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等待》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等待》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6-07 20:17: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等待》读后感精选10篇

  《等待》是一本由[美] 哈金著作,四川文艺出版社/铁葫芦图书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页数:34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等待》读后感(一):等待,是会让灵魂生锈的

  哈金的文字有一种诱惑力 ( 其中也有译者很大的功劳 ),一直吸引着你读下去、读下去,直至深陷其中,觉得无奈,觉得荒唐,又不能否认这的的确确就是我们的生活

  生活就是这样,我们总是被限制着,处处掣肘,没有十全十美的事,选择放手需要智慧

  对一个人的爱也是这样,往往源于自己幻想,最后都成了悲剧

  想起从前看到过的一句话: “等待,是会让灵魂生锈的。” 男主女主在等待的煎熬中,终于日渐麻木,他们之间有爱吗?抑或只是工作、生活圈内被迫组合起来的抱团联盟

  女主选择男主,在我看来,是当时孤苦无依的处境下,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对男主条件进行评估而做出的选择。是要求自己接近男主,爱上男主。身边只要出现比男主更好的而愿意要她,她义无反顾就能离开男主。只可惜遇到挫败,只能退回男主身边。一年又一年要求男主离婚,成了她完成传统女性使命的唯一追求

  而男主孔林呢?最终被虚荣心战胜,于自己的想象里“爱”了女主。在时间的消磨中,他早已没有了内在驱动力,没有了内心的追求。在经过十八年的漫长等待,他最后选择与原配离婚,更可以说是出于时间成本的一种考量。即使离婚前隐约意识到将做出错误选择,仍旧在这条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他的“走”,只是十多年来习惯性的麻木动作,而非源于自身判断

  这样的悲剧,除了男女主角自作自受,难道不还有社会的错吗?那些让人哭笑不得政策规定,那些中国特色人情世故,以及被压抑束缚着的人,这也正是哈金作品魅力所在

  于我而言,那个时代总是这样神秘不可思议。哈金的故事,将其作为背景政治气息萦绕而自自然从从容容外国人想一窥究竟,中国人也想寻影,寻的是现在社会的影子,寻的是我们生活的本质

  在《等待》里,我当然也有不喜欢地方,最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作者对杨庚这一人物的塑造――第一次与女主相遇时,这样的孤漠冷傲,让我以为他是个铁骨铮铮沙场英雄,因为着了些笔墨,我猜测女主后面会与他有情感纠缠。第二次他与女主相遇,便是因病入院了,没想到竟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猥琐色情强奸犯。所以女主遭遇强奸的情节,在我看来非常的不自然。

  不喜欢的,还有男主挣扎的内心活动,自说自话,两种声音互相对话、驳斥。书末的那段心理描写(P310),我认为不写比写要好,读者明白东西还是藏在文字之下待其咀嚼品味更好。

  最后,我想大家都能读读哈金的作品,人生疑惑那么多,从中我们或许能获得一些答案,看到一些方向

  《等待》读后感(二):哈金的社会式城堡(for《文学报》2015-11-3)

  在上世纪初期、中期的海外作家行列中,曾涌现过林语堂、梁实秋、林海音等著名作家,也包括后来的余光中、聂华苓、北岛等知名作家,他们构成了整个华语文坛的新生力量,所以当我们遥远的看着那些游离在海外的作家们,其实会发现他们的意识形态现实语境、以及书写经验,几乎都是维系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他们在海外打开了一条属于民族性的书写通道,这种隐蔽式的书写,跨越了国都,地域种族同时发现他们身上对家国故园的眷恋以及羁旅他乡的文化情怀,倒出的是一个普普通通中国人的“文化乡愁”。

  相比其它海外作家,哈金的出现打破了海外作家只诉“身体乡愁”的情感寄托,然而他的写作却不止于此。他的写作其实是一种表达“时代的乡愁”。在哈金的身上一种历史的痛点总是直指人心,各种严肃的社会现实体察、民间田野考据以及历史集体追魂,其实能看出他满腔的时代映射。在他厚厚的眼镜背后,他的思考其实赋予了整个社会普遍的现实意义

  哈金的人生经历丰富,他先后服过兵役、当过电报员、铁路话务员,在工厂值过夜班,甚至在医院当过清洁工。正是基于他在社会底层体验到的情感经验,才让他之后的写作有了更广大的现实面貌。而他最近出版的《等街》就是一个在社会婚姻制度下,男女双方委身现实处境,对自由长期挟制的一种制度的无奈,最终导致主人公孙林丧失爱的能力这样一个故事,所谓的一个部队医院的军规,夫妻分居满18年以后,才能自动离婚,硬生生把两个的婚姻消磨的没有了爱的能力。其实《等待》这个名字,就是一个人类永恒困境,这是一个探讨人类在情感过程中,对所珍存的东西的一种意义得失。因为我们不满足,而去追求更美好的,所以等待。而就在漫长的等待中,我们其实已经被磨灭的失去了当初的那种追求的能力。

  故事其实是这样的,孔林是从农村出来的一个军医,他有一个父母主婚的妻子淑玉,他们之间没有爱情,而孔林在部队医院却对护士吴曼娜情有独钟,但是为了能结婚生活在一起,他们等了十七年,而这个漫长的等待换来的是他对爱的能力淡灭与困惑。这是一个时代下面临着的社会问题。在人们的情感世界中,细分的矛盾之间,心理的微妙,与现实的反差构成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碰撞与矛盾。

  其实哈金的写作套路,很明显有着美国英语写作精英课程毕业痕迹。他对小说把握,是有志于小说方面精湛技术推崇所致,如何设计对话,如何时光跳跃,如何对付瓶颈,如何转化主题,如何练就一手超人一般的小说语言,读过大量美国的文学作品的人,会发现美国小说有很多小说上高超的技法,不单单是生活经验与现实深邃广阔视野,当然二者都很重要。而哈金能囊括多项国外小说多项大奖,足以证明他是一个出色小说家。在美国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哈金从来就不是走着通俗大众化文学的路子

  整部小说措辞生动简洁,行文流水明快,其实能看出深受俄罗斯小说的影响,但是他在语言上的锻造,其实是跟美国“精英文化”的路子分不开的,这跟作者多年来在波士顿大学教书也有一定的关系,美国的文化环境给哈金提供了文学快速上升的空间,而基于此的根本溯源,是因为他来美国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了,这一点在哈金看来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个带着本国根性的广阔生活经验与阅历,来美国通过写作来安身立命的文学青年,本身就有诸多的优势。这对身处异国他乡的哈金来讲,他的写作跨度与时代交织的语言经验是双重的,他能感受到英语写作与中文之间在立意行文之间微妙的关系。

  哈金是余华极力推崇的作家之一,余华曾经评论哈金的一句话,可以区别于一般华人作家在小说立意方面的过人之处,“我读到了太多隔靴搔痒的中国故事,可是远离中国的哈金让我读到了切肤之痛的中国故事。”我想究其原因,是因为哈金的小说有着深远的现实意味。其实我们在《等待》中能感受到一股现实处境与政治原则之间微妙关系的处理,哈金的小说界线并没有触碰到政治禁忌的更多话题,他一向对政治是淡漠的,之所以能这样表达人性的轨迹变化,其实是归于他在民间基层生活中一种生活处境的宿命

  从底层生活走过来的哈金,其实对自己的写作有着很大的野心,作为一个有中国背景的国际作家来讲,他坚守国家、政治、生活环境都有着不可辩白的历史因缘,这也就是哈金能从社会环境中挖掘人性、洞察人性的重要意义所在。这部长篇小说《等待》曾获得过两项国际性大奖,1999年获美国“国家图书奖”,2000年再获“美国笔会/福克纳小说奖”。笔者认为,之所以能囊括两项大奖,其根本原因在于作者自由的表达人性纲常的关怀与追魂等一系列的人类困境,这也正是为人钦佩的原因之一。

  一个出色的小说家是为了维护与揭示人类进程中所有真、善、美的现实关怀,而不是停止在挣扎盲从与麻林僵化的思想泥潭止步不前,在铺陈的人生视野中,其实我们能看到哈金非常多面的生活面貌,在部队当过五年的兵、又在佳木斯铁路分局工作了三年,然后上大学学中文、最后选择留美,他的人生经历其实构成了小说多层生活的人性面孔。小说《等待》中,妻子淑玉、吴曼娜、以及主人公孔林,不同的人物形象背后其实代表着现代与传统、观念与制度、伦常与情感之间的多层关系,所以哈金的笔下反映的是一个正常社会下,现实的人性关照与灵魂的悲悯情怀所传递出最有代表性的国人精神面貌,在一点上哈金远远超出一般作家只诉身体的意识、而弱化现实的声音。这是哈金写作意图的过人之处。

  (《等待》 哈金著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15-6-1)

  《等待》读后感(三):牙关

  陈老师借给我的第一本书,就是哈金先生的《小镇奇人异事》。在此之前,我对哈金只是略有耳闻。对他的写作风格身世背景等,都一无所知。陈老师先借《小镇奇人异事》给我是对的,若我一开始就读《等待》,那感觉和现在又会不同。从《小镇奇人异事》,可窥其沉稳的写实风格,故事到他的笔下,都变得像真人真事,读来有身临其境感。

  读完《等待》,陈老师要求我写书评,我是这么回答的——“人生经验不足,写不出。”既是推脱的玩笑话,也是真心话。

  书里没有西方人兴趣文革秘史,但字里行间流露体制下的压抑气息。它把孔林变成一个没有欲望的人,一个连春梦也不曾做过的男人凡事循规蹈矩,禁欲禁到自己都麻木,即使在略尝两性美好后(看戏时手上的小把戏),也能断然拒绝吴曼娜的求欢。孔林不与人争、不愿犯错,没有值得读者指摘的缺陷,却也没有任何趣味可言。高墙大院和制度牢笼里,除了读书他没有别的消遣。他孤独,却意识不到自己的孤独。孤独是太资本主义的感受。孔林把和吴曼娜的婚姻当作救命稻草。遇到吴曼娜以前,他从没有感受过性的美好,对男女之事也不抱期待,仿佛那只是为了传宗接代必须要做的。年轻时的吴曼娜唤醒了他,好像他的青春期因此才刚刚开始。他打心眼里觉得淑玉和自己不相配,他一个上过大学的人,怎么能和裹着小脚女人共度一生?他以为重新成家,就有新的生活,但他本性软弱善良,离婚离了18年,耗尽了每个人的青春。这漫长的苦等,使得吴曼娜充满了愤恨,她不再年轻,和天底下所有中年妇女一样柴米油盐鸡毛蒜皮。多年的性压抑让她在成婚后病态地恶补。是不是只要早一点,他们就不是这样的结果呢?是不是只要勇敢一点,就能避免杨庚那出悲剧呢?

  我在书里没看到太多爱情,大都是符合吸引力法则的两性相吸。每个人好像都只想找个人搭伙作伴,“一个人日子过得很苦”。

  吴曼娜给了孔林希望,这希望比无望更可怕,它牢牢攫住孔林,让他甘于等待。最可悲的是,等待之后,他发现这希望并不如他所想。而他爱吴曼娜吗,我想不仅是爱吧。他有着革命同志般的无私胸怀,希望曼娜过得好,把表弟孟梁介绍给她,再到魏副政委像选妃一样地召见吴曼娜,尽心尽力地替曼娜写报告。他好像对这个女人,没有出自人之常情占有欲。吴曼娜倒是真性情,和董迈分手之后的“人比黄花瘦”,追求孔林时的决心热烈,那时她还是妙龄少女啊。

  至于淑玉对孔林的情感,陈老师说是爱的,我认为更多的是忠诚。她像他们家的财产,甚至像他们家的奴仆。在她眼里,婚姻是要从一而终的。这是一种契约关系(老师如是说),即使孔林单方面毁约,她仍然要捍卫这份誓约。她或许不觉得不被爱是一种卑微,夫为妻纲,她只要忠实丈夫就依然有自尊

  苏然对他疯癫的老婆有爱情吗?我想也是没有的。他身居官位,自然是不适合抛弃疯病的发妻再结新欢。他没有希望,忍受起来反而心甘情愿。而孟梁、杨庚、魏副政委对吴曼娜的感情更是离爱相距甚远,甚至提起杨庚这个名字都令人感到恶心。那么孔华和冯金之间呢?我更要否定了,就像孔林心里想的,孔华还太年轻,根本不懂什么叫爱情。我也还太年轻。

  我不懂那个时代,我不懂书里的那些人,我也不懂爱情与婚姻,可是我懂那种感觉。“等待后面是等待,更沉默的等待,然后咬紧了牙关,等待更多的等待”。

  哈金的行文,余华的形容再贴切不过了——“推土机似的叙述方式笨拙并且轰然作响。……在他的小说里,我们读不到那些聪明作家惯用的回避和跳跃。”金亮也称其为“笨”作家,使的是“拙”劲。哈金跟自己死磕,这本小说的诞生用了四年时间。他甚少用华丽的辞藻和婉转曲折的长句,“滚烫的生活被包裹在一层近乎冷酷叙述风格中”,一字一句都是那么耐读。

  金亮先生译得很好。和作者没有相似的生活经历和文化背景,很难译得如此出色。《等待》的故事里,是有雪和热炕头的。想象一下,一个没有在北方生活过的人,如何能将这些意境传达一二?还有当时的政策背景,年轻译者恐怕不能体会

  希望再读几遍,我可以读到更多。

  《等待》读后感(四):等待之中

  这本书最吸引我读的缘于它的作者——哈金,一个以中文为母语的华人作家,用英文讲述中国大地上的故事。我想看看,这个故事。文字朴实,内容丰富,一口气可以读完,读不出翻译的味道。故事中的20世纪60年代中国的北方,萧条而灰暗,孔林,曼娜,淑玉……爱情、婚姻、等待……三个人的人生交错着。孔林在与农村妇女淑玉的婚姻中,感受不到爱情的滋味,他似一个被照顾的孩子,体会不到爱情的滋味;在与护士曼娜的交往中,他冲动而欣喜。但当他和曼娜终于在18年漫长的等待后可以在一起时,他又陷入了婚姻的迷茫之中,结婚到底是因为他爱曼娜,还是缘于外界的压力?这不仅是那个时代的故事,现在又有多少人的爱情、激情在婚姻中被琐碎的生活中一点点磨灭?

  《等待》读后感(五):十八年一觉惊梦醒

  看完这本书的那一刻,心里有一种发自极深处又微弱的痛感。这种痛感和看余华的东西给我的疼痛感是不同的。

  看余华的文字,总会觉得我和那些苦痛,和那些贫穷和灾难是隔着一个时代的,这个时代感可以使我感到安全。

  像是我隔着一个屏幕在电影院观看法西斯暴行的纪录片,我站在安全地范围内,带着防毒面具去观看那些毒气室里被淹没的灵魂和肉体。

  哈金的这一本《等待》却给我一种来自现实的压迫感,仿佛孔林和吴曼娜,还有小脚的淑玉每天都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面,而我们都不得不成为他们之中的一位。爱情和婚姻,在任何时代,任何人都难以避免要经历的。而这经历里面,几乎必定会充斥了生活中格式各样的味道,其中包括浓重的大蒜味,轻盈的泥土味,春天里桃花和杏花的味道,几乎必定会触到不同的肉体,长满了茧的双手,或者一双柔嫩而年轻的小脚,因为人们所经历的,正是生活本身。

  孔林作为一个来自农村的知识分子,对自己的包办婚姻十分不满,对年轻漂亮的同事吴曼娜产生了感情。他一心想要脱离自己的婚姻,但是正如他终于在十八年后苦苦挣扎与吴曼娜结婚以后自己反思的那样,他之所以那样向往离婚,是否是因为真的爱吴曼娜呢?到底什么是爱情?他自己都没有弄懂。吴曼娜对于他来说也许只是他在为自己能有理由结束自己厌恶的婚姻生活找一个最好的理由。

  吴曼娜很像是他在无爱婚姻里苦苦挣扎的时候,立在在远方的一个灯塔。那个灯塔给他一种盼望,因为在他丰富的精神世界里,他早就发现这个生活本身已经无可留恋,唯有所谓的爱情,那若明若暗的远处的灯光,像是孤单海面上让他能继续航行下去的唯一的希望。

  他直到结婚之前都没能得到她的身体,她始终是他遥不可及的一个梦想。而梦想终于落到现实的时候,短短几个月他就无法忍受与她在一起的生活了。

  结婚前,十几年的时间里,孔林都不是她的丈夫,因此她没有理由跟他要求百分百的投入。

  孔林好像恰恰最满意于当时的状态,他喜欢住宿舍,喜欢恋爱的感觉,却最讨厌承担责任。责任给他窒息的感觉,他不想要孩子,不喜欢家庭的束缚,他宁愿义务去给漂亮的女护士们补习,赚得一点成就感,也不想回家看一眼怀着孕的妻子。

  十八年,孔林争取到了他原本以为最爱的女人。十八年,那远处的灯塔终于不再是在远处了。

  可是此时他好像又丧失了盼望的来源,他好像六神无主起来。

  她曾经青年时代欢欢喜喜,抱着幻想去买用来和孔林结婚的床品时的心情已经不再。

  取而代之的是吴曼娜在婚礼上的手足无措和掺杂了太多东西的滚烫的眼泪。

  四十四岁,吴曼娜从二十六岁等到了四十四岁,等待到的结果却像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吴曼娜要的是孔林婚后付出全部的爱,而孔林最缺少的就是这一份对家庭的爱和眷恋。也许是从小离家,还有多年的两地分居,他早已无法接受柴米油盐的婚姻生活。他年轻便开始看小说,他可以整日生活在他自己构造的乌托邦里面,妻子生孩子的时候那一阵阵撕心裂肺的嚎叫却让他想要呕吐。

  曾经每天浪漫和舒适的散步也被他们默认取消,如今只剩下了煮糊了的饭和拉痢疾的吵闹的婴儿。

  妻子的眼泪和嫉妒让他无法招架,她的责备和太多的爱让他无法呼吸。

  淑玉是个面貌丑陋的文盲,孔林却十八年才和她离婚。因为他在两地分居的状态里始终没有被缠在婚姻的琐碎不堪中,而他从没对淑玉有任何希望,又何来失望?

  吴曼娜漂亮可爱,而孔林结婚没多久就已经想要逃离。他爱的是温润的少女,不是这个逐渐衰老的怨妇。

  他不想被家庭这个形式拘束住,困扰住,妻子最好像淑玉那样安安静静的生孩子的时候也不要打扰他,一个人默默付出全部,忍气吞声,又不闹着要求获得爱情。又最好可以像吴曼娜那样青春美丽,有最炽热的情感,又甘心全心全意爱着他。

  我想到了许常德写过的一段话,

  “人人把对爱的梦想都做得太大太辉煌了

  大到像世纪跨年烟火

  一夜灿烂后

  如何承担从此以后漫长的宁静和黑暗。”

  吴曼娜在经历了残暴的强奸后,却因为有孔林的爱情在心中,坚强地站立着。

  可是在和孔林结婚生子以后身体却每况愈下,颓然倒下。

  爱情这两个字,仿佛被孔林和吴曼娜想得太过壮丽和绚烂了,而婚姻里的琐屑和平淡要如何不让他们失望?

  孔林等了十八年终于能让梦里的一个场景成了现实,那就是那场和美人缱绻的春梦。可是他忘了,他还做过另一个梦,那个梦里,淑玉,曼娜,还有好几个女人都愿意做他的老婆,她们围炉聊得十分开心。

  孔林仿佛是一个精神世界的皇帝,又是个现实世界里的懦夫。

  我们谁又不是呢?

  他在吴曼娜身体被诊断出绝症的时候,回到前妻家中痛哭流涕说想要再回到她的身边。而在第二天酒醒后,让女儿带话告诉前妻不要等自己。

  孔林知道自己一直以来的软弱,始终是因为面对生活的时候,他的理想状态根本无法达到,而他又太想要达到那一种梦里的完美世界。无论他和谁在一起,他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他的爱无能和空虚难耐。

  他若是在年轻时就和柔嫩的曼娜结婚了,那就一定能是一出平静和完美的喜剧吗?

  他若是盼到曼娜死了再与发妻重聚,他就一定甘于每天沉浸于充满大蒜味的空气里吗?

  他想要的是两全其美的爱情和平静,根本不是生活本身能给予他的。

  在除夕的当天,他看到曼娜还是那样健壮,站在门口跟人打招呼。那时候,他是不是希望她快些死去?或者,当生活本身仍以毫无盼望的平庸和失望围绕着孔林的生命的时候,他只是希望这生活快些死去?

  十八年一觉,松花江上的冰又解冻了,孔林,曼娜,还有我们的梦,醒了吗。

  《等待》读后感(六):Time Killer

  2015.10.22,¥4.99,Kindle版。

  内容简介:小说描写了一段长达18年的三角恋情。文化大革命时期,工作于东北木基市(注:虚构地名)的军医孔林苦苦等待18年,在终于能与发妻(注:包办婚姻)淑玉离婚,和久久苦恋的情人吴曼娜结合的时候,却又失去了爱的激情。

  虽以文革为背景,其实跟文革并没有大的瓜葛,而是更多地着眼于人性、爱情随着时间产生的变化,着眼于个人对环境和规矩的忍耐和服从。

  消极的等待、无望的等待、无尽的等待,这是书中主要人物们的生活命运。

  “每年夏天,孔林都回到鹅庄同妻子淑玉离婚。”给人当头一棒的开头,同那本《无声告白》一样。

  “离婚离了18年,未免太荒诞了!”我下意识地想。然而,译者金星在译后记中表明这个故事非常真实:“《等待》中描写的生活我并不陌生。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前的中国大陆,孔林式的爱情悲剧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根本不是哈金杜撰出来的天方奇谭。”

  造成类似悲剧的原因大致有两点:“1.强大的外界舆论压力;2.人物的性格使然”,命运既屈从于外力,也屈从于自己。

  外界压力指当时(文革时期)的社会氛围,政治、道德至上的环境容不得污点,一旦有了污点便永世不得翻身;人物的性格主要指孔林的懦弱、寡断,在《英雄联盟》的游戏玩家群体中有句广为流传的调侃语:“不要怂,就是干!”,意即对战时别缩手缩脚的,如果孔林能够遵照这句话行事,应当不会造成如此的悲剧局面。

  不过,话也不能说得过满,试问,换作是你,你能信心十足地拍着胸膛说“我敢背离主流”吗?若敢,则不是孔林;反之则是。

  生命随时间流逝,等待随时间变质。相信每个人都有这种体验,无法改变时的等待、无可奈何时的等待、无能为力时的等待,然后就是在等待中“被习惯”,一辈子等待。

  一如如今的雾霾,等风来、等治理,等等等……

  以上的“无法改变、无可奈何、无能为力”并不是绝对的,而是在于你如何看待,魅族副总李楠曾在知乎评论诺基亚时说过一段很经典的话:“人不会死在绝境,却往往栽在十字路口。”回到本书,可以看到:“孔林陷入绝境了吗?”并非如此,他有几次选择的机会,但每次都徘徊不决,逐步将自己推到真正无法挽回的境地。“这十八年的等待中,你一直浑浑噩噩,像个梦游者,完全被外部的力量所牵制。别人推一推,你就动一动;别人扯一扯,你就往后缩。驱动你行为的是周围人们的舆论,是外界的压力,是你的幻觉,是那些已经融化在你血液中的官方的规定和限制。你被自己的挫败感和被动性所误导,以为凡是你得不到的就是你心底向往的,就是值得你终生追求的。”

  话虽如此,可实际上我很同情孔林。他不是一个坏人,只是一个倒了运的好人,一个无法掌控自身命运的普通人。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书中有个坏到极致的混蛋,作恶后不但丝毫无损,反而青云直上,摇身一变成了著名企业家,明白无误地给各位读者上了一课“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平心而论,个人认为恶人确实容易遂运,因为这类人心狠手辣,敢想敢干,只要“一朝得道”,则能翻手为雨覆手为云,一般人根本无法与之匹敌,公平什么的根本不存在,有的只是机会。

  《等待》采用旧式一板一眼的叙事手法,尽管没什么技巧可言,却很合我胃口,而且其简体中文版一点也不像翻译作品,译者功劳不小。

  最后,说一下本书的语言风格。哈金用语简洁,辞藻一点也不华丽,这固然与其用非母语的英语写作有关,却不能完全归因于此。

  由于以上两种因素,也为本书招致了一些批评之声。但是,撇去那些他人观点不论,我个人是喜欢这本书的,这是作为一个普通读者的直觉。

  《等待》读后感(七):并非必须的等待

  先说刺眼的一句“他们都是少先队员”,对国人来说,这句完全没有必要。虽然尽力避免,书中多少还是有对体制问题的直接表述,即便对外国人,说明即可,多说无益。可能是我狭隘了,试问遭遇主人公那样的问题谁不会骂几句呢?但是由于作者的身份问题,就会把主人公的话当成作者的。总之,个人感觉这些东西本不必直接说出来,对小说的力量是一种伤害。

  另外一点,初看强奸这个情节觉得有些狗血,很不愿意看,但是理智告诉自己这种事那时肯定比现在要多,而且选择隐忍的几率肯定更大,所以不算硬伤。但是对于阅读来讲,太不舒服了,小说毕竟不是纪实,不是案件,直接的残酷与平实的情节推进差异太大,有点难以接受。虽然后来对于强奸带来的伤害写得很好,包括直到生孩子,虽然对强奸时女主人公的心理描写非常出色,还是觉得恶心。

  终究是悲悯的,我们都会等着你,读到这句的时候不禁悲从中来。

  体制以内,懦弱的男人,懦弱的女人太常见了,作者忠实地书写了他们在枷锁内怎样度过一生。谁是主人公?

  不想读这样的小说了。

  《等待》读后感(八):人这一辈子,终不过是等一场生老病死

  人这一辈子,终不过是等一场生老病死

  卢小万

  我用了三个晚上的时间,打着手电筒,看完了芦苇老师推荐的——哈金先生的作品《等待》。看完之后的感觉是,如果不陪我妈打麻将,我可能会看得更快。

  确实应该早点看完,或者说,我应该早点知道这部十几年前就红遍美国却在国内悄然无声的作品。哈金先生的《等待》,获得了美国“福克纳”小说奖,这应该是美国人很重视的奖项,也应该是很多美国作家都翘首企盼的奖项。让一个用英语写作的中国人得奖,除了小说本身的魅力之外,还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人的情感是想通的,不论在大西洋哪一边。

  等待,是一件多麻烦的事儿。我想象不到跟它相关联的美好词汇。我们喜欢事倍功半的生活,厌倦聚会等人,车站等车;我们等不及父母的一句话,等不及异地恋,等不及假期的缓慢到来。生活应该快点,再快点,快到所有事情都连接在一块儿,让时间的踩着飞速齿轮,应接不暇。

  可哈金先生笔下的人物呢,太慢了。孔林、吴曼娜、刘淑玉,做事慢吞吞,吃饭不着急,就连说话都半天蹦不出一个字儿。他们压抑着自己的情感,尽量让自己过着一种慢生活,生怕打扰到别人,生怕别人的眼睛看到自己。可是诉求呢,欲望呢,一刻都没有停息过。孔林寻找自己的爱情,吴曼娜向往自己的婚姻,刘淑玉只想过日子。在他们所有人看来,逆来顺受是一种美德。

  从我进入这个故事的那一刻开始,我满脑子就都是我的姥爷和姥姥。我不知道,哈金夫妇回国探亲的途中所听到的故事原型,是不是就是我的姥爷和姥姥。孔林是不是就是我眼里那个仅仅打了八年交道的师级干部小老头儿……

  记得几年前,由于姥爷和姥姥所在的省军区干休所要拆迁盖楼房,我帮母亲去姥姥家收拾东西搬家。那时候姥爷早就去世十几年了,而姥姥已经因为大面积脑梗塞成为了植物人。我在收拾书柜的时候,翻出了不少毛泽东选集、邓小平全集还有一些艾思奇的理论书,更珍贵的还有姥爷在沈阳军区的调令和嘉奖令。母亲说过,姥爷参加的战斗不多,最多就是在深山里剿匪,在延吉训练抗美援朝的战士赴前线,更多的工作是承担政委和教导员的思想辅导工作,因此姥爷对哲学问题有一套自己的见解,也写得一手好文章。可我忽然想起来,姥姥一个字儿都不认识,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这是什么婚姻,怎么恋爱?我问道。母亲忙活着手里的事儿,很淡然地说了一句,没有爱情……

  她坦然地评价自己父母的婚姻,没有爱情。我当时在心底里觉得,这简直像是一次诋毁。生于1927年的姥爷和生于1930年的姥姥,没有爱情,怎么可能有六个孩子,怎么可能相扶相守到安享晚年,怎么可能在姥爷67岁就去世的时候,姥姥独守到今天?现在我明白了,就是等待。

  人这一辈子,终不过是等一场生老病死。

  母亲总跟我提起姥爷说过的一个女护士,什么模样,她都不知道。那是在他们都成年以后,姥爷喝酒喝多了,才说起的。在四平军分区司令部的卫生所,一个女护士曾经炽烈地追求过姥爷。用我今天的思维来看,所谓炽烈地追求,将会有多么疯狂,我仍不可理解,因为我总觉得过去的年代,比现如今更加大胆。母亲说,姥爷说起这件事的时候,脸上没有笑容,也没有愁容。他不觉得甜蜜,也不觉得遗憾。他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农村出身的姥姥给自己的父母养老送终了,他不可以离婚。他要是抛弃妻子,就是李自成、就是洪秀全,对不起人民,对不起党,共产主义也将不符实现。

  哈金先生笔下的孔林,为了同原配刘淑玉离婚离了十八年。一样的包办婚姻,一样的糟糠之妻,我的姥爷呢,半个字儿都没提过。这个念头,他想过没有,绝对有过。但是他把牙咬得紧紧的,他不想痛快了自己,而伤害了别人。我现在回忆起他来,永远记得的都是笑容,没有隐忍。我甚至想不起他曾经发过脾气,对谁都没有过。

  我特别想问问远在天上的姥爷,是不是马列主义、毛邓思想让他早早地料想到这些问题。否则,他也会步孔林的后尘,也会像孔林一样,二十分钟办完了十八年的等待,成功离婚再和小护士结婚,然后在洗尿布、喂奶、煮面条这些琐碎的生活中迷失自己呢?追求爱情,追来得迟来的婚姻,将会是什么呢。孔林是这样,看似爱一辈子,其实从来没有爱过谁。而我那个特别会做思想工作的姥爷呢,是不是早早地就料想到,一切都是徒劳,人这一辈子,终不过是等一场生老病死。叫人无不绝望。

  等待。

  你等了谁,谁又是值得你等的那个,什么事儿又是可以叫你等的……仔细想想,从来没有过。过尽铅华,自己还是自己,充其量说到底,你等的是你自己而已。孔林到最后才明白这个道理——

  “他已经看清楚自己这辈子从来没有全身心地爱过一个女人,他永远都是被爱的一方。这肯定就是他对爱情和女人了解得少而又少的原因。换句话说,在情感上他一直没有长大成熟。他能够充满激情地爱一个人的本性和能力还没有发育就枯萎了。如果他一生中能够从灵魂深处爱上一个女人该有多好,哪怕只有一回,哪怕这会令他心碎欲裂,令他神志不清,让他终日像吃了迷魂药,让他整天以泪洗面,最后淹没在绝望之中!“

  说起这种感觉。我自认为我早就找到了孔林穷极一生都没有过的。我高一那年,十六岁半。第一次有了打心眼里爱上一个人的感觉,其实这个感觉很绵长,是从小学的时候就喜欢的一个人。由于分在两地,开始,只不过是一条祝贺中考成功的短信罢了。慢慢地,我每天晚上都躲在被子里,用巴掌大的蓝屏手机接收信息,那时候短信还是一毛钱一条,为了省钱,每条短信都编辑满二百个字再发出。直到有一天,她在短信里答应做我女朋友。我兴奋地一夜没睡,第二天六点半到校早自习,破天荒地跟守在门口的数学班主任打了个招呼,他的反应都愣愣的,这是我高中三年里唯一一次主动跟他说话。那时候,也是等待。等待一封北京来的信,等待晚上的短信铃声,等待早点到寒暑假,等待快快见面。但是很快地,三个月之后,我就等到了“还是做朋友更合适”的短信。我自认为“从灵魂深处爱上了一个女孩”,所以“心碎欲裂”、“神志不清”、“以泪洗面”……我记得当天晚上,父亲没回来,母亲在她的卧室早早睡下了。不会抽烟的我一颗一颗地点燃了父亲的烟,回想他的样子学习去吞吐烟圈,然后在阳台来回懊恼地走着。我不知道自己怎么想的,当时就想让母亲醒来看到我偷着抽烟,然后被她骂一顿,然后退学。或许我当时能想象最恶劣最大逆不道的事情就是抽烟了吧。到天光大亮了,母亲也没有起来,父亲也没有回来。我疲倦地抓起书包去了学校。

  一个月以后,在同班级里,我交了第二个女朋友。那时候,应该是整十七岁。既然是青春里的爱情嘛,又是一场死去活来和山盟海誓,结果,上大学的第一个月,我认识了第三个女朋友。这一回交往是九年,现在她已经是我的妻子。今天这时候,是二十八岁半。而我可以坦然,大学里的这段感情有一个不堪言说地开始,仅仅是我为了排遣寂寞的一次借书。

  等待,究竟是在等什么,谁又知道。我自认为活不下去的一次分手,仅仅维持了一个月就投入到第二段感情了;我自认为玩票瞎闹的一次相约,却成为了今天的一场九年的恋爱和婚姻。等待,终究还是在等自己,谁都知道。孔林看似为了爱情,舍弃一些,拥抱一些,可他并不认识他自己;而我的姥爷,始终都知道,平淡如水,人这一辈子,终不过是等一场生老病死。

  哈金先生描写四十四岁的吴曼娜生产双胞胎的那段文字特别好,因为我认为,假如换做是我等待我妻子给我生孩子,她一样会把我祖宗十八代骂了个遍。这是一个女人一辈子最有理由抗争和谩骂的时候,她要为这个男人生下跟他姓氏的骨肉,并遭受一切的痛苦。而这个痛苦,则是生的开端。

  我妻子爱抄心经,是一种信仰的入门级别。说实话,人必须要有信仰,有了信仰,相信轮回,才能看淡更多的痛苦,放下更多的执念。有时候,所谓的爱情,就是一次不可救药的执念。孔林和吴曼娜,不就是吗。

  等待什么呢,没有永恒的人和事是值得等待的。要知道,人这一辈子,终不过是等一场生老病死。

  《等待》读后感(九):一项文学奖项

  坦白说,和众多在美留学生比起来,这不是一份特别值得吹嘘的履历;国内外哈金都没有名校背景,也许回国才能勉强获得一份不错的教职。所以起初从博士论文的选题上,哈金就是作好回国打算的。但八十年代末的那次事件让他和妻子决定留在美国。这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因为那里并没有什么高薪和洋房等着他,他这样的普通文科博士根本找不到任何工作,艰难的时候他甚至干过更夫和汽车售票员。生活的压力逼迫他开始写作,使用第二语言:英语。

  让很多华裔作家甚至本土作家嫉妒的是,在三十五岁以后才靠英语写作来安身立命的哈金竟然写的每一本书和诗集都获得出版,而且绝大多数都获得了至少一项文学奖项。现在的哈金是唯一一个两次获得“国际笔会-福克纳”文学奖的华人,也是“美国国家图书奖”历史上唯一一个华裔获奖者,2004年出版的《战争垃圾》(War Trash) 不仅是畅销书,也入围了“普利策文学奖”的最后名单。

  《等待》读后感(十):等待不过是捏泥人

  等待,哈金讲了一个很简单的故事,甚至在国产八点档苦情剧都能见得到。文革期间知识分子孔林为了能与青春洋溢的女护士吴曼娜结婚,不得不与原配裹脚农村妇女淑玉离一场旷日持久的婚,十八年之后孔林终于如愿以偿,却悲哀地发现他梦想的生活已经失去了原有的乐趣……平凡的故事在哈金的极简式叙述下却有了强大的吸引力,语言朴实却隐藏着深切的悲怆,往往在不经意间将情绪推至顶峰,等你回过神来才发现不知不觉间小说已经悄然结束。哈金的景色描写也极为有力,没有一处闲笔。而作为一个常年住在国外用英文书写的中国作家,翻译之后语言仍能如此富有魅力,真叫国内那些无病呻吟的本土作家汗颜。

  孔林是个温柔的人,也是个懦弱的人,他的个性吸引了吴曼娜,同样也导致了他们的悲剧,面对任劳任怨的淑玉难以狠心离婚,背负吴曼娜的期待却又没有勇气全力抗争,淑玉法庭改口就把离婚延后一年,小舅子闹一圈再推一次,一直推到医院规定的分居十八年自动离婚,甚至知道了吴曼娜被杨庚强奸也只能给她一个沉默的拥抱……漫长的等待消耗了孔林的激情和爱人的能力,也使吴曼娜从青春洋溢的少女变成了庸俗不堪的泼妇,面对生活的琐碎与烦恶,孔林才终于发现他其实一生除了一场无谓的等待什么都没有,他不曾真正爱上一个人,淑玉和吴曼娜都不过是顺势的选择,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但为时已晚,他只能又开始一场徒劳的等待,期望能在患绝症的吴曼娜死后重回淑玉与女儿身边过完平静而乏味的人生。这不仅是孔林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在那个人性被极度压制的时代,即使再不合理,规定的神圣性也已深入人心,由于当年医院禁止夫妻以外的异性在医院外并肩行走,孔林与吴曼娜甚至在婚后都不曾携手出门,而对那条分居十八年才能离婚的霸王条款,他们无数次的抗议也无疾而终。若非那个时候严苛的离婚条件,对自由逐爱者的偏见,也不会有这十八年的等待。

  等待不过是个捏泥人的过程,时间久了一团泥巴捏出了手脚又画出了眉眼,看着泥人栩栩如生也就哄骗自己这是天生如此,却忘了它原本不过只是团泥巴而已。为了抵御等待的痛苦,人们总是将期望描绘得越发美好,却没想到最终期望与现实的落差要远比等待本身痛苦的多。而像淑玉,未曾抱有期待,也就没有多少烦恼,对于丈夫孔林,淑玉从来不曾要求过什么,离婚不过是从丈夫每年回来一次变成了几年一次,所以也只有她过的更好一点,与女儿相伴生活,远离了繁重的农活,甚至还年轻了不少,但结局时又由于孔林等吴曼娜死后回来一起生活的话语,淑玉也加入了这场等待,恐怕她也将被这等待消耗下去。

  对于这种由人物本身或者环境导致的所谓宿命式悲剧我总是更喜欢一点,尤其是跟锅净明老师天降式的悲剧相比,没有大团圆后突如其来的火灾或车祸搅局,哪怕是满溢着痛苦的故事也总显得舒心的多。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