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魔法岁月》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魔法岁月》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6-07 21:3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魔法岁月》读后感精选10篇

  《魔法岁月》是一本由[美]塞尔玛·弗雷伯格(Selma H.Fraiberg)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6.90元,页数:23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魔法岁月》读后感(一):孩子精神世界,你真的懂吗?

  你们相信一种缘份吗?

  一种与书的缘份,

  在某一个时刻阅读了一本书,

  你能从中吸取营养,获得能量

  这就是你与这本书的缘份。

  今天我要讲的就是一本这样的书,

  《魔法岁月——0-6岁孩子的精神世界

  在生命的这个时候出现的不早不晚,

  谢谢这份缘!

  这本心理学家写的书,没有深奥心理学概念,没有复杂统计分析,相当通俗易懂,更像一个普通学者,用一个个具体事例,带你进入孩子的精神世界,帮你掀起布帘,找到谜底。你会看到孩子的影子,也会找到自己共鸣

  养育孩子最重要的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

  为什么同样的方法,用到不同的孩子身上,有的效果明显,有的却一点用都没有。当然,孩子个性的不同,应对世界的方式不同,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另外还有一个隐性的原因,就是亲子关系。管教方法是否有用取决于基本的亲子关系。当你面对孩子已经觉得束手无策无计可施时,你不是因为寻找更有效的管教方式,而是应该考查、反思你们的亲子关系是不是出了问题。有的妈妈养育孩子很轻松愉快,有的妈妈养育孩子却疲惫不堪。很重要的原因是孩子和母亲之间有没有建立好“联结”,也就是良好的亲子关系。如果没有孩子和父母之间的爱的纽带,什么金玉良药都起不了任何作用

  对待孩子的同一个行为,分清年龄段很重要

  三个月的婴儿哭闹不止,和三岁的孩子用哭闹要挟达到自己的目的。一岁的宝贝开始练习自己吃饭,弄翻饭菜,和五岁的孩子一边吃饭,一边玩弄食物。我们是尊重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不是纵容孩子的不良行为。面对出生后几个月的婴儿,我们会满足他的全部需要。但是养育两岁或者更大的孩子,如果还是无条件的满足他的全部需要,就会培养出一个以自我为中心,极度依赖,没礼貌的孩子。养育孩子松紧有度,不要对过小的孩子过严要求,也不能对过大的孩子过松放任。如何把握好这个尺度,所以养育孩子终究是个迷人学问。仅凭一篇文章和一本书是不可能完全清楚的,这就需要父母们好好的去研究这个生命活体,然后自己体会

  我们要知道孩子正常的负面感受有助于他的成长

  父母总是迫不及待的将最好的,最完美的呈现给孩子,也总是生怕孩子的情感世界受到某种伤害破坏。即便是最合理、最理想教养方式也不可能消除孩子心中的全部焦虑,在他该出现某种正常的焦虑、恐惧情绪时,还是会一一出现。孩子的成长正好就是让他学习如何与他的焦虑共处,如何帮助自己处理负面感受。需要让孩子知道自己养的宠物不幸死亡,还是另外买一个一摸一样蒙混过关呢?如果真的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就自然的让孩子去体验生命中的第一次死亡吧。去感受失去,尽管那是痛苦的,我们不要做麻木不仁内心贫瘠的生命。

  父母的爱和赞同帮助孩子建立道德

  有效合理的惩罚要有教育目的,要有逻辑关系

  给愤怒找个文明解决方法

  每个孩子都有独一无二适应机制,相信他们,可以自我调整,成为最好的自己。如果作为父母的我们错过了什么,不用自责或内疚,从现在开始,做好我们自己。

  《魔法岁月》读后感(二):你想了解的孩子的小秘密,这里都有

  在各种妈妈群里,你经常可以听到妈妈们热衷于讨论各种育儿神器,从让吃喝拉撒睡变得高大上的洋货到最贴心的国内外旅游路线,以及各种海淘省钱秘籍,简直是无所不包,妈妈们总是能就各种推荐和使用心得果断达到一致

  然而,讨论“孩子到底在想些什么”“我们该如何理解孩子的一些日常行为”的话题,不仅少见,而且很难在群友中达成共鸣。经常是有人抛出一个话题来,比如,最近我家孩子总是半夜起来哭闹,吵得我们都睡不好觉,哪位大神给支支招。大家就开始七嘴八舌地说一堆,或者有人抛出一句“尊重孩子的天性,给孩子自由”这种虽被奉为经典永远无法厘清它该如何操作至理名言,然后不了了之。难道就没有一个人想真正弄明白0~6岁孩子的精神世界是怎样的,并提供一些使人信服的权威言论么?

  当我拿到《魔法岁月》这本书时,我的困惑得到了解答。这本书最早于1959年出版,畅销美国50年,至今读来仍不过时。关于0~6岁孩子的精神世界,没有哪本书比它更善解人意了。作者虽列举了大量的案例进行分析,但每一个分析都不是就事论事,而是结合孩子的年龄生活环境身体状况性格特征进行各种假设判断,用书里的话来说就是:并没有哪种育儿方法适用于所有的孩子,只有针对某个孩子在其发展过程中的某个阶段的育儿方法。而适用于这个发展阶段的方法可能完全不适合在另一个发展阶段使用

  作者塞尔玛是著名的精神分析专家,但在我看来她无疑是一个实用主义者。在各种育儿理论大行其道的今天,有说服力随处可见,但像这本书里提倡的这样同时还具有实用性的却极为罕见。希望这本书可以帮助更多的父母关注到0~6岁孩子的精神世界,同时掌握打开孩子心门的方法,为亲子关系打下最牢固的地基。

  《魔法岁月》读后感(三):读懂孩子的内心世界,你才能在每个育儿当下做出智慧选择

  读完《魔法岁月(0-6岁孩子的精神世界)》,真心觉得我们的孩子在童年的前6年,真的很像魔法师。孩子也会认为这个世界是一个充满魔法的世界,相信自己行动想法能导致事情的发生。这个时期孩子所出现的问题都是因为孩子的原始心理系统还没有被理性思维统治和取代。

  我们想解决孩子在这个时期解决的问题,必须要了解他们所处的年龄阶段的特点,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每个孩子都会用自己的方式呈现由新的发展阶段引发的问题,在这些阶段,孩子可能会出现暂时的饮食障碍,睡眠障碍和行为障碍。如果单独解决这些障碍没有太大意义,而是要想到障碍引发的源头,想到孩子因为发展阶段带来的问题,因为每个阶段这些障碍都有特殊意义。只有更好的理解孩子的发展阶段的特点,才有可能更好的解决因为发展阶段带来的问题。

  在孩子出生的前三个月,对于爸爸妈妈最痛苦的莫过于孩子的哭闹了。如果不是因为生病,也不是急性腹绞痛,最大的可能是因为饿,我们是喂还是不喂?有些妈妈会纠结是按时喂养还是按需喂养? 《魔法岁月(0-6岁孩子的精神世界)》提到 有一种说法基于孩子的观察做出的结论:4小时喂养法(宝宝出生后的第一个月里,一般每隔四小时左右就会醒来吃东西)。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因为按时喂养的问题,在儿科医生儿童行为辅导诊所的病例里,孩子的吃饭问题始终名列榜首,因为孩子的基本生存需要被抑制了,要开始进行报复

  从婴幼儿发育特点来说,刚出生几个月的孩子还不能形成让自己对饥饿延迟满足的能力,他们饿的时候一分钟都等不了,迫切的需要吃到东西。拒绝这种孩子的生存本能对孩子来说太过分了,因为这是他最强大也是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如果拒绝这种生存需要,会让孩子非常没有安全感,加重喂养障碍,对亲子关系也建立也是非不利的。

  如果排除了他是因为饿而哭,那我们是抱还是不抱。之前看到过网上一流传红帖说的是南加州的儿科医生教爸爸妈妈如何让孩子不哭,反复的告诉家长孩子一哭就放下来,不哭的时候才有的抱,美名其曰:哭声免疫法。他的这种说法也引得不少父母效仿,见效快,让爸爸妈妈省心,但是后来孩子轻则有睡眠障碍,重则人格障碍甚至精神分裂。

  也有另一种说法,觉得孩子哭只是为了想得倒关注,把哭当武器,作为达成目地的想法。有这种想法的人把这个阶段的孩子想象的太有智慧了,孩子如果在3个月前是有这种想法,那么他已经开始有自己的思想并且能过了解他的哭声和爸爸妈妈抱他之间的因果关系。从婴儿心理能力来说,显然不可能。

  我们再看 《魔法岁月(0-6岁孩子的精神世界)》里的 另一种理论,理论觉得孩子的行为被迫切的生理需要所驱使,任何烦躁不安都是因为身体器官不舒服导致的。如果不是因为饿,那又是因为什么呢?我们需要多观察,有时孩子的嘴巴做出急切的吸的动作,甚至会把手放到嘴里来做安抚。有的人可能会想到口欲期,觉得孩子会用嘴巴去探索,去感受。但是我们换个角度思考,孩子会把吸奶当作生存需要,大部分母乳喂养的孩子每次吃奶的时候都用力去吸,真的是很用劲,所以我们会有句俗语说:使用了吃奶的劲儿。有的孩子即使在吃饱后,这种吸的需求还没有得倒满足,所以嘴巴里会有一种难以忍受紧张感。正是因为这种紧张感导致了我们说的烦躁不安,所以我们抱着他摇摇,对着他的耳朵发出嘘嘘的声音都无法满足他的需要。

  儿科专家会建议我们使用安抚奶嘴,发现能满足孩子对吸的需求。但是我们会质疑会不会让孩子养成依赖安抚奶嘴的习惯呢?著名育儿专家本杰明.斯波克博士一直推广安抚奶嘴的使用(斯波克育儿经就是他写的),他表示很少婴儿会养成依赖安抚奶嘴的习惯,当孩子吸的需要开始减弱是,大多数孩子会开始对它失去兴趣。3-4个月后,兴趣就会减弱,这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减少使用安抚奶嘴的次数,看看是不是不需要安抚奶嘴。如果爸爸妈妈只是把安抚奶嘴作为让宝宝安静下来的神器,那的确会养成依赖的习惯。所以爸爸妈妈记住一个神奇月份:6月!6个月后,孩子就不太需要安抚奶嘴使他安静了,如果他依然依赖,那我们就要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减少他使用安抚奶嘴的使用啦!

  所以,在孩子出生后,我们要多去关注到孩子的需要,如果他的需要没有被满足,孩子的紧张感就会提高,而且会通过哭闹,焦虑不安,饮食障碍,排泄障碍或睡眠障碍释放出来。孩子的生存需要在早期会得胜利,因为对于很小的婴儿来说,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他们都不可能做到“自律”,因为他们还没有能力与我们合作控制自己的内在需要。

  我们知道,没有一种育儿理论和育儿方法是适应所有孩子的,只有针对某个孩子在其发展国政中某个阶段的育儿方法,这个育儿方法可能在这个阶段使用,在下个阶段也可能完全不适合。我们之所以尽最大努力满足孩子在早期的需求,是因为孩子完全依赖大人,没有办法去控制自己强烈的需要。但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他的控制能力会越来越强,我们就需要相对应的改变养育方法了。

  《魔法岁月》读后感(四):F的读书笔记【1】《魔法岁月 0-6岁孩子的精神世界》

  这是我读书计划的第一部,我选择了一本对于自己当下情况特别有帮助的工具书。这本书可并不像“工具书”这三个字一般无聊,整本书都十分轻松形象,把孩子们的精神世界类比成魔法世界,浅显易懂,却又意义深重

  在芊满一周岁之前的365个日子,我集中了所有精力照顾她的饮食,睡眠,生活规律。所以,在一岁的时候,她早已可以完全自己吃饭,无夜奶无夜醒,独立睡一个房间,自主入睡,生活非常规律。现在需要应对的主要矛盾就从满足她的生理需求慢慢转变为了解并引导她的精神世界了。这本书,就恰到好处的给我提供了帮助。

  以下将记录几点书中对我有所裨益的地方

  1)心理健康最高水平意味着一个人能够自由的运用他的才智,解决他自身的问题和所处社会面临的人类问题。

  所以,我们所说的心理健康,必须平衡两点,一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和自我为中心的愿望,而是道德感和社会需要的限制。两点缺一不可

  2)焦虑本身并不是一种病态,而是个体在应对危险时,采取的一种必要而正常的心理准备

  我们并不需要害怕孩子感到焦虑,而是需要用适当的方式帮助孩子疏导焦虑,并教会孩子疏导的方法。

  3)最初的18个月:

  感受到母亲--->发现母亲是另一个人,不是自己的一部分--->成为一个人(对外部世界和分离感到焦虑)--->学会移动和探索世界--->直立行走,代表真正斩断了了另一头系在母亲身上的缆绳--->违拗期(出生第二年),主要特征并非违拗,而是努力成为一个人并建立与世界的永久联结--->第18个月,有了语言能力,从原始思维系统(图像思维)转向文字符号

  4)在孩子能开始说几句简单的话之后,对他的教养就变得容易多了,这不仅是因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得到了改善,还因为孩子自己开始学会运用语言来控制冲动

  所以,拥有语言能力十分重要,语言可以帮助孩子疏导情绪控制冲动。

  5)教育要求孩子控制自己的本能,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意味着和自己作对,父母必须了解这种学习会遇到的困难。

  这一点真正的感动了我。原文是这样:

  [他深深地、温柔的、不顾一切的爱着他的父母,把父母的爱看得比世界上任何东西都宝贵。为了公平起见,他也非常非常爱自己。爱自己和爱别人之间的冲突是导致他这个年龄许多问题的根源。但在面临考验时,胜出的将是对父母的爱。如果他惹的父母不高兴了,他就会闷闷不乐,甚至他对自己的爱也会减少。他想变好一点儿,以赢得父母的爱和认同,这样他才能爱他自己(这就是我们在后面要说的自尊)。他通过内化父母对自己不可接纳的行为的态度,开始他的社会化进程,他自己也开始不喜欢这些行为。他通过把自己与这些行为脱离干系,并将其归咎于别人或其他东西,来处理自己不被接纳的冲动。]

  看得有些心疼,从未想过所谓的听从父母的安排,其实在这小人儿的内心已经上演了一场爱的较量。

  6)孩子的道德感直到五六岁时才会出现;到十岁左右,才能在孩子的人格中稳定下来;在青春期的最后阶段,才能完全摆脱外在权威的影响。

  7)在一岁半到三岁之间,孩子非常重视来自父母的爱,赞同或否定,这将极大地影响着他们的行为。

  8)如果父母希望能够有效的教育孩子进行自我控制,就一定不能让亲子关系恶化成战争状态,否则,所有的教导都会被孩子拒之门外。

  9)性教育:

  性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告诉孩子性知识,还要让孩子现在和将来都能接纳自己的身体、性别以及性别角色。

  直接观察父母的裸体并不能真正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孩子反而可能因为看到父母的裸体而有一种隐秘的兴奋,并为自己这些反应感到羞愧。

  搬出从“精子遇到卵细胞”到“宝宝从特殊的通道出来”这一套理论其实很容易,这也是我们在给孩子提供性知识时最常犯的错误。在孩子能够一点点地消化我们告诉他的事实,并且放弃他自己的理论之前,这些知识对孩子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如果我们一孩子自己提出来的问题作为指引,就能避免在孩子的性教育问题上走得太快。

  所以当孩子询问我们性知识的时候,我们要做的是接受孩子的好奇与提问,耐心解释,只针对于孩子的提问进行解释,不做过多拓展。如果我们想让孩子告诉我们他们的想法,就要特别注意,在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时,不要让他们觉得自己很愚蠢。

  父母结合孩子提出的问题,先搞清楚他的理论,再逐步告诉他这些知识,尽可能避免把性教育建立在孩子的错误理论之上。无论什么时候问,他的问题都会提示我们,他是否已经准备好接受新的知识。

  另外,我们也需要考虑到一些特殊情况。例如,如果一个学龄儿童还不曾问过父亲在人类生育中的作用,我们可以假设这个孩子不太愿意问这些问题,或者他已经通过其他孩子知道了这是怎么回事,觉得整个过程让人反感。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应该婉转地展开这个话题,并邀请孩子就此提问。

  10)俄狄浦斯期(恋父恋母情结):

  所有的孩子必须认识到父母有自己的私生活,这是父母之间一种将孩子排除在外的特殊的爱。对孩子来说这是一种必要的教育。

  父母的卧室可以成为这种私密的象征,一个普遍的原则是要从童年早期就保持父母卧室的这种私密性。这就意味着,孩子不能睡在父母的房间里,父母也不应该把孩子带到自己的床上。即便孩子被噩梦惊醒,要求和父母一起睡时,更为明智的做法是在孩子自己的小床上安慰他。也不应该让孩子看见父母穿衣、洗澡或上厕所。

  11)所有那些训练孩子自控力的巧计、独家秘方,归根到底,孩子之所以配合对他的训练,是因为他希望得到父母的爱和赞同,父母的不赞同会让他感到父母暂时收回了对自己的爱和重视。因为做错事而感到内疚对于孩子学会自我控制必不可少。

  12)对于父母或老师来说,在孩子做出某些不被允许的行为之后,有时候很有必要剥夺他的某种特权。这种惩罚包含一个基本的原则:惩罚不是、也不应该是教育者对孩子的报复或反击。如果这种惩罚是为了教育孩子,那它必须是因为孩子的不当行为而导致的合理的、必然的后果。

  13)孩子有感受痛苦和表达愤怒的权利。孩子有权感到气愤,并表达自己的感受,但只能在一定范围内。

  14)即使是小孩子,也要承担起爱的义务。爱是被给予的,但也是赢得的。在成长中的每一步,孩子都不得不缩小自恋的范围以赢的父母的爱和赞同。

  《魔法岁月》读后感(五):孩子是怎么想的

  很庆幸在我的猴妹妹即将出生时,读到了这本书。虽然只读到了前18个月,但还是觉得受益匪浅。

  读了这本书,其实从内心很佩服宝宝。宝宝从妈妈的子宫出来后,要认识并适应这个全新的世界。

  头两年,他还没有语言吧表达能力,完全是通过自己的探索与摸索来认识这个陌生的环境,而在此

  作为大人的我们还会因为麻烦等种种问题,阻止宝宝的探险历程。设身想一下,没有语言表达能力

  的宝宝,甚至是没有独立行走,抓拿物体的宝宝,面对这一切是多么的无助。所以克服了心里的恐

  惧,勇敢的探究身边的世界,有时候却被我们冠以“捣蛋鬼”的臭名,或者因为我们怕打扫卫生的麻

  烦给硬生生的阻止了。我们是有多讨厌啊。

  读了这本书,内心也很感动。是因为感受到爱,所以宝宝把自己和周围的一切联系起来。宝宝对妈

  妈的爱,比妈妈对宝宝的爱来的更纯真。刚出生的时候,宝宝只是为了满足生理需求,对于谁给他

  喂奶都不介意,只要能喂饱肚子。慢慢的,他会挑剔谁来“伺候”他,也就是说这个时候他对妈妈的

  情感需求远大于生理需求。一个对用马桶毫无兴趣甚至抵抗的宝宝,为了取悦妈妈为了让妈妈高兴

  试着使用马桶,多么令人心疼呀。

  心理健康的最高水平,意味着一个人能够自用的运用他的才智,解决他自身的问题和所处社会面临

  的人类问题。—这是我们培养宝宝心里健康的最终目标吧。

  但如果孩子感受到自己所爱的某个人会给他带来“危险”,而且他有害怕这个人的理由,那么孩子在

  处理自己的这种恐惧时,就会有很多困难,因为这种恐惧至少部分是真是的。比如在日常的亲子关

  系以及对待孩子的方式上,我们的所作所为要尽量不让孩子体验到真实的危险。

  如果不对孩子 提出过多或者不合理的要求,那么我们为促进孩子创造性的运用智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作的一切就会促进孩子的心里健康。—理解孩子这些行为的动机,包容孩子。

  《魔法岁月》读后感(六):孩子需要有原则的爱

  从做妈妈开始,我在孩子身上花了不少心思,每天会刷刷育儿专家的博客,经常性的会看些育儿书,努力遵循着时下所倡导的积极的育儿法则,尊重自己的孩子,把孩子当成自己的朋友,三心二意(细心、用心、耐心、在意、创意),轻柔慢,试图用最大的耐心和爱心让孩子在收获愉快童年的同时,能成为一个积极、懂事、成熟的孩子。

  现在我的孩子已经快两岁半了,体力和精力都越来越旺盛,也变得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很多时候,当妈的开始有那种力不从心的感觉了。面对孩子有时候的无理取闹,都得暗自告诉自己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耐心再耐心点。可是有的时候,又不禁要怀疑,在任何情况下都对孩子保持温和的态度,是不是最好的相处方式呢?

  我一直以来是个温和的妈妈,从不打骂孩子,在长辈来看,是有点宠孩子的。在孩子爸爸看来,有点优柔寡断,没有决断力。但怎么办呢,像这样的妈妈怎么才能改进和孩子的相处方式呢?

  就在这段时间,我遇见了魔法岁月,看完最后一章有点豁然开朗的感觉了。作者认为孩子幼年时候的良知的形成其实是基于父母的爱,因为害怕不恰当的行为会导致失去父母的爱,孩子会由此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一个孩子良知的形成离不开父母的爱,但更离不开的是父母本身明确的是非观,遇到问题时积极鲜明的态度和立场。所以我开始明白,当我的孩子吵闹着要自己过车来车往的马路时,我不该和他纠缠不清的讲一个小孩自己过马路有多危险,而应该明确的告诉他“你还小,自己过马路不安全,一定要妈妈抱着过马路,如果你现在一定要一个人过马路,那么我们就马上回家”。一旦说清楚反对的原因和一定要这么做的后果,就该执行到底,态度可以温和,但是立场一定要坚定。唯有这样,孩子才会接受到我们明确的信息,知道什么事情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被允许的。

  在几次践行之后,我发现这样的方法对我的孩子特别有效,虽然当时可能会哭闹,但是下一次遇到类似的情境,就会明显感到孩子的改变。爱孩子并不意味着事事要包容他满足他,而是要帮助孩子建立起做事的分寸,找到为和不为的边界,成为更好的自己。其实对孩子所有的要求都是对父母本身的,只有父母自己做事有原则,有标准,这样对孩子的要求才是有基础的。所以在要求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的时候,我们每个做父母的首先应该要求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魔法岁月》读后感(七):孩子莫名哭闹,是你搞错了他的魔法世界

  小宝曾经非常喜欢在浴盆中洗澡,但是之后的某一天,突然,他对进入放满水的浴缸,表现出了极大的恐惧。挣扎着奋力逃离水面,不停地嚎啕大哭,什么安慰都不管用,直到他逃离了这个地方。 我为这件事苦恼了许久,不知道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直到我看到了《魔法岁月 0~6岁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本书,里面有个例子,因为看到浴缸的水被放掉,孩子们便觉得,自己也会和水一样,顺着浴缸的下水管消失。 我回忆起来,有一次洗澡完偷了一下懒,宝宝还在浴盆里的时候,我拔掉塞子,放掉了水…… 《魔法岁月》告诉我们,小孩子眼中有一个大人国,在大人国中,一切皆有可能。而这些事情,我们这些大人国的居民,是没有觉察到的。而《魔法岁月》的作者塞尔玛•弗雷伯格,却探索到了我们没有发现的孩子的奇妙世界,揭示出了孩子与众不同的魔法思维。 塞尔玛•弗雷伯格,被称为“最懂0-6岁孩子的心理学家”,是美国研究婴幼儿心理健康的先驱者,一生都致力于研究婴幼儿的发展。塞尔玛用“魔法岁月”指童年的早期阶段,因为她觉得,孩子在幼年时就像是一个魔法师,相信自己的行动和想法能导致事情发生。 而我,也在这本“魔法揭秘”的书中,看到了一个我以前从未注意到的世界。

  一、孩子眼中的魔法世界 在孩子的魔法世界里,人们会伸展着臂膀飞起来;轰隆隆吵个不停的吸尘器会吸走一切,包括自己。孩子们就像是《格列佛游记》中的格列佛,这个需要他们仰望的大人国里,有着数不清的因为无法理解而让他们恐惧的东西,更可怕的是,他们表达不出来,而我们也理解不了。 我之前一直不知道,孩子的小小脑袋中,有着这么多的奇妙想法,直到看到了这本《魔法岁月》,它仿佛给我打开了一扇大门,让我见到了从没想象过的世界。 记得第一次带小宝去看烟花,觉得他会看得非常开心,结果,当烟火冒出来的时候,他哆嗦了一下,开始使劲往我怀里缩,两只小胳膊紧紧抱住我,就是不肯回头看一眼。我当时,看着旁边雀跃的其他孩子,再看看他,完全不知道这是什么情况。 现在想起来,他肯定没有搞明白,为什么纸盒子里会突然冒出火来,这个从来没有遇到过的状况吓到了他;也说不定,他觉得那些火星随时会扑到自己身上。 看到《魔法岁月》像我们揭示的孩子的世界,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孩子有着和成人不一样的思维。他们的哭、叫、害怕不是毫无原因的,只是那个原因我没有发现。 这之后,我开始试着理解孩子。在他被响着音乐开过来的遥控车吓哭的时候,我知道,我的小魔法师,或许看到了一个小怪物,会发出吓人的响声,他不管跑到哪里都会追着他。 当试着用孩子的魔法思维想问题的时候,我才发现,这个世界原来是这么的与众不同,那是被成人思维固化的我们,从未见识过的光怪陆离。 我一边看着塞尔玛•弗雷伯格为我们展示的魔法世界,一边问自己,我应该怎么去理解这个沉浸在自己魔法世界的小魔法师。 我想,我们也得拥有一双魔法师的眼睛,站在和孩子相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美国幼儿园老师的培训中,有个“ABC原则”: A(Antecedent):这之前发生了什么? B(Behavior):孩子当时在干吗? C( Consequence ):导致的结果是什么? 我现在来小宝洗澡的例子来应用一下:孩子大哭不肯进入澡盆,上一次洗澡的时候,他坐在澡盆里玩水,我把塞子拔掉,把水放掉,然后把孩子抱了出来。孩子把自己的洗澡玩具拿在手里,乖乖地让我抱走,不像之前耍赖非得再玩一会儿。或许是放掉水的行为,让他联想到了什么,让他感觉澡盆是不安全的。 在孩子行为异常的时候,我们先不要去指责他,也不要立刻就对他的行为下判断,试着去观察孩子,同时调动起我们的同理心,去揣摩一下孩子的想法。 就像《魔法岁月》中说的,“两三岁孩子的世界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无序和混乱的,他们用魔法思维向自己解释这个世界。”我要做的,就是调动思维,努力链接上孩子的魔法世界。 二、魔法世界的探险之旅 当我们的小魔法师,发现这个魔法世界里,有许多新奇有趣的东西时,他们便既勇敢又小心地开始了探索。 小宝最近对空调遥控器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会一边按着开关键,一边紧紧地盯着空调面板,在“滴”的一声发出后,面板亮了;再一声“滴”后,面板又灭了。在不断的“滴滴”声中,他找到了遥控器和空调之间的联系。 就像是《魔法岁月》里提到的,两三岁的孩子,除了是自己世界里的小小魔法师,他们还是生物学家,好奇自己的身体;是观察家,研究花盆中的叶子和泥土,找到角落里的小玻璃珠;也是科学家,反复按各种按钮,分析垃圾桶、衣柜里的东西,拆解玩具、书本。 我这才意识到:孩子是多面的,他们在不同的角色中自由地转换,用独特的方式探索这个世界。他们的探索有时是具有危险性的,有时又是具有破坏性的。我心惊胆战地跟在兴致勃勃的冒险者身后,不知道下一刻他又会有什么新奇的发现。 或许在孩子眼中,父母便是他们在探索过程中需要克服的障碍。不知道什么时候,刚刚发现的抽屉“宝箱”会被锁住,拆解后的玩具会被收起,在角落里发现的美味会被夺走。于是,他爆发出哭声进行抗争,但是最终又被其他的东西安抚住。 而父母们,觉得自己在危险中保护了孩子,却没有意识到,一场充满奇趣的冒险,刚刚开始,便结束了。我现在要学着去做的,就是尽量贴近孩子的世界,在为孩子的歇斯底里烦躁之前,在对孩子的错误指责之前,问问自己,我有没有低下头,用魔法师的思维,想想这一切呢? 所以,我尝试着在安全范围内给孩子最大的自由,告诉自己:屋子脏了可以收拾,玩具坏了可以再买,要去哪里可以陪着。但是孩子的探索,只能在他还有兴趣的时候,好好的呵护。 三、探险旅途中的奇妙发现 《魔法岁月》中,提到一个18个月的小姑娘,她看到爸爸用烟斗吞云吐雾,又想到自己曾经看过雾气缭绕和漂浮在空中的云彩,按照她的观察理解,她得出了自己的结论:雾和云是爸爸用烟斗制造出来的。 这个时候的孩子,虽然开始了自己的探索,但是他还不能解释这一切都是如何产生的,他们只能试着发动起沉浸在魔法世界中的小脑袋,把眼前的事和自己曾经见过的事联系起来,自己给了自己一个解释。 孩子也会在探索中不断学习,在学习翻、坐、爬、走,等运动的时候,他们会通过不断的尝试,调整出正确的姿势。比如学习下床,一开始可能是头朝下下床,后来,如果有人给他示范过之后,他会尝试着转身、屁股朝外、先迈下一条腿,等站踏实了,再下另一只腿。 于是,他学会了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体会到了探险的乐趣。 《魔法岁月》中有一个例子,小婴儿会无意识地说“妈妈妈妈妈”,我们以为他在叫妈妈,实际上,这只是一个词,他并不知道这有什么含义。他会对着其他人喊妈妈,也会对着牛奶喊妈妈,直到几个月之后,在反复地使用中,在妈妈的积极回应中,他才知道,“妈妈”指的是妈妈本人。 于是,他发现了词语的魔力,了解了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 这个世界里的一切,对孩子来说都是新奇的,有惊喜、有欢笑,也有恐惧和危险。但是他们仍旧保持着极大的热情,不知疲倦地走在向前延伸的路上。终有一天,他们会从魔法世界中走出来,走向现实世界之中。 在这一起到来之前,让我们控制住自己的保护欲,认真聆听孩子最为隐秘的想法和梦境,尽力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