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FBI危险人格识别术》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FBI危险人格识别术》读后感10篇

2018-06-25 21:0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FBI危险人格识别术》读后感10篇

  《FBI危险人格识别术》是一本由[美]乔·纳瓦罗 Joe Navarro / [美]托妮·斯艾拉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80元,页数:30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FBI危险人格识别术》读后感(一):从犯罪心理中,我们能学到什么

  简书-凋寒-从犯罪心理中,我们能学到什么

  1.起

  今年在公共安全领域引发无数热议和思考的,莫过于北京和颐事件。于是机缘巧合之下,有人安利美剧《犯罪心理》(Criminal Minds),兼之以前推荐的《FBI危险人格识别术》,双管齐下,两相印证,也挺有意思

  2.人格障碍

  不管你想不想承认,人格障碍其实相当普遍。但并非所有的人格障碍都会走上犯罪,但犯罪者大部分都或多或少有人格障碍。就性别来说,人格障碍在男女之间都存在一定比例,但走上暴力刑事案件的,往往是男性人格障碍。而公众,对于刑事案件的破案率有一定的高估。

  仅就美国而言,平均年会有15000起凶杀案、4800000起家庭侵害、2200000起盗窃、354000起抢劫、230000多起性侵案发生,其中很多暴行未有报案,害人者得不到法律惩罚(以上数据来自FBI 2011年的《统一犯罪报告》)

  总有太多罪行未被报案,而已经报案的那些,将坏人绳之以法概率又小得可怜根据犯罪学家们的统计结果,这概率还不到1%。

  了解越来越多数据的同时,可以让我们更理性,却也更冷漠

  事实上,平均每天会有三名女性死在“亲密恋人”手上,其中就有掠夺型人格。据美国司法统计局的统计数字,在所有杀人案中,30%的女性被害者和5%的男性被害者都是被其“亲密恋人”杀死的。这些数据发人深省,而事发前往往有各种危险迹象,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明白该对什么样的迹象多加留意。

  (在此之前,我一直都觉得这类恶性捅杀、情杀案件有一些模仿犯罪的成分,因此而痛恨舆论社会环境。并且认为当到达某个引爆点之后,捅死女孩就会变成社会“常见现象,惨剧大量发生,而再难遏止。)

  作者给出的药方简单,逃,远离,不要试图拯救这类人格障碍,因为用自己的生命冒险是不值得的。一句话,不要用圣母心来拯救恶魔。我们常常在庭审或者监狱中,看到犯人声泪俱下忏悔而起怜悯之心,现在我可以告诉你们,这是一厢情愿。这是鳄鱼眼泪,这是在博取公共的同情而获取减刑。小的时候孩子面对错误时的嚎啕大哭,你以为他是意识自己的错误而痛哭吗,不,他只是在讨厌自己被抓了,同时他知道,博取同情这一套很有用

  对于罪犯的冷漠是合理的。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对于一个连环强奸杀人犯,我只会感觉恶心反胃。政治正确的语境下,要求受害宽恕和以德报怨,主动选择原谅来换得内心平静。然而,根据博弈论,只有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一报还一报,才能在长期博弈中保证自己的利益。所以,好好诅咒罪犯让他们获得应有的惩罚吧,要求被害者及其家属宽恕的,也可以将之视为罪犯的帮凶和潜在罪犯。毕竟,人也要为自己的观点言行负责啊。

  3.网络上的人格障碍

  我有点怀疑人格障碍是否和后天教育有很大相关性。同时凭借教育,一代一代遗传下去。比如一个不负责任父亲让一个未成年女孩怀孕,且不承担家庭责任一走了之,那么这个孩子就会在缺失教育的环境下长大,等他长大,又重复着父亲的人生道路,这种“基因”就一代一代地延续了下去。

  如果和后天教育有相关性的话,可以合理推测的是,那也跟社会环境有很大的相关性。在男权盛行、男性主导性关系地方,一定盛产自恋型人格障碍。伊斯兰教的极端教义,或任何狂热宗教教义,都容易培育妄想型人格障碍。在网络暴力中,自以为站在高点行使审判权,叫嚣着“你怎么不去死啊”的人,自恋型人格障碍。在和颐酒店事件,叫嚷着“炒作”“想红”的妄想型人格障碍。在朋友圈中各种晒不停的,或许是表演型。那些宗教领袖,很多都具有妄想型人格,请尽量避而远之。

  4.其他絮语

  拥有一个情绪稳定型的母亲,或许也是生活中噩梦。比起男性人格障碍的暴力犯罪来说,女性的人格障碍尽管很少引起刑事案件,但对伴侣子女造成的伤害,却往往一生都难以摆脱。那类偏执地、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子女的、子女稍有反抗和不如意即寻死觅活的母亲,用一切手段将子女视为工具绑架在自己身边……中国父母情感生活,往往匮乏贫瘠得让人感到悲哀……

  一些微博感想摘录:

  话说参与网络暴力的人或多或少都有自恋型人格障碍,表现恃强凌弱,和各类凌霸案件一样。虽然男女都会有自恋型,但表现方式不一样,男性更容易走向犯罪。如果一个男性在公共场合斥责妻儿言辞刻薄喜欢贬低以捧高自己,其妻在家会承受严重的家暴。网络上常见为借着评论某些不幸来从侧面显示优越感

  自恋型人格障碍,与之约会,在其看来,你的一切行为都是暗示与引诱,他听不出拒绝,自我的极端幻想绝对掌控,没有尊重界限感←这样我反觉得此类障碍与后天教育很相关,在愈是男权盛行、男性拥有主动权的地方,这种自恋型愈常见。跟很多母亲呼吁的“我教女儿学会自爱,你却不教儿子不去伤害”一样

  “在恶行败露被捕时,他们从不道歉。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觉得自己有权力这么干。”让我恶意揣度一下,对自恋型,因感情背叛而杀死女友根本不存在激情杀人或失足这个定性。他们只是觉得花瓶磕破了口子,直接打破就可,不必修复,因为没有价值。想让犯罪忏悔罪行,是不是某种程度上社会价值的一厢情愿呢

  问题来了,如果自恋型将感情视为捕猎,先期的各种投其所好不过是诱捕的诱饵。对于女性来说,到底如何分辨一个汉子的接近是真的想深入交往还是人格缺陷的一系列行为特征

  —发现了一个,跟自恋型在一起,你拿不到经济权。即使平等的经济权都拿不到。

  《FBI危险人格识别术》读后感(二):识别危险,远离危险

  我上大学的时候,曾有一次寻找兼职的经历。是夏天的中午,我看了小广告上的招聘启事,就打了电话地址在离学校有一段距离的正在开发地段。去之前,其实什么感觉都没有,以为是白天,又离学校不算远,应该没事,于是我独自一个人去了。

  到了地方,一间空旷房屋里,只有一个年轻男子,他让我进去后关门。就是这一句话,让我忽然觉得很不安。此后,他不让我离开,又总是盯着我,让我更加紧张。直到又有女生给他打电话要来应聘,他才放松了对我的控制。而我也趁机给男友打了电话,然后,逃了出去。当然,顺便警告了那两个已经走到了门口的女生。

  当时的我不知道自己面临的是什么样的危险人格,但那种面临危险的直觉,可以说给了我最深刻的警告。就像这本书的作者说的,面对危险人物,你的天性就会让你警觉。只不过,我们后天受的教育,让我们友善对人什么的,可能会让我们忽略掉直觉给我们发送的警铃。

  这本书,作者以自己的工作中亲身遇到的案例历史上那些臭名昭著的犯罪案件为例,重点描述了自恋型人格、情绪不稳定型人格、妄想型人格和掠夺型人格这四种危险人格的表现,他们的危害,已经识别方法

  当然,每个人都是一个复杂个体,一个危险人物,身上具备的,可能不只一种危险人格,所以作者又简单介绍了一下混合型人格。

  但无论是哪种人格,按照作者的测试方法,达到危险级别的,其实我们在生活中只要遇到,自己的身体或者心理,本能地都会有反应。只不过,我们不可能当时就明白,或者因为对面的人的身份而忽略掉自己的不安或者不适

  在阅读中,我常常想到那些让我感觉不舒服的人。他们无一例外地,肯定比较多地符合某种人格特征描述。我还给一个让自己特别感觉不舒服的人做了个测试,发现此人的自恋型人格得分竟有50分以上。虽然没有达到危险级别,但此人平常带给我的那种不舒服感,果然不是空穴来风

  而我自己,也做了测试,每个都有中枪的地方。应该说,只要是人,可能就都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只不过,很少有达到危险级别的人。但是,如果一个人的某种人格描述中,符合项目比较多的情况下,肯定会让身边的人感到不舒服。

  这本书的重要之处,就在于提醒你,这些危险人格会对你造成什么样的伤害。因为很多时候,我们或许没有这本书也知道自己遇到了麻烦的人。但不清楚这种人会造成什么样的严重后果。那些极端的例子,也许不会发生在每个人身上。但不极端的伤害,也是伤害啊。

  书最后还附带地说了面对危险人格要怎么办。因为作者是美国人,美国人习惯有问题交给专业人士。所以,作者的建议,其实只有一条:远离这些给你造成伤害的人,如果他们给你的伤害是致命的,无论对方是谁,都要尽快离开他们。而如果发现自己具备某种危险人格,如果想要改变,也一样需寻求专业人士帮助。

  这本书没有直接告诉我们解决问题的办法,但至少,我们可以通过阅读这本书,反思自己身边那些让你感觉被掠夺、被控制、被侵犯的人。那些人,可能是你的家人同事朋友。识别了危险,才能及早避开危险。

  《FBI危险人格识别术》读后感(三):心中长存安全意识为自己为家人

  1、要有安全意识;

  2、现在的自己是过去重复的行为塑造而成的;

  3、友善不等于善良,友善是可以伪装的外在表现,而善良则是一种优秀可贵的内在品质

  4、自恋型人格,妄想型人格,掠夺性人格,综合型人格,我觉得,这些病态性格其实是难以分割完全独立而存在的。

  书中每章病态人格的关键词正常人心里也会有这些恶念,变态无所顾忌肆无忌惮表现出恶地一面,伤害无辜人们正常人则会活在法律与道德的安全线之内。

  接受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人的一生其实就是个不断学习成长进步脱离蛮荒愚昧过程

  不幸的是,有些人并未有这样的认知实在野蛮愚蠢的存在。

  《FBI危险人格识别术》读后感(四):识别危险人格,认识危险人物。

  FBI,这是一本教我们如何识别危险人格的书。在知道了社会较乱、人心险恶之后,这本书实在是大有作为啊。它能够了帮我们辨认出很多奇怪的行为,在可能遇到危险人物的时候可以避而远之。

  每天打开微博的话题榜,几乎都能看见一些令人震惊的事情,同情、愤怒唏嘘、甚至是害怕……不是今天伤害他人,就是明天伤害亲人,还有一些人会祸害无辜的人。

  看12频道几个栏目,都是一些或悔恨残忍的事情,我过去和他们一起看的时候总爱问“为什么人要杀人啊。”想起来真可怕。后来我才知道:有好多人会犯大错无非是因为无法控制内心的情绪,一时失控失去了理智;有人固执的以自己的想法中心,有一点偏差,就会很愤怒,从而祸及那个不按照他意愿的人;还有些人个性极端,很难相处,疑神疑鬼,常常他们把想象带回到现实中来,导致别人受伤;更有甚者便是见人便祸害的那些丧尽天良的了,他们的眼中只要自己,是一个似乎没有感情的真正的冷血之人(包括那些乱七八糟不能称之为信仰的恶魔信仰,最是不可信,最是伤害许多人。) ……

  他们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的呢。因为家庭;因为和别人所拥有着东西不一样;因为受到了难以抹去的各种各样的伤害?……

  这样的一些自身的痛苦,极度感到人世间的不公平,所以他们一失足就破罐子破摔了?而谁没有经历过一些难堪与痛苦;谁有能说清什么是公不公平。每个人都拥有着自己的幸福与不幸。

  其实,小时候我也常常想为什么总有这些事那些事不能做啊,做了的后果真的有那么惨么?能不能试一下呢?这类的话一直在我脑海里徘徊着,可是能去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么?答案是不能,人的生活必须要控制在一个特定的尺度里,为所欲为不行的,有太多自然而成的道德与规矩,是必要的,亦是生活中无形的标尺。

  也就是你的那颗善良可爱的心。它不应该被随意摧毁。

  固然更多时候是会庆幸“危险人物”离我自己还是挺远的,可看着书里的新闻之中的这些那些案例。真难过,从来没有想到我会不会这么惨,不敢去想,而万一遇见了呢,这本书应该能帮助我不少吧。遇到奇怪的人时一定留心观察提高警惕注意安全。

  播放与记录总应该给人带来一些启迪

  最后,希望我们一直生活在安稳世界之中;希望各种各样“糟糕”的新闻越来越少。

  一切安好。

  《FBI危险人格识别术》读后感(五):生活已经如此不易,还总有刁民想害我···

  花了一下午的时间将这本《危险人格识别术》看完了,只想感慨一句,生活已经如此不易,还总有刁民想害我啊!

  本书主要围绕四种危险人格展开,分别是:自恋型人格、情绪不稳定型人格、妄想型人格和掠夺型人格。

  这四种人格是怎么样的呢?

  我来编个不太靠谱的故事。

  小明、小黑和小张约好去吃面。

  当小明看到一米六的小黑和一米六五的小张时,瞬间觉得一米七的自己高的不行,简直是玉树临风,天下第一帅,他打心眼里瞧不上小黑和小张两个矮子。

  来到面馆里坐下后,小黑点了猪肝面,小张点了大排面,小明点了牛肉面。

  第一碗上的是小明的牛肉面。

  小明一寻思,不对,我明明是最后一个点菜,为什么第一个上了?这里面一定有阴谋!

  小明抬头看到小黑和小张凑在一起说悄悄话,还用意味不明的眼神看看他,旁边的老板也很古怪,一直在向这边使眼色。小明一想,完了,平时老在这俩矮子面前嘲笑他们,现在是要联合黑店来害我了!

  就在小明要一跃而起的时候,小黑的猪肝面和小张的大排面也上来了。

  看着面前埋头大吃的俩人,小明发现是虚惊一场。

  正待要吃的时候,看到自己碗里的牛肉面,就三片薄薄的牛肉,这可花了他20大洋,就要叫老板过来吵一架的时候,他看到小黑的猪肝面里,连块猪肝的影子都没见,心中瞬间大爽。可一看到小张的碗面里有一块比手还大的大排时,他猛地一拍桌,大声呵斥,要老板过来。把吃面的小张和小黑吓得停下了筷。小明见了心里一阵暗爽,瞧把你们吓的。

  等老板过来后,小明恶狠狠的骂了他一顿,要挟老板给他碗里多加点牛肉。老板是个老实人,不和他计较,给他加了些牛肉,这让小明得意的不行,就差哼首歌了。

  小明看到小张正要夹着大排往嘴里送,他一看,了不得,这大排看起来真好吃。连忙伸筷拦下,说:“这大排不错,让我尝尝。”

  就直接从小张的手中将大排夹走了,吃了一口后,对小张说:“这大排味道真好。”就无视石化了的小张,自顾自吃起来了。

  这时,他看到小黑从面里挖出一块猪肝,还没来得及动筷子,小明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自己的筷子伸到小黑碗中,夹起了那块猪肝,放到了自己的嘴里。

  吃完以后对小黑说:“这猪肝,真嫩!”

  小黑翻翻碗里再也找不出一块猪肝了,也石化了。

  上面这个故事中,小明的自大,极度自恋,体现了自恋型人格;小明怀疑小黑和小张面店老板要害他,体现了妄想型人格;小明从看到自己碗中三片牛肉到老板给他加牛肉期间的情绪变化,体现了情绪不稳定型人格;最后在无视小张和小黑的情况下,就夹走他们碗中的菜,则体现了掠夺型人格。

  只是拥有其中一种危险人格的人就已经很可怕了,但在现实中,往往很多人会同时拥有两种、三种甚至四种上述的危险人格,比如上面的小明。

  而们每个人在人生的某个时刻几乎都会遇到一个或多个具有危险人格的人。这些人也许是我们的家人,是我们约会或结婚的对象,是我们的至交好友,或是我们的普通朋友,有些则是陌生人。当你遇到这样的人时,该怎么办?

  作者在书中不止一次的告诫读者,如果你身边有这种危险人格的人,请一定要及时远离他们,不要试图去改变他,也不要认为自己可以改变他们,如果你和这些危险人格呆在一起,你迟早就会变成温水中的青蛙,死到临头才发现水已经煮沸。如果你无法远离,那请你一定要保护好自己,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我们可以善良,但是不能因为要善良而让自己陷入险境。

  当危险没有降临在自己身边时,我们习惯盲目的相信自己是安全的,危险永远不会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

  可是危险人格不会因为你的善良而远离你,相反,可能会利用你的善良将你拖入深渊。

  善良的人,当你遇到这些危险人格时,请你不要善良,请你优先保护自己。

  《FBI危险人格识别术》读后感(六):一天看完了这个就随便记一下

  我发现我读的太快的书容易自己以后忘记,还是趁热记录一下自己的收获。

  这本书我读完的感觉吧。we all born weirdo。

  作者是个FBI,整天接触危险不啦的案子,然后他说虽然性格、心理学、人格神马的很复杂,但是简单说,就是有四种人格是具有危险性的:

  1、自恋型人格。就是老子好棒啊好棒啊,你们都要听我的~!很好理解,很多邪教组织头目差不多就这样。其实很多领导也这样。。。

  2、情绪不稳定人格(我已经记不得原词了)。反正就是喜怒无常的人,我感觉很多演员是这样的,艺术家,文艺工作者,不知道和工作类型有没有关系。这种人是自恋的反面,其实是内心缺乏关注,爱演呗。

  3、妄想型人格,就是所谓“他人即是地狱”,个人觉得很多反社会都可以套用这个。当然不完全,作者说妄想型人格他定义是那种觉得全世界都要害他的那种人。

  4、掠夺性人格。通常说的“不孝子”我觉得差不多,(因为自己身边有,一下子就代入了),可怕一点的“控制狂”也是,就是“我的是我的,你的还是我的”,而且重点是理所应当的以为如此的人。(不只是贪婪而已哦)

  一天看完这本书的主要原因是,我没好好看。

  废话,

  个人觉得,作者说他希望通过这本书的介绍,让你识别出危险的人格,然后尽早防范,懂得保护自己,从而避免未来的伤害。(因为这四种人格都有潜在的危险性),如果想达到这种功效基本可以洗洗睡了。

  人格这种这么复杂的东西。哪是这样四种类型概括的啊。即使作者还提到存在很多危险分子是这四种人格中的几种的混合,我想说的是这四种其实本身也还么有界定清楚。四种人格之间的关系式很模糊的。

  而且,人格,危险性这种东西。还是很微妙的。很多时候是一个“度”的问题,以及各种复杂的周遭环境。

  另外,作为读书的人,我,对于他人的评价和识别,说实话怎么可能不带偏见。

  总的来说,用这本书,识别他人人格,不科学,不可能。

  但是为什么我读着就觉得we all 有病呢。。。是啊,我真的觉得读的时候就是,这些人格的要素,真tm太可怕了,而且我身边无处不在啊,我自己也难辞其咎啊。。。

  读完想想的确是这样。

  人格的问题,归根结底是跟自己的关系。大多数人都不能和自己相处。

  自卑or自恋用各种方式交织然后表现在各个方面。几乎没有人能完全摆正自己的内心吧。

  所以其实大多数人都有点心理问题,不过像是一个还在摇摆的天平,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

  而且人是有在调试的能力,加上周围人际关系啊,环境啊什么的,很多时候人的难以自持,却的确在环境的弹性中“舒适”滴平衡着。

  所以这本书的很多地方,我觉得,看着看着会在自己身上找到,在身边人上找到,一开始还在喊卧槽,而后就觉得,对的,找不到才怪了。

  就像俺老爹曾经跟我说的,有一个上海的肥皂节目《新老娘舅》不知道有多少朋友知道,基本折腾的是家长里短,年轻人多不屑一顾的吧。。。

  不过俺老爹跟我说,这个节目重点在你怎么看,你是去看别人家笑话的嘛?你去看人家怎么调解的嘛?你看了你就知道,你可以学到很多,人的人性在这样的事件中暴露的很明显,你可以通过这个去学习,事件和人的反应以及其背后人的思维、情绪,这所反映的人的关系,你看到了这里,你会明白人处事的前因后果,你要做的是懂得以后自己如何处事,你要避免问题,而不是等着问题发生,这样你就要上老娘舅节目了。

  我觉得这本书也差不多,多少是给了我一个自省的机会,还有观察别人的视角。

  不过,这本书本身有一个危险性是,他只是阐释现象,没有解释原因,因为作者不是写心理学专著,而只是大众读物,但是这样的问题就是,他指出这些人格特质有危险,但是没有说清楚这样人格特质的成因(哪怕只是提一下笼统的成因,分析一下背后的机制也没有),所以解决方法基本是“生硬的”,逃离或者找专业人士。这种建议是比较粗糙的,甚至是危险的,看了这本书的人容易想入非非的不在少数吧。

  所以这本书是很……自以为工具化,而无法帮人增长知识的。。。

  当然,本来就是,吧这本书当心理学书的人本来也没想涨知识吧。。。

  我才不会说推荐我看这本书的人装逼大于实际吧。。。我也懒得用我读过的心理学书去甩他的脸。毕竟,这本书还可以。

  《FBI危险人格识别术》读后感(七):书评:FBI危险人格识别术

  书评:FBI危险人格识别术

  最近新闻报道,甚至微博头条,都看到了各处天灾人祸不断,天灾我们无法预见,可人祸呢。有时我在想,为什么人可以这么残忍的去祸害别人。一样是人,却有着不一样的心,不一样的性情。

  有的时候,有的人完全被自己的性情控制,感性大于理性,想通过一些事情,来刺激自己的神经,有痛苦,也有快意。但我们可以用这样一个词语来形容这样的人,那就是:疯狂。是的,疯狂,这样的人,已经疯狂了。

  他们会利用各种各样的事情,或是想从中得到快感,或是想借此机会得到众人的关心,又或是想要一个解脱。

  可是,在三百千里,头一个就是三字经,而三字经的第一句,是人之初,性本善。

  每个人内心的邪恶,或许来源于他(她)的家庭,或许来源于他(她)的爱情,也或许来源于他(她)的友情,也或许……

  但是,不论怎样,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痛苦不堪,难以直视的经历。没有人从一生下来就是邪恶的,恶毒的。人的内心深处,总会有那么一处柔软善良的地方。

  或许只是他们受到的创伤实在太大,从而导致无法弥补,到最后,他们会觉得对这个世界已经完全没有希望了,这就使得他们情绪压力急剧增加,到最后忍不住,不得不完全爆发。

  而我们,能做的,仅仅只是小心观察他们,随时注意他们的人格倾向,在他们爆发时,采取必要的实施特殊措施保护自己。

  在拿到这本书以前,我在看《FBI教你读心术》,说实话,当初看的时候只是觉得挺好玩的,后来渐渐的,就学会慢慢观察周围的人。观察他们的动作,表情…… 希望以此能看出他们心中所想。

  后来在豆瓣上看到有这本书,着实让我惊喜了一下。

  这是一本有很高价值的书,但同时,也令人恐惧。里面的人性,或多或少都带着丑陋的面具。但我们不都如此吗,总向往好的一面,丑陋的一面被深深埋藏。

  一直都挺喜欢看FBI的这类系列书,总能在里面学到许多的东西,加以运用到平时的生活中,或许什么都发现不了,但逐渐也会成为一种乐趣。

  :此书评乱七八糟,不知所云。都别理我,我永远在跑题ㄒoㄒ

  《FBI危险人格识别术》读后感(八):内容梳理

  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书中描述的几种人格之间相互交织,界限不明,私以为作者对这4种人格的分类并不准确,导致看的时候较为混乱。也可以说这些危险人格的特质在危险分子身上并非独立存在的。

  另外,在本书的章节划分上较为凌乱,在每一个人格对应的小节上,有些可以合并,有些可以删除,如“应对”这一小节是不必要的,因为只要是危险人格,最好的应对方法就是远离,这也是书中最后两章所提到的。

  至少,这本书能够让我们在心中提个醒,在平时多观察,多注意,减小不幸的事情发生的概率,保护好自己。

  《FBI危险人格识别术》读后感(九):自恋型人格

  危险人格清单:自恋型人格的征兆

  在本书前言中我曾提到过,在多年的工作中,我根据危险人格的行为方式制定了一份清单,以此来辨别危险人格。下面列出的这份清单将帮助大家辨别某人是否属于自恋型人格,以及其自恋的程度:自大可憎;冷漠无情;凶恶危险。在这份清单的帮助下,大家能够对如何与其打交道有个清晰的脉络,能够更为确切地判断其恶劣程度及是否会给你或他人带来威胁。

  本章的这份清单,以及本书中其他“危险人格清单”,其设计目的都是供你我这种没有专业心理知识的人日常使用。它不是心理诊断工具,其设计宗旨是教给大家一些实用的知识和信息,并对大家目睹或亲身经历的某些事情进行验证。

  请大家仔细阅读每一条陈述,在符合他们特征的条目前打上对号。一定要做到实事求是,回想一下他们的言行,或别人是怎么对你描述这个人的。当然,最可靠的还是第一手资料:想想你亲眼目睹到的,以及你在其左右或与其打交道时的感觉。

  只选符合特征的条目,不要猜测,也不要想当然。如果感觉模棱两可,就不要勾选。有些陈述看起来与其他条目重复或意思相近—我是故意这样安排的,因为经历和描述会因人而异,存在细微差别。

  为保证测试结果的可靠性,请大家务必做完130个测试条目。在一份做完的清单里,有些甚至是你从未考虑过的情况,还有些条目会让你想起一些忘记的事。所以,请务必逐条阅读,千万不要感觉不耐烦,也不要因为觉得前面几条都不符合就坚持不下去。

  做完之后请核对分数并查看结果分析,现在,请大家认真阅读清单。

  请逐条阅读,在符合特征的条目前打上对号:

  □1.认为现有的职位、履历、待遇等无法与自己的重要性相匹配。

  □2.认为自己很了不起,觉得自己所取得的成绩都是非凡的成就。

  □3.经常会说他们需要领导别人、需要负责、要有权力,或需要立刻取得成功。

  □4.认为自己只应与“特殊人物”、“成功人士”或“位高权重的人”为伍。

  □5.希望被别人嫉妒。

  □6.认为自己很特殊,总想获得特殊对待或优先考虑。

  □7.为了个人利益利用别人、占别人便宜。

  □8.缺少同情心,不能体会别人的需求和痛苦。

  □9.总是羡慕、嫉妒别人,认为别人也羡慕、嫉妒他们。

  □10.行为态度自大傲慢。

  □11.总是认为他们的问题最特殊,比别人的问题更严重、更紧迫。

  □12.特权感膨胀,常常会扭曲规则、违法乱纪。

  □13.过度以自我为中心,言行均以“我”为出发点,疏远他人。

  □14.对别人如何看待他们高度敏感。

  □15.你经常会因为这个人而心烦恼怒,别人也常常如此抱怨。

  □16.外表光鲜,总在修饰打扮上花大把时间。

  □17.在任何事情、任何方面都自视过高。

  □18.认为别人都卑贱、无能、没有价值。

  □19.对别人缺少理解和体谅,却希望别人都能理解、体谅他们。

  □20.对他人在生存方面(如食物、水等)、身体方面(如居住、衣服等)、情感方面(如爱、抚摸、拥抱等)、经济方面的需求视而不见。

  □21.看到别人得到赞赏,他们就不高兴。

  □22.欺凌弱小。

  □23.只顾自己说话,而不是与人“交谈”。

  □24.以各种方式吸引别人的注意力,以保证自己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如故意迟到,衣着打扮吸引眼球,语言夸张,到场时极为做作)。

  □25.与别人交流时,总是在“放出”信息,而不“接收”信息;他们跟别人的交流总是“单向”的。

  □26.自视过高,并认为别人都仰慕他们。当发现真相并非如此时,就会表现出非常震惊的样子。

  □27.哪怕经济能力不允许,也要买最好的东西(如房子、汽车、电器、珠宝首饰、衣服等)。

  □28.很难理解“情深义重”是怎么回事,在需要表露深情的时候往往表现得超脱、冷漠。

  □29.总想控制别人,要求别人对他们保持绝对忠诚。

  □30.把他人当作可以操纵和利用的物品。

  □31.屡次违反或侵犯规章制度、他人隐私、秘密、社会公德等。

  □32.眼里只有自己的问题,看不到别人的问题或烦恼。

  □33.缺少“利他”品质,不论做什么,都是以“利己”为出发点。

  □34.即使没有任何能拿得出手的成就,也是一副自命不凡的样子。

  □35.喜欢鼓吹自己的成绩、作为和经历。

  □36.听到有人在说自己的成就时,他们一定会插嘴,吹嘘他们的成就,或把话题引过去。

  □37.认为自己在成功、名誉、财富、性等方面享有特权,无视法律和伦理道德的限制。

  □38.工作中总是与同事们攀比以获得关注或赞赏,常常贬低同事以获得上司的青睐。

  □39.无法容忍他人的批评,听到就立刻勃然大怒。

  □40.有时候表现得专横傲慢,不管别人的想法和计划,也不管别人关心的是什么。

  □41.认为自己无所不能,不承认自己有缺点和弱点。

  □42.从表面上看,他们很有魅力或很有趣。

  □43.喜欢假冒成医生、军人、宇航员、特种兵等。

  □44.刚认识时你会觉得这个人很有趣,但相处一段时间后,你就感到心累、郁闷。

  □45.损他人之不足,补自己之有余。

  □46.贬低你、你的成就、你的人生价值,丝毫不考虑你的感受。

  □47.对他人如何取得成功表现出兴趣和好奇心,但不愿付出相应的努力或做出类似的牺牲。

  □48.有宏大的理想(如做大官、挣大钱等),但一点儿都不实际。

  □49.醉心于追逐社会赞誉或政治职务。

  □50.屡次给自己买贵重物品,却拒绝在家人身上花大钱。

  □51.小看他人的天赋和能力。

  □52.认为自己的智力、能力、外表等都比别人强。

  □53.为了自我感觉良好而贬低别人。

  □54.在公共场合贬损那些达不到他们期望或要求的人,连自己的孩子都不例外

  □55.对你的事不感兴趣,对他人也缺乏正常的好奇心。

  □56.有时会表现得过于冷漠,你不禁纳闷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并怀疑自己是否真的了解他。

  □57.在与别人交谈时,会把别人的正常举动(如调整座位、转头、查看手机、看表等)当成不耐烦的信号,并感到受了冒犯而生气。

  □58.用轻蔑和傲慢的态度对待那些被其认为不如他们的人。

  □59.眼里只有那些对他们来说有价值、有用的人。

  □60.因为过于自我、太自大,其人际关系往往很差。

  □61.总觉得自己知识渊博、见解独到,言语间带着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意思。

  □62.其性格令人讨厌,或者,你觉得这个人很烦人。

  □63.炫耀自己的成就,大言不惭。

  □64.每句话开口就是“我怎样怎样”,并对此不以为意。

  □65.自以为是,对外界的评判毫不在意。

  □66.曾获得很大成就,却是以他人的牺牲或付出为代价;并且从来不(或很少)将此功劳分给他人(或向其表示感谢)。

  □67.曾评论某人或某个群体“低贱”或“无能”、“没用”。

  □68.吸食毒品,借此获得自大、自负和无所不能的感觉。

  □69.以“情圣”自居,吹嘘其在情场上的收获。

  □70.痛恨在公开场合受窘或失败。

  □71.从不因犯错而感到愧疚,从不道歉。

  □72.不论问题或麻烦有多难、多麻烦,总认为自己能解答或解决。

  □73.认为自己总是对的,别人总是错的。

  □74.将持不同意见者视作“敌人”。

  □75.为获得成功,不惜作弊、欺骗、耍阴谋,甚至监守自盗、挪用贪污。

  □76.倔强、冷漠、麻木。

  □77.试图控制别人的行为或思想。

  □78.对亲人和家人有种占有欲,对其自由横加干涉;不喜欢有朋友或外人到家里做客。

  □79.也会表现出理解和体谅,但都是利己的表面文章,且持续时间很短。

  □80.因为嫉妒或与其存在竞争而总想破坏或毁掉他人的成功。

  □81.拒绝认可或赞赏你的成就,或不懂得体谅别人的痛苦和烦恼。

  □82.受到批评时,会发怒、反驳、恶语伤人,或不予理睬。

  □83.不愿开始行动,说那样会妨碍他们“思考”“计划”“构思”“研究”“准备”。

  □84.经济能力有限,却加入了某个(些)会所或俱乐部,只为能让别人看到他们跟“大人物”在一起。

  □85.认为别人满是缺陷,自己完美无瑕。

  □86.不愿接受别人的评价和批评(即使对方是善意的,评价和批评是对其有益的)。

  □87.将别人身上的麻烦和问题看作其低劣、脆弱、自控力差的标志。

  □88.总是炫耀自己刚买的贵重物品(珠宝首饰、玩具、房子、汽车等)。

  □89.工作中总是夸大自己的价值和贡献。

  □90.能敏锐地发现别人的弱点,并对其加以利用。

  □91.与恋人或配偶的关系属于“寄生”或“剥削”,在经济上占其便宜(如即使身体健康、有能力挣钱,也拒绝出去找工作)。

  □92.不止一次说起过,从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注定要成大事”。

  □93.对赞颂和崇拜高度迷恋,总是想方设法赚取别人的恭维和赞誉。

  □94.不擅长倾听,只有在对方夸赞他们的时候才会留意。

  □95.总是要求别人做出改变来适应他们,哪怕会给他人造成损失或不便也是如此。

  □96.狡猾诡诈,爱支使人,总是谋求自己的最大利益。

  □97.不懂得用关怀、感激和善意来回报他人。

  □98.通过侮辱他人来建立其优越感,进而控制和支配他人。

  □99.在学历或学位上说谎(如声称自己是哲学博士等)。

  □100.尽管经济能力不足,或已濒临破产,也要在表面上维持奢华的生活方式。

  □101.不能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无法理解别人的需求和心愿。

  □102.喜欢凑在显要人物身边借光仗势;或动辄摆出显要人物的名字以抬高自己。

  □103.他们认为,不是任何人都有资格跟他们结交的。

  □104.情感生活非常肤浅,当别人拿着“鸡毛蒜皮”的情感问题来对其倾诉或寻求帮助时,会感到厌恶。

  □105.性格腼腆孤僻,但对别人非常傲慢,自认为高人一等、独一无二。

  □106.在过去的经历和成绩上撒谎,或用谎言遮掩其曾在法律和道德方面犯下(或未遂,或未予公布)的恶行。

  □107.若别人不能对其绝对忠诚,就会愤愤不平。

  □108.故意让你或他人等待,或拖延会议、谈话,给他人造成不便。

  □109.也许会很大方,但在工作中对报酬和津贴永不满意。

  □110.喜欢因琐事去麻烦别人,不管对方是否有空或是否有更重要的事要处理。

  □111.竭尽全力试图留住青春(如健美塑身、使用化妆品、做美容手术等)。

  □112.为证明或炫耀自己的魅力或性能力而屡次发生婚外情。

  □113.其快乐往往建立在他人的付出或牺牲上。

  □114.在欺骗他人(包括父母、朋友、同事等)中获得乐趣。

  □115.别人取得成功时,不是为其高兴,而是羡慕、嫉妒。

  □116.会因为对方不能继续在社会或金钱方面给他们带来好处,而终结一段恋情、爱情或友情。

  □117.总想找一个“花瓶妻”,希望她能在事业或政治前途上帮到自己。

  □118.为了能获得关注和赞赏而精心策划一天的安排或活动事项。

  □119.不能理解或体会关系亲密的人的需求、心愿和感受。

  □120.对他人没有耐心。

  □121.总是滔滔不绝谈论自己及其宏图壮志。

  □122.不厌其烦地倾诉其个人问题或心事,不顾时间长短,不顾他人感受。

  □123.常常说出伤人的话,却不知悔改。

  □124.别人在说到这个人时,常常会用以下词汇:势利、倨傲、自大。

  □125.曾批评那些遵纪守法的人或耐心排队等候的人是“傻瓜”、“死脑筋”等。

  □126.特别缺少两种性情:悲伤和惋惜。

  □127.不怕言行不道德,只怕被当众抓住出丑。

  □128.即使相识很多年,你也觉得无法真正了解他们。

  □129.曾让家人或朋友为其撒谎。

  □130.不承认自己犯的错、做的坏事、出的馊点子或做过的危险行为。

  结果分析:

  数一下这个人到底符合多少条目。

  15~25个:此人偶尔会在情感上给他人造成伤害,与其一起生活或工作也许会有点麻烦。

  26~65个:此人具备了自恋型人格的基本特点,会给身边人的生活制造混乱。需要去看心理医生。

  65个以上:此人是典型的自恋型人格,会在情感、心理、经济或身体上给你和他人带来危险。

  选项之间内容有重复,且每个选项的描述都不够清晰。

  自我审视后发现我共符合28条。ORZ

  《FBI危险人格识别术》读后感(十):要有一双犀利的眼

  俗话说,“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不知道是不是所有人都和我一样,有时候会莫名其妙的,甚至是毫无征兆的感觉到来自于某个地方的恶意。往往外表看上去善良无害的人,才会给予你致命的一击。因为被外在条件所迷惑,所以没有防备。

  每每打开微博热门,或者某个软件的头条时,时常都是些让人深恶痛绝甚至惨无人道的杀害事件。作案者并不是特指某一个人群,甚至有些是老人、孕妇这样让人轻易不会生出警惕的群体。

  现今社会越来越安逸,也让许多人在安逸之余,体内的罪恶因子慢慢发酵,直至某个契机,迅速胀大,那时却为时晚矣。

  好心人救人反被讹,送孕妇回家反被杀害,大学生被卷入传销组织不能逃脱,诸多事件的发生让我们不得不提高警惕。但是也要知道,并不是所有人都是抱有目的性的接近你,利用你的善心。

  所以说,不能不警惕,也不能全然警惕。因此,更需要我们拥有可以辨别人的技能。每一场阴谋都不可能天衣无缝,因为一个人不可能把自己的每一个器官都充分调动。有时候,看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想做什么,从他的眼神,举止中就可以判断出一二。关键时候,细节很重要。

  《FBI危险人格识别术》中,一共提及了四种危险性人格,自恋型人格、掠夺型人格、情绪不稳定型人格、妄想型人格。自恋人格会对他人进行语言伤害而不自知。情绪不稳定人格会对他人施虐并进行自虐。妄想型人格经常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不安的种子,甚至混淆视听酿成恶果。掠夺型人格以自我为中心,毫无任何道德伦理观念。

  按照书中所言,我分析了身边的某些人,或喜欢,或不喜欢,发现与我长时间相处下来得出的结果极其相似。而我本身自测的结果也让我无言以对。

  或许每个人都会有一些隐藏着的或深或浅的危险人格,只要不危害他人或自己的安全,便不会被警觉。能看出来的人格,便不算是危险人格。而那些“久经杀场”的惯犯,杀人于无形,才是最让人担忧和警惕的。所以希望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些自保能力和自保意识,才能在危险来临的时候,防患于未然,救人救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