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一个人的乡村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一个人的乡村读后感10篇

2018-06-23 20:5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一个人的乡村读后感10篇

  《一个人乡村》是一本由郭正一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页数:29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一个人的乡村》读后感(一):看人生百态,品人性之美

  当我冲出闹市,在荒野远山疾走,一块块痛苦石头砸向我世俗灵魂深处,创作欲望喷涌而出。乡间的杂花生树流年的风,伤感的雨,就这样自热而然地在画面展示出来。

  《一个人的乡村》是河南设计知名人士画家作家郭正一老师作品,共分为“岁月”、“轮回”、“生活”、“选择”、“寻常”四辑。该书是中信出版社出版的“讲述丛书”系列中的一本,被誉为纪实版《活着》、郭正一版本的《平凡世界》。这是一本关于人性、生命命运现实的作品集,作者没有预设,没有美化,只是用“白描”、“纪实”的方式,来讲述那些在某个瞬间深深打动他心灵的人和事。

  作者因为职业关系长年行走在城乡之间,对于乡土自己独特感悟理解,这部作品记录的就是发生在作者身边的真实故事。作者本身就是一个画家,他把情感寄托于“白描”的手法,不夸张、不做作,为我们绘出了一幅五味陈杂的人生百态图。在作者为我们描绘的人生百态图里,有感人亲情、有唏嘘落泪的爱情、有坎坷崎岖的命运、有扼腕叹息错过......

  跟那些架空虚构小说不同,这本《一个人的乡村》是一本纪实作品,是一本纪实版的《活着》,书里面的人和事都是真实存在的。故事的主角有作者的亲人师长和朋友,他们的那些故事和经历,有崎岖、有感动、有唏嘘、有叹息,人性之美,就在这些生命面对命运的时候淋漓尽致表现出来,让读者不禁感叹这就是生活,这就是现实。

  在这本书里,有对岁月更迭的感叹,如《石留国》里的石留国,一生经历了得意满和萧萧暮年,岁月如同山岭间的朝阳落日一般,有起有落,不断变迁;有对坚强勇敢地赞叹,如《大姨》中大姨一生一个人撑起了一个家,其辛苦坚强可见一斑:有对人间亲情的刻画,如《孝子》中一直小心翼翼托着母亲头部好让母亲舒服一点的不知名的男人等。一个故事反映出一种人生,一种态度。无论多么艰难,他们选择勇敢面对;无论多么卑微,他们不曾放弃梦想;无论多么坎坷,他们选择坚强。

  岁月更迭、时代变迁,改变的不仅是我们的容颜年龄,还有我们的内心物质化的生活也物化了我们的心灵,那些纯真静美,早已被我们丢掉。是否我们已经渐行渐远?是否我们已经忘记了生命中应有的感动和美好?读完此书,那些真实的人和事,或许会引发你我对生命的重新审视。

  《一个人的乡村》读后感(二):我们共同的乡村

  我们共同的乡村

  冯菲菲

  和大多数书相比,《一个人的乡村》显得“土气”。没有深刻主题,没有宏大场面,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煽情描写。如同作者郭正一在书中亲手绘制的素描插图,《一个人的乡村》的文字也是“素描”,简单浅白,如话家常,就像一杯白开水缓缓淌过血脉,你不曾察觉它的力量,而它已经融进你的内心。

  画家、设计家,这两重身份让郭正一有点潮有点范儿,然而郭正一始终保持着他的乡土本色,常年行走在城乡之间,他对于乡土有着自己独特的感悟和理解,写下了上百篇、数十万字关于乡土的随笔文字,并手绘近百幅乡土速写,如今以《一个人的乡村》呈现给读者。

  郭正一的笔下没有田园风情花香鸟语,而是以“同情之眼”观照身处其中的人物命运。

  《石留国》,作为村长他活得恣意张扬、自满热闹,但一场漫不经心的“桃花运”竟刺激妻子以死抗争,乡村熟人社会舆论氛围和紧接其后的意外车祸,使得石留国的人生疾速地从高处坠落。在石留国身上,看不到这位乡村才子文化意识,“有文化”是乡村人的企盼和崇仰,可是文化在乡村现实生活里那么苍白无力。老婆孩子热炕头,小富即安,这是石留国身上深刻烙印的小农思想。这种小农思想的另一面,是坚韧执着地活着,活下去。

  活着,活下去。是这本书里无数人物的共同信念。或许用“信念”这个词并不妥当,似乎有意拔高了。那么,改用“念头”吧。摔进了泥里的石留国,褪去了浮华,“活下去”是他最直白最简单的念头。他像掉进了石缝里的草籽,费尽心力只为了活着。

  《大姨》,饱受丈夫虐待却在他死在千里之外时,怀着八个月身孕赶去护送亡夫遗体回家。不能乘车,她手拄拐杖风雨兼程,八天八夜,因家产纠纷婆家赶出后,大姨终身不再嫁,余生都用来照顾家人、服侍老人。《小霞的婚事》和《大姨》形成鲜明对比,同样是被父母逼婚、被丈夫虐待的小霞,城市打工漂泊生活给了她新的思想,她勇敢地和丈夫抗争,在丢弃原来的婚姻后,她大张旗鼓地操办她的第二次婚姻。大姨和小霞都是坚强的女性,她们以不同的方式诠释了乡村女性的悲欢故事。乡土中国有它特定的伦理规范,我们无法对此做简单的道德评判,哪怕冷静的旁观戳痛了我们的眼睛

  还有许多背井离乡、远赴城市的人们。群和紫鹃,郭正一先后从不同视角展现他俩的想法,我们起初感受群的心痛痴情的群被物质化的紫鹃放弃了,但在看过紫鹃独白之后,我们只能沉默。这个物质化的时代,谁能比谁更高洁?《萧阳的无奈》,剩女难嫁,她们的放弃和坚守、选择和逐流,不也是这个物质化时代病症之一吗?《手辰》,艺术家特质浓厚的社会新人,他的愤懑鲁莽只是暂时的脱节,势必要在今后一连串摸爬滚打中逐渐磨去棱角。所以不要苛求《真实的人》里的小光,他为了跑业务而装像、摆谱的这餐饭,哪怕你看穿了他内里的虚空和无底气,都不要说穿了吧。即便是王总、张总、田总,这个总那个总,他们成了城里人,但是“土”依然是他们的命根。

  《一个人的乡村》,一篇篇分开看,未必见得有多好,但是汇聚成一本书,以群像的姿态出现,你会觉得颤栗和不安,这是我们每个人的乡土之根;你会觉得在某个瞬间被深深打动,我们都活着,谁都不容易努力地活,是来自乡村、来自古老中国的最悠远的回音

  《一个人的乡村》读后感(三):乡间故事多

  文/友竹

  故乡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地方,她承载了我们对生命最初的理解和感动,哪怕走出故乡过上了完全不同以往的生活,她也会经常陪伴我们:醒时浮现脑海,睡时萦绕于梦。那山那水那人让我们不畏劳累屈辱,亦能时刻提醒我们,要记住自己的本:我从哪里来,我要做个什么人。

  人是欲望的载体,人生是一种迷途。为了得到想要的东西,我们不断走上奋斗研究之路。小时候老师家长教导还在耳边: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娶个好媳妇或嫁个好老公。各种压力迫使我们用功读书,最终是考上大学了,却也很难再回故乡久居了。

  因为接下来的工作、婚姻等理想在故乡已经没法实现了。但是生活在异乡并不代表我们忘记了故乡对我们的养育教诲——做人正直善良朴实,这些词并不闪耀光辉却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它们是乡土气质代名词,也是每个人应该坚守的品质

  郭老师说,一个在外奔波的人,他所挣得的荣华与富贵,与故土之外的世界无关。哪怕是很小的一个收获,它也只炫给与自己有关的人,还有以故土为依托的乡民与村舍。归乡团聚,共享天伦,是许多中国人道不完、诉不尽的精神支柱

  是的,谁都不会知道年底回乡大把花钱置办年货、为亲友慷慨送礼的“城里打工一族”到底在外经历了怎样艰难的一年才拿到手头工资;你也不会知道村西头那位西装革履的“白领”在带着洋气的妻儿回家过年前几天夜夜加班至凌晨,只为能够多请几天假。

  因为故乡是寂寞寂静的,所以一代代怀揣梦想的年轻人都想走出去。似乎只有远走他乡满足漂泊的愿望才能驱除心中的郁闷。寂静中的人渴望城市的繁华喧嚣;喧嚣中的人梦想乡下的冷清静谧

  郭老师所说的这种人生互羡,我深有体会。看看每年春节过后的网络新闻吧,xx省份多地农村路口停满外地牌照车辆,导致交通拥挤;但是春节一过,各村又自动恢复了只有老人孩子的冷清模样

  可是由此也可见,“寂静中的人渴望城市的繁华喧嚣”占得比重更大。似乎人们无论对故乡怀着多深厚感情,乡村终不敌城市有魅力。所以,节假日结束,大家才那么按时、自觉地起身回城啊。

  郭老师的这本书里不仅写了大量乡村的风景人事,还有他对城市以及社会问题的种种思考。什么“人穷心智也会穷”、“有钱人终成眷属”啦,读来让人不免产生思考和追问:人活一世究竟追求什么?没钱的日子究竟有多难?其中好几处郭老师提到了西方哲人叔本华的名言感觉对比他的观察和记录,去琢磨叔本华的理论还蛮有意思的。

  《一个人的乡村》读后感(四):乡村黑白照片

  其实看这本书的时候,感觉特别怪异

  初读的时候,觉得作者的文笔幼稚

  与我而言,文笔分3层: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第一层:小孩子那种,很直白,说清楚事情,却没有美感。但有着孩子独特的视角。

  第二层:各种美丽字眼花团锦簇,光看字就觉得够美了。

  第三层:大巧不工。看似每个字都简单得不得了,但是如果要换一个字,就会词不达意。

  如果用衣服比较,第一层就是农民质朴粗布衣,第二层就是城乡结合部,恨不得把所有打牌元素叠加在一件衣服上的衣服;第三层就是真正简约国际大牌。

  而作者的文字一开始给我的感觉,就是介乎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但是由于作者的视角还有描写的东西本身就具有深度了,所以有过一刹那,我催眠自己,也许他是鲁迅,也许只是他水平太高,太大巧不工,而我水平太低,所以才错觉了。

  可惜,很多处,无缘无故在我看来没有什么意义议论,再加上许多处,缺少连词,而让阅读产生跳跃感的句子

  我觉得,也许,作者真的不是一个文笔特别好的人吧。

  但是,这本书,却很快地看完了。不知道是每篇篇幅都很短,还是什么缘由。总之,就是很快看完了。

  看完后,开始明白我之前那种怪异的感觉了。当然也许只是我妄加的猜测

  作者是画家出身,写文字的时候,很有种电影蒙太奇的感觉。单个镜头描述其实还是颇为精准和独特,能用画家的眼,看到许多我们常人看不到的东西。可是,因为文字描写过于蒙太奇化了,所以才会让我产生那种,类似小学生,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想到哪写到哪的跳跃感。

  而且作者总是在蛮深情的描写后加入一段他自以为高明,但是却词不达意的抒情。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是演讲者故意停顿,然后看着你,暗示你此处应该有掌声

  但是,尽管文笔不够精到,但就内容而言,个人还是蛮受感动的。确实可以算是优秀的乡土世情素描。作者的每一个故事其实都可以赚人一缸子眼泪,尤其是大姨的故事,但是作者不,他不煽情,他不刻意夸大悲惨

  看每一个故事,就好像看一幅幅没有浓墨重彩,只是用铅笔画就的人世百态。就如作者所说:

  白色是按揭、纯朴的,

  黑色深沉严肃的,

  我用它们构建生命的全部。

  插画真心有感觉。

  2:个人还是觉得有些议论应该少点,可以看出来作者是模仿鲁迅的笔法,但还不够精到。

  《一个人的乡村》读后感(五):乡土之魂

  城里人与乡里人之间,总是存在很多区别,无论是外表谈吐,还是思维方式,有些东西就好像是烙印在灵魂里,纵使包裹了层层伪装,也终将会在某些时刻暴露在外。

  如果你是位善于观察的人,那么上述的话语想必你一定会有同感,如果你是位不太善于观察的人,那么可以来看看这本书作者的感悟。

  书名叫《一个人的乡村》,与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的书名太像了,但两位作者的风格完全不同。如果说刘亮程是一位善于写意的画家,喜好泼墨渲染,层层点缀,那么本书作者郭正一就是一位善于工笔的画家,白描勾勒,寥寥数笔,令场景跃然纸上

  这种风格有些像王蒙的《尴尬风流》,可惜作者的风格过于保守了,要是能洒脱随性些更好。

  值得称道的是,本书作者写的并不是他一个人,而是芸芸众生中带有乡土之魂的人,虽然作者眼中的乡土生活不像刘亮程笔下那样洒脱随性,闲来无事逗狗晒太阳,带有一种自然之子享受天地舒畅,却带有浓郁的亲情,些微的小确幸,低调的满足与最原始淳朴的善念。

  于是我们看到了凡人喜怒哀乐,低至尘埃里的卑微的爱与怨,发自内心不经意流露出来的情感,以及永远也无法抹除的、生来就烙印在生命里的本真。

  其中有一个十分令我感动的细节,作者的大姨的父亲爱芝麻酱,又不舍得买,大姨就用鸡蛋换回芝麻酱,偷偷把酱拌在豆腐或蒜泥里,再偷偷把酱放好藏起来。

  还有个故事则是比较老的,作者将它作为一则有关教师的感人故事收录在此书中。故事说的是一位小男孩,由于好面子而经常举手,可实际答不出来,于是老师和他达成协议,答得出的问题举右手,答不出的问题举左手。

  如此和蔼可亲,观察细致入微又体贴学生的老师,在当今人数众多的大城市的课堂里,怕是不多见了吧?

  除了上述的例子,作者还写了许多零零碎碎的小故事。

  无论是那位甘愿为了为母亲的背包挣一口气而多出一份公交费的打工妹,还是那位心心念念要点蒸鸡蛋吃的老母亲,他们无不是念着乡土情的典型代表。至于地震时为了救儿子而丧生的母亲,用手托起母亲脑袋的男子,更是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本真。

  姑且就把这种最传统也最原始的人性闪光点,称作乡土之魂吧。

  本书唯一一点不足是有许多故事有生拼硬凑的嫌疑,一些类似日记的碎碎念无论是风格和质量都不符合本书的整体基调,而且拉低了全书文风与质量水平,令人感到非常遗憾。

  《一个人的乡村》读后感(六):如果《石留国》最后一段删减了,会不会更好?

  不是书评,个人一点看法:

  该篇最后一段:“站在高坡上,我望着石留国远远的背影,默默地为他祈祷:尽快走出过去,尽快建立新的生活平衡,尽快地让内心中的痛苦散落,坚强地生存下去。”

  这类语言,实在是觉得太直白了点。

  不如就结束在最后第二段:

  石留国渐渐地走远了。他没有像一般人一样客气地扭身招手致意,而是继续认真地挪着步子,向他至亲至爱的家走去。低着头的他大声喊着:“习惯了。”

  个人以为,结束在这里,意犹未尽。毕竟是文章,不要把话全说光了,留三分让读者自己思考。

  这本书的很多篇章都显得过于直抒胸臆了,作者直接替故事中的人物说心里话了。个人以为,不动声色的叙事要强于作者跳出来说旁白。

  同样是“白”话,姜淑梅的叙事就显得含蓄。当然,两本书的视角不同,姜淑梅本就说自己的经历,郭正一是第三者视角说别人的故事,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带来后者在叙事上总有种不时插播旁白的感觉?

  整篇文还是不错的,整本书语言都浅白,贵在有情感,关注乡村的情怀很赞,单篇分开看,文章都一般,结本后以群像姿态出现,带来了力量感。作者的文笔如能更凝练,就更好了。

  《一个人的乡村》读后感(七):那人,那事,那些年

  看到书名,立即就让我想起了前不久所看过的另外一本书——有着“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之称的新疆作家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仅仅是因为两个书名只有一字之差,就足以让我拿这两本书来对比一番。

  虽然书名里同有一个“村”字,但两者却有着极大的不同。刘亮程的“村庄”有着明确的指向,那就是他生于斯、长于斯,并且所有作品都在描写的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沙湾县那个叫作黄沙梁的小村庄,他观察、记录、体验、思考和解读这里的一切,由此体悟生命和自然,向度是由外而内的,核心是自然中的自己;而郭正一所谓的“乡村”,则根本没有一个明确的指向,更多的是从人文意蕴上来讲的一个泛指,是他这些自己这些年里所遇到的人、所经历的事、所看到的人情百态,以及由此所生发出的感想的一个记录,向度是由内而外的,重点是他所看到的世界,就如同是一个村庄里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年。

  正因为如此,郭正一的文章中既不讲名人富贵之流也不写曲折离奇之事,既没有深邃的思想也没有空灵的性情,但却能够从日常生活的寻常之事中,从来来往往的人情百态中,体会命运的跌宕、起伏与转折,发见生命的脆弱、卑微与坚强。首篇《石榴国》记录了王屋山下一个农村村长的命运起伏,他曾经春风得意,曾经轻狂张扬,曾经遭遇横祸,也曾经蹉跎萎靡,但他身上有一种农民才有的固执,从不放弃哪怕一丝希望,展现出了生命的坚韧与不屈;《大姨》中作者的大姨饱受丈夫虐待,但又以八个月的身孕之身用八天八夜护送丈夫的遗体回家,无论生活有多少磨难她都相信明天会更好,生活有多苦她的生命就有多坚强,这才是生活中的真正强者!《小霞的婚事》中的主角曾在他家做过保姆,她不屈服于父亲强加于自己的命运,从婚姻中出逃再到回归,但命运却已经牢牢把握在了她的手中;《武立正》中所写的那个小小县城中的绘画教师,他有追求,但又不拘泥于此,活得散淡洒脱,潇潇洒洒;而《忻忻》中那个五六岁孩子的点点滴滴,也被他敷衍成文,别有一番意趣。

  最后不得不说的是文字的风格。刘亮程早已经成了专业作家,他的文字简单、纯净、直白,有一种接近于生命原生态的粗砺,将农民的风骨、农民的感觉与他纯朴的生命体验融为了一个整体。本书作者郭正一更为众人所知的是,他是大铭王朝设计机构的创始人,河南设计界的知名人士,他的这些文章重在讲述,就如同他所讲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年一样,展示的是一幅生活画卷,极富生活气息,让我们很容易从中读出他所体会到的感动与美好,充盈着一股暖暖的感觉,也更容易为我等一般读者喜欢。

  所以,他所写的是他的生活,但那些人、那些事、那些年是如此的平凡,如此的简单,距离我们又是如此之近,以至于我们每每从中读到自己,看到自己。

  《一个人的乡村》读后感(八):“真实”,为何如此难以启齿?

  郭正一老师的《一个人的乡村》写的自然而真实,当我勇敢的读完整本书,心情很压抑,这种压抑的感觉是自然流露出来的。

  点根烟,喝杯酒,我静静的看着这种感觉。我不想让这种感觉溜走,因为它如此可遇而不可求。

  活在这个多元化的年代,我们的生活被有意或无意间涂抹上了亮丽的颜色,而我们的心情也跟随着外界环境变化而变化,早晨是蓝色,10点就变成了白色,中午也许是紫色,晚上也许变成了红色。变来变去,看似无规则可循。其实,我们的心能变成很多种颜色,就是失去了本色。

  3岁的孩子睡觉总打呼噜,夜里休息不好。长此下去,怕是会影响孩子的发育,万一变成慢性鼻炎就坏了。家人商量带孩子去国内知名的医院去看看。

  妈妈排队一个半小时,花重金以为挂上了当天的号,谁料到到了分诊台,拿给小护士过目,小护士客气的说,这属于挂号处工作失误,建议家长再去找挂号处解决。

  再到挂号处,排队半个小时。妈妈很礼貌的,怀着谦卑的态度,和工作人员一五一十的把事情经过说了。挂号处很客气的表达了他们的意思:“此事是另一个工作环节出了问题,建议去另一个部门解决”。

  妈妈又排队半个多小时,到了另一个部门。得到的意思是:“这就是挂号处的事,与他们无关”。

  妈妈起个大早花了重金折腾一上午,就因为医院工作人员的失误,眼看着时间都浪费在排队上了,挂号的事一点进展都没有。午饭时间到了,收费处空无一人,分诊处没人了。妈妈找到了综合服务台,一把鼻子一把泪,但是就是无济于事。

  下午爸爸来了,处理事情的风格与妈妈截然不同。爸爸来到了收费处窗口,收费处的还是不理不睬。爸爸怒了,什么都不说,往窗口一档。5分钟过去了,没人管,10分钟过去还是没人管。后边排队的家长都着急了,一个男的扑上来想继续挂号,爸爸用胳膊一推。后边的人也愣住了,这时候大家都在僵持着,整个挂号大厅很安静,家长们把重要的事情都忘了,都在等着什么......

  带孩子看完病,坐在回家的公交车上,妈妈问爸爸:你怎么说的,事情就解决了?

  爸爸说:因为你情绪不好,影响人家办公了,我替你向医院道歉了。

  《一个人的乡村》读后感(九):一个人的乡村,一生的轨迹

  随着朴树《平凡之路》的旋律,我读完了《一个人的乡村》。感觉到的不只有人们的平淡生活,也有他们的勇敢得面对。刚看到书名时,还不是完全理解为什么叫一个人的乡村,读过之后,觉得它是讲述中国老百姓的不同形色人生,一个人的乡村,一生的轨迹。

  本书的扉页有一句话说,“讲述,留住历史的细节”。这本书做到了,它用最真实的讲述,以乡村为主要地点,平凡的人物为描述对象,展示了乡村的一点一滴地变化和中国不断地发展。书中在进入目录之前和文字结束之后都有几页的关于乡村的白描画,这些白描画生动形象的展示了乡村的现实景象。

  本书属于纪实性散文,所有的人物和事件都是作者的亲眼所见,之后加上作者的情感。作者把书中分为《岁月》《轮回》《生活》《选择》《寻常》,个人认为是作者成长的过程中的经历,是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也是对中国百姓生活变化的讲述。

  在这里我看到了敢于面对选择的小霞,作为一个乡村的姑娘,她勇敢地放弃了第一段令人痛苦的婚姻。开启了新的幸福。

  玲子的人生,让我感到心痛,我怜惜她,我为她的人生感叹,同时我为她的勇气鼓掌。一位普通的农村女孩,因为无奈,必须进县城打工,却又被救济她一块五毛钱的“英雄”王祥所骗,先后为他生了一男一女。消失五年的玲子还是选择了逃回自己的老家,可是物是人非,一切都不是当初的模样,原来的婆家已成仇人,现在的亲人也感情疏远,乡亲们再也不理会玲子。作者在这个故事的结尾说,“感叹生活变迁,竟为了一块五毛钱而逆转。其实细想生活的变迁更多的是因贫穷,无奈转为厄运。”任何一件事都可能改变人的一生,玲子就是这样,因为无奈地进城改变了一生,她的生活再也不会是平淡,而是勇敢地面对,面对自己,面对生活,更大的是面对社会。如果乡村的生活富裕,丈夫不欠外债,她就可以选择平凡的生活。时间只有前进,没有后退,没有停止,希望玲子在未来的生活中找到平凡的幸福。

  就像《平凡之路》的歌词所写得,“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一个人的乡村,就是一个人平凡的生活,点点滴滴,五颜六色,讲述着变迁,讲述着细节的历史变化。

  《一个人的乡村》读后感(十):被遗弃的甘蔗尾°

  ——评《一个人的乡村》

  文/蓦烟如雪

  几天前,在饭后洗碗的时候,我给外婆谈起了“空巢老人尸体被狗啃食“的新闻,外婆回应我的是一声叹息。

  而当我看到《一个人的乡村》的时候,更是感慨良多。

  乡村,是什么?

  是一片寂寥的田野,是冷落的炊烟,是高高耸立在翠绿松柏下佝偻的身影和那一声声回荡的孤独。

  每每想到这样的片影,我就一阵冷战。

  一个人,要多勇敢……

  闻名八村的石榴国,一生跌宕。从风光一时,到车祸致残,站在人间欢爱的上方,看着门前的“前程似锦”,人生不过如此,很多人事,一旦坍塌,不可怕,可怕的是心塌了。

  《舅舅和舅妈》中,老爷子喜欢自己钦定的媳妇,而封建的扼杀就像那辆急遽火车,碾压了她青葱的生命,儿子讨来了喜欢的媳妇,而老爷子一辈子因为歉疚,都没有给新媳妇一次真诚的笑容,终究轮回着悲情和一个时代的悲哀。

  我最为感触的莫过于《大姨》这篇,被逼嫁给二婚的丈夫,勤勤恳恳的操持家事还要饱受虐待,丈夫因为得了胃癌,死在异地,她怀着八个月的身孕赶去护送遗体回家。不能乘车,她手拄拐杖,像将领一样走在护送队伍前面,风雨兼程,八天八夜,她饱尝人生无常,满腹悲怆。旧社会培养了她的坚韧,新社会造就了她的宽厚和善良。母亲有一男五女,在那个最困境的岁月里,是她一个人拉着母亲看病喂药,洗脸喂饭,端屎洗尿布。

  如果说这是本能,那也太残酷了,母亲去世的时候,她说:“昨夜只给她盖了一床被子,不知昨夜她是否冷呀?”

  这一句下来,我就哭了。

  人常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大姨的善良,苍天可鉴,她照顾完寿终的母亲,就照顾姥爷,她勤快为本,体贴入微,老爷子脾气暴躁,她都能记得老人爱吃芝麻酱,每每她最辛苦,却每每只能“冷落”自己,她一辈子,都像那顿囫囵的饭,仓促却温饱了全身的暖意。

  亲情里是相互的坚守,而爱情里,是渴望的相互扶持。小霞婚姻坎坷,却接受父亲导演的今天明天,结婚哪天都不重要,关键在于幸福不幸福,而《人慧师》中,尼姑爱上了和尚,修不成正果,舍不得如水般的人间情爱,放不下永缠一身的俗念,不是谁都喜欢出家,一定是有厌世的情绪在里面,可惜,天凉凉不过心。人终究还要独行在山路上。

  南昌有个“一毛钱奶奶”20年不涨价的新闻不知道大家是否看过,而当我在看到《黄焖鱼》中,我喜欢那句,对儿女来说老人家是谋生,对自己更多的是谋心。父母在你身上花的钱他们从不会计较半分,而他们最在乎的是你开心不开心。

  可能有人会说,大人希望的不是开心而是你能混的出息,但命运的事情谁都说不清。

  猪往前拱,鸡往后刨,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活法。我们看惯了生离死别,纵览人世,何事不是虚空呢?

  我喜欢双手捧递的尊重,喜欢春节里的暖味,喜欢门外老人驻足祈盼的神情,喜欢人生正美好的年纪。

  爱,原本很简单,除了真挚的心,从来不要那么多的心计和盘算,人们在吃甘蔗的时候总喜欢吃上端,却忘记扎根在土壤里的根部,才是最甜。

  人,不该忘本。也许这本书,我只喜欢前半部,但这本书给我感受很深,不要冷落了你身边的亲情、爱情、友情。

  有一天,他们都会像抓不住的流年,拂不尽的山谷烟云。雾尽人散。

  珍惜美好,品味那根被遗弃的甘蔗尾吧。

  筱筱

  2014年11月30日星期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