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知行合一王阳明2:四句话读懂阳明心学》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知行合一王阳明2:四句话读懂阳明心学》的读后感10篇

2018-05-28 21:1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知行合一王阳明2:四句话读懂阳明心学》的读后感10篇

  《知行合一王阳明2:四句话读懂阳明心学》是一本由度阴山著作时代文书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页数:22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知行合一王阳明2:四句话读懂阳明心学》读后感(一):此心不动还逍遥

  读完《知行合一王阳明》,中间间隔了十天左右,看了两本不相干的书,再看这第二本,有比较对比

  所以,继续胡言乱语一遍吧。

  如果说第一本是王阳明的传记,第二本就是地地道道的心学入门指导书了。作者从王阳明的“四句教”着手,很巧妙的给王阳明心学抹上了一层浓浓的“马克思主义气息:“无善无恶心之体”是世界观,“有善有恶意之动”是人生观,“知善知恶是良知”是价值观,“为善去恶是格物”是方法论。倒也是比较容易令人接受的一种方式

  全书细腻介绍了阳明心学的组成体系,并且归结为一个词“诚意”,一个字就是“诚”,浓厚儒家色彩。王阳明说“心即理”,良知就是天理,这个天理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与生俱来。因为有这个良知在,我们就会自发去忠孝,为善去恶。格物致知,就是要我们在具体事物上去正心中的不正,光明我们的良知。对照到他的四句教,世界万物本是不分善恶的,不是风动,不是树动,乃心动。心动了便对事物有了善恶的意,意有善恶,我们对事物最真实本质就会出现偏颇。光明的良知会告诉我们什么是正确答案,按照心中良知的指引为善去恶,知行合一,便是格物致知。

  至少,作者的解释便是如此吧。看一本,每个人的体会不同的,作为比较典型特色中国古典式哲学,王阳明确实被部分历史曲解了,至少我们的教科书里边提到的王阳明,就是个典型的唯心主义哲学家,一句“心外无物”,更是被不言而喻的贬低了。

  但通过度阴山的这两本书,我多少对心学有了一点了解。作者在后半段,结合流传到日本后的阳明心学被运用军事商业上的例子,颇有叹息。其实我觉得还是我们对自己文化的一种不自信。程朱理学存在必有他的道理,阳明心学也不是救苦救难的神咒。不断的去追求真理,专研真理,探索真理,本就是我们读书求学的目的之一。

  “心安即是强大。”用王阳明的话讲,天下一切事,都是你良知的事。

  《知行合一王阳明2:四句话读懂阳明心学》读后感(二):心学之问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归结为一句即为致良知。

  读第一本的时候总觉得或是自己浅陋,或是心学的传播受到很大制约,王阳明的一生也可谓是轰轰烈烈影响深远,然而其影响力较之于孔孟等诸位圣人还略有差距。可是尽管我们深受儒家文化影响,我也不能将儒家的精髓用一两句话概括出来。然而心学的核心只用“致良知”三字概括,这点也很引人深思。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疑问,特记录思考

  1.良知似乎是一个万金油,所有的内容都可以解释为良知,包括作者提到良知有大小,有的人能有经世之才,有的人才干略小,需要致良知,然而才能就是良知吗?那天赋是什么?

  2.对大学的解释中提到做恶者如不能正心应驱逐至蛮夷,古时是以天朝为中心,但是现在时代不同,蛮夷甚至比天朝还美还好,良知对于不同国的人有什么不同吗?

  3.如若天地万物一体,人只是良知的皮囊,为什么良知只在人身上,草木禽兽是否也有良知?

  4.人死后,良知会消失吗?世上有多少良知?一个人死去他的良知就归于无,那所有人都死去就没有良知了吗?

  5.心学和军事上的雄韬大略联系起来略为牵强,没有看到王阳明等人战败的历史资料,这些心学大家的缺点有哪些?作者提到历朝历代推崇孔孟之道,没人说孔老夫子的坏话。那关于王阳明的批评呢?

  6.致良知不是一个稳定状态。汪精卫居然也深受心学影响,后来变成卖国贼。念头到底发生了什么转变如此之大,知善知恶有没有中间状态?现实中的道德困境该如何解释?

  7.竟然不知道如此多人受到心学的影响,包括曾国藩、张之洞,还有康梁,甚至辛亥革命、民治维新。。。没有考证过作者提到的这些心学影响的历史和人物,有哪些史料证据认知里晚清这些人受西学东渐的影响更深。

  不过比较同意要正心,即使有坏的念头也要立即反省

  《知行合一王阳明2:四句话读懂阳明心学》读后感(三):介绍王阳明心学思想系统的一本书

  不同于很多王阳明的传记,这本书用通俗的哲学语言解释了王阳明的心学体系,很适合当代读者阅读,非常实用。试归纳书中论点如下,仅供参考

  世界观——无善无恶心之体:

  -心是宇宙万物的主人翁,有强大的意志。不要被物质世界蒙蔽、控制改造,而忘却了人之所以为人真谛

  -天地万物无善无恶,我们对待它们的态度也应该是无善无恶。

  -不要乱给事物贴善恶的标签,否则标签反过来会干扰控制你。取消我们和外物的对立,不以自己的好恶来评价外物,让外物按照他们自己的规律发展

  -做到不以自己的私意来衡量外物时,我们就不会受到外物的限制和支配,我们就可以支配自己,使自己的心灵得以安放。

  人生观——有善有恶意之动:

  -人生的目的是“内圣外王”,即致良知。只要能致良知,在任何领域都能水到渠成建功立业

  -人人平等,皆可成圣;

  -意志独立方有自尊

  -按照良知的指引去为人处世心情非常愉快头脑格外清晰,不装体面,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从此养成了狂者的胸襟。若犯了错误,只要改正即可,这是入圣的真大道

  -如果你信良知的真是真非,自然有大无畏的精气神充盈你的心间,让你成为一个拥有独立意志、顶天立地的人。倘若有人强迫你的意志时,你该无所畏惧奋起反抗

  -每个人都有七情,但不能过度,贵在尚中;

  -君子不器,不要把自己限制死;不要拘泥于外在的规则

  -如果良知被习气所染而蒙蔽了,那我们心发出的意就有了善恶。去恶的方式很简单,就是光明我们的良知。

  价值观——知善知恶是良知:

  -良知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道德与智慧直觉力,人人皆有。要坚信你的直觉、本能、第一感的良知,就是致良知;

  -知行合一是提高工作生活效率法宝,良知和行动要保持一致,行不欺本心;

  -每个人都要按良知的大小来确定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追求的范围要和良知大小相匹配,心所安处,就是良知。

  方法论——为善去恶是格物:

  -学习心学的关系链:立志——谨独——意诚——知行合一——良知;四事规——立志、勤学、改过、责善;

  -静坐修行,独处时自我管理,包括分析目标信心毅力心态、学习、检验、反思

  -事上磨练,在具体事物中锻造自己的心理素质,做到动静皆定,最后进入“不动心”的境界

  -工作即修行,在工作中致良知;

  -放下我,不要以自我为中心,会发现精神和物质上得到更多;

  -责人与责己,不断地反省与自检,对自己狠,对别人柔;

  -此心不动,随机而动,抱定问心无愧的心来应对到来和即将到来的危险;用良知战胜恐惧锻炼勇气,在危机来临后用前摄行为控制局面

  -关注心,如果心正了,良知光明,那外在的一切困难都不是困难;

  -勇于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就是杠杆原理,用良知撬动天地万物,用良知找到支点利害),压下杠杆(说话、行动)。面对父母,支点放到孝顺的位置;面对君王指点放到忠诚;面对同志,支点放到真诚;面对敌人,支点放到利害。剩下的事,只是压下杠杆(行),省时省力一步到位;博弈时,己心不动,用利害拨乱对方的心,使对方犯错,即可获胜;

  -人生规划只能致良知,不能计算着走;

  -只要是为良知好,不必自框于规则

  《知行合一王阳明2:四句话读懂阳明心学》读后感(四):心如明镜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心若如明镜,自当物来顺应,但这心镜不是用手去拂拭,而是用“诚”以净之,心诚则良知显,则意不动,则无欲无碍,则廓然大公,阳明心学归根结底在于一“诚”字。由“诚”入手去探求那无善无恶的心之本体,去扫除那有善有恶的意之所动,去努力应用那知善知恶的良知,而这个过程就是“格物”之道。心学和禅宗界限理论上看有时不那么清晰,但还是自层次上有所差异,心学讲人皆存一心,而这人心就是张载所谓“为天地立心”的载体,这就是道,是充斥天地的理,但禅宗讲心,非心,是名为心,讲“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是完全出世的思想。从入世角度去看,阳明心学认为心似太阳,而“习气”似乌云,意动则有私欲,则不能坦而见真心,这会遮挡心之良知的显现,所以要从“事上练、静坐”入手去破云开雾,去挖掘本真。这么看来,神秀似乎是提前了千年言中了心学的核心,这心本是一面光亮无杂的镜子,即使上有灰尘,也掩盖不了他光亮的事实,当我们能时时扫去灰尘的时候,这面镜子物来则照,物去不留,真正是“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镜还是镜不是水,风过而不动,心安即强大。

  再说《大学》,这是心学理论的源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阳明心学中很多地方讲究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概念,明德是本,亲民则是德之显现,亲民的同时有光亮了良知,两者互相依存。理和气的关系亦复如是,理是气之本,气为理之用,两者缺一不可,无有先后之分。所以明明德和亲民本就是一项。亲民即爱人,即博爱,这就要放下善恶的概念。善恶本身就不存在,只是人自行设定的概念,从佛学中我们讲圆满,从道家中讲混沌,从科学上讲物质守恒和能量守恒,这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和谐完整整体,缺一分不可多一分不行,而万物皆为其中,本为一体,但作为缸中鱼的我们难免划分你我,这就从内在角度去分析世界,这就有阴阳,有善恶,又相互作用之说,当然绝大多数人还是难以跳出三界外回头看,但这圆满是真实不虚的存在。心学是务实学问,他讲如何“知行合一”,鼓励用“诚”去体悟,去表露,如“好好色,恶恶臭”,努力“存天理,去人欲”,但不是断“欲”。人有欲,亦是天理。但要行中庸之道,做到中行。

  阳明心学另一根本在于“变”。所谓“此心不动,随机而动”,同一事物,没有绝对的好于坏,善于恶,处理的角度不同,实际不同,这所谓的善与恶也难以决断,对与错也有所变更。所以没有绝对,只有相对,“易”就是变,变则通,但如何变,变到哪,还要问这颗心,还要问良知。

  这本书核心在于对心学体系进行了一次尝试性的总结,从“四句教”入手,分析了阳明心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以及方法论,层析鲜明的对核心理论进行了阐述说明,虽然存在同第一部重复内容较多、语言较为枯燥问题,但毫不影响其心学入门推广的价值所在。其实后半部分对心学发展历程讲述更值得一读。

  《知行合一王阳明2:四句话读懂阳明心学》读后感(五):知行合一2

  读《知行合一2》是对《知行合一》内容加以巩固,对四句教的本质深入研究情感基础,思想是灵魂,行为是体现融汇贯通才能知行合一。

  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无善无恶心之体~世界观

  人心本无善恶之分,当你的心处于无善无恶之时,才是力量最强大的时候~

  就像我在工作中,会接触很多小孩子,每个人的本能反应都会喜欢特别懂事乖巧小孩子,但是有时候我真的要被特别捣蛋的孩子给气到了,我想不到制服她的办法束手无策时容易让自己心烦意乱内心特别烦躁,但是我又不能发脾气,此心不动,随机而动,我的良知告诉我,我可以解决问题的,只要站在孩子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只要满足他们自己内心小世界的需求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小孩子是需要教育的,不仅要用爱去教育她,更要感性中带点理性地去和她们相处,王阳明提出万物一体,无非是希望每个人都发自良知地去爱人,爱世界,爱天地万物。仁者爱人,更何况,小孩子的本性都是纯真的,有什么理由不多爱他们一点呢。

  在适宜的时间做良知认为是最好的事,就足够了,变动不居,刚柔相易。 王阳明认为,七情唯有适当地表露出来,才能让你的心更为强大,由此不动心。

  七情就是雷区,只有把雷在平时排除干净,当火来时才不会大爆炸。做到这点,也就恢复了活泼泼的心的本体。

  程颐说“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

  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会出现悲观乐观的态度,良知的指引会告诉你,悲观的念头是错误的,迎难而上后你会发现原来当初的困难其实根本就微不足道,只是需要在那刹那间,你要有勇气地去做出正确的抉择,搞定困难的关键点还是在自己的心中,只是看你求还是不求,只要你求,你的心能满足你所有的要求,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你懂得了良知的力量,你的良知会“格物”你的“意”,也就是“正”这个不好的念头,修身在正其“心”,心有良知,无所不知,修心在意其“诚”。

  如果有人对你嗤之以鼻,息思虑,切勿动气,正好这是一个让自己内心强大的机会,锻炼心性,像这种清高又居功自傲的人,我们不趋之若鹜。

  就像书中所说的,所谓“自信”不是被动地坚信自己“问心无愧”,而是要把遇到的坎坷、磨难当作正面的东西,要把它当成是砥砺人、磨练人的东西。而且你应该感谢它,荣誉是从正面磨砺你,诽谤和侮辱是从反面磨砺你。

  有善有恶意之动~人生观

  王阳明的人生观之一:要自信,人人都是平等的;不可自傲,因为人人都是平等的。你不比别人差,也不比别人高明。 是吧,在生活中,也要自信,相信自己是独特唯一的,同时也不可居高自傲,毕竟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但是自己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差,既要了解自己也要懂得欣赏别人,达到中和,泰和。

  有些人一生下来可能是残缺的,但是也是我们这个世界的共存体,或许生理上是残缺的,但是心灵上却是完整的,人人平等,我们的良知告诉我们,我们不应该用歧视的眼光去看待,而应该用我们的心去温暖他们,甚至可以去帮助他们,让他们打开心灵之窗,感受到这个世界是美好的。 心学是让人自信的学问,自信的基石就是自尊。成为一个拥有自尊的人,起脚处就是要拥有独立意识、独立精神,人只有在思想上独立,才有自尊可言。

  每个人都有七情六欲,但不能过度。

  比如“孝”,也不可做太过,过了就等于“立异”了。

  “郭巨埋儿”的故事

  郭巨,晋代隆虑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的母亲非常疼爱孙子,自己总舍不得吃饭,却把仅有的食物留给孙子吃。郭巨因此深感不安,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面写:“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从此,郭巨不仅过上了好日子,而且“孝顺”的美名传遍天下。

  这个“郭巨埋儿”的故事是一个同志和我说的,当时他跟我说的时候我还不太理解,他说这根本就不是孝,也不是愚孝,就是戴着孝的高帽在做着违反自己仁义道德的事情,把孝当成行为艺术。这个故事有两个对立面,争议也比较大,也特别矛盾,也不可断章取义,但立场还是有的,站在心学的角度,这也有点“立异”的倾向,违背了良知,好吧,天下唯庸人无咎无誉,但是我特别想知道,是不是上天为了不让这悲惨的事情发生,所以才会让他挖出了黄金…然而才呈现出另一个“孝”的形式局面。

  知善知恶者良知~价值观

  生活中,如果和朋友发生了什么矛盾的话,只要误会解释清楚就好了,千万别太执着,退一步海阔天空,前几天跟闺密承认了一个错误,我说我做了一件我觉得对不起她的事情,但她却说,开玩笑,就这点小事能影响到我们的关系。那一刻我懵了,看来这几年的感情真不是盖的,哈哈,其实我一直没有她大方,正因为良知所发出来的“意”,指引我去及时承认了这个错误,我看重我们之间的友谊,为善去恶者格物也,只要你意诚了,自然会认识到知行合一的本意。把推己及人的“絜矩之道”铭记于心,认识到知行合一的本意,自然而然就悟到了自己的良知本体。所以朋友的相处之道,还是需要不断地事上练,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我也是跟自己的良知做了一番思想斗争才去承认错误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嗯真正的友谊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值得天长地久的。

  正确的世界观,就要取消我们和外物的对立。不以自己的好恶来评价外物,让外物按照它们自己的规律去发展。和别人闹矛盾了,误会解开就行,不用耿耿于怀,遵循规律,因为如果和自己的想法对立起来,它主导了你的情绪,你不能控制情绪,自然会被情绪所控制,采取“前摄行为”,反过来控制局面,而不被局面所牵制。

  为善去恶是格物~方法论

  工作即修行 。在其位,谋其政,一个人的职业道德体现了这个人的本身的修养,你的工作状态体现了你的整体素质。加强自己的职业道德建设,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做事对得起自己的良知就好,贵和尚中,在工作中或许会碰到一些难题,完全可以通过“致良知”来解决问题,这也是“事上练”,趋荣避耻,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使知荣知辱内化为一种生活方式。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养熏陶~ 如《中庸》所言: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真的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学习,不然机会真的来到了你面前,你有能力抓住吗?所以,别把精力花在自怨自哀的时间上了,勿忘勿助地努力就好了。

  致吾良知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天理。

  本书中,其实我还挺喜欢第七章,讲了王阳明的心学命运,侧重于心学对众门徒的人生影响,及心学左派的源流,对中国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导作用,心学对日本的影响力更是巨大,体现在军事,经济管理上,影响了若干人等,再次赞叹了王阳明心学令人惊异的神奇力量 。

  曾国藩曾说过:“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

  心即理,你的心灵安放了,这个世界也就好了。

  嗯,顺其自然吧。 未完待续……

  《知行合一王阳明2:四句话读懂阳明心学》读后感(六):蒋介石:中日两国的差距就在一个王阳明

  从2006年的《明朝那些事儿》风靡大江南北开始,“王阳明”进入大众视野,近十年来社会上逐渐掀起一股“王阳明热”,“王阳明”一词在网络上的搜索率越来越高,更显著的是走进书店,货架上的王阳明图书琳琅满目。从雾满拦江的《神奇圣人王阳明》到吕峥的《明朝一哥王阳明》,当年都是十万册级别的畅销书。而最近两年,度阴山横空出世,俨然已成王阳明及阳明心学的代言人。

  实际上,王阳明和他的心学学说早在三百多年前就已震惊了世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在明中叶以后传到日本,一举成为显学,后来影响到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思想界,南怀瑾先生说:“日本人采用了他知行合一这个原则,融合了西方、东方文化,才有了明治维新,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 王阳明是明朝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哲学家,也是中国历史上极为罕见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伟人。曾国藩、蒋介石等人对王阳明非常推崇,蒋介石甚至认为“中日两国的差距就在于一个王阳明”,他说:“日本自立国以来,举国上下,普遍学我们中国的是什么?就是中国的儒道。儒道中最得力的,就是中国王阳明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哲学。日本窃取‘致良知’哲学的唾余,便改造了衰弱萎靡的日本,统一了支离破碎的封建国家,竟成功了一个今日称霸的民族。”

  然而,由于教科书将王阳明归入唯心主义哲学代表人物等原因,王阳明和他的“知行合一”长久以来不为大众所知,知名度远远小于曾国藩、蒋介石等人,很多大学生甚至连王阳明是谁都不知道,而知道王阳明的人也仅仅是一知半解,完全不了解“知行合一”的真正含义和精髓。

  “知行合一”:提高效率的法宝

  “知行合一”四字,出自儒家心学宗师王阳明的《传习录》,原文为:“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后人提炼,将阳明心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归纳为“知行合一”说。

  如度阴山所说,“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道’,而是‘良知’,是每个人内心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而如果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则“所有的困惑将变得清晰,所有的犹豫将变成果断。”

  譬如,见到美色是“知”,喜欢上美色是“行”;闻到恶臭是“知”,厌恶恶臭是“行”。一见到美色就马上喜欢了,没有人见到美色后,还要思考一下“我是喜欢呢还是不喜欢呢”;一闻到恶臭就马上厌恶了,没有人闻到恶臭后,还要思考一下“我是厌恶它呢还是喜欢它呢”。

  所以说,“知”与“行”是绝对不可分离的两个部分,知而不行,等于不知。

  而良知感应神速,无需等待,也就是说,我们面对任何一件事时都能快如闪电地得出正确答案,得到答案,知的同时毫不犹豫马上去行,就是知行合一。

  从这点而言,“知行合一”是提高效率的法宝。在修心上,它能迅速提高为善去恶的效率;在社会中,它更能提高你的生活和工作效率。

  阳明心学:浮躁社会的心灵解药

  近年来的“王阳明热”,正是人们渴望了解王阳明的体现。阳明心学的提出,本就是相对理学一次个性大解放,心学肯定个体生命和价值,强调道德与内心欲求的一致,而知行合一又是提升个人、做事立业的方法论。所以心学传入日本后,为日本的明治精神注入了灵魂,整个日本脱胎换骨,豪杰辈出,明治维新的前三杰吉田松阴、坂本龙马、高杉晋作和后三杰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西乡隆盛,全都信奉王阳明,尤其是西乡隆盛,而被誉为“军神”的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甚至专门刻了个印章,上书:“一生伏首拜阳明。”

  而哈佛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的著名学者杜维明更是预言:二十一世纪,将是王阳明的世纪。

  当下中国大陆正处于转型期,年轻人尤其是都市年轻人生活压力大,内心迷茫而焦躁,既有现实事业的困惑,又有安顿内心的需求,将阳明心学视为浮躁现实中最后的一剂心灵解药。这也许是阳明热潮在当今社会愈演愈烈的内在原因。

  正如《知行合一王阳明2:四句话读懂阳明心学》的读者“两棵树”所评价的:“阳明心学在大陆的再次回归,我想是因为在经历了百年沧桑,尤其是近三十年突飞猛进的变革之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困惑再次搅乱了人的内心。人在物质、欲望面前迷失了自我,而渴求精神、心灵上的指引与慰藉。而阳明心学,正是这一帖良药。当前社会存在的诸多问题,也迫切需要我们再次呼唤良知的觉醒。”

  《知行合一王阳明2:四句话读懂阳明心学》读后感(七):人本无善无恶,只须知行合一

  看明朝的那些事,最神的莫过王阳明,于是找来他的书,本来就觉得没时间看,乍一看又是文言,基本没信心了,可是“知行合一”那四个字还是有无比的魅力,偷空硬着头皮看了两段,没想到为人生打开一片新的天空。

  我敢打包票,“知行合一”这四个字,大部分人都没有正确理解,而且正是因为这种错误的理解,让我们陷入痛苦之中。

  老王的解释比较老了,我就做一个现代版的吧呵呵,再顺便完善一下。

  基本的意思是,知行合一,就是知与行是一体的,不可分割的,同生共死的,不可能先知再行,也不可能先行再知。

  迷惑了吧呵呵。

  其实老王在解释的时候没有具体把知识是个什么东西界定好,这也不怨他,他那时候的知识是比较狭窄的,只是包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内容,而蚂蚁有几条腿,元素周期表该怎么画这类的内容根本不会纳入他的知识范畴,所以只要搞清楚“知行合一”所指的“知”,并不包括资料性的知识就行了,这个“知”仅仅包括你需要去实践的那些知识,比如如何跟别人相处融洽啦,如何找个好对象啦这类的。

  在王阳明那里,知和行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又重复了一遍),就是说,只有你去实践了,你才拥有这个知识,你不去做,即使你看多少书,学多少理论,也无法真正获得这个知识。

  举个例子,就说如何面对压力吧,你可以看到很多人都在写类似《抗压指南》的东西,但你会发现,当你真正面对压力的时候,他们说的那些都没用了,你对压力的感觉和他们描述的并不完全一样,即使有相似的地方,也不能套用他们的解决办法来缓解压力,你只有自己去摸索,总结出一套自己面对压力的办法,才能最终克服压力的困扰,这就是所谓的“知行合一”,你之前学到的东西都是白搭,浪费时间,只有你真正身处其中了,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每个人都不一样,别人无法代替,唯一的学习方法就是身临其境,就是实践。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无法去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的原因。

  把知与行割裂开来的有两种人,一种是只做不想的,就是那种在同一个地方摔倒n次的人,这种人我们称之为傻瓜,有一些,但不多;另一种是只想不做的人,这种人我们称之为空想家,完全的空想家不多,但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在某些时候某些事情上犯下空想的毛病。

  知行合一,其实是一种处事的态度,不要还没做就开始在自己头脑中虚构,而要一边做,一边总结,最终让自己一步步强大起来。

  知行合一,何不从现在开始呵呵。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