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抓住时机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抓住时机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5-27 20:3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抓住时机经典读后感10篇

  《抓住时机》是一本由[美] 索尔·贝娄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9.00,页数:13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抓住时机》读后感(一):失败者独白

  索尔•贝娄是集学者作家一身,他在创作上继承了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某些传统,并采用了现代主义的一些观念手法,极富创造性地塑造一些充满矛盾欲望的反英雄,1976年,由于其作品融合了对人的理解和对当代文化的精妙分析”,贝娄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抓住时机》虽然不是贝娄最有名的作品,但他用极短的篇幅流畅语言,塑造了一个典型的反英雄汤米•威廉,虽然简短却并不简单

  安德鲁•戈登说:“《抓住时机》简短、密集、浓缩、极其精练。”贝娄用极端的篇幅描写主人公汤米•威廉失败疯狂的一天。故事发生在百老汇附近的酒店里,汤姆•威廉是一个当过演员、推销员,却最终在四十多岁一无所成的老失败者,他离开妻子来到了父亲城市,与父亲住在同一家酒店,即将身无分文,父亲对他极度失望冷漠,妻子不愿意放弃婚姻却将所有的账单压在他的身上。小说描写了即将一无所有的汤米•威廉的一天,当他即将身无分文的早上,他在嫉妒不安愧疚下,带着一丝期望祈求父亲的帮助,但他的犹太父亲冷漠的批判了他一生逃避空虚和缺乏远见,拒绝了他的请求。在随后的时间里,他与一个神神叨叨的伪科学家、假医生、真骗子塔姆金周旋,最终在交易所里经历了从希望到绝望的心里路程。而最终当他追寻着塔姆金的时候冲进了一场葬礼,最终崩溃的放声大哭,将这一生的无助和呐喊尽数发泄。

  贝娄用简短的篇幅,将汤米•威廉的一天极其丰富生动真实的展现了出来。书名是《抓住时机》但在全书中,主人公却没有一次能成功的抓住属于自己的时机,所以面临的永远是失败的结果。在父与子的关系里,小说中影射了贝娄和他保守父亲的关系,在贝娄的一生里,犹太人的父亲一直都没有认可过他作家的身份,对他的冷漠大于支持,所以他将这份感情完整的投射到了小说里。主人公汤米•威廉从小就背离了父亲的期许规划,也失去了父爱关心与爱护。在他一事无成、身无分文的绝望之际,他的父亲依然用他冷静残酷的语言拒绝了儿子的求助。而贝娄也用主人公细腻、矛盾的心理活动,展现了对父亲冷漠、专制的控诉。与父亲不愉快的关系,让主人公本就失败的人生显得更加荒唐凄惨,正如书中所说:“父不父,子不子。你不得不白天与自己交谈,夜晚与自己理论。”

  在威廉回顾自己一生的时候,许多决定形成,都似乎早已预示着失败,也许正是由于他缺乏父爱的支持和认可,他才对突如其来肯定无法拒绝。如果说年少一时冲动放弃学业去闯荡好莱坞,是年少轻狂的不知天高地厚的话,对于塔姆金的矛盾心思就更多的是对人生的最后一丝希望。当父亲不爱、妻子不解,孤身一生的生活在纽约时候,塔姆金的出现无疑给了他一个可以说话和交谈的人。所以有时候即便知道是欺骗,是虚假,却仍怀有一丝希望,不忍决绝。在这一点上汤米和父亲有着极大反差,他没有父亲的冷漠和理智,更多的是感性和善良。虽然塔姆金是个骗子,但作者却用他的嘴讲出了对于人生、金钱灵魂的众多观点。一个人虚伪与真实的两个灵魂、人们对于金钱的极度崇拜等等观点,作者将这些真实的社会图景通过一个骗子的叙述展现不得不说作者的讽刺意味十足。

  《纽约时报评论“小说通过对完整的一天的描述,展现了极度真实的人类存在图景、他们在时间里留下的轨迹。时间——这是我们竭力最大利用、却湮灭在我们手心里的东西。”汤米的大半生都已从手中溜走,没能抓住时机的失败者的哭泣里,除了自己又有谁能救他……

  《抓住时机》读后感(二):时机昭昭,命途渺渺

  《抓住时机》所讲述的是一个“失意者”的故事。不同于被普遍认可的“成功者”——他们通常坐拥体面财富以及一定的地位和声望,“失意者”向来都鲜有能进入公众视野。这也并不奇怪,人们更愿意对功成名就的生活投以幻想,而对窘迫的当下和周遭选择置若罔视。至少,那样感同身受焦虑,是更多人在选择阅读和观影时所抗拒的。但这部小说却毅然地选择用一种高度写实的笔法,让人们直面那些无从消除的忧愁

  主人公汤米·威廉是一个事业遭遇危机财务窘迫而同时亲情关系又分外紧张的中年男子。小说的故事发生在一天之内,威廉企图通过投机而小赚一笔,由此来解除他的经济危机,但最终却以失利而终。这就是小说的主要情节,称不上多么曲折。但在小说里那些挑战读者耐性,又无比琐碎意识流写法之中,却让我们得以窥见他的过往,以及他是如何走到了现今这步田地

  不知道有多少人留意过,在我们人生的不同时刻总会有那么一些人,用一种焦灼又混杂着惋惜语气劝告你“抓住时机”,好像一旦错过了这个节点,整个人生就会迈入万劫不复境地。汤米·威廉就曾经历过这样的遭遇。在星探威尼斯如画大式地鼓动之下,野心勃勃的他决定放弃在读的大学,奔赴好莱坞找寻他的明星梦,尽管现实证明也许他并不具备那样的天赋。等到他幡然醒悟决定退身的时候,却发现当初的他没有为自己留下一条退路,之前所做的决定不过是缺乏深思熟虑下的一时兴起。小说中曾如此写到:“这就是典型的威廉,经过了大量的思考犹豫争论之后,他总是采取被他无数次否决的做法。十次这样的决定组成了他的人生。他认定到好莱坞去是一个很严重错误,然后他去了。他下定决心不要和他的妻子结婚,可是私奔结婚了。他决定不要和塔姆金一起搞金钱投资,接着给了他一张支票。”尽管有时威廉深知一些事情不过是如同海市蜃楼飘渺虚幻,但他终究还是招架不住人们一次次蛊惑人心的劝说——不要错过了机遇不然那是怎样的可惜?时机就在当下,你只需伸出双手紧抓住它,之后便可迎接功成名就。威廉固然是为他的野心所害,但我们又有多少人能够说那些被许诺的报偿不足以俘获人心呢?正是因为人们普遍存在的这种赌徒心理,演说家和谎言家才得以大行其道。每个人都想着做一个聪明人,而不是坐失良机后徒劳的捶胸顿足。机遇当然不似别有用心的人们所说的那样时刻闪耀着光亮,但它也并非总是黯淡。我们一旦作出了判断,就需要去承担那可能产生的结果,哪怕那结果会让你变得一贫如洗。那些高呼抓住时机的人,有哪一个会为你窘迫的生活买单呢?从这个意义上说,书名“抓住时机”更像是一种反讽,却又还带着几分隐秘的悲悯。

  《抓住时机》里随处可见许多后世的作品中常见的情节和符号意象,这更加映衬了它的经典。在最初,威廉本还不叫汤米·威廉,他有着另外一个名字——阿德勒·威尔基。他自愿放弃了自己的姓氏,这让人想起《伯德小姐》中那个自称为“伯德小姐”的女孩克里斯汀。名字代表着一个人的家族关系和身份,但他们选择用这样一种方式,来和原生家庭作出决裂,来表达对于身份的厌恶和不认同。而威廉的父亲——阿德勒医生,从他的职业便能够让人联想起另外一部大名鼎鼎电影《飞越疯人院》中那个操纵所有病人的女护士,“医生”这个身份象征着阿德勒医生在处理与儿子的关系的时候,只是如同在对待一个病人一般,而缺乏基本的关爱情感。这样畸形复杂的亲情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说又令人想起《风骚律师》中的吉米和他的哥哥。

  但又是什么早就了父子之间这样严峻对峙呢?金钱或许难辞其咎。在威廉放下尊严向行将就木的老父亲求助的时候,阿德勒医生却因为对儿子的恨铁不成钢而感到不满。除此之外,他还固执地认为儿子只是觊觎他的财产,这也是他用以拒绝对儿子的帮助的理由。威廉的穷困潦倒当然是自身的责任,但这还不意味着他就不值得被同情和帮助。小说里的人物对待金钱的态度是值得玩味的。威廉曾多次表达过对于金钱的鄙弃,但他自己最初不也是为了追逐名利而去了好莱坞吗?他之所以厌恶金钱,只是因为他们没有办法快速获取财富,这是在金钱压力喘息底层人群所持有的心态。而阿德勒医生和那个行骗的塔姆金医生,则分别代表了冷漠和狡诈,对应着金钱腐蚀人心后的两类人。而人们就这样被金钱搅乱了各自的生活和价值判断,无法脱身。

  在小说的结尾,已经一无所有的威廉意外地闯入了一间教堂,那里正在举行一场葬礼。他看着躺在棺中的尸体泪如泉涌。他想起了自己这艰难的一天,也许他还会想起自己的未来,就像那具尸体一般的惨白。但人们却误以为他是在为死者悲痛欲绝。这充满反讽意味的场景一语道破了生活的真相,我们所触及的那些不过是生活的表面,又有谁能够深入他人生活中艰辛和失意呢?

  《抓住时机》读后感(三):时机如稻草

  时机如稻草

  ——读索尔贝娄《抓住时机》

  ■ 东渔

  细致描述人物处于困境中的状态刻画此状态下的心灵纠结,这个特点在索尔贝娄的两部小说里比较显著,分别是《赫索格》和《抓住时机》。这两部作品透析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以及个体在人群中被孤立,显得异常无助。《抓住时机》成功塑造了威廉这个悲剧色彩的人物,索尔贝娄将人物建立在生存之上,却也在诠释超越生存的精神层面,引发对其人生失败的慨叹,同时上升到形而上的思考。

  主人公威廉这个典型人物,外表软弱,有些神经质,亦有强烈自尊心,欲逃避社会回到乡村,回到祖母怀抱;威廉极易被蒙骗,因为他总是面对一丝希望而盲目去追逐,他不是一个局外人,他是一个不安于现状、切切实实的局内人。他曾梦想当一个好莱坞明星,飞蛾扑火狂热迷失;他的婚姻生活一团糟,妻子并不同意离婚,却一直向他催要供养费;父亲也不愿意支持这个不思进取,看起来龌龊的儿子,且因他感到羞耻;仅有的财产被一个善于“催眠”、口无遮拦的心理医生塔姆金所骗,落得一败涂地。他形容自己为“土拨鼠”“河马”“一个驼峰”,直至沦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最后迷迷糊糊误闯入一场葬礼中,看着尸体联想到自己,无助地痛哭起来。荒谬结局预示着心灵的控诉已然爆发,却又“穿过撕裂的哭泣和呼喊,朝向心灵终极需求实现”。

  威廉与塔姆金这两个人物形成鲜明对比,一个悲剧人物,一个喜剧人物,在同一社会层面表现豁达释然的竟然是投机骗子塔姆金,而威廉却在苦苦挣扎体会了一日梦碎,荒谬的对比凸显了金钱的残酷、人情的迷失。金钱如鲁迅笔下的“人血馒头”;人情也变得冷漠,父子、夫妻伙伴之间都筑起现实的围墙,毫无温情。索尔贝娄通过塑造这两个典型人物狠狠地暴露了金钱利益实质,以及对人物精神困惑延伸探讨。

  《抓住时机》对主人公威廉的成功塑造,还在于他无休止地剖析和审视自我,时刻自责,反省,思辨。关于威廉三个名字所要表达的意义,索尔贝娄如此阐述:“在他心目中,阿德勒是物种名称,而汤米则是人的自由。然而威尔基是他不可逃避的自我。”那么,套用佛洛依德的心理学理论,是不是可以把阿德勒看作“本我”,汤米看作“超我”,而威尔基自然就是“自我”。威廉厌倦了本我,却也无法成为超我,只得在自我的空间里飘摇不定,深陷泥潭。小说里这一套犹似公式设计应是索尔贝娄的刻意而为,展现威廉同自己无休止战斗的心态。“我”一直在指责“我”,审视“我”,剖析“我”,一种关乎自我的矛盾冲突,更易把握人物内心完成小说的悲剧色彩。

  艾萨克·辛格使曾使用意第绪语写了那篇著名小说《傻瓜吉姆佩尔》,随后索尔贝娄在1953年将其翻译成英文,如此投缘或许因为他们都属于犹太移民,总有些惺惺相惜,但另一种说法更为可靠,后者对前者的文学功底满怀艳羡。《傻瓜吉姆佩尔》讲述了一个边缘人如何把自己荒诞的人生过得虔诚而又充实的故事,他是一个在世间不受人待见的弱者,没人比他更倒霉了。在这之后发表的《抓住时机》不得不说是受到了吉姆佩尔这个伟大的弱者形象启发,索尔贝娄塑造了另一个典型弱者威廉,与之呼应,或者想要更好地超越前者。坟墓等待吉姆佩尔,他勇敢迎向死亡之神,而威廉也闯入了葬礼现场,悲痛欲绝。两者自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在绝境中获得精神的升华

  试着梳理《抓住时机》的结构,时间跨度为一天,简单的几个场景,人物关系自然显现。描述人物在一天之内的遭遇,这在乔伊斯的小说《尤利西斯》早已被见识。《尤利西斯》的主人公利厄波尔·布卢姆是一个广告推销员,大段大段的意识流推动情感,时时透出一种孤绝。从索尔贝娄善于运用的意识流手法来分析,可以追溯到本源詹姆斯·乔伊斯,那么,说前者是在向后者致敬应不为过。

  如果把《抓住时机》拍成好莱坞电影,完全可以跟上一届奥斯卡大赢家《鸟人》媲美。一天的际遇正好可以学习后者的长镜头技巧一镜到底。《鸟人》所塑造的主角,也是一个心灵纠结的反英雄,在现实中处处碰壁,已经不再是飞檐走壁的“鸟人” ,魔幻与现实的戏剧性对比使得表达最深刻。若塑造《抓住时机》里的电影角色,塔姆金将比威廉更易出彩,他更像是高高在上的智者,道出一切混世名言,既滑稽又发人深思——油嘴滑舌的表面却深谙生存的本质,这种人物本身所散发的荒谬感极易留下深刻印象。

  通过塔姆金医生道出的金句,“真正的宇宙。这就是当前的时刻。过去对于我们毫无用处。未来充满焦虑。只有现在是真实的——此时此地。抓住时机。”应该也算是索尔贝娄的励志体名言,那么,我们的悲剧主人公在一场葬礼中哭得稀里哗啦,是真实还是幻影?他能够伸手抓住什么呢?那撕裂的哭泣表明,他仍在内心不断地呼喊,想要抓住一根救命稻草。就像他向上帝做的祈祷,“让我脱离这场危机,进入一种不同的生活。”

  《抓住时机》读后感(四):别把命运交给别人

  小说的最后,主人公走进了一场葬礼。葬礼的主角的是一位死去的老人。之前,他一直在昏头昏脑中寻找拿着他资金消失了的心理医生。而在送葬的队伍人群里看见心理医生时,小说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抓住时机》并不是索尔贝娄写得最好的小说,拖沓,臃肿,跟《雨王亨德森》的轻快、明晰相比,实在相去太远。在读这部小说之前,读的都是中国文学的书,刚翻开读,就感到翻译语言太拗口碜心,不过读到后半截感到明显好过之前的。

  这部以都市生活为背景的小说,小说人物的对话有些是跟柏拉图《理想国》的内容有关,关于灵魂的那些,这只能说在都市繁忙生活的人也时刻不忘寻求精神生活的宁静。所以,要是对这部小说里人物的对话探讨有兴趣的话,不如直接读柏拉图。

  撇开那些对话,知识性的部分,剩下的就是故事的发展进程。当然,这之间不得不夸赞索尔贝娄对生活细节各方面的熟悉。比如小说开头出现的守门人鲁宾,他在整部小说好像就出现了两次,第二次还是主人公想出来的,都没有直接现身。那这个人物在小说有什么用呢?唯一的解释,只能是给小说人物营造真实的生活环境。这都有点强作解释。

  还有些属于主人公回忆出来的人物,他的母亲,与妻子、孩子的从前,都是必要的对小说主人公境况的描写。而这些叙述,在一部篇幅不长的小说里以回忆穿插的方式出现,怎么都显得太拥挤,就跟小说人物置身的繁华都市一样。

  小说主人公是位四十出头的男人,索尔贝娄写这部小说的时候正是四十岁,这部小说出版于1956年。小说主人公多少都有些作者的影子,主要是心境上。而主人公的母亲是哪一年去世的,小说主人公和父亲在对话的时候,各说了一个年份,最后主人公”告诫自己“,”是的,是年龄。不要在这件事上挑起争论。“

  故事其实是一个生活中很容易会发生的事例,最后导向了类似喜剧的描写,让人哭笑不得。想来小说是想向读者更多传达人性善的观念。整部小说也就不温不火的结束了。如果只是写一个人在交易所上的滑稽表现的话,不用拉拉杂杂地出现那么多细碎的描写,把整个家庭三代都写出来,更有很多一晃而过的人物。当小说结束在一场葬礼上的时候,值得主人公对待的问题也就来了。死亡,生活,朋友,家庭,这些都是该思索的。在青年的时候,朋友往往是把你引诱出家门的人,家人的谆谆教诲,却当成耳旁风。主人公正是这样的例子。

  《抓住时机》读后感(五):《抓住时机》:关于我碌碌无为的理由

  《抓住时机》似乎是索尔•贝娄的著名作品里最为独特的一部——它并没有涉及“某个人波澜壮阔的一生”。仅从篇幅来看,它出奇得短,讲的只是一个人在一天中发生的事。可这一天的故事,差不多就可以概括这个人狼狈而仓促的一生——而这个狼狈而仓促的人,或许可以代表我们中碌碌无为的大多数。

  故事的开场,我们的主角威尔姆,或者叫汤姆•威廉,是一个正处在困境中,不得不向自己那冥顽不化的老父亲求助的失业者——尽管为了梦想,他曾经费尽心机想要从他身边逃开。威尔姆曾经是个演员,因为坚信自己的才华,他无比鄙夷自己老父亲——一个犹太人——实用主义的那一套。可是现实的打击又似乎证明了自己的那一套有点行不通。当然,在威尔姆看来,那也可能只是运气不好——说来也是奇怪,越是这样的时候,人越是相信自己的运气,似乎否极就一定会泰来。威尔姆遇上了一个看起来无比智慧的哲学家塔姆金,因为他的智慧,他们谈得很愉快,当然更重要的是他们“彼此欣赏”。互相欣赏的朋友难免会相互信任,于是把自己最后的七百美金交给了这位新朋友,指望着能够借此翻身——他又一次失败了。

  我不太相信这会是威尔姆先生的最后一次失败,即便他的朋友塔姆金拿走的是他最后的七百美金。生活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个不太圆的环,看似一切都在改变,实则一切发生的,都会似曾相识,再经由兜兜转转回到原点。毕竟经历这一切的人是我们自己,而我们自己,又是那么坚定,不容易被改变。

  但威尔姆的努力,是以改变为目的——梦想正是这样一种东西,它让人觉得眼前的一切都是路障,拥有的一切都是包袱,梦里那座天边的玫瑰园才是自己要寻找要到达,并且一定会到达的地方。而想要到达那里,人就必须不屑于眼前,还要卸下自己不应和理应背负的所有东西,以便身轻如燕,从而飞升上天。其实不顾一切去做什么,是再简单不过的事,可梦见的事,从来都不会切实地成为可能。而梦想的另一特性,恰恰是它可以被反复尝试——不得到的人,从来都不会死心,因为论证不可能,刚好是比实现本身更加困难的事。

  在这个故事里,索尔•贝娄的写作意图并不在于反对梦想。他写的这位碌碌无为的威尔姆——这是他原本的犹太名字,他更愿意成为汤姆•威廉,一个典型的美国人——是为了揭露某种可以被无限制使用的,关于碌碌无为的理由:我是一个奋不顾身的逐梦者,我一无所有,却义无反顾。我大概要注定失败了,注定要一无所有了因为我的生命里有太多需要改造的地方——这一切多么可歌可泣!只是一个人从来都不会一无所有,除非他执意要丢下自己拥有的一切。

  成长总是一个逃离的过程——逃离温存与骄纵,在更开阔的世界上找到通往自我的道路。可逃离并不意味着背弃。一个人会成为什么,取决于他的向往,更在于他背负了怎样的行囊上路。而什么都不背的人,除了天才和超人,大概就只有哗众取宠的乞丐了。

  《抓住时机》读后感(六):索尔·贝娄对父子关系有多失望?

  1933年,索尔·贝娄被世界闻名的芝加哥大学录取。犹太人的思想方式总是有其别具一格处,按理,儿子考上了这么好的大学,父亲应该喜滋滋地摸出学费送索尔·贝娄去芝加哥吧?但,亚伯拉罕·贝娄不。这位1913年带着可怜的家产和妻儿由俄罗斯移民到加拿大蒙特利尔的父亲,在第4个孩子也就是索尔·贝娄降生的时候大概因生活所迫只有畏难没有欢欣。或许,他还以为自己在蒙特利尔的一败涂地多半是因为索尔·贝娄的出生呢!那么,亚伯拉罕·贝娄在蒙特利尔到底倒霉成了什么样子?索尔·贝娄成为作家以后在其伟大的小说《赫索格》中有这些的影射:“1913年,他在魁北克省的瓦利菲尔德城附近买了一块地耕种,但失败了。这之后,他搬到城里开了家面包店,失败了;做批发商,失败了。战争时期,开了家睡袋加工厂,别人都赚了钱,他又失败了;做废品商,也失败了。后来他开了一家婚姻介绍所,仍然失败,因为他脾气太急躁,而且说话太鲁莽。而现在,他做的私酒生意,又面临失败。”虚构与事实之间差距有多大?我们不得而知,可是我们知道,1924年,索尔·贝娄的母亲领着四个孩子带上一些还算值钱的东西从蒙特利尔偷渡到美国芝加哥时,还欠着房东10美元的房租。

  尽管父亲不愿意爽爽气气地为儿子掏大学学费是因为家中的经济状况依然羞涩,但这已经成了索尔·贝娄心里的一个梗,想必,父子之间没少因此叽叽咕咕,后来,索尔·贝娄的前两部小说《奥奇·马吉历险记》等获得成功后,亚伯拉罕·贝娄非但没有以子为荣,相反,还说出了“你的首要身份是我的儿子”这种令索尔·贝娄很不爽的话。

  《抓住时机》是索尔·贝娄在父亲亚伯拉罕·贝娄去世后不久开笔写作的一部中篇小说,也是九久读书人携手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索尔·贝娄作品集中篇幅最小的一篇,用心一点,差不多用一天就能读完,这也说明,《抓住时机》是索尔·贝娄小说中最容易阅读的一本。

  小说详尽记录了一个名叫威尔姆·阿德勒的美国中年男人一天的生活。当然不是威尔姆·阿德勒朝九晚五的日常生活,也没法是,因为他失业了,威尔姆·阿德勒的失业大概让妻子非常生气,她报复他的方式就是坚决不离婚因此有了时不时问威尔姆讨要家用的理由。不过,在《抓住时机》所表现的威尔姆·阿德勒的一天里,已经身无分文却还被妻子索要钱财的电话追着跑,还不是他最失败的片段,甚至,他口袋里的最后一点钱被塔姆金医生诱惑得投进期货市场后颗粒无收,也不是《抓住时机》所表现的威尔姆·阿德勒的一天里最失败的瞬间。在索尔·贝娄看来,威尔姆·阿德勒的那一天里最失败的时刻是他走投无路之际低声下气地央求正享受着按摩服务的父亲阿德勒医生替他付租住旅馆费用遭拒的那一刻:

  他(阿德勒医生)警告他(威尔姆·阿德勒)说:“留神,威尔基,你差不多让我失去耐心了。”

  “我试图不让。然而你的一句话,仅仅一句话,将会大有帮助。我从来没有要求过更多。可是你不是一个仁慈的人,父亲。我恳求的哪怕是微乎其微的一点东西你都不给。”

  的确,《抓住时机》是一篇描述威尔姆·阿德勒倒霉的一天的中篇小说,然而,威尔姆·阿德勒倒霉的一天是这一天之前许多天里威尔姆·阿德勒的诸多倒霉的集中爆发。那么,威尔姆·阿德勒在这一天之前的许多天里,都遇到了什么倒霉事?放弃学业到好莱坞试图当一个电影明星,失败了;明明是一个一事无成的末流演员,却还要为了阿德勒医生的面子打肿脸充胖子;在父亲那里得不到支持后,威尔姆·阿德勒试图通过婚姻拯救自己,也失败了……但所有的失败因子在《抓住时机》里爆发成让威尔姆·阿德勒难以将失败者的日子继续下去的时候,索尔·贝娄让威尔姆·阿德勒向舒适地躺在按摩床上的父亲求救,毋宁是一种控诉,控诉自己的一生如此不堪,源头就在于自己的生命小船驶出家庭港湾时,没有得到过父亲的祝福。

  这难道不是索尔·贝娄对过世不久的亚伯拉罕·贝娄的一次清算吗?只是,他没有将威尔姆·阿德勒塑造成如他一样成功的教授、作家,而是写成了一个诸事失意的倒霉蛋。如此反讽,显现的是索尔·贝娄内心深处多父子关系多么深重的失望呵。

  《抓住时机》读后感(七):《抓住时机》:经济危机下的中年危机

  《抓住时机》:经济危机下的中年危机

  索尔•贝娄的中篇小说《抓住时机》另一个译名叫《只争朝夕》,看起来都很阳光,但小说里的主题,恰恰与小说名成反比例的关系,一个昂扬、振奋的书名,书里却包裹着人生重重的危机。

  索尔•贝娄的小说并不好读,这根本原因是作者采取的先锋表述方式,往往任意听凭意识随意地流动,在一条主线的叙事链条下,作者往往有意为之地丛生出偏离主题的枝枝蔓蔓,而这些枝蔓的细节又是以集束的麕集的方式蜂涌而来,令人目不暇接,更让读者苦不堪言的是,作者身为一个知识分子作家,在小说里涉笔成趣地漫漶着政治、哲学、文学的晦涩、灰色的长篇大论,比如作者的另一部代表作《洪堡的礼物》里,用近乎六个页面,滔滔不绝地讨论着“厌烦”的种种状况,几乎是一篇文化笔记。然而,贝娄的与众不同处,是他的作品里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而是始终瞄准着一个现代背景下人的生存困境,就像《洪堡的礼物》看起来像是“高大上”的精英文学,但本质上讨论的却是如何与流氓的周旋,如何与前妻的纠缠,还有如何勾搭女人的自称为“色鬼”的心态流程,小说对人心低俗层面的揭示,要比所谓的通俗小说来得更加赤裸且不留情面,但是这一切因为作者的叙述方式的层层叠叠的遮掩,反而使之套上了一层诘屈聱牙的防护衣,令一般人望而生畏,根本没有穿过外层叙事上的防弹衣而进入到作者的七彩的内心世界。这就是现代文学在穿透拒人之以千里之外的表层镀膜之后,能够更为深刻地触摸到心灵的细腻纹理而成为文学主流的原因。

  《抓住时机》同样读起来也并不令人爽心悦目,原因正如索尔•贝娄其它的作品一样,在一条正常的时间流水链条之外,不断地闪回到往事与回顾中去,且作者在描述现代时下的人物状态时,又喜欢大段大段冗长的近乎是“形而上”的对话,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这种揭示又因为没有强烈的故事冲突,使得对话交流仅仅成为一种含糊其辞的哲理堆砌与人生剖析,甚至可能这种对话,与内心真正所想恰恰是背道而驰。比如小说里的一个重要人物塔姆金,怂恿“我”去炒期货,当“我”去问他经营如何时,塔姆金王顾左右而言它,大谈玄之又玄的人生哲理,直接把“我”给俘虏过去了,对塔姆金的要言妙道心生崇拜,特别是他的“人心存在着真实的灵魂与伪装者的灵魂”的这一套宏篇大论(P63),直接慑服了“我”。从塔姆金自称“读最好的文学、科学和哲学” (P65)来看,此人并非不学无术,而作者也有意在这一个疑似骗子身上,注入了作者对知识分子群落中拉大旗扯虎皮劣迹的批判锋芒。这也是知识分子小说的共性特点,就像钱钟书与杨绛笔下的知识分子,总少不了一帮口若悬河的骗子类型。知识分子作家总是将自己熟悉的群体中人予以丑化。贝娄直接把一个看似颇有文化涵养的医生直接落实与确定为投资领域的骗子手,就像今日电视上那些大言不惭的股评人一样,缘自于作者对这类所谓知识精英的熟悉。

  值得注意的是,本书的主题恰恰是这个小说里的疑似骗子的宏论中的一部分。他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地”,“这就是当前的时刻。过去对于我们毫无用处。未来充满焦虑。只有现在是真实的——此时此地。抓住时机。”(P60)他所说的话并没有错,过去与未来都只是隔着遥远距离的时空。但他的这套理论,用在投资市场(期货或者股票)时,只能反映出他被期货或股票市场的这种即时性所迷惑了,而恰恰没有看到,市场的每一个即时点,都是过去的后延与未来的起点,塔姆金所梦想的在资金市场上大赚一笔的愿望,如果基于这种“只争朝夕”的短期行为,必然会遭遇到灭顶之灾。事实上,小说里的“我”自然不懂得投机市场,而塔姆金又何尝懂得期市与股市,他自以为凭着自己的智商,要高于那些华尔街的投资者,可以在资金大鳄的指缝里赚取一些油水,今天看来,这典型的是一种我们并不陌生的“散户心态”,他们极其容易地被股市的“此时此刻”的亏与赢所操纵,只看到眼前,不顾长远,追涨杀跌,加重了市场的激烈震荡。“抓住时机”这一小说看似正能量的主题,恰恰成了小说里的最大的讽刺,也使得小说活化了一群急功近利的“小散”们的必败轨迹。

  这是小说里的经济危机。“我”听信了塔姆金的哲学“高”论以及“小散”的经典“腐”论,已经丧失了判断能力,把最后的七百元钱投入了资金市场,遭遇我们约略能够了解到的“清仓”处置,顿时一无所有。而同时,“我”还遭遇到人生的中年危机。“我”在小说里大约四十多岁,与妻子分居,两个小孩由妻子照料,妻子不愿离婚,不断向他寄送抚养账单,而“我”还同时与一个女人同居,准备与那个女人结婚,但前一个婚姻无法结束,导致下一段婚姻难以继续。其实小说里的这种婚姻困境,带有作者自传的很深刻的影子。在《洪堡的礼物》里,我们也看到小说里的主要线索也是描写“我”与前妻离婚诉之于法庭的事。从贝娄的经历看,他的一生结婚五次,83岁时,还生下一个小女儿。《洪堡的礼物》里“我”调侃自己是色鬼,并非是空穴来风。内外交困,他不得不求助于八十多岁租住于旅馆里的贻养天年的老父亲。据称,父亲的形象也影射了作者自己的父亲。老父亲对“我”的困境毫不动容,指责他没有努力,懒惰无为,年轻时一意孤行,不切实际地梦想当演员,后来又去当兵虚度岁月,父亲的指责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我”更有我的苦衷,从“我”的角度讲,他想有所作为,但是又缺乏相应的能力,想有一份工作,但又无法忍受原下属爬到自己头上的自尊失衡,在父亲面前摇尾乞怜,遭遇到父亲的不闻不问,最后归结到一个“钱”字。作者与其说是一种批判,不如说把一个人到中年尚未自立的男人的无奈与尴尬展现得淋漓尽致。父亲对儿子的冷漠,也情有可原,小说里通过父亲终极性地提出父子两人在死亡面前的生命长短,来推脱父亲的帮扶责任,不可谓不触及到这种关系的痛处,令儿子哑口无言,甚至可怜兮兮地辩称自己也生不如死。后来在妻子的催款逼迫下,更是道出了自己已经走上了绝路的哀鸣信号。可以看出,小说里把一个男人的中年危机描写得相当的通透且鞭辟入里,来自于父亲、妻子还有孩子的每一个压力,都使得他心力交瘁,几乎要使人怀疑他会走上自决于自已的道路。而最后他误入别人的葬礼,正象征着他的心理上已经与他的这个不期而遇发生了同频共振,他大哭,正是哭自己的生不如死。小说完成了对“我”经历了双重危机之后的死亡判决,至于有否光明,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而作者已经通过有限的篇幅,已经把一个男人的一生作了精约而精到的解剖了。

  掩卷长思,小说里的故事虽然隔着国度的壁垒与时间的落差,但我们感到与我们当下的现实并不遥远,60年前(小说出版在1956年)的美国小说里描写到的困境令我们感到近在咫尺,正说明着我们的时代后延性地走在那一条似曾相识的发展轨迹上,也就必然会遭遇到同样的心态与时态的爆发与冲撞。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