关注方案本身的条件博弈,而更关注操作程序和信息披露。即从实体正义转向程序正义,从对并购到底对股东好不好转向披露得全不全。

  除了对制度的深刻反思,本书还有劳阿毛对并购重组复杂性和“难得糊涂”的切身体会。博弈论建立在“理性的经济人”的假设之上,并购重组的博弈则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既有对估值作价的精确考量,又充满对叵测人心的微妙把握。劳阿毛混迹并购圈十余年,对此有着切身的体会。金顶新光资产管理公司执行总裁李大卫为该书所作序言中提及,劳阿毛还有个爱好是弹弓。记得有次他说:“玩弹弓时,皮筋并非拉到极限才有最佳的回弹和精准度。其实,做人做事都差不多,要留有余地而不宜将势用尽,让几分给别人,留几分给未来,太在意会纠结会失望,太用力会受损。人生到头总算账得失都差不多,不值当处心积虑地精明。”

  交易的达成更是如此。精明到底往往深陷囚徒困境,各退一步方能海阔天空。所以,在本书中,劳阿毛一再提及“格局”二字,因为并购业务是高风险复杂的非经营性行为,对企业及企业家要求非常高,并购中需要局部利益跟战略利益平衡,而且无论基于交易合作还是后续整合,都需要企业家有格局来容人容事。但现实中有大身价的老板常有,有大格局的老板并不常有。

  中国的并购市场仍然年轻,势必也要经历一个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再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过程。在过往两年的并购高潮中,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市值管理大行其道。作为冷静的投行人,劳阿毛不但在实践中坚持基于产业逻辑的并购原则,也在本书中对产业并购的本质进行了深刻阐释。本书指出,并购对于企业而言是件大事,必须是服从于战略而深思熟虑的,背后应该是基于产业及企业成长逻辑,这样并购式成长才能真正持续。无论是境外的思科还是国内蓝色光标等并购成长的案例都支持这个观点。企业先想好为何而并购,在什么时点需要向那个方向走,是服务于规模的横向扩张,还是基于产业链条延伸的上下游整合,或者基于技术、客户或品牌识别等相关多元化等。

  《劳阿毛说并购》读后感(四):一颗写散文的心,却来写这么专业的内容

  可能与我性格和知识结构有关,正处于投行业务初学阶段,更加偏好一些成体系的书,不喜这种碎片化、散散的文章,因为从中很难提炼出需要的方法和工具…

  不可否认,劳阿毛确实有多年的从业经验,又能说会道,将一幕幕事件、细节描述的相当清楚…自嘲中透露出稳稳的自信。

  文中强调的,对客户的服务态度,对交易节奏的把握,对方案的设计,对项目的控制和执行,对谈判的掌握,都是业务中不可或缺的核心!不好说何者更为重要吧…

  拖了一周的时间,终于在这个周末将书读完…放下书,细细想来,脑海中也就只有这么几句话了:

  “全身心为客户着想,不要想着短期利益”

  “与客户共同成长,像高盛与XX公司(忘记名字了)”

  “IPO是与政府管制的博弈,并购才是真的市场利益的博弈”

  书是好书,只能是自己资历尚浅,难以吸收书中养分吧!且行且读书吧!

  《劳阿毛说并购》读后感(五):2-2016-2 并购+思考+人生:好书

  *****

  2016年读完的第2 本书,总第2 本书。

  阅读时间:

  20160124-20160127

  感悟:

  并购确实要比投行常见的发债以及非公开发行等再融资项目复杂得多

  阿毛哥有些段子好搞笑!

  后面的人生感悟让人深思

  摘录:

  12 市场化并购应该保护谁

  产业并购,监管思路要变,保证交易的公平而非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18 高额税负问题

  31

  IPO注册制对并购的影响

  43

  国资委与证监会的冲突:不同利益的代表

  188 宅

  在家宅着,不坐班很容易堕落,除非有特别强的自控力和事业心

  228 人的区别很大程度上在于价值观

  不同的人生看似是结果,其实根源于选择不同。

  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眼中的别人,其实就是你自己。

  229 我的父亲

  能吃亏有担当意在长久(能者多劳,吃亏是福),而占小便宜只是暂时的。

  生活的终极意义,不要为了物质利益而冒法律风险和健康风险。

  239 终极取舍

  在忙碌中,留个空间,静静想想做过的事。

  劳总后面的一些文章都可以进学校教材了,棒!

  《劳阿毛说并购》读后感(六):读劳志明《劳阿毛说并购》

  语言幽默风趣,讲并购也非常到点,尤其是三观很正:),是搞并购的必读书。

  20 交易价格高低并不是唯一因素,还要看发股价,因为二者决定了支付股份的多少。

  22 并购中介最核心的竞争力有三点:首先是对某特定行业的深刻理解,知道谁需要谁,谁跟谁有戏;其次是对交易有感觉,有平衡交易的经验,知道如何设计方案并引领双方沿着共赢的方向前行;最后就是资金优势了,能够在并购中提供融资服务,在资本的撬动下让不可能的交易成为可能。

  32 成熟的产业并购应该是战略驱动型而女人逛街都是随机娱乐型的。女人逛街主要在于过程带来的愉悦,而产业并购最终是要用结果来说话的。

  68 在壳公司市值确定的前提下,股本越小股价越高越好。小股本意味着重组后每股收益高,容易得到股东及监管的认可。

  78 根据最新的收购办法决定,类似同一控制下的不同主体间的转让,挽救财务危机公司,国有股无偿划转和因继承而取得股份等收购情形,收购人均可以申请证监会豁免要约收购义务。

  79 先保证30%股份能够取得,然后再通过部分要约收购的方式去增持10%。根据证监会要求部分要约收购后也需要按照收购方法规定,缴纳20%保证金或者履约保证后方可以实施。

  113 目前所有服务于定制退出通道的基金,未来的商业模式多半会有问题,主要难点在于资金募到了以后找不到合适的投资项目。

  118 决定并购的不确定性因素太多,所以说并购这事失败是正常状态,成了是意外之喜。

  投行在撮合交易的初始要忘我,才能最大可能地成就交易,但是最终也会涉及到跟客户就财务顾问服务价格进行谈判。

  应该按照低的价格,加上奖励条款。

  140 财务顾问核心价值不在信息传递,而在于专业判断和信用担保,博概率式的撮合交易被扣上不靠谱的帽子,两头忽悠的交易通常没戏,至少要牢牢把握住交易一方。

  172 投行核心本领有几点。首先,不靠关系就能把客户拿下,就是搞定人;其次,把交易和执行整明白,就是搞定事;最后,有能力识别并把握业务中的合法阳光投资机会,就是能赚到钱。

  《劳阿毛说并购》读后感(七):《劳阿毛说并购》——过尽千帆才能唠家常

  从一个有一定投行从业经验做过一些小项目的小兵的角度来看,《劳阿毛说并购》这本书值得一读。前面(第一二部分)谈并购能够看出来作者深入浅出,每句话背后都是故事,后面(第三部分及以后)的段子大约主要是讲给大众的,有点打酱油。想学技术和干货的还是老老实实按图索骥看一些案例比较好,但是有一些经验又想拔高看问题的角度,这本书值得一读。

  读的过程中我不由的不停地去想自己曾经做过的项目,扮演的角色,其他人扮演的角色,以及领导耳提面命提点过的那些话。作者是投行人,字里行间还是从投行的角度来写,与最近看的其他书籍(如大叔的《海外并购》,从企业法律人角度来写)一起看,相得益彰。

  1、并购市场初概念

  并购分类:借壳上市、整体上市、产业并购,其中产业并购未来是重点

  并购VS IPO:一个更市场化,一个更监管化

  2、关键问题

  壳资源:优劣、大小、干净、地址、其他因素

  剥壳:资产、负债、人员、负债规范

  借壳成本计算

  要约收购(此部分可以详细读读法规,或者看看保代考试书籍)

  估值作价:市场法谈,收益法报/评,成本法保底

  支付方式:发行股份原因

  其他:股份锁定、盈利预测、过渡期损益安排

  并购基金:盈利模式有三种,价值发现、成长分享、套利机会、估值调整

  战略思考:预期管理、交易的核心在于平衡

  人:靠谱(这个行业关于不靠谱的段子太多了)

  投行的并购业务:通道—做材料;协调—做项目;平衡—做交易;陪伴—做客户。(看到这,我不由发出杠铃般的笑声,我的boss是不是看过这本书呢?)

  独立财务顾问的角色:教练、运动员和边裁

  独立财务顾问做什么:方案设计能力、专业机构对话能力、操作流程绝对熟悉、高效协调会(并购时间表的重要性)、上市公司停牌时间的艺术

  中概股回归A股操作(此处的技术细节看完整本书我仍为明白,需要进一步学习)

  以上是整理出来的关键点,由于作者从事并购业务多年,技术和战术层面已不是作者关注的重点,战略和哲学层面才是,所以书中能够直接拿来用的知识不多,要学习技术层面的知识是需要去专题总结。哲学层面,每做一个案例回来翻翻书籍的前面,思考思考,还是会有升华。

  几句话总结本书:看本书就像是公司德高望重的大领导跟小兵们聊天的感受。你感到有很多感触很多线索,若有所思,不过仔细落实,又什么都没学到的样子;可埋头苦干一段时间,你发现还是想和大领导聊聊,聊聊他们的投行哲学。

  《劳阿毛说并购》读后感(八):远距离看并购

  刚读完《劳阿毛说并购》,暗暗自喜,因发现一本好书,感觉自己赚了一大笔。

  本书可分为两个部分,一部份围绕作者在并购领域的经验展开,谈了他对并购交易架构设计、收购与被收购方之间博弈与平衡、对客户的选择和培养、中介机构在交易中的角色等等问题的理解和总结。另一部分则与并购无关,是作者这几年工作生活的感悟,有些唠唠家常的意思。后一部分因与并购关系不大,被部分读者吐槽。可能是出版社为了赚钱,增加书的厚度而做的“买一送一”活动吧。

  虽然书的后半部分滥竽充数,但也不影响前面部分的质量,犹豫一下还是给它5颗星。

  本书适合有少许并购项目经验的人看,如果经验为零,可能无法体会本书的精髓,枯燥的规则看看就过。当然,因我自身并购项目经验不多,所以对书里内容也是一半理解一半含混。当然,这本书也不是解析并购交易的专业书籍,如果抱着要好好学习并购交易实际操作的心态,这本书不是答案。我认为本书最大的价值不在于专业上的评论,而是给读者一个视角,特别是对参与过项目但负责基础工作的低年级中介,让他们有机会在鸡毛蒜皮里抽丝剥茧,越过一堆堆资料的高山,从概念、交易、商业等宏观的角度来看待并购,回想项目,又会有不一样的启发。

  并购以前并非券商的主流业务,但随着经济活动的活跃,并购所占投行业务比重将会越来越大。相较于IPO的“监管思维”,并购对“交易思维”和“商业思维”的要求更高。因并购项目时间短、节奏快、任务多,交易各方利益各不相同,所以平衡各方利益、推进项目进行是券商很重要的软实力。IPO则不同,IPO中企业、政府各方利益是一致的,所以对平衡的要求相对较小。所以,比较花上3、4年的时间干一单大的,还不如多参与几个并购项目成长的快呢。

  在看这本书之前,刚看完另一本讲IPO的《梦想与浮沉》,巧的是该书的作者王骥跃与劳志明一样都是华泰联合的。《梦想与浮沉》偏重于IPO案例的介绍,《劳阿毛说并购》中未提到任何案例,更多的经验和感悟之谈。相同的是,两本书对中国资本市场都持同一的观点: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传统中介“监管思维”的工作方式将被慢慢淘汰,取而代之的将是真正的市场化思维。两本书结合起来看,对资本市场有了立体的认识。

  最后,我很不喜欢作者在书中老是用“女人”做比喻,以一种男性站在道德制高点俯视一切的高高在上,有种不尊重女性的感觉。想到这里,我决定给书减一星,给4颗星。

  《劳阿毛说并购》读后感(九):普及还不错

  如一位朋友所说,中国学者或者实务人士所出的有关并购重组方面的书,都可以翻翻,不必太认真,对本书亦可作如是观。就本人阅读所及,监管部门所出的出反而令人眼前一亮,如马骁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监管制度解析》(09年出的书需要更新)、施金晶的《《博弈与平衡——借壳上市监管制度研究》。本书的特点是语言轻松,晓畅明白,无晦涩之处。不足是写的比较零散,缺乏体系,干货不是很多。但作者从业十余年,还是有诸多心得体会可供参考。

  关于IPO和并购的差别,作者认为,IPO是参股权的公开发行出售,而并购多数是私权领域的控股权交易,但是在中国情况有些特殊,就是IPO资格申请,本质是行政许可导向而非市场交易导向,IPO的终极目的不是股票销售而是获得批准。而并购最为明显的特点是具有真正交易属性,是有与生俱来的市场化基因的。IPO项目没有交易对手,真正的对手是行政许可机关,主战场在交易审批。并购本质是交易博弈,其主战场在市场。(P150)

  从微观的角度如何看待并购?作者认为并购会涉及到具体财务、法律的处理,也涉及到交易里面博弈的人性和心理,是一个相对比较综合的技术活。想把并购这件事儿做好,不光得有扎实的功底,还得有对人性的理解,还得跟得上市场的动态发展。

  并购的市场变化:过去,大家赚证券化套利的钱,即一二级市场的估值差。现在买方也非常关注标的基于产业基本面的成长性,以及产业整合的逻辑,以及市场、监管部门传递出来的信号。这主要是因为证券化获利的空间下降,一二级市场套利的阶段已经过去了。

  上市公司为什么热衷于并购?一是IPO审核制度的影响,在IPO审核的引导下,投行以及企业更多关注合规性。而合规性没有毛病的企业从商业的角度来说未必是很好的企业,所以我们看到,很多通过IPO登陆A股市场的企业后续会出现成长性乏力的问题。二是,A股市场管制带来的上市公司高股价、高流动性,意味着上市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效应极高。上市公司给对手方的股份估值偏高,但标的能给上市公司并表实实在在的利润。

  《劳阿毛说并购》读后感(十):《劳阿毛说并购》

  小投资经理前来拜读。

  书比较风趣幽默,大概花了两三天时间才看完。正如毕业的时候,导师所言,在学校大可看无用之书 ,参加工作之后就要开始读有用之书了。感谢投行小兵和劳阿毛这波从业人员,能把他们在实战中的经验总结整理出来,为后来者开出一条道路。

  整体来说,书中的东西不大系统,有些是阿毛在不同场合的发言,所以有些会有重复,建议把书可以再系统化一些。在书的前面几章,并购和借壳交叉起来讲了,有点晕。

  文章涉及到并购的方方面面,并购兴起的缘由,法律,实操等等,对法律的解读部分,比单纯看法规要容易懂些,解释了法规背后的一些东西,比如这样设定法律的原因和影响。但是,如果法条本身比较晦涩的话,则解读下来也比较难懂。实操的话,比如,时间安排应遵循的原则,在工作上的协调等等。

  作者经历了资本市场的大风大浪之后,总结了一串关于做并购的心得,一些方法论:如和为人处世,与监管机构打交道的门道,并购的常识(一些惯常的东西),会觉得并购没那么遥远。

  劳阿毛在书中反复强调了几点,我在这里列一下:

  在并购中,券商不如在IPO过程中牛逼,券商主要是做服务的;并购是一个市场化的东西,需要平衡多方利益;并购存在不确定性,并购需以结果为重,并购到了才是王道;并购是一场舞台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然后,我就要去抄书了,抄完书之后,或许我会整理得更清楚。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