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八月的星期天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八月的星期天的读后感10篇

2018-06-19 20:5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八月的星期天的读后感10篇

  《八月的星期天》是一本由[法]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著作,黄山书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16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八月的星期天》读后感(一):走在大街男子

  这是在去年上海书展带回来的特价书,只5块钱。当时莫利亚诺已经得了诺奖,刚在KINDLE上读了《暗店街》,看到特价,就随便选了几种带回来了。还有《夜的草》《凄凉别墅》。

  今年从4月开始在无锡出长差,晚上也要上班,活儿零碎时间也跟着零碎,读这种薄薄的书还是合适的,一天抽空读一章,没什么负担。(其实读厚书也没什么负担,每天坚持读几页,总有读完的一天。)

  人封闭在教室里,周围是逐渐熟悉起来的陌生同事,做的事也不是平常遇到的事儿,和人打交道的比较多,推诿解释,难免情绪起伏,每天读几页,看看别人的生活别人的遭遇,倒是更容易一点。

  这回的故事发生在尼斯,法国的蓝色海岸。没有背景人物在街头相遇,他们过去有什么交集?故事很简洁,基本全是白描,穿行于过去和现在,一个故事轮廓渐渐显现,又渐渐加深,深入到读者眼前。读完才是一声叹息,无可奈何,每个人命运棋子,正好出现在每个人面前,走向的是宿命?几个人的命运都改变了,在最初街头相遇他们都知道了结局,但还是继续各走各路。

  读完第一遍再读,知晓了整个故事后再读,是另一种滋味,在纸外仿佛都能感到“我”的情绪,这些年来的迷惘痛苦,欲探知真相心境,又仿佛置身事外麻木,他现在不过是游荡在大街上的游魂。从何处来往何处去。

  现在才晓得作者写作技巧高超,每读一遍滋味不同,某些细小的小细节又显露出来。

  其实只是一个简单的故事。“我”是一个摄影师,在巴黎拍摄浴场,偶遇美丽的西尔维娅,西尔维娅与丈夫婆婆住在别墅中,某一天,她偷了丈夫在倒卖的钻石,南方十字,和“我”私奔到尼斯,在这里他们偶遇一对美国富豪夫妇,欲出售钻石,只是在交易前夕,西尔维娅和钻石都被美国夫妇带走,再也不知所踪。只剩下“我”在苦苦追寻,他们都好像没有存在痕迹。七年后,“我”在尼斯的街头偶遇西尔维娅的丈夫,记忆再次浮出,一点点碎片拼贴,真相在哪里。

  下周今年的上海书展又要开始,争取再去,不知道另几种莫利亚诺还在否?

  《八月的星期天》读后感(二):我们的种种忧虑,无不源自生活本身

  去年因为工作关系认识了一个马里人。7月底,他发一封邮件给我,说2014年8月非常罕见的有5个星期五、5个星期六、5个星期天。我找出日历来看,确实是这样。邮件还说,这种情况832年才遇上一次。根据中国风水学,这样的月份很容易交好运

  亚马逊促销时不经意瞥见莫迪亚诺这本小说书名,就想起那封邮件来,还有喜剧电影《小尼古拉的假期》中布列塔尼的海景。8月是法国人的“休眠月”,大小城市里的人们都赶着往海边奔,安逸地晒上一个月太阳,把皮肤晒成古铜色再回来。

  书是20年前的旧作,很薄,157页,情节简单,甚至可以说有些无聊。一个不知名摄影师意外邂逅富家少妇,二人携一块名贵钻石私奔,试图转手卖出,却反落入圈套,造成无法挽回的悲剧。七年后,我与少妇前夫的再次相见触发回忆,在尼斯的那些街道咖啡馆酒吧往事一点点地重建,拼凑出故事原本样貌零乱的时间线让读者随“我”在过去和现在的时空交错中逐渐建构出情节,几乎是在临近结尾,美国富商尼尔和一帧旧照中保尔的形象交叠时,“我”才和读者一起如梦初醒

  第一人称主人公的回忆贯穿全书,故事情节在不同时间点上跳进跳出,但莫氏平滑的过渡并不会使读者产生烧脑之感。回忆本是一件私人活动,无关旁人。但行诸文字,作者应有使读者“入境”的方法。倒叙、插叙的频繁切换原本极容易使读者的代入感消褪殆尽,然而莫氏对不同场景平顺、克制的描写和那些张弛自如的人物对话营造出的独特氛围给出了理想解决方案好奇心的牵引也不会使读者放弃阅读。何况当我们兀自回忆一件往事时,往往思绪纷繁,不会顺着时间线一丝不苟的平铺慢叙,而是更倾向去沿着外在知觉引导去捕捉碎片。理解了这一层,稍显零乱的叙事结构也便具有了其内在合理性

  作为一位氛围营造高手,莫氏笔下的尼斯和巴黎郊外确乎具有了一种触不可及的神秘感。回忆本身就是一场颇具神秘气息的自我寻找,尼斯的大小街道、破败旅馆房间里充斥的霉味、水边的白木躺椅,类同的地点气味物品像许多幽深多歧的小径,无一不在与过去联结,往昔透过这些管道流进现时,像随时可以倒带重播的电影。

  “我”对一些时间点的记忆已经模糊,7年前,尼尔和维尔库谁先出现?当时间慢慢消逝,一些无关紧要的细节被冲刷掉,那些真正值得记取的要件却以一种更加牢固的形式存续下来。回忆不是过去的复刻,而是掺入主观情绪后重构的过去。现时的事物总是突如其来,我们来不及看清真相就已终结。回忆却可以反复提炼、加工、推翻、重建,隔着或远或近的距离,比近在眼前的目不转睛看得更加生动自然。借助回忆,我们得以接近灵魂意义上的真实,过去和现时的界限已不再明显

  当下的生活没有那样不堪,我们却都曾在某些时刻期待一场“逃离”。电影《离开》里中产阶级女主人公执意与建筑工人私奔,无奈回归家庭后自杀身亡。“我”和希尔维娅的出走也以悲剧收尾。事实上,这场逃离注定不会美好,自从离开拉瓦莱那河滩,我们的旅行就被重重疑虑缠绕,即便在蓝色海滩,我们也缺少游人应有的情致。由此看来,这场悲剧似乎早就不可避免。恰恰是忘记作为“逃离者”的身份时,我们感到“从未有过幸福”,“在那八月的星期天,我们和周围的人一模一样,没有任何不同”。我们害怕失去自我,变得和芸芸众生一样,又常常以人群隐藏自我,聊慰心安

  还有那颗叫做“南方十字”的稀有钻石,其拥有者全都遭遇厄运,似乎带有原罪和宿命的某种隐喻。但是,真正令灵魂颤栗的从来不是外物,正像书中写道:“我们的忧虑不是因为接触了这块冰冷的、泛着蓝光的石头,而是,毫无疑问,来自生活本身。”

  《八月的星期天》读后感(三):我们的忧虑来自生活本身,想要逃避,却不知要逃避什么

  封面

  又一年悄然过去,华灯已去,烟花落下。我们不禁整理情绪,打扫灰尘,但心中难免会泛起一种强烈失落感焦虑感。辽阔世界,似乎容不下一个卑微的理想,开不出一朵耀眼野花

  《芳华》女主角苗苗在京圈的文艺大佬聚会上,被要求跳舞,即使陈道明大度解围也无济于事。一大批90后北漂青年开始返乡置业购房,直言只想给自己一条退路。在这个时代,我们每个人都一样,没有任何不同,不分身份和地位,均存在太多的怕与爱。这仿佛是一种有罪的模糊感觉,使自己无法脱身于生活的困扰与囚禁。

  忧虑自此油然而生

  莫迪亚诺

  “毫无疑问,我们的忧虑来自生活本身。”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当代著名作家莫迪亚诺在小说《八月的星期天》中如是写到。或许,我们已然意识到此种局面,极力想要逃避,却不知道究竟要逃避什么。这就像小说中主人公“我”一样,辗转城市,以为能忘却一切,什么都能从零开始,可邂逅故人沉痛的往事仍能浮上心头,生活依旧与他纠缠不息。

  莫迪亚诺善于将视野转回到从前的岁月,描写“消逝”的过去,把隐秘的往事慢慢呈现出来,使人回归到生活本身,认识到生活根本无法逃避,并且是有迹可循,清晰不已。《八月的星期天》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但莫迪亚诺讲述的方式引人入胜,从一个人名或者一个细节入手,通过时空交错的写法,将一个复杂的故事层层裸露出来。这或许就是生活本身,不存在矫情和做作,不限于时间和地点,人都能即刻陷入漩涡中,不断涌出沉寂的往事。

  在尼斯城,岗白塔大街尽头,人群拥挤,货台高筑。“我”偶遇服装代理商维尔库,但对此视而不见。他说起希尔薇娅,“我”也避而不谈。“我”极力在逃避往事的追问,可七年前的往事仍爬上心头。

  那一年,“我”和希尔薇娅相爱私奔,从巴黎的马纳河谷逃到南方城市尼斯,栖身于一间散发着霉味的公寓。我们深信在这儿谁也不会找到我们,因为我们要快速兜售希尔薇娅从未婚夫维尔库那偷走的一颗名贵钻石“南方十字”。不过,我们也因钻石忧虑起来。

  不久之后,一对自称为美国人的尼尔夫妇钻进了我们的“蜘蛛网”。可没想到,我们也钻进了维尔库和尼尔夫妇设计好的“蜘蛛网”。就在交易即将达成之际,尼尔夫妇故意把“我”支走,独自开着车把希尔薇娅带走,试图夺回钻石,但最后发生了意外,车掉进了悬崖,车毁人亡。“我”寻找真相未果,只身返回尼斯城,想要逃避这一切,直至再次遇到维尔库。

  其实,在小说中,莫迪亚诺并没有确认死者就是希尔薇娅和尼尔夫妇。他给人们留下了诸多谜团,需要再次寻找、调查、回忆和探索。或许,哪一天,当希尔薇娅出现在“我”面前时,许多往事又将徐徐展现出来,有了新面貌

  生活中,我们已经习惯逃避一切事实。时间也足以让我们失去往日的自命不凡。但不可否认的是,当我们想要逃避时,生活显得如此支离破碎、断断续续,以至于让我们无法理解,更无法前行

  “记忆是不能出卖的。”生活让人忧虑,时常这般,逃避只能徒增悲伤。世界即使是黑白色的,我们也有权利梦想

  微信公众号:每天为你读书(mtweinidushu)

  《八月的星期天》读后感(四):自命不凡

  朋友推荐看的。昨天睡前一气读完,又把开头读了一遍。人逝人非。 这是我第一次读莫迪亚诺的书,说实话翻译的确不怎么样。读着这本书,我总会想起阿尔贝加缪,尽管没什么联系。比起这个,我还是喜欢加缪,够简洁,够尖锐。莫迪亚诺留下了足够暗示,读者想象空间比较大。读完之后有一种失落感,感觉很无力,很压抑。这种“含蓄”的写法,让人比较能接受传递东西,余味无穷。不像加缪,太扎心了。 我觉得他在写人“人非”,想法现实差异,同时又强调大多数人的自命不凡。

  “我”觉得是尼尔夫妇钻进了“我”的“网”,但其实“我”也钻进了他的“网”,然而“我”却没有意识到。觉得自己在操控,其实是被操控。这是在讲自命不凡。

  对未来期盼,想要埋葬过去重新开始。这些里笔调很足。找一些人多的地方,混迹在人群中,“我”觉得这样就没有人注意“我们”。但是“我”就算不在这种地方,又会有人会注意吗? 我们是自己的主角,却也是其他人的背景板中的可有可无的一部分。 在“我”和维尔库谈希尔薇娅时表示并不想谈,因为谈的不是同一个人。 还有“我”觉得七年后再见到维尔库,觉得他表现的像过去是在角色扮演。这就很有意思了。“我”把维尔库的一部分看成了维尔库。过去影响现在,经年之后从一个人完完全全变成另外一个人是不可思议的。而久别重逢,对于对方变化和习惯十分敏感。七年后的维尔库身上肯定有七年前的维尔库的影子。只是更多的是和之前相反的东西。有人喜欢沉浸过去,有人渴望摆脱过去。未来比过去重要,未来不一定比现在好。痛苦的生活。这里是败给生活。

  “我”看着鱼贯的人群,觉得他们像木乃伊,因为“我”把他们看做背景板;“我”在尼斯越久越觉得尼斯是沼泽,让我越陷越深,因为意识到自己和木乃伊越来越像,正在失去自命不凡;看着人来人往,觉得城市里到处是“幽灵”,因为自命不凡。

  众人皆醉我独醒?不是的。大部分人是醉的,“我”也是那大部分,直到痛苦的生活叫醒了“我”,停止了幻想

  共性个性,这就是个共性的大问题。自己意识到的,总有人也意识得到。我们是自己的主角,也是世界的背景板,可有可无。

  其实我们大多都一样。只是自命不凡。没事儿,生活会告诉你,可以有多丧。

  《八月的星期天》读后感(五):关于《八月的星期天》结局的猜想

  1.希尔薇娅被掳走了,汽车跌落山崖,死了两个人,也就是保尔、保尔的“妻子”、希尔薇娅其中的两人。

  2.七年后,再遇到维尔库,情节描写可见维尔库生活潦倒,以打零工为生,不具当年在家里放马时候的盛景。如果“南方十字”回到了维尔库手上,维尔库能够向勒内·茹尔丹交待的话,现在可能也不会过得这么困难,可见“南方十字”极有可能并没有回到维尔库的手上。

  3.“男主人公”到头来得失平衡,毕竟当年和人家妻子私奔,后来妻子被维尔库和保尔使用圈套夺回,除了浪费了一些时间之外(不知道《河滩浴场》最终是否顺利出版),似乎没有更多的损失

  4.从七年后再遇维尔库,维尔库的自身表现“后悔”中可以看到,希尔薇娅并没有回到他的身边,更没有带着“南方十字”回到他的身边。“南方十字”极有可能被保尔据为己有,而出车祸跌落山崖的就是保尔的“妻子”和希尔薇娅。男主人公阅读到的新闻报道也是“两具烧焦的尸体,身份无法辨认”,性别就更没提。但是,后文中有写到了“保尔”的经历,很可能此人心狠手辣,最终将“南方十字”据为己有,烧焦的尸体就是希尔薇娅和保尔的“妻子”。

  5.“保尔”(即“尼尔”)如果是和维尔库同谋的话,为什么要杀掉维尔库的妻子希尔薇娅呢?恐怕在维尔库最初找他做计划的时候就早有预谋了。因为相比价值连城的“南方十字”,一个同谋人的“妻子”显得有点儿多余,不如自己想办法夺了钻石一走了之。至于“芭芭拉”是否是保尔正牌妻子似乎显得无关紧要,一个有着“保尔”这样经历的人,基本上作出惨绝人寰的事情来也都不会自以为耻了。

  最终猜测的结论:保尔驾车伪造事故,将希尔薇娅和芭芭拉灭迹,自己带着“南方十字”跑路。维尔库千虑一失,没法向勒内交待,过着打零工度日的艰难生活。男主人公在希尔薇娅消失后没有再做摄影师,而是找了一个加油站兼修车铺管理员的工作,最近要下岗了。

  《八月的星期天》读后感(六):被缅怀的与被遗忘的

  小说的最后一节写道:“正是从我们生命的这个时刻起,我们感到惶恐、一种模糊的犯罪感和我们应当回避一些事情——但不很清楚是什么事情——的信念。这种回避会把我们带到各种不同的地方……”。

  我们大多数人应该都经历过这种感觉,我们越过记忆层层笼罩的迷雾企图探寻过去的真相,其间的惶恐、犯罪感、怅惘,在现实巨大的复杂性面前变得无力,最终我们归于淡漠,只剩下那一丝可供沉湎的情绪。

  甚至于,当我们还流连于“八月的星期天”的美好时,就对这种终将到来的破碎了的生活表现出更盛的沉湎的欲望,我们对孤独似乎与对幸福的渴望一样强烈。这是我认为作者所要表达的东西里隐约显现出的一种情绪。

  帕特里克·莫蒂亚诺是擅长用极为冷静的笔调描写内在情绪的大师。他写主人公与维尔库尔克制的对抗,去警局报案后的挫败,以及沿着街道无止境地踱步以寻找希尔维亚的身影的场景,无不透露着一种压抑的怯弱,但这又是一种普遍的怯弱——当事情已然变得不可掺和时往往如此。我觉得作者太知道这其间所无法言说的情绪了,以至于用如此冷静的口吻去言尽那些不言之物。

  同样,在细部上,他写希尔维亚与主人公交汇的面孔与神色,他们在潮湿的散发着霉味的公寓里相守的孤独,还有在人群中微妙的处境,这些都把每一瞬稍纵即逝的感觉定格得如此真切,每一帧没有一点夸张的渲染或是造作的修饰,质朴到令人感动的地步。

  小说的另一特点是作者以各种地点人名作为线索(当然主要的线索还是钻石),用闪回—插叙—倒叙的非线性手法叙事,使小说氤氲在一种淡薄的黑色悬疑与悲婉苦涩的氛围当中,这种氛围贯穿始终,似乎逐渐变成了吸附于你灵魂上的情绪,让你在逆流而上的追溯中既看到了人心的贫瘠,又洞见了生活本身的冷峻。

  最后要强调的一点是,即使阅读着这样字里行间都对感觉极尽描写的文字,我们所感受到的东西仍像包裹着一片雾色,是无处琢磨的。我们曾经为追寻幸福爱情而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而当这一切破碎以后,我们就像一个幽灵一般,成为没有真实意义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作家也在这个主题上表现出了一个悲观者的态度。在我,虽然理解了这样的悲观,但还是觉得,生命太多的细节有时候相对于人生的总体格局来讲是微不足道的。

  沉重的记忆,有时需要的却是遗忘,而非缅怀。

  《八月的星期天》读后感(七):那是来自我们对生活本身的忧虑——读莫迪亚诺《八月的星期天》

  一 首先关于作者,可以谈的有很多。法国当代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1945-)是201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虽然他的获奖在世界范围内并没有兴起过于广泛的谈论,但这并不影响他作为一位经典作家的普世魅力。莫迪亚诺的小说篇幅很短,通常译成汉语只有200多页左右,十分契合当下读者忙碌中间隙阅读的快节奏阅读习惯。但篇幅的短小并不能缩减他作品的深刻隽永的意蕴,相反,有限的篇幅反而促成了无限可能,欲说还休的文字留白。莫迪亚诺的小说塑造了一群特殊的人物群像——“海滩人”。这个说法出自他获诺奖的代表作《暗店街》,人的存在就像小孩子转瞬即逝的悲伤,一转眼就消失在夜色中,人就像海滩上的脚印,停留只有短短的几秒钟。这种“海滩人”的含义契合了当代社会中个体被时代的洪流所淹没的境地。莫迪亚诺大多数的作品都围绕着巴黎,曾有研究者说“没有人用莫迪亚诺的诗意描绘过巴黎”,他笔下的巴黎,用他作品中的原话便是:“街上空空荡荡,是没有巴黎的巴黎”,这句话的英文为“Paris absent”,他不同于波特莱尔的巴黎,也不同于大都市艺术殿堂的巴黎形象,他笔下的巴黎,是失落的巴黎,“巴黎是我的故乡,我的天堂,我的地狱,我年迈而脂粉满面的情妇。”莫迪亚诺的写作特色,也是现代艺术潮流衍生的典型,他擅长运用意识流与时空转换,善于运用多重叙事视角,营造出一种悬疑丛生的氛围,他的作品大都带有侦探小说的特色。他没有大视角大格局,而是蜷缩在时代的一角,静静观看来往的人流,他是碎片化写作的作家,他的作品全靠破碎的生活片段或回忆碎片来拼接,但并不影响整体独立的美感。并且,他的语言非常唯美并富有诗意,妙句丛生,他的小说都是诗化的小说,意境隽永,立意独特。 二 我们来读一部莫迪亚诺的代表作《八月的星期天》。它以第一人称叙事,讲述了一个男人对于青春的回忆,小说中的“我”是约翰,是一位摄影师,偶然间来到巴黎近郊的马纳河畔,认识了一个已婚女子希尔薇娅,他们相爱了。希尔薇娅偷走了丈夫的一颗名贵的钻石,跟着约翰私奔来到南方城市尼斯,他们企图将钻石卖掉,远走他乡,却不料遇到了神秘的尼尔夫妇,在不知情间落入了他们的圈套,他们就再也没有再相见。这是一部带有青春迷惘气息,迷雾重重的回忆性小说。 按照小说的文本顺序,首先出现的是尼斯城。约翰在街头邂逅了故人维尔库,也就是希尔薇娅的丈夫,于是掀开了这段往事。但由于《八月的星期天》本身是以倒叙手法讲述,在小说情节中按照时间顺序首先出现的应当是马纳河谷,因此,我们按照时间顺序从马纳河谷开始追溯。 马纳河谷在文本中是巴黎近郊一处风光秀丽的河水浴场,遗世独立,人烟稀少,与世界关联并不那么紧密,就如同伊甸园般独立自在。“我们走出拉瓦莱纳沙滩,在沿着马纳河的大路中间走着。路上没有一辆车,一个行人。阳光下的一切都寂静无声,一篇柔和的颜色。”在马纳河谷的一栋别墅内生活着一家人,美丽的女人希尔薇娅,和他的丈夫维尔库,以及维尔库的母亲。摄影师约翰来到马纳河谷,计划拍一部《河水浴场》的影集,在河边认识了美丽的少妇希尔薇娅,希尔薇娅诚邀他到家中作客,进而认识了他们一家人。约翰的出现,打乱了希尔薇娅本就在苦闷的生活中暗暗骚动的心。“她看我的眼光那么温柔,而且有些异样,我心里一阵激动,预感到今后我们将不再分离。”她本就与丈夫并不相爱,在一次丈夫的家暴后,她偷走了丈夫的一颗珍贵的“南方十字”钻石,逃离了家庭,挣脱了过去的一切,来投奔相识短短几天的约翰,相约一起私奔,两人便一起逃离马纳河谷,二人一路一起逃亡,另觅他乡。 后来,他们逃到了南方城市尼斯。他们坚信,在这里谁也不会找到他们,他们准备将“南方十字”卖掉,开始新生活,却不曾料到这就是祸患的开始。“从我们生活中的这一时刻开始,我们尝到了忧虑和害怕的滋味。这是一种放佛有罪的模糊感觉。心里明白必须逃离,却不知究竟该逃避什么。为了逃避,我们从一个地方跑到另一个地方,最后在这儿,尼斯城,一切都结束了。”在尼斯城,约翰与希尔薇娅过了一段在旅馆中与世隔绝,躲躲藏藏的日子。他们偶然间结识了尼尔夫妇,尼尔夫妇看中了希尔薇娅的“南方十字”,意欲购买。正当交易要达成时,意外发生了。尼尔夫妇将约翰骗下车,用车载着希尔薇娅永远地消失了。这成了一桩悬案,无法解答,他们再也没有相见。多年后,当约翰在尼斯城再次见到维尔库,也没有从他那里获得希尔薇娅的任何消息,她似乎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 三 有趣的是,在这部篇幅很短的小说中,可以找到一个隐藏着的“伊甸园”原型。“伊甸园”原型是一个动态系统,一个整体,这个系统中包含着许多零件,缺一不可。首先需要一个静态的独立的空间,还要有亚当夏娃等人类意象,还要有果子意象,可能是一股生机,也可能带来毁灭。还要有蛇的意象作为诱惑者、破坏者出现,最后还要有全知全能的上帝意象充当制裁者。意象之外,事件链条重点包括蛇的诱惑,偷食禁果,上帝惩戒等。 再一对比,是不是很熟悉?马纳河谷这一处地志空间在这里便是伊甸园的空间原型,它与伊甸园一样,象征着一种表面圆满的状态。维尔库与希尔薇娅是亚当与夏娃的原型,而蛇的出现,打破了伊甸园原本的和谐宁静,导致了伊甸园的解体,在这里,蛇便是约翰。伊甸园生命树上的果子,到了这里,化作了那颗“南方十字”钻石,善恶果象征着智慧,而“南方十字”象征财富,财富与智慧都是人类奢求之物,二者分别在各自的文本中扮演了罪恶的出发点。在这里,原罪不仅仅是情欲,更是人物灵魂深处的忧虑与对生存的恐慌。而等到他们逃到尼斯城时,尼尔夫妇代表上帝出现,对他们进行审判与制裁。 “南方十字”寓意深刻,它就是伊甸园中善恶树上的果子,明媚且诱人。“在我们之前很多人为此拼命,在我们之后将它挂在脖子上或拿在手中的也不乏其人。它将一个世纪一个世纪地存在下去,始终那样冷峻,面对时代变迁和为它而死的人漠不关心。”它不仅仅给亚当夏娃带来了祸患,更是引起了一种与它无关的忧虑“我们的忧虑不是因为接触了这块石头,而是,毫无疑问,来自生活本身。” 伊甸园的隐喻意义一般是指一种美好和谐的乐园由于某种罪恶遭到了破坏,而在这里,伊甸园就是马纳河谷,或是一种原本安定的生活。由于夏娃希尔薇娅无法抑制灵魂的骚动,伊甸园走向了解体。 四 我们可以从《八月的星期天》中希尔薇娅这个人物入手,去解读这个小说背后的深层意蕴。该如何来形容小说中出现的这个神秘的女子呢?她美丽又忧虑,但决不是那种概念化、标签化的冲出家庭束缚,寻找新生,或被欲望驱使的女性形象。简而言之,我觉得有一个最简洁、最贴切的词来形容并概括这个希尔薇娅这个生命的话,那便是忧虑。她的忧虑源远流长,看似漫不经心,实则与作者,与全人类血脉相连。这种忧虑,与生活在当代社会的犹太人一致,自身漂泊无依,却永远在顽强追寻,这里面还有后现代社会全人类的共同困境与共同命运。这种忧虑浑然天成,与钻石无关,与命运也无关,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精神气质。 莫迪亚诺本人便是一位犹太籍作家,因此,从犹太民族的历史文化出发去理解他的作品是十分有价值的。犹太民族根基弱小、精神却顽强、意志坚定,在漫长的民族历史中备受侵略与欺凌,甚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差点遭遇亡国灭种之危机,但哪怕是这样,这个民族却依然没有灭绝。因战乱犹太人常年流散世界各地,却始终对民族信仰矢志不渝,并于1948年复国。这个民族生生不息,不论遭遇多少祸患始终没有从世界上消失。犹太人的家园意识是十分强烈的,因为他们不断地经历着失去家园、重建家园的历史轮回。他们在世界各地漂泊,却依然顽强地寻找着自己的根。 回到《八月的星期天》文本,上述犹太人精神气质中的漂泊与追寻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希尔薇娅对于婚姻家庭的恐慌,对于命运的恐慌,她不断地逃离各种既定的空间以摆脱无法治愈的异乡体验,并且依然不断地追寻着任何她认为有价值的事物。约翰历时七年苦苦寻找着昔日情人,尽管知道难有结果,却始终没有放弃。归根结底,他和希尔薇娅是一类人,也便是莫迪亚诺的“海滩人”。 犹太民族由于自身的民族历史衍生的漂泊感与不断追寻的特质已不仅仅限于犹太民族,而是全人类的共同命运与共同情绪。由于后现代社会对于人的异化,人类的自我泯灭已成为全人类的命题,失去自我的忧虑造成现代人挥之不去的恐慌感,他们不安定、不自信,永远都在逃离,永远都在藏匿,但也都永不放弃地寻找真正的自己。莫迪亚诺小说中描写的主人公寻找自己的历程,也都可以看做是犹太人精神追求的缩影,这也是现代人共同的生命体验。 希尔薇娅并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曾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她甚至也从未反思过自己的命运,但她依然不断地逃离,不断地追寻。她陷入了逃离与追寻的困境,这也同样是现代人共同的困境。约翰也并不知道自己与希尔薇娅之间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感情,他只知道在此刻,尽管他迷茫而忧虑,但却必须去寻找她。莫迪亚诺在这里写出了后现代社会中生活着的人们内心中浓浓的忧虑与自我迷失的困境。

  作者简介:文学硕士,不学无术,沉迷虚无,不动声色的大人,偶尔神经的少女,爱阅读写作,爱悲欢离合,爱一切无功用的美。欢迎关注作者个人微信公众号:紫箫吹栀香

  《八月的星期天》读后感(八):最终败给了生活本身

  以往对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这一称号总是抱以敬而远之的态度,因为笃定地相信内容的晦涩。但是自从看了莫迪亚诺的《青春咖啡馆》后,自然拿起这本《八月的星期天》来竟倍感亲切。

  这本只有157页的小本,看起来一点也不费力。不仅便于随身携带,内容也可以一气呵成读完。从开篇就开始营造的悬念,吸引你不断往后读去揭开谜底,然后你会感慨:啊,原来是这样。但故事本身并不复杂,所以你不得不感叹作者在内容编排上的独具匠心。

  人与人之间有些命定的相遇你不得不相信,你唏嘘缘分的妙不可言,但有时也因此而改变了余下的人生。因为故事编排的目的,我在把整本书看完后又重新回到开头试图把整个过程理顺。相信很多人都会和我一样,充满疑问地不停质疑,到底是怎么回事啊?七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到底希尔维娅是谁?中间又有哪些纠缠离合?各自揣测彼此的意图,想要挣扎着谋求新的生活,最终还是败给了生活。

  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关系总是说不清道不明的谜。在这个故事中也毫不例外。我是一个摄影师,因为和出版商签了协议要拍摄一套影集却不料在拍摄取景的时候偶遇希尔维娅并对她一见钟情。借着拍照的意图和她接近后了解到她已经有了“丈夫”维尔库。他们感情其实并不好,但我也没有太多过分的遐想。

  直到有一天她来找我并带上了价值连城的“南方十字”说与我私奔。“南方十字”是一颗非常珍贵的钻石,据说会给人带来厄运。事实也的确如此。我和希尔维娅逃到尼斯,想要开始新的生活,并且准备把钻石卖出去。一对自称是美国人的尼尔夫妇有意购买,但就在交易的那天晚上,我、希尔维娅、尼尔夫妇准备去嘎纳交货,可我却被尼尔支走买东西。当我从商店出来时,他们三个已经开车消失在茫茫夜色中。后来,报上说他们坠崖了。

  我们以为是钻石带来的恐惧,于是我们逃跑,以为只要逃到了其他地方就可以重新开始,可是逃不掉的命运还是让我们最终分离。有人说这是因为我们带着预示不详的钻石,但是莫迪亚诺写道:毫无疑问,来自生活本身。

  每个人的心里是不是都会有一个曾经夏天的星期天?就像书里最后描写的:“那一年的夏天特别热,我们深信在这儿谁也不会找到我们。下午时分,我们常常沿着路堤散步,挑着海滩上人群最密的地方。然后,我们就走进沙滩,寻一小块空地铺上浴巾。在散发着润肤琥珀油香气的人群中间,我们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孩子们在我们身边搭着他们的沙子城堡,流动小贩从人们身上跨来跨去,兜售着冰淇淋。。。在那八月的星期天,我们和周围的人一模一样,没有任何不同。”

  我们都渴求现世安稳,相知相守,平淡相依,却还是因为这因为那的机缘巧合败给了生活本身。

  《八月的星期天》读后感(九):多少人曾在你生命中来了又去

  #读后感#

  一个为摄影集搜索素材的男人,遇到了一个有男友但感情欠缺的女人,偷情,私奔。女的带着一颗从男友家偷出来的钻石,两人想着到另一个城市卖掉它就能衣食无忧。真的被他们遇到一对夫妇,成为潜在买主,在最后一次来往中,借着一次买烟的空,夫妇甩掉男的带着女的消失在夜里。从此,女人失踪。

  七年后,男人再次回到当初那座城市,遇到女人的前男友,他极力摆脱前男友的纠缠,当前男友真的决定不再纠缠,他又想要去寻找,而一个两天前还在的人也再次无影无踪。

  故事很简单,叙事结构却被安排成一个迷宫,让故事中的人物和读者,在各自的时空中迷失。

  我想,这是一个关于生命中有短暂交集的人们之间的故事。原本没有关系的人,生命轨迹相交汇的时候,无论多么深刻,在分开之后,都成为一片虚空,甚至一个谜。

  人们为什么在一起,好像也没有什么原因,只是大家急着想要开始新的生活。

  人们为什么消失,好像因为厌倦了,好像也是因为急着斩断和过去的联系,还不是急着要开始新的生活。

  如果不是为了在一起,实际上短暂的相遇和消失,也显得并不那么严肃,于是不太需要用心。

  工作的原因,我也经常会在极短的时间段内遇到一些人,从中我挑选出值得信赖的人,聊一些可以聊的故事,交换微信,以期在回到我们所在的城市之后,能够将相遇延续。

  然而,那些共同工作的时间段也好像一个个小的交汇点,当我们走出特定的时空之后,也就代表着我们继续走在了各自的生活轨迹上,我们都在彼此的时空中消失了。

  前几天一架小型水上飞机在上海展示飞行时撞上一座大桥,当时有消息说机上坐的全部都是记者,5人死亡。而就在去年,我也曾在南方乘坐这架水上飞机进行体验,同机所坐的也都是记者。当时我和同去的另一个媒体的女孩很投缘,一路上互相照应。

  回北京后,再无联系。

  看到小飞机失事的报道突然有一种“也许大难不死”的感慨,我第一时间转发给她,然而,剩下的几天里,那个对话框就只有我的那条消息孤零零的躺着。

  直到看完这本小说,我觉得,人生中莫名其妙的来去太多,我们记得的,或许不是别人记得的。故事里的男人7年后还在追忆,可他也许早被别人忘记了。

  《八月的星期天》读后感(十):蝴蝶博物馆

  “那一年的夏天特别热”,在结尾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才感到回忆可以让过去离我们那么近。

  小说围绕着一颗名为“南方十字”的钻石展开,讲的事情跟《青春咖啡馆》有些近似,仍然是叛逆不羁的女孩子的不幸命运。比起《青春咖啡馆》,这部小说的可读性更强些。扑朔迷离的情节,充满暗示的文字,让人猜测、联想。

  有一部波兰电影叫《灰烬与钻石》,电影名出自一首波兰诗人诺尔维特的诗——

  犹如火花

  从你身体里崩发出来

  四散纷飞之时

  你也身不由己的燃烧

  本想寻觅自由之身

  却命定一切拥有变成失去

  只剩暴雨和灰烬

  然后永坠深渊

  昏迷不醒……

  永远胜利的时刻

  在灰烬底部的深处

  闪烁着光芒

  那是残留下来的钻石

  这可能和作者同时参与电影编剧的身份有关。电影中的那首诗是刻在一处废墟的石壁上,这倒叫人不由得想到加缪,而这部小说也是充满了极简主义风格,篇幅短,语言简约。

  看过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三部小说后,最大的感慨就是想起了托马斯·特罗斯特罗姆的《记忆看见我》。《青春咖啡馆》里的那道“黑暗之门”不但让人记起特罗斯特罗姆的《挽歌》,记起的还有爱尔兰诗人希尼的诗集《进入黑暗之门》。也可能是在西方,“黑暗之门”是个很通常的意象,描写过的诗人不止所列举的两位。不过这部小说读过之后,倒是想起了特罗斯特罗姆的那首《途中的秘密》:

  我站在一间容纳所有瞬息的屋里——

  一座蝴蝶博物馆

  当合上书后,再次打开,看见小说开首的那句:“终于,他的目光和我的相遇了。”所有的感受,怎不是托马斯斯特罗姆诗中所描写的呢:

  日光洒在沉睡者的脸上

  他的梦变得更加生动

  但没有醒

  黑暗洒在行人的脸上

  他走在人群里

  走在太阳强烈急躁的光束里

  天空好像突然被暴雨涂黑

  我站在一间容纳所有瞬息的屋里——

  一座蝴蝶博物馆

  但太阳又像刚才那样强大

  它急躁的笔涂抹着世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