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Lens·视觉001:激情藏在安静的角落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Lens·视觉001:激情藏在安静的角落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5-18 02:07:2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Lens·视觉001:激情藏在安静的角落经典读后感10篇

  《Lens·视觉001:激情藏在安静的角落》是一本由Lens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17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Lens·视觉001:激情藏在安静的角落》读后感(一):那些光影留下的激情,清晰隽永

  首先这是一本非常有品质的书,制作精良,内容丰富有趣,让我再一次感受到用摄影去记录一些东西的重要性,就像第一组照片的摄影师说的那样“我用15分钟就看完了孩子的成长,这感觉很奇妙,但也有点儿伤感。”在真实性、直观性上图片胜过文字,喜欢的图片看过会深深的印在脑海里,而由文字引发的想象总会有一种朦胧的感觉。这本书中有些图片让我记忆非常深刻,看到了会嫣然一笑,点点头,而且很想拿给别人看看,并且把照片背后的故事讲给他们听。每一张照片都记录着真实,牵扯着一种情绪,隐藏着一段故事,值得一读再读!

  看有画面的东西,总是非常享受,看完之后有一种干燥的海绵终于吸饱水的那种满足感。这本书里的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有丰富的故事和意义,或者是家庭生活剪影,虽然照片定格的只是一个瞬间,但是我们能从这组照片中感受到整个家庭的氛围;或者是旅途中的瞬间,透过照片我们感受着滑板旅途中的一切风土人情;或者是某地区居民的生活状态;或者是不堪回首的战争年代……跟着摄影师我们走遍五湖四海,感受着不同的人生以及个中滋味。

  读这本书感触最深的章节是:所有关于家庭的回忆,全部活在断裂的想象里;不是我拍下了照片,而是那个场景扼住了我的喉咙。前者我为父亲的精神和这个家庭的凝聚力还有母亲的高瞻远瞩所感动,后者我被摄影师对待摄影的态度所感动。如果说生活是一条长长的河流,那么摄影所能够捕捉到的画面不过是涓滴之水,但是这滴水中却包含了太多的意义,里面有主人公当时的情绪,所处的环境,与周围人的关系,他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每一束阳光都透露着信息,仿佛能透过照片穿越到那个时刻,走进那个环境一样。

  当然,人们有很多表达自我,表达对世界看法的途径,其中摄影就是最重要的一个。相信每个人看完都会有一种冲动,拿起相机去寻找那个充满激情的角落,在寻找过程中我们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也会有很大进步吧!就像这本书中的一个摄影师说的那样“不是我拍下了照片,而是那个场景扼住了我的喉咙”,我非常喜欢这句话,觉得是对摄影最精准的描述,她说每拍一张照片都仿佛谈一场恋爱,简直是在用灵魂摄影。

  这本书让我更加留心生活中的细节,珍藏生活中的美好,希望等我老了也可以通过看一组一组的照片来回忆青春时光,哈哈!

  《Lens·视觉001:激情藏在安静的角落》读后感(二):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Lens创刊于2005年,历经年刊、季刊、双月刊、月刊,今年5月起改版为两套Mook读物,分别叫《目客》和《视觉》——《目客》每册聚焦单一主题;《视觉》则延续Lens原来多元的内容架构,两套读物殊途同归,都致力于提供最极致的影像阅读体验,以及对现实和人性的深切关注。

  “深入人性就是接地气,说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是说我,这就是Lens。”著名摄影评论家、文化学者刘树勇(老树画画)如此说道。

  2015年7月26日下午,由Lens和中信出版社举办,老树和法满,在北京字里行间德外店,和Lens的读者进行了一场关于影像阅读的对谈,名为 “献给认真生活的人”。

  《Lens·视觉001:激情藏在安静的角落》读后感(三):激情藏匿在某个安静的角落

  中信出版的书每每看了都会让人十分满意,这一系列的《Lens 视觉》内容写实,图片繁多,看图说故事的新兴书籍也给人带来了一番不同的体验。

  本书分为八个部分。罗齐尔的三十五年家庭摄影记录、周英华——周信芳之子的回忆、罗莎莉的父母法国电影先驱的故事、匈牙利小伙瓦尔纳的滑板旅游之路、格鲁吉亚民族卡德泽的牧羊记、摄灵魂的舞者鲁宾斯坦、作家赫拉巴尔之记录、回忆1915的黑白照与旧时代绘画。

  读完这本书,你对每一位主角背景都有所了解,并通过这么多的照片中见到了他们不为人所知的一面。滑板旅行的小伙瓦尔纳横穿了中亚、走遍了波罗的海三国、三进朝鲜、两进印度,跟着他的照片去旅行,书中的景色让人心仪不已;舞者伊娃·鲁宾斯坦的照片全是黑白的,她摄影已有48年了,她对摄影的真挚情感不由让人也想拿起相机试一试,因为她说:“不是我拍下了照片,而是那个场景扼住了我的喉咙,我不得不对此有所反应。”她心爱的照片是包涵情感的,她的一张照片可以让你看到她摄影时的情感;捷克文豪胡米尔·赫拉巴尔喜欢玩拼贴,他拼出来的图片真的十分有创意,看了让人捧腹大笑;回顾1915年,一百年以前,那能触摸到的轮回的图片;牧羊人的生活透过照片表现的最为清晰,如果仅仅通过文字肯定无法传达这些。

  这些图片有的宏伟有的平淡,主角们捕捉的那些瞬间都是令人惊叹的,值得去收藏的,让人时不时拿出来观赏的。镜头可以赋予你不一样的灵魂,那些生活中你没有发现的美,镜头让它显露并遗留。“我突然意识到,这是一个不需要语言,没有包装,可以在任何地方一个人完成的工作,几乎可以表达你感受到的一切,思想、信仰、憧憬、憎恶等等,就用这个小黑匣子。”伊娃·鲁宾斯坦说道。

  书中有一张照片上印着一群羊,这张图横跨了书本两页,头前有一位牧羊人领着羊群,末端跟着一个牧羊人看守羊群,他们带着养翻山越岭,1000多只养延绵在雪跟山之间,既让人觉得可爱又觉壮观美好。

  这本书里的每一张照片旁都会有文字对其背景进行解说,读了文字后去领悟图片又有一番风景了。“我希望我的照片更多是提出问题,而非给出答案。”查尔斯·罗齐尔在一张照片旁这样注释道。照片的角度可以展现出自己没曾发觉的一面,照片的光线可以显现出不曾体会过的情感,图片的色彩可以改变你对它的感触,查尔斯的解说让我明白了你还可以放弃解答,仅去提问。

  你可别看此书图片占了主导地位,你去细细看,每一张图,看的比文字还仔细,你将会得到文字无法带给你的别样体会。就如书中附赠的书签上写着:“你需要多久看完一本书?”你可以读它读的比普通书籍要快,也可以很慢很细致的去观察每一张图,因为激情藏匿在某个安静的角落。

  《Lens·视觉001:激情藏在安静的角落》读后感(四):文艺糖衣包裹的壮志雄心

  激情藏在安静的角落

  想在一生中做一件正确的事

  不需要安全感就是自由

  需要什么,年轻的身体便去寻找

  那就无所畏惧地老去

  接受彼此的那种亲密

  ………………………

  如果你在书店看到这些书名,或许会不假思索地把它们归入“文艺小清新”的糖果谱系里。如果你经常逛书店,或许会留意到这些书名都出自同一本MOOK——《Lens 视觉》,你大概会如我一般感叹:能不断在文艺主题中找到不同的变奏,且次次正中下怀,编者必定有超于常人的敏锐细腻。

  而一旦你翻开任意一本,翻到目录或是随意翻到任意一页,就能慢慢感觉到它不是又一本文艺刊物那么简单,甚至你会觉得书名和封面只是它诱导小清新们深入复杂性与粗粝现实的一个幌子。

  正如一位读者所说:“用影像记录这个时代,而不是空谈文艺和情怀,这是我喜欢Lens最重要的原因。”在千篇一律的文艺风景中,Lens在表面的平静之下不仅静水深流,也不避讳暗涌和风暴。

  Lens的风格也并非是一款岁月静好滤镜一用到底,而是如世界本身一样多元而迷人,如豆友malingcat所言:有的浪漫,有的沉郁,有的残酷,搭起来滋味复杂。

  它会用影像来讲述“战后时间”里的日本,会呈现无数自杀者最后一眼中的金门大桥,会去记录那些流离失所却仍旧做着梦的美国人,还有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中国“剩女”,当然,还有那些你不曾留意的日常生活的吉光片羽,那些人与人、人与自己的微妙纠缠,在很多读者心中,“家庭、私人关系题材”是Lens的长项。

  在这个私人影像泛滥成灾拍过即弃晒过即忘的时代,影像的通货膨胀使得几乎没有人再像过去那样,抱着相框仔细端详摩挲,去召唤出一张图像背后的故事。而Lens要做的,就是用主题式的影像和文字的“招魂术”,激活人们阅尽千片几近麻木的视觉。

  读者由此感受到了奇妙的“视觉重启”——“图片很震撼,第一次感觉摄影的力量可以这么强大。”以及“越看Lens,越惊惧于自己的熟视无睹,对世界,对生活,从本能和自然出发,没有一道光是微弱的。”

  赋予影像以可以永存的意义,让Lens不再是一本阅后即过时的杂志,而是更倾向于MOOK中的BOOK这一端。

  然而(伪装)文艺的外表与富饶的内在之间的冲突一直存在,就像有些读者抱怨的,Lens从主题来看“始终有点在自我重复的味道,被风格局限住了。”我相信,它并不是被风格局限住了,而是市场与志趣之间的高难度平衡术,是选题的野心与调性的统一之间的永恒矛盾。

  Lens团队2015年推出两本MOOK主题读物:《目客》和《视觉》,从世界范围采集最有个性和丰满的内容,聚焦人性、情感、生活,延续Lens素有口碑的影像阅读调性,创造视觉、思维、想象力被充分调动的纸上阅读新体。

  《目客》系列,更专注于人文艺术和生活美学的主题阅读。

  《Lens·视觉001:激情藏在安静的角落》读后感(六):相遇的惊喜

  ·再遇伊娃·鲁宾斯坦

  拿到这本书,一翻就翻到讲摄影师伊娃·鲁宾斯坦的那篇文章,觉得非常有缘。前不久我逛季风书园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伊娃·鲁宾斯坦的影集——《伊娃·鲁宾斯坦摄影作品》,她对于被拍摄者的态度立刻就吸引了我。“莫德尔和阿勃丝认为自己几乎可以在任何情况下,以任何理由拍摄任何人。然而鲁宾斯坦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拍摄方法,她只拍摄那些她有感觉的被摄体。如果被摄体是大街上的人,她首先与被摄者有接触,假如对方不愿意被拍,她就会打消拍摄的念头。”“如果被摄体是人物时,鲁宾斯坦认为,她不仅需要征得被摄体的同意才能拍摄,而且需要认同被摄者。”于是我坐下来一口气看完了那本书。伊娃·鲁宾斯坦在摄影史上并不是很有名,很多讲摄影史的书并没有提到这位人近中年才开始摄影的艺术家。那本书在豆瓣里阅读过的人也很少。我读完那本书之后很想进一步了解这位摄影家,不过能找到的相关资料却不多。因此,当我打开这本《视觉》,居然一下子就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真是喜出望外。虽然文章作者和在《伊娃·鲁宾斯坦摄影作品》里写了一篇介绍的作者是同一个人,但《视觉》里的这篇文章依然信息量丰富,我感到和这位摄影家又近了一些。同时再次感受到那种强烈的共鸣。

  对我来说,和伊娃一样,摄影只是在“诚实地表达着自我”,以及“要在不断的拍摄中确认自己”。我也很喜欢拍房间,房间里的景象,取景器里虽然看不到人,但“载满了曾在那里生活的人的痕迹,有时我能够强烈地感受到这种震动,甚至为之发抖”。搬到现在这个住处有五个多月了,很多个上午,室友已经去上班,我在准备出门的时间里对整个房间的气息格外敏锐,追随着自己的本能一次次按下快门。“比起室内取景时的肆意,伊娃在拍摄人像时显得有些拘谨”,是的,这也是我在拍摄中一直都有的困惑,我一直以为大师级别的摄影师都可以轻松面对这个问题,因而很高兴读到有类似感受的摄影大师。摄影的侵略性从一开始就存在,作为拍摄者,自己要存在于和被拍摄者统一空间中,这本身就是一种“介入”,即便对方允许,照相机的存在也多多少少是一种“干扰”。前段时间因为参加了一个影像工作坊,我设定的主题想来想去必须拍人,于是我找了几位允许我在他们的住所进行拍摄的朋友。我非常享受拍摄的过程,有那么一次,我看着面前的拍摄对象,感到心里涌出了许许多多的温柔。这种温柔因为难得而显得可贵。不过,即便是他们同意了,我也不太敢一直把相机对着他们的脸部拍摄。当他们抬起脸,和我交谈时,我很想在那一瞬间举起相机按下快门但多少有点犹豫,他们之所以那样抬起脸,带着那样的表情,并不是想到要被拍下来才那样,而是因为和我说到了什么。因此即便拍下来了也并不觉得得意,反而觉得抱歉。说到底,“人比艺术重要得多”。

  由此我又想到另一位我非常喜欢非常崇拜的摄影师——南·戈尔丁。如果说伊娃·鲁宾斯坦让我觉得欣赏的同时觉得亲切,南·戈尔丁的作品我一看再看,爱不释手,而每次都会感受到我与大师之间的差距。她的大部分作品都是拍的身边的人,由于他们生活中紧密的联系,似乎大家都接受了南会拍摄他们的这一情况,尽管如此,南照片里的那些瞬间中所透露出的彼此的信任和亲密依然让人震撼。其中一幅她近距离拍下的好友苏珊娜哭泣的照片是那么真实,被评为“人与人能达到的最近的距离”。对我来说,我既渴望触及他人,触及自己,通过拍摄人物引发内心温柔的流动,又害怕相机的这种“侵略性”,拍摄过程的这种“干扰”。也许南·戈尔丁有着较为特殊的生活方式,她和她的朋友像一大家子人一样彼此亲近,加上她对于记录的强烈渴望造就了她的拍摄方式和特色。我并没有那样的生活方式,没法拍出那样的作品。不过看到伊娃·鲁宾斯坦的作品,我放下和戈尔丁之间的差距带来的苦恼。至于那些认为可以为了艺术而毫无顾忌地拍摄他人的摄影大师,就更没有必要在佩服他们的作品的时候也要求自己和他们一样了。摄影的多元性本就是其巨大的魅力之一。原来也有这样“在拍摄人像时显得有些拘谨”的摄影师,依然拍出了许多好作品,包括人像作品。阅读《视觉》的这篇文章,再次明确了自己在摄影道路上的努力方向。要知道,有个可以学习的榜样是多么重要啊。

  ·与赫拉巴尔的两次初遇

  在欣喜地看完这篇《“不是我拍下了照片,而是那个场景扼住了我的喉咙”》之后,我陆续看完了其他七篇文章。看到《赫拉巴尔的拼贴》的时候,又有了第二次“巧遇”。我是在明复图书馆阅读这几篇的,中间去文学类书架上转了转,随意地走到一排外国文学书架刚好一眼就看到赫拉巴尔的自传三部曲:《婚宴》《新生活》《林中小屋》。于是我一边读着《赫拉巴尔的拼贴》,“‘我丈夫平时叹气自己来像个国家奖得住,其实就是在废品站上班,有点儿时间就泡酒管。’赫拉巴尔曾模仿艾丽什卡的口吻写道,‘到处都可以待,唯独不愿待在家里的打字机旁,写他那些胡扯淡的东西。’”,一边惊讶地发现,这种模仿妻子的口吻原来不是别的,就是赫拉巴尔写自传的独特语言啊。不是随口对朋友模仿妻子口吻以打趣或嘲讽,不是写道散文里,而是真的写到自传性质的书里,翻一翻好多个”我丈夫“”我丈夫“,真是太有意思了!我想,一定是自己非常重视、并非常重视对方怎么看自己,才会像这样以对方的口吻去写作吧。另外,这样的写作方式也说明赫拉巴尔是多么了解自己、了解妻子以及两人的关系,虽然他说”我的两名不共戴天的女敌就是我的母亲和我的老婆“”几个月以来,我老婆将我的任何写作的线头都剪断了“,但正如文章中所说,”假如没有艾丽什卡日复一日的责骂和嘲讽,恐怕赫拉巴尔什么也写不出来“,就连赫拉巴尔的朋友都不仅没有这位老兄对老婆的害怕,而且甚至还叮嘱艾丽什卡,”艾丽什卡太太,这全在您啦!要加点儿压力!“可见,两人的关系的确是”相爱又敌对“,敌对又相爱啊。这篇文章中没有赫拉巴尔和艾丽什卡的合影,不过我在《婚宴》一书中看到了。照片让我更确信了两人之间命定的纽带,赫拉巴尔对妻子的抱怨中何尝没有依赖呢,而艾丽什卡对丈夫的抱怨中又怎么没有鼓励呢?

  从这篇文章中已经可以体会到赫拉巴尔刻画人物的功夫,他笔下的人物是立体的。这大概源于他对人敏锐的体察,而这种体察首先来自于他对自己的体察。深刻的内观是一个写作者的重要品质,将这种内观生动地表达出来是一个写作者的重要能力。赫拉巴尔写自己写得真是准确到位,简洁有力。他写自己靠喝酒来抵抗心底的不自信:”我觉得难受了,便要来上一杯,只要喝上第二杯,便又变成了世界冠军。“一下子让人看到一个有着野心却又胆小自卑的形象。赫拉巴尔最著名的作品估计是他的小说《过于喧嚣的孤独》,他自己也说过”也许我活着并写作,仅仅是为了写出《过于喧嚣的孤独》“,我很想读读这本书,但鉴于在读这篇文章的同时看到他的自传给我带来的惊喜,我打算先读他的自传。

  ·期待

  除了这两篇让我最有感触的文章,其他几篇的内容也都很丰富,可读性很强,收获也很多。说实话这也有出乎我的意料,之前这本《视觉001》还没出来的时候,光是看了简介我就很期待,当时他们的宣传语让我觉得这一系列的画册很适合我,但也没想到做得这么好看,能感受到从作者到编者的用心,多少还是有些意外地高兴。现在既想看《视觉002》,又隐约担心2不如1。毕竟看第一本前抱有的期待和看完第一本看第二本时的期待是不一样的,希望1只是个起点,而不是成了难以逾越的最高点。

  《Lens·视觉001:激情藏在安静的角落》读后感(七):几度热泪盈眶

  第一时间买到了改版后的lens,文章数量相较以前少了,但是可读性和图片呈现质量真的比杂志好很多,喜欢纸张那种有点粗糙的质感,把图片的颗粒感呈现的很足,颜色也特别美。

  文章上,这期的内容可谓老少皆宜,最喜欢周英华、赫拉巴尔和牧羊人三篇。周英华一文写作很扎实,时间跨度几十年,写了中国动荡历史上一个家庭的悲喜,这个家庭既很特殊,又是千万普通中国家庭的代表,直到今天,我们每个人都仍在从这场近代浩劫之中疗伤痊愈的过程之中。看到幼年周英华到伦敦时的故事,几欲流泪。

  赫拉巴尔是我非常喜欢的作家,最初也是从Lens写门泽尔的文章中认识他的,后来几乎读遍了他的书。国内对他介绍比较多的,大多是他年轻时不顾法学博士的头衔,跑去做拉幕工、打包工之类的经历,但是这篇很好玩,讲的是赫拉巴尔的晚年,完全就是一个寂寞、固执、荒唐的老头,但是真实的可爱。

  牧羊人一文很有诗意啊。原本不喜欢这种国家地理式的题材的,但是这篇的图片很美很美,故事的结局也是笑中含泪,不剧透了。

  《Lens·视觉001:激情藏在安静的角落》读后感(八):安静的忧伤在生死之间流淌

  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不是闲事?仓央嘉措将对生命的深深眷恋刻进了诗中。殊途同归,lens则以图文合集的方式,在光影、文字间谱写一曲曲动人心弦的和歌。

  《激情藏在安静的角落》,是lens十年以来的转型之作——由之前的杂志变为现在的MOOK书,为的是给读者提供一种“打动心扉的全新阅读体验”,以“最具性价比的画册品质”为保证。

  只要翻阅这本散发着淡淡油墨香的厚实《视觉》,你就会明白lens做到了。她完全担得起“中国最好的杂志,没有之一”的赞誉。

  如何表达一个路人转粉的读者的喜悦心情呢?思来想去,也只有“完美”二字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相信lens会带领我们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完美阅读体验。

  生活中最熟悉、最亲切的日常,往往最容易被忽略、被遗忘。幸好有摄影,我们可以透过摄影师的眼睛捕捉那些瞬间,将其定格,使其永恒。当我们漫不经心地浏览这些相片时,才会惊觉于生活的真实——当脸上没有笑容时,事情更容易展现本质。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是自古以来民间的著史传统。比起古代的纯文字,现代的史著增加了更为直观的影响资料。这份成果自然要归功于摄影技术的发展。与此同时,史的撰述也从宏大壮阔的国家民族,进入寻常巷陌的平常人家。微观的个人、家庭史成为现实,用以佐证其身处的时代。文字描述有无限想象的空间,而史关注的焦点却在于“真实”。特别是动荡年代,存留下来的影像异常珍贵——在书信不通的日子里,所有关于家庭的回忆,全部活在断裂的想象里。好在,还有相片,可以拼接起一个断断续续的连接。

  我们相爱,我们住在彼此的心里,就算死亡也不能将我们分开。这是来自真爱的宣言,将地老天荒的相伴演绎成了一支荡气回肠的绝唱。但是,再浓烈、再深厚的感情也挡不住生死有命的无奈。阿涅斯与雅克的最后合照中,浅浅的微笑荡漾在微微上翘的唇角,凝视的双眸中有着极力克制的忧伤,滚烫的泪水就要冲出发红的眼眶。同年10月,雅克就去世了。之后,阿涅斯一直居住在两人共同的小屋中,保留了雅克所有的东西。60多年之后,提起雅克,阿涅斯依旧不能释怀,以为雅克的去世,是一种耻辱,因为不能两个人一起慢慢变老。尽管他的缺席带来了一种浪漫的忧郁。

  面对这样的感情,任何话语都显苍白,都是多余。唯一能做的就是在一次次地翻看他们的合照时候,拼命忍住撞痛喉咙的泪水。

  我们终将老去,我们终将离开。生而为人的一世,只不过是一场生命的体验之旅。行走在滚滚红尘的我们,会因缘际会地邂逅一些伙伴。大家结伴而行,相互取暖,彼此照看。但终有分手的那一天。离别之后,各自前行,直至在我们共同的也是最后的归处重逢。那时,那些用微笑迎接我们的人就是曾经的盟友,而我们热烈拥抱的同时,也留下了很多的牵挂。

  直觉,第六感,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真的是说也说不清楚。不过伊娃找到了对她而言承载直觉的最佳方式——摄影,因为相片确实承载着情绪,并穿透了时光。这句话道出了整本书的线索——情绪。是的,一种忧伤的情绪安然地流淌在纸张之间,将你笼罩。你心甘情愿地沉浸其中,感受字符与影像的心跳,仿佛倾听久未谋面的老友们的低语,陌生又熟悉,新鲜又亲切。

  1915——2015,百年激荡,化为指间柔情。真好,2015,lens重新出发。从此,我们彼此做伴,携手前行。

  《Lens·视觉001:激情藏在安静的角落》读后感(九):读完以后,有了想要再买其他系列的冲动

  买这本书的时候,并不知道Lens《视觉》是一本究竟是杂志还是书,是讲摄影的故事还是讲故事。

  看到百度百科里面的解释,是“国内唯一一本以影像为阅读方式的出版物”,然后看到豆瓣里一致的好评,最重要的是网上读者对于纸张和印刷的盛赞,打消了我最后的疑虑,就算是不小心买了一本摄影杂志至少还有好照片可以看看吧。

  书拿到手里,的确非常的精美,照片清晰,并且散发着墨香,这些,都已是这个快时代所少见的了。

  读完以后,有想要再买其他系列的冲动。

  总结一下,这是一本致力于用照片讲故事的杂志。

  很多时候,仅仅是一幅照片或者一段文字或许并未激起你的共鸣,仿佛你本来只是个被动的接受者,然而平静之中在图片之余忽然看到了有关照片前世今生的介绍或者在文字之余忽然感受到了视觉上的冲击,你就会觉得,心被什么东西戳中了,打动了。

  《当脸上没有笑容时,事情更容易展现本质》

  一个外国摄影师,连续35年拍摄自己的家人,从不存在到降生,从年轻到苍老。将35余年的光影浓缩在短短的几页当中翻阅,看那些或者欢愉、或者温暖、或者荒唐或者干脆全无意义的照片,会令人有白驹过隙的莫名感伤。

  这个主题其实也蛮挑战我的审美的。

  看国内摄影发烧友们的图片,有光影、构图以及种种专业角度的设计和安排,一直以为摄影就应该是这样的。

  同样是摄影,仿佛这个主题的照片都只是为了记录和讲述,没有构图,没有特别的光影,只是自顾讲述而已。

  《所有关于家庭的回忆,全部活在断裂的想象力》

  很多的文字用来讲述周信芳家庭在建国后的破碎和流离,很多的照片用来表现周英华 Mr Chow 餐厅 繁华雍容的表象。

  其实因为周家主母的远见,这个家族的人口和实力已经在最大程度上获得了保存,作为伶人贵族,他们本来就不是战火、或者时代洪流里弱小卑微的普通百姓,但是字里行间能够感受到,这个家庭的后代所受到的深深的伤害,就像是那些在孩童时代受到过虐待的人,那种不安全、不确定的感觉其实贯穿了他们的一生。

  照片所表现的那一部分,其实讲述的是家庭后代与最早的家族核心渐行渐远的离开。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你越不敏感越粗糙、越像个真正的西方外国人一样身上的中国元素越少,就越安全,越不容易受伤害。

  《他的缺席带来了一种浪漫的忧郁》

  一个说不出是温暖还是感伤的故事。

  一个温和的、有双性恋倾向的男人爱上一个有着别人孩子的女人,两个人都有着强烈的浪漫的艺术气息,后来成为了知名的艺术家,他们互相支持和温存,以常人大概难以理解包容和温柔相知并且相爱,然后男人先离开了,女人依然骄傲的生活下去,把男人留存为内心深处的一道伤痕。

  “生活是一次意外,破碎的板块并不意味着灾难,它意味着我们要把它们合拢。”

  《滑板青年猎奇之旅》

  超级搞笑的一组照片和文字,那些生活中我们视之平常老外看来奇怪的无伤大雅的小小的荒唐,捧腹大笑不已。

  《用微笑迎接我们的人,留下很多牵挂的人》

  一个发生在从未想过要去关心的国家——格鲁吉亚的牧羊人的故事。

  循环反复的生活,贫苦的生活,与世隔绝的封闭的村落,简单原始地生活着的人们,他们又辛劳又孤独,最后,他们都死去了。

  感觉很苍凉。

  《不是我拍下了照片,而是那个场景扼住了我的喉咙》

  一个坚强独立的独立摄影女性,咽下了生活的苦难,拍下的照片。

  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一个专题,这些照片想要描述的都是我能够理解的,因为这个摄影师,在每一次拍摄的时候陷入爱恋,投入了她最大的热情。哪怕只是一把椅子、半个场景,你就是能够明白照片背后的故事。

  《赫拉巴尔拼贴》

  一位名作家荒唐的疯狂的个人生活。

  有时候读了这个觉得自己终于能够理解了,那些写得出天马行空的奇幻的文字的人,可能本身就在过着天马行空的奇幻的生活吧。

  《温故1915》

  选了很多照片,讲述那一年的故事。

  其实每一年都是世界历史上最独特的一年。这一年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大事,它开启了一个时代;这一年什么都没有发生,它是暗流涌动的始作俑的那只蝴蝶。

  很多年后的我们为了多年前发生的一些平淡小事而唏嘘,再过很多年后会发现一切就像是循环播放。

  :后来,看到了一些Lens《视觉》前世今生的故事,才了解到她的前身其实是一本致力于挖掘社会真相的新闻报道类杂志,因为遭遇敏感性问题(孰是孰非真相不明)而被迫改版为更偏小资色彩的影像故事类杂志。

  《Lens·视觉001:激情藏在安静的角落》读后感(十):两个家庭,一种契约

  一说起家庭,便想起了托老的那句话:“幸福的家庭每每相似,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改版后的Lens杂志出了两个系列的mook杂志,《目客》和《视觉》,《视觉》的第一期主题便是“家庭”。托老用文字来诠释家庭的幸与不幸,但《视觉》的这一期是用照片来展示家庭的困难和温情。

  《视觉》展示的家庭涵盖范围很广,从一个工业设计师兼摄影师的普通家庭到法国导演“新浪潮之母”阿涅斯·瓦尔达的家庭,从偏远的格鲁吉亚一个传统的东正教家庭到跨族裔华人家庭周英华,这些家庭的故事在照片中一一展开。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两个家庭:一个是“新浪潮之母”瓦尔达的家,另一个是外籍华人周英华的家庭。

  这两个家庭看起来截然不同,但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他们的家庭都从动荡年代走过来,早年流离失所,困顿不安,经历了很多苦难。瓦尔达一家在二战时从比利时逃往法国,她的丈夫雅克·德米在南特的家被德军轰炸。此时,周英华的父母在中国名声如日中天,其父是与梅兰芳齐名的京剧演员周信芳,其母是上海的名媛。然而,突如其来的打击在60年代降临到了周家,幸亏周英华的母亲先知先觉,将四个孩子送到了国外求学,只留下了一个儿子在家随父学习京剧。尽管没有受到牵连,独自在外的生活让这五个孩子经历很多不为人知的苦难,况且,那时的周英华才12岁。

  名为求学,周英华早年的海外生活其实和瓦尔达的法国逃难颇为相似。好在,两人的生活在六十年代有了起色,瓦尔达成了著名导演,而周英华开了餐厅,在好莱坞名声大噪,自己也成了名人。遗憾的是,周英华并不知道自己的父母在国内的悲惨遭遇,甚至在父母离世后很多年里,大部分子女也并不知道这个消息。让二老孤独的死在医院里。相比而言,瓦尔达和雅克·德米则幸福多了,尽管雅克·德米在1990年因罹患艾滋病去世,瓦尔达对他的爱一直如此丝毫未减,她为雅克·德米制作了两部影片《南特的德米》和《德米吾爱》。在《南特的德米》中,瓦尔达的旁白如此说:“我知道如何唤回幸福时光,那些誓言,那些清香,永恒之吻,能否从深渊里复生……”,甚至在他死前,他的女儿还给父母照了一张合影。这和周信芳孤独的死在医院中,差别犹如天壤。周信芳死时,他的妻子已经于几年前死在另一所医院里,为了减轻周信芳的痛苦,这个消息人们一直没有告诉他。

  如今,瓦尔达已是耄耋之年,仍在不懈的进行电影创作,但是她的记忆力越来越差,行动也很不方便,她的女儿为了照顾她,搬到了隔壁住。有一张照片是在一次电影节上,瓦尔达的女儿和儿子正在帮她穿衣服。接受采访时,女儿说:“生命的历程就是这样,她曾经为我奉献了许多,所以现在我试着给与她她曾经给过我的。”而在另一个家庭里,当周信芳被允许开追悼会时,也只有一个女儿回国参加。当然,其中的原因可能很复杂,但两个不同家庭的命运还是会让人唏嘘不已。

  托老将家庭分为不幸的和幸福的,其实大多数家庭都经历过幸与不幸,只是最终的结局不同让人忽视了过程。我非常喜欢瓦尔达说的那句话:“家庭某种程度上是个契约的概念。”无论幸与不幸,家庭就是一种契约,一种没有时间无限的契约。在2015年周信芳诞辰120年之际,周家的子女终于重新聚在了一起,尽管短暂,但是他们心中对家的这份契约,显然,是长久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