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1800年以来的中英碰撞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1800年以来的中英碰撞读后感10篇

2022-03-22 03:01:1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1800年以来的中英碰撞读后感10篇

  《1800年以来的中英碰撞》是一本由王赓武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29.00,页数:17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1800年以来的中英碰撞》读后感(一):读书笔记 记录

  书中有很多精彩论述 已做笔记并拍照记录

字数限制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的方式来了解一下下吧唧吧唧嘴的话题是什么意思,我是不是该说什么了

  《1800年以来的中英碰撞》读后感(二):读书札记(后续)

  再说贸易。中国并不缺乏海上贸易传统,只是这种贸易是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开展的。清朝的统治者,上至皇帝,下至官员,都无法想象和理解,保护商人利益应该成为一项政策甚至一个原则问题,为了商人,一个国家会不惜发动战争。就像海军建设一样,历史上中国也有过数次良机推动海上贸易。但是,诸如一个新纪元的开端、一个新时代的来临这样的体验,只有旅居海外的华人才能真正感受到。而中国私人商贩“可能期盼过的支持从没兑现过”,“股份制公司得到的法律保护甚微,通过现代银行的融资方式发育缓慢”。所以,“英国大公司确有可资中国人学习之处”:“第一,国家应将贸易视作关乎国家利益之事,值得加以捍卫,值得为此发动战争……第二,需要建立新型制度,为复杂组织提供融资和管理,确保其赢利能力……第三,更多的官员和商人重视一门新学科——从英日贸易实践发展而来的商业经济学。”王赓武先生总结道:“尽管中国人相信自己的经商能力毫不逊色,但他们也许得承认一点:英国人良好的组织、管理技能和法律惯例,为中国人面向21世纪再造更好的企业提供了有益的模式。”

  再说科学。由于种种原因,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的最初工作并不顺利。这使得他们不得不把工作转向提供社会服务、开办医院、创立学校、派遣医生和教师。既然改变宗教信仰的时机不成熟,那么只能代之以另一种形式的信仰,也就是使人们皈依于世俗信仰。这一皈依过程最初是通过语言实现的——“英、日、法这三种语言一起,将中文打造成一种强大的工具,丰富的词汇足以传达中国人想要从西方学到的所有新思想和新发现”。当皈依更加自由的语言宣告完成时,中国人的世俗信仰也就落地生根了。有些人追寻财富、权力,有些人则献身于科学知识。自然和社会科学成了人们的新信仰。王赓武先生确信,中国前现代科学的发展迟滞也许有政治和文化上的阻碍,但中国发展科学的能力是无疑的。“如果中国发展科技文明是合乎情理的要求,那么全体中国人都会认同科技文明并引以为傲。”问题是,如今这些政治和文化上的阻碍彻底解除了吗?或者说,它们又增添了哪些花样翻新的样式?这个问题需要我们自己去探求答案。

  最后说说治理。治理或者说统治,“其核心是人的组织和管理方式。其要点在于权力的本质,权力如何转化为权威和合法性,权力如何被使用或滥用”。对于当时的中国精英阶层来说(也许今天也是如此),中国传统的治理理论与治理体系已经足够强大和优越,英国并没有提供适合帝国需要的现代治理新思想,他们肩负的神圣职责不过是重振传统的治理原则而已。无论是后来的民族主义革命还是更后来的共产主义革命,其实也都暗合了中国暴力推翻腐朽政权的政治传统。反观英国的统治可以说既间接又外围,然而,它却在城市管理、商业经营,尤其是公共卫生、道路建设和法治方面卓有成效。这似乎是个悖论:直接、严控的往往简单而表面,间接、外围的反倒深刻而持久。王赓武先生预言,“英国通过高度敬业的职业官僚体系在亚洲进行统治,这套体系为适应香港华人臣民而进行了修正,它有可能为未来形成的中国执政制度提供有用的范例”。

  综观1800年以来的这段历史,也许更重要的东西,不是战争、贸易、科学及治理,而是现代。尤其对于时下炙手可热的现代治理而言,最重要的东西,远不是其中的治理,而是其中的现代。中国既不乏强大的海军、海上贸易传统,也不乏强大的科学、治理能力。然而,假如没有“现代性”的目光朝向,一切的努力都不过是复归或精致或拙劣伪装了的前现代,战争也好、贸易也好、科学也好、治理也好,都不过是用以维持一种内向的、停滞的秩序,徒然让人生出一股“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的悲怆之感。我想这里也可以引用自己在别处做过的一个评论作结:“我们应当期待一个更好的未来,而不是回到一个更好的过去。”

  在此,我不应作过多剧透,而应让有慧眼的读者自己去辨识。(完)

  《1800年以来的中英碰撞》读后感(三):读书笔记 记录

  书中有很多精彩论述 已做笔记并拍照记录

字数限制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的方式来了解一下下吧唧吧唧嘴的话题是什么意思,我是不是该说什么了

  《1800年以来的中英碰撞》读后感(四):读书笔记 记录

  书中有很多精彩论述 已做笔记并拍照记录

字数限制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的方式来了解一下下吧唧吧唧嘴的话题是什么意思,我是不是该说什么了

  《1800年以来的中英碰撞》读后感(五):读书札记(节录)

  这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大家小书”。正文110多页,却涵盖了如此宏阔的主题:战争、贸易、科学、治理……像这样举重若轻的著述,非学术功力炉火纯青的大师级学者不能驾驭。注释40多页,相当于正文的近一半了,从中可以窥见大家学者的眼界。我相信它一定可以成为口口相传的佳作。

  网上看到的海外评价倒是非同凡响,收在百度文库里的唐德刚先生的一篇文章谈道:

  赓武在伦敦给予我的印象是一个兼具中国国立大学学生潇洒底儒生气质,和端庄的英国绅士型的学者。他说的一口纯正的英国英语,和不带地方口音的中国普通话。他底马来语文也相当流畅;其他欧洲大陆底语文亦颇可使用。赓武也长得一表人材。风度翩翩,器宇非凡。看到赓武,就使我想起那时还在向我“口述历史”的顾维钧大法官来(顾氏时任于海牙国际法庭)。我想此子可做个顾维钧型的第一流中国外交家;也可做个第一流的中国“京师大学堂”的堂长。只因国族不幸,自相砍杀,把这种一流的人材坯子,都给浪费了;使他被赶到这儿来和一些老男、老女、教书先生们开他个什么“汉学会议”——我为赓武这样难得的专材可惜;并为国族有才而不能用,嗟叹无已。

  以唐德刚先生的资望,这个评价是相当高了。

  回到这本书。之前看过英文版,但拿到中文版之后,当看完导论进入正题之一——“战争”时,还是不禁为所深深吸引和激动——这是一部值得反复精读的作品。这部分内容可能完全颠覆了我们固有的史观。王赓武先生不仅富有一个史学家的敏锐洞见,而且富有一个战略家的深远眼光。在这一部分,他念兹在兹,“一咏三叹”,痛惜中国错过海军500年(从15世纪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开始算起至20世纪中叶)。王赓武先生嗟叹道:“清政府和中华民国的政治领导人都没意识到,整个19世纪对海军力量性质的认识有一个根本性的空白,这才是真正的缺失。这种缺失竟然延续逾一个世纪。”“……中国海岸线绵延万里,不冻良港为数众多,一度拥有一支令人生畏的海军。中国本应利用英国的航海技术,却没有抓住机会,结果就像一头在沙滩上搁浅的受伤的鲸鱼一样坐以待毙。”此类论述比比皆是。在本章结束之前,他总结道:“也许最重要的问题是,中英关系经历从大西洋国家英国到太平洋国家美国的两级跳跃之后,中国政府是否将从根本上改变陆战传统,去拥抱海上强权,迎接海上多重挑战。” “……要使中国近期发展一支蓝水海军的步伐减缓下来是不大可能的。中国拥有很长的海岸线,长远来看,不可能舍弃可靠的海上防卫力量。随着这种海军力量的增强,更多的中国海军军舰可望使用南海的航道。这将对南沙群岛的控制和最终分享归属产生影响。”因此,他对最终前景表示乐观:“有足够证据表明,中国人需要时会面向大海的。这是一个能否作出举国担当的问题。”

  [目前暂时读到这里](未完待续)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