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迷蝶志》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迷蝶志》读后感10篇

2018-06-25 20:24: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迷蝶志》读后感10篇

  《迷蝶志》是一本由吴明益著作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3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迷蝶志》读后感(一):让我们保持对世界好奇,对美的赞许

  在去香港的地铁上读完了吴明益的《迷蝶志》,站在车厢人群中,沉入书本,与作者回到台湾,在校园山林间,在城市与海岛中,邂逅大白斑蝶,细碟,琉璃带凤蝶,小紫斑蝶……那么多我不认识美丽生命,与我们共处一个地球,一个城市,一个海岛,一片土地,但我们不会注意到它们的繁衍、流转、迁徙和灭绝,不会在意,不会为它欣喜,为它伤感。并非我们铁石心肠,只是被现实磨钝了眼角失去了小时候发现世界的好奇,失去感知生命本身美丽与壮大的能力

  这一切,正是《迷蝶志》给我的最深感受,它让我忽然了解自己已经多久没有蹲下来研究蚂蚁,没有抬起头看飞鸟流云,没有去注意蜗牛足迹,蝉鸣的方向,在一日一日的重复工作中,好奇心逐渐萎顿,感受力日趋颓靡。有时候,你我都应该停下来看看云,看看树,看看沙子石头,看看这个地球,然后赞美生命,它们是如此美丽而令人着迷。

  《迷蝶志》是我阅读吴明益的第二本书,第一本是短篇小说集《天桥上的魔术师》。在那本书中,吴明益用长着翅膀轻盈故事重建了曾经连接着台北中华商场八栋大楼之间的天桥,天桥上的魔术师,以及那个曾经在天桥上卖过鞋垫的他自己,和那一整个被时代抛弃的人群。那是一本迷人小说集,它讲述成长忧伤而不哀戚,回忆中弥漫着幻想童趣。那本书出版于2011年的台湾,《迷蝶志》比它早生11年。

  2000年,刚刚满三十岁的吴明益已经出版了第一本短篇小说集《本日公休》,但一直没什么关注,直到《迷蝶志》的推出,才大放异彩,当年即获得台北文学奖、“中央日报”十大好书奖。据作者自己讲,迷恋蝴蝶,并非是从小养成爱好,一切发端于一次昆虫展,当时他刚刚大学毕业、服完兵役、考上中国文学研究所,因工读受训而在昆虫展当临时解说员,在长达一个月的展期中,他第一次看到一只红粉蝶的蛹化过程。而那只可怜的红粉蝶,立即被另一位解说员捏晕了收进三角纸里,做标本

  这让他体会到蝴蝶的美,也让他发现了人们惯常的对待蝴蝶的态度。有很多人收集蝴蝶标本,放在家里,挂在墙上,作为战利品,或者装饰,但吴明益说,“蝴蝶在于我是一个多变的生命,而不是生‘物’”,对待蝴蝶,要去感受,去相遇,而不是去捕捉,去控制

  一开始,吴明益也收集过蝴蝶标本,但渐渐的,他放弃了这种与蝴蝶相处方式,他并不视蝴蝶为商品,不把它们当作研究对象,他只是“醉心于蝴蝶这种美丽的生命”,他选择了另一条接近蝴蝶的路径——直接走到它们身边。他在校园里观察蝴蝶,蹲在草丛中,看起来像个傻瓜,他到森林里去,去郊外,去海岛,“以一个朋友姿态,用眼睛、望远镜及相机对蝴蝶表达我的迷恋。”

  嗯哼,虽然整本书都在写蝴蝶,各种蝴蝶,但不要以为这是一本百科式的植物图鉴,或者报纸上的自然主题专栏,它不是说明文,吴明益写的是他与蝴蝶的相遇,有蝴蝶,也有他自己。我最喜欢的两篇文章分别是《死蛹》和《忘川》,都不是简简单单的写蝴蝶。

  《死蛹》的主角是一只大凤蝶。朋友I.K对昆虫产生兴趣兴奋的告诉作者在自家阳台橘子树上发现了一个蝶蛹,邀作者去看。在城市里发现蝴蝶是很难得的事情,因为这里对于蝴蝶来说,难以发现食草,时时有饿死的危机。这蝶蛹不知是哪一只蝴蝶迷途于城市时留下的血脉,更不知道那只蝴蝶后来怎么样了。作者细细观察这只蝶蛹,讲述关于大凤蝶的故事,忽然发现了真相,这是一只死蛹,一只永远不会有蝴蝶飞出来的蛹。

  《忘川》的迷人在于它文本丰富性,作者不仅介绍了玉带荫蝶的故事,关于欧罗巴的神话,还穿插了几个朋友的故事,他们迷失生活的“哀悼原”,这好像和蝴蝶没有什么关系,但正是这看似无关的小故事,延展了文本的空间,使它变得迷离动人。最后,作者说出,忘川并不仅仅是这些朋友渴望达到的地方,还是蛇目蝶中一个庞大的属族,Lethe属。蝴蝶与我们,有很多隐秘联系

  读完这本书,我知道我不会变成另一个迷恋蝴蝶的人,我不会去野外看蝴蝶。但是,迷蝶不仅仅是蝶吧,它还可以是鸟,是植物,是石头。吴明益通过这组文章带来的不是知识增长,而是一种启发——让我们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对美的赞许。

  《迷蝶志》读后感(二):由常识通往、由凝视抵达

  临上T69,以为光《迷蝶志》不够看,又往书包里塞了一本只看了开头的《天桥上的魔术师》。

  初次接触自然写作,是在一门叫“文学自然与地方”的课,从《吉尔伽美什史诗》读起,除了蒙田、卢梭散文、哈代的《苔丝》,为了论文而苦读的《瓦尔登湖》选篇,印象深刻的是John Clare的诗和讲到John Muir那课老师问到immediate response时自己回答过的“his innate sense of equality”。倒也不具体地记得读过的内容,却在那时起就养成一种模糊的偏好,盼望读到以作者的观察为放大镜的、不是感念出来而是感悟出来的自然之美。我偏执地觉得感悟得自一种忘乎所以的沉醉,感念则难免有所掺杂,前者有着天然的感染力,可以自然而然地引人去正视后者提醒我们面对的不堪现实。对本书来讲,我觉得“迷蝶”最纯粹状态体现在那些描述细蝶蛹体的“修行”和幼虫结成锦蟒的自我保护、曙凤蝶幼虫以温度为生命界限、大琉璃纹与琉璃纹的域界、大凤蝶蛹化期的生死考验枯叶般的蛇目蝶与其色泽同样的阴黯的对腐果偏好、幼虫与植株之间默契动态平衡、黑星小灰蝶食花和高飞习惯三星双尾燕蝶的视觉魔法与隐身飞行、“地图蝶”的闲适、纹白蝶在油菜田上的轻盈舞蹈、数百年前的护国宫一带原生的自由之绿、小紫斑蝶的赋名与历史、一只斯氏紫斑蝶的产卵过程、雌红紫蛱蝶的易容、冲绳小灰蝶展翅吸收热能、红纹凤蝶的飞行“责任”、环纹蝶与想象中的菊花仪式……的文字,让人毫无负担地感到每一个细微的点都是一个可以由常识通往、由凝视抵达与欣赏认知域。没错,我这其实是已经在脑洞大开地设想,当自己有了作者这样的私体验时,会更愿意以怎样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脑洞大开的原因在于,这些被作者自喻为初到溪边就感慨不已孩子般的感触,读来仍让人相信,有好的发心加恋爱耐心,定会与另一种生命经历陌生到结识和迷恋的过程,即使人类对蝶类生存环境影响和妨害这样一种必然的恶性联系,实在已经模糊了sentimentality和reflection的界限,让先前设想的先“迷”后“感”显得过于天真不切实际

  下火车前一个小时,合上《迷蝶志》之前,又默默对着书后标本框和下面的提示文字翻看前面的照片和勾勾画画,搜寻着漫开的记忆里最鲜明的一些名字特征,但终究还是觉得,结识另一种生命,必须预设一个更漫长的开始,永远不该相信有“站在巨人肩膀上”这样的便利,因为最珍贵的体验,正是那种“手绘的几分钟、几小时、甚至可能几天的时间里”,脑中始终出现的“蝶的肉身在蛹化、羽化,有风、有树、有蝉鸣、有色彩、有叹息、有路、有思考,有在某天午后雷雨...回忆起某个初春的记忆”。

  《迷蝶志》读后感(三):努力让他成为他更应该成为的样貌:《迷蝶志》编辑手记

  初遇《迷蝶志》,我是一个读者。之前读过吴明益的《复眼人》《天桥上的魔术师》,小说里那种诗化的语言意象、点到即止绝不捅破的伤感以及灵活轻巧的写作技法,甚为拨撩,都非常喜欢。这是他更早之前的文字,所以拿到这摞稿子感觉就像在倒着翻一个喜欢的人的相册,看ta从哪来,看ta小时候长的什么样子,在照片之间寻找是否留有一丝成年后不愿示人的萌态,心中总是有些小激动

  书中的十八篇散文记叙着他与不同蝴蝶的相遇,配合文字,穿插着一幅幅精美的照片、富有质感的手绘,并附有简短的蝶种学科介绍,其中更重头的还是他骑着自行车、端着相机在面对蝴蝶时的所思所感。《寄蝶》写到展览后被扔出高楼窗口的大白斑蝶;《十块凤蝶》写到被售价取代名字的珠光凤蝶;《忘川》写到玉带荫蝶的学名与希腊神话;《国姓爷》写到在小紫斑蝶的家乡忆起几百年来这个蝴蝶岛屿的往日历史;《迷蝶 二》中写到红拟豹斑蝶的“流浪基因”以及私人乡愁;在这里不仅能看到作者所看到的,更能读到一个完整流动着的作者。我想,这些就是自然写作区别于图鉴、区别于教科书的,一个最重要部分。然而,这些毕竟是早期的文字,感情汹涌强烈的几处竟也奔泻了出来,这尤其是和《天桥上的魔术师》那种像是点穴的写法不一样的(当然也有小说、散文体裁不同的影响)。吴明益在自序中也用了“稚拙”这个词,不过随文阅读,感觉到了他说的“稚拙”,也就感觉到了类似恋爱中的青春男生特有的一种热忱诚挚和毫无保留

  再看《迷蝶志》,我又是一个编辑。这本书成书于2000年,获得了当年台北文学奖散文奖,得到了刘克襄、陈芳明,以及自然保育界诸多人士推荐,绝版之后于2010年再版。自初版至今时隔十四年,这只台湾的蝴蝶终于飞过海峡来到这边,对书、作者、大陆读者、出版方都是一种幸,对编辑来说,在这份幸运中仍有一个问题——如何让这本书成为他更应该成为的样子。

  稿件文本上,编辑过程中遇到不那么顺畅的地方,每一个词,每一个标点,甚至每一个分段断行的位置,都要把精神跳出来判断是否是作者个人化的体现,对每一只蝴蝶的学名、译名、简介一一查对订正。存疑之处,细细列一篇,在稿件上标出,逐一与作者沟通确定。希望他能更是作者想要的样子。这是作者的书。

  在书籍形式上,思路换了一次又一次,开本、排版、设计方案123地在电脑里排了一长串,就是在努力贴合这本书的内里。形式本是外在,但是翻着那些细致诚挚图片、手绘和文字,难道他不该有一件最适合他的衣服?实在说来,这是一个小说家的蝴蝶笔记,设计上全部围绕着这个主题。尝试更适宜的开本尺寸封面选用了作者的手绘,一只展翅的红纹凤蝶,设计师对书脊上的蝴蝶身体的印刷文件半毫米半毫米地进行调试,选纸、打样、调色、装帧,一步步工序走下来,最后终于像一件合体的衣服一样穿在了稿子的身上。希望每个把这本书捧在手上的人,都能感受到作者遇见一只蝴蝶时的惊喜。遇见一本好书,就像结识一只蝴蝶,总在尝试用最细致的线条勾勒出他“翅翼”一开一合的姿态。这也是我们的书。

  拿到样书的时候,心里还是挺激动的,虽然稿件与设计的想法脑子里已经成熟得不能更成熟,虽然内文和封面的纸样已经把他的各个部分展现出来,但是一本完整的实书放在我面前时,心里仍然是一种诞生式的激动。当我坐在家里再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又成了读者。

  有时候,编辑能做的事很少,仅仅是加一个“更”字,但这个字如何下笔却需要长久的斟酌试验

  现在,这本书到了读者的手里,这也是你们的书。

  ==========

  编辑过程中,不免仍有疏漏之处,欢迎各位编辑同仁读者大人提出宝贵意见,在随后的出版发行中,一定会因为大家的喜爱再加上一个“更”。

  《迷蝶志》读后感(四):另一种温暖——吴明益的深层生态

  我想,所有第一次拿到这本书的人,都会为它的外观啧啧称奇

  半支蝴蝶透过半透明磨砂琉璃书皮若隐若现,轻抚书皮,仿佛蝴蝶的翅膀也随之颤动,让人抑制不住想要探索欲望。裸背塑封散发出一种原始淳朴气息,与生态文学的文本定位十分贴切

  生态文学其实并不是一个十分新颖概念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早就包含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思想。《周易·文言传》所记载的“(人)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就是古代哲人们倡导的朴素的“天人合一”观。他们认为天、人是一个统一整体,人需要引导自然的变化同时顺应自然规律

  放眼当代文学领域,生态文学的仍占有一席之地,甚至扩展到影视戏剧等各个领域。十年前,电影《可可西里》给我带来的观感刺激记忆犹新影片中强烈鲜明的生与死对比仿佛猎人辽阔荒原上打响的第一枪,直击观众心脏。我之前接触过的生态文学作品大都如此,虚构情节生动刻画鲜明,故事性强,简单粗暴。比如张抗抗的《沙暴》、贾平凹的《怀念狼》以及姜戎的长篇小说《狼图腾》,无不充满着小说家对人与自然和谐环境被破坏担忧氛围阴郁风格低沉压抑。

  这些作品发出最原始的呐喊,让读者感受一种赤裸裸的撕裂般的疼痛。与之不同,《迷蝶志》的散文特点就注定了它将以一种不同的方式发声。

  本书共有18个篇章,除了与蝴蝶有关的名目、外观、生活习性以及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之外,也穿插着聚散离合、骨肉亲情、尘世爱恋的故事,以一种舒缓温暖的行文表达着作者吴明益对自然生态的隐形思考。

  生态文学要求作者本身就具有极强的良知与社会责任感。吴明益曾在多个公开的场合否定“环保”,称其“过于自大”,在他看来,环保一词太过人类中心主义,人是没有保护环境的能力的,在水灾或冰川融化等自然现象面前,人类是如此的渺小而无力。他在反对唱高调般的口号的同时,也身体力行地参与环保活动。在东华大学华文细系任教期间,他常常带领学生踏查山川,将大量的精力用在接触自然上。这位自称“温和的人类中心主义者”的小说家,透过测量与生态,探索自然科学的美,用与恋人说话的方式讲述着蝴蝶。

  《迷蝶志》并不是一本纯粹意义上的科普读物。科学家只负责科普,他们无法感受到深层生态学的美学核心。而吴明益接续了他们的任务,将其中的美与感动娓娓道来,用另一种方式温暖你。

  《迷蝶志》读后感(五):所读的第一本蝴蝶类自然笔记

  今天回办公室,发现这本书已经寄到了!正好要值班,于是花了一上午读完。

  首先是装帧形式比较好玩,裸背线装+塑封,以前没见过这种。。。而且没有书封!(你这什么怪癖)

  要评价内容的话比较惭愧,虽自称博物爱好者,对蝴蝶却基本没啥了解,只认得菜粉蝶。。。原因可能还是懒罢——蝴蝶不像植物能老老实实呆着让人看,公母还花色不一样,门外汉要用图鉴去辩识,用书中一句印象颇深的话来形容“像拿着20年前的小学毕业照在全台北找人”。。。。

  好在此书重点也不是物种辨识,而是半抒情的人文自然笔记。讲蝴蝶展内幕,种种昆虫拍摄出行的趣事,都很值得一看。

  此书成于十多年前,台湾的种种自然保育问题反倒恰好是现在正面临的,作者观点属于“和我基本相左但能理解他为毛这么想”类型的。。。。有点儿像篇来自纯朴年代的旧剪报。

  最后提下作者自画的插图相当惊艳,不算精细却特征明显。。。这算我评价自然类插画的怪标准 →_→

  《迷蝶志》读后感(六):江天春晚暖风细, 相逐卖花人过桥

  我猜蝴蝶最初成为一种真实虚幻两相交叠、生死物化迷蒙难辩的意象,是自漆园吏闲闲无事、漫漫睡眠中那个莫名的梦开始。

  一种在地球上生活过亿万年的动物,靠一双薄如蚕翼、纤微颤动的翅膀,迎着阳光与风,飞旋在世界各个角落,栖木羽化,共花为生。它沉默无言地见证过冰河时代的出现、恐龙时代的消失,也随人的脚步迁徙流转,出现在过去从未依存的陌生环境里,绕林为巢,据草为家。这些迷了路却处处为家的蝴蝶,是为“迷蝶”。

  与蝴蝶漫长而绵延的生命轨迹两相对照的是,这种处在生命链最底端的动物,一生至长只有短短数月。迎寒孵化,自缚成茧,振翅而起,向日飞翔,每一个瞬间都如初生般孱弱,又如涅槃般重生,随时可能在一个飞翔的瞬间,以一种优雅的姿势,永远失去下一秒。它的孱弱,成就了它的美感。

  一个态度严谨的自然主义者,同时也是一个善感多思的小说家,十多年前,追随目所能及的蝴蝶姿影,环绕台湾,穿行在因人迹而改变面貌的山川河流之间,以恋爱的姿态,结识每一只蝴蝶,一只眼里看到不堪乐观的未来,一只眼里看到生死转圜的诗意,为一些无声无言的小生命,写下十八篇蘸满丰沛情感的大文章。

  “我知道,这里所写的每一只蝴蝶,都必然已经死去很久,而我仍然希望,某些物事能一直存活下去。”这并不是一本图文并茂的辨识蝴蝶的自然读物,文学的质感令它分外柔软又沉思深远。人事音书,穿引在十八篇文字间,藤蔓般交缠的生命情感,也像蠢蠢欲动的破茧之蝶,牵引着渴望飞翔却失去羽翼的人之心灵。

  我是在朝九晚五乘坐公共汽车的间隙,在依窗而坐或抵门站立时,在晨光透过秋日行道木撒下的金黄斑驳里,在落日沉沉霓虹初燃的明明灭灭中,一字一句,一图一画,还算悉心地读完了整本《迷蝶志》。季节不对,从未有一只蝴蝶从我眼前蹁跹经过,或者说身在城市,无论季节怎样流转,已经很久没有留意过身边是否有蝴蝶。但在我脑海里,一群素未谋面的迷蝶环绕又消失,划过了一道道斑斓的生命痕迹;还有一群迷蝶因不由自主的命运,虽然已经消失在这个世界,却被钉在我的脑海里——

  一只被夹在三角纸里邮寄了七个小时,只为装点一场盛大蝶展的大白斑蝶。

  一只被车轮突然碾过,后翅尾端和腹部瞬间破裂,飘零到马路边的大琉璃纹凤蝶。

  一枚结在高楼大厦间唯一一棵四季桔上、注定永远也不会破茧而出的大凤蝶蛹。

  一个被啪的一声捏碎身体,由三号虫针从头至尾贯穿,封在玻璃匣中的大紫蛱蝶标本。

  “当多数人醉心于揭开基因密码的同时,许多生命在未被解码之前,已因生活场域的毁损而随风逝去。倘若人们真能逐步掌握创造生命的秘密,将生命价值转换成货币单位,但却遗忘与其他生命交往的能力,终有一天,会寂寞地死去。”

  黄庭坚写:“看着庄周枯槁,化为胡蝶翾轻。”辛弃疾说:“寻思人世,只合化、梦中蝶。”蝶事,说到底,也是人事。辗转在世间的我们,与只造访这世界数月就沉默离开的蝴蝶,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处在生命链最底端的生命所面临的未来,将来,就是处在生命链最顶端的我们无可逃避的未来。虽然多年以后,吴明益老师说他已不再是“《迷蝶志》里那个着魔、感情像藤蔓植物般容易失控”的人,但读到这本书的我,好像以一只蝴蝶的心灵,触碰到了生命最本真的战栗。

  北宋谢逸有一首《咏蝴蝶》:“狂随柳絮有时见,舞入梨花何处寻。江天春晚暖风细,相逐卖花人过桥。”这是我能想到的人蝶相随的最美风景。我祈愿这样的风景,在寒冬消逝、春风满城的时候,成为真实上演的风景,并且永不消失。

  《迷蝶志》读后感(七):蝴蝶飞不过沧海

  阳光之下,菜园田里,花圃中,成群的蝴蝶,像是从空中撒下来的五彩迷离的纸片似的,随风飘来,又随风飘去。间或歇在一丛野花上,两只脆薄脆薄的翅膀带着生命的强度不时扇动着,那如网的金色脉络熠熠闪光,那一对浅蓝的触须,纤细得像云锦,煞是动人。只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总觉得身边少了一抹亮色丽影,即使在生机盎然的春日夏天,纵有群芳竞妒,百态花颜、千姿婀娜,却再难看到那成群成群翩跹弄舞、追妍觅香的身影了。

  当然,出于对蝴蝶的迷恋与念想,偶或我会翻阅一些关于蝴蝶的书籍。而《迷蝶志》是意外偶得,却被惊艳的无复可加,不仅仅被别致美貌的装帧折服,更为作者那灵动隽秀、诗化清灵的文字所深深吸引。

  作为蝴蝶的研究者的吴明益,“他用两只眼睛看蝴蝶,一直观察者的,一只诗人的。”全书十八篇散文记叙着十多年前他环绕台湾,穿行校园与林间、山川海岛时,与大白斑蝶、琉璃带凤蝶、小紫斑蝶、紫蛇目蝶、玉带荫蝶等等不同蝴蝶不期而遇的经历,每个篇章适得配以相关蝴蝶的精美照片、手绘,并附简短的蝶种学科介绍,让我们看到并记住了这形形色色的蝴蝶别致不一美丽,体味着这些仿似无声无息的小生命的倔強与壮阔。

  如果这本书就是这样简单美好的一本科普书,其实也是挺好的。但这不是他写这本书的真实目的,他说:“我知道,这里所写的每一只蝴蝶,都必然已经死去很久,而我仍然希望,某些物事能一直存活下去。”在惊叹这些精灵般的小生命的美丽同时,我们在他字里行间看到更多的是一种不容乐观的对未来的深远优思,他为我们展示出这些小生命迎向不由自主的、抵着消失在这个世界的隐忧。只因为人的贪痴、商业利欲,总想着将这些美丽的生灵据为己有,或化作最大的利益效应,很多人私心地捕杀蝴蝶,将其制作成一个一个毫无生机的标本。可是这样的戮杀,除了无甚意义的作为装饰品装点家居场所,满足人的虚荣心之外,却是蝴蝶走向灾难性的毁灭与死亡的厄途。

  “在汽车发明之前,人们不懂得什么叫车祸,蛙、蛇、麋鹿、大琉璃纹凤蝶也不懂。”

  文明的原罪,很大程度来自于人们的过分贪婪和摄取,对蝴蝶,更是对自然。

  对于蝴蝶,记忆中最深刻一次是,好容易盼来一场大型蝴蝶展在我这个旮旯小镇里举办,兴高采烈就拉带着妹妹去了现场。入口处摆着各种各样、千姿百态的蝴蝶彩绘、描画,绚灿彩翅映着洁白干净的墙体,瞬间迷乱了我眼,心里激动不已。这些都是远近闻名的蝴蝶:美神闪蝶、月亮出山蝶、维纳斯闪蝶……林林总总,眼花缭乱。不过,在这么多世界名蝶我却最钟情光明女神蝶,它全身放着蓝宝石的光芒,深蓝色的一对小翅膀象一望无边的大海,湛蓝湛蓝的,一对浅蓝大翅膀象长空万里的碧空一样蔚蓝蔚蓝的,四支翅膀中间有一条洁白的带子,象会跳舞的月亮船,还象白雪公主的花边裙子一样漂亮。 就在我想象着她翩跹弄舞,活泼、灵秀舞动翅膀的样子时,一个冰冷冰冷的标本猝不及防地映入眼帘,瞬即如坠冰窖。

  蝴蝶,本应该以优美的身姿,轻盈的体态,飘舞于花丛之中,溪畔泉边,它以自身的斑蓝色彩,点缀着如诗如画的大自然。现在这一个一个活生生的精灵就这么木然冷漠地被钉在了木片之上,再也挥不动翅膀,展不了翅傲天祥游。失去了生命的它,翅翼上的流溢光彩仿佛也昭示着命运逃不开人欲念的血腥,光华的外表下是暗淡的灵魂。小小的木片如同禁锢他们生命的刑具,我仿似看到人们正用杀伐的双手扼住了蝴蝶的命脉,挣扎、无奈、死亡……就像一场不沾带血的却让人无不感到血淋淋的无声无息的猎杀暴行肆意飞扬,千万头草泥马在心头践踏飞奔!我落荒而逃,自此再没看过一次蝴蝶展。

  当满怀的期待着新生到来时,那饱含惊喜与紧张却是源自一个早就没有了生命的死蛹时,人生何其可悲!文明,人的心中是否仅存下将生命价值转换成货币的重量?

  蝴蝶飞不过沧海,却也逃不开人欲念的私杀,它们该当又魂归何处?

  当文明以灾难为代价,当生命以无法选择为终结,命运的齿轮碾过的又何止是蝴蝶绚丽的飞行轨迹,而是整个自然界、生物圈不可退避的灭顶之灾。

  这样的文明,你有什么值得骄傲?

  《迷蝶志》读后感(八):放慢脚步,与生命恋爱

  “你有多久没有见过翩翩起舞的蝴蝶了?”一边看着吴明益的《迷蝶志》,我一边问自己。是生活太匆忙,没有留心观察周围;还是因为生活在水泥钢筋里太久,没有贴近自然。

  迷蝶是迷走的蝴蝶,是谜样的蝴蝶,也是迷恋蝴蝶。

  作者吴明益在一次蝴蝶展览会上,看到很多美丽的蝴蝶,人们参观它们,为了跟它们拍照而不顾及蝴蝶死活。他意识到了人对蝴蝶的矛盾,总是喜欢蝴蝶的美好意象,然而却从未把它们当成一种生命。从那之后,他开始迷恋蝴蝶。

  他以恋爱的姿态结识每一只蝴蝶,他说:“蝴蝶在于我是一个多变的生命,而不是生‘物’。”别人对待蝴蝶,是把蝴蝶钉成标本,挂在墙上,去欣赏它的美丽。而他,是去遇见,去感受它们鲜活的生命状态。

  整本书围绕着蝴蝶的故事,在研究蝴蝶、寻找蝴蝶、保护蝴蝶的过程中遇见的事情,书中还有许多蝴蝶的图片,以及手绘。然而这并不是一本单纯的蝴蝶图册,也不是自然科学的说明文。他以伤感柔软的文字,为我们勾勒出蝴蝶梦般的翅膀,也画出飞过天空时那一道诗意的弧线。他在迷恋蝴蝶的过程重拾、疗愈、思考。

  “在故乡的小河边,总有许多的蜻蜓的飞扬,蝴蝶在起舞,几个小孩子站在桥上,跳跃起来企图抓住飞舞中的精灵们。不远处是正在将晒谷场的谷子急忙忙收起来的大人们,蜻蜓飞舞预示着一场盛大的夏雨就要来临了。“阅读完《迷蝶志》之后,这个画面时时刻刻在我的脑海中萦绕着。我便是其中一个小孩子,那时候的笑声仍然在耳边回荡。

  后来去了城市,不知道有多久没有聆听鸟儿站在枝头唱歌;不知道有多久没有凝视蜗牛在叶上爬行;不知道有多久没有停下来观察脚下的蚂蚁搬家。我们并不会注意到这些与我们共栖这方土地,同吸这片空气的生命们在生殖、繁衍、死亡。我们不会为它们快乐,亦不会为它们悲伤。

  我们的好奇心不知道在何时萎缩了,我们的观察力不知道在什么时候颓糜了,大概是在日复一日的庸碌生活里,在繁重的工作中,我们已经渐渐遗忘了去感知与人类不同的生命的力量,也遗忘了去赞美生命的强大。

  不仅如此,我们还依仗着人类的聪明才智去野蛮掠夺同属于其它生命的土地,去强制它们改变而适应人类日益改变的环境。它们那么渺小,无能为力。

  吴明益说他希望,某些事物,能就此一直存活下去。我们也放慢脚步,对那些渺小的生命,多一些聆听,多一些感悟,多一些赞美吧。

  《迷蝶志》读后感(九):蝴蝶梦

  蝴蝶寄托着许多人的理想。

  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他翩翩起舞,怡然自得,等到梦醒才发现自己僵卧在床上,人生如梦,蝴蝶还是蝴蝶,庄周还是庄周。

  梁山伯与祝英台,追寻爱情而不得,两人殉情变成蝴蝶,相携飞舞,实现了在人间未得的梦想。

  就连《还珠格格》这样的通俗剧中,香妃凭借独有的香气吸引蝴蝶,所到之处,必引来一片蝴蝶。

  那天,看一档选秀节目,一个小伙子唱旦角,在舞台中央旋转,转到最后,他一扬手,就有无数的蝴蝶从衣服里飞出来,落得满地都是。

  那一刻,我却没有赞叹飞出一瞬的美,而陷入深深的忧虑中。那些蝴蝶事先藏在哪儿了呢?它们会不会窒息?在舞台上的蝴蝶还能活多久,会不会被践踏,会不会被丢弃?

  同样怀有悲悯情怀的还有一位更爱蝴蝶的人,吴明益。

  他是因为参加一个蝶展活动而爱上这种小动物,在他的文字中打动我的不是蝴蝶的美,是他的那一刻触动。蝶展活动中途需要从外地临时寄过来一些,那些蝴蝶被封在一个三角袋中,一路动弹不得,到了展会才能舒展,活动结束后,老板把那些残缺了的蝴蝶一把撒到室外,那些蝴蝶飘落而去,不知所踪。吴明益记录了他的那一刻不忍。仿佛时光穿越,这些不忍就如我看到舞台上的那些蝴蝶的不忍。我感同身受。

  如果不是书中介绍,我不知有这么多种蝴蝶。我对蝴蝶的认识仅限于颜色,黄色的、黑色的、红色的……仅能用颜色代替这些蝴蝶的名字。在北方,蝴蝶的出现极为短暂,不如台湾那样独特的气候条件可以滋养蝴蝶生存很长时间。随着高楼大厦的增多,在城市里见到一只蝴蝶也更为困难。我记得小时候,蝴蝶就像夏天的使者随处可见,而如今,看到这本书才想起,上次见到蝴蝶可能是许久之前的事了,留在印象中的蝴蝶也都是小时候见到的,蝴蝶少了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的脚步也快了许多,急匆匆地,根本不会为一只蝴蝶而驻足,所以生活里少了许多美的影子,变得枯燥而苍白。

  书里还附了各种蝴蝶的照片与插图,都是作者亲手所做。蝴蝶的照片拍得清晰而完美,我也一直迷惑,蝴蝶警觉性很高的,作者怎样能慢慢靠近一只蝴蝶并记录下它的完美影像呢?或许答案只有一条,只要用心,总会遇见。

  作者的插图也画得美,都是用铅笔细描而成。画纸和铅笔本都是极普通的物件,但在作者的笔下却发生了魔力,每一帧都让人爱不释手。

  如果没有对蝴蝶的爱,作者也写不出这样的文字。只有亲身到自然中,不辞辛苦,才会有不期而遇,才会遇到那只一面之缘的美丽蝴蝶。作者也说,写自然文字,没有别的方法,只有到自然中去,才会有灵感,才能有感触。

  下次再遇蝴蝶,我一定经放慢脚步,细细打量,或许,我还知道它叫什么名字,这样的遇见是可遇不可求吧。

  《迷蝶志》读后感(十):触摸每一只蝴蝶的灵魂

  触摸每一只蝴蝶的灵魂

  冯菲菲

  闲散午后,漫步于幽径树荫,偶然间,或有蝴蝶丛间飞出,扑闪梦幻翅膀翩跹飞舞。欣然微笑。我们喜爱蝴蝶,大多出于对美丽事物的外在欣赏,而台湾自然文学作家吴明益,迷蝶恋蝶,则是更深层次的生命彼此之间的交流和默契。

  兰屿岛上,吴明益将珠光凤蝶的形容告诉老板,一种黑色翅膀,后半部有着神秘金黄色珠光的蝶。老板点了点头,说:“到处都有,到处都有。”他用极大的动作比着:“你知道他们的孩子吃什么吗?在树上,一种在树上的藤……。”吴明益说这是他第一次,听到有人用“孩子”来指蝴蝶的幼虫。

  “孩子”的称呼,是一种原始本能的爱,情感的自然流露。它无意之中打破了“人类自我中心”,以一种平等的姿态,看待人类以外的生命。吴明益心境的转变,或许就是在这样简单的称呼中得到了羽化,因此他才会为之深深震撼。吴明益循着蝴蝶的踪迹,走进自然,走进人群,真正让自然与人合二为一。当他书写《迷蝶誌》、他的第一本散文创作时,他不曾料到这本书后来会荣获“台北文学奖”等诸项大奖,时隔十年之后,已经被誉为台湾自然文学经典的《迷蝶誌》在中国大陆地区再版,同样赢得广泛喜爱。

  《寄蝶》,吴明益爱蝶的缘起。蝴蝶展会的勤工俭学经历。脆弱美丽的蝴蝶,在人类爱的名义下,轻易地逝去。彼时,吴明益内心挣扎。“这些问题,多年前被夹放在三角纸,闷在纸盒中邮寄了七个小时的大白斑蝶,已经质问过我。”幸而,这种苦痛和烦忧,后来在他寻蝶的历程中,渐渐得以安慰和平复。吴明益想唤起的,不是某种具有教化意义的环保主义激情,而是想与读者分享蝴蝶的审美,一些从细微之处所体验到的感动。

  《死蛹》,I.K.说家里的四季桔树上发现了一个蝶蛹,这是那段时间里朋友之间的话题核心,等到吴明益专程去拍摄化蛹成蝶的神奇时刻,方才发现那是一个死蛹,“她已经死了,在她生命刚开始的不久就已决定。”吴明益在这里用了“她”而非“它”。生态学家阿什比曾说:“人与自然之间该有我-您的关系,而非我-它的关系。”I.K.静静地看着手中的那只死蛹,“我还以为那个黑孔和它周围的变色是她本来的斑纹咧。”语句清淡,读出的,却是几米漫画中,现代都市人的寂寞、等待后的失落,还有不得不习惯的对无常的接受。

  吴明益在台湾各处走动,记录自己观察蝴蝶的心得,但“这本书中没有写及珍奇难见的蝶种,也没有过于艰深的生态学识,都是每一个人在都市、郊外可能遇见的蝶种,可以理解的常识。”吴明益聚焦日常,但不拘泥于自然志和生态常识。他在书写蝴蝶时,常穿插了人的生活状态。《忘川》,他以朋友大熊的爱情烦恼开端,写玉带荫蝶、写提香、写欧罗巴和宙斯。“我很想告诉他们关于欧罗巴和玉带荫蝶的故事。一个爱情操纵在他人之手的美丽女神,与一种以女神为种名,以忘川为属名的蛇目蝶。”在吴明益高超的写作技巧下,具有了横向的生态习性和环境变迁之叙述,兼有纵深的历史和自然志的延伸,而诗意化的语言让即使平淡的素材也有了更动人的感染力。

  在古希腊神话中,女神“普赛克”是人类灵魂的化身。她通常以带有蝴蝶翅膀的少女形象出现。古希腊人认为,蝴蝶在痛苦、漫长地净化后所拥有的美丽和轻灵,是人类灵魂的形象写照,是一种精神或者更高层次的象征,以蝴蝶的生命意象,代表改变、蜕变,甚至是美丽的短暂、轻灵的永恒。

  在《迷蝶誌》里,我们可以触摸到,每一只蝴蝶的灵魂。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