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的晃荡的青春》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的晃荡的青春》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5-28 20:5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的晃荡的青春》读后感精选10篇

  《我的晃荡的青春》是一本由[日]东野圭吾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3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我的晃荡的青春》读后感(一):我们的晃荡的青春

  讀前幾篇覺得好像有點意思,但又有點無聊。讀到中間部分,尤其是講奧特曼、哥斯拉這些怪獸的幾篇,雖然我也喜歡看奧特曼,但我還是看不下去他在說什麼……但是到後一部分,或許是因為講高考、大學的事情讓我有同感,所以覺得勉強還算有意思。讀完全本覺得,還真的是完全看不出東野圭吾的特色……有一些小幽默平平淡淡的,但如果不是東野圭吾寫的,可能沒人會注意吧……

  一本書看完,我沒有任何摘錄……但是有些片段還挺搞笑的,印象深刻的是這樣一個故事

  東野圭吾小時候不喜歡讀書,但是他媽媽聯合老師逼著他寫讀書筆記,然後他一直拖著,實在不能拖了,就總結一下已看部分的內容簡介,最後寫一句:“對不起,我沒看完”。直到他自己喜歡上寫推理故事,他將一篇完成的小說給一個喜歡讀書的朋友看,很久之後,收到的書評就是對他的小說的前半部分內容的概括以及一句“對不起”。

  《我的晃荡的青春》读后感(二):青春

  一个名作家的青春会如何?似乎这种想法是我开始好奇这本书,虽然我很俗气,但是我还是很想知道。所以我看了这本想记录长大的一本日记

  跟想象的作家的青春完全没有多大交集,但是我并不失望。而是觉得,作家在成为作家之前也可以过得很想平常孩子一样的,成长路线并没有嗅出作家的味道。这就跟他的推理小说一样,你不会比他先想到结局,因为他在布局整件事,他也是他人生主宰者。

  这样子长大了,也不知道今后发生如何,人生出现多彩的时候,让人捉摸不透,也是很有趣的。至于之前的经历,也许在当下经历是有难以想象的不好感觉或者好的感觉,先如今写回忆日记一般写出这些事情,心情应该都是自然而然的,舒适的,舒适的青春哈哈

  《我的晃荡的青春》读后感(三):青春不能被压抑

  很多看似天才的人大多数是普通人生长普通家庭,在普通的环境下成长,喜欢东野圭吾的书,在感叹每个他所写的精彩故事的背后便很想了解是什么造就了他这般的推理写作天赋,看了这书以后,有些意料之外,一个坏但又不是完全坏透的孩子,父母对他的将就,给他自由的成长,成绩总是垫底,逃课、游戏、不爱读书是他的成长标签,对于未来,只要顺利毕业,找到工作就行,这就是个普通坏孩子的故事。但也许正是那段晃荡的青春让他的天性不被学校的死规距所压制,他的思想不被条条框框所局限,他以后写作的那些材料来源正是那段丰富多彩的经历。如他所说“东野圭吾青春时期的晃荡行为并不是孩子的理想榜样,让孩子自由发展天赋才是本书真意。”

  《我的晃荡的青春》读后感(四):学渣的逆袭

  谈起日本推理小说,东野圭吾是个绕不过去的名字。一度被本格派和社会派都拒之门外的东野,以他所向披靡的夺奖之势和经久不衰的畅销神话证明“日本推理小说天王”绝非浪得虚名

  东野塑造了一系列绝顶聪明角色物理学教授汤川学、犀利刑警加贺恭一郎、数学怪才石神哲哉,天资过人的更是数不胜数:桐原亮司、瓜生晃彦、野野口修……让人不禁猜想,工科背景的东野圭吾一定是个智商爆表的学霸。可是,畅销君东野绝不脱离群众。他不失时机地出来自黑,自传文集《我的晃荡青春》告诉读者,曾几何时他也是个极平凡的孩子。不,说平凡还言过其实了,他根本就是个学渣啊。

  学生时代的东野圭吾,绝不是应试教育下的好学生。自幼不喜读书,打游戏、小偷小摸考试作弊、逃票,这些陋习也不落下。读的初中人们谈之色变的不良少年聚集地,勉强上个普通高中,成绩连最差的大学都考不上。复读一年,仍然在预备校里排名垫底。幸运的是,这样的东野并没有被打上坏学生的标签,保持着对生活的好奇,晃荡晃荡地长大了。

  熟悉东野圭吾的读者都知道,东野作品魅力不只在于推理小说核心的诡计,还有他对人性精准拿捏、对各个领域独到见解。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也是他人生经历的折射,恐非循规蹈矩的“好学生”所能企及。东野早期作品以校园推理为主,涉及到校园欺凌、冷暴力、少年犯罪、教育体制反思,如《恶意》、《宿命》、《湖边凶杀案》等,细致观察得益于学生时代接触到的各个程度的人;对运动的痴迷促使东野创作了一系列运动题材的作品,如《魔球》、《雪国之劫》、《鸟人计划》等,剑道部出身的东野还给系列作品的主角加贺恭一郎安排如出一辙的专长;小时候不用于正途的小聪明——发现月票的磁条和卡片可分开供两人使用、发现捶打游戏机会吐出游戏币、总结应试秘笈——可以赋予在角色身上,《白夜行》中的桐原亮司的“发家史“简直是标准的东野遐思集锦:复制游戏卡、山寨银行卡、篡改软件……东野的内心世界,要比小说的世界精彩百倍。

  云淡风轻地回忆往事,甚至吐槽父母的教育只是无心插柳,接地气文字背后,个中辛酸不足外人道。学渣东野圭吾的成长经历,值得急于将孩子逼上“正轨”的父母们反思。没有不成器的孩子,只有尚未找到方向的人。

  譬如我的表哥,从小被唤作“野孩子”,每天放了学就蹲在弄堂津津有味地看人家自行车,总也看不腻。父母硬是关他在家学习,终究不爱读书,勉强上了中专,也不喜欢自己的专业。或许他的路就在这一个个零件的搭建中、车轮滚滚的转动中,机械简单原理都藏在生活中,又何尝不是正途?

  迷上一件事,并立志以此为业的人不在少数,真正成功者寥寥。对于工作稳定的东野圭吾,写小说不是正道,他的小说处女作找不到读者,出道之路也不顺遂,一度连自己都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谁能想到有朝一日,这个“伪理科生”变成了小说家

  如今,功成名就的东野圭吾应该是自信十足的吧。再也不是那个为了考试蒙混过关,做小抄、拉关系、凭运气的学渣了,粉丝们奉他为“东野神”。读他的“黑历史”反而能看出他的高智商和高情商,以及,极其成功商业运作。这场来势汹汹的逆袭,唤醒了一颗颗蠢蠢欲动的心,我们的春天何时来呢?

  ——乙未年读东野圭吾《我的晃荡青春》

  《我的晃荡的青春》读后感(五):东野圭吾,日本文学散文,奥特曼哥斯拉圆谷英二。

  《我的晃荡的青春》――东野圭吾 我的 晃荡的青春是东野圭吾以自己小时候到大学毕业的快乐回忆 作为题材所写的散文故事 ,强烈推荐喜欢奥特曼的朋友看,因为东野圭吾用了三章来描述他小时候喜欢的怪兽奥特曼,对这类不了解的恐怕无感, 光写哥斯拉、赛文等奥特曼与怪兽的故事就写了三篇。还有对监考老师意淫啦,看色情书啦,在更衣室里偷看女孩子衣服啦,总之有贼心还有贼胆。不过这本书并不适合用来励志参考,并不是一个推理大师自述自己是如何成为知名小说家,只是一个晃荡的少年的青春罢了。这本书准确来说是赐给那些从小毫无目标,还有点中二,总是热血澎湃的晃荡的小子们的礼物。至少在我,很多的感同身受,让我知道即使隔着海峡,隔着时光的帘子,有人与我一样,与我们一样,中二过、迷茫过、挫败过。至于那些无论做什么都要求目的,拿书来做成功的垫脚石的朋友还是别看了,因为这书是无用之书。 其实对这本书我还有很多话想说,不过打字还是很累,还复制别人的几句书评真是凑不要脸(笑)的确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平衡感和很多乐趣,使我对生活有了更多信心,既然我选择了希望,那就要好好活下去,活给那些当年瞧不起我的人看。我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弱子人渣了 ,“吾乃全宇宙最幸运的男人!” ps:喜欢奥特曼或圆谷英二哥斯拉还有东野圭吾的忠实书迷还有还在为人苦恼的人可以入手一试哦。(第一次书评望dalao嘴下留情)

  《我的晃荡的青春》读后感(六):晃荡的青春,不羁的成长

  青春是什么模样,成长又是以一种怎样的方式进行的呢?

  面对这样的提问相信个人答案都不尽相同。而著名推理大师东野圭吾先生的青春往事则是万千成长故事中的一例,好玩动人

  《我的晃荡的青春》以幽默、诙谐的笔调记述了东野圭吾先生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事情。24个故事,刚好与大学毕业的24岁吻合。原来,步入社会之前的东野圭吾是这个样子呀。

  谁会想到,电气工学专业的他居然是靠作弊才毕业的?谁又曾料想,最为小说大师的他,小时候居然是一个不爱读书的小孩?谁又能想到,风度翩翩的少年居然会为恋爱发愁?谁又了解复读的他经受了怎样的心路历程?怎么说好呢?还是那个真理:之前的所有遭遇成就了现在的你,东野圭吾先生亦不例外

  “憧憬中的庆应学子”一节,东野圭吾先生将身为复读生自己的那种渴望突破、力争上游的心理描画得淋漓尽致。有比较才有鉴别。当意识到同为复读生但亦实力悬殊的时候,那种无力感,从高中过来的人都懂。虽然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但只是写下早稻田、庆应大学的名字已经让自己感到无限高尚的时候,极力想进入梦想学府的莘莘学子,谁人不知?!是的,听上去有些掩耳盗铃,但内在的澎湃、发自心底的热切,让那些遥不可及的梦想成为了信仰

  梦想虽好,信仰更强。

  读这本书,不仅可以了解东野圭吾先生过去的事情,还可以窥视日本的过往,比较中日两国教育的不同理念

  “剩饭制造工厂”一节,是对日本小学所谓“供应午餐”的批判。率先普及义务教育的日本,以干净务实享誉世界的日本,在其早期依旧是漏洞百出,弊端丛生。原来,发达国家的日本也走过了这样令人心酸、无奈唏嘘道路。那么,中国,正在将义务教育落实到位的我们,是否可以借前车之鉴,尽可能的避免这些问题呢?

  “那时候我们都是大师”一节,讲述的是东野圭吾先生在高中校园文化祭中拍摄电影的经历。高中生,拍电影。这在中国,得是多么宽容的学校才会有如此举动的学生啊。为了完美呈现,小组中的每一个人都竭尽全力。且不论结果,单这期间对合作协调、统筹能力的培养就已经很棒了。高中,不仅仅只是为了高考而存在。有了这些共同的经历做回忆,紧张的青春画卷才会有些许光亮。待回忆往事的时候,才会为那时的自己点赞。

  青春只有一次。她的模样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看到。成长,却是一辈子的事情,不到最后,谁也不知道自己的路会通向何方,而青春只是其中的一段。所以,珍惜青春,认真成长就好。走过青春期的我们,长着长着就长成了自己期待的模样。

  如是,安好。

  《我的晃荡的青春》读后感(七):东野圭吾上学时都干了什么?

  1、小学:我要走自己的路

  自己还是孩子的时候非常讨厌读书。看到姐姐们读着什么世界儿童文学全集的时候,我觉得她们很蠢,认为那种东西没什么意思。

  “书是好东西哦。读书的时候就好像自己变成了主角,兴奋激动、紧张刺激,很有意思。”母亲常这样对我说。

  “我不需要。我要走自己的路。”我如是回答,端坐在黑白电视机前沉浸在《铁臂阿童木》和《铁人28号》的世界里。

  2、初中:当班长了,不过,考高中什么的都无所谓了,我只求能四肢健全地毕业就好

  教室里聚集着一群尽人皆知的不良学生。这简直就像是故意从二年级的各个班里把问题学生挑了出来一般。

  那些学生则对这样的状况十分满意,只见他们霸占了教室后方,开始狂欢起来。其中还有人早已玩起了花牌。

  再看看其他学生,有人表情沉痛地抱着胳膊坐在教室前方,有人则木然地盯着虚空考虑到接下来的一年,只要是稍正常点的学生,自然会变得忧郁

  一开始,所有的老师都开口训斥。然而两个星期、三个星期过后,几乎所有人都选择了放弃,上课的时候也尽量不朝教室后方看了。

  老师如是,班长便更不可能有管理班级的能力,而且一开始决定谁当班长的方法就很敷衍——没有加入那群坏学生的人当中个子最高的。

  那个人竟然是我。

  3、高中:漂亮的回旋踢

  《龙争虎斗》上映时我高一。那年冬天,李小龙热以异乎寻常之势汹涌而来。

  在当时学校的操场走廊上,一定能看到那么几个正模仿少林寺拳法的人。有人模仿发型,还有不少人竟然真的开始去道场习武。每年都因人员不足而伤透脑筋的空手道社团活动室里如今早已挤满了想要报名参加的人。

  还有人将自制的双节棍带到学校,一到休息时间就开始练习,却无法像李小龙那样耍得出神入化,所以经常把自己弄得满头包。

  我嘴上说别人,其实自己也偷偷在家里练习踢腿,就是在天花板上吊一个橡胶球,对着它往上踢。球的高度一点点上升,到最后脚竟可以踢到超过自己身高二十厘米的高度,练习效果真是不容小觑(刚才我试着踢了一下,只能踢到大概到肩膀的高度了,膝盖还伸不直)。

  朋友之间聊天的话题也很诡异。

  “回旋踢的时候,还是先往前踏一步比较好啊。”

  “是啊。我最近的架势开始变得更具攻击性了,你们觉得怎么样?”

  “那不是很好嘛。不过,你在二段踢的时候是从常用脚那边开始踢吗?我是从相反的方向。”

  我们就在学校的走廊上进行着这样的对话。

  4、高中:推理小说还真的可以啊

  此前,我的心中只剩下对书的憎恶。为什么世上会有这种东西呢?我咬牙切齿。

  可出乎意料的是,事情竟然出现了一百八十度的转折。

  那是在我进高中之后不久。大姐带回来一本硬皮封面的书,书名为《阿基米德借刀杀人》,是一个叫小峰元的人写的,还获得了江户川乱步奖。

  接下来我读了《点与线》,还读了《零的焦点》,全都是一气呵成,爽快至极。一看到铅字就头痛的过往变得那样不真实。很快我开始关注起其他作家的作品,到最后终于也开始自己掏钱买起书来。

  推理小说究竟哪里吸引我,那个时候的我还不太明白。对于一个读书新手来说,分析到那么透彻本就不可能,也没必要。

  那段日子里的某一天,我忽然产生了一个了不起的想法。也不知是胆大妄为还是不知天高地厚,我竟生出写推理小说的念头。

  写完之后就想拿给别人读,这是人之常情。我请一个朋友吃了顿饭,将小说递了过去。这位爱读书的朋友立刻答应下来。

  “如果可以,希望你能写一下读后感。”我说。

  “好啊。”他仍爽快地答应了。

  从那之后,我却很少能见到这位朋友了。就算偶尔看到,他却总像在躲着我似的。

  我从他手里拿到小说的读后感是在半年之后。连和他多说两句话的机会都没有,他只丢下一句“我还要去打工”,便逃也似的离开了。

  我独自一人满心激动地看起了那篇读后感。然后呆住了。

  那里写了大概一半故事的内容梗概,最后添上了三个小小的字——对不起。

  5、大学:我们决定将自己命名为“山寨理科生”

  直到高中结束为止,我都对数学、物理和化学有着极大的自信。我自命不凡地认为,根本没有自己解不开的题。

  我进了大阪F大的电气工学专业。那时,我的错觉还在持续。我还坚信自己是适合理科的人。

  大学的课程陆续开始。到第二学年专业科目开始逐渐增多了。我从这个时期开始愁眉苦脸。到了第三学年,当开始担心自己的学分是否够顺利升学时,我不得不得出以下结论:

  不行,我根本不适合学理科,我当初的选择太失败了。

  万般无奈之下得出的结论是:我不该学理科。

  不过如果有人问我:“那文科就行吗?”这也很难说。因为我的语文、英语和社会的成绩都惨不忍睹。说得直白些,就是一无是处吧。文科不行,理科也不行。就是这么回事。

  有一次,我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向朋友们坦白了自己的想法。朋友们的反应让我大吃一惊。

  在场所有人都脸色一变,竟都说其实他们最近也开始这样想了。甚至有个人还说,只要一听到麦克斯韦这名字就会起荨麻疹。

  《我的晃荡的青春》读后感(八):难得开怀大笑场

  从借到书到昨晚(15.10.30)看完断断续续耗时半个月,起初是被蓝色书海中倒立前进的少年的封面所吸引,拿到时候是未拆封的新书。

  从以往看名人伟人传记的经历来看书的基调应该是红色的,励志、激情,读完让人心情澎湃不能自已,作者的经历不仅让自己倍受鼓舞,内心还涌动着暗流,想着日后要向作者看齐。。。或多或少都有被洗脑的成分存在。

  如果你怀着上面的期望来看书,恐怕是要失望了,从他小学到大学的整个成长经历,他都算不上是老师的宠儿,学习的王者,社团的精英,顶多算是“坏”学生中的的好学生。他跟普通人男孩子一样痛恨读书,厌倦一成不变,讨厌学校饭堂,痴迷李小龙,狂恋哥斯拉,为恋爱而恋爱,有点小机灵等。看得过程中不知不觉就想起了自己的学生时代,也曾有过跟作者一样的或多或少相似的经历。

  昨晚看到最后被作者幽默逗得开怀大笑。内容还原如下。

  作者为进入N公司去变换发型。

  我来到从高中开始就一直去的那家理发店,说了一句:“我要去参加求职考试,帮我理个合适的发型。”

  “哦,你也要开始找工作啦。真是快啊。”一直以来把我的头发剪得时短时长的师傅略有感触得说,“合适的发型,那就是求职头啦。”

  “嗯,差不多吧。”

  “好的。”

  。。。

  “这个头看上去跟另外装上去的一样。”我说。

  “那才好啊。”师傅点头道。

  走出理发店,回家换上西服,我直接去了照相馆。照相馆老板看了一眼我的发型说:“是找工作用的照片吧?”我回答说“是的”。

  “现在好多人都去自助拍照机那里凑合,小兄弟你不错。”老板夸赞我道。随后他添上一句:“为了让你被录取,我要把你拍得聪明点、认真点。”好像我本人看起来又傻又马虎似的。

  可三天后出来的照片里那张男人的脸,不管怎么看,都像似一张不法推销员的脸。我真想数落那老板这到底哪里看上去聪明哪里看上去认真,可因为没有重新照的时间,只好直接贴在了简历上。

  。。。

  我去N公司的时刻终于来临。展览大厅等形式上的参观活动结束后,马上就是面试。面试官有三个。除了那些大致能想象到的问题之外,还稍微被问到一点关于在射箭部担任部长时的问题,其他再没什么值得一提。

  “好,可以了。辛苦了。”

  听到这句话,我终于松了口气站起身来。坐在最右边的面试官说了这样一句话:“这照片跟你真人相差很大啊。”

  “哎?是吗?”我稍微踌躇了一下。

  “下次还是贴张更自然的照片比较好。”

  “啊,好......”

  走出房间后,我陷入了沉思。“下次”是什么意思?是“今后应聘其他公司时”的意思吗?

  回到大板后的那段时间,我简直坐立难安。我甚至想着如果没通过,是不是该去那家照相馆放把火。因为照片的问题而没被录取,这可是都没听说过。正因为这样,当我从指导教授哪里得知已被录取的消息时,真是当心眼里高兴。

  。。。

  《我的晃荡的青春》读后感(九):学渣启示录

  一开场关于中学不良少年的部分,我以为是在夸张,把散文当小说写,后来越看越相信应该是真的了。毕竟小说写这么污也不会加分吧。然后继续自我催眠应该是乌龟那个年代才这样,现在应该改观很多了吧?其实关我毛事啊我又不去那里上学…光是看看也会害怕呢!

  然后是大篇幅的怪兽回忆录,别跟我说这些怪兽名字都是没有google全凭记忆写出来的哦!日本人真是太空啦。

  总得来说大叔还是很谦虚,把自己描述成一个普通的顽皮小男孩——不爱读书,沉迷游戏机房,坐公交逃票,省下钱买色情杂志,作弊,考个普通的大学还要落榜,复读还要吊车尾,早早地抽烟喝酒…简直是随便哪个捣蛋鬼都有的经历。但怎么说也有在初中当班长,在社团做部长,为校园祭的电影贡献精彩剧本这样的丰功伟绩啊!虽然是个有一大半不良少年而被老师放弃的班级,做部长后联赛降级了,剧本全靠下流低俗台词剧情吸引票房,但也是很厉害一般人做不到的啦!

  看完感觉,学渣的世界好精彩,也完全不影响成人后的精彩。所以这到底算励志题材还是蛊惑呢?在教育上完全不愿意花钱的乌龟父母的名言:“读书还是要靠自己努力,所以不需要去私立”,“体育社团的话还是加入游泳和田径最好,因为不用花什么钱买装备”,竟然都好有道理,我都听进去了怎么办?!

  还是希望喜欢的小说作者们多写写这样的散文,毕竟还是很好奇大家都是经历了怎样的人生才能写出如此精(bian)彩(tai)的故事啊!虽然看完乌龟的这些自传完全得不出此问题的结论,因为凡是涉及到写作的部分,都是“嗖——一下就写出来了”这样的废话,让人生气!

  当然这些主要还是靠读者自己领悟,所以伽俐略系列,是一个山寨理科生对理科牛牛无限憧憬情怀的体现嘛?加贺曾经是个老师后来辞职了这个设定,是对校园问题关怀的体现嘛?

  《我的晃荡的青春》读后感(十):生活比故事更加精彩

  文/蓝莓兔子

  他是日本推理小说的传奇人物,也是畅销小说的不朽神话。迄今为止,已创作近90部小说,其中近一半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只要新书一上市,无论是曾占据读书频道排行榜首位的经典作品还是反响一般的平庸之作,都必将在推理小说圈子中掀起新的讨论浪潮。他——是独一无二的东野圭吾。

  不同于很多推理作家坚持自我风格的写作方式,东野喜欢打破常规,突破自我,用多变的文风不断为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本格、社会派、幽默推理、黑色小说、科幻文学、甚至社会情感小说都成了他恣意挥毫泼墨的舞台……他擅于用最朴素的情感渗透去描绘人生百态,对法律、人性的探讨也颇具深度,其缜密的思维、柔软的情感、犀利的文字、丰富的内心都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期,带领读者进入一个天马行空不拘一格的推理小说新时代。在推理小说这条路上,东野一直在欢快而自由地挥洒晃荡着,一如他晃荡的青春。

  人们难免会好奇,究竟东野成长于一个怎样的家庭?受过怎样的教育,交过怎样的朋友,遇见怎样的爱情?他的脑回路是否和普通人不一样,所以才能写出那些或思维缜密或想象丰富或绝望深刻的作品?

  对于这些问题,东野在他的自传体散文集《我的晃荡的青春》中给出了答案。这当然不是他最好的一本书,却是我在无数次被他深深触动之后,对于这个惯于缔造推理神话的畅销书之王最想解开的谜题,也是我读过最有趣的一本传记。

  从幕后到台前,从编剧到主演,即便是自传也坚决不走寻常路,很符合东野一贯以来的写作精神。如果你想看到一位推理作家含辛茹苦潜心创作的成名史可就要失望了(不过这样写也太无趣了不是吗?)东野带来的真相再度令人跌破眼镜:这竟然是一名学渣淘气、逗比、犯二、晃晃悠悠的青春回忆录!

  强烈推荐家有顽童正头痛不已的父母读一读这本书,或许你能从失望的现实中找回对自家孩子的信心和对未来的梦想。

  作为一名从少年时代开始便输在起跑线上的失败少年典型,他人生中的每一步不是被父母就是被自己嘻嘻哈哈着草率面对:无论是生长的环境、就读中学的选择、还是高考时的志愿填写,抑或是大学毕业时对工作单位的选择,东野的人生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一帆风顺,所向披靡。反倒是荆棘密布,处处坎坷的(当然也是妙趣横生的)。经历两次高考,才勉强考上大阪府立大学电气工学专业;身为山寨理科生,学习的每一天都痛苦无比,而为了拿到学分而作弊的种种手段更是令人忍俊不禁……

  身为一名学渣,也得渣出境界。东野总能把自己的生活过得丰富多彩(或许说是游手好闲更加恰当):悲惨单调的小学生活,惊悚暴力的中学时代,欢乐无比的高中阶段……看过这本书后,所有那些关于东野成长经历的美好想象基本上都可以幻灭了。他既非出自书香门第,也并不是自小喜爱阅读写作。相反,他的人生轨迹几乎是所有调皮捣蛋孩子都经历过的典范:当学霸们正在全力以赴地应对学习时,懵懂无知的他则在打群架,撒小谎,逃月票(为了省下钱追女孩子),喜欢披斗士,迷上李小龙,看奥特曼打小怪兽这条路上越偏越远……

  为了写作这本书,东野可谓不惜代价,把自己身为学渣那段无拘无束却也决计难登大雅之堂的往事抖了个遍:作弊失败的惨痛教训;给喜欢的女孩打电话却被对方父亲接到,诬陷给朋友又无意中成全了朋友的追悔莫及;和小商小贩斗智斗勇;黑修车厂师傅;高考落榜,复读一年后才勉强挤进大学的艰难人生;大学期间在社团、酒精、联谊和混日子中虚度的美好光阴……

  真佩服东叔的记忆力,经历了那么久远的时光,他还是能从平淡琐碎的生活中,扒拉出这么多妙趣横生的往事,并以散文的方式还原一段段人生之路。

  这当然不是我们所能接受的主流人生观。若不是出自东野,很难想象这本书在付梓出版时会遭遇怎样的批判与审查。也只有东野,才有足够的资本将一件件并不光彩的往事写得有滋有味,令人捧腹不已。阅读过程中始终保持嘴角上扬的姿态,不时哈哈笑出声来。然后深深地感受到,咖啡厅里坐在我后面的帅哥因不满和好奇而投射在我背上的目光。

  其实,学渣的生活也并非一无是处。他拥有很多孩子可望而不可及的人生。正是那段尽情挥洒、自由自在的青春岁月,让他有机会实现对生活的深度体验,并最终成就了他今天不拘一格狂扫江湖的推理人生。也因为之前的每一步都走得太过轻松随意,后来在选择成为作家时,并没有什么不能放弃的事业,更没有什么不舍的羁绊。

  东野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成长于普通家庭、就读普通的学校、成绩黯淡无光、能力也毫不出彩的人生,依然可以前途一片光明。

  不过,若你读完这本书中,以为所有学渣都前程不可估量,那你便错了。比如东野在书中提到过的那些学渣朋友,在生活的重压之下,是否都能如东野般风光无限、狂拽酷炫地书写自己曾经的学渣回忆录呢?

  细想之后不难发现,小学时痛恨读书的经历并不是东野成功的原因,逃课打游戏也远远不是促使他成为作家的理由。东野走上推理小说作家这条路的真正契机,在于高中时期看完姐姐那本《阿基米德借刀杀人》后,对推理小说一发而不可收拾的热情。而他在那段晃荡岁月中所积累的素材、不管什么事情都要勇敢尝试,不怕挫折与失败的乐观精神,才是促使其走上成功之路的制胜法宝。

  虽然是一段嬉笑打闹的晃荡人生,却也隐隐能看出很多后来作品的痕迹。

  比如初中时所亲身经历过的校园暴力,或许就是后来《放学后》、《白夜行》、《幻夜》、《恶意》、《祈祷落幕时》中那些残忍绝望的黑色校园故事的灵感来源。

  那一段和小商小贩们斗智斗勇的往事,是不是和《流星之绊》中三兄妹一起行骗的桥段有似曾相识之感?

  而曾经深深打动过他的披斗士的音乐,后来自然而然地出现在了《解忧杂货店》中,成为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情节。

  至于东野小说中那些令人惊奇的诡计,谁能说不是他在绞尽脑汁地和父母、学校、老师、同学们对着干时一闪而过的小心思和小念头?

  东野笔下的伽利略系列和加贺恭一郎系列,也分别映射出他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理想。年青时崇尚科学与诡计,或许是因为一直梦想着与学霸来一次智力对诀。而加贺那颇具关怀的探案方式,则是他在亲眼目睹绝望和残忍之后,给予人性最温情的抚慰。

  他写的是推理故事,但归根结底,更是根植于生活土壤之上的人生经历。而他那敏锐的洞察力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或许曾是每一个少年成长过程中微弱摇曳过的天才火苗。只可惜,大多数的小火苗,都被死板教条的学习任务给掐灭了。他们从未体验过这样肆无忌惮的生活,而是被分数和前程所绑架,却往往会在盲目前行的道路上,忘记自己真正的方向,这不得不说是教育体制的一种悲哀。

  作为一本幽默风趣的自传体随笔,东叔在这本书中极尽搞怪之能事,各种可爱各种犯二各种糗事各种卖萌……原来这才是生活中最真实的东野,也是我在读完他每本书后苦苦思索却总难以解开的谜。在我看来,这是一本比《四笑小说》(《黑笑》、《毒笑》、《怪笑》《歪笑》)和《超杀人事件——推理作家的苦恼》更有趣的书。从幕后走到台前的东野大叔,并没有因为失去神秘感而让人失望。相反,恰恰是他在生活中最本真的样子,呈现出一个更加丰富、真实、生活化的东野。

  故事来源于生活,而东野的生活,也远比他的故事更加精彩。

  . 书的最后还没有讲到东野为何离开N公司并最终成为职业推理作家的经历,欲知后事如何,需在《东野圭吾的最后致意》里找答案了吧?

  我的微信公众号“蓝莓兔子悦读记”,会不定期发送一些自己写的书评,欢迎关注。查找公众号lmtzydj可订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