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自卑与超越》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自卑与超越》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3-14 21:0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自卑与超越》经典读后感10篇

  《自卑超越》是一本由[奥]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著作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简裝本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25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一):怀抱自卑,真诚合作 以前的作业啦啦啦

  午后的火车上人声嘈杂,终于读完了这位与佛洛伊德齐名的心理学大师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这本书,掩卷回想有种兴奋惶恐感觉: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脑海中常常会浮现一些模模糊糊的人影,在书里的很多例子中——懒惰的人、被宠坏的人、独生子、不喜社交的人……,似乎都能找到生活中遇见过的人、身边同学们、朋友们乃至自己影子,这些迥异的性格行为很多都可以在书中找到心理学上的解释以及形成的原因,忽然有种窥到别人隐秘心理的感觉。

  作为心理学通俗读物,整本书比较系统扼要地介绍了阿德勒创立的个体心理学,从个体心理学的观点阐释生活意义肉体心灵关系、自卑感与优越感记忆力、梦,并具体地展现个体心理学如何看待家庭影响力学校教育影响青春期的引导、犯罪与预防、职业工作同伴爱情婚姻问题。读完全本,我感觉总体上个体心理学认为生活的真正意义作于合作与贡献;不执着于肉体与心灵谁控制谁的问题,而是研究他们之间的动态关系;摆脱自卑感和追求优越感是人类地位增进、人格形成的原因,也是造成各种神经病的根源记忆的最大价值在于代表个人判断,是了解一个人心灵的资源;而梦与日常思维并非相互对立,而是和清醒时具有一贯的人格,目的在于留下我们遇到难题支持生活模式抵制常识的感觉。

  读完最直接的受益是对原来非常看不惯的一些行为多了些理解,更能接受,心境更加淡定:许多行为的出现都是他们长久以来的经历、形成的生活模式造成的,他们的行为是在自己的生活模式中是符合逻辑的,只是目标有所偏差。比如哗众取宠者,他们或许只是小时候被宠坏了,进入社会后他们不再是焦点,奋力卖弄、行为怪诞只是想多要一些他人的注意力,而同样不合作的人也许还停留在认为只要自己不合作、奋力反抗,就还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阶段;再比如说懒惰的人也许只是想以“我只是懒,不是无能”作为逃避现世困难手段

  我觉得阿德勒提出的模型有时候过于简单过于理想化,具体应用必然困难重重,而且有些结论得出的论据并不充分,但整本书读下来还是获益匪浅,常常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以下几点便是自觉最有启发性的几点:

  合作的重要性

  回想整本书,第一个浮现的字眼既非自卑也非超越,而是合作。相对于弗洛伊德总是着眼于个体与社会、其他个体的各种冲突,阿德勒非常强调合作、奉献重要性,认为检验人合作能力高低是了解心理差异的最好方法,合作也是防止神经病倾向发展的一种重要保障。他在书中说到“人类所有对价值和成功的判断,最后总是以合作为基础,这是人类种族伟大的共同点。” “假如一个人不合作,对别人不感兴趣,而且也不想对团体有所贡献,他们的整个生活必然是一片荒芜,他们身后也留不下一丝踪迹。”我想来德国总理默克尔也曾说过“如果想走快些,那就一个人走;如果想走远一些,那么就要一起走。”说的也是合作的重要性。受环境以及人类自身寿命和能力的限制,我们作为一个个体,能对社会做出的贡献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而我们如果选择合作,就能像滴水聚成河流一般,显示出势不可挡力量。人类的语言文明都是在人类的合作中诞生和发展下去的,我们也要将这种合作的精神传承下去。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世界节奏太快而我们每个人的力量又太有限,合作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社会各个方面强烈呼吁合作;而与此相对的是现在中国年轻一代许多都是独生子,他们依赖敏感、怕孤独竞争意识强烈但缺乏合作意识,往往感受不到社会生活的乐趣,他们自由封闭、渴望能够回到童年,并产生很多诸如忧郁症、自杀等等问题。社会对合作的需要和新一代合作意识的淡漠构成了强烈反差,而学校教育也没有充足认识到合作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思考努力

  自卑感与优越感

  自卑感情结是个体心理学的重大发现。阿德勒区分了自卑感和自卑情结两个概念,提出“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发现所处的地位是我们希望加以改进的”,然而,如果一个人不再设法克服障碍,反而用一种优越感自我麻痹,真正的问题却被遮掩起来则会造成“自卑情结”,也就是我们通常意义生说的自卑。

  生命短暂,而我们的躯体又如此脆弱,必然会产生无能为力的自卑感,而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必然会与他人产生联系,人与人的差异性也会导致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所以我们不必介怀自己心中的那点小自卑而羡眼别人的自信,自卑感反而能像一只牛虻,不时提醒我们自身的差距,鞭策自己不断向前,超越自卑,成就人生。这就是为什么生理缺陷儿童比如作者本人会有比正常人更强烈的自卑感,但如果能够得到正确的引导,反而有超越一般人的成就。

  教师职责

  作为一名准教师,我特别注意到了阿德勒对教师的看法,他给予了教师这一职业很高的评价:“教师像母亲一样,是人类未来的保证,其贡献是无法估量的”。如此重要的意义,让我顿时感觉到责任重大。我们都知道成长环境多儿童日后的发展至关重要,但是不可能训练所有的父母如何教育子女,但老师可以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纠正儿童在家庭中形成的错误,发展他们的社会兴趣和对别人的兴趣,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这是教师的责任。

  我们作为教师应当做到真正对学生感兴趣,愿意去了解他们,找出他们最感兴趣的东西是什么,让他们相信,在这种兴趣上他能够获得成功。对待表现卓越的学生,鼓励他们广泛地发展兴趣,并带动整个班级。对待犯错的学生,不能简单粗暴地责备处罚,我们应当帮他找出最初的错误即构建生活模式时犯的错误,积极去改正。在整个班集体,要营造和谐合作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阿德勒还特别提出三种容易出现问题的人:生理缺陷的孩子、被娇宠的孩子以及被忽视的孩子。在教学生活中我们应当特别注意这三类学生,常常和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还有学生自治的问题,并不能完全放权给学生,他们可能会争权夺利攻击别人,排除异己,或争取优越地位。老师应该予以注意和指导,先肯定他们已经具备自治能力。

  只有高度责任感的教师会平等对待他的学生,他真正是想对人类的福利有一番贡献。我们肩负着重要使命,应有高度的责任感,所以必须时时提高自己的素质,包括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将最有价值知识与思维以最好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我还意外地找到了有关一个一直以来一直困惑我的问题的看法,就是“教什么”的问题,直接把教材传授给孩子与教他们自己思考何者更佳。这是我们当前教学面对的一个大问题,阿德勒在八十多年前就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他的看法很有东方中庸思想色彩,他提倡两种方法联合应用。但是如何次啊能将二者完美结合,又是一个有待思考探索的问题。

  此外,阿德勒认为教育中出现的最大难度不是儿童本身的各种限制,而是他认为自己所受到的各种限制。教师不应该相信发展有固定的限制,这样他的学生才能得到真正自由的发展;但是我们又的确知道人的智力存在一定差异的,而且作为中学阶段的老师,我们接触到的学生之前成长在十几年不同教育环境下,已经存在很大的差异,我觉得这不是我们短短中学三年做能扭转弥补的。如何矫治落后的孩子呢?希望能在下学期实习和以后的职业生涯中找到答案

  其他

  阿德勒总是强调一个人的生活模式,人格在人发展的初期,大概四五岁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但是我在书中没有看到非常令人信服的论据,个人觉得,人是不断发展的,人的一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之前的经验都会影响到将来的发展,初期的影响可能是最大的,但是并不一定会是决定性的。

  我更欣赏的是阿德勒对人生被赋予各种意义的阶段的理解:“阶段只是生活的连续,他们的现象也没有什么特别的重要性。重要的是个人在阶段中所期待的是什么,赋予他的意义是什么和他学会面临它的方法。”我们的青春即将逝去,但是在这个身体各项机能均处于最佳的阶段我们确立的理想、观念,学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的思维,以及我们有关青春的感觉和记忆将会不朽。所以,应当好好把握住青春这段时间,不要肆意挥霍浪费

  结语

  距离该书问世已经有差不多一个世纪的时间了,但是它仍有不容小觑的指导意义。自卑感是一个人进步的动力,我们自卑,所以要常常发现自己不足,保持一颗谦虚求索的心,积极地改进自身,有勇气不断地挑战自己的能力;有真诚地与他人交往、合作,时时为他人考虑,努力为他人的福祉做出贡献。如果一个社会的大部分人都能够怀有自卑、真诚合作,人类种族才会不断向前、发展,每个个体的生存才有了意义。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二):职业的选择与自尊

  第十一章个体与社会中讲到年轻人选择职业与个体发展的影响,提到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有想要从事的职业(不是想当科学家、飞行员这种),并一直向这个职业努力的话,他的成长就会顺利很多。不过相比之下,身边的很多朋友,也包括我,都快大学毕业了,却对所学的专业越来越不满,未来也没有明确想从事的职业。就我而言,小时候特别喜欢生物,而高考之后选择专业的时候迫于就业压力选择了自己不喜欢计算机专业,现在大学第二年,经常觉得自己花了很多时间在学习专业知识上而得不到满足感(或者说优越感),遇到困难之后很难有毅力坚持下去。

  我们的基础教育体系把名次、成绩看得太重要,导致我们无时无刻不处在竞争中,这种体系下培养出来的大多都带有自利主义,即便离开了学校,进入社会之后,也一直在自卑与优越的泥潭中挣扎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三):解读合作~生存的意义~阿德勒《自卑与超越》

  生命中的三大问题:

  一,我与地球。我们需要善待地球,延续地球的生命;我们需要善待自己,延续自己的生命,只有这样,地球和人类才可以延续。

  二,我和他人/种族。我们生存于与他人的联系中,如果我们选择孤独,便等于选择了死亡。

  三、我和他。生命的意义在于乐于关注他人,渴望成为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梦想为人类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失败者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们在对待职业、交际和两性问题时,从不寻求他人的帮助,对于社会缺乏兴趣和安全感

  个人意义没有任何价值,真正的生命意义存在于个体与他人的交互作用中。

  所有真正‘生命意义“的真正标志是:可以与他人分享,且得到绝大多数认可

  人生的真谛在于奉献与合作。

  能够成功应对生活难题的人似乎都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懂得关注他人,与他人合作;在遇到困难时,能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方式解决。“

  以上是从书中摘录下来的内容。最重要的是最后一句话。而面对生活,我们要学会的是如何关注他人,与人合作,从而找到不损害他人利益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所谓’关注‘,目标是观察与学习。既看别人做什么事,也看别人如何做事,从中吸取经验与教训。这就是学习。这个关注的对象,既指个人身实际的人与事儿,也指好书中记录的内容。这一点,是说生活的方法。而面对生活的力量,则需通过”合作‘来获得。

  那么什么是‘合作”。尽管这是个近些年来最热门词汇之一,但确实有必要细究之。

  阿德勒在合作的重要性中有以下叙述:

  “生活中所有的难题都离不开合作。而所有的合作都要以为人类谋取福利为前提。只有一个人明白生命在于奉献,才会有勇气去直面困难,获得成功。“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人生,我需要过好自己的人生,这是我的责任。我应该成为自己人生的主宰。“

  这里有两个关键点,第一合作的前提是为人类谋取福利。所以,并不是大家集合起来做事就叫合作。大家耳熟能详的中国词汇对其反例有所描述:如狼狈为奸,如沆瀣一气。在书中,作者用大量篇幅描述了合作。通俗的说,所谓合作,实质就是心中能想着别人(的利益)而不是一起做事。中国古语,对此的描述就是,在家庭中,上慈下孝;在社会团体中,上义下忠。然后再由家推广到世界就是从老吾老,幼吾幼,以及(别)人之老幼。再扩大来,一个人在路上,看到有路障,能想到别人,主动消除或为此路障做标注,免得别人遭难,就是合作。再者,去旅游,把自己产生的垃圾随手回收,让后来的人,见到的至少是和你见到同样美丽的景色,就是合作。

  第二点,就是每个人都要把握自己的人生,不放弃放任自己的人生,也不以任何借口妨碍干扰别人的人生。既不将自己的人生凌驾于他人之上,也不将自己的人生贬低到他人之下。

  最后,这本书强烈推荐作为婚姻登记考试必考教材。读了这本书,不仅能帮助一个人过好自己的一生,更能帮助一个人如何对待生命,尤其是将来自己的子女。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四):关注点永远在孩子。

  自卑与优越感是书中最常提到的概念了,阿德勒认为自卑是普遍存在于人的早期,而人们将通过各种方式来摆脱自卑获取优越感。

  书中强调合作的感念,认为每个人都在找寻人生的意义,意义无绝对的正确错误之分,但个人认为关注他人与人发生关系相互合作并有益于别人而带来的意义比较是健康的。

  如果一个人在与人的交往中在人群中社会中得到优越感获取意义,那么他会更积极地面对人生和社会,认为其充满了乐趣。但一个人较少地与人与社会来往的那么他的生活会无趣和失落。

  “属于私人的意义是完全没有作用的,意义只有在与他人的交往时,才有存在的价值。”

  获取优越感的方式中,有一种方式,通常是精神病患者的方式,那就是限制自己的活动范围,避免那些可能的出现他不能掌控的情景,将自己局限在他认为可以主宰的环境内。他们获取优越感的方式不是让自己变得更强大去控制情景,而是仅仅躲在让他们感觉到强大的环境里。这种情况下自卑并未得到改变,“他们会变成精神生活中长久潜伏的暗流”

  阿德勒重视早期感受的作用,认为很多后来的行为与人格可以用早期的记忆,与母亲的关系等来解释。

  在第六章《家庭的影响力》中,谈论母亲的作用时,阿德勒认为母亲与孩子的联系紧密且深远,母亲需要教会孩子如何合作,母亲是与孩子最早的联系,母亲需要技巧来更好地影响孩子。“母道”影响母亲的态度。男女同样具有价值只是分工不同,所以男女需要不同的教育,要使“母道”深入女孩心,女人要认为从事生儿育女家务劳动是高尚的事情,这不是一种从属关系而是各司其职,当然社会也需要这么认为,这样的话女性就会而爱婚姻生活中自己要负责的部分,而不是去男性的领域竞争以获取优越感(因为歧视家庭妇女的,地位低下,所以她们为证明男女平等而抗拒“母道”)。

  母亲与孩子的联系不该被过分强调,母亲只希望孩子与自己联系而阻断或者不鼓励孩子更多的与父亲与外界联系孩子会被宠坏很难发展出独立性以及和别人合作的能力。“因此,她的工作是双重的:她必须自己给予孩子一个信赖的最初经验,然后她必须准备将这种信任和友谊扩展开,知道它包括整个人类社会为止”

  若没有正确处理好联系,孩子只对自己的母亲有兴趣,他将来不会对外界发生兴趣并且憎恶母亲与自己以外的关系,对母亲有占有欲控制欲希望母亲的所有注意力都在自己身上,产生俄狄浦斯情结(弗洛伊德派中提出的孩子有恋上母亲要与之结婚,憎恶父亲要杀死他),这种倾向与性无关,完全是对母亲的支配欲望。

  一个被母亲系缚的孩子,如果进入一个不再单与母亲联系的情景,会想办法吸引母亲的注意,哭泣撒娇来拖住妈妈。一些孩子怕黑,容易害病,梦魇(有一张专门讲梦,认为梦与现实不是对立而是同一种东西的变异,后面单说。在此处梦魇的原理就是在睡眠中与孩子目标一致的行为和记忆进入心灵,帮助他达成符合利益的目标由此产生梦魇来获得注意)等也是吸引注意的方式。

  父亲的作用中说,父亲的作用在幼年不那么明显,影响在较晚才发生效果。

  父母对孩子的关注应该适量,父母的能量应该平衡,不该是一方驾驭另一方。若母亲强势,则可能女儿效仿而儿子性格弱,父亲强势则儿子效仿而女儿弱小。

  父亲应以平等的观念与母亲合作,即便是全部收入来源也不应该认为是施舍而只是分工不同。

  “等你爸爸回来教训你”等于是在暗示孩子父亲是最后权威以及生活中的实力人物,如此强迫孩子服从,这些孩子对男性在生活中的地位会作何感想?

  母亲要处理好与孩子,丈夫,以及围绕着她的整个社会生活的联系。

  父亲则是要以良好的方式应付生活的职业,友谊和爱情三个问题。

  在对于孩子的教育以及犯罪等方面都认为不该太多地重视遗传的作用,环境和遗传都不是造成犯罪的主导因素。

  我是说我的关注点。孩子和精神病。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五):阿德勒,一出人生反转剧

  《美国偶像》2015年的亚军Drew Lynch,是一位喜剧脱口秀演员,让人惊讶的是他患有严重的口吃,却可以将这个缺陷变成自己的特点,在拥有众多讲话流利演员的脱口秀舞台上开辟出了新的领地。

  我一直非常佩服将劣势扭转为优势的人,观看他们的人生好像在观看一部精彩的反转剧,主角纵有再多的先天不足,只要足够努力再加上一点机遇,最终都会走上幸福的道路。

  阿德勒的人生亦是如此,年幼时虽然生在富裕的家庭,但却先天不足,患有佝偻病。在一众兄弟姐妹中,阿德勒因为疾病不能时常运动,缺少朋友的经历时常让他感到自卑和孤独。他曾说他的童年生活笼罩着对死的恐惧和对自己的虚弱而感到的愤怒,也许正是这样的幼年经验让他走向了精神分析学派。青年时期,阿德勒在付出了努力,成功的考取医学博士后,也一直被笼罩在自卑的阴影下。他强调身体器官的自卑,认为它是驱使个人采取行动的真正动力。阿德勒遇到弗洛伊德后,开始全身心投入到精神分析学派。而后由于对于性本源的心理动力学观念的争辩,阿德勒出走,创立了个体心理学,成为与荣格,弗洛伊德齐名的心理学三巨头之一。

  这样的人生,也是一部精彩的励志剧呢。

  构建心理学理论的初期,大部分研究者都在做剖析自我人生经历的工作。在实验心理学尚不完善的前期,大量独特的经验催生出的心理学派,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出现前,尚有一番“百家争鸣”的意味。而阿德勒,大约就是打破了弗洛伊德“一家独大”局面的那个人。

  总的来说,阿德勒认为解决自卑是要向外寻求兴趣或者关注点。他认为自卑来源于身体缺陷、娇纵和忽略,这三个要素决定的自卑水平的高低。在某些方面的论述可以明显看出借助了弗洛伊德对于早期经历的关注的观点。(这一部分不知道是不是译本的原因,写的冗长无味,不如弗洛伊德的阐述精彩。)结合其自身的各项例子还是可以看看的。阿德勒认为,自卑是对身体缺陷的高度关注,将对自身的高度关注转移到外部,把自己奉献给社会或者兴趣点,关心他人,学会和别人合作是通往平和的唯一途径。看起来简单的观点,阿德勒用其一生去实践并做出总结,从人的合作、社交以及两性关系方面都进行了解读,如果用心看进去的话对人生很有帮助的。

  不知道为什么,他的观点总让我联想起了不知从哪里听到过一句话,意思是作为弱势的一方,要学会在强势的那方与自己为敌之前,与他们成为朋友。这句话放在这个语境里还是非常贴切的,或许这就时是阿德勒的隐藏台词,在漫长的与自卑对抗道路上形成的人生哲学吧。

  同大部分早期心理学著作一样,这本书在论证方面还是显得薄弱,但作者基于个人生命体验,并踏实按照自己所著的那样去做,这样的经历本身就能验证其理论的可行性了。在很多方面,心理学的可行性对于大众来讲才是最重要的,对于如今日趋神经科学的心理学前端研究来讲,早期的心理学著作大多偏向于哲学与人生价值这些方面,阅读他们对非专业人士来讲更有裨益。

  墨菲曾经说过“阿德勒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个沿着社会心理学方向发展的心理学体系。”这样高的评价,还是值得阅读的。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六):幾乎每個人都有病

  作為一個外行人和未成年人,讀此書有兩個階段,先是是瞭解自己,其次才是試圖治療自己。此為讀後感。

  頭一次讀這本書,恰好是在一年前。也許根據心理的選擇,看見的都是那些我的問題和問題的起源。我發現了自己的病癥所在,卻苦於沒有解決方法。我那時想:這些混蛋都是只告訴你你爲什麽會變成這樣,但從不說你要怎麼樣才能好起來。

  但是“認識自己”不一定是好的,這種認識看似客觀,實際上還是非常主觀,還帶有特別大的心理暗示成份,處理不當便會讓自己更加病態。

  例如,從那以後,我下意識地明白了自己的自卑根源,明白了之所以我的記憶都是抑鬱的冰藍色是因為我常年陰鬱造成的選擇性結果,明白了童年對我的傷害有多大。隨之我便開始了一個惡性循環,當發現自己陷入人格缺陷中時,在暴躁抑鬱之餘會順帶地埋怨起自己的父母或者別的什麽人來。認為“我會這樣都是他們害的,爲什麽世界這麼不公平”之類的事情。那段時間,我最愛說的幾句話有一句就是“自我救贖”,我希望“能同自己和解”。我也執著于什麽九型人格和MBTI。我是第四人格,ENFP,便認定了自己的悲劇性,認定自己終究會一無所成。我有戀父情結,渴求被愛,同時又覺得沒有人會愛我,絕望,自暴自棄。我追求特別,又打擊自己,常常因羡慕他人歇斯底裡地哭泣,覺得自己醜陋至極,沒有才能等等。

  隨即我沉溺于文學和電影還有音樂中,把我的情緒化歸結于藝術性。(例如我喜歡的書籍儘是什麽黑塞的《荒原狼》,太宰治的《人間失格》,毛姆的《人生的枷鎖》之類的東東)我常常沉溺在自己的悲劇化幻想中,用隱喻誇大自己所遭受的事情。我去追求看似特殊的關係,去追求同齡人所不會經歷的東西。在少女階段將自己放縱自由,並且將吃到的苦頭都認為是藝術的。

  在我認識到了這些后,我還是無法改變自己的癥結,只是在繼續自己的癥結的同時變得更加的痛苦——因為知道它們都是錯誤的。

  中途我在網絡上讀到兩句話,記不大清楚了,大概是這樣

  “常常說著自我救贖的人,一天到晚想著,怎麼可能得到什麽救贖呢?只有已經忘記它了,才有可能得到救贖。”

  “許多人都把自己的問題歸結于父母,可是只有停止怪責,才是痊愈的第一步。”

  第二次完整地讀這本書,是在今天早晨。我醒來,感覺特別無助。於是我突然想到它,便拿來閱讀。這一次我是抱著尋找答案的想法來讀的,於是我就找到了我從前忽略的、沒有仔細思考的東西。暫時地往誤區的外邊跨出了一小步。

  例如,在普通的看法里,我後來的做法(放縱自由)似乎是某種自欺。但說更真實一些,這是因為我的優越感目標是:變得特別。 那些自我放縱,都是我對於我的優越感目標追求所作的選擇,對於我自身來說,那些都是對的。因為我以為,這樣的話就會被愛,而後又是輕而易舉地處於一個無法替代的位置上,似乎就不那麼容易被拋棄。而我又是十分害怕被拋棄的。害怕到了一種偏執的程度。

  這樣說來,無論我做什麽,都是圍繞我的優越感目標而做的,我的優越感目標不變,我今後的做法也都不會變。要超越,首先就要調整自己的優越感目標,而不是單純地改變行為方式。目標不改,行為方式也難以更正。借用書中的話:“追求優越感是每個人的共性,他們所犯的唯一錯誤是他們的努力都指向了生活中毫無用處的一面。”

  至於性格是陰鬱還是樂觀開朗,現在我認為這是無關緊要的事。只要不影響到正常生活就好。每個人都有自己享受生活的一面,有時候感傷對我來說是種好情緒,一味的愉悅會讓我沒有真實感。只不過不能讓那些選擇性的回憶讓自己誤解了他人,會陷入“沒有人是好的”的循環中,進而認為“世界是不會好的”。這就不是活的陰鬱還是開朗的問題了,這是一種會使生活失去希望的有病的看法。這損害了正常生活,是需要更正的。此前我的想法是,所有的情緒都需要更正,這會使我更苦惱。

  認為女性在社會上的地位不公,也是自卑的體現。正是因為自己認為自己處於弱勢,羡慕男性的強勢,才會試圖讓自己變得更男性化。像我這種沒有毅力男性化起來的女性,會更加自卑,認為自己在男女間的地位就是像君臣一般要被馴服的,從而慢慢造成性慾倒錯(通俗點的說法大概就是同性戀吧?)。此前我一直說自己是女性主義者,其實我什麽都不是,只是自卑而已。

  而所有的渴求被愛,希求認同,都是優越感目標的錯誤引發的罷了。所謂超越,應該說的就在於此。

  而父母遺留給我的問題最大的體現就在於破碎的婚姻觀和愛情觀。但在現代社會來講,父母的父母也是有問題的。爲了不讓它成為惡性循環,是不能怪責任何人的,只能從自身開始改善。怪責一點用處也沒有。過於怪責他人,是逃避自身責任的做法。

  阿德勒提出的超越的方法大概就是找到正確的生活方式,確立生活的意義。此前我喜歡薩特的存在主義哲學,他們說生活本身是無意義的,很符合我的心境和口味。但他們強調生活無意義的目的是讓人們自己去追尋屬於自己的意義。一味地想自己的生活多麼無意義是無法創造出意義的。

  要同外界合作而不是當一個自己想像中的環境內的困獸。要多交流,用新的角度看待問題。那些拒絕同他人交流的,應該是處於一種恐懼罷,還有一種內心的畸形優越感使然。

  讀這本書,有趣的是,不僅僅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癥結,近乎還能找到身邊親近的人的癥結。也許是現在的青年人,近乎每個人都有病;又也許是有病的人身邊集聚的也不是什麽特別健康的人。這個“有病”,并沒有什麽貶義。我還認為這是正常的,甚至是人生必經的東西呢。不過不能太執著于“有病”,一心以為自己有病,就會導致我第一個階段的結果。把自己有問題當做藉口,更加隨心所欲。

  但有病還令人覺得噁心的就不大好了。例如用自己的優越感目標強加于別人身上的做法。最常見的是父母逼迫小孩,還有最近大家都喜歡用的“裝逼”一詞。

  非常混亂的一下子寫下來,自己的思緒原本就不清晰,現在看起來似乎更加混濁。接近最後,我要在這記下書中的一段話,在第一百八十頁。

  “一般而言,人類發展的各個階段都會被賦予各種意義。例如,大部份人對於更年期的態度即是如此。然而,階段只是生活的連續,它們的現象也沒有什麽特別的重要性。重要的是個人在階段中所期待的是什麽,賦予它的意義是什麽和他學會面臨他的方法。”

  這是我對於自己的未成年時代的一點點反思,不一定適合所有人,寫出來作為記錄。希望這不是暫時的,希望一切會好。暫擱筆。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七):一本重新认识自己和了解他人的入门书

  感谢“改变自己”赠送的这本心理书。

  书中先是提出人类必须面临的三个问题,地球人,资源有限,我们只能够共同生长在地球上,这个环境无法改变;然后是与人合作团结的必修课;最后是关于两性/婚姻关系的存在与发展。

  关于个体的成长,其发展趋势和行为结果常常可以追溯到一个人的幼年和青少年时期,与他们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学校对其成长采用的引导/教育方式。早期记忆、童年生活对个体后期成长的影响很大~发现对孩子的成长而言,早教/家教作用不可忽视,个人觉得不管是已为人父母/准爸妈,或者是单身人士都适合看呢,对于认识自己和了解别人的行为都很有帮助----书中的例子很多,不过我还没详细一一看完。

  另外“合作”一直也是本书多次提到的一个词,主张奉献自己,与他人合作是每个人的必修课,学会跳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小圈子,懂得关注他人,让自己成为社会大家庭的一员。书中的很多例子都证明问题儿童大多数是因为没有懂得与人合作然后才会引发那些特殊问题的。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八):那都是年少无知的错

  3月份在当当定的这本书,如今到7月份才想起来翻阅,事实上这本我感觉可能会混沌于心理长河之中的科学知识类丛书,在我读来,竟然有故事性的欣赏感受。事实上,这些都是作者依靠平时的个案分析出的,有许多看来很平淡的事,作者却可以洞察其中的奥妙,性格难以使然,偏离了生活的人们,在他眼里和笔下是一条条深刻的线索,直到挖掘出背后隐藏的秘密来,所有的难题就好像一时兴奋而不小心打碎一只碗而已。

  但秘密曝露之前,一切似乎天混地暗。

  但如何发现自卑背后的秘密所在又是何其不易。

  从性格取向来说,自卑是和外向相对的内向;

  从处事态度来说,自卑是和积极对立的消极;

  而作者却坚信,脱离了生活的,缺少合作精神的人才是自卑最根本的始因。而家庭的力量决定着一个人承受社会能力的多少。童年给予了一个人最基础最本质的与社会交通的能力,但不具备永久的性质,也就是说,童年会告诉你许多条路,但随着你的成长,你可以决定有哪些路可以是你一生为伴的。不管你选择哪条,只有一个必要条件:普洒社会生活的阳光,让别人接受自己。

  作者全篇通汇于“自卑”和“超越”2个主题,字字珠玑,可研习的东西很多。我对作者站在个体心理学角度进行阐述的思想深表赞同。把人和社会的联系与社会和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以个体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弗洛伊德那个年代,据说是先锋的思想了。

  顺道说一句,阿德勒曾追随弗洛伊德的思想,而后自立门户,不知冲破多少阻挠,加上作者童年时身体略有残疾,不知道这样的经历和感受,给阿德勒成为一名真正优秀的心理学家带来的意义有多深。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九):怀抱自卑,真诚合作 以前的作业啦啦啦

  午后的火车上人声嘈杂,终于读完了这位与佛洛伊德齐名的心理学大师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这本书,掩卷回想有种兴奋而惶恐的感觉: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脑海中常常会浮现一些模模糊糊的人影,在书里的很多例子中——懒惰的人、被宠坏的人、独生子、不喜社交的人……,似乎都能找到生活中遇见过的人、身边同学们、朋友们乃至自己的影子,这些迥异的性格、行为很多都可以在书中找到心理学上的解释以及形成的原因,忽然有种窥到别人隐秘心理的感觉。

  作为心理学通俗读物,整本书比较系统扼要地介绍了阿德勒创立的个体心理学,从个体心理学的观点阐释生活的意义、肉体与心灵的关系、自卑感与优越感、记忆力、梦,并具体地展现个体心理学如何看待家庭的影响力、学校教育的影响、青春期的引导、犯罪与预防、职业与工作、同伴、爱情与婚姻等问题。读完全本,我感觉总体上个体心理学认为生活的真正意义作于合作与贡献;不执着于肉体与心灵谁控制谁的问题,而是研究他们之间的动态关系;摆脱自卑感和追求优越感是人类地位增进、人格形成的原因,也是造成各种神经病的根源;记忆的最大价值在于代表了个人的判断,是了解一个人心灵的资源;而梦与日常思维并非相互对立,而是和清醒时具有一贯的人格,目的在于留下我们遇到难题时支持生活模式抵制常识的感觉。

  读完最直接的受益是对原来非常看不惯的一些行为多了些理解,更能接受,心境更加淡定:许多行为的出现都是他们长久以来的经历、形成的生活模式造成的,他们的行为是在自己的生活模式中是符合逻辑的,只是目标有所偏差。比如哗众取宠者,他们或许只是小时候被宠坏了,进入社会后他们不再是焦点,奋力卖弄、行为怪诞只是想多要一些他人的注意力,而同样不合作的人也许还停留在认为只要自己不合作、奋力反抗,就还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阶段;再比如说懒惰的人也许只是想以“我只是懒,不是无能”作为逃避现世困难的手段。

  我觉得阿德勒提出的模型有时候过于简单过于理想化,具体应用必然困难重重,而且有些结论得出的论据并不充分,但整本书读下来还是获益匪浅,常常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以下几点便是自觉最有启发性的几点:

  合作的重要性

  回想整本书,第一个浮现的字眼既非自卑也非超越,而是合作。相对于弗洛伊德总是着眼于个体与社会、其他个体的各种冲突,阿德勒非常强调合作、奉献的重要性,认为检验人合作能力的高低是了解心理差异的最好方法,合作也是防止神经病倾向的发展的一种重要保障。他在书中说到“人类所有对价值和成功的判断,最后总是以合作为基础,这是人类种族最伟大的共同点。” “假如一个人不合作,对别人不感兴趣,而且也不想对团体有所贡献,他们的整个生活必然是一片荒芜,他们身后也留不下一丝踪迹。”我想来德国总理默克尔也曾说过“如果想走快些,那就一个人走;如果想走远一些,那么就要一起走。”说的也是合作的重要性。受环境以及人类自身寿命和能力的限制,我们作为一个个体,能对社会做出的贡献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而我们如果选择合作,就能像滴水聚成河流一般,显示出势不可挡的力量。人类的语言、文明都是在人类的合作中诞生和发展下去的,我们也要将这种合作的精神传承下去。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世界节奏太快而我们每个人的力量又太有限,合作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社会各个方面强烈呼吁合作;而与此相对的是现在中国的年轻一代许多都是独生子,他们依赖、敏感、怕孤独,竞争意识强烈但缺乏合作意识,往往感受不到社会生活的乐趣,他们自由封闭、渴望能够回到童年,并产生很多诸如忧郁症、自杀等等问题。社会对合作的需要和新一代合作意识的淡漠构成了强烈反差,而学校教育也没有充足地认识到合作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思考和努力。

  自卑感与优越感

  自卑感情结是个体心理学的重大发现。阿德勒区分了自卑感和自卑情结两个概念,提出“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发现所处的地位是我们希望加以改进的”,然而,如果一个人不再设法克服障碍,反而用一种优越感自我麻痹,真正的问题却被遮掩起来则会造成“自卑情结”,也就是我们通常意义生说的自卑。

  生命太短暂,而我们的躯体又如此脆弱,必然会产生无能为力的自卑感,而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必然会与他人产生联系,人与人的差异性也会导致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所以我们不必介怀自己心中的那点小自卑而羡眼别人的自信,自卑感反而能像一只牛虻,不时提醒我们自身的差距,鞭策自己不断向前,超越自卑,成就人生。这就是为什么生理缺陷的儿童比如作者本人会有比正常人更强烈的自卑感,但如果能够得到正确的引导,反而有超越一般人的成就。

  教师的职责

  作为一名准教师,我特别注意到了阿德勒对教师的看法,他给予了教师这一职业很高的评价:“教师像母亲一样,是人类未来的保证,其贡献是无法估量的”。如此重要的意义,让我顿时感觉到责任重大。我们都知道成长环境多儿童日后的发展至关重要,但是不可能去训练所有的父母如何教育子女,但老师可以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纠正儿童在家庭中形成的错误,发展他们的社会兴趣和对别人的兴趣,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这是教师的责任。

  我们作为教师应当做到真正对学生感兴趣,愿意去了解他们,找出他们最感兴趣的东西是什么,让他们相信,在这种兴趣上他能够获得成功。对待表现卓越的学生,鼓励他们广泛地发展兴趣,并带动整个班级。对待犯错的学生,不能简单粗暴地责备处罚,我们应当帮他找出最初的错误即构建生活模式时犯的错误,积极去改正。在整个班集体,要营造和谐合作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阿德勒还特别提出三种容易出现问题的人:生理缺陷的孩子、被娇宠的孩子以及被忽视的孩子。在教学生活中我们应当特别注意这三类学生,常常和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还有学生自治的问题,并不能完全放权给学生,他们可能会争权夺利,攻击别人,排除异己,或争取优越地位。老师应该予以注意和指导,先肯定他们已经具备自治能力。

  只有高度责任感的教师会平等对待他的学生,他真正是想对人类的福利有一番贡献。我们肩负着重要使命,应有高度的责任感,所以必须时时提高自己的素质,包括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将最有价值的知识与思维以最好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我还意外地找到了有关一个一直以来一直困惑我的问题的看法,就是“教什么”的问题,直接把教材传授给孩子与教他们自己思考何者更佳。这是我们当前教学面对的一个大问题,阿德勒在八十多年前就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他的看法很有东方中庸思想色彩,他提倡两种方法联合应用。但是如何次啊能将二者完美结合,又是一个有待思考探索的问题。

  此外,阿德勒认为教育中出现的最大难度不是儿童本身的各种限制,而是他认为自己所受到的各种限制。教师不应该相信发展有固定的限制,这样他的学生才能得到真正自由的发展;但是我们又的确知道人的智力是存在一定差异的,而且作为中学阶段的老师,我们接触到的学生之前成长在十几年不同教育环境下,已经存在很大的差异,我觉得这不是我们短短中学三年做能扭转弥补的。如何矫治落后的孩子呢?希望能在下学期的实习和以后的职业生涯中找到答案。

  其他

  阿德勒总是强调一个人的生活模式,人格在人发展的初期,大概四五岁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但是我在书中没有看到非常令人信服的论据,个人觉得,人是不断发展的,人的一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之前的经验都会影响到将来的发展,初期的影响可能是最大的,但是并不一定会是决定性的。

  我更欣赏的是阿德勒对人生被赋予各种意义的阶段的理解:“阶段只是生活的连续,他们的现象也没有什么特别的重要性。重要的是个人在阶段中所期待的是什么,赋予他的意义是什么和他学会面临它的方法。”我们的青春即将逝去,但是在这个身体各项机能均处于最佳的阶段我们确立的理想、观念,学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的思维,以及我们有关青春的感觉和记忆将会不朽。所以,应当好好把握住青春这段时间,不要肆意挥霍浪费。

  结语

  距离该书问世已经有差不多一个世纪的时间了,但是它仍有不容小觑的指导意义。自卑感是一个人进步的动力,我们自卑,所以要常常发现自己的不足,保持一颗谦虚求索的心,积极地改进自身,有勇气不断地挑战自己的能力;有真诚地与他人交往、合作,时时为他人考虑,努力为他人的福祉做出贡献。如果一个社会的大部分人都能够怀有自卑、真诚合作,人类种族才会不断向前、发展,每个个体的生存才有了意义。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十):自卑与超越

  这是一本个体心理学角度的书籍,作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个体心理学派创始人,是弗洛伊德早期重要弟子,后观点分歧决裂。总之,他是大牛,所以大牛的通俗读物,读起来还是有些指导意义的,只不过翻译的文章可能比不了原著。

  前段时间断断续续读完了,书从生命的意义、心灵和身体的关系,自卑与超越到人从出生开始,童年、家庭、梦、学校、青春期、犯罪、就业、婚姻都有所涉及。

  整本书还是值得推荐的,详细观点我写在了公众号里。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MTczMzUyNg==&mid=2650137988&idx=1&sn=bd1bef60788e388dc29b1d73fb6d2497&chksm=8876aefdbf0127eb5a0c57df2263fdc4df984a6778cf02c7f3949ad7045192c0437a6da34912#rd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