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卡夫卡的妄想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卡夫卡的妄想读后感10篇

2018-05-28 21:40: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卡夫卡的妄想读后感10篇

  《卡夫卡的妄想》是一本由罗伯特•林达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24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卡夫卡的妄想》读后感(一):如果你想认识一两个“精神病

  文/醒醒

  在我还是小孩子时候语言匮乏同伴玩闹中如果想贬损对方,便会说“你是精神病吧”。忘了是从谁那里学来这句话,当时也并不知道“精神病”到底意味什么,只知道这句话百试不爽战无不胜,因为一经出口,对方马上会气急败坏的回一句“你才精神病呢”,而这代表自己赢了。

  在学心理学之前,并没有试着科学的看待精神病。它到底是什么?我们很容易理解心脏病肺病胃病,因为知道那是一个实质器官,而精神呢?亦或神经?太抽象了,只能具象为偶尔在大街上看到的蓬头垢面衣衫褴褛口中不住嘀咕的怪人。在我们的社会文化中,对心理健康重视程度远远不足可能一个得了抑郁症的人都不知道自己是真的病了。在《变态心理学》教科书,对每一种病都有标准解释,有DSM(《诊断统计手册:精神障碍》)的描述,还会有一个简短案例。可是这些描述并不能解开所有疑惑,那就是案例里的人到底为什么会这样。

  林达博士的这本心理分析故事集将四位来访者的经历娓娓道来,好像在写侦探小说一样,抽丝剥茧,带领读者层层走进他们闭锁的内心世界。在阅读过程中让人无数次暗自感叹,天呐,还有人这样活着。故事从杀人犯查尔斯开始,林达博士说他有着属于唱诗班的清新面孔,而他忽然杀害了一个素昧平生女孩。这足以勾起人看下去的欲望。原来一切由查尔斯消失的父亲和无力的母亲开始,他被迫辗转于孤儿院和寄养家庭之间,他一次次跑回家找自己的妈妈,一次次又被妈妈无情地送回去。他不属于任何地方,也没有任何东西属于他。作为一个孩子,所有心理成长所必需的条件都无法获得,所有情感需要都被拒绝,他的小世界里满是冰冷无情,心理扭曲只是无法避免的结果。被杀的无辜女孩只是查尔斯母亲的化身,这是何其荒诞

  通读全书,我们会看到四个主人公阴霾童年。如果查尔斯的母亲尽力抚养他,如果劳拉的父亲没有离开,如果安东的母亲不那么孱弱父亲也不那么暴戾,如果卡夫卡没有生活在一个无法融入的小岛…一切会不会不同?如果这些际遇只能归结为命运,那么命运又是什么?星盘?八字?手相? 可是对于一个弱小孩子,命运便是他的父母,或者说他的主要抚养者。

  我们生而为人,脱离母体,进入家庭、社会、世界。家是人生的开始,我们在这里寻求爱,寻求认同,寻求归属,寻求价值感。我们希望被他人温柔的接纳,从而感到存在世间意义。我们学习父母行为,学习其与他人建立联结的方式人类似乎愿意付出任何必要代价,来获得爱。而如果带自己来到世界的父母都常表现冷漠与拒绝,那么对儿童伤害无疑是深远凝重的。

  也许我们很多人都对“精神病”抱有一丝丝鄙薄,轻易地认为他们是心理承受能力太弱、想法偏激。可是想想菲茨杰拉德的话,“每当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你拥有过的那些优越条件”,也许他们经受过你无法想象痛苦。像作者所说的,“谁在治疗的躺椅上,而谁又在躺椅后”,不过是一些微妙安排

  另外,林达博士表现出的专业精神着实令人钦佩,他总是通过不懈的努力,寻找来访者心灵缝隙,他跟随卡夫卡一起妄想,他甚至被查尔斯刺伤。林达博士作为一位杰出的心理治疗师,向我们诠释了何谓悲悯,这是一种至高的人性,饱含着深厚的无条件的爱与关怀

  《卡夫卡的妄想》读后感(二):一切结果都是必然——评《卡夫卡的妄想》

  一切结果都是必然——评《卡夫卡的妄想》

  每次接触外籍作者的中译著作时候,最害怕的便是奇怪翻译腔和违和感本来语言与语言文字与文字之间存在着差异,如何完整无误的用中文表达出外文作者的思想特点,确实对译者也是考验特别是如本书《卡夫卡的妄想》还要涉及某些专业知识与专有名词的书籍,如果译者都不通那么读者就会更加难以理解。然而值得庆幸的是本书却没有那样的晦涩感于违和感。

  书中的四个故事都是真实的,作者从一个心理分析师的角度把他与患者的故事真实细致的描绘在我们面前,故事中又不乏冒险与浪漫

  这类的故事大概离每一个人都是遥远的,我们也不曾去了解过那些疯狂背后的故事。当作者把这些人的故事如此细致生动的置于我们面前时,我几乎毫无悬念的被这些真实的故事所吸引。

  一个用冰锥残忍的杀害女孩并强暴尸体后还能如同寻常一般离开并去吃饭的男孩查尔斯,他从表面看上去并未与常人无异。如果他不曾做过这些事,也许他从你的身边走过你也不能发现他与其他人有什么不同。当我随着作者的脚步,一步步深入这个人疯狂的内心时,却又会发现,一切的结果都是必然的,他的疯狂他的行为,都是积累到临界点的爆发。他内心敏感,他敏锐感知着周围的一切。在童年时期他一直被拒绝着,他没有父母的关爱鼓励,没有温柔的抚摸与亲切笑容,他不曾拥有,所以一直渴望着,却渴望而不可得。他内心无法寻到自我,于是他被迫从外界,从那些具有指示意义的物质上寻找自我。精神病是一种自我消失身份丧失的状态,查尔斯却从未寻到过自我。

  心理治疗师和病人界限并不是很严格,不过是各种事件幸运组合,最终决定了谁会躺在躺椅上,而谁又会坐在躺椅后面。没有躺在躺椅上的我们不过是幸运事件组合的幸运人物,我们有别的事情让我们遗忘心灵上的缺失感,或者有另外的事情弥补上了心灵上的缺失感,所以成了占大多数的“平常人”。与他们相比,我们只是成长过程中多了一些爱与温暖。很多的故事中都出现过这样人物,就像《28天》中的渴望父爱同时又想杀死父亲的东海,童年时的他一直祈求着父母的关爱,得到的往往是忽视与责怪;《告白》中用残忍的杀戮机器博得掌声而希望引起母亲注意天才少年

  颇有些沉重的看完这四个故事,明白成长过程对于塑造一个健全人格和健康的心理何其重要,我知道形成这样的结果必然是有惨痛的过程的,没有什么幸福的生活的人会突然去杀一个人,曾经看过一本关于连环杀人犯的书,当追溯到他们心理扭曲的原因时,却大部分都是因为童年之中的某些事情。作者如同一个救赎者,撬开了一个又一个封闭的箱子,希望把处于阴影中的那些人拉到阳光之下。

  《卡夫卡的妄想》读后感(三):正常失常,仅仅只是一线之隔

  正常与失常,仅仅只是一线之隔

  -------读《卡夫卡的妄想》 文/纪汐

  休提博士曾说:“治疗师的角色”不是医生那样的专业角色,也不是完美父母那样神一般的角色,而更多的是用来献祭的牺牲品。所有仇恨焦虑不信任都可以发泄在他身上,所以他是媒介、是催化剂,通过他,那些与世隔绝的心灵重新与社会融合。“

  《卡夫卡的妄想》这个书名是以这本书最后一则故事:喷气推进的躺椅:卡夫卡的故事,进行命名的。

  林达博士,作为美国著名精神分析治疗师,选取了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所遇到的比较代表性的真实案例,向我们阐述心理分析从业者的工作过程以及可能会遇到的危险和如何利用作为医生的自觉最终使病人痊愈。

  本书共选取4则病例,这四则病例无一不述说着4个病人都是因为在成长的道路上,由于父母的关系奇差而被送到收养所,或者被丢给保姆带,抑或是被父母扭曲的思想所影响,从而导致精神失常。正如这几天看的《做母亲的36课》所提及的父母,特别是母亲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起着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而在这4个病例里,他们确实是受到了父母的影响,但是却都是残酷冷漠的影响。当然这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很大的关系,这4个病人基本上都是大萧条时期的年轻一代,而在当时,很多年轻人父母亲对于性很随性,毫无责任心,那一代年轻人很多都有被抛弃的经历,或者由他们的祖父母抚养。导致当时那段时间的年轻一代的犯罪率升高,同时精神失常的案例也显著提高

  譬如查尔斯因为父母亲的离婚,母亲的逃避责任,本该有母亲陪伴美好童年,却被性虐待,被迫发生乱伦关系,被迫在收容所和收养的家庭往返,还因为无人管教,自己被迫成长,也自己所经受的危害,转移到别人身上,最终所有的这些致使他下手杀死并强奸那个拜访她妈妈的年轻女子

  劳拉,表面是贪吃症,实际上也是因为父亲的离去,骤然失去了父爱,还要终日承受来自半身瘫痪无法挽留父亲的母亲的抱怨,因为无知,缺乏别人的指引,把父亲的离去怪罪于母亲,甚至内心深处对父亲的渴望。最终以为通过吃大量的东西可以让肚子鼓起来像怀孕,就可以实现她想要一个孩子的幻想

  而安东亦是因为对父亲的又爱又恨,母亲的抱怨,最终把这些内在的毁灭因素转成了报复动力

  而本书之所以命名为《卡夫卡的妄想》,并且把卡夫卡的故事放在最后,更多是因为在这个林达博士对卡夫卡进行病例治疗的时候,林达博士使用了“参与疗法“也就是他也置身于卡夫卡所提及的星球活动。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自己也开始厌倦自己的工作,一度曾着迷于卡夫卡所描述的妄想,并深陷其中。正如书背后所提到的:“心理治疗师和病人的界限并不是很严格,不过是各种事件的幸运组合,最终决定了谁会躺在躺椅上,而谁又会坐在躺椅后面。”

  4个病例的病人,一般情况下,都和正常人无异。正如《天才在左,疯子在右》里有人曾说,有时候天才和疯子或许真的只有一线之隔。所谓的正常人和精神失常者,或许也是只有一线之隔。

  2015/7/30星期

  本文均属原创,严禁转载,如需转载,请豆油或邮件联系273104504@qq.com。

  《卡夫卡的妄想》读后感(四):心理分析,神秘的樊篱

  在此书阅读之旅开启之前,我曾陆续阅读过两本与心理学相关的书籍,初涉阿德勒、弗洛伊德和荣格三大心理学“巨头”的部分理论,因此对此书,我是怀揣着一睹心理学如何进行临床应用这一目的进行的。庆幸,《卡夫卡的妄想:真实的心理分析故事集》没有令我失望

  本书作者通过四个不同的临床案例,以治疗经历为轴,客观记录了每一位心理疾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真实发生,并插叙患者进行治疗之前的故事,如镜头般重现故事的原貌。

  《妈妈叫我的歌:查尔斯的故事》里冷漠而不成熟的查尔斯,年仅二十一,毫无预兆的杀气一位陌生女孩,再用碎冰锥敲打69下,最后还强奸。事后,若无其事地逛街吃饭,最后又自己走进警察局。几乎没有人会觉得他是精神病患者,但经作者观察,查尔斯患有精神障碍,并用催眠法,一步步了解他内心的死结,即其成长环境十分恶劣,父母早年离异,没人照顾他。他开始与全世界作对,一次次逃离农场,成为众人眼中的危险分子,但是大家对他完全没有办法,而查尔斯自己,也开始处于放任状态,因为他的大脑是二维的,没有深度的思想。

  《单人纸牌游戏:劳拉的故事》里贪吃症患者劳拉,因为父亲的离去,骤然失去父爱,还要终日承受来自半身瘫痪无法挽留父亲的母亲的抱怨,导致年少无知且缺乏指引的劳拉,把父亲的离去怪罪于母亲,内心深处对父爱充分无限渴望,最终以为通过吃大量的东西让肚子鼓起来像怀孕一样,就可以实现她想要一个孩子的幻想。

  《命中注定的孩子:安东的故事》里心理病态者安东尼因为对父亲的又爱又恨,母亲的抱怨,最终把这些内在的毁灭因素转成了报复的动力。

  《暖气推进的躺椅:卡夫卡的故事》里陷入外太空妄想的卡夫卡,一直不承认自己不正常,为此作者使用了“参与疗法”,即让自己也置身于卡夫卡所提及的星球活动,让卡夫卡对自己产生质疑,寻到治疗的突破口。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作者却发现自己开始厌倦工作,并一度沉迷于卡夫卡所描述的妄想,深陷其中。这令我想起前些日子刚看完的一部电影《暴风语》,也是心理医生最终成为心理疾病患者的故事,正如书背后所提到的:“心理治疗师和病人的界限并不是很严格,不过是各种事件的幸运组合,最终决定了谁会躺在躺椅上,而谁又会坐在躺椅后面。”

  结束最后一个故事的阅读,一次心理分析的神秘之旅也随之告一段落,而我对于心理学的喜爱剧增。“心理分析师用来工作的唯一工具就是他自己的无意识,通过自己的无意识来了解病人的无意识。如果你喜欢,可以叫它直觉,或心灵感应,或者其他任何你想要的名词事实是当心理分析师所起的作用正确恰当好处时,他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和病人的无意识协调一致,通过自己的无意识来获知正在另一个人身上发生的一切的。”

  《卡夫卡的妄想》读后感(五):迷路的孩子

  《卡夫卡的妄想》是罗伯特·林达博士作为精神分析治疗师接触的病例实录,用小说般的叙事语言,呈现精神分析的神秘世界。

  书中提到的四个病例都颇为典型,代表了几类不同程度的妄想症。虽然发展到精神疾病的程度,但离我们并不遥远。第一个病例是无特定目标的杀人,影响可怖,打开电视,这类新闻并不鲜见。第二个病例中暴饮暴食的劳拉宣泄情绪的方式也并不陌生,只是比普通人严重得多。第三个病例是叛逆的问题少年,在高压、高诱惑下,已然是个社会问题。第四个病例是过于真实的白日梦,遁入电视、书籍、游戏中,谁又没有幻想过自己具有现实中缺失的能力的时候?

  一般人提到某人有精神疾病,都避之惟恐不及。作为一名精神分析治疗师,林达不可避免地要和病患打交道。不过在和病人的相处中,林达体现的又不仅仅是一名医师的责任感,在他眼里,这些病人就像是迷路的孩子,沉溺于妄想中不可自拔。他们不是无来由地要让妄想替代真实生活,也不是刻意要去伤害别人,而是在生命的某个时刻(大多是在童年)缺失了一块碎片,又嵌入了一块貌似可行、实则错误的碎片,与真实渐行渐远。

  在看到残忍的杀人犯查尔斯童稚的一面后,林达决定通过陪他玩耍打开他的心扉,他说:“对待孩子就得把他当做孩子。”平等地和孩子玩在一起,这是赢得信任的简单途径。在和病人交流的过程中,林达很注重同理心,纵使在外人看来匪夷所思,也先向病人表示能够理解他,继而站在病人的立场分析问题。譬如对待陷入外太空妄想的卡夫卡,林达先认同他的身份,在肯定他所绘图纸都是真实的前提下,煞有介事地提出某些矛盾之处和完善意见。原本深信不疑的卡夫卡开始动摇,慢慢承认了自己的谎言。这刚好也是一种育儿技巧,让孩子感受到你能够理解他的想法,诚恳地交谈,他才会坦诚以告。深富同理心,让林达能够设身处地感受到病人的痛苦,并利用日渐加深的直觉。在此基础上,林达提出“临床心理医生的不安全感和焦虑感的反映,要胜于那些已经被充分论述的治疗心理问题的方法”,若无感情根基,不安全感和焦虑感又从何而来?很多情况下,林达甚至避免使用看上去直截了当的催眠疗法打探内心,而是缓慢地建立信任,让病人循序渐进地回归正常。

  正如育儿时常要承受孩子的无心之过,林达也面临过不少伤害,这些迷路的孩子的攻击力无疑要大得多。但也和所有不会抛弃孩子的父母一样,林达仍以病人的进展为优先考虑。面对安东的当众羞辱,他没有诉诸权力,也没有忍气吞声,而是力求平等地要求道歉。既不能让治疗前功尽弃,也不能失去对其它病人的威信,林达的心理活动简直说尽了天下父母心。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英文原名《The Fifty Minutes Hour》语出精神分析鼻祖弗洛伊德,他建议精神分析师在结束对一个病人的诊疗后,留下十分钟整顿情绪迎接下一个病人,书名亦即是与病人相处的五十分钟。迷路的孩子需要救赎,心理治疗师与病人的对谈绝不是居高临下的炫技,深入挖掘他人的内心,真挚的热情和关心必不可少。林达正是用为人父母的心诠释一个心理治疗师的勇气和责任。

  ——乙未年读罗伯特·林达《卡夫卡的妄想》

  《卡夫卡的妄想》读后感(六):弗洛伊德和卡夫卡,自我和本我?

  真实的心理分析故事集《卡夫卡的妄想》让人着迷,让人恐怖,同时也深深吸引着探究的兴趣。

  美国国籍作者的罗伯特·林达所著,吴陋所翻译的这本书,真实再现精神病人的场景如临其境,如幻如真,亦幻亦真,如实如虚,亦实亦虚,真实,生活的真实才是最为感人的!

  真实的生命力,源于什么?

  源于对自身的身份体验和体认;

  源于对爱和关怀的找寻;

  源于对世界的基本认知;

  源于对家庭、人类和他者的区别,然后融入到其中?

  弗洛伊德,医生的身份决定了他对世界、对他者采取医生的视角,他者的参照对象,世界是病态的、他者是有问题的,病症的根源是什么,如何救助,医生的职责就是治疗。医生的使命就是治疗,治疗方案就是弗洛伊德在长期的职业生涯中,针对心理存在缺陷的残疾的人探索出来的一套心理分析疗法——这就是精神分析法。

  本我、自我、超我,是对人类自身结构的重新认识;弗洛伊德从此处发,发现了人类和心灵的秘密,深入人类的心灵和精神领域,开创一门具有深远意义的学说,成为这一学派的开山鼻祖,深刻影响后世精神分析学派的走向。

  卡夫卡,一个具有争议的独具一格的作家。因为作品的深刻性、独到性、魔幻色彩,使卡夫卡享誉世界。

  弗洛伊德和卡夫卡,同样具有争议的人物;同样具有独具只眼;同样深刻影响人类精神生活领域,只不过,一个是在人文科学领域,文学方面;一个是在科学技术方面,更具体地说是在医学领域;科学与文学就这样奇妙地结合在一起,共同指向人类自身领域的两个层面,自我和本我层面。

  案例四个,查尔斯、劳拉、安东和卡夫卡,不是写作变成大甲虫的那个作家卡夫卡,二是一个精神病患者。

  是的,精神病患者。

  和大甲虫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人类的意识多么奇妙,因为意识的流动和变异,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自己的世界里,执着于自己的世界出不来,执着于自己的领域忘乎所以,执拗可能导致精神方面的问题,这是人类精神病患者的起源;也可能出于环境的影响,父母亲的问题,或者社会的问题,导致无法融入到广泛的社会生活中去。

  出于繁衍的本能,每个人都有传承自己基因的迫切要求,于是小孩成为家庭的希望和寄托。不是每个小孩都有良好的家教环境,也不是每个小孩都能快乐幸福地生活,更不是每个小孩都会无忧无虑地成长,因为各种原因,导致每个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导致很多小孩不能快乐成才成长。

  性格障碍和精神障碍同时存在,让医生也一筹莫展,即使精神分析,有时候也不能完全根治,甚至作为医生有时候也无可奈何,这是这些真实案例背后的无奈和痛苦。

  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寻找到这类精神疾病的共同特征,那就是社会以及家庭的不幸和痛苦,这告诉警示我们,对于小孩的抚养不同于动物,承担责任才能免于这些痛苦的出现。

  这本书,真实的案例,真实的生活,告诉我们做父母的应该担负自己的责任!

  《卡夫卡的妄想》读后感(七):我们都有隐藏在灵魂深处的脆弱

  曾经在《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一书中,看到一个案例。有位患者每天都蹲在院子里,不说话不动,不与人沟通。众多心理治疗师都束手无策,不明白他在做什么。直到笔者尝试学着他的样子,每天蹲在他旁边,不动不说话。过了很久,患者终于开始搭话,而第一句话就是:你也是蘑菇吗?才明白患者认为自己只是个蘑菇……

  在社会上,每当我们看到一件犯罪事件或一个精神病患者时,往往第一时间就是指责和嫌恶,不值得一点同情。然而,世上总有一些人,他们更执着于去寻找挖掘这些犯罪者和患者灵魂深处隐藏的脆弱,他们就是精神分析治疗师。

  《卡夫卡的妄想》这本书讲诉了美国著名精神分析治疗师罗伯特·林达博士在工作中遇到的四个案例。而这些案例与一般的心理治疗分析并不相同,它涉及到残忍的犯罪与接近疯狂的幻想。

  童年时被母亲遗弃的查尔斯,住在毫无真实情感的收容所里,过着如同道具般被摆弄的生活,不断想要逃离那里,却得不到母亲的温暖。童年的这些痛苦致使查尔斯的人格遭到麻痹,于是,他踏上杀人奸尸的道路。然而在冷漠残酷的表面背后,是否我们都没看到被隐藏的痛苦和渴望?治疗师不断地深入挖掘,而患者对母亲的感情也渐渐浮出水面。

  人为什么会饥饿?为什么会对一件事或一个东西格外渴求?究其根本,不过是填补内心某一处的恐惧。只有不断地通过另一种形式来填充自己,证明自己,才会摆脱恐惧心理。在患者劳拉的治疗中,作者不断陷入困境,甚至想要放弃,却终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了解到患者劳拉真正恐惧的东西,是爱?还是性?

  同样的安东的案例也是如此,或许我们都有在现实中不想面对的事情,求而不得的东西,这种害怕而又无法得到的矛盾心理,铸就了精神世界的另类补偿。卡夫卡这位患者创造的另一个完美世界,甚至一度让林达博士怀疑自身的世界是否真实。

  如同《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书中所言:“千万千万千万别太在意精神病人说的话、别深想他们告诉你的世界观,否则你迟早会疯的……”因为天才和疯子往往只有一墙之隔,他们会铸就自己一套完整的世界,会用缜密的逻辑完善这个幻想世界,甚至毫无破绽。

  那么如何治疗这样的患者呢,或许真的要如林达博士一般,深入他们的世界,学习他们的思维,做他们的同伴,一层层揭开患者用假象和幻想遮挡起来的真实内心。但在这过程中,稍有不慎或许连治疗师自己都会深陷其中……

  无论是杀人奸尸的罪犯、还是沉迷幻想的科学家……当我们无法从表面看清和理解他们的行为和动机时,那就稍微分点心思站在他们的角度,了解他们的所处情景,或许你会明白,他们只是比我们少了一些温暖,少了在成长过程中的一点关注,以致于造成了自我和情感的丧失;或许他们也只是比我们更加脆弱,于是深陷于幻想世界无法自拔。

  但大多数人并不会如同患者那般,因为我们有更强大的内心,因为我们获得了更多的温暖和关爱,因此,我们还可以安然无恙地欣赏白昼的美景和夜晚的星光。

  《卡夫卡的妄想》读后感(八):你才正常,你全家都正常~~

  本书讲了四个比较极端的人类个体的一生,他们碰到的问题非常常见,只是机缘巧合下比常人表现得更为猛烈一些而已。

  想到吕茨的书《疯狂——你活得越正常,越有病!》。感慨一下:从来都没有什么真正的“正常与不正常的界限”,每一个疯子身上都有我们自己的影子。

  . S. 许多人认为自己“记事晚”,其实更大原因可能确实在“压抑”上。强迫自己面对痛苦的回忆很多时候可以帮助现在的自己更强大,有兴趣的朋友们都可以尝试去探索一下自己。面壁、冥想、写日记,只要打开与自己内心小孩沟通的阀门,许多事情会自然而然。

  话说,某种意义上,被压抑的回忆可能是佛教所谓的“自心自性”的一个重要部分。

  《卡夫卡的妄想》读后感(九):真实更骇人听闻

  小说故事常常倾向于依附在瑰丽的想象与适当的夸张之上,在作者的笔下,人物经历着近乎离奇的命运,叩击着我们的心扉。所以当我们阅读这些虚构故事时,我们会感动、我们会惊叹,却很少会感到一种恐惧,因为,在我们的潜意识中,清楚这不是真的,我们无需太过投入。而当阅读《卡夫卡的妄想》时,面对这些鲜血淋漓的故事,虚构的保护不复存在,我们仿佛被抛掷于赤裸的变态世界中,直面这些残酷的真实案例。他们比故事更像故事,同样更骇人听闻。

  精神世界是个可怕的秘密花园,枝蔓缠绕,你看不到边际,猜不到结局,只有精神本身,可以解释所有的疯狂。在第一个故事中,查尔斯平静地杀死了一个萍水相逢的女孩,并奸污了尸体。在这件残忍案件的背后,嫌疑人显得淡定而纯粹,他的脑子里只有“杀”的欲望,与心底对母亲乱伦与报复的诱因,最终导致了其人格的分裂。在劳拉的故事中,她的梦就像礼物,打开包装,一面是满满对生活的恐惧,无论对于爱,或是性,另一面则是美丽的幻想,关于孩子,关于希望。在第三个关于安东的故事中,他的心底充满了憎恨与排斥的情绪,于是在他的梦境里,主体便是一具慢慢得以辨认的尸体,在日趋激烈的对抗中,他最终直面了一直逃避的同性恋问题。

  他们都曾经被抛弃,承受了无法弥合的心灵创伤,特别是来自至亲父母的伤害,带来了持久的惊人的破坏力。“在潜意识当中,就像在梦里表现出的那样,经常会发生一个人物或一个对象表演着双重角色。”在催眠与恍惚的状态下,真实而分裂的自我开始曝光。这些内在人格有着暗黑的特质,让这些回忆与故事都充满了让人毛骨悚然的元素。在妄想的背后,是无望的生活,扭曲了的人性,真假难辨,让人不寒而栗。

  最后关于另一个卡夫卡的故事,相比前三个故事,多了一份奇幻与趣味。那是一位想象力十分丰富的物理学家,简直是最近在阅读的科幻小说里走出来的主人公模样。他与现实世界脱节,拥有了比常人更多的孤独感与疏离感,最终营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与体系。相比前三个近乎可怕的故事,卡夫卡更具有强烈的故事性人格,而他的存在,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真实与虚妄,正常与错乱之间,不过一步之遥。他让作者警醒与反思:“如今,当我坐在躺椅后面的椅子上倾听时,我更好地认识了一切。我知道我的椅子和那张躺椅之间只不过被一条细线分隔开来。我知道,毕竟不过是各种事件的幸运组合,最终决定了谁会躺在躺椅上,而谁又会坐在躺椅后面。”

  《卡夫卡的妄想》读后感(十):一线之间 ——读《卡夫卡的妄想》

  心理分析师使用的唯一工具是所有工具中最普通的——他自己的人性。

  这是本书作者林达在前言中的一句话。林达博士不同于一般的心理治疗师,由于他工作单位的特殊性,在监狱工作,他接触到的大部分患者具有社会危害性,或者是与游走在主流社会和人性边缘的少部分。在书中描述的四个案例当中,他就曾经遭到过攻击,还有一次甚至差点被杀。然而无论如何,林达始终如自己所说,用自己的人性来理解自己的同伴。在他描述的四个案例中,我不断看到了林达对人性的尊重和敬畏。

  书中四个故事的主人公经历成长环境各不相同,症状表现也千差万别,但是细细追查就会发现,他们的症状根源大都可以追溯到童年,都是童年无法被满足愿望的扭曲实现。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查尔斯看上去还是一个清新单纯的孩子,根本无法将他和残忍的杀人案联系起来。事实上在一段时间内查尔斯表现得无比正常,正常到不正常。作者和他的同事无法找到任何留下查尔斯治疗的理由,但是都觉得不能放他走。在通过一次药物催眠后开始了对查尔斯的了解和治疗。在查尔斯出生之前,他的父母感情就已破裂。母亲无力维持家庭,便把查尔斯和他的弟弟送进孤儿院。查尔斯从小就在孤儿院家庭和一个个收养家庭中不断辗转。他每年只有在生日的时候才能回家,圣诞和新年只能和弟弟轮流回家。查尔斯对妈妈的态度非常矛盾,一方面很渴望没有得到过的母爱和温暖,一方面又很厌恶。他将陌生年轻女子残忍杀死又强奸了尸体就是这种矛盾的体现。第二个故事的主人公劳拉患有贪食症,发病的时候无法控制自己见到什么吃什么。作者在对她治疗的过程中走了很多弯路都无法接近劳拉内心的核心冲突。直到最后在劳拉的一次口误中,作者和劳拉一起意识到了劳拉问题的根源是自己一直没有被解决的恋父情结。故事三中的安东是一个偏执的法西斯狂热分子,作者在对他的治疗中发现他的问题也是源于俄狄浦斯情结。安东参加法西斯组织只是自己内在人格的调整,耗尽自己的内在毁灭因素。最后一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卡夫卡,是一个物理学家。他认为自己住在别的星球,并且可以随时离开到那个星球去。卡夫卡还考据了那个星球的气候、地理、物种、文明和文字,甚至还有一些历史大事件。作者最后通过参与到卡夫卡的妄想世界中,和卡夫卡一起修正关于那个星球资料中的错误,而在参与幻想的过程中,作者发现自己被卡夫卡的想象吸引住了,甚至比卡夫卡本人还要狂热,直到卡夫卡最后厌倦了自己怪诞的想象。

  作者在对四个主人公进行治疗的过程其实更像一场场冒险,他扮演的角色其实早已超出了心理分析师的范畴。作者出于对生命和人性的尊重,用自己的心灵去接近理解另一个心灵。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发现自己的很多问题,正如作者在书的最后说的:“我知道我的椅子和那张躺椅之间只不过被一条细线分割开来。我知道,毕竟不过是各种事件的幸运组合,最终决定了谁会躺在躺椅上,而谁又会坐在躺椅后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