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中国近代史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5-26 20:0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精选10篇

  《中国近代史》是一本由蒋廷黻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016-10-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一):看一段历史,悟国之发展

  从清末到当代,一书就是百年。世间多少事,都是机缘巧合,经不起逻辑的推演。再来一次,剧情又是新番。历史就是一个又一个故事连接起来的。在同一时间不同空间发生着不同的故事,就像地上的木板一样整体有序局部交织。

  中国近代化以来的种种阵痛和屈辱历代统治者实现国家富强的尝试权力的角逐,意识形态纷争阴谋战争,为理想牺牲精神,每一个普通人精神层面变迁作者对这个日渐强大的中国仍抱有光明希冀,“一种中国式的、有节制民主政体将应运而生。如果它是类似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学者政治家们所追求的政体----中西文化精华结合完全现代化同时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它一定会为大多数中国人接受。”

  很多叙述改变了最初从教科书了解情况,尤其是在历史事件的连贯性方面补充了不少知识,对于事件的因果也有了更全面认识。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叙述与评价中,明显能感到作者采取了更审慎客观立场,而不同于马克思主义学家视角,最后对事件的关注点也不一样。总的来说,是一本长知识的书。

  有时候国家变脸要比人变脸还要快,这一百年,中国的敌人不断的变化,很多都是好了一陈子,过一段时间关系又变坏了,只有永恒利益,没有永恒的朋友,这句话用在国与国之间最合适不过了。读完以后,心潮澎湃夜不能寐,做了一个晚上的梦,依稀看到,在奔涌而下的潮流中,有几条微不足道的小鱼,奋力跃出水面短暂往前后瞥一瞥。 在最近百年民族复兴梦想号召下,似乎新年也有新气象。但是今天在网上却又听到了南粥事件,以至于昨天的一腔激情茫然无踪。如果还只是以一百多年前的“师夷长技”的观点同样想要完成百年旧梦,似乎颇有难度。写至于此,想起钱老国史大纲序言:“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真有所知。愿吾国吾民,早开民智,奋发往前,圆二百年复兴之路。

  历史的魅力在于它把众多可能性之一变成了唯一的现实,而后人各陈其见来解释这一历史选择必然性,因而历史不是死的,而是常新的。

  写史写得畅快淋漓写作功底强现在史学教程百万倍;对历史的反思透露出作者恨国不争而痛心疾首;从这里读懂中国,不仅仅是近代中国;美中不足的是对评述有点不够。历史既不是任人打扮小姑娘或老姑娘,也不是文化的口红,他的魅力与生命力都在于真实,只有不把政治学术一锅煮的国家与学术才是幸运的。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二):拨开历史的面纱

  拨开历史的面纱

  评《中国近代史》

  按照现今正统的历史观点,中国近代史是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一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本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则是按照作者当时所处的历史年代(1938年)所著,从鸦片战争之前的清王朝所面临的内忧外患开始,众多志士仁人开始了救亡图存的历史重任,洪秀全太平天国运动等农民运动无法救中国,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开展的洋务运动无法救中国,清王朝自我变革君主立宪也没能挽救中国,而蒋廷黻先生对于中华帝国自闭无知、士大夫机械虚伪以及动荡年代下民众摇摆不定进行细致入微分析,很多论点至今依然令人警醒。文章的最后,作者把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当做中华民族重建复兴的唯一途径,显然是受到了时局的限制认知束缚

  黄仁宇先生在《万历十五年》中提及了中西方文化的力量对比,并用“大历史观”提出了“明朝之亡,非亡于崇祯,而始于万历”的论断。东西方力量的对比,在万历十五年的时候西方力量逐步成长,而中华帝国依然固步自封甚至作茧自缚时光到了清朝,中国和西方的贸易、文化交流多了起来,西方由于帝国主义的原因开始染指中亚,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也对中国虎视眈眈落后就要挨打,这条亘古不变的铁律在近代中国屡屡奏效,近代中国以来。政府腐败、士大夫的不诚实、民众的愚昧以及整个民族的无知造成了中华帝国不停地挨打,并最终走上了忍无可忍奋勇反抗道路。蒋先生对于历史的分析判断,以及政治上的权衡、人性上的把握都有独到之处,他的分析判断和我们读过的历史书自然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他勇于推测判断时势的发展变化,敢于评判历史人物的千秋功过。

  在历史的教科书上,我们经常把历史人物分为“英雄”和“罪人”来看,或者说是好人坏人。这或多或少带有成王败寇的逻辑或者个人好恶的偏见。历史学家们分析历史事件和人物功过的时候,其实是结合当时的情境,结合人物的性格特征,推演出历史事件发生的缘由进程,从而还原整个历史的过程,进而评判人物的功过。在《中国现代史》中,蒋廷黻先生在这方面的分析就非常鞭辟入里,例如他分析林则徐和琦善,并没有直接地确定为英雄和罪人,而是通过鸦片战争以及整个民族利益的损益和历史的走向综合分析,鸦片战争最终以中国告负结局,林则徐被罢免为他赢得了一世英名,但也间接延迟了中国走向世界的进程;琦善的求和固然让他背上了“卖国贼”的骂名,但保存中国的利益在当时是显得理性,但在长远看来也同样阻碍了中国融入世界的步伐

  由于近代中国的历史距离现今比较近,所以我们总认为我们已经完全了解了那段历史,从这本书中得到的很多信息让我们明白真相,其实距离我们还有一段路程。书中很多历史事件的分析,也对历史人物的人性有一个非常透彻描述。例如对于清王朝统治者的自大与无知,与晋惠帝“何不食肉糜”的故事一样;士大夫不诚实的只唯上不唯实毛病,让统治者的自大无知更加变本加厉,这与《皇帝的新装》中的那些大臣一模一样;至于民众的无知,同样有很多典故,八国联军进北京的时候不知道路由,据说有很多民众自愿为外国军队带路,这些老百姓们后来痛恨帝国主义的贪婪和凶残,一定一经忘了他们曾经也帮过忙。

  历史都是一些过去的事实,重温过去能让我们更好地看待现在和面向未来。揭开历史的面纱,也重温近代中国遭受重创的伤疤,能让今天重新提出“振兴中华”的我们对于现实和未来有一个更加警醒的认知。

  2018-4-10

  � ���� � �� � �� � �� � �� �E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三):在沉睡中醒来:近代中国的屈辱与自强

  近代中国充满累累的伤痕、哀婉的自怜,悲壮的突围。它在麻木的颂歌声中、列强的枪炮下落下天朝大国帷幕,从此踏入屈辱与黑暗。这段历史让国人无法释怀,也备受关切。市面上有关中国近代史的书籍不少,值得一读的却不多。其中,蒋廷黻著《中国近代史》是很不错的一本。

  关于这段屈辱与自强交织的历史,一般认为起于中英鸦片战争,迄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蒋廷黻的这本《中国近代史》,从严格意义上讲不是一部完整的中国近代史,因为它讲到作者写作此书的1938年就结束全书,后面的部分没有涉及。全书也仅有四章,从“剿夷与抚夷”开始,至“瓜分及民族之复兴”收尾。客观看,虽然有着不可避免缺憾,此书不吝一部引人深思的史学著作。

  我们读到的历史人物往往形象单一薄弱,缺乏立体感,鲜少客观公正的史学观点。非黑即白,一贯是对历史人物的盖棺定论。比如林则徐和琦善,一爱国一卖国。林则徐以剿夷富有盛名,虎门销烟成为其人生事业的顶点;而琦善以抚夷著称,签订屈辱条约而被钉上历史的耻辱柱。蒋廷黻的观点是:就鸦片战争而言,林则徐未免盲目自信,只知己,不知彼。而琦善对英人的实力清醒的认识,做过实地调查,既知己,又知彼。

  蒋廷黻分析中国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根本原因是落伍导致的,具体归纳为三点:一、中国人的守旧性太重;二、我国文化是士大夫阶级生命线。士大夫抱残守缺反对新政;三、士大夫缺乏独立的大无畏精神。

  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不得不吞下不平等条约的苦果。一部分人逐渐清醒地认识到中外差距,开始自强运动。代表人物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人为代表。本书在复杂纷纭的历史头绪里,抽丝剥茧,抓住重点。“曾国藩是我国旧文化的代表人物,甚至于理想人物。”蒋廷黻对曾国藩推崇备至,在作大量分析研究基础上,他认为曾国藩对中国近代史做出的两大贡献就是同时举行革新和守旧。

  太平天国的“薄赋税、均贫富"终成昙花一现,救不了中国。蒋廷黻客观公正地看待太平天国运动,对于其领袖洪秀全既佩服他的理想,也冷静指出他的缺点。而对曾国藩,作者看到他挽救清朝于危亡,更指出曾的守旧事业的流弊就是开启了中国近代私有军队的恶劣先例,影响了其后淮军、北洋军等私有军队,成为阻碍统一、割据国家的祸根。

  自强运动是挽救中国的重要历史进程,占据一章内容。李鸿章继承曾国藩,是自强运动的主要人物。作者特别提到同治三年写给恭亲王和文祥的信,提出变革主张,开启了中国自强运动的序幕轰轰烈烈的自强运动最终失败了,“领袖人物不够新,不彻底”,可谓一针见血。

  李鸿章是个复杂历史人物,我们既要看到他的历史功绩,又要看到他的局限性。他不杀伯仁,伯仁却因他而死。李鸿章引狼入室,无疑加速西方列强划分中国的步伐,李本人是脱不了干系的。

  自强失败了,戊戌变法又起。废八股,调整行政机构,仅仅经历百天,就在顽固势力的干预下终致失败。紧随其后的义和团与以上两个方案比,是开倒车。这三种方案不能救中国于水火之中。

  孙中山提出救国救民的三民主义,在作者看来是挽救中国的唯一方案。作者因自身的意识形态偏见,难免失去客观中立的立场,比如他认为维新运动和义和团等都是孙中山展开革命运动的准备阶梯

  中国近代史是一段复杂的历史进程,蒋廷黻在如此短小的篇幅内,执其荦荦大端,梳理历史脉络,使读者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宏观把握,殊为不易

  读史不可偏于一人观点。通近代之变,成一家之言。在蒋廷黻之外,不妨读一读徐中约、吕思勉等人的同名书籍,也许更加有益理解中国近代史。

  碧月清风

  2018.4.14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四):远去了鼓角铮鸣

远去了鼓角铮鸣

  好久没有看过有关历史的论著。这次终于看完了这本《中国近代史》。

  专业书总是看得慢,看得精。这本《中国近代史》的作者是蒋廷黻,与梁启超一起成为南开大学史学的奠基者,在清华大学建立起全国一流的史学阵营,被誉为“最懂外交的人”。

  欣赏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里论点,让人一看十分明确;很欣赏欣赏里面的论据,非常的详实;更欣赏里面的论证,十分的严密。一层层剖析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逻辑十分清晰。真是大家风范,学者气度。据说是1949年以前大学历史系使用最广的教材

  用了几个下午的时间阅读了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翻开了近代中国历史的画卷,重新审视了近代中国的路。不一样的感觉。因为是历史,有必要说一说本文的四个篇章

闭关锁国

  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第一篇章节讲述了中国自古以来的贸易,分析了中国没有跟上世界步伐的原因。其实用成语----夜郎自大。那时的中国闭关锁国,不愿意向已经现代化的世界敞开胸怀,以天朝上国自居,不懂什么叫外交,不懂什么叫国与国的关系,不关心工业革命,不关心大航路发现骄傲错过了很多与其他国家重构关系的机会,因此引发了鸦片贸易,又因为鸦片引发了鸦片战争,白白错过了20年发展的机遇。当相继两次被人打败,开始意识没有联络外邦是巨大错误,外夷原来并非只贪利而来。

  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不仅仅在述历史,更重要的是讲述自己看法。蒋廷黻认为只要中国人当时大胆的接受西洋近代的文化,接受西洋科学机械和民族的精神,我们完全可以在当时的国际生活中取得光荣地位

内忧外患

  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第二篇章节以洪秀全与曾国藩为标题,讲述当时内有忧愁,外有外患的历史。他批评洪秀全真实的理想不在于建设一个新的国家,而是建设一个新王朝。所以蒋廷黻认为当遭遇曾国藩的湘军的时候,洪秀全的宗教革命就瞬间烟消云散了。

  作者剖析了洪秀全失败的原因,同时也分析了曾国藩取胜的原因,曾国藩取胜的原因在于他维护清廷的同时不忘政治革新,一方面接受近代西洋新文化新思想,一方面恢复旧伦理观念与政治信念。如果说曾国藩领导的湘军和洪秀全得太平军交战,此为内忧;当时的中国与英法联军的会晤就是外患,由于当时的条件无法战胜,只好开始新的历程,向西方学习。内忧外患中,只能选择自强。

自强复兴

  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第三篇章节写的是自强及其失败,描绘了当时向西方学习以及失败的情景。作者认为曾国藩、李鸿章等人虽然是时代的清醒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尽自己最大努力避免与外国人冲突,但是整个士大夫的阶层却不懂。他们不了解时代的危险,更不了解与国际关系的运用,他们只知道破坏破坏再破坏。他们不仅破坏李鸿章等人提倡的新政,他们还破坏当时的清政府与外国的关系。在这种失败与斗争的矛盾冲突中,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了。

  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第四篇章节写的是瓜分及民族复兴。说的是1895年到1930年初期的中国政治与历史。文章写了列强开始瓜分中国的狂潮,写了俄国人对中国人的野心,写了李鸿章的轻信,写了戊戌变法,写了义和团运动,同时还描绘了晚清的新政,更是重点写了辛亥革命。

  在我看来,蒋廷黻给读者绘制了一幅近代史的骨骼,让读者得以追随大师的思想,用历史观审视曾经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五):旧时代的新史者

  中国人是极其看重历史的,但我们记录历史的目的,是为了记住先祖的嘉言懿行,是通过过往的事情寻找当下问题的具体办法,所以就只重视记录史实,却没有能够发展出自己的历史学。难道不是吗?5000多年的华夏文明,从结绳记事起,到龟甲刻书,到韦编成卷,再到《二十五史》,中国人保存下来的史料可谓浩如烟海、汗牛充栋,但除了发展出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等史书编撰方式之外,根本没有建立自己的历史学框架。以致于黑格尔竟说,中国的历史除了王朝兴起覆灭的一再重复外,根本没有历史。

  历史是过往现实的留存。我们的社会形态之所以停滞不前,并一再重复,在内部来讲,是因为农耕文明的演进本就比较缓慢;在外部来讲,周边的环境相对封闭,缺乏其他高级文明的交流互动,缺乏来自外部的“刺激”,所以能够自成体系,自我进化。但是,当裹挟着现代文明之威的西方列强前来叩门时,坚船利炮打碎不只是一个封闭僵化的大清王朝,还有国人老大帝国的千年沉梦。这样的“刺激”来得太过突然、太过强烈,以至于不管我们是否愿意,都已被强行拉入了西方文明所定义、所主导的近代世界体系,在风雨飘摇中开始学着认识这个全新的世界以挽救自己,并且不得不以西方的标准来重新审视历史,重构社会秩序,重估一切价值,这自然也就包括历史,以及分析历史的方法理论。对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新构建,是由蒋廷黻借由这本薄薄的小书完成的。

  时代是出卷人,每个人都要在这张试卷上写下自己的答案。在突然遭逢“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危亡时刻,不同的人给出了不同的解释,选择了不同的策略。咸丰、慈禧、光绪、奕欣、林则徐、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琦善,以及洪秀全的太平天国、泛滥的义和团等次第登场,有的盲目排外,有的中体西用,有的全盘西化……每个人都试图为时代开出自己的药方,都在试图影响历史的进程。必然的,昨天的现实注定成为今天的历史,他们的所作所为都在近代史上留下了或淡或浓的印记,供后人褒贬。该如何看待那段历史,如何评价他们的是非功过呢?是用忠孝仁义的旧标准,还是用刚刚从西方学来的历史分析法?蒋廷黻选择了后者。

  看待历史的态度,往往就是对现实问题的回答。蒋廷黻作为一名新派的历史学家,他赴美留学十多年,接受了系统的西方历史学的训练,使他具有了全球视野,得以从更高层面来清晰的审视中国的境遇——中国在近代以后不再是世界规则的制定者,而是世界一体化进程的迟到者、被动接受者,根本无力反抗或者挑战由西方列强所制定的世界秩序,颟顸对抗的结果只能是加速自身的衰落,所以只能在忍受侵略与压榨的同时,委屈求全,最大限度地避免与西方发生冲突,想尽一切办法接受、适应并有效融入既定世界,推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壮大自身,实现救亡图存的目标。在这种视角下,中西方文明的碰撞是历史的必然,中国向西方的学习就是必须,在这一进程中主张退让和谈者即是明了世界大势的人,而一味强硬挑起对抗的则肯定不再是民族英雄,因此对于奕欣、林则徐、曾国藩、李鸿章、琦善等人则有了全新的评价。当然,这些观点即便放到今天,也颠覆了我们很多人的认知,这样写也的确需要勇气。

  蒋廷黻出生于中日甲午战争的第二年,他所处的年代,中华民族的存亡危机仍在继续,甚至是在加速跌落,仍然看不到任何胜利的曙光。正是在这样的境况下,在抗日战争如火如荼的1938年,他没有借助什么参考书籍,凭籍深厚的学术修养和知识积累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就写出了这本书。在这本书中,他描述了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命运与选择,重构了近代中国的历史画卷,是近代史科学化研究的开山之作,按照西方史学的方法和规范为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建构了一个分析框架和话语系统。据说,这本书在1949年以前是极受重视的,曾是那时大学历史系使用最广的教材。而他本人,则由此开辟了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将近代史学科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当然,他的分析并不一定对,甚至很多结论让今天的我们在感情上还难以接受,但不可否认的是,他是近代史科学研究的奠基者,是旧时代的新史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