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当励志不再有效》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当励志不再有效》读后感10篇

2018-05-22 21:39: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当励志不再有效》读后感10篇

  《当励志不再有效》是一本由金木水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37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当励志不再有效》读后感(一):一本可以更严谨简洁的书

  先说说弊端与错误 一、事例不严谨: 耶稣,面对如此恶劣境遇,还能做到继续平静地爱吗?然而,当他从天国中再次显现的时候传递的第一个信息就是“愿你们平安”,这句话在耶稣复活之后出现了三次。 一本书的作者应该本着严谨的态度去印证道理和事例,不应该举例如此荒诞。 二、静坐有效性的解释清晰: 《自控力》一书对静坐的效用解释得更为精简清晰:“静坐训练里做的事正是我们审核控制自己需要面对的——把自己的注意力纷扰中收回,专注于最初的目标。” 三、“感恩、讲和、当下” 留于表面 与其强调“感恩、讲和、当下”,不如加上这样一句话更显深度:“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当你发现负面情绪并不能帮助你解决问题,而良好的情绪有助于事情进展,那么这些良好情绪可能就会成为你内在的智慧。” ——————————分割线—————————— 去糟粕取精华合理修改后,本书的精简笔记 一、控制人的因素:负面思维、负面情绪、潜意识习惯) 负面思维+负面情绪→人→受情绪本能驱使行动影响到潜意识,成为习惯、性格 平静的反面,就是烦恼——包括负面思维和负面情绪。 现代人的负面思维有个长长的名单忧虑悔恨、猜疑、自责、嫉妒头脑爆炸。现代人的负面情绪也有一个长长的名单:愤怒悲伤痛苦急躁浮躁焦虑不安。 潜意识是我们思维中的障碍,习惯是我们行为上的障碍。我尤其喜欢习性”这个词,因为它暗示着从潜意识、习惯、性格三者之间的推进关系——潜意识在不清醒状态中则表现为梦,在清醒状态中表现为习惯,当习惯固定下来,成为性格的一部分的时候,就可以称为习性了。 二、从控制自己开始改造 控制自己:负面思维+负面情绪→人→理性地审视选择(觉察、知道、判断决定)→在自己的选择下行动 烦恼没有年龄限制。从上学起,我们就开始了关于同学老师学业牵挂;走进社会,先是遇到爱情,然后遇到车子房子票子问题;步入中年,则肩负起爱人子女父母三座大山;好不容易完成这些重任,烦恼消失了吗?不,我们开始关注病痛和死亡——这是一生功课永远不完的功课。 与改造世界的大目标相比,改造自己的小目标来得还容易一些。想一想,世界是纷扰的、喧哗的、令人不安的,我们能让这个世界平静下来吗?不能,无需大胆的预测,就知道一百年也难。但让我们自己平静下来,不用一百年,今天就可以开始。 对于那些控制人的因素,我们可以对它们进行觉察、知道、判断、决定。 三、励志无效的原因 励志无效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第一,受情绪本能支配,未审视控制自己;第二,理性程度不够,未将外在知识转化为自身智慧;第三,知行分离,智慧没落实到行动坚持中去。 四、自控力的锻炼——静坐冥想(摘自《自控力》) 1.找一个舒适姿势原地不动,安静坐好。 2.注意你的呼吸。 闭上眼睛。要是怕睡着,你可以盯着某处看,比如盯着一面白墙,但不要看家庭购物频道。注意你的呼吸。吸气时在脑海中默念“吸”,呼气时在脑海中默念“呼”。当你发现自己有点走神的时候,重新将注意力集中到呼吸上。 3.感受呼吸,弄清自己是怎么走神的。 几分钟后,你就可以不再默念“呼”、“吸”了。试着专注于呼吸本身。你会注意到空气鼻子嘴巴进入和呼出的感觉感觉到吸气时胸腹部的扩张和呼气时胸腹部的收缩。不再默念“呼”、“吸”后,你可能更容易走神。像之前一样,当你发现自己在想别的事情时,重新将注意力集中到呼吸上。如果你觉得很难重新集中注意力,就在心里多默念几遍“呼”和“吸”。这部分的训练能锻炼你的自我意识和自控能力。 在冥想训练里做的事正是我们审核控制自己需要面对的——把自己的注意力从纷扰中收回,专注于最初的目标。 五、智慧的提升 1.主动思考:萧伯纳说“如果你只单向传授,他永远也学不会”。想要得到属于自己的智慧,就需要自己去主动思考。 2.学会质疑:这就好像我的脑海中一直幻想着马尔代夫很美,其实本人从来没有去过那里。如果自问:“我从哪里来的这种印象呢?”估计是报纸上,电视上,听人说的,甚至可能做梦梦到的。 3.实践印证:我们都知道黄金人山人海,因此我一直劝周围的朋友放假在家,避免节日出行。某次十一的时候,有个朋友要去大理,因为“听说那里很美”,而且“听说人没那么多”。我忍不住自己“正确见解”,冒昧地建议其三思而行,主要是考虑到中间转飞机还要几次,而且万一被她不幸言中“真的很美”,那去的人不更多吗?其实我的建议何尝不是思维,因为我也没有去过那个地方,但她觉得“很美”、“人不多”的信息呢?也同样是思维,因为她也没有去过。结果呢?这位朋友带回两条“体悟”:第一,大理确实很美;第二,以后黄金周再也不出门了!你看,受一圈罪后,果然得出了“内在智慧”, 4.知行合一: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王阳明。知识好是行动好的原因,行动好是知识好的表现,良好的知识应该在行动中体现

  《当励志不再有效》读后感(二):自我平静五步法

  读《当励志不再有效》需要一点耐心。作者讲的很迂回,要想平静的生活,就得修练使自己不平静的本领。所谓想知道平静自己的良方,先要了解平静的反面:不平静。了解不平静的根源,要掐下自己那些没用的繁复杂念。

  我是了解人类的思维活动的。很复杂,是一个庞大网络系统,有2的10方个神经支点,每一刻都有着活跃的在动,一千个一万个念头,真是可能产生的。要想控制这繁复的神经系列,让自己的身心平静下来,我们每个人还是要进行修练的。

  《当励志不再有效》是一本宣扬“励志可能无效”的励志书, 也是一本宣传“修心没有捷径”的修心书。终于,你遇到了一本和心灵鸡汤唱反调的书。来以为是那种跟鸡汤一样的告诉人要积极,正能量的。但实际却是从身边、从生活入手,平实中带着不可缺少的能量。我们之所以会有很多很多的痛苦、抑郁焦虑,往往只是因为我们拒绝接受现实,拒绝接受周围的真实状况

  我们叫是要的多,要了这个还要那个;付出的却想少,想更少。于是我们每天纠结在自责、懊悔、抱怨烦躁、痛苦、焦虑之中。

  生活的杂念从那里来?是什么让我们这样不平静?

  能从书里找到好多自己也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也许我们都只是这个世界上最的世俗之人,没有之最,只有更最。可是我们在世俗的外表下都深藏一颗内在的反思之心,我们一辈子都是在寻找自己我啊。作者文笔细腻流畅,文风非常的好,角度新,非常值得一看!很喜欢行文风格,很有长知识的感觉!

  《当励志不再有效》中说到自我平静的五步法。第一步是觉醒,先觉到醒,了解自己,了解我存在的理由,审念自己的各种念头,让本我出一。第二步:正见。正确的见解在哪里呢?佛教的说法,生活有八万四千种烦恼,而佛教有八万四千咱解药,或者说有八万四千把解开人生难题钥匙。第三步是定力,第四步是觉各力,第五步是精进。我说这些,是给没读者爆个料啊,想要平静的生活下去,可以按照这五步试修练试一试。

  《当励志不再有效》读后感(三):这确实是一本与励志无关的书

  不要看到书的封面有“励志”二字就认定这是一本与励志有关书,其实真正的内容也只有翻开页面以后才能清楚。《当励志不再有效》,里面没有励志故事,没有打动人心的励志感悟,有的只是以作者博取众家之长的人生悟性而道出的一系列解开你身心感知起因方法

  《当励志不再有效》是学识渊博经历丰富的作者金木水断断续续写了三年才形成的一本“干货书”。很多人年纪越大越把事情看得开,看得明,心中就有另一种信念追求的只是一种境界,不再对外在的东西表现浮夸。很多步入中年的人士更加信仰佛教,喜欢研究儒家思想,以此来净化心境。所以啊,这本书就是作者参阅了众多佛学,儒家思想,心理学,禅宗等书籍而推出的深层次的修心修身书籍。

  本书共分为两个部分:一、人类不平静的起源,二、平静怎样炼成的。

  不平静的表现有哪些,不平静又是怎样感知而来,在前半部分,读者能充分见识作者丰富的生物医学知识,为我们解析人类的脑部功能,意识与念头的传输。心理哲学与佛学类的经典知识怎能少得了为这种不平静念头作论证。作者从我们自身内部的身理构成到心理思想的发散,一步步认清自己,觉醒自己。当发现一切的麻烦是选择太多,而没有一把万能钥匙解决,那就只准备三把钥匙解决万事,第一把,感恩;第二把,讲和;第三把,当下。

  平静的炼成,当然得修心,修身。中西方的修心文化在这本书里融合。让我们随着作者给出的步骤实际操作起来吧。心的煅炼,即心理素质的提升,“正定”和“正念”这两个概念出现了,后面就听作者耐心地为我们讲解怎样做到这两种神奇境界

  定力,简单困难的一个词,一种能力。一种从内心智慧传递出的力量,潜意识中坚持我们的思想行为。提升定力、增进智慧,强大内心的定力帮助我们抵御外界的诱惑

  后面还有两个操作方法,待读者自己来寻求。怎样看待羡慕嫉妒恨,怎样看待后悔与忧虑,作者一一有给我们解答

  好吧,我想说整本书就像一个论述题,围绕一个话题苦心作者剖析论证举例,一步步掰正读者的心理认知,思维方式。这本书真的很适合参禅悟道的人士观阅,有一定人生阅历心性慧智的人士应该更喜欢

  《当励志不再有效》读后感(四):换了个说法的励志书,挺不错的,有实践性。

  第一章

  所谓“烦恼即菩提”,正是烦恼的折磨把我送上了自我平静的道途。

  本书中列出的五个步骤就属于按部就班完成的心灵自修方法,像健身手册朴实无华

  可以看出,不仅修心没有捷径,连读这本书也没有捷径。

  平静的反面,就是烦恼——还有快乐

  等多次狼狈不堪的经历,孔子的心情如何?他自我安慰:“别人不理解,我也不生气,这不也算君子风度吗(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那个“治未病”的故事。根据战国时的“鹖冠子”中记载,有一次魏文王问扁鹊说:“你家三兄弟中哪一位医术最高呢?”扁鹊说:“我大哥最棒,其次是二哥,最后才是我。为什么呢?我总是治疗病得快不行的病人,所以才给他们动手术、开烈药,诸侯因此都以为我医术高明。其实不然。我的二哥擅长在病开始的时候把病治好,因此他的医术仅仅是我们乡里的人知道。最棒的是我大哥,他在病还未发之前就把病治好了,因此他的医术只有我们家里的人知道。”

  同样道理,在烦恼“未发”时培养抵抗力,是代价最小、最有效的方法。

  当烦恼的时候,我们在做什么?答案一定是“思考”。

  作为人类的一员,我们都应该以爱思考、会思考为荣。 思考也不总是好事。判断“好和坏”的标准很简单——如果它带给我们快乐,当然可以继续思考;但是如果它带给我们烦恼,就不该思考了。如果明知不该思考而无法停止,我们就能体会到——有一种烦恼叫做胡思乱想。

  朋友,你有过这种经历吧,临到入睡大脑却拒绝入睡。不仅毫无困意,反而变得异常活跃,或者兴奋得睡不着,或者烦恼得睡不着,甚至感觉自己大脑里驻扎了两个相互矛盾的念头:一个在狂奔,另一个在叫停。狂奔的那位好像是主角,一会儿它在为过去的一天懊恼:“这件事情我没办好!要是当时怎样怎样就好了!”一会儿它又开始为没开始的一天操心:“明天怎么补救呢?别人会怎么看我呢?”直到自己意识到什么地方有些不对——也许想得时间太久,也许终于想得头疼——另一个喊停的念头才冒出来说:“别想了,太累了!”但这不会有太大的作用,即使我们试图转移注意,也不会有太大的作用,因为几分钟以后,原来的那个声音又回来了:“不行,还是放不下啊!”有人把这种念头一圈又一圈地在大脑中打转,形容为“天人交战”。其实这与天、人都

  朋友,你有过这种经历吧,临到入睡大脑却拒绝入睡。不仅毫无困意,反而变得异常活跃,或者兴奋得睡不着,或者烦恼得睡不着,甚至感觉自己大脑里驻扎了两个相互矛盾的念头:一个在狂奔,另一个在叫停。狂奔的那位好像是主角,一会儿它在为过去的一天懊恼:“这件事情我没办好!要是当时怎样怎样就好了!”一会儿它又开始为没开始的一天操心:“明天怎么补救呢?别人会怎么看我呢?”直到自己意识到什么地方有些不对——也许想得时间太久,也许终于想得头疼——另一个喊停的念头才冒出来说:“别想了,太累了!”但这不会有太大的作用,即使我们试图转移注意,也不会有太大的作用,因为几分钟以后,原来的那个声音又回来了:“不行,还是放不下啊!”有人把这种念头一圈又一圈地在大脑中打转,形容为“天人交战”。其实这与天、人都没有什么关系,只不过念头把我们的大脑变成了它的战场。

  胡思乱想和烦恼是什么关系呢?很简单,它就是烦恼本身。因为它既产生念头,又产生情绪。

  定时炸弹爆炸前,表面最平静”,

  现今如此流行的心理学很晚才作为一门科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以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为开端,至今总共才一百多年的历史。如果说“哲学是它的父亲,那生理学就是它的母亲”,

  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三位心理医生埃利斯、贝克、梅肯鲍姆提出了一种“更直接”的方法:他们不再启发患者,而是直接——纠正认知。

  认知疗法的哲学基础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埃皮克提图提出的“人不是被所发生的事所困扰,乃是被对该事的看法所困”。沿着这个思路,他提出了广为人知的ABC理论,用ABC三个字母代表认知中的因果关系:A.代表外界的诱发因素,即不幸事件;B.代表对该事件的认知,即大脑的解释;C.代表该事件引起的心理结果,即情绪和行为。

  他总结出了11种“不合理、不现实”的认知,后来被扩展为50种,我们很容易在头脑里找到它们的影子——

  绝对要获得生活中重要人物的喜爱和赞许 在人生中的每个环节和方面都能有所成就 人不能犯错误,否则就得受到严厉的谴责和惩罚 人不能遭受挫折,要按自己意愿发展事物 人对自身的痛苦和困扰无法控制和改变 面对现实中的困难和责任采取逃避行为 过分忧虑、担心危险和可怕的事 人必须依赖别人,缺乏独立性 过去的经历和事件对现在生活的影响是永远无法改变的 过分关心他人的问题 坚持寻求一个完美、正确的答案

  归咎于A,认为外界原因导致了精神疾病,但忽视了认知B在里面所起的解释作用。治疗的关键,在于纠正认知中的非理性信念

  事实上,烦恼经过了大脑的认知过程才产生,而且中间经常出错。

  心灵作家卡耐基的看法与认知疗法的分析完全一致,他说:“我现在深深相信,我们由人生体会到的心灵的平安和喜乐,不是因为我们身处何处,或在做什么,或我们是谁,完全只是由我们的心理态度所决定的。外在的环境影响实在非常有限。” 卡耐基还说:“我们面对的最大问题——事实上,几乎也是我们所面对的唯一问题——就是选择正确的思想。如果我们能做到这点,就已经步上了解决问题的捷径。”

  这又印证了认知疗法的结论:什么样的认知决定什么样的行为。如果认知(B)是积极的,那么就形成了快乐(C);如果认知是负面的,那么就形成了烦恼(C);如果认知(B)是不喜不悲的,那么就形成了平静(C)。

  宗教上的佛教,在仪式上包括烧香拜佛、祈祷法会、诵读经文,在信仰上包括生死轮回、三界六界、极乐世界。这些都与本书毫不相干。 而哲学上的佛教,也称为佛学,则完全没有宗教的含义。佛学是一种对人生和世界的思考,它的主要理论包括阐述人间烦恼的“四圣谛”、阐述万物规律的“因缘观”、阐述行为准则的“八正道”等等。这些显然属于哲学范畴,与本文的主题密切相关。

  佛陀的理论可以用“四圣谛”来统筹,就是所谓“苦、集、灭、道”这四个真谛。如果翻译成白话,“苦”就是烦恼,包括忧、悲、恼、坏、生、老、病、死等等;“集”就是烦恼的升起,“灭”就是烦恼的消灭;“道”就是走向自我平静之道。

  佛陀的理论可以用“四圣谛”来统筹,就是所谓“苦、集、灭、道”这四个真谛。如果翻译成白话,“苦”就是烦恼,包括忧、悲、恼、坏、生、老、病、死等等;“集”就是烦恼的升起,“灭”就是烦恼的消灭;“道”就是走向自我平静之道。佛陀的最终目标不仅是平静,而是“寂静”,这当然要深刻很多,

  什么是“五蕴”呢?“蕴”是聚集的意思,“五蕴”就是五种组成的意思。佛教认为世界包括“色、受、想、行、识”这五部分,其中第一项指的是物质(色),后面四项则指的是意识,分别对应我们的感受(受)、判断(想)、指令(行)和整体意识(识)。如下表所示—— 五蕴:世界的组成 佛陀对自己的这个理论很谦虚,他说:不要轻信我,不要轻信他人,请自己去体悟。那

  什么是“五蕴”呢?“蕴”是聚集的意思,“五蕴”就是五种组成的意思。佛教认为世界包括“色、受、想、行、识”这五部分,其中第一项指的是物质(色),后面四项则指的是意识,分别对应我们的感受(受)、判断(想)、指令(行)和整体意识(识)。如下表所示—— 五蕴:世界的组成 佛陀对自己的这个理论很谦虚,他说:不要轻信我,不要轻信他人,请自己去体悟。

  什么是“五蕴”呢?“蕴”是聚集的意思,“五蕴”就是五种组成的意思。佛教认为世界包括“色、受、想、行、识”这五部分,其中第一项指的是物质(色),后面四项则指的是意识,分别对应我们的感受(受)、判断(想)、指令(行)和整体意识(识)。如下表所示—— 五蕴:世界的组成 佛陀对自己的这个理论很谦虚,他说:不要轻信我,不要轻信他人,请自己去体悟。

  也就是说,佛教认为意识是这么产生的——外界与身体首先产生了接触,经过感受、判断、反应,最后产生了整体意识。用图大致示意“五蕴”的过程就是下面的公式。 合并一下并翻译成白话: 咦,怎么看起来那么眼熟呢?这不就是刚讲过的认知疗法的公式吗?没错。让我们再对照一下: 在“五蕴”中,外界的接触“色”对应认知理论中的诱发因素(A),“受、想、行”对应认知理论中的大脑解释(B),而整体意识“识”对应认知理论中的结果(C)。除了比认知疗法中的ABC理论要早几千年,别的,我没看出差别!

  苦:关于烦恼;1-3章 集:烦恼根源(妄想);4-6章 灭:停止烦恼(妄想);7-9章 道:走向平静;10-12章

  举个例子就清楚了。某“学霸”同学考了90分(外界因素A),却倍感自责(烦恼结果C)。为什么呢?因为这位同学觉得“100分才算成功,成功才算尽责”(错误认知B)。

  总结起来,摆脱烦恼总共三条途径——解决问题、纠正认知和逃避。其中“解决问题”是消除外界因素A,“纠正认知”是消除念头因素B,而“逃避”则是消除问题本身。

  亚里士多德似乎比较偏重第一种思路,他提出的解决问题三步骤——收集事实、衡量事实、采取行动,

  解决问题”仍是精英朋友们最惯用的方法。比如说,为业绩下滑而烦恼?那努力把业绩搞起来就好啦!为收视率下降而担心?那做宣传就好啦!为升职遇阻而抑郁?那找关系就好啦!如果不这样能干,怎么能叫“精英”?而且练习越多,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误以为自己能解决一切问题。可万一遇到一个过不去的坎呢?那就要读我们为“精英的烦恼”准备的专题了。

  可能还是有人会说:“就算我的认知正确了,就算我按照这本书中自我平静的五个步骤摆脱了烦恼的念头,我的车子、房子、票子还是要争取,我的家人、爱人、子女还是要照顾啊?”确实如此,但我们谈的是看似有关、实际无关的两个话题。 打个比方,搬东西需要肌肉,而你去健身房练肌肉,这好像很合理。好,我来问你,锻炼这件事,解决了搬家的问题了吗?显然没有,家具还是在那里等着搬啊。那为什么还要去健身房呢?因为它们是相辅相成、无法替代的两件事——搬家是一次性任务,而健身能提升你一辈子搬东西的能力! 同样的道理,本书的目的不在于如何解决哪个具体事务——外界的事务永远解决不完,而在于培养一种更重要的能力——如何与外界的烦恼和平共处。是的,没有听错,摆脱胡思乱想的内因、与烦恼的外因共处的能力。所以我们称之为“在不平静的生活中寻找平静”。

  大脑在人体中的不寻常之处,可以从几个方面看出。 首先引人注目的是,占我们体重3%不到的大脑,不成比例地占用了供血量的近20%,与之形成反差的是,大脑不承担消化或输送任务,又拒绝参与任何体力工作,

  我们的祖先怎么进化出这样一个“费力不劳作”的器官?

  2.念头不是你

  也就是说,佛教认为意识是这么产生的——外界与身体首先产生了接触,经过感受、判断、反应,最后产生了整体意识。用图大致示意“五蕴”的过程就是下面的公式。 合并一下并翻译成白话: 咦,怎么看起来那么眼熟呢?这不就是刚讲过的认知疗法的公式吗?没错。让我们再对照一下: 在“五蕴”中,外界的接触“色”对应认知理论中的诱发因素(A),“受、想、行”对应认知理论中的大脑解释(B),而整体意识“识”对应认知理论中的结果(C)。除了比认知疗法中的ABC理论要早几千年,别的,我没看出差别!

  从大脑的微观网络,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呢?也有三点。

  第一个启发,大脑复杂到我们无法想象。 猜猜大脑中总共有多少神经元?大约一千亿个之多!如果它们首尾相连,将好似一千亿根小电线。觉得

  第一个启发,大脑复杂到我们无法想象。 猜猜大脑中总共有多少神经元?大约一千亿个之多!如果它们首尾相连,将好似一千亿根小电线。

  第一个启发,大脑复杂到我们无法想象。 猜猜大脑中总共有多少神经元?大约一千亿个之多!

  第二个启发,意识的数量也多到我们无法想象。 算算总共一千亿个神经元,平均每个神经元每秒启动五次以上,每次都代表一个信号,这意味着,在你阅读这段文章的一秒钟内,至少超过五千亿个意识信号在脑中飘过,尽管它们未必都能最终转化为感受、念头、情绪,但即使其中一部分也非常可观了。

  第三个启发,意识“生生灭灭,生灭不已”。

  大脑中发生了两件事——觉察和知道,加起来叫作“觉知”。 “觉知”并非思维,因为大脑只在“知道”,并未对信号做任何加工,这与念头和情绪有本质区别。“觉知”也并非感觉,因为感觉基础信号,只有当这些信号被头脑“察觉并知道”后才形成“觉知”的结果。体会一下,当刚才握紧拳头的时候,是谁“觉察了、知道了”手的感觉?不是思维,不是情绪,不是感觉,而是“觉知”。它是在感觉、思维、情绪之外,最容易被忽略的另一种意识。

  道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可有没有认真想过,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我”的念头,不听“我”的指挥呢?

  念头不是你!所有的念头、情绪、感受,都不是你。

  因为刚才静坐的五分钟里,并没有任何情绪,但“你”却清醒地存在着,这说明情绪和“你”并不同时存在。

  这个实验同样证明了情绪和感受也不是你。因为刚才静坐的五分钟里,并没有任何情绪,但“你”却清醒地存在着,这说明情绪和“你”并不同时存在。

  佛陀喜欢用高度概括的方法。佛陀的原文虽不是这句话,但他说了更概括的“一切行无常”。

  佛学认为:感觉是无常的,念头是无常的,情绪是无常的,记忆是无常的,连自我意识都无常。佛学把“不断生、不断灭”当作世间的基本规律,包括念头在内。

  总结一下:意识是可以被分解的,念头是不断生灭的,念头不是你。跨越两千多年的佛学,与现代医学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似的,‘念头不是你’,对我们有什么意义吗?”有!而且是个天大的好消息。试想,如果胡思乱想的念头是我们的一部分的话,自己怎么摆脱自己呢?

  既然“念头不是自己”,下面我们摆脱烦恼的念头就有据可依了。

  要甩掉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很容易,而要甩掉像影子一样若隐若现的念头却并不容易。让我们先看看有哪几种可能的方法。 对任何疾病的诊治,大致不外乎三种思路,通俗地讲就是“清”、“堵”、“断”。所谓“清”,就是定点清除;所谓“堵”,就是从外部隔离;所谓“断”,就是切断内部通路。

  这里我们还是把“想”和“行”合并为“念头”。)

  只有从受上入手

  对佛教来讲,物质世界是精神世界的一部分,即“色蕴”。因此,佛教思想里的“物质”不是所有物质,而是我们能感觉到的物质。

  佛陀在《阿含经》中的“六触入处经”中平铺直叙:“如实而知六触入处……即会解脱”。也就是说,真实观察眼、耳、鼻、舌、身、大脑(六触入处),可以切断烦恼(即会解脱)。

  他不仅告诉了我们哪里不需要关注,而且告诉了我们哪里需要关注:不在别处,就在我们的眼、耳、鼻、舌、身和大脑,即我们的“内部”。

  为什么“不要在乎外界”还不够?原因很简单:如果简单切断与外界的联系,后续没有行动、没有落实。那如何有行动、有落实?方法也很简单:在不在乎外界之后,把注意力拉回我们最容易忽视的——内部。 这正是佛陀所说的意思。他不仅告诉了我们哪里不需要关注,而且告诉了我们哪里需要关注:不在别处,就在我们的眼、耳、鼻、舌、身和大脑,即我们的“内部”。

  3.第一步:觉醒

  *从觉到醒 *我觉故我在 *觉知念头 *审核念头 *觉知身体 *认识自我

  从“觉知”的定义可以知道,这种特殊的人生智慧并非道理,而是体会。

  不仅要从梦中醒来,更要从无意识的思维乱流中醒来,从我们的人生大梦中醒来。

  醒”是相对于“迷”而言的。在生活中,我们被什么“迷”住了呢?当然是被念头迷住了,既包括错误的念头,甚至也包括正确的念头。如果要定义“觉醒”的话,就是“觉知并摆脱念头的控制”。

  醒”是相对于“迷”而言的。在生活中,我们被什么“迷”住了呢?当然是被念头迷住了,既包括错误的念头,甚至也包括正确的念头。如果要定义“觉醒”的话,就是“觉知并摆脱念头的控制”。

  名思义,“醒”是相对于“迷”而言的。在生活中,我们被什么“迷”住了呢?当然是被念头迷住了,既包括错误的念头,甚至也包括正确的念头。如果要定义“觉醒”的话,就是“觉知并摆脱念头的控制”。

  名思义,“醒”是相对于“迷”而言的。在生活中,我们被什么“迷”住了呢?当然是被念头迷住了,既包括错误的念头,甚至也包括正确的念头。如果要定义“觉醒”的话,就是“觉知并摆脱念头的控制”。

  不仅要从梦中醒来,更要从无意识的思维乱流中醒来,从我们的人生大梦中醒来。顾名思义,“醒”是相对于“迷”而言的。在生活中,我们被什么“迷”住了呢?当然是被念头迷住了,既包括错误的念头,甚至也包括正确的念头。

  不仅要从梦中醒来,更要从无意识的思维乱流中醒来,从我们的人生大梦中醒来。

  醒”是相对于“迷”而言的。在生活中,我们被什么“迷”住了呢?当然是被念头迷住了,既包括错误的念头,甚至也包括正确的念头。如果要定义“觉醒”的话,就是“觉知并摆脱念头的控制”。

  《当励志不再有效》读后感(五):解构励志

  作者在书中主要介绍了其“自我平静的五步锻炼”:觉醒;正见;定力;绝知力;精进。现如今,励志大多与心灵鸡汤捆绑在一起,本书另辟蹊径,主张“励志不再有效',却也是货真价实的励志治愈书。作者力求更贴近读者的内心世界,也期待此书能比通常的心灵鸡汤更有效些吧。

  以理性的细腻流畅的笔触写就独到深刻的见解,不乏幽默。是一本宣扬“励志效果有限”的励志治愈书, 也是一本宣传“修心没有捷径”的修心书。在心灵鸡汤愈演愈烈的媒体上,我们终于遇到了它。作者首先就声明,这是一本和心灵鸡汤唱反调书。作者金水木说:“只可惜速效的,往往是短效的;最有效的,也是最容易反复的”,作者的目标就是要写一本干货书、有益的书。它从身边的生活入手,在平实处讲解能量的功效。深度剖析最真实的情绪反应,探秘痛苦、抑郁、焦虑等负能量的来源。在分析中,在论述问题的同时,我们可以从书里找到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书中提出的“五步锻炼法”可做具体的解析如下:第一步是觉醒,觉醒就是要不要沉迷于一事一物,要觉知并摆脱念头的控制。第二步是正见,就是要有正确的见解,要有一个悟的过程。第三步是定力,就是要摆脱局促不安的状态;第四步是觉知力,这是能抓住念头的特殊心理能力,改变不好的习惯。第五步是精进。就是持续的努力,坚定信念,摆脱懒惰和逃避等负面情绪。

  本书的思考角度也很特别,给人很大的启发,常常会给读者带来新的思考思路。就像书里说的:“智慧不是知识,不是经验,不是思辨,而是超越自我中心的态度。”

  《当励志不再有效》读后感(六):愿你能看到那缕阳光,发现生活的美

  曾几何时,我也是一个鸡汤爱好者,看到一些励志的文章或者句子,就像饿了好久的人看到了面包,又像在黑暗里呆了太久的人看到了光,那时候我激动、兴奋,甚至会把其中的句子摘抄在本子上,用来警醒自己。好像,生活因为这些励志的故事或者句子,就能变得不一样。

  不知道什么时候励志鸡汤开始盛行,而随着年纪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对这些鸡汤反而变得不感冒,甚至有点儿反感。一次又一次戏谑着告诉自己,珍爱生命,远离鸡汤。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这样一本《当励志不再有效》吸引了我,暂且不说书的内容,单单名字已引起我足够的兴趣。

  当我开始看的时候,看到作者前言说的,这是一本不一样的书,而这本书前前后后的经历了三年,更增添了我的兴趣,我很想知道,历时三年写出来的书,到底是怎样的一本书。毕竟,在这个讲究时效的年代里,有的人只是为了写而写,有的人为了混口饭而写,有的人为了跟风而写。真的考虑到读者的感受以及对得起自己良心的好作者,越来越少。

  于是我以为我很快能把这本书看完,然而我错了。我属于理科白痴,也不算白痴,就是对偏理科性质分析的文字看不进去,在大好的周末,每次都是一本正经的抱着书,打算至少看一大半的时候,居然被催眠,睡着了。也许,在感性的文字世界里太久了,又有点儿文艺的我,突然接触到如此大篇幅的研究人的念头是如何产生的,人的大脑的构造,以及意识的形成,突然,失去了方向感。

  加上手头上还有别的书,于是,终于在自己都看不下去的时候,强制自己去看。当我再次回归书中,对书的构造有了大致的了解,书的框架很清晰的呈现在眼前时,我笑着对自己说,不要被作者开篇的话吓到,这本书再如何不同,也是要给读者看的。

  我是怀着敬畏之情来看这本书的,书里面涉及到很多我没接触过的内容,让我眼前一亮的同时更多的是理解上的困难。明明每个字我都认识,然而,拼凑在一起,所表达的意思,要思考很久。

  我是一个容易暴躁的人,情绪化,每次都是不受控制的大发脾气。这本书从根源上分析了人为什么会愤怒,而又在参考很多本书的基础上,引述了如何做到让内心平静。对我来说,帮助挺大。

  就像书中所说,人这一生太复杂,遇到的问题太多,很难有一把万能钥匙去解决所有问题。书中也提到了良好的习惯对一个人的影响,在有些时候,与其焦躁不安不如切实的行动起来,为改变现实中的不满去做些什么,事实证明,这比只想不做好太多。

  烦恼不是只青睐凡人的,那些精英同样也有烦恼,甚至不比凡人少。

  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你的一生,想要如何度过,这取决于你自己的规划。不要效仿很多地方看到的一句话,看了无数励志书,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不痛不痒的话和文章,对于病入膏肓你的来说,没什么卵用。

  平静的力量是伟大的,也是神圣的。当你能够静下来,听听内心的声音,知道自己真正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时,你已经离成功近了一大半。

  可以很诚实的说,这本书,我断续用了不到20天的时间啃完,真的是啃完的。太多的内容还是没弄明白。这只能说明两点,一是我看的书太少了;二是这本书真的是一本不一样的书。想想这也难怪,作者花费了三年的时间才完成的心血,我这个天分平平的读者,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读懂读透呢?

  对于一本不一样的书,短期之内我是没勇气再看一遍。等待某个时刻,内心平静,再去邂逅作者所写的某些篇章吧。也许那时候,和现在的感触又会不一样。

  希望,大家都能和作者一样看到生活中的阳光,发现所在城市的美,找到解决烦恼的钥匙。

  《当励志不再有效》读后感(七):当励志不再有效:自我平静的5步锻炼

  一、这本书主要讲了什么?

  全书从心理学和佛学角度,阐述了不平静的根源来自念头,尤其是负面念头,它操纵我们的认知,鼓动我们的情绪,是我们要面对的头号对手。

  但念头无形,不断生灭,速度极快,我们很难捕捉它,更别说控制它、消灭它。因此作者提出,要修炼自己的定力和觉知力。

  所谓定力,就是把向外的注意力拉回内心世界。所谓觉知力,就是察觉并知道的能力。它不同于感觉,感觉是一种被动的神经信号,而觉知是一种主动的、清醒的警觉状态。

  有了强大的定力和觉知力,我们就能捕捉到狡黠的念头,让浑浊的思绪沉淀下来,让潜意识浮现,并与正确的道理合体,从而优化我们的潜意识,达到觉悟的状态。

  至此,我们就找到了一条通往内心平静的道路,也是通往人生智慧之路。

  我们为什么要追求平静?人生的意义不应该是追求快乐吗?平静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这些,我会在本文的最后,告诉你终极答案。

  二、谁适合看这本书?

  (1)喜欢看励志的东西,但又觉得这些对自己效果甚微的人。每次回到现实场景,还是会被打败,不知道问题的根源在哪里的人。

  (2)难以控制自己的负面念头(比如焦虑、嫉妒、自责、后悔等)和负面情绪(愤怒、悲痛)的人,全书有观察这些念头和情绪的实操法,本文也会简单介绍。

  (3)期望在纷扰尘世中,找到一条获得内心平静道路的人。这些人不一定是被琐事困扰的人,相反他们可能深深懂得平静的强大力量,已经踏上了修心之路。

  准备好了吗?一起揭开烦恼的谜团,直视内心的暗流涌动,找到通往自我平静之路。

  01 我们的烦恼从何而来

  想象一个场景,你在公司餐厅吃饭,你的上级和一个部门同事走进来,你冲他们招手示意,但他们聊得正开心,只是望了一眼你这边,并没有走过来,而是就近坐在了一张餐桌上。整个过程,他们都交谈得很愉快,直到离开餐厅也没有跟你打招呼。

  你不禁想起昨天有个方案被领导指出有漏洞,考虑不够周全。你开始猜测,是不是昨天的方案没写好,所以领导不高兴了…?

  接着你开始后悔和自责,要是提交方案前我再仔细核对一下就好了…然后开始忧虑,以后会不会领导都不待见我,而是把重任交给那个同事…?

  然后你又觉得自己思想太负面,不该这么胡思乱想…可是很快,新一轮的胡思乱想又淹没过来,一顿饭,让你吃得很糟心…

  其实事情的真相是,他们俩根本就没看到你。

  但胡思乱想,早已把你拖进了烦恼的泥潭。

  你看,让我们内心不平静的根源,其实是念头。

  佛家所说“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正是此意。

  对此,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提出的情绪ABC理论也说明了这个道理。

  很多人都以为是外界的刺激事件(A)导致了我们不好的情绪和行为(C),但其实他们都忽略了重要的B环节,也就是大脑是如何解释我们受到的刺激,这才是导致(C)的直接原因。

  有人会说,知道这个理论不就好办了?我努力去改变大脑对外界刺激的解释(B),就可以扭转情绪结果(C)了,可是事情真的有那么简单吗?

  念头的力量,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强大。

  02 念头究竟有多强大?

  (1)念头能控制我们的认知

  美国喜剧演员埃莫·菲利普斯曾讲过一个笑话:“过去我层认为大脑是我最重要的器官,但随后我又想,等等,这是谁告诉我的呢?”

  这个笑话如此之冷,却让我们不寒而栗。大脑中的念头居然如此之强大,甚至可以控制我们的认知,并且让我们深信不疑。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精英人士患上抑郁症或焦虑症而不自知,因为他们太“相信”自己的“思维判断”了,并且“执着”,比普通人都要更强烈,所以更难扭转。

  难怪很多人陷入偏执,入了魔怔,都是被念头控制而不知,或者说“他们以为自己知道”,但实际上,这种“以为”也是念头告诉他们的。

  是不是细思极恐?

  还没完,念头的强大还不止于此。

  (2)念头能自发调集我们的情绪

  试想一下,你在拥挤的公交车上,司机紧急停车,旁边的人踩了你一脚,这时候你的感觉神经接收到的信号是——好痛!

  很快念头就启动了——我要逃避或者反击!于是身体根据这个念头迅速调集全身的能量,你的怒火一下子涌上头,恶狠狠地瞪着踩你的人,或者准备破口大骂司机会不会开车!

  你看,整个过程似乎是瞬间完成的,你都没有反应过来,是“谁”让你这么干的?是“谁”把你的愤怒情绪给叫出来的?整个反应链太快了,你都没有意识到,就已经结束了。

  情绪就像条恶狗,念头这个主人一发令,它就猛地冲出来乱咬人,以至于“你”这个主人,反被它们俩(念头和情绪)带着跑,而丝毫未察觉。

  (3)念头能“潜伏”在潜意识中

  这恐怕是念头最强大也最可怕的力量。

  我们平时是看不到潜意识,但我们能看到潜意识的结果,那就是习性,包含习惯和性格两层含义。

  每个人都有习惯性地行为、习惯性地情绪、习惯性地思维方式,它是一种“无人驾驶”的自动模式,一旦触发机制打开,全程不受控制和阻拦地自动运行,直到结束。

  就像上面那个故事,在公交车上被人踩了之后迅速发怒,这是一种习惯性的行为和情绪,折射的是习惯性的念头:我要对别人的错误发怒。

  你看,一旦负面念头占领了潜意识,它们就让大脑和身体启动“无人驾驶模式”,自发并且迅速地完成各种失控的情绪和行为,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念头的力量如此强大,就没有办法控制它吗?有。

  03 让念头俯首称臣

  前面总结了念头之所以强大:

  一是太快,难以捕捉。二是太强,难以抗衡。

  因此,我们的破解方法是:

  第一,修炼自己“迅速捕捉念头”的能力,即“定力”和“觉知力”。

  第二,修炼自己“抗衡负面念头”的能力,即引入“正见”(正确的见解),优化潜意识。

  为了方便理解,这里通过一个故事来讲解全过程。

  想象一下,你是一个武侠人士,你的任务是寻找一本武功秘籍(你期望的结果),但你却闯入了一片迷雾森林(烦恼之中),周围有许多透明的幽灵(各种杂念,这里特指负面的念头)在你的身边围绕,它们发出狰狞的笑声,在你的前后左右旋绕,期待在你心智不够坚定的时候,入侵你的身体来控制你(控制你的认知、情绪、行为)。

  第一步,开启定力和觉知力

  这时候,你要坐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入定,即盘腿而坐,开启自己的定力和觉知力——周围太嘈杂了,你必须要能够分辨,这些幽灵(念头)都是谁,它们在哪里。

  (1)开启定力,就是将向外的注意力拉回你的身体,拉回你的内心世界,让体内气流汇于丹田,渐渐忘却周围幽灵(念头)嘈杂的声音,达到忘我的状态。

  (2)开启觉知力。通过你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身体的能量,感受这些幽灵(念头)给你的刺激,努力分辨它们是什么,在哪里。

  比如,一个幽灵冒出来,在你眼前晃动:“你现在很生气,如果不是刚才救那个人,你是不会误闯进走这片森林的,你就不该救他的……”

  你静静觉知,这个幽灵(念头)名叫后悔。

  这时候,又一个幽灵冒出来,在你的右耳边低吟:“师傅让你出来寻找秘籍,你却把自己困在这里,没人会来救你,你也完成不了任务了……”

  你静静觉知,这个幽灵(念头)名叫忧虑。

  这时候,又一个幽灵轻拍你的肩膀:“你想要武林秘籍,不仅仅是为了师傅吧,还不想输给你的师弟吧,他3年的修炼就取代你7年的修炼,成为师傅最得意的门生,你看看同门其他人看你的眼神,他们都在笑你好可怜……”

  你静静觉知,这个幽灵(念头)名叫嫉妒和恨。

  是的,就这样不抗拒,也不追随,知道而不反应,安静而专注地,听听这些念头在说什么,看着这些念头在你的世界里逐步清晰起来,明确起来,从透明状变成实体。

  第二步,引入正见,优化潜意识

  当这些念头全部现身,你就要拿起手中的“三把利剑”(正见),将它们一一挥斩。

  (1)第一把:感恩。

  被困迷雾森林这么久,感谢上天还让我活着。感谢师傅7年的教养之恩,如果没有师傅,就没有今天的我。感谢师弟的出现,让我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比我更用功的人,我应该要向他学习,正是因为有他,我才有源源不断的动力。

  (2)第二把:讲和。

  师傅重视比我武功更厉害的师弟,是师傅的选择。同门师兄弟可怜我的处境,也是他们的想法。我不能用我无法控制的东西跟自己较劲,我只能选择更加努力,拿到武功秘籍获得师傅的认可,或者降低我自己对他们的期望,如此,我才能问心无愧,心无纷扰地继续好好地活下去。

  (3)第三把:当下。

  救人的事情已经过去了,我无法改变,所以无需关注。而我会不会得救,或者自己走出迷雾森林,那是未来的事,也无需关注。我只需要关注当下,找到这些困扰和阻碍我走出森林的幽灵,抓住他们,消灭他们,迷雾就会散开。

  就这样,用“三把利剑”挥斩那些显现出来的幽灵(念头),觉知一个,挥斩一个。当你把它们通通消灭了,迷雾就会散开,你终将拿到属于自己的“武功秘籍”(人生智慧)。

  04 我们为什么要追求平静

  故事讲到这里,可能有人可能要问,我们为什么要追求平静?人生不是应该追求快乐吗?

  的确,追求幸福和快乐都每个人的愿望。但遗憾的是,老天爷不会只给你快乐,它通常是买一送一,既给你快乐,也给你痛苦。

  那平静究竟能带给我们什么呢?

  (1)常应常静

  佛陀曾经说过,这世间有第84种烦恼,那就是期望人生没有烦恼。从这我们可以看出,人生的烦恼永远存在。

  我们说不平静的起源是念头,并且念头不断生灭。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觉知念头,觉知一个,决策一个,是选择放行,让它进入潜意识带给我们正能量,还是选择切断,让它随风而去。

  这种不断觉知和决策的状态,被老子称为“常应常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生活中的修行”。因此,并不是所有的人生经历都可以称之为“修行”,除非你带着一颗觉察的心。

  (2)明觉生活

  即明明白白地觉知自己当下的状态,而不是浑浑噩噩地度过一生而不自知。

  明觉的生活,会让你“安住”于当下,因为你知道自己此刻在干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喜不喜欢这样做,需不需要调整状态。

  明觉的生活,还会让你充满好奇。试想一下,你有没有仔细的观察过一颗葡萄,它的外形、颜色、大小、触感,当你剥开它的表皮,你又看到了它的果肉是什么颜色,含在嘴里时是怎样的味道,怎样的感觉,吞下去的那一刻又是什么感觉。你看,当你明明白白地体会自己当下的状态,就会发现很多生活中被忽略的美好和乐趣,你的生命也会因此变得更丰富,更有乐趣。

  (3)获得幸福

  如果让我用一个字来形容平静的本质,我觉得是“独”。也就是说,世间万物,包括你的身体,你的念头,你的情绪,都是“心外之物”,你只是一个“觉者”,在一旁安静地看着它们,知道却不一定要做反应。

  难怪佛祖在菩提树下静坐六天六夜后悟出人生智慧——“一切众生皆有觉性”,难怪佛祖从不称自己是神,而称自己为“佛陀”——这个词的本意是“觉者”。

  愿我们都能成为一名“觉者”。

  什么是幸福?

  伊壁鸠鲁说:“身无痛苦,心无纷扰。”

  我想,这就是自我平静的终极意义。

  以上,就是读书笔记内容,感谢阅读。

  :读书笔记原文链接http://www.jianshu.com/p/aff2ba68e6a5

  更多拆书笔记可关注微信公众号【诺年拆书】(ID:nuonianchaishu)

  《当励志不再有效》读后感(八):拿什么来拯救想励志的你

  在这个每天都充斥着鸡汤的信息时代,故事里的励志人物口号喊的震天响,确实让浑浑噩噩,一成不变的你为之一振,犹如突然精神抖擞的大公鸡。但在报鸣第一天后,就销声匿迹了。励志口号响亮,但不能给你加大马力。金木水在他的《当励志不再有效》中,不教你喊口号,而是从理论和方法层面阐述了烦恼的来源,如何平静,为什么励志不再有效等。

  与励志反其道而行的是非励志法,是金木水从哲学意义上的佛家获得启示而得来的。他把佛家创始人佛陀奉为哲学老师,则称自己成为活着的“佛学”,不止他自己对佛学的喜爱,他的太太更是个活着的“佛教”,每天在家念佛经,是个十足的佛教徒。从作者本人及家庭对佛教的认同和重视,就可以看出佛学理念深深影响了他的想法和行为,也就有了这本具有浓郁佛学理论的《当励志不再有效》。

  佛教作为古老东方的一门高深学问,其理念必定影响深远。他认为佛学是对人生和世界的思考,因此书中通过引入佛学关于烦恼的“四圣谛”、万物规律的“因缘观”、行为准则的“八正道”理念,以通俗的表达方式,阐述平静的重要性和获得平静的五步锻炼法。

  人之所以不能平静,就是因为烦恼太多,也就是胡思乱想的念头太多。佛陀说:所有人类都有八十三中烦恼。也从佛学的角度论证了烦恼的不可避免性,正因为其存在性,首先就需要觉醒,认识到烦恼的念头。作者称自己为觉者,他也是倡导我们用觉醒去认识烦恼,然后才能解决烦恼。

  佛陀在二十九岁时出家,苦心修行了六年,后在菩提树下连坐了六天六夜,才体悟出人生的智慧。因此作者在解决烦恼,获得平静的五步法中,对于定力,他提出用减压静坐法获得,也是从佛学中获得的启示。这种静坐法现在逐渐引申成了都市高压人士的减压之道,各种静修法越来越受重视。

  这些理论的最本质的还是寻求内心的平静,通过这种外在静坐的形式,得以脱身于繁忙的生活和工作,让人们为自己的心灵腾出一片净土,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自身的问题。这又与古人的日省三身不谋而合,同样都是放空外物,察觉自身。这样的方法也解释了为什么励志口号那么响,我们依然无改变。真正的拯救自我是从自身找问题,然后解决并改进,而不是靠外在的口号。

  书中的理论融入佛学的智慧,通读起来可能不如励志故事有趣,但是作者作为一名理学专业的人士,他逻辑鲜明的向你强调励志口号再响,不如内心平静重要,并教你如何做到内心平静。

  《当励志不再有效》读后感(九):一本“反励志”的奇书 ——读《当励志不再有效》有感

  一本“反励志”的奇书

  ——读《当励志不再有效》有感

  文/岸晓风

  用“泛滥成灾”这个词来形容当前励志类、心灵鸡汤类书籍一点都不过分。当你走进新华书店是如此,走进民营书店是如此,即便你看到路边的盗版书摊,照样是励志书的天下。当然,有需求才有供给,励志书有这样大的市场,也代表了现代人对于励志的巨大需求,按照罗永浩先生的说法,“鸡血”是必须要经常打的,虽然也就是一本书中一章、一段话甚至是一句话。

  当然,现在又有一些新的名词。比如中纪委“苍蝇老虎一起打”,里面就提出了,反腐要标本兼治,先治标,再治本,通过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励志书也是一样的,我们需要励志书,需要心灵鸡汤式的文字,但是这都是“治标”,却是“管得了一时”而“管不了一世”。那到底要怎么办呢?

  不要急。一本叫做《当励志不再有效》的奇书已经横空出世了。作者金木水是一位横跨中西文化的实业家、学者,他仿佛《笑傲江湖》里风清扬,将绝妙的功夫随手施展,遇强则强,遇弱变强,成为江湖中的“一朵奇葩”。

  作者首先就声明,这是一本和心灵鸡汤唱反调书。励志书就如江湖中的正统门派,而作者创立是“明教”,因为作者知道:“只可惜速效的,往往短效的;最有效的,也是最容易反复的”,作者的目标就是要写一本干货书,要永久的解决励志的问题。那么作者开的药方到底是什么呢?

  简单的说,就是一个词:“平静”。按照本书的定义,平静一时平静,而是常应常静;不是外表平静,而是内心平静;与世隔绝,而是顺时应势。归纳为一句话,在不平静的生活中寻找平静。对此,书中提出了“五步锻炼法”。第一步是觉醒,觉醒就是要不要沉迷于一事一物,要觉知并摆脱念头的控制。第二步是正见,就是要有正确的见解,要有一个悟的过程。第三步是定力,就是要摆脱局促不安的状态;第四步是觉知力,这是能抓住念头的特殊心理能力,改变不好的习惯。第五步是精进。就是持续的努力,坚定信念,摆脱懒惰和逃避等负面情绪。

  当然,既然是“反励志”,就要有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这本书在论述问题的同时,也有大量“修炼”的方法。到时,兴许一个全新的你即将闪亮登场。(联系邮箱:anxiaofeng998@126.com)

  《当励志不再有效》读后感(十):懂得自我平静,励志才会是有效的

  懂得自我平静,励志才会是有效的-评《当励志不再有效》

  文/信实的精灵

  金钱让人丧失的,无非是他原本就没有真正拥有的;而金钱让人拥有的,却是人并非与生俱有的从容和沉重。金钱会让深刻的人更深刻,让浅薄的人更浅薄。金钱可以改变人的一生,同样,人也可以改变金钱的颜色。——《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同样的道理,“鸡汤”文不受欢迎的原因有两种:一种,自己早已经过了那种需要鸡汤文来帮助自己冲出困境的年代,自己早已经建立起来自己的一套价值观体系,自己完全可以hold住自己的立场和自己的境况;另外一种,自己一直是一个处于纠结彷徨的人,仿佛任何人的鸡汤都管用,又仿佛任何人的鸡汤都不管用,逮着哪个人的经验用哪个,结果是不伦不类,反而搞的自己头很大,所以呢,最后,一棒子打死,所有的 “类鸡汤”文都难逃批判。

  还记得自己刚刚上大学那会儿,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自己的价值体系,所以唯有借助于一些名人的传记或者所谓的名人名言、座右铭之类的来督促自己,甚至于那时候很喜欢看一个人的华丽蜕变过程的相关书籍,总是期待着自己有朝一日也可以如他们一样,蜕变后,用文字记录自己的过程。那个时候戴尔•卡耐基的《人性的优点》和《人性的弱点》都是我的枕头书,甚至于里面很多的内容都被自己背诵下来,这是那个年代的我,几乎是十年前了。

  忘记曾几何时,所谓的励志书都被划归为“心灵鸡汤”一类,不管是哪种鸡汤,只要大家稍微读出来鸡汤的味道,都如同遇到瘟疫的感觉,赶紧唯恐避之不及。殊不知每个人自己都是一本书,当自己可以走出最开始的那一步困境的时候,必然有适合于自己的一套方法和经验。我一直喜欢看一个人奋斗的过程,每个人都有自己曾经走过的岁月,在所走过的岁月里面,不矫情,不傲娇,不卑不亢,走过,哭过,笑过,流泪过,欢呼过,这已经足矣。

  对于每一个这样的人,他很期待着跟大家一起分享他的成功经验,不管是曾经遭遇生活打击慢慢安静下来的作者金木水,他懂得任何时候想要让励志有效,就要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并且他精心总结这整个完整的过程,以服务于自己的员工和自己的读者。

  还有智慧犹如蒋勋一样,当他经历父亲的病危和父亲的离世,对他都是致命性的打击。然而,这个时候重新翻出来《金刚经》的他,在读经、抄经的过程中让自己的心开始释然,懂得万物的一切都有“舍得”与“不舍得”的道理。

  当一个人真的犹如作者金木水和蒋勋一般时,那他就真的可以排斥一切的鸡汤文了,因为他的心已经做到水火不容了。当一切外在的任何打击都触动不了一个人的价值观的时候,那他就真的可以给别人当老师了。

  金木水认为他的这本书不算做鸡汤书,仅仅是一本关于平静的书,他在这里分享的是“自我平静的五步锻炼”,不要仅仅以为他是在宣扬“励志可能无效”,或者“修心没有捷径”。他不认为这是一本鸡汤书籍,我更不认为这是一本鸡汤书籍。因为他的这一套流程曾经伴随着他走过一段又一段岁月,并且屡试不爽。

  我们早就明白“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的道理,为什么却常常为昨天后悔?

  我一直以为生活中没有如果和假如,有的只是结果和后果。所以呢,一切前面的道路都需要自己去经历,去走过,只有自己亲身走过的路才有资格去跟别人分享。

  “只可惜速效的,往往是短效的;最速效的,也是最容易反复的。”比如市面上屡禁不止的30天恢复魔鬼身材的训练,30天的周期一过,反弹后更加可怕。所以,我们一直需要持续不断的动力和坚持。这么多年来,我从来不努力为自己喊着要减肥之类的,因为我的生活保持规律,饮食保持节制。那过去这十几年的时间里面,我的体重也就在上下5斤之内反复,身体一直保持不错的状态。

  金老师在他自己的书里面也是倡导内心平静有五步锻炼。

  第一部分呢,当然首先是有理有据的介绍“人类不平静的起源”,关于我们现代人如何在不平静的生活中寻找平静,我们需要准备什么?我们需要应对什么之类的。有一种烦恼叫“胡思乱想”,在东方和西方的理论里面,所有人都是一样,我们生而都是烦恼的,所以不必在意。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烦恼总是会越来越多,也就是我们为什么不愿意长大了。至于“为何烦恼重来”和“为何抑郁不散”之类的,作者有自己的一套理解方式,当然都是凭借很多的研究成果出来的,所以看起来还是很有可信度的。

  第二部分呢,关于“平静是怎么炼成的”这内容,作者从“心的锻炼”开启,然后依次按照第一部分的第一步“觉醒”和第二步的“正见”顺利转化到这部分第三步的“定力”,第四步“觉知力”和最后一步“精进”,经历这一系列炼狱般的过程,也算对得起自己这一个过程的坚持。

  作者懂得最真实的面对自己的内心,书的最后一部分是长达三页内容的三十六本的参考书目。作者首先抱有一颗谦卑的心,如果是借鉴别人的内容,必定标注,甚至于包括天生无手无脚的行动的巨人力克•胡哲的《人生不设限》。

  人的心都是反复无常的,但是都有最基本的调节方式。如能做到作者所愿,“朋友,你看大那一缕眼光了吗?”。

  人生总是不断往前走的,惟愿你跟我都能相信“明天会更好”。

  :作品虽有限,但均为原创。如需转载或者另作他用,请豆邮或664591856@qq.com联系本人。谢谢您的尊重~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