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自卑与超越》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5-26 20:5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精选10篇

  《自卑超越》是一本由[奥]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著作出版图书,本书定价:,页数:,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一):学会与人合作个体心理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刚刚读完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的著作《自卑与超越》,文章浅显易懂小事生动鲜明,很是具有可读性和可操作性。

  文章中反复提到一个词语“合作”,并反复强调合作意识以及合作能力在个体心理健康发展中的重要性。读到这里,突然回想起我教的那一届学生来,当时作为一名年轻小学教师,看到一群刚入校,懵懂无知小孩子一时间只觉手忙脚乱,只是觉得孩子们个性千差万别,但因为缺乏有关心理学知识基础,所以并没有觉察出孩子有大的不同

  但是,今年这届孩子高中毕业,他们聚会时告诉我,有两个小学同学辍学了,一个在高二,一个高三,都是由于沉迷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拔。听到他们传来的消息,我既感到震惊,又感到非常难过可惜,因为在小学的时候,这两个孩子虽然算不上特别突出优秀,但是却都是很聪明的,接受能力很好。不过其中一个在小学时期表现出来与人交往存在缺陷,总是无法快乐地与同龄人相处,总是会感觉自己受到了别人的愚弄与欺负,于是,总是一脸不高兴样子,而他的妈妈也总是满脸委屈的给我诉说孩子的种种,甚至会经常哭出来。综上所述,孩子在童年期就受到了母亲很多,很不好影响,从而导致他在幼年期乃至到了青春期,都无法与人正常地交往,也许正是这种情况导致了他沉迷于电脑游戏,去另一个虚拟空间寻找快乐的源泉

  假如,我只是说假如,每个人,每一位教师,每一位母亲,都能阅读一些浅显的心理学著作,用于指导自己平时的生活工作,就像《自卑与超越》,也许,我们的教育就会更有针对性,会让每个孩子获益良多,我们的母亲会更加具有智慧,我们的社会也将会少很多问题少年,更多一些快乐的少年人!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二):《自卑与超越》读后感

  自卑与超越》是心理学家阿德勒从个体心理学为研究主题入手的,阐述人生意义价值读物。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自卑感,然而自卑感的存在并不是一件坏事,正是因为它才不断激励人们不断追求优越感,克服自身的障碍,去追寻生命意义实现人生的价值。阿德勒在他的学说里,还特别强调了合作的重要性,他认为生命的意义存在于个体与他人的交互作用中,只有可以与他人分享且得到绝大多数认可的才算得上有意义

  自卑情节是指一个人在意识到他要面对无法解决的问题时表现出来的无所适从。当人们意识到自身的不足时,通过学习、合作等正确方式来获得优越感,那么对于个人的成长与发展都大有好处,而若是通过逃避、懊恼等来掩饰自身的不足对自身的成长是非不利的。比如说一名学生当遇到老师布置比较困难作业时,可能出现逃避问题甚至抓挠试卷沮丧情绪,其实这个学生可能已经在解决这个作业题目上已经下了一些功夫,但面对自卑情结时并没有采取正确的做法,而是选择了逃避。而敢于面对困难等这些正确的做法就需要家人学校给予正确的指导。

  阿德勒通过研究发现儿童发展到五岁便开始形成固定行为模式,所以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那些身体残缺、被过度娇惯和被忽视的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是应该给予更多关注的,因为他们是最容易形成错误认知观念的。孩子自出生后,就努力跟自己的母亲建立了联系,母亲在孩子生命中扮演的角色最为重要,而孩子与母亲的合作也是人生合作能力的开端。一个合格的母亲应该是真正对自己的孩子感兴趣并给予关爱,而且时刻能够为孩子利益着想,同时一个合格的母亲更应该能够让孩子信任自己,一直到信任他人、与他人有良好沟通合作能力。如果一个母亲不能放手自己的孩子,不能教会孩子与他人合作,那对于母亲与孩子来说都是悲哀的。作为母亲还应该重视与他人之间关系的发展,而不应该将所有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那样只会导致孩子对母亲的控制欲增强,而且反感与他人的接触,当他人与母亲接触时,孩子也会变得不满暴躁,即使是自己的父亲

  人的记忆不是偶然存在的,只要存在就有意义,记忆能够反应一个人最真实一面,其中更为重要的是童年记忆。童年记忆更能反应出一个人生活态度的雏形,就像前面提到的儿童发展到五岁就已经形成了固定的行为模式,这也正验证了“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这句古话。一个人的记忆和他的行为一定是殊途同归的,假如一个人总觉得别人总想看我笑话,他的记忆中肯定充满着被别人侮辱伤害自尊事情。只有一个人的人生态发生改变,他的记忆色彩才会发生改变,这样就会对同一件事情有不同的态度看法

  学校教育是对家庭教育的补充,教师的工作不仅在于授业解惑,更需要培养孩子们的优良的性格,更多的发现与培养孩子们的兴趣,培养孩子们合作的能力。而在现行的教育制度下,可能更多关注的是孩子们的成绩名次,忽略了孩子们的心智发展、性格与社交能力的培养。

  读完整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词就是合作,若是对社会交往充满恐惧,不知道与他人、与社会合作就会出现心理问题,甚至是犯罪。所以,奉献与合作是生命的意义所在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三):“泛合作论”

  这本书……读的时候很纠结,读完后很难定性。从书名开始吧,它叫《自卑和超越》或者《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原名“what life life should mean to you”),然而书中的内容却和这个名字造成的印象并不相符。或者说,这并不是一本普世性质的书,给父母读、给教师读,或者作为心理工作者研究用,都是非常不错的;但若是一个自卑的人为了寻求自我解救的途径而去读这本书呢,只会得出“哦这辈子已经完蛋了”的结论,因为它一直在强调孩提时所受来自父母、老师的正当教养的重要性,没有这份教养的话人就很容易走上歧途——而这正是大部分人没有的,然后读完只会觉得中枪,猝不及防一口便当,上路吧→ →。

  事实上对于已经长歪了的自卑者呢,还是有用的,这便是他所强调的“合作”。虽然治标不治本的感觉吧,不过人的确可以专注于发展自己的合作性,来改善对自我的体验。阿德勒的人天生自卑的观点来自于,人都是从孩童长大,孩童时非常无力弱小,这便产生了天然的自卑以及一系列自卑的后果;而成长的过程便包含从这种自卑中的超越,发展社会性,走向合作。

  事实上阿德勒在反弗洛伊德,然而在我看来,但从重要性上比较,合作对于阿德勒正像是性力对于弗洛伊德,都是一直在强调啊,仿佛把一般难于启齿的性从神坛上抱下来,放上去个符合社会普遍价值观的合作,便足以打倒弗洛伊德了。不,我看完这本书,并不这么觉得。阿德勒比不上弗洛伊德,无论从对人心挖掘的深度,还是从逻辑的广度和强度。于是我理解为什么弗洛伊德比阿德勒有名了。

  总体还是不错的一本书,值得参考

  随便写写,稍微有些长度,也发到豆瓣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