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日和手帖002:生活整理术》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日和手帖002:生活整理术》读后感10篇

2018-06-18 21:1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日和手帖002:生活整理术》读后感10篇

  《日和手帖002:生活整理术》是一本由苏静 主编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16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日和手帖002:生活整理术》读后感(一):不同人生

  本次入手的《日和手帖》,正好在讲《生活整理术》。翻阅一遍,类似于GTO(Getting Things Done)这样追求简单数字化、效率理论介绍教学占了很大篇幅。这与读者普遍患有拖延症不无关系,正好迎合了大家的需求。但事实上,“万事俱备,只差一个时间管理APP”与“只有一个时间管理APP,其他皆无”的差别,我想大家彼此都心照不宣心领神会吧。

  因此,撇开那些经常会出现在管理大师励志大师或者拖延症治疗大师口中的“tips”不谈,《生活整理术》还涉及了一些别的东西

  比方曾经单独出刊的“断舍离”,已经超出了一般生活整理术的概念,转而向生活态度乃至哲学层次爬升。对于治疗人心的各种欲求不满举棋不定东张西望、吃着碗里瞧着锅里等拖延症状,都非常有用

  比如一开始的群访中,正好展现了“不同的整理术,不同的人生”这样的主旨,只要生活运行良好,没有对个人发展造成困扰,都可以算是好的生活整理术,不必非得跟战斗一样,排布好生活的每分每秒。

  另外,就是一些广告了。手帐、文具、APP、收纳搁架,这些还是一般概念的生活整理相关。之后的温泉旅行、歌手卢广仲、瑜伽摄影、生活杂志主编等等,可以看做群访的展开版,也是不同的生活整理术,不同的生活状态

  《日和手帖002:生活整理术》读后感(二):断不掉,舍不走,离不开

  一进到十二月,北京就开始变得很冷。天黑得很早,每天下班从大楼里走出去时,路灯光早就把夜照的通亮。堵在路上的汽车傲娇的开着大灯,红的黄的,挤成一堆。

  可是这是我一天之中最爱的时刻。裹着围巾在风中慢悠悠地走,上了公车就找一个靠窗的座位视线跟着车流和路旁的霓虹脑子一片白,纯粹的发呆。有时候会很困,很疲惫,可是总是能坚持着不在车上睡着。

  像是一种执念。从办公室走出来的瞬间,就要放空自己的心,让灵魂飞一会。

  北京是个很拥挤城市办公桌上总是挤满臃肿文件食堂里总是挤满吃饭的人,马路上总是挤满前进的车,天上总是挤满灰蒙的霾,而每个角落里,也拥挤地存放着年轻人梦想,有梦者的期待。因为生活在拥挤的北京,所以即使我不是处女座也还是患上了强迫症,一度很害怕杂乱。害怕从天而降的一堆工作把我逼疯,害怕忙忙碌碌之后我却不记得自己做了些什么,害怕在赶路时气喘吁吁忽然忘了我要去哪里,在时间推着我前行的时候,我慌张张望,问自己我是谁,我要成为谁。害怕自己像迷路的小孩,却又那么清晰的知道,除了自己没人给得了我一个答案

  最迷茫的时候,我去到了牛津,一个月的时间,上课,散步,看蓝天,躺草坪,对路人微笑,看星星闪耀。我着急的想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却总是留恋在这个小镇的慢节奏里,贪恋的呼吸悠闲空气,在冰激凌店一坐就是一个下午。可是很奇怪,尽管生活很悠哉,可是在面对老师布置的research, 我竟以最细致态度完成了每个程序细节,泡图书馆翻了各种资料,自己一个人完成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深夜里裁剪视频、调出古文献,做出了让所有人惊叹的presentation。在离开牛津前往伦敦机场的路上,我发现自己已经解开了自己的纠结,人生的方向、自己关于未来选择,所有我曾困惑问题,再回头想,都有了头绪

  我留着泪告别,嘴角却挂着笑。一趟旅行,终于找回了自己。

  北京和牛津两个不同城市,截然不同的节奏,可也并不让人害怕了。像是牛津留给我的一个启示,每天尽管很忙很累,也一定要花一个安静的时间发发呆,让躁动的心安静下来。再回到现实的时候,会有一种神清气爽感觉日子虽然忙,但不乱,至少,自己没有丢掉自己。

  在第二期的《日和手帖》里,目录中的“断舍离”让我念念不忘作者说,断舍离是日本人的收纳观念,即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去多余的东西,脱离对物品执着。这是一种外在的生活整理术。可我不自觉地就想到了北京和牛津。或许对物我们可以断舍离,对生活呢,对人绵绵不绝感情呢?

  我们总是断不掉,舍不走,也离不开,不是么?

  生活整理的不仅是物品,更多是念想可惜念想不如物品,说扔就能仍,说弃就能弃。整理念想更多的是在整理自己的心。当被纠结和苦闷纷扰思绪乱得像一团麻的时候,整理术能告诉你的,像书里说的,去泡泡温泉,去吃一顿温馨早餐,去听听音乐,去徒步,练瑜伽,去游乐园,去做一切能让你的心慢下来,让你的灵魂放空的事情。在另一个节奏的空气里,你才能避开嘈杂,听到自己的灵魂的声音

  生活在世界上,有那么多牵绊,有那么多情感,我们宁愿痛着也不会松手,割不掉也离不开,根本整理不清。或许,生活整理术,就是在你的心里找一个安静而缓慢的角落,安然存放着最真实的自己,存放着你的梦想,存放着你最想成为的那个你,不管上空有多少纷扰,你都不会把自己弄丢。你会记得来的路,去的方向,犯了错也不怕,因为你还记得对的地方在哪里。

  像是老爷Samuele说的那句话,一下戳中我的心——没有所谓正确的人生,丰富的人生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

  别再责备自己断不掉,舍不走,离不开。毕竟,你还保有最珍贵的,你自己。

  《日和手帖002:生活整理术》读后感(三):断舍离

  日和手贴第一本特集有入,喜欢这样内容气息的"书"。第二本的《日和手帖002:生活整理术》也是必收的《日和手帖》MOOK。

  在好友家看过了正本的书,喜欢里面的理念「断舍离」。即在整理简洁家里物品的同时达到清理心情淡泊人生,发掘自己和物品之间的关系。这是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将瑜伽中体悟到的「断行、舍行、离行」真谛,发展出以「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去多余的废物」「脱离对物品的执着」的理念。

  喜欢!

  《日和手帖002:生活整理术》读后感(四):先把自己整理好

  “拖延症”现在特别时髦,但我对它没有好感。无论是油盐酱醋主妇,还是写字楼间的白领,都会口若悬河地跟你介绍自己的拖延症,好像是在炫耀一张永远也刷不爆的卡,也好像亮出了一个万能盾牌,挡住了一切对于自己弱鸡效率的指责

  流行了之后,就出现了一系列以战胜拖延症为目的书籍软件。不可否认他们带给拖延症患者的启示与帮助,但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可能新鲜感大于实用性吧。不过撇去使用者自身的能力,这些书籍和软件中又有多少是真正有用的呢?附和潮流滥竽充数之辈也不在少数吧?

  在我看来,拖延症只不过是一个带有商业意义的小把戏,和圣诞节一样。剥掉它的商业外壳,余下的就是“懒”和“慢”吧,一个是精神性的,一个是技术性的。

  懒,说到底是缺乏动力。我很佩服书中那些三四点就起床的“晨型人”,那是我初中时的作息了。而你嚷嚷着起不了床,无论你怎么强调那件等待你完成的事情有多么多么重要,承认吧,还是被窝对你来说更重要一些。书中第一篇群访中,于海成说"战略上要明确自己想要什么,这是最有效办法。"就是这个意思吧。所以懒是没办法的,我也不喜欢说“没空”、“忙”……怎么可能呢,除了技术性原因安排不当),就是懒、推脱吧。

  技术性原因会导致整体效率下降,就会“慢”。具体方面就多了,比如安排不当,比如缺乏持续注意力,比如记性不好且真的不知道怎么记录待办事项,还比如客观因素,比如事情实在太多太杂,角色转换频繁(古奇高),不过我觉得客观因素不是我们要考虑的,自己做到最好就行了嘛。

  在这本书里,你能找到许许多多具体的改进方法,还有有趣的小商品

  改进方法多得是,网络上遍地都是如何战胜拖延症的小tips,长篇大论讲述一个方法的也不少,比如番茄工作法。关键是立刻实践了吗?有效果吗?能坚持下来吗?连实践战胜拖延症的方法都要拖延,这还有救吗……

  我也曾经沉溺于形形色色的方法中。困得不行的时候就下载各种效率类APP,顺便玩一会游戏……看到瑜伽老师梁怀敏讲《瑜伽经》的内修,我才突然醒来:“内修”其实是提高效率的基础,只有自身状态好、环境配合度高,才有可能提高效率并持续保持高效。

  “比起具体做法,更重要的是观念。”这样一来,再看书中提到的种种观念,其实都是由“内修”出发:做“晨型人”,清醒头脑和安静的环境比昏沉的下午更能制造高效,而由此而得的健康身体更是宝贵财富;抛弃垃圾娱乐和疲惫的社交,不要让“被广义的流行文化影响和局限的世界”所压垮;多去经历,“不要在这方面吝啬自己的时间,因为你收货的会远远超出你的想象”,去过丰富而不是所谓“正确”的人生……很喜欢老爷Samuele的说法:“……时间是抓不住的,与其说管理时间,我更倾向于顺应及珍惜。”

  让自己时刻保持最好的状态,才能在机会到来时快速抓住;才能在工作任务产生时做出准确的反应。这就是“内修”,在整理生活之前,先把自己整理好。

  书中在讲述“效率”之余,似乎还讲了一些无关的故事,比如“南食召”。南食召讲来干嘛呢?完全是为了馋我们吗?我觉得不是的。南食召与之前的“效率”文化相反,是一种“慢”文化,甚至将拖延变为艺术。这也可以归结为“内修”,不仅是食物品质人体健康的关系,更是一种精神力量,就像我们都相信纸媒不会被淘汰,茶文化不会消失,快节奏的生活一定不是我们生命的全部,而意义——“意义”这种东西反而更多的存在于“慢”与“拖延”的细节之中。

  我不是极端主义者。效率与品质的辩论谁也不会赢,而不管是对意义的探讨还是关于方法的追寻,都该落脚于实践。最后用一句心灵鸡汤结尾——“慢慢来比较快!”哈哈哈哈,2015第一篇书评哟~

  《日和手帖002:生活整理术》读后感(五):整理做好了,一切就都好了。

  新一期的《日和手帖》讲的是生活整理术。

  整理,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可能我们很少会想到这其实是一件从一个人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到的事情(当然,几十年前,物质生活不丰富,科技还不发达是主要原因)。而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感受到人与人正在疏离,事与物却不断朝自己的生活涌来,加之呈爆炸传递信息侵袭,更是令人不堪其扰。如何处理好自己和周围事物的关系,就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命题

  主动借助某些在外力量和工具学会逐步规范自己的生活,更科学高效地实现目标,是应对纷繁复杂生活的好办法。这意味着我们不只是需要打扫卫生,整理物品,还要学会规划时间,提高效率,为达到自己的生活目标扫清障碍

  生活方式一趴里有关提高生活效率的几本推荐书目既经典又实用;手账的内容只是简要介绍,想具体了解还是要看《手账最高》;几个APP和文具、家具推荐算是补充小贴士吧。而周末农夫市集和一泊两食的内容更像是一种紧张学习后的松弛,读起来自在轻松

  人物一趴,介绍了不同行业领域精英人物的生活。看看别人如何生活,如何看待时间,如何去整理,是件有意思的事。个人感觉,如果读者更喜欢部分的内容,可能是已经开始学会思考生活本身的信号。有些事情,不到一定的年纪感觉不到,如果能有个过来人愿意和自己谈谈他们的现在的生活和想法,应该感到庆幸,如果身边没有这样的人,多看看杂志也不错

  食帖一趴的《和风简餐一周七日私房菜》附有详细制作方法,令人跃跃欲试。造物一趴里有关日常物品,如衣服海绵、缶、茶的介绍,也充满了对纯自然生活和理念的推崇。

  “好的生活不在于你用了多贵的品牌、吃了多好的食物,而在于你如何整理自己的时间与精力,去做怎样的事情。”

  整理生活是一门学问。说低点,它关乎到我们的吃喝拉撒睡,说高点,它还把持着我们后半辈子的事业幸福。换句话说,只有懂得“照顾”自己的人才能更好的照顾他人,照顾自己的事业,乃至整个人生。这不是什么宏观理论,而是融合在我们生活中点点滴滴。如果觉得自己还没有达到理想中的生活状态,那就什么也别说,去做吧。整理做好了,一切就都好了。

  《日和手帖002:生活整理术》读后感(六):这就是回复吧?

  还没看书,想参加这个书的赠书活动

  我略有囤积爱好,有一次在学校下载电子期刊,被对方判定为恶意封了IP.一直觉得很尴尬。

  看过断舍离这本书,并且“创造性”地实践了一把觉得不错。东西是越少越好,只和尽量派上用场的事物打交道才是最好。

  看过部分佐藤可士和的超级整理术,正在实践。

  整理的目标是有条理;整理的目标是管理;整理的目标是摸底~自己的家底,自己大脑、心绪、精神上的底。

  整理的实质是选择。

  整理真好!

  已经看过,与自己想的不一样。我承认看简介太毛躁,只看到生活整理术,就认定了想看。看到介绍中的人名列表,我以为是那些人都联名推荐呢。

  《日和手帖002:生活整理术》读后感(七):整理生活入门手册

  近几年“整理”这个词忽然时髦起来。从岛国传过来的手帐,从美利坚传过来的GTD,以及诸如此类以提高效率、对抗拖延症为目的的理念,充斥了网络和图书市场。

  我也曾经应用过很多整理术,比如打卡、手帐、番茄钟等等,可惜“术”基本上是为短期服务的。或者说,目的性越强的行为,越容易使人厌倦。

  从这个角度说,这期日和手帖为自己选的题目不算高明,传播整理之“道”才够高大上嘛。(嘻)

  这期《日和手帖》走的依然是日系简约范儿,纸张有质感,照片够美好,内容够活力,虽然与我的预期有些出入——开本有点大,页数有点少——但很喜欢。

  这期,我最喜欢的是 “【聚会】改革,工作的日常,没边儿”。现在流行跨界,我的理解是在世界愈加多样化的前提下,多了解别人就是多了解世界,就多很多包容与理解。四个男女,不同身份背景,对谈有物,还有美食在侧,实在不能再文青了。而且你会发现,那些你羡慕的人、职业、生活竟存在着你未曾想到的“月亮背面”。作为设计师老板,你不光要做好设计,还要操心行政、财务及大事小情。因此你需要不断调整自己,从生活到心态,“整理”就是一件如此自然而然、时时处处要做的事。

  【生活方式】版块比较贴近“生活整理术”的主题,把纸笔整理的术谈得很透,但我觉得这和“生活整理”还是存在一定差别的。“生活整理”应该是知与行的有机结合,时时刻刻都可以做,也是时时刻刻都应该做,始于大脑,践于行动,不断调整,自我适应。在主题深度上有点拘泥了。挺喜欢这篇“周末去逛农夫市集 以“食”改变的新潮流”很有意思,也有启发。

  【人物】中规中矩,【食帖】却很惊喜。之前没有看过《知日》,后来才知道《日和手帖》是从《知日》里独立出来的。有人说,为什么家庭中大都是女人做菜,可世界上最好的厨师却大多数是男人,是因为男人比女人更能抛却情感情绪的牵绊,全情投入地做自己热爱的事情。这个每天为自己做的食物拍好看照片的男人,真是可爱可敬。

  其实一开始很奇怪题为“生活整理术”,为什么选了饭桌为封面。读完了才在心里不由得点个赞。生活是什么?用最基本的四个字概括,就是吃喝拉撒。吃排在首位。整理生活之术,就是从最基本的事做起——一餐饭,好好做,好好吃,才能有滋有味。

  开卷有益。但整理生活,其实在书外。

  感谢赠书。

  《日和手帖002:生活整理术》读后感(八):一本拿得起放不下的人生哲学书

  可以说日和手帖真的好清新,喜欢日和选的纸质,细腻的像肌肤一样,不是一般的小清新。一直很喜欢知日杂志的我,对日和手帖也爱不释手呢。

  手帖开篇采访人物话题是你有没有拖延症,现在社会人拖延症应该很普遍吧,就比如我,很喜欢这本书,拿到手上到现在也才开完,生活中总有一些让你拖延的事情,不过还是在一个美好的假日把书一口气读完了,收获颇丰,可以来形容日和手帖给我的感受。

  基本上日和手帖告诉我们许多人的一种生活方式,里面有厨师、自由职业者、摇滚音乐人、歌手、摄影师、开餐厅的老板、杂志编辑等等,看似各自不同的生活态度里面却包含了同一种对生活的感触。更多的提及了早餐这件事,现在日渐忙碌的格子间里的人们,每天匆匆忙忙的上班,扒开眼睛第一件事就是看手机,然后洗漱完毕咬上几口面包什么的就匆匆踏上了上班的征途。能够给自己一个静下来吃早餐的时间真是奢侈。日和里介绍的这些人不谈别的,就谈早餐,每个人都对早餐那么重视,是我们现代人应该特别学习的一件事。老祖先都给我们总结过了“一日之计在于晨”,晨之美的魅力相信每个人在每天去感受它的时候必须也能收获不少。

  喜欢日和手帖的原因还有一个,里面有更多实用的东西,小菜谱,还会介绍很多你不熟悉的领域。对日常两点一线生活的人给予更多启示。言语间并不明显,让细心的人慢慢去发现。

  《日和手帖002:生活整理术》读后感(九):生活需要整理,人生也是--《日和手贴002-生活整理术》

  做为中国的邻居--日本和韩国,一个输出文化,一个输出潮流,韩国的潮流已走进我们的生活,日本的文化,也在一步步的影响我们,如何从日本文化中学习到自己,在这本书中,或许大家能找到一些答案。

  拖延症,时间整理,效率,分配工作,这四个问题是我们大多数人都会有的,本书采访各行各业不同的人,向大家讲诉自己是如何整理自己的生活的,我印象比较深的是1家淘宝小店的负责人。

  或许是出于的职业习惯,只要有好的,有特色的淘宝小店就会多关注一点,这本《日和手贴》上也有1家,这就是“寂境”。免去打广告的嫌疑,在之前我并不知道这家店,后来和一专门摄影的朋友聊起来,她说她们家的摄影风格是日式的,打开他们家页面,确实是清新唯美的“日和”风,但光知道摄影风格是没有用的,想要了解一个品牌,除了风格,更得了解它的思想和理念,这才是最重要的,山岛,“寂境”品牌主理人,在日和手贴里,他用他的方式告诉我们关于“拖延症,时间整理,效率和分配”这四个问题的答案,那就是,找到自己的节奏,有良好的习惯,没有比这更好的整理了。

  这本书通过不同的人,讲诉了自己不同的故事,在这些不同中,其实你是能找到一些相同点的,那就是每个人,做任何事情,除了要有自己的想法,还得有一套好的方法,很多时候,方法甚至比想法重要,整理生活,也要整理好自己的人生,如果每个人都能意识到这些,这对生活和工作,无疑是收益颇丰。

  关于生活整理,可以向大家推荐比较《趁早》系列记事本,价格比那些国外品牌厚道很多,设计也很不错,趁早系列记事本分为各种格式和版本的,不论男女,相信都能找到何事自己的那一本,对于女性特别实用,某宝上有,就不打广告了。

  关于自我整理,我觉得没有什么比自控力更强的,反正,你过得好不好,都是自己的事情,这本书所能做的,就是给你一个参考和建议,我们能做的,就是找到自己的节奏和步伐,日子好不好,生活好不好,全在乎自己,生活需要整理,人生也是!

  《日和手帖002:生活整理术》读后感(十):1801- 生活·整理·术

  没想到卧床之中随意打开的这本原本只打算随意翻翻就放手的《日和手帖》,竟然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今年第一本读完的书。

  生活整理术,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一个词;听到名字我能想到的关键词大概就是“整理术”、“断舍离”、“时间管理”、“任务管理”之类,但是本期日和手帖中所涵盖的内容却远远 不仅于此。简单做一点归纳摘抄,毕竟,成为“生活家”也是重点工作目标之一。

  他们是怎么做任务管理的

  1. 早上清醒的时间用来列出每天需要做的任务和目标,目标感和压力会让人效率提升。

  2. 当机立断,做出决定后不拖延立刻与团队沟通

  3. 用笔和本子记下当天要完成的事情;用纸面书写最自由,每次落笔都是一次思想的梳理

  4. 把任何任务都分解成具体的、我能执行的小任务

  关于生活

  1. 好的生活不在于你用了多贵的品牌,吃了多好的食物,而在于你如何整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去怎样的事情——古奇高

  2. 人的一生中,房子只是一小部分,何必辛辛苦苦把自己套在这上面——古奇高

  3. 没有好的生活,人只要能“意识到”自己的生活就是个好的开始了——韩硕

  4. 没有所谓“正确”的人生,丰富的人生才是我们所该追求的——Samuele

  效率提升工作室之GTD

  1. 首先把材料置于一个系统的可量化的体系中,使用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去进行定义和转化:横向是指把所有行动都控制起来以保证执行;纵向指针对每个具体的项目进行的思考

  2. 横向的流程包括:收集、处理、组织、回顾、行动。

  1. 收集:捕获 100% 未尽事宜,即材料

  2. 处理:确认如何对待材料。

  1. 不需要立即处理:弃用/存入备忘录日后处理/归档;

  2. 立即处理:加入行动清单或文件夹/推迟执行。如果一次无法完成全部,则以项目对待、列入项目清单

  3. 组织:将材料分为四种。

  1. 项目(决定实施的项目)

  2. 日程表(某天某刻要执行的任务)

  3. 下一步行动(要尽早采取的行动)

  4. 等待(其他人承担的项目,但需要关注)

  4. 回顾:定时回顾下一步行动方案是否合理,适当调整。尽量多回顾目标、价值观和愿景方面的长远清单,确保清单与行动合拍。

  5. 行动:执行方案,直到成功。

  3. “四标准法”判断是否行动:情景 / 时间 / 精力 / 重要性

  4. “三分类法”评估每日工作:执行事先安排的工作 / 处理突发事件 / 安排自己的工作

  5. 受《搞定》影响的时间管理培训师张永锡认为,鉴别“重要性”的一个技巧就是把所有的东西都放在一起比较——比如查邮件,所有的邮件都过一遍,知道哪些更重要,就把重点放在那些上面。

  效率提升工作室之《重来》

  1. 不要抱怨“没时间”,“没时间”是“不想做”的借口。一旦确认了目标就一定要去做,只有做了才知道自己的兴趣和激情到底是真心实意还是三分钟热度。

  2. 在工作中定下规矩,比如从早上10点到12点禁止闲聊

  3. 会议有毒,请务必简短;并且在问题发生的地方就地解决

  4. 与人沟通时发出自己的声音,谁说写文章必须正视,针对一个人、一个目的去写,很有可能一矢中的

  效率提升工作室之番茄工作法

  1. 第一阶段,弄清楚完成某项/某些工作所需要的时间,以番茄计

  2. 第二阶段,减少被打断的次数,“保护你的番茄”;可以将打断的事项记下来,之后专门安排番茄时间来解决

  3. 第三阶段,估测某项任务所需要的时间。如果一个任务超过 5-7 个番茄时间,就拆分它

  4. 第四阶段,让番茄时间更有效。了结自己一天的高效时间和低效时间。坚持记录、分析、反馈。

  5. 空闲时间不要用番茄工作法。

  效率提升工作室之记事本圆梦计划

  1. 三个笔记本:梦想笔记本、行动笔记本、思考笔记本

  2. 在梦想笔记本中列出自己的梦想:家庭、事业、金钱、健康、修养、心灵;将这六大梦想按照“基础阶段”“实现阶段”“结果阶段”分为三层

  1. 为梦想的实现制定“未来年表”,可以长达 10 年、20 年也没关系

  2. 在考虑目前与将来的差异时,尽量把差异具体化、可行动化

  3. 在行动笔记本制定中期行动计划(以月计)和短期行动计划(以日计)

  4. 在思考笔记本中将该做的事情和信息按照事业、计划、主题、对象进行分类

  效率提升工作室之 TIME HACKS!

  1. 通过奖励的办法,比如做完一个任务后喝一瓶啤酒,这样的方式鼓励自己完成不愿意完成的任务

  2. 把我生活的节奏和旋律,建立一周管理模式,让每周的安排有节奏

  3. 提高效率要学会分清高效时间和低效时间——它们会影响“体感时间”,时间的快慢因此而不同

  4. 建立时间的成本意识:自我成本 = 年收入/年工作时间

  5. 将时间投资在知识/经验/人脉/信赖/友情/爱情/亲情上,可以体现出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美好的文具

  1. Tsubame Note - Campus 之外最广为人知的大学生笔记本,用来自英国的 fools 纸,书写流畅;有一款 B5 尺寸的蓝色笔记本,原为航海士使用,展开后宽大柔软,特别适合创意输出

  2. Rhodia - 用一页撕一页,便签纸的代名词[已下单]

  3. Vision Quest 附笺袋 - 可以贴在内页上做卡片收纳

  4. Shiny Stamp 自印日期图章

  关于“晨型人”

  1. 有的人选择早早起床,用来茶道、晨跑、早餐、晨读、瑜伽、禅修……早上的时间是不受打扰、只属于自己的时间

  2. 每天早点起床时,给自己时间找到今天一天最重要的事情和次级重要的事情。这样开始工作的时候立刻就知道什么该先做、什么该后做了

  3. 为什么赶时间?是早上醒来后赖床翻朋友圈、刷微博而耽误了每个人都可以有的饮食品质?忙碌只是大家最常挂在嘴边的借口

  学霸·韩硕的专访

  1. 强力刻意的听力练习(每天超过12个小时)给他带来的感觉是每天早上醒来都感觉耳朵在升级

  2. 旅游是去见识别处的精彩,但这比不上把自己的生活过成精彩本身。

  3. 懒惰是惯性,高效也是惯性。效率培养的关键是培养高效的惯性。

  4. 我不能爱上被广义的流行文化影响和局限的世界并乐在其中,我总是有更重要的事情让我心事重重,但是我的生活依然丰富有趣。

  马克下好玩的地方

  1. 纽约布鲁克林有一家 Moleskine 小店,里面展览着来自全世界的人用过的 Moleskine 笔记本

  2. 每周六的早上,东京表参道 UNO 大学的广场上有 Farmer's Market (农夫市集)。发起人是三个 80 后男孩成员的组合“男子野菜部”。

  3. 台北的咖啡馆“海边的卡夫卡”以及其所在的台北公馆区——聚集了两所大学和各类文化小店的活力街区

  关于茶

  1. 蒸青绿茶,是我国古代最早发明的一种茶类。做法十分讲究,是趁着清晨露水还浮于上时,将嫩芽采摘下,再以传统高温蒸煮气馏杀青,破坏鲜叶中酶的活性,保留较多的叶绿素和氨基酸,使茶叶香清味醇,色泽翠绿

  2. 日式煎茶,有代表日式传统技法的“蒸青”制造而成,但讲究的是,制作煎茶的茶树要在春天茶芽生长的前二十天左右用遮阴网挡起来,阻挡强光直射,防止叶绿素的流失。用70度左右的水泡开来,成茶味道甘甜柔和,清雅圆润

  3. 乌龙茶起源于福建,乃发酵茶,防止后茶叶中的儿茶素会随着发酵温度的升高而相互结合,致使茶的颜色变深,但涩味也会减少。冲泡出的茶汤颜色艳丽,香气沉稳,且性温可暖胃。

  扩展阅读

  1. 斯蒂芬·托维《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2. 戴维·艾伦《搞定:无压力的工作技巧》三部曲

  3. 熊古正寿《记事本圆梦计划》

  4. 小山龙介《TIME HACKS!》

  5. 斯塔凡·内特贝里《番茄工作法图解》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