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6-23 20:16: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经典读后感10篇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是一本由【美】赛西•高夫 / 戴维•托马斯 / 梅丽莎•切瓦特桑著作,新世界出版社·阳光博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页数:24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读后感(一):孩子 请让我们一起成长

  大家都知道,蝴蝶的前身是毛毛虫,在化身美丽的蝴蝶之前,毛毛虫需要经历5次全身蜕皮,最后,它需要从比自己身体小很多的洞中钻出,通过挤压,让翅膀充满血液,来达到飞翔目的。毛毛虫作茧自缚,这是一次重生,也是一次成长。而我们有机会为人父母,也是一次重生,因为这是一次我们可以彻头彻尾改变自己的机会。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这本书就告诉我们,我们之所以为人父母,并不是为了去改变孩子,而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如何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当然是在养育过程中不断的去改变自己,从而让自己成长。

  在《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这本书中,作者告诉我们养育孩子的过程,就是我们彻头彻尾的改变自己的机会。本书是由美国三位著名的心里咨询师赛西·高夫、戴维·托马斯和梅丽莎·切瓦特桑一起编撰而成,这三位咨询师有着丰富的咨询经验,书中他们用了许多案例故事告诉我们:父母在养育的过程中,需要突破三重困境实现自我成长,这三重困境分别是: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学会成长。

  一、认识自己:你是主动型的父母,还是被动型的父母?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作者告诉我们,因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参与不同,父母们被分为了两类:主动型父母和被动型父母。主动型的父母,对孩子的需求保持高度敏感积极参与孩子的成长,始终与孩子保持强大精神纽带。而被动型父母的教育方式刚刚相反。

  怎样来区分你是主动型父母还是被动型父母。来看看我们的养育方式,就可以轻易的分别出。

  对于孩子的成长,如果你的心中充满了爱,证明你主动型家长,如果你的心中充满害怕,证明你是被动型父母。如何来分辨爱与害怕,比如,你的孩子要去上大学,看到孩子的成长,你认为这是孩子已经长大独立开始,这就是心中充满了爱;如果你担心他能不能适应大学生活,终日落泪,这就是害怕多于爱。

  主动型的父母教育孩子从孩子的成长需求出发,被动型的父母教育孩子是为了满足童年的自己。主动型的父母会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而不是自己的延续附属品,会看到孩子成长的需求;而被动型的父母,往往看不到孩子自身成长的需求,他们给予孩子的是他们自己认为重要且需要的。

  主动型的父母可以接纳孩子的情绪,被动型的父母,教育孩子往往夹杂着自己的情绪。比如工作一天,你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看到了满地的玩具,这个时候,孩子又把一块积木用力的扔到了地上,你愤怒无比,开始发火,这是被动型父母。主动型父母会让自己先平静下来,再来问问孩子:为什么玩具会洒一地。主动型的父母就事论事,被动型的父母很容易被自己的情绪带着走。

  二、如何来改变自己

  成为主动型的父母,是为了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拥有更多的主动权,而不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这本书为父母们提供的建议是:为孩子传递正确价值观建立良好亲情关系;学会真正的鼓励孩子。

  为孩子传递正确的价值观,是我们为人父母的必修课,这是孩子们迈入社会基石。而作为父母们需要知道,不同阶段的孩子,我们需要为其传递不同的价值观,这就需要家长们了解孩子在不同时期的发展需要;了解男孩女孩心理特点的不同;需要家长们对传递出的价值观以身作则。家长们需要不断的学习、仔细的观察,并且始终如一坚持原则

  在养育的过程中,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养育的基础。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家长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尝试。可以试着从孩子的角度去看待人生,这会让家长明白孩子许多不可理解想法,减少亲子矛盾;也会让家长放下家长的架子,来更好的和孩子互动,来提高亲子质量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家长们还需要积极的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首先要学会沟通与倾听。沟通的难点在于如何开始,倾听的难点在于家长需要注意孩子发出的信号,这要求家长真正的需要融入到教育中,而非一味的去指导孩子。其次,家长们需要学会适时的缺席孩子的人生,让孩子们看到父母们也有自己的生活,让他们明白父母和子女都是依靠且独立的。

  什么是鼓励,鼓励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父母们通过仔细观察之后才说出的。看似简单的鼓励,难就难在我们为人父母,总是喜欢高高在上,总是习惯于为孩子们提出建议。要学会真正的鼓励,先学会放下身段,换位思考,以平等视角去观察孩子,适时的给出赞美

  如何鼓励孩子,作者给出了几点建议:

  1.多看孩子长处

  2.多给孩子机会,让他们参与

  3.帮助孩子一步步实现目标,帮他们庆祝

  4.和孩子交谈,共同面对他们的恐惧

  5.学会和孩子说“对不起”和“我爱你

  三:真正的成长,是我们可以看清真相

  作为父母,需要改变,更需要反思总结。如何来判断在为人父母的道路上,你是否在成长,来看看,你是否总是被下面的六个问题困扰

  你是否总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是否心理总认为孩子是讨厌你的;总是焦虑自己是一个人应对孩子;试过所有的教育方法,却总是屡屡的失败;总是质疑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有问题;总是很消极怀疑自己的能力不够

  事实上成熟的父母可以轻松化解以上六个问题。他们不会老拿自己的孩子去比较;对于孩子的讨厌,他们会从自身寻找问题;当自己一个人应付不来孩子的教育问题,成熟的父母会试图寻找其他人的帮助;他们明白对于孩子的教育需要持之以恒,而不会焦头烂额;从来不会质疑孩子,相信他们需要经历风雨;他们自信,不会总是时时怀疑自己。

  由此看来,养育的困境并不在于孩子的教育有多难,更多的问题在于为人父母,我们是否和孩子一起在成长;是否有放空心态,愿意从零开始接纳;是否可以坦然面对自己身上的弱点。正如希拉里·克林顿所说:我第一次做你的母亲,你第一次做我的女儿,让我们彼此关照,共同成长。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读后感(二):孩子,谢谢你让我看到更好的自己

  当看到“我们教育孩子,往往不是因为爱,而是出于害怕。”时,我的心为之一颤。以前不愿意面对的感觉,被如此真切地提出来,内心瞬间的空白感,真的无法描述。——这就是翻开《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第一页时给我的感受。——血淋淋的真实,但是却让我警醒。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读后感(三):母婴市场越来越火热

  其实这本书里说的很多内容和原则,做父母的,或者说年轻人都知道,但了解的不具体详细系统,但是尽管根深蒂固在心里,可当孩子一哭闹的时候便会忘得一干二净。比如坚持责任与原则,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态度及应对方法等等,本书中讲述的非常完善,而且能看出美国人的教育思路,非常果断、独立和清晰。这让我想到国庆节带亲戚孩子去医院看病,除了我家是我一个人带去,其他孩子都是全家人爷爷奶奶爸妈妈一起上阵,人越多孩子越哭闹,还有小朋友等待室里不停的打奶奶。其实没有父母不懂正确的教育,不想要一个乖巧懂事的孩子,但说和做,永远是两回事

  随着国家二胎的开放,母婴市场越来越火热,而亲子教育虽然也市场广阔,但大多数的父母依然愿意花着极高的费用送进各种培训班亲子班,而在家里却做着另一套教育。比如亲戚的孩子在我家玩的时候,我用耳语跟孩子说说姑姑姑父在睡觉,你小点声哦,孩子很乖巧的明白了。但过一会儿听见他爸爸高声哈哈哈哈,很快孩子就忘记了小声说话的事,也跟着大声说笑。我叹了口气,谁说孩子不是一面镜子呢?你高声讲话不顾及他人,就别要求孩子能想得到,你什么样,孩子就什么样。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读后感(四):第一次当你的父母,请多多指教。

  电视剧《小别离》一度占据了电视荧屏的榜首,里面有首纪伯伦的诗也因此大热,“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诞生的孩子。”一首诗能引发热议,也正说明了子女成长触动了国人敏感的神经中国人对子女成长教育的热忱大概可以排世界第一,但教育的效果不见得能进入一流行列。如果说80后的父母们还停留在棍棒教育的阶段,那么00后的父母们则有所进步,能意识到孩子与自己的对抗单靠武力无法彻底解决,也明白问题不单是孩子一方面的,父母自身也有问题。可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却一直在摸索之中。

  美国的赛西·高夫、戴维·托马斯、梅丽莎·切瓦特桑可以说是走在亲子教育前列,他们开办了一家心理辅导机构,针对5~18岁的少年儿童提供单独的心理辅导,也正是因为接触了大量的家长和孩子,他们反省并思考,最终合著了这样一本《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解开了许多父母心中的迷团,那就是我们和孩子之间,是共同成长的关系,而不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因为变成父母,在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才有机会更加成熟。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这本书其实更像案例分析,作者擅长将自己经手的案例进行转化,抽丝剥茧,分类问题,并同时给出应对措施

一、生儿育女是对耐心考验

  有过育儿经验的人都知道,一个哇哇大哭的婴儿你拿他毫无办法。只能靠满足他的需求来平息他的哭声。而幼儿期,儿童期,青春期,孩子的每个阶段,都在愈发地挑战自己的耐心极限理想状况下,父母也在一次次地考验中耐心值愈来愈高,最终变成平和宽厚的父母。但很多家长往往做不到对子女有“拖钓式”的长期耐心,容易被孩子的情绪所引导,最终两败俱伤

  作者给出了几点建议,让父母们可以好好培养耐心。

  1. 照顾好自己。其实每个人都是先照顾好自己,才有能力照顾他人。我们对孩子的气急败坏,往往是因为我们自己本身不够平和,自己的情绪被引导了。所以平时父母要留点时间给自己,泡个热水澡,做个SPA,去看场电影,给自己补充一下能量,能量满格的时候,回来以后看见孩子们也会觉得可爱许多,对他们的忍耐值也会大幅提升

  2. 心态更加积极。当孩子做了让你觉得不舒服事情时,他很可能是无意的,年纪小的孩子很单纯,他们更以自我为中心,正处在自恋期,不太考虑他人。因为孩子这样的举动生气,觉得孩子是有意这么做,挑衅你,那就带着太多的个人情感了。自己亲生的孩子,一定不是有意要为难父母,而是他们想尽全力做好一件事,却没有做好。所以父母可能要蹲下来问问孩子,你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这样既能更好拉近和孩子的距离,也不容易引起误会生活也会更加积极。

  3. 降低期望。几乎所有国内的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种期望在某个阶段是不合适的。有的孩子不会在学业上成龙成凤,但是他们在毕业以后会在商业领域崭露头角。但是父母们却容易将自己的期望扣在孩子身上,硬逼他们去实现,如此一来,出现对立情绪也就十分正常了。是不是可以适当地降低自己的期望值,不过多的要求孩子,等他们在自己合适的领域里变得出色

  当然,作者还给出了许多其他的建议,也很值得父母们学习。生儿育女是一条长长的战线,是一件需要耐心的活计,少女少年养成,父母们也就愈发地有能量了。

二、坚持原则是亲子教育的重中之重

  坚持原则很难,是反自然人性的,但是坚持原则能让孩子有界线感,让他们觉得生活是有可预测性的。而安全感,是一个孩子最需要的东西。不少父母往往会在孩子一开始哭泣的时候选择坚持原则,在坚持了10分钟原则以后,在孩子的大哭中败下阵来,这不能算是坚持原则,反而会让孩子对规则无所适从,觉得自己的欲望就是规则。

  作者给我们支了不少高招。

  比如说,在幼儿期,父母的用语中要简短扼要,经常重复。要教会孩子说“请”,那就要在能用到“请”时经常用。要教会孩子说“谢谢你”,就要在孩子为我们做了某件事的时候反复用,不停地刺激才有输入效果。

  再比如说,在儿童期,我们则要在表达上具体清晰,要求孩子要把饭菜干净,就要说“好孩子都是不浪费粮食的孩子,不想吃的时候就不要盛这么多”,要求明确,孩子才能执行,能定下规矩来。

  而在青少年时期,孩子们往往不喜欢父母喋喋不休,所以父母的话语要简短有力,少说教,一件事情点到为位,不要长篇大论。老是给孩子上课容易导致孩子们反感决定更加难以执行。

  这只是在表达这一件事上,坚持原则在不同阶段就有不同的做法。而在价值观、责任感等等方面的培养,作者也有他自己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值得我们琢磨实践。

  我们这代人,往往都想让孩子乘着我们的翅膀,飞得更远更远。而在育儿的过程中,努力吸收滋养的土壤,努力学习当个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家长,这对翅膀会愈加有力沉稳,也会帮助孩子更好的飞翔。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读后感(五):为人父母,请多关照

  说实话,当孩子降临人世的那一刻,我卸下了身上的“重负”,心里却从此多了沉重的压力。孩子要怎么养?软绵绵的要怎么抱?又吐奶了怎么回事?三个月了怎么还不翻身?八个月会爬了,让不让她站起来?吃米糊要吃多少?别的辅食要怎么加?打喷嚏会不会感冒了?……如今孩子快两岁了,回顾这一路走来,虽然网络和书籍能提供大量资源,但是养育孩子这一路艰辛就如游戏中不断出现的怪物,既然开始了,就只能硬着头皮一个怪物一个怪物打下去,因为毕竟不是游戏,不能关机退出啊!

  很多人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但是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常常觉得,养育孩子又何尝不是我们继续成长的契机。养孩子之前,我没有想过了解幼儿和儿童心理,我不会做饭,我不会绞尽脑汁把家里的零碎材料做成玩具……当妈两年,也是我不断学习的两年,每天如打仗一般,要处理好孩子的吃喝拉撒睡兼玩耍,还有家务事,时常有崩溃的时候,也在积极寻找对策。这本《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就如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耐心地开导我,养育孩子是很辛苦,但是不必害怕,同时给我提供具体的建议,就像是育儿道路上的助手。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是三位美国教育专家写给天下父母的心灵成长课。赛西·高夫、戴维·托马斯和梅丽莎·切瓦特桑在美国田纳西州的“明日之星”心理辅导中心工作,三个人加起来在家庭教育这行做了75年,无数家长带着孩子向他们咨询。正是多年的经验累积,促成他们写了这本书,希望能够帮助困惑焦虑的家长找到方向。他们指出,要解决子女的问题,要先解决父母的问题。正如书中说:“之所以成为父母,不是要我们去书写孩子的人生,而是为了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彻头彻尾地改变自己,只有明白这一点,我们才有机会进步、长大、成熟。”

  这本书一共有十章,分别从放下父母的童年、接纳情绪、传递价值观、参与孩子成长、鼓励孩子、管教等多方面提出了许多有用的建议,他们不只是给出一个笼统的说法,而是具体根据孩子的年龄段分析:如幼儿、儿童以及青少年,家长可以从书中找到切实可行的育儿方法。最重要的是,书中认为,很多父母教育孩子不是出于爱,而是出于害怕。这十堂课在帮助我们理清育儿思路的同时,更关注父母的内在成长。孩子不是唯一的关注点,父母不是高高在上的管理者,三位作者在关注孩子的同时,时时不忘关注父母,提醒父母也好照顾好自己、不断进步。

  01放下童年

  孩子在正常发育的过程中,有时会遇到阻碍,比如遭受语言或身体暴力、家庭变故、或者疾病等等。遭遇重大打击时,孩子的正常发育会被阻断,从此停滞不前。孩子的身体继续成长,但是他们的情感成长却会停下来,在成年以后,某些行为表现、想法或情感可能还和几岁孩子一样,甚至当他们已经为人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还遗留着自己的童年模式。这类父母沉浸在过去的岁月,深陷在过去未被满足的需求和遭受的伤害中,他们教育孩子的方式,可以说是重复或试图治疗过去的伤痕,教育子女更多地是在满足父母自己的需求,而不是孩子们的。

  例如“无痛型家长”,他们的特点是麻木不仁。无痛型父母童年时遭受过巨大痛苦,他们不会对孩子表现出爱意,孩子哭泣时他们会说:“哭什么哭?有什么好哭的?!”他们自己不表露感情,也不允许孩子流露情绪。

  再比如“直升机式家长”,他们也许小时候有过可怕的经历,导致他们对世事害怕不已。孩子犯一个小错误就担心他长大会进监狱,孩子一出门就害怕他遇上坏人。直升机式家长对孩子过度呵护,恨不得24小时盘旋在孩子头上,他们的本意是保护孩子,然而过度的焦虑对孩子和家长都没有任何好处。

  作者梅丽莎对“无痛型家长”开出的药方是:做个性情中人。放松自己,拥抱情绪,掩盖痛苦不会让它消失,反而会更加膨胀,家长应该敞开心扉,直面痛苦,孩子也能从中学会对生活的温柔和热情。而“直升机式家长”最需要的是信任,信任孩子的能力,信任周围是安全的。

  每个人的童年都会有缺憾,父母总想给予孩子更多,在孩子身上寄托更多,以至于很难辨别谁是孩子,谁是父母。所谓成长,就是满怀希望地前行,父母应该相信自己可以超越童年的阴影,长大成大,做一个成熟的家长。也让孩子看到,长大成人是一个精彩的探险之旅。

  02照顾好自己

  作者赛西在参加培训时,导师跟他强调,要想照顾好其他人,首先就得把自己照顾好。正如乘坐飞机时,乘务员给我们进行安全演示就特别提到,遇到紧急情况的话,在帮助别人之前,先要自己带好氧气面罩。

  父母也是普通人,会有疲惫、情绪不佳的时候,如果这时再遇上孩子闹脾气或犯错误,孩子情绪化,家长也情绪化,场面容易一发不可收拾,这正是考验家长耐心的时候。而耐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就的,家长要了解自己的底线、摸清自己的脾气,知道自己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失控。如果父母发火的当时孩子并没有真的犯什么大错,那么事情的源头很可能在父母的身上。学会放松,留一些空间和时间给自己,保持自己的状态稳定,才能安然接受和欣赏孩子的状态。尤其在和孩子发生冲突的时候,如果发现自己很生气,一定要深呼吸,先缓口气,不要着急处理矛盾,最好是调整好情绪以后再处理。

  另一位作者戴维建议父母要保持自己生活的充实感。做父母的应该关心孩子,积极参与孩子的世界,但是同时不要忽略自己,不要把生活重心都放在孩子身上。父母自己的生活充实,孩子也会明白,爸爸妈妈已经长大成人,不再把他们当成精神寄托,于是就拥有一种自由感。比如这一对父母,在儿子准备上大学时,给自己安排了每周外出就餐计划和每年的旅游计划,儿子看到父母并不会因为他的离家而感到空虚,心里也很高兴。

  03做自由的家长

  很多家长忧心忡忡,他们为孩子做的很多事往往是出于害怕。比如怕孩子营养不良给孩子吃各种营养品,怕发育缓慢从小上早教班,怕学习落后多补课,怕孩子出错而包揽所有的事情……养儿育女的过程中,害怕是正常的,每位父母都有害怕的时候,但是如何克服害怕和压力呢?作者赛西和梅丽莎提出:我们的目标是做自由的家长。

  很多父母以为有因必有果——自己怎么做,孩子身上必定会有体现,这是一个A-B陷阱:“父母只要A ,孩子就会B 。”父母把孩子送进好学校,孩子就会有出息;父母注意培养,孩子就能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父母当得好,孩子自然表现良好。我们以为一切都能按照我们设定的路线前进,但是,世事难料,成长的路上有太多岔路,没人能保证你做到A就会有B结果。

  世上没有完美的父母,生活难免有挫折的时候,孩子如何成长,父母其实是控制不了的。“一切尽在掌握中”只是一种错觉,如果父母坚信能够掌握一切,那么必定会生活在压力和挫败之中。

  作者提到,我们真正长大有两个标志:

  1. 发现生活并非按照我们所预想的那般运作;2. 发现我们并非按照自己所计划的那般生活。

  真正长大的父母意味着他们想开了,不再执着于起跑线,不再要求孩子事事完美、长成自己理想中的模样,也不会为自己做不到的事耿耿于怀。这样的父母才是自由的,解放了自己,也解放了孩子,拥有足够的希望和信心和孩子一起成长。

  不管是作为个人还是父母,都会遇到挫折和压力,养儿育女不仅仅是养育新生命的过程,更是父母重新长大成人的机会。如果你也有幸踏上了这条路,让我们牵着孩子的手,照顾好孩子,也照顾好自己,和孩子一同成长,收获自由。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读后感(六):懂你

  住的楼底下是一条大排档灯火通明到凌晨才打烊,烤生蚝、炒花甲、虾蟹粥、刷刷刷的摆出来,老板忙不迭地烤各式烤串。每次走过,穿过丛丛油烟和刺激气味,都不禁捏住鼻子。然后大爷问我,妈妈十一时候过来广州,有没有带她在楼下尝尝广州夜市味。我笑笑摊手说,真没有,我妈妈和我一样每次走过都是大步向前,捏紧鼻子。然后他笑起来,哈哈哈,果然你和你妈一个德性。

  对,我突然被点醒,我所继承的都是我爸妈的部分特质。

  “养育儿女是一个漫长的旅途,旅途上每一位父母都会体验这两种感情,一举一动有时是因为爱,更多的则是出于害怕。害怕是正常的,每个做父母的人都会有害怕的时候,可问题在于,如果我们感到害怕,该如何在承认惧怕的同时,让我们的所作所为不被左右呢? ”翻到书中这一段时想起我的妈妈。妈妈是个家庭主妇,爱干净小敏感,重要的是和文中第一节的母亲很像,她害怕。害怕我们会变坏或者没有按照她预想的完成,所以她不停的在说:你不要怎么怎么样、你要听话啊、你不要学其他小孩啊、啊,你这成绩什么时候能够好起来……从小到大听了太多太多,记得那时候在学校住宿,难得一月回一次家。一日,刚进屋闻到熟悉的香味肚子咕噜噜的叫唤起来。妈妈看到我,立马接下我的书包和衣物。端出菜饭,我坐下开始扒饭,妈妈却不动筷,说起话来:“这个月的考试怎么样?数学成绩上去一些没有?听说现在的学生都爱早恋,你可别这样啊!”妈妈细细碎碎的询问和告诫伴随了这一顿饭,我被香味所激起的食欲一消而散,匆匆吃了两口就放下筷子。

  在所有家长的事项里,我最厌恶的便是这餐桌教育。学生时代,每天放学回家的那顿晚饭,吃的特别费劲。当然费劲不在于吃而在于听和回应。爸妈两人会轮番进行教育,我和弟弟端着碗小鸡啄米似的头快埋到碗里去。从小成绩又非出众,文体更是不沾边,爸爸的当年断裂的大学梦都落到我和弟弟身上。我又何尝不知道他的苦闷呢?直到我看到这本书中提到的“教育子女更多的是在满足父母自己,而不是孩子们的需要。”醍醐灌顶的明白了,对,身边的太多父母总是以“我觉得这个对他好”或者“我也是对他好”这两个理由进行教育。所以当我们一旦完不成他们的预期目标,失望接踵而至。爸爸因为当年家里贫穷而造成错失学堂的遗憾落实在我们身上变成殷切的希望。所以他害怕他紧张,我们如果完成实现这个梦想,对他来讲意义重大,是梦的实现和延续,子女在某种程度来说更像是父母生命的延续。

  看过这样的一个寓言故事,大致是渔夫带着儿子出海捕鱼,渔夫活动了一下,觉得很热,就进了船舱,把儿子的衣服也脱去一件,过了一会儿,渔夫更觉得热了,于是又进了船舱,把儿子的衣服又脱去一件,等到他第三次进船舱,发现儿子已经冻僵了。中国式的家庭里总是避免不了“自以为是”。自以为是的对你好,自以为是的为你好,自以为是的正确,自以为是的垄断等等这些所造成的缺失只能由子女自身去弥补。因为管教和指点而导致的自卑和毫无主见,因为过分关爱和封闭而导致的懒惰和缺乏独立。身边的例子总是很多的,随意丢垃圾、公众场合大肆哭闹嬉笑、对陌生人的毫无礼貌、以自我为中心等等状况层出不穷。

  虽还未养育儿女,但是这本书在这些方面提醒了自己。自己是否已经做好了为人父母的准备?是否能够避免过分植入自己的思维?发生问题时是否能够妥善处理?孩子,生养教都是大问题。这关乎他一身的成长无非是父母投射在他身上的影子。带他来这个世上,投射出自己,一起完善。现在还会偶尔打趣父母当初为何如此在意学习成绩单那张红纸,但是静下来还是要感恩。转眼快25载,能够大吉大利无病无灾得亏爸妈的细心照顾。生儿为人父母,全年无休,也无明确绩效考核,都是娃娃的一声啼叫开始哪里有这么容易上手的事呢。谢谢这本书《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让我在开始着手生儿育女时,能带给我思考和领悟,成为一个懂自己孩子的妈妈。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读后感(七):在思索中不断完善

  为人父母,真是一份甜蜜又辛劳的责任。当孩子呱呱落地,我们开始烦恼:该如何养育?没有经验,从生活上的照顾到学习上的帮助、再到心灵上的共勉,只能一边做、一边反思、一边调整。没有谁是天生的好家长,在家庭教育成为全民关注热点的今天,所有家长对孩子的未来都怀揣着种种期待,但同时,这些期待又常常伴随着各种担忧与焦虑。哪个父母不希望用更好的方式教育好孩子呢?但正如《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一书中所说,我们教育孩子,常常不是因为爱,而是出于害怕。

  作为两个孩子的家长,我不否认自己在养育孩子时的焦虑、害怕,因此,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一直是我的一个阅读关注点。阅读这本书,是因为我深深同意作者的这个书名所要传达的观点:上天把孩子送到我们身边,不仅是生命的延续,也是为了让我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不断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要同孩子一起成长。这本书的作者是三位美国教育专家:塞西.高夫、戴维.托马斯和梅丽莎.切瓦特桑,他们共同创建了“明日之星辅导中心”。这是一所“家长咨询机构”,长期从事青少年、家长的辅导咨询工作,3个人加起来,已经在家庭教育行业做了75年,可见其专业与资深。全书共分十个章节,向家长提出了在养育孩子时的理念,并结合作者具体遇到的案例提出了解决育儿问题的方法。

  如果你是一位在阅读时不经常主动分析的读者,那么在阅读本书时,你会在不知不觉中被作者带入主动思考的状态。因为作者在传经送宝的同时,经常会抛出一些非常好的问题给读者,让你在吸收现成知识经验的同时,不断深入思考。例如,在书的第一章作者就提出“为什么要生孩子呢?”看到这个问题,有多少家长会表示自己认真思考过呢?我们带着孩子一起急着、赶着往前走,都说“不忘初心”,可是我们生孩子的“初心”是什么呢?我们不会忘记的是孩子来到我们身边时,给我们带来的喜悦和那份融化自己的感动。孩子将自己托付给了我们,我们的肩上从此便承受起了这份甜蜜又辛劳的责任。

  书中还会抛出一些你知道重要但是时常忽略的问题,例如: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家里最重视的理念是什么?希望将孩子培养成积极向上、全面发展而且心灵高尚的人,是大多数家长的期望。孩子的正面积极的价值观来自哪里?很大程度上来自家长的言语、行为以及时间。从前,有家风代代传,现在家风依旧重要,这正是一个家庭中认为最重要的“价值观念”的传递。虽然我没有正式思考过家里最重要的理念,但是我相信自己平时的言行一定已经在两个孩子的心中留下了痕迹,我问孩子们:“你们知道爸爸妈妈觉得那些事情很重要吗?”孩子们想了想说:要坚持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多多读书,礼貌待人……从孩子们的回答中,可以知道,你说过的话、做过的事都会在他们小小的心灵中种下种子,但是这些种子会长成怎样,谁也无法预料。

  人无完人,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传递给孩子的都是“美好”的种子。然而,是不是只要给孩子好的影响,她们就会向着好的方向成长呢?作者在第9章中讲到的“A-B陷阱”让我对家长的定位有了新的认识。在家长们读了各种教育书籍之后可能会有一个共同的想法:书中对家长的建议我要努力去做到,要成为一个用心的家长、一个有耐心的家长、一个心灵纯净的家长等。于是,感觉自己压力好大,因为父母只要A,孩子就会B。例如:父母能够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孩子就也能坚持;父母善良有爱,孩子自然会慷慨大方,有同情心;父母多鼓励陪伴,孩子就会更自信。可是从A到B的推理是不成立的,有时是我们做不到A,有时我们即使做到了,事情也不见得会按照我们所设想的方向发展。这让我想起我家老大学钢琴的事,我用心陪伴、鼓励,并以自己坚持画画、看书为榜样,激励他坚持学习钢琴。可最终在坚持了1年之后终止了,因为他说这不是他喜欢做的事。孩子放弃钢琴学习,我们之间的相处变得更轻松融洽了。幼年的孩子需要有各种尝试的机会,他开始学琴时或许是出于好奇、也可能是想取悦父母,可是时间会告诉我们,这件事到底是否适合他。坚持是美德,但需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并和他一起寻找适合坚持的方向。

  遇见孩子,是上天给我们机会遇见更好的自己。接纳自己和孩子的不完美,不要太注重结果,整天忙于盘算和计划生活,却不知会因此失去享受伴随孩子一起成长的快乐。就像作者在书中指出的:“之所以成为父母,不是要我们去书写孩子的人生,而是为了净化我们的心灵。”努力做一个用心又有分寸感的家长吧,不要总是因为焦虑而患得患失,不如让自己更多地去追求精神上的东西,在思索中不断完善自己,努力和孩子一起遇见更好的未来。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读后感(八):活出自己,世界才能找到你。

  我们在自己的一生中的某个时间段总会成为父母,有人成为父亲,有人成为母亲。我们之所以成为父母,不是要我们去书写孩子的人生,而是为了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彻头彻尾地改变自己——只有明白这一点,我们才有机会进步、长大和成熟。成为好父母的前提是做一名学生,虚心学习争取做个成熟的大人。

  养育儿女是一个漫长的旅途,旅途中每一位父母都会体验这两种感情——爱与害怕,一举一动有时是因为爱,跟多的则是出于害怕。

  爱是什么?“爱是忍耐,爱是慈祥,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无理的事情,不求己益,不动怒…….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无止息的等待。”

  我家小孩才2岁,感觉离长大还是很遥远的事情,所以压根就没去想过那一天。不过只要做了父母的人,在养儿育女的过程中,大家都会采取某一种教育方式,根源可能就在于害怕。有一类父母,他们教育孩子,不是因为爱,而是出于害怕。如果父母因为害怕而教育子女,害怕自己的孩子没有别人家的聪明,没有人家的优秀,等等。。结果往往会事与愿违,孩子从家长身上学不到多少好东西,家长也起不到示范作用,出于害怕而教育孩子的父母就是被动型家长。

  管教孩子的初衷是为了教育、改善和保护孩子,是爱孩子的一种表现;在这样的一个前提下,如果管教孩子是出于爱孩子,那么我们在管教的时候,表现出来的就应该是爱,而不是愤怒;管教的过程中绝对不能伤害或者羞辱孩子。有句老话,说的是无情的管教只会招来孩子叛逆,好的父母应该把慈爱融入对孩子的管教中,并且不偏不倚,始终如一地奉行。

  把握分寸的父母有一个特点,他们会充满感情地去教育孩子,绝不会感情用事。我们做父母有时在情绪激动的时候,往往会对孩子说出一些不应该说的话、做出一些不应该做的事。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最好是告诉孩子:“我休息一下再说。”也可以告诉孩子:“我们大家都需要安静一下。”安静和休息不仅适合两岁的小孩,也适合所有的成年人,它可以让父母获取更多的回旋余地,带着尊重和智慧来与孩子交流。比如有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感情用事,这跟饿着肚子去超市买东西有点相似,最后往往做出较为冲动、未经思考的决定,日后懊悔不已。相反,如果能给自己一点时间静下心来,想一想是否需要对孩子进行管教,如果真的需要,也应该采取何种方式更合适。最好和孩子心平气和地交谈,感情用事没有任何好处。

  我们都是没有经过培训直接上岗的父母,我的孩子没有嫌弃我这个新手妈妈,所以我们对自己的孩子要更有耐心,孩子你慢慢来,家长不要急。一个人的成长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孩子正是在不断的学习与探索中,获得经验,慢慢成长的,而我们每一个做父母的在与孩子相处过程中也是在不断的学习和探索,我们的作用是帮助孩子成长,而不是代替孩子成长。

  一个人的过去虽然会影响他的将来,但不会决定将来,也不会决定他的个性,更不会决定他做什么样的父母,在生活中有些事情很糟,但绝不会糟糕到让人心如死灰的地步。有时我们会觉得自己得到的太少,在孩子身上寄托太多,比如想让小孩做什么样的职业,考什么样的学校,以至于很难辨别到底谁是孩子、谁是父母;有时我们会感到自己毫无生气,连续好几天都笼罩在阴影之中,每个做父母的人都会有这些感觉,只不过或多或少而已。所谓成长,就是满怀希望地行进,不管是你我,还是我们的配偶,甚至我们的父母,都正行进在路途中,还未到达终点,还未成为我们最终将要变成的模样。

  最后都希望大家都能在遇见孩子的同时,遇见更好的自己。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读后感(九):在养儿育女中长大

  在养儿育女中长大——让我们彼此关照,共同成长

  希拉里•克林顿说:“我第一次做你的母亲,你第一次做我的女儿,让我们彼此关照,共同成长。”我们都是懵懵懂懂却又自然而然地做了父母,自从有了孩子,我们的人生都将改变。我们永远都不可能是一个孤单的个体了,孩子会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某种潜能,一种无比强大的潜能。

  明日之星辅导中心是一所“家长咨询”机构,专门针对那些关注子女成长但又满腹疑问的家长,主要针对5-18岁的少年儿童,而机构的三位资深心理辅导专家合作完成《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亲子著作。这本书以课程为体例编排,以并列结构讲述10个话题,每个话题并且由不同作者所写,严格说来,这本书更像一本课堂实录,是写给天下父母的10堂心灵成长课。

  第一堂课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

  第二堂课 父母心中的爱与怕

  第三堂课 有怎样的童年,就会成为怎样的父母

  第四堂课 真正接纳孩子的情绪

  第五堂课 传递有价值的“价值观念”

  第六堂课 从孩子的角度看待人生

  第七堂课 积极参与孩子的成长

  第八堂课 永远不要贬低你的孩子

  第九堂课 爱的逻辑与怨言

  第十堂课 心智成熟的旅程

  “为人父母后,我也在自己身上看到了前所未有的优点,发现自己竟然愿意为了某个人,倾尽全力,做到许多超越常人的事情”,很多家长如是说。成为好父母的前提是做一个成熟的大人,一个主动型的家长应该经常反思,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还会向孩子学习,努力地理解孩子。

  由于受到父母自身成长的影响,父母下意识地认为,如果采取自己选择的教育方式,就可以保护孩子(甚至父母自己)免受潜在的伤害,这些教育方式催生出了5种特别的家长类型,他们是彼得 潘式家长、直升机式家长、潮人式家长、COPY型家长以及无痛型家长。

  我父母小时候家里穷,当他们成了父母,他们就认为只有钱能让孩子幸福,所以他们拼命挣钱,给我们三姐弟的零花钱很多,但是陪伴我们的时间很少,我小时候感觉很孤单,每天被关在屋子里,每次和他们沟通,他们总是说:“要多少钱给你多少钱,你还不知足?”我父母就是COPY型家长,他们想让我们拥有他们自己成长道路上的每一个机会,弥补他们成长道路上的缺失。而正如这本书给的药方一样,一家人,但成员各自独立。家长应该放弃自己的过去,了解子女的真正需求,这样父母才能成其为父母,孩子成其为孩子。

  每个家长类型,这本书都总结了其特点,以及给出药方。家长们可以对号入座,我虽然还不是家长,但对号的话,我可能是彼得 潘式家长。

  特点:不愿长大。患上此症的人叫做“彼得 潘综合症”,他们不愿承担责任,不能对任何事或任何人做出承诺。一句话,彼得潘式的人物不愿长大,或者说,一辈子也不长大。乍一看,彼得潘式家长很能找乐子,会千方百计让周围的世界变得好玩,希望别人热爱自己,喜欢大家跟自己一起享受快乐时光。但是,欢乐一旦散尽,意犹未尽的他们将会顿感绝望,孤寂感很快就会笼罩下来。

  药方:勇敢。孩子需要的是一个拥有足够勇气、长大成人的家长,而不仅仅是一个彼得 潘式的玩伴而已。正如上面说得,家长不能和孩子做哥们,这样让孩子觉得没有掌控,人生没有安全感。

  除了给家长分类,这本书还戳破了爱的十大怨言。亲子关系是世界上最高贵、最令人欣然为之付出的事物,地球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与之相比,养儿育女令人全身心投入,充满激情。但是在我们养孩子累的筋疲力尽时,就会沮丧、泄气,各种怨言不断迸发:

  怨言1:别人家的孩子比我们家孩子好

  怨言2:孩子既不喜欢我,又不听我的话

  怨言3:我总是孤军作战

  怨言4:所有的办法都试过,就是不行

  怨言5:我的孩子有问题了

  怨言6:在某方面我可不行

  以上所有的怨言实际上都是谎言,其实他们都是我们不了解孩子的误解,真相往往是这样的:

  真相1: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我妈妈是比较狂,小时候拿我和别人比成绩,长大了比工作,工作稳定了比嫁人,总是感觉我和别人差了一大截,看别人哪里都比我好,最后我都不敢有朋友,因为怕她总拿出来打击我。

  子女同龄的家长往往有忌讳,不愿把孩子的故事讲出来,文中的例子也是说,家长去参加心理辅导,恰巧碰到熟人都很尴尬,好像自己的丑事被发现一样。如果家长找孩子大点的父母交流一下就会发现每个家庭都有苦恼。而聪明的家长只解决问题,不拿别人家的孩子比。

  真相2(1):孩子们个个耳聪目明

  父母在教育青春期的孩子时,一定要有的放矢、有备而来。说话要注意分寸,父母不论说什么,孩子们都是能听进去的,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即使也就仅限于头两句。重要的是明白父母其实是能够影响青春期孩子的,家长自己在孩子身上有何种影响力,家长们往往并不知晓,这是因为孩子们的心思往往不会通过眼神表露出来。

  真相2(2)父母希望从孩子身上获得的,应该是尊重大于喜欢

  青春期的孩子即便想和父母亲近,也不大会表现在面子上。“哥们儿式的家长”让孩子没有安全感,父母比子女强势,才让孩子感觉父母有父母的样子。

  其实,不要惧怕扮演家长的角色,青春期的孩子喜欢父母也好,不喜欢父母也好,多半都是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焦虑所致,与家长的教育方式没有多大关系。随着年龄增长和青春期的结束,孩子们自然会回过神来,父母也会因为自己的稳重和强势而获得孩子的尊重。

  真相3:孤军作战大可不必,别人的话可能更容易听进去

  家长们需要有个局外人出来说话,教育孩子的工作不是一个人就能完成的,孤军作战没有必要,而且,对于一般人来说,别人的话往往更有分量,家长们可以考虑一下孩子的学校,看看有没有可以信任的老师或教练,或学校的专职辅导员,是否可以组建一些小团体,给孩子开展一对一的辅导。家长们也可以咨询一下,问问社区里是否有一些类似于“哥哥姐姐来帮忙”的团体或组织。

  真相4:持之以恒才会有效,爱和逻辑也很强大

  世界上有很多惩罚孩子的方式,但也有很多因素导致惩罚收不到任何效果,实际上,没有哪种惩罚方式是包治百病的,真正重要的是持之以恒。不管多大的孩子,都会看父母的脸色行事,装模作样可是孩子们的一大本领,目的就是骗过父母,逃脱惩罚,所以,持之以恒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坚持就是胜利,不管是奖励孩子还是惩罚孩子。

  真相6:你样样都能行

  之所以做了你孩子的爸爸妈妈,一切皆是缘分。每一个做父母的人都会在某个时刻觉得自己很无能,那是正常的。不要怀疑自己,和孩子共同成长,你样样都行的。

  父母虽然不用职业资格证,可是,这是一场一日为父母,终生要考试的赛场,只有不断成长的“奥特曼”,才能击退不断进攻的“怪兽”。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读后感(十):《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干货整理

  第一章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

  △ 如果父母因为害怕而教育子女,结果往往会事与愿违,孩子从家长身上学不到多少好东西,家长也起不到示范作用。处于害怕而教育孩子的父母是被动型父母。

  △ 要做主动的家长,即力争克服冲动,趋于理性。

  ☆ 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

  △ 我们之所以成为父母,不是要我们去书写孩子的人生,而是为了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彻头彻尾地改变自己。

  △ 跟男人讲话,要具体、直接,口气要坚决、权威。男人比较喜欢直线式的思维,而且不大愿意承认错误。

  △ 男孩和女孩的成长速度不一样,了解到性别在孩子成长中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

  △ 不了解孩子的性情和成长过程,父母就不能更好地管教、教导孩子,和他们更好地 交流感情。

  ☆ 孩子面前,你想书写一个怎样的人生故事

  △ 一味地命令孩子、告诉他们应该何去何从的做法,效果其实并不好。

  ☆ 如何设计你们的人生故事

  △ 方法一:列“家庭目标清单”,把家里所有人想做的事情写成文字,明确家庭的核 心理念,并以此为基础设定若干个家庭目标。

  △ 方法二:“时间—活动评估法”。列出周一至周日家庭成员们所做的全部事情(如 睡觉、上班或上学、上网等),并写下每项活动需要花费的时间,此为清单一。列出日常生活中必须进行的 活动(如睡觉、吃饭等),此为清单二。列出家庭成员们 还应该从事的集体活动(如走亲戚、社交等),此为清单三。

  △ 两个方法结合对比:将方法二中的清单二和清单三与方法一种的“家庭目标清单” 对比,看看哪些活动与家庭的核心理念以及使命一致、哪些不一致。

  △ “时间—活动评估法”能让父母更好地了解到,自己的家庭作为一个集体从事了哪 些活动,以及在每项活动上分配了多少时间。通过结合对比,还能检查家庭成员们从 事的活动是否与家庭这个整体设定的目标或追求的核心价值一致。

  第二章 父母心中的爱与怕

  ☆ 管教与慈爱

  △ 管教孩子的初衷是为了教育、改善和保护孩子,目的是引导他们,是爱孩子的一种 表现。管教的过程中绝对不能伤害或羞辱孩子。

  ☆ 约束和自由

  △ 好的父母在鼓励孩子独立、允许他们享受自由的同时,也应该尝试约束孩子,给他们设立一些有益健康的规矩。

  △ 父母应该给孩子提供“人为设计的困境”,这些是他们的“重大学习机遇”。在某 些情况下,当孩子在尝试解决问题的时候,父母应该在一旁静观其变,让孩子通过自 己做决定(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来学到本领,而不是急于伸出援手,因为这时正是培养孩子性格的好机会,可以锻炼孩子的任性和意志力。

  △ 女孩子往往会责怪自己,男孩子则会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

  △ 在孩子做错事,家长给予惩罚,孩子却不满地吵闹时,家长跟孩子多说无益。孩子正是通过经历教训才学到宝贵的知识,知道做事的底线,懂得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 充满感情,但不感情用事

  △ 父母情绪激动的时候,往往会对孩子说出一些不应该说的话、做出一些不应该做的事。这个时候,父母最好告诉孩子:“我休息一下再说。”这能让父母获取更多的回 旋余地,带着同情、尊重和智慧来与孩子交流。

  △ 最好和孩子心平气和地交谈,感情用事没有任何好处。

  △ 父母在控制情绪的同事,也应当学会如何应对棘手的场面。

  ☆ 把成长的权利还给孩子

  △ 父母应该在必要的时候给孩子提供一定量的帮助,原则是不能干扰孩子的成长。

  △ 关于孩子写作业的事情,父母应该离孩子远一点儿,让他自己完成作业,父母做自 己的事情,而不是代劳或者敦促孩子完成作业,因为最终的目的是把孩子培养成自理 能力强的学习者。

  △ 要明确在孩子成长的哪个阶段开始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如叠衣服、管好自己的零花钱等),这些应该在不同的年龄段来培养。

  第三章 有怎样的童年,就会成为怎样的父母

  ☆ 停滞不前的家长

  △ 停滞不前意味着幼时的某种经验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因此与这种经验相关联的行为、想法和情感可能在当前被激活。

  △ 由于受过冷落、遭遇过家暴或经历过痛苦,这些父母在成长的道路上突然停滞下来,所以他们教育子女的方式与其说是满足孩子的需要,不如说是在治疗过去留下来的伤痕。

  △ 为人父母的过程往往会激活或唤醒自己过去生活中那些未被满足的需求或曾经遭受 的伤害,而一旦发生类似的情况,做家长的就会跟一个孩子似的,带着孩子的眼光、感情和思维方式去为人处世。

  △ 停滞不前的家长的5种类型:彼得·潘式家长、直升机式家长、潮人式家长、copy型 家长、无痛型家长。

  ◇ 彼得·潘式家长

  △ 特点:不愿长大,或者说,一辈子也长不大。

  △ 药方:勇敢。孩子需要的是一个拥有足够勇气、长大成人的家长,而不仅仅是一个 彼得·潘式的玩伴。家长只有让孩子知道,一切均在掌握之中,孩子才会觉得安全,父母身上表现出来的勇气会让孩子充满信心。

  ◇ 直升机式家长

  △ 特点:对世事害怕不已,忧心忡忡。这类家长通常是母亲,对孩子过度呵护,以免让孩子经受她自己曾经面对的痛苦。

  △ 药方:信任。

  ◇ 潮人式家长

  △ 特点:子女缺乏安全感。他们对主流消费群体持抵制态度。

  △ 药方:树立意识。不要把潮人形象放在第一位,不要教孩子看重扮酷,而忽视性格 培养。孩子们盼望得到父母的帮助,期待和他们一道去探索未来。

  ◇ copy型家长

  △ 特点:相互依存。这类父母往往会下意识地将子女的童年看成自己童年的延续,在他们看来,父母和子女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 药方:一家人,但成员各自独立。孩子和父母是不同的人,要允许儿女特立独行。 为人父母意味着放弃自己的过去,不要对以往没有实现的心愿耿耿于怀,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做回自己。孩子在与父母保持亲密的同时更需要独立。

  ◇ 无痛型家长

  △ 特点:麻木不仁。这类父母在童年时期曾经历过巨大痛苦,程度之深让他们在内心 企盼这种痛苦不要重来,于是努力让自己远离痛苦,也远离了仁爱。

  △ 药方:做个性情中人。直面痛苦,大胆将它表露出来,向值得信赖的人倾诉痛苦,这才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丰厚的礼物。

  ☆ 放下童年、长大成人

  △ 我们身处其中的现实仍然会激活过去的记忆,但我们可以超越童年的阴影。

  第四章 真正接纳孩子的情绪

  △ 耐心分为短期耐心(问题小,来得快,让人生气)和长期忍耐力(时间长,问题复 杂)。

  ☆ 培养短期耐心,父母应该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此处与原书标题有出入,为自己总结的)

  △ 深呼吸。

  △ 专心倾听。

  △ 给孩子留点余地:给孩子改正的机会。

  △ 不可妄下结论:去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

  △ 有幽默感:只要无伤大雅,父母可以一笑了之,还能促进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 多考虑孩子的能力:研究孩子的发育过程可以帮助父母了解他的能力,也可以减轻 父母的沮丧情绪。

  △ 把时间安排得更为宽松。

  △ 给自己时间缓口气:在发掘自己很生气时,深呼吸或暂时回避。

  △ 提前15分钟行动。

  △ 认识到养儿育女是对耐心的考验。

  ☆ 培养长期忍耐力(此处与原书标题有出入,为自己总结的)

  △ 照顾好自己。

  △ 凡事别往心里去。

  △ 凡事往好处想。

  △ 了解自己的期望。

  △ 为失败做好心理准备。

  △ 教会孩子控制情绪:在孩子闹情绪的时候,父母应该教他们大胆而礼貌地表达自己 。

  △ 多回想自己的童年:做父母的小时候也有过这些经历,回想过去可以帮助父母理解 孩子,体谅孩子对生活的感受。

  △ 了解自己的底线。

  △ 摸清自己的脾气。

  第五章 传递有价值的“价值观念”

  △ 家长应该在三方面坚持原则:价值观、责任感、纪律性。

  △ 家长坚持原则,能让孩子有机会改正错误,提升自我价值。

  ☆ 坚持始终如一的价值观

  △ 家庭的价值观主要通过三方面体现出来:言语、行为、时间。

  ◇ 幼儿与价值观

  △ 这一时期的孩子善于模仿父母的行为,学习速度惊人,父母能否始终如一至关重要 。

  △ 如何持之以恒地将家庭的理念传递给幼儿:用语简短扼要,经常重复;使用视觉 信息;以身作则,做好示范;解释自己的行为;重要的事情多花时间;表扬,表扬,再表扬。

  ◇ 儿童与价值观

  △ 如何持之以恒地将家庭的理念传递给儿童:表达要具体、清晰;留意自己的行为;制造乐趣;看到孩子的优点;不管活动大小都让孩子参与;腾出时间来。

  ◇ 青少年与价值观

  △ 想要在这一阶段做一个坚持原则的家长,需要更多的创意(也许还有韧性)。

  △ 如何持之以恒地将家庭的理念传递给青少年:反其道而行之(要把行动和惩罚措施 结合起来);说话简短有力(点到为止);多问问题;尊重孩子的价值观,特别是正 当的价值观;不用害怕失败(父母犯错,要主动向孩子道歉);不要总把孩子拴在身边;让孩子单独或者与父母一道实践家庭的价值观;利用同龄人的力量支持家庭的价 值观。

  ◇ 几个有“价值”的“价值理念”

  △ 亲密关系。

  △ 社会服务。

  △ 珍惜友情。

  △ 诚实正直。

  △ 相互尊重。

  △ 文明礼貌。

  △ 健康饮食。

  △ 学会感恩。

  △ 待人和善。

  ☆ 始终让孩子分担职责

  △ 让子女尽其所能、坚持不懈地分担家务劳动,有助于培养他们在不同年龄段的责任 感,还能增强他们的自我价值。

  ◇ 幼儿的职责

  △ 如何培养幼儿分担职责:从小做起(下指令时,最好一次一条,简单明了);逐渐 增加家务劳动的数量;做好监督;养成习惯;制造乐趣;经常鼓励;让孩子帮忙;期 望不要过高;坚持不懈。

  ◇ 儿童的职责

  △ 如何培养儿童分担职责:把自豪感表现出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认可;使家 务劳动成为日常家庭生活的一部分;给孩子零花钱;允许孩子通过劳动赚取零花钱;让孩子学会照顾小动物;年龄段不同,职责类型也不同;做事不要太过匆忙,留足时 间让孩子参与和帮忙;以家庭为单位承担职责;设计一张家庭事务表。

  ◇ 青少年的职责

  △ 如何培养青少年分担职责:责任感是养成的;给孩子留一定的余地;适当惩罚;让孩子帮忙做事;给孩子发言权;培养家庭之外的责任感;职责的数量随孩子年龄增长 而增多;将责任感与回报挂钩;持之以恒。

  ☆ 始终如一地管教孩子

  ◇ 如何管教幼儿期的孩子

  △ 要多管教孩子;使用简单明了、重复率高的语言;把孩子抱到另一个地方;把制造 麻烦的物体拿开;让孩子到一边静坐;若孩子耍脾气,不要理睬他们;不要屈服于孩子哭闹,让他明白哭闹不起任何作用;不要与孩子在睡觉的问题上讨价还价。

  ◇ 如何管教学龄期的孩子

  △ 说话之前先掂量掂量,说到做到;从家里做起;给孩子机会,但务必仅此一次;给 孩子一个选择(警告其实就是一个选择,让孩子明白,如果受到惩罚也是咎由自取);要爱孩子,不要跟孩子争吵;设置规矩并坚持不懈地执行;把错误转变为机会;要 做有同情心的家长,不做冲动的家长;适当的时候走开;运用表格方式奖励孩子(表格不要只填写孩子的负面行为,也要包括希望在孩子身上看到的良好表现)。

  ◇ 如何管教青春期的孩子

  △ 维护家长的权威;让孩子尽管大脑;松紧适度;责罚得当;凡事往好处想;着眼当前而不是过去;给孩子希望;允许孩子犯错;好东西不能禁止;要看到孩子的潜力。

  △ 孩子看重什么,父母就没收什么,是最行之有效的处罚。

  第六章 从孩子的角度看待人生

  ☆ 埋藏于心底的担心和害怕

  △ 妨碍父母跟孩子一起玩耍的原因:我这样好傻;我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我太累了;我不想引人注目;我害怕;我年龄大了,不如以前了;别的家长看见了会怎么想;我不知道该怎么玩儿;孩子不想和我一起玩儿。

  ☆ 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观众

  △ 玩耍可以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加深父母和孩子间的感情。

  △ 孩子想要的,是家长也参与进来,和他一起嬉戏玩耍。

  ☆ 唤醒自己的童心

  △ 富有情趣。

  △ 顺其自然。

  △ 心情开朗。

  △ 充满幽默。

  △ 热情亲切。

  △ 勇于体验。

  △ 真诚待人。

  △ 充满欢乐。

  第七章 积极参与孩子的成长

  △ 真正意义上的交流是和真实的人、通过真实的经历而获得的。

  ☆ 真正的交流和沟通

  △ 孩子在虚拟世界里停留的时间绝对不能多于在现实世界的时间。

  ☆ 亲情

  △ 想要跟孩子交流和沟通,就必须注意倾听,留意孩子发出的信号。

  △ 沟通和交流的主要元素:创意、笑声、共处、分享。

  △ 要做一个善于交流的父母,就得注意观察,仔细倾听孩子的心声。

  ☆ 兴趣

  △ 父母的职责是细细研究孩子的禀赋,了解孩子的成长轨迹,摸清他的脾气、兴趣和爱好,顺其自然地养育孩子。

  △ 父母要让孩子知道,他看重的东西父母也看重。

  ☆ 安全感

  △ 让孩子知道,只要有父母在,他就是安全的,因为父母会全心全意保护他。

  ☆ 充实感

  △ 充实感是成长为一个善于交流的家长的重要环节。

  第八章 永远不要贬低你的孩子

  △ 父母对孩子说的每一句话都可谓掷地有声,比其他任何人的言辞都更有力量;父母 对孩子说的话可能一锤定音,决定未来许多年里孩子的自我认知。

  ☆ 哪些东西不是鼓励

  △ 批评:间接表扬也是一种批评。

  △ 轻描淡写:一件事在大人看来可能是小事一桩,但在孩子看来可能就是很紧要的大事,孩子希望父母重视,注意倾听,并理解他。

  △ 讽刺挖苦。

  △ 人比人。

  △ 急于提出建议:孩子需要的是父母耐心地听他说完,希望父母能认真倾听,希望父 母帮助他,和他一起找到问题的答案,而不是父母取而代之,把问题包办下来。

  △ 一味得补偿:在父母犯错或说错话时,不要试图掩盖自己的错误,对孩子说些奉承的话,应该尊重孩子,实事求是地向孩子道歉。父母道歉可以让孩子明白,在他自己失败的时候,也能原谅和接受自己。

  △ 摆布孩子:如果孩子真的想做成一件事,可又有些胆怯时,给他一点儿压力是非常 好的。但如果是父母一厢情愿,给孩子施加压力就成了摆布孩子了。

  ☆ 鼓励所需要的品质

  △ 冷静客观:家长冷静客观能心平气和,保持清醒,协助孩子渡过难关。

  △ 明察秋毫:孩子需要明察秋毫的父母,做父母的不仅要仔细倾听,还要仔细观察孩 子平时的举动,去发现其中可能隐藏的恐惧。

  △ 持之以恒:父母应该经常仔细询问孩子的感受。

  △ 乐观向上。

  △ 信念:相信孩子的天性,相信自己作为父母的天性。

  ☆ 鼓励有何价值

  △ 联络感情。

  △ 注入活力。

  △ 治疗伤痛。

  △ 打造自我形象。

  △ 创造希望。

  ☆ 如何有心地鼓励孩子

  △ 多注意孩子的长处。

  △ 给孩子机会,让他参与、出力。

  △ 帮助孩子,让他小步走,一步步实现目标。孩子有了成就就要为他庆祝。

  △ 和孩子交谈,共同面对他的各种恐惧,包括孩子没能说出口的恐惧。

  △ 学会跟孩子说“对不起”。

  △ 经常告诉孩子“我爱你”。

  第九章 爱的逻辑与谎言

  ☆ 谎言1:别人家的孩子……比我们家的孩子好

  真相1: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 谎言2:孩子既不喜欢我,又不听我的话

  真相2(1):孩子们个个耳聪目明

  真相2(2):父母希望从孩子身上获得的,应该是尊重大于喜欢

  ☆ 谎言3:我总是孤军作战

  真相3:孤军作战大可不必,别人的话可能更容易听进去

  ☆ 谎言4:所有办法都试过了,就是不行

  真相4:持之以恒才会有效,爱和逻辑也很强大

  ☆ 谎言5:我的孩子有问题了

  真相5: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孩子也不例外

  ☆ 谎言6:在……方面我可不行

  真相6:你样样都能行

  ☆ 真正长大的标志

  △ 发现生活并非按照我们所预想的那般运作。

  △ 发现我们并非按照自己所计划的那般生活。

  第十章 心智成熟的旅程

  △ 我们都是懦弱的人,逞强是行不通的,这也是孩子渴望从父母身上得到的。

  △ 心灵纯洁:心灵纯洁的家长也是感恩的家长,充满了信任,内心安详而宁静。

  △ 慈悲。

  △ 反省。

  △ 爱。

  △ 宽恕:孩子希望看到父母宽以待己(也要宽以待人),用宽恕的信对待他人和自己 。

  △ 接纳。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