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僧侣与哲学家》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僧侣与哲学家》读后感10篇

2018-06-23 20:09: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僧侣与哲学家》读后感10篇

  《僧侣与哲学家》是一本由让-弗朗索瓦•何维勒 / 马修•理查德著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9.00,页数:34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僧侣与哲学家》读后感(一):这才是高质量对谈应有的模样

  《僧侣与哲学家》是法国哲学家让-弗朗索瓦•何维勒(Jean-Francois Revel)与自己出家为僧的儿子马修•理查德(Matthieu Ricard)之间关于哲学和佛教的一场对谈。

  问答采访式的文体颇有些辩经的意味。至于谈话的内容,由于涉及精深玄妙佛法,我不敢加以评述。

  ——不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大放厥词是藏拙的基本原则

  我只想总结一下这场高质量的谈话呈现出的特点

  01

  牢靠的对谈基础

  ——彼此足够了解

  马修生于1946年,父亲是哲学家,母亲画家

  在出家为僧之前,他师从诺贝尔生物医学得主弗兰索瓦•雅各布(Francois Jacob),是一名从事细胞遗传学研究博士

  1967年他去了一次印度,在那里遇到了著名的西藏精神大师。在获得细胞遗传学博士学位后,1972年,马修成为一名佛教徒,永久定居在喜马拉雅地区。目前,他是一位僧人,也是国际畅销书作家翻译摄影师

  这场对谈发生在1996年,此时弗郎索瓦已与儿子阔别24年。基于马修出家前的教育经历父子智识相当,水平不分伯仲,有能力在同一个认知层面上进行谈话。

  ——适度陌生感。

  陌生感带来好奇心,但过度陌生又会失去对谈的基础。

  从这场对谈可以看出,马修对西方哲学体系有基本的了解。父子二人在关于哲学的领域可以自由过招,游刃有余

  而弗郎索瓦对佛教的了解还在未入门阶段,涉及到佛教教义问题,马修必须时不时被父亲打断,来讨论最基础的问题。

  当然,对于同样未入门的读者来说,正合心意,借弗郎索瓦之口问出自己的问题。

  02

  深入沟通的对谈氛围

  尽管这是一场平等的对谈,但看得出弗郎索瓦是谈话的主导者。

  大多数时候,他是采访者,是代替读者提问的人。他要最大限度保证所提问题的有效性,保证马修在回答中提供足够的信息量。

  此时,他采用的主要方式是聆听、理解、探询,甚至是尖锐的质询,促使马修层层深入地对佛教进行剖析。

  从另一个角度,他又是马修在对谈中的“对手”。

  他与马修展开讨论、辩论针锋相对步步为营,在往来之间把话题引向深入,展示两种迥异观点之间的碰撞和交锋,亦或是融合

  当然,这些都得棋逢对手。

  马修的回答是这本书的精髓

  渊博知识和对佛教的深刻理解,让弗郎索瓦使出的每一招都能得到马修超值的回应

  马修的回答既不说教,也不妥协。求同存异、以退为进、以攻为守,招式大开大阖,优雅从容,金句频现,修行人气度展露无遗。

  03

  对自己偏见的觉察

  对谈生于差异,也容易死于差异,除非双方能很好地保持对自己偏见的觉察。

  父子俩在各自的领域里都是专家

  很多时候,专业知识既能成为获取其他领域知识的利器,也会是最大的障碍

  只有把自己的先存之见和固有理解倒出来,成为一只空杯子,才可能映照出对手那些异见里闪烁的光芒,把对谈进行下去。

  不过,囿于基础世界观的差异,做到这一点殊为不易

  对谈中的弗郎索瓦和马修也往往困在自己的经验里,让一些观点的辩论失去着力点,变得空茫。

  04

  简明易懂表达方式

  如果纯粹理论上来探讨哲学和佛教,这本书想必会十分枯燥,也会降低双方对交流内容的理解程度

  因此,父子二人把关于佛教的讨论放进了哲学分析科学研究、心灵探索范畴,并将佛法的教义与死亡、暴力、教育、责任环境、创新等关乎你我凡人福祉的主题关联在一起。

  即使你对佛教一无所知,基于对这些现实主题的了解也能明白马修的逻辑

  弗郎索瓦喜欢使用自己熟知的哲学分析方法,去理解和解释马修谈到的佛教。

  而马修擅长运用各种比喻,来解释佛法修持这种难以言表的知识。

  在回答弗郎索瓦“科学研究和心灵探索可以兼顾”时,他说:

  “一个人没有办法脚踏两条船,也没有办法用一根双头针缝衣服。”

  在谈到心灵研究带来的成就感时,他说:

  “你感到自己像是一支箭,直直地飞向靶心,每一刹那都那么珍贵,每一刹那都使用到最佳的状况。”

  在谈到自我的空性时,他说:

  “在轮回项链之中,并没有穿过珠子的线。”

  这种明喻和隐喻的表达方式广泛运用于各种佛教普及书中。

  《正见》、《西藏生死书》里都有各种范例,《悉达多》则本身就是一出隐喻。

  仔细想想,佛教的世界观与现代科学奠定的世界观完全不同,要向没有直接体悟经验的科学人解释佛法,除了大量用比喻、讲故事,还真没有更简单明了的方式了。

  当然,对于这种表达方式所导出的结论,弗郎索瓦是拒绝的。因为从科学的角度,不能被实验验证的理论都算不得真理,这些比喻也仅仅是比喻,不可能是真实

  父子二人的问答非常生动,读起来代入感很强。

  大多数时候,我觉得我是作为哲学家的父亲,感性认可马修的说法理性上觉得不可思议,最后还是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

  虽然马修并未说服我,但正如宗萨蒋杨钦哲仁波切在《正见》序言中所说:

  “即使来生存在,业报也不存在,即使你的目标只是满意和谐的此生,佛陀智慧还是可以帮助你,或至少对你无害。”

  推荐一读。

  至少,可以学到怎样进行深度交谈。

  《僧侣与哲学家》读后感(二):非常受益

  非常受益。替我理清了西方哲学的发展脉络,以及佛教的主旨。父亲的观点是,西方以推动全人类发展的西方科学实证和人文主义更能增加人类福祉,佛教只能作为一种心灵哲学辅助人类的个体道德进步(父亲认为开悟不能被实证,只是个体经验,所以非常怀疑真实性,但认为知行合一的心灵哲学正是西方哲学发展到近代后丢失的);而儿子的观点是佛教就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真理,因为佛教认为只有个体认清“自我”并不存在这个绝对真理(人的痛苦是对表象世界的执着产生,所以才会有嫉妒、憎恨、愤怒情绪,只有放弃“我执”,才能解脱),那么世界就会因为每个个体的改变而改变(儿子认为个体经验也是实证的一种,只不过西方只认科学实证(可复制),但非洲部族人也无法相信现代的科学发现,所以谈论的对象必须有一个共同的心理架构。)

  从人类的整个历史发展进程来说,我觉得我认同佛教的理念,但如果只看短期历史,佛教发展这么多年,如果证悟的人确实在在轮回转世,普度众生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观察到的获得证悟的人应该更多才是,但并没有(当然也可以解释为佛教在近代东方社会的式微,也许西藏那边就很多);或者证悟的人仍有可能在意识河流中跌落,回到 “业”的轮回。

  总的来说,我感觉一个人如果能坚持对某个理念或信仰信心,就会更容易获得快乐

  《僧侣与哲学家》读后感(三):对话鸿沟

  挑书的时候,乍一看,是五星的选题。

  可惜,父与子的对话,从形式上不大符合我个人的阅读习惯。当然,对话体也有好处:问题聚焦导向;如果双发都充满诚意,可以演绎出理论的核心争点。

  苏格拉底的思想,不就是通过对话加以展现的吗。

  可是,对话体的应用,个人觉得,比较适合于譬如说教、理论间的桥梁建构亦或是思想争鸣。后者有一个要求:对话双方对于对方的思想了解得比较深入。

  以此来考察此书,书中的父亲,至少作为一名跨学科对话者,是不太合格的。

  首先,书中父亲采取了比较敌视儿子——对话的另一方——的态度

  其次,书中的父亲对佛教的宗教视野以及哲学视野了解得太少,加上第一点原因,于是让人感觉二者不是在对话,而是在争辩。这也就是我题目中所说的“对话的鸿沟”了。

  那么,作为佛教徒的儿子,他的思想如何呢?

  可惜,许多观点并没有深入下去。而且有一种以偏概全嫌疑——譬如,动辄说“佛教观点是”云云,然而大小乘之别鲜有提及。即便从宏观角度论述,也应当增加更多的论据。因此在话语形式上,作为对话者一方的儿子也是不大合格的。

  那么,是否意味着此书不值得一看呢。

  个人以为,对这个话题思考比较深入的同学可以跳过这本书了。

  如果比较感兴趣这个话题,这本书倒是不错的一个引导

  《僧侣与哲学家》读后感(四):教授东方哲学的教授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个感觉,老哲学家真是西方哲学达人,几乎所有他儿子叙述佛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老人家都在西方哲学和心理学体系里找到了相关、相似相同的说法,斯多葛派、柏拉图、斯宾诺莎等等,不止罗列一番,而且脉络清楚,甚至西方哲学之所以与心灵实修分道扬镳,从而与东方古教走了完全不同的方向,其背后的更深层原因,都有所涉猎,所以我跟朋友推荐说,如果有人要做东西方比较哲学研究,这本书大可做索引。

  看这本书第二个感觉,让我非常惊讶遗憾,尚‧方思華‧何維爾(赖译本,大概台湾这么翻译的)让.弗朗索瓦.勒维尔(陆译本,大陆译法),对话时应该90多岁了,研究了一辈子哲学,对西方哲学体系如数家珍信手拈来,然而,对东方哲学却如此陌生,我很怀疑,老爷子在对话之前是否试图去了解过过东方,哪怕看过一本东方哲学教科书,也不至于对儿子的叙述如此陌生,可以做个反方向的对比中国任何院校东方哲学本科毕业学生,不可能不知道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如果是教授东方哲学的教授,那么就一直到什么康德、马克思乃至近现代的西方哲学著作,都要通读过。所以西方看东方,与东方看西方,是完全不同的,书中父子对话的视角,基本是西方人的,有些猎奇,有些包容,有些赞叹,但基本上是:我知道了。

  《僧侣与哲学家》读后感(五):赖声川:《僧侣与哲学家》译者

  赖声川/文

  当自己爱子养到二十几岁,拿到生物学博士学位,正要展开充满各种辉煌可能性人生时,突然有一天,他告诉你,他要出家,而且要到遥远的喜马拉雅山,你会做何感想

  法国著名哲学家及政治评论家,法兰西学院院士尚·方斯华·何维尔,就碰到这个人生中极为特殊难题。他的儿子马修在诺贝尔生物医学奖得主老师教导下,以极优异成绩拿下博士学位,已经开始走向生物学界革命性的突破,突然之间,他决定放下这一切,放下他灿烂家世(除了父亲之外,母亲是艺术家舅舅是世界著名的探险家),到遥远的国度,披上袈裟,剃发为僧。

  佛教……西藏……印度……尼泊尔……藏传佛法……金刚乘……喇嘛……我们可以想像二十多年前,这些名词对一位西方哲学家是多么的陌生而遥远。但是尚·方斯华必须面对,因为他儿子走了,去这些遥远的地方,迎接这些陌生的事情

  马修当年的决定,并不是因为他遭遇到什么不如意困境简而言之,他看到另外一种生活的可能性,一种充满意义,令他振奋的生活方式。

  从小,因为他父母关系,他有机会接触各种著名的思想家艺术家,包括超现实大师布列东、音乐大师斯特拉文斯基、舞蹈大师贝夏特等,而他研究所指导老师就是诺贝尔奖得主贾克柏。马修如果想在世俗中走完人生这一遭,成绩必定是可预期优秀、灿烂。但马修却说: “我一直有很多机会接触许多极有魅力人士。可是他们虽然在自己的领域中都是天才,但才华未必使他们在生活中达到人性完美。具有那么多的才华,那么多的知识和艺术性的技巧,并不能让他们成为好的人。一位伟大诗人可能是一个混蛋,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可能对自己很不满,一位艺术家可能充满着自恋的骄傲。各种可能,好的坏的,都存在。”(第一章)

  在接下来的二十多年光阴里,这一对父子各自在选择的领域中努力。尚·方斯华编辑法国最具影响力周刊、写书。他所撰写的知识性论述成为世界性的畅销书籍。评论现代民主体系的《没有马克思、没有耶稣》早已成为现代政治评论的经典之作

  而马修在同样的二十几年之后,交出了一份迥然不同的人生成绩单。闭关、修行,有十二年光阴,他朝夕跟在本世纪最伟大的藏传佛法老师之一:顶果·钦哲仁波切的身边,直到钦哲仁波切一九九一年圆寂为止。自己也出版了许多本佛法书籍的翻译本,而他与生俱来的艺术才华并没有浪费:多年来,马修用他的摄影镜头捕捉他周边经常令人不可思议的人与物,拍摄喜马拉雅山区以藏传佛法为中心的生活及祭典。记录他老师钦哲仁波切的摄影作品《证悟之旅》,前几年以精装本问世,颇受好评

  法国媒体一直对这对父子保持好奇而不解的眼光,无法了解尚·方斯华和他出家儿子之间的关系,甚至有报道传出父子之间二十多年来断绝了关系,未曾说过话的谣言。

  于是出版家安排了一次父子对谈,让两人开怀畅谈,讨论当年马修离家的原因及心情、讨论他们定义中的生命意义、东西方哲学的异同、西藏的命运、人类的未来……这些对谈成了这本《僧侣与哲学家》,是一次极富感性的理性对谈,两位知识分子之间,一对父子之间。

  至于为什么是我翻译这本书,简而言之,是马修指定的。这并不意味我把这次翻译工作视为一个好朋友拜托而做的事情,反而以极大的热诚拥抱任务,投入翻译工作。我和马修认识多年。虽然我没有马修的良好因缘,可以和钦哲仁波切朝夕相处十二年,但仁波切圆寂之后,有一次马修到台湾来,在我们家住了一段时间。几年前,当马修的摄影作品《证悟之旅》在美国出版,他曾邀请我帮忙出版中文版。可惜因为牵涉到摄影作品印刷问题,无法与原出版商谈妥合约事宜。

  去年,《僧侣与哲学家》出版了,马修透过先觉出版社的同仁表示,希望我帮忙做翻译工作。虽然我曾任专业翻译,但佛法的翻译是另一种挑战,对错差距可能造成一位修行者在修行上的偏差,责任非常重大。

  因为我有太太丁乃竺在身边,就不担心这方面的问题。事实上,没有她的帮忙,仔细校对,这本书的翻译是无法完成的。另外要感谢藏语顾问张惠娟女士,以及帮我整理稿子的戴若梅和仇冷。

  翻译过程中,我和马修一直通电子邮件,有一次,我跟他说:“不知为什么,我感到你‘指定’我翻译这本书是非常有意义的,我感到这和我们跟钦哲仁波切的缘分有关。在他这一生中,你完成了你和他之间的缘,可惜,他在世时,我只是开始意识到我的缘。” 马修回复说:“是的,真奇妙,在一方面,钦哲仁波切一生中所织出的关系,到现在仍然持续的在开花!”

  《僧侣与哲学家》法文版出版后,已翻译成二十几种语言,影响甚大。它像是一座搭在东、西思想落差之上的桥梁,用聆听的、容忍的、温和的方式疏通双方,让东、西方人各自照镜子,看看自己,看看我们这个世界,这个时代。

  中文版出版前夕,我旅行到印度菩提伽耶,佛陀证悟之地,与马修相会,并参加一次研习会。从台北一路的飞机上,我仍忙着做最后的校阅。进德里机场,过海关时,在拥挤的队伍中,我吧旁边站了一位法国女士。我惊讶地发现,她手上的正是《僧侣与哲学家》法文版。想他招手,取出我包裹的英文版和中文译稿给她看。惊讶之余,我们互相会心的微笑,彷佛明了彼此从此书中所得到的深切收获。但愿中文版读者能够得到我在翻译过程中所得到跟感受到的一切。

  《僧侣与哲学家》读后感(六):Amazing book with practical insights

  Amazing insights in Buddhist sutra. We can tell obvious inflicts between understandings of classic philosophy and Tibetan Buddhism. What is promising and attractive is that both the philosopher and the monk keep an open mind toward the oriental doctrine and try to decipher the mystery with an open mind.

  With the philosopher asking and the monk explaining, the insights are provided from a practical perspective. At least, it unveil the mystery and let the laymen try to understand the role that Buddhism played in real life. Stepping down from the sacred place, the monk bring the religion into real life.

  The only bug is the translation. Obviously the translator is a laymen of Buddhism. He is unable to convey the meaning accurately and precisely. Although being a good friend of the monk, the translator did distort some part of the original information.

  《僧侣与哲学家》读后感(七):宇宙越看越像一个伟大的意念

  多年前,天资聪颖的马修拿到生物学博士后,毅然放下一切,到遥远的国度披上袈裟,剃发为僧,从此闭关、静休,跟随心灵导师;他的父亲,一位著名的政治评论家和哲学教授,对儿子突然的转变和离去极度失望而又不安,却又不得不接受。二十年后,他们重逢在尼泊尔的加德满都山上,倾心交谈,分享哲思。宗教和哲学,科学和智慧,唯物和唯心,生命和死亡……一对父子,一位西方哲学家和一位佛教僧侣,展开了思维的碰撞。

  感触很深的是书中对科学和哲学(或宗教或智慧)的谈论。科学研究可以解决生命最基础的问题吗?我和作者一样持否定态度,科学家们就像沙滩拾贝的孩子,只能参透一二真理,却无法猜透世界的全貌,也无法看透生命的本质。有些真知也许本就在所谓的科学范畴之外,即无法用实验验证,只能用心灵感悟。哲学盛行的年代,大家沉思辩论关于生命、世界的真谛和智慧,并衍生出天文、物理等科学,但之后,哲学逐渐放弃了提供智慧源泉的功能,而其衍生出的科学被摆上了主位,仿佛只有实验和实证才能证实些什么,那些内省、心灵转化和修行已无他用。“智慧的根据不是科学印证,科学印证也不导向智慧,两者存在,永不可缺,永远分开,永远相称。”

  书中对于世界本质、物质和意识、因果律的讨论也很精彩,佛法认为的现象本质是空性, 现象界是一个永远在改变的,无法抓住的流动体,外在大世界不可能有任何固定的真实性,这种理论力图减轻对现象实体的执着,以及对个别自我的执着。“宇宙越看越像一个伟大的意念,而不像一部伟大的机器。”这句唯心主义甚得我心。

  我喜欢更多的从哲学角度看这本书,因为佛教本身也可以看成一个哲学体系,但此书显然提供了更多的视角和思维,能引起读者对诸多问题的深入思考。

  《僧侣与哲学家》读后感(八):痛苦来源于无知

  人很多时候,对很多东西不明白,最大的原因,也许来源于无知。

  以前,我对藏传佛教的内容,特别感兴趣,但是一点儿都不了解,而且,认为,在你不知道一个事情的本质内容时,没办法去单纯的信仰一个东西,否则就是迷信。正如安德烈·米高曾在《佛陀》(Le Bouddha)一书中所说:“当信仰离开理性,就变成了迷信,当信仰背叛理性时,更甚。但当信仰与理性合并的时候,就能够防止理性变成一种纯粹知识性的游戏。”所以,只有在理性分析和认知的情况下,才有可能真正的相信一个东西,这个东西不仅仅是宗教或哲学。

  后来,和一个藏族朋友聊到这些。他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个猎人,去森林里打猎,却不小心被自己设置的捕兽的陷阱弄伤了,生命危在旦夕。这个时候,他只能去看医生,那如果他在看医生前,要把医生的各种治疗方法全都弄清楚之后,再决定治疗与否,也许,时间就来不及了。信仰,就像这回事儿,有时,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了太多的问题,这个时候你只能看医生。在某种程度上,信仰就是医生,等你了解了各种方法,再决定如何取舍的时候,也许,你已经病入膏肓了,治不了了。不过,对我们来说,与其说是信仰,更不如说是一种直接经验。我从小就经历了很多用理性论证无法证明的事情,比如说我的某个舅舅是转世活佛,他能说出很多他前世的事情等等,诸如这些,我们都觉得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所以,有时候,可能不太会用辩证思考的方法考虑太多。

  然而,对大部分没有直接经验的人来说,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辩证的方法去分析了解一件事。《僧侣与哲学家》就是这样一本书,从各个角度来认识佛法究竟是什么。对话双方,父亲是哲学家,儿子拿到生物学博士后,去印度成为一名修行者。二十年后,两人就什么是佛法展开了一场对话,从苏格拉底到康德,从古代哲学到现代物理学,通过层层讨论,僧侣马修给我们了一个有关“佛法”的辩证的认识。

  佛教里面所为的“轮回”,绝不是某一种“个体”附身在另外一个个体上,也不是一种心理转换,因为没有所谓的“灵魂”。如果我们坚持要用“个体”来思考这件事,而不是用“功能”和“持续性”来思考,根本无法了解佛教中关于轮回的概念。通过许多次转世所留下来的并不是一个“人”的身份,而是一种被培养出来的意识流。佛教谈的是存在的连续状态。轮回,是意识的持续性存在的证明。

  根据佛法,意识和它暂时连接在一起的身体是互动的。死亡之后,这个意识河流持续着,在每一次生和每一次死之间经历着不同层次的存在。物理学中提到能量不灭的原理:能量既无法被创造,也不会消失,只是被转换。同样的道理,每个生命都有一个持续状态,意识的潮流是会改变的,就像是河水可以被污染或者净化。通过转换,一般生命的混乱状态能够转成为佛陀的觉醒状态。

  “涅槃”并不是一切的毁灭,而是对一切事物本质的最终认识。

  痛苦是无知的结果,而最根本的无知,就是相信现象界的实在性,相信一个自我的存在。成佛的意义,是对事物究竟本质的觉知,不是一种重新建立,而是一种发现。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是一个净化的过程,净化那些并非固有但却把我们深层本性隐藏起来的东西。

  轮回和涅槃是要发现自己内在究竟的智慧。目的不是要离开这个世界,而是不再被它奴役。

  所谓的“婆娑世界”,也就是“存在世界的恶性循环”,是有无知撑起的,是一个痛苦、散乱以及混淆的世界。我们永无止境的在婆娑世界中游荡,被我们行为的力量,也就是“业”所带动。“业”跟一般所谓的“命运”相当不同,它就是我们行为的结果,并没有任何力量迫使一个生命以某一种特定方式轮回,除了我们的行为模式所累积的力量。而“行为”包括所有的意念、语言和作为,不论是正面或反面的。可以相当于善与恶的概念,但不是绝对的概念。我们的意念或行为被视为善与恶,应该根据他们背后的动机是为了助人还是害人,也应该根据他们的结果是否造成了我们和他人的快乐或痛苦。

  佛法最后的立场是“中道”:世界并不是我们心的投射,但它也不完全独立于我们的心之外,因为要谈论一个特定的、固定的现实,独立于任何观念、心理过程,或者观者之外是没有意义的。这之后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现象通过一串相互依存的原因和状况的过程而现象,但没有任何东西是自己存在的。

  这些佛法的基本概念,或许,我们通过各种途径都能了解,然而,通过辩正讨论的方式,才能认真去思索,它讲的究竟是什么。

  《僧侣与哲学家》读后感(九):宗教与哲学的对话

  一位父亲,哲学教授,法兰西学院院士,政治评论家。

  一位儿子,师从诺贝尔生物医学奖得主,以优异成绩获得博士学位,后移居印度,从此二十年来过着僧侣生活。

  一场父子时隔二十年的重逢与对话,道出许多引人深思的话题。

  哲学家父亲不理解,从小受到理性与科学熏陶的儿子,怎会跑去一个东方国家,成为一个宗教的信徒?他理应是世界一流的科学家,一个知识界的精英啊!

  儿子的回应很简单:“我一直有很多机会接触许多极有魅力的人士。可是他们虽然在自己的领域中都是天才,但其才华未必使他们在生活中达到人性的完美。”而某一天,当二十几岁的马修去往印度,见到了一位他认为散发着完美圣人光芒的人——康居仁波切,他的人生轨迹就此改变。

  父亲疑惑, 为什么选择佛教而不是其他宗教?为什么科学和哲学不能代替这种选择?儿子回答,佛教中含有一套“心的科学”的方法,经过无数世代的检验证明有效,这是一种科学,一种哲学,也是一种宗教。

  沟通和对话,让彼此分隔的心灵寻找到可以互相理解的契机,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正因不易,当人们为此努力时,沟通才更显珍贵。

  《僧侣与哲学家》读后感(十):疑问

  1.对于意识的解释,神经生物学家认为是一元论,意识只是物质的产物。而佛教理论中认为意识就是存在的,而不会从属于物质或者身体。在看完二者各自的解释以后,我更愿意相信神经生物学家,而不是佛教理论,虽然二者我都只是听说,而并未直接经验到,但我毫不犹豫的愿意相信神经生物学家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从小被科学这一套洗脑长大的吗?但是科学那一套告诉我,如果我怀疑,我又有条件,我是可以自己做实验去验证的,佛说意识是独立存在的,佛怎么验证的呢?我又该怎么验证呢?所以我不相信佛的说法,真的不是我的偏见,而是我需要切实能验证的东西,假如那些科学家说了谎,重复实验便可以验证,科学提供了这样一种渠道去对自身理论提供证伪。那假如和尚说了谎呢?明明没有体验到XX,却说我体验到了,然后用了一堆神乎其神的比喻来形容这种体验的绝妙,我就该去相信吗?没有渠道能让我验证他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就算这种欺骗是“戒”,那我相信一种理论为真就完全建立在我对他人人品的信任上了。。。这个真的不会不好吗?

  2.为什么我会执着于相信可验证的东西?

  3.佛教强调要去除痛苦,这样就没有痛苦了,可这样算不算是对快乐或者平静喜悦的贪爱呢?不是要对痛苦和愉悦以及所有情绪都保持平等心吗。。。不让痛苦快快离去,也不贪求愉悦能长存不是吗?如果痛苦就是痛苦,来了就是来了,为什么我要把它彻底去除呢?或者我理解的喜悦和人家完全不是一会儿事儿?

  4.书中的儿子提到,见到仁波切的时候,他们之间并没有说话,就是在他面前打坐,单纯的反省自己,同时他体内散发出来的那种深度,力量,平静和爱,让自己的心慢慢打开。说的很玄,但是这一点非常打动我,我最近无脑的觉得人有一种自我纠正能力,和自我愈疗能力,平静和爱是这种自我纠正和愈疗的必要条件,而且慈悲和爱是可以传递的,这种传递是指他人平静与爱的状态是可以带动其他人的,接近一个平静慈悲的人,是可以被他的状态所感染的。只要能平静的坐下来,带有慈爱的审视自身,总能从中治愈和成长。。。

  .为毛我感觉爸爸更厉害一点。。。当然他懂得很多,很多时候我都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也不是因为我更相信科学,而是因为在这位父亲的身上,我感受到了一种作为人类自身对世界认识的局限的谦卑,但并不放弃了解的精神。在儿子身上就感受不到。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