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论家用电器》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论家用电器》读后感10篇

2018-06-21 20:3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论家用电器》读后感10篇

  《论家用电器》是一本由汪民安著作,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0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论家用电器》读后感(一):重新审视物我关系

  忘了在哪儿看到这本书里对于冰箱片段,“仿佛是冰箱创造了这块肉,人们不会对这块曾经尸体的肉产生恐惧”。心中不由得想,啊,真是本有趣的小书,于是速速淘宝下单。书是由几个小部分串起来的,洗衣机、冰箱、收音机电视机手机等等,每一个独立板块是作者对着物品喋喋不休思考。花了一个下午就能翻完,配上久日阴霾过后爽朗晴天,让人心愉悦

  在看这本书前,因为近一年来的频繁搬家,我已经开始不断思考物品对于自己意义。山下英子的那本断舍离,相信很多人也看过。这本书直接影响到我的日常生活,开始不断扔扔扔。暑假搬家的时候父母很忙所以主要是我在帮忙收拾衣服日用之类的小件儿。生活了二十年的家,原来充斥着如此多的杂物。再也不穿的小时候的衣服,从各地买来的粗制滥造的旅游纪念品,太多了。所以我扔了大部分衣服,奉行clothes33原则,即一个季度衣橱里所有的衣物总数不超过33.仿佛扔掉的不仅是物品,还是精神上的包袱

  好了,到此为止我扔的东西里从来没有家用电器。家里的电器均算大件儿,我无权处置。或者说,家用电器像电灯一样,仿佛是房间的一部分,天然就在那里的。虽然没有电灯夜晚将是一片黑暗,而我们根本意识不到电灯灯存在。电灯对我来说只是墙上的一个开关,一个生来就有的、触手可及的光源,我们早已忘记爱迪生发明时的艰辛。看了这本书给我的启迪,原来电灯是剥夺普通无产阶级休息时间罪魁祸首资本家们才能以透支别人的健康动力提高生产力。所以到底是人们对于发展生产力的渴求让他们创造了电灯,还是因为无意间点错了电灯这棵科技树才提高了生产力呢?是物先塑造了人?还是人的需求反过来塑造了物呢?

  《论家用电器》读后感(二):腻

  腻。是朋友和我说起读完这书的感觉

  是腻,如果从《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读到《形象工厂:如何去看一幅画》,再读到他给《癫狂的艺术中国精神病人艺术报告》写的序言,你会觉得,这种风格真是初见惊艳,看多了有种自己也能写的幻觉

  但,这就是汪民安了么?他可是翻译亲密关系的变革》的汪民安啊,是德菲尔病重未能来华时大家只能看德汪对谈来解渴的汪民安啊。

  所以说,对于这本书,他也仅仅是当作小品来写的,小品嘛,就是你吃厌了学术火鸡之后的那杯香槟,一下子爽口,可喝多了,又不醉,只是气泡而已。

  读到《手机》那一篇,我是疑惑的,这个断不能算家用电器了。曾经的电话是一家人的公用产品,那能算电器,但手机,现在已经是标标准准的私人物品。偶尔家人问你借个手机打电话,你在解密码或者退出其他程序的瞬间,是不是也有莫名的担心和一些甚至自己都难以察觉的心虚?嘿嘿,每个人都在中毒,程度不同而已。

  此外还有《电灯》,这会让我想起某个段子还是小品,说家里唯一的家用电器是手电筒。光,人造光,的确是改变人类生活的东西,人类已经是太多东西的奴隶,包括一切曾被人类创造出来以为可以奴役他们的物质奴隶。

  所以道理是很简单的,名词看到眼熟程度的阅读杂家,也就是不费脑子地一顺溜读下去,这有什么的呢。指出朝夕相对之物的内在运作机理,以及它们存在于这世间来龙去脉,至多加上其在工业社会与后工业社会中的蒸汽朋克式形象。外行看着虚,内行看着像玩具

  但是依旧要说,这种书,有意义

  其实意义也就那么一丁点儿,就是如果这样的书能够让一些人意识到我们生活中许多理所当然没那么理所当然,就是好的。

  这个“好”,在开始时候挺累人的:每买一样电器,先问问必要不必要电视机、空调、洗衣机……甚至包括手机。有没有必要买这么高配置,有没有必要买好几个,有没有必要用他们填塞居室,我们到底,想要一个怎样的家。

  对,家用电器,然而电器开始的时候可能未必专属家用,只是我们惯性地相信,有了这一件一件的配搭和拼凑,几十平或者几百平的房子,就成了家。而家究竟是什么,在物品的充实中,我们顺理成章地忘记了内在需要饱满。充斥一个家的应当是什么而现在是什么?我们有时候,让家用电器住得很舒坦,都忘了自己

  洗衣机本身也要清洗,冰箱定期要除霜,电视机防止落灰,即便是液晶挂壁,也得用布遮上。把家具打理得井井有条,以此显示我们有生活的能力,这其中是论证得通的吗?或许我们试图证明的,只是我们能够打理事物的能力,能够像照顾一个孩子那样,照顾好家具。可是关于照顾我们自身呢?

  汪民安在书中写了很多电器与人的关系,包括性别角色分配方面。就是这些关系,致使我们将目光长久地凝视于家具与家电之上,并通过它们,去理解或构造我们与家人的关系。谁去用洗衣机洗衣,谁去清洗洗衣机,谁用冰箱制作冷饮,谁来为冷冻室除霜,谁去换灯泡修手机,谁独占着电视或者收音机……我们在无穷无尽的此类较量中,小狗嗞尿般划定自己的行动区域,并认定对家电的掌控和对家人的掌控是同一种东西。

  因此的确是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了,我们的成年生活,也可以看作是童年过家家延续。未必是孩童模仿大人,只是大人在继续自己的童年。小时候是孩子王做“爸爸”,最受欢迎女生做“妈妈”,“爸爸”“妈妈”之间,也经常因为谁去做什么而吵架,分配食物与玩具时也是在分配地位,人类就是在这样乐此不疲重复游戏中长大。

  所以,看累了学术巨作的,看看这本浅浅的书,可以调剂一下。不爱读学术的,也可以借这本小品集去开个脑洞想想不曾细思的日常枝节。

  而另一方面,所谓学者们能不那么装腔作势,多写几本这样可人的小书,也算是能创造一片流动社会学

  《论家用电器》读后感(三):就喜欢这种一本正经的不正经

  就喜欢这种一本正经的不正经。

  事实上所有的食物都是以死尸的形式存在于冰箱中。

  ((⊙o⊙)…看完不想吃饭饿了)

  先前,工作是为了吃饭,而现在,吃饭是为了工作。

  (想想,其实这种变换的时间并不长,貌似不用追溯到刀耕火种阶段,几十年前就是不干活没饭吃,即使到了现在,看《粮民》一书在贫困地区依然如此)

  耳朵是否启动它的倾听功能,从耳朵本身几乎无法断定。要确定一个人是否倾听,观察眼睛比观察耳朵更加有效。正式这种表意性的匮乏,耳朵具有强大的掩饰能力:耳朵有时候故意不听,有时候故意偷听,有时候故意地装作在听,有时候“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地在听——你从耳朵的形态本身很难对此进行区分。

  (五官里的卧底,噗嗤,想到动画片里伸长的耳朵)

  充耳不闻,但并不意味着听不到声音——耳朵的悲剧在于,它总是能听到声音,总是能听到它不愿意听到的声音。耳朵无法自我关闭。……相对于眼睛来说,耳朵更加被动,如果不将声音转化为意义,就只能到处遭遇噪音。……耳朵是最富于悲剧性的器官:日常的焦虑烦躁更多地来自耳朵,而不是眼睛。

  (眼不见为净,听不见长寿

  观看电视,是一种公开的偷窥。

  (所以看得津津有味还老想看)

  事件一旦被分享,就冲淡了它的独特性从而影响了它的效果——电视在强度上降低了事件效应,但是在范围上扩大了事件的效应。

  电视具有解神秘化和再神秘化的双重功能:它对现实人物解神秘化,使之成为表演者;他对表演者再神秘化,使之成为明星。电视冷冰冰的屏幕让电视中的一切都戏剧化和表演化了。

  或许,人类的身体会有新一轮的进化:伴随着劳动工具的改进,人们曾经从爬行状态站立起来。如今,随着电脑运用,人们的眼睛,手机,颈椎、腰椎等等,可能会出现新的形态,或许,终有一日,人们的身体会再度弯曲

  《论家用电器》读后感(四):学会一种思考方式

  书是在图书馆借的,在图书馆选书是件有意思事情。大量的书籍,各类装帧,名字不同。你挑选的线索只有书名包装以及过去读过的书给你的直觉。所以当我在书架上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很自然地就被吸引了。这是一本不一样的书,它讲诉的是看起来似乎没有必要去关注话题。论,家用电器。说明这不是一个实用性的使用指南,而是个人关于家电的一些思考,且是以一种严肃话语呈现。应该会很有意思,读完觉得果然如是。

  书里挑选了七样常见的家用电器来描述,既然常见,当然不必再赘述他们都是什么。作者妙就妙把电器放置在家庭这个背景环境下来描写。电视、电脑、手机、洗衣机,他们与家庭的空间关系,与人的生活的关系。一个小的切入点,把自己关于人、工具、家庭、社会的思考全部呈现出来。这样独特的视角,正如作者自己所说,适可而止,读多了会腻味,但是不得不说,这样的思考方式是很值得去花费一点时间去学习的。

  这种思考方式是什么,既物质是思考的载体。常说人要善于思考,你总得有个切入点,作者选取了让人觉得最平凡,不具有爆点的家用电器举例,告诉读者,思维是如何把你的语言经历观点世界联系起来的。给你一个话题,你该如何尽量维持它,不让它一下子熄灭,并且话题论述的过程逻辑通顺,言之有物。思考就是有一个对象在那里,你把自己所经历,所学习,所疑惑的全部元素加诸于对象本身。写作就是以得体的语言把思维的过程以受者能读懂的方式呈现出来。本书最大的意义,不在于论述的结论,而在于论述的过程。

  真的很有意思。

  《论家用电器》读后感(五):万一家电成了神

  西闪/文

  在这个“杂交”的时代,有一种菜叫新派川菜,有一种汉语叫西式汉语。前者的代表是俏江南,后者的典型是汪民安。在《形象工厂》那本书中,汪民安先生把西式汉语玩到了极致。在那里头,他几乎是直接用法语向中国读者喊话。尽管那种腔调,法国人也未必听的懂。喊话一如齐唱,巴特、福柯、拉康、德里达、德勒兹……像集邮一般,汪民安把法兰西的后现代牛人拼贴在一起,向艺术作品观众投下足以毁掉一切艺术直觉的理论眩晕弹。在我看来,哇噻,什么艺评,呓评才是。

  在他的新作《论家用电器》中,汪氏风采不减当年。不过,由于这一次他谈论的对象不是高深莫测的现代艺术,而是司空见惯的日常工具,故而让我生出些许本无必要的好奇心,一口气把它读完。

  坦率地说,较之前作,《论家用电器》读起来不算难受,不时地,还能有些新鲜感。但是就像作者自己所说:“我对机器完全是外行,对机器毫无兴趣,对它们的工作原理一窍不通,我是一个最初级的机器使用者”,书名中的“论”字,显然有名不符实煞有介事之嫌。我个人以为,所谓“论家用电器”,不如改为“吟家用电器”或“家用电器之歌”更恰切。因为在这样一本书里,文学的修辞遍布,论述的逻辑阙如。

  请看这一句:“家庭要一遍遍地清洗,它以卫生之名展开清洗,而人们有时还以阶级或者种族名义展开清洗——这种清洗的工具不是水而是屠刀,但是,两种清洗的理由一致的:都是对病毒的清除从而向纯洁表示敬意。”还有这句,“妇女在揉搓家人的衣服的同时似乎在揉搓家人的身体。因此,她在每件衣服上面都会投资不同的情感经济。”

  这不是零星的摘取,实际上,整本《论家用电器》都是用这样的“金句”构成:银幕是一个巨大陷阱,将观看的能量全部吞噬;电视机是光芒之神,在僵硬狭小空间里创造出一个小型的喧嚣世界;手机是一个牢靠的铁链,把你牢牢地锁住……那么电脑呢?哦,电脑也是如此,它是一根套住你的绳索。至于冰箱,它是一个“空间性的机器”——我忍不住想问,汪先生可否定义一下什么叫“时间性机器”?

  假如这些文字是诗,分明不入流。但它们不是诗,而是评论,这就显出了水平。此类玩法,汪民安深得法国当代哲学精髓。经由这般修辞,恍惚间,所有的家用电器似乎都有了“主体意识”,正在“脱离人的意志而自主地进化”。这是新时代的泛神论,只不过,汪民安心目中的“主神”,名字叫做权力意志。因为“这所有的家电,都有它们的置放秩序。”

  机器不仅吃人,“机器还吃机器”,这叫权力关系。马克思所谓的异化,在汪民安笔下真的“异化”了。一并的,法国的那些后现代的哲学家们也异化成了萨满。洗衣机“在拼命地述说,在大声地宣讲,在吵闹中证明自己的存在,但它显然属于没有话语权的劳动阶级。”空调就不同了,它“悬挂于白墙之上并且总是呼应床铺”,分明是个中产阶级。更厉害的是手机,它已经插入我们的身体,成为一个重要的器官。对它的严重依赖,“加速了人们自身的退化能力”,抑制了人体的“肉体官能”和“行动能力”。一言蔽之,这些人造的机器全都掉转头来,控制或主宰了它们的主人。

  人类的历史,透过汪民安的论述,基本上成了一个作茧自缚的过程。特别是以机器为特征的现代文明,在这本书中,就像浸泡在权力的福尔马林溶液中的一具尸体。“所有的食物都是以死尸的形式存在的……要维持一个生命,必须屠杀掉另外的生命。”一如冰箱,剔除了食物的灵魂,让它们长久地保持在死亡的状态。

  多么振聋发聩的洞见,它穿透时间,足以让180万年前的能人(Homo habilis)放下手中正在打制的石器——那是多可怕的原罪!如果早能明白《论家用电器》的道理,我们这人科人属的灵长目动物,说不定就能摆脱今天这受物宰制的可悲命运,像巴诺布猿那样幸福地生活在非洲的刚果河流域。只是我莫名地联想起两个例子。一个是叫飞蚊症的病——患者以为看见的蚊子,其实是自己眼球中的浑浊而已。另一个是在伏尔泰的戏里,四脚着地倒着爬行的卢梭。

  好玩的是,汪民安并非没有意识到他在论述中隐含的荒谬——一种表面激进,实则保守的态度。这种态度,与工业革命初期怒砸机器的工人别无二致。

  在《论家用电器》里他是这样写的:“这种姿态,是以一种激进的姿态来最终实现他的保守性。毫无疑问,这其中知识分子居多。”他们对技术和机器常常采取怀疑的态度,对进步也产生怀疑的态度……他们试图捍卫某种人体的有机性,尽管机器“最终会将他们完全吞没,尽管是被最后吞没的。”这里的“他们”,分明包括汪民安本人。在一本格外强调个人经验的书里,不知道他为什么在这里却用上了第三人称。

  不过在我看来,以上这段话本身仍然是荒谬的:一,最缺乏有机性的,就是知识分子。二,机器不会吞没他们,教条的理论才会。读完《论家用电器》,我想我以后不会再碰汪民安的东西了。再多的修辞,也掩盖不了他在观念上的保守与单调。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