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锌皮娃娃兵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锌皮娃娃兵读后感10篇

2018-06-26 05:0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锌皮娃娃兵读后感10篇

  《锌皮娃娃兵》是一本由S.A.阿列克谢耶维奇著作,九州出版社/铁葫芦图书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80元,页数:32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锌皮娃娃兵》读后感(一):死亡的意义 ——读《锌皮娃娃兵》所思所想

  阿列克谢耶维奇,直到现在,我依然无法单凭记忆完整地念出这个名字。但这丝毫不影响我对她的敬仰。未读《锌皮娃娃兵》之前,我对诺奖作家作品普遍怀有一种高山仰止,目力难企的尴尬情感,也许是翻译问题,也许是文化差异,但更多的恐怕是我的知识范围阅读能力不足支撑我去领略这些伟大作家作品字里行间深藏的技巧美感。但,《锌皮娃娃兵》我顺利地看完了。并不仅仅是看完,而是深深地被震撼了。第一次感觉自己战争那么近,仿佛这些娃娃兵们就在我的眼前——出战、负伤、消失。我仿佛听到了子弹的出膛、飞机的轰鸣、地雷的炸裂,还有那痛苦的哀吟,悲伤的嚎哭,永无休止的叹惋,感受着那种亲人离去的无法言喻的撕心裂肺的痛。

  死亡可怕,在战争中死亡更可怕。从教科书中,从主流媒体的宣讲中,我们总是认为参加战争的人是怀着坚定信念的,他们为国而战、为国捐躯,哪怕身首异处、四分五裂,甚至,灰飞烟灭,也在所不惜。死生大义,凛凛无畏英雄气概一泻千里。我们就是这样一直感受着战争给我们带来的厚重深沉质感

  可是,在这本书中,我看到的是柔弱胆怯、悲伤、不舍,书的主角是褪去军人外衣儿子女儿妻子丈夫,他们怕战争、怕受伤、怕痛、怕死、怕与家人分离,无论先前是自愿还是被迫,无论后来是隐忍还是抗争,他们都逃脱不了战争的恶果,无一幸免沦为了战争的牺牲品。即便是身体健全地归来,可灵魂也早已被扭曲得不成人样,难以融入文明社会。他们彻底地被战争毁了。

  而最具讽刺的,是他们所献身的战争居然是一个错误。这是一场侵略战争,因为侵略的定义,让原本崇高牺牲变成了哪怕连死亡这个平庸的词也够不上。已逝者人们避而不谈;存世者,人们视而不见。功勋成为了耻辱鲜花掌声变成了谴责与唾弃。死亡似乎成为了人们不齿的诅咒,成为了恶报的因果

  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可这样的死亡,恐怕连鸿毛也比不上,由泰山之巅滑落,注定是要碎成渣,碾成尘。

  《锌皮娃娃兵》读后感(二):《锌皮娃娃兵》:被侮辱与被损害

  这本书并不是一本读来会让人愉快的书。但阅读,终究也不只是为了愉悦。有些时候,我们总要像卡夫卡所言那样,“读一些会刺痛我们的文字”。

  《锌皮娃娃兵》是一本有关阿富汗战争的纪实文学作品。本书作者,白俄罗斯女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在这部作品中使用手法令人印象深刻:这是一种并不常见叙述方式——用她自己的话说,是“讲话体”——她将参加阿富汗战争苏联军人及其家属叙述熔于一炉,将他们在战争中的遭遇一一呈现。由于组成作品的文字均直接取自讲话者的口中,围绕同一个主题,于是作品散而不乱,种种情绪交互错杂,组成了一幅令人震撼的图景。

  关于作者阿列克谢耶维奇,她本身的经历,尤其是创作风格上的转变是值得关注的。作为一位白俄罗斯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1948年生于乌克兰,毕业于明斯克大学新闻学系。在她的第一部作品全景性纪实文学作品《战争中没有女性》里也采用了类似本作的“讲话体”,但立场截然不同——她通过几十位女性的自述,表现了卫国战争中苏联妇女形象慷慨激昂,充满爱国主义色彩

  第一部作品的成功为她赢得了声誉。于是在接下来的《锌皮娃娃兵》中,阿列克谢耶维奇延续之前的手法。依旧是战争题材,依旧是来自亲历者的自述……但不同地,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主张发生了翻转——她曾给卫国战争冠上“伟大”之名,然而对于八十年代的这场战事,显然充满了厌恶。个中缘由,或许是由于两场战争“不可同日而语”——但从深层次角度看来,这只能是因为作者的思考方式发生了变化:前一作品,即使取材自个人,最终也回归到了宏观的、对民族情结赞扬,而后者起初描述的是个体,最终归结的,也还是个体的悲哀

  关于阿富汗战争,在这里笔者无意多言。“二战后,世界形成冷战格局,看似和平局部战争却始终未曾停止。而这场旷日持久的阿富汗战争,也常作为“局部热战”的典型被人们谈及。”这样冷冰冰的介绍性文字我们耳熟能详,但对于战争的亲历者,这样的表达,是否有意义呢?

  一旦归结到个体,战争便始终是无理的——无论是谁,一旦介入这场游戏,唯一的取胜策略只能是尽可能消灭生命战士战场上以杀戮为使命,而杀人者本身,也并不具备“人性”的特征——他们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无论善意与恶。这又有几分芥川龙之介在《地狱变》中展现绝望偏执了——为了制造末世之境,人情愿祭献自己唯一疼爱之人的性命。可又有谁,真正疼爱过这些在战争中丢掉一切的生命呢?

  所以,“一场正义的战争”?抱歉,这是个伪命题。正义无它,只能以人性做底线

  这显然是阿列克谢耶维奇试图为读者呈现的意义。这样看来,我们与其把她说成是一位作家,或许称其为“倾听者”更为恰当——大脑机制让人们更倾向遗忘痛苦,但战争带来的创伤倘若掩埋却会造成致命的断裂。

  在书中,一个士兵说,“我有时在琢磨,倘若我没有参加这场战争又将如何呢?我会是个幸福的人,我会对自己永远不会失望。”可是战争,总能冲破人性的尊严,让人濒于绝望。“现在我双目明了,没有了眼睛,我想回国后净化灵魂,清除身上的一切污秽。可是有谁能理解我们?”他们失掉了自己,也失掉了原本澄明的世界,又换回了什么呢?

  实际上,这场战争后来被更多的人用 “错误”、 “不合理”、“非正义”加以形容,似乎如此这般,人们便可标榜自己具有相反的品格。然而,这对于战争的参与者而言并不公平——他们付出代价,原以为自己可以至少换来光荣,却只落了个“愚蠢的错误执行者”的认定,死不足惜。

  这世界从不缺少矛盾,阿列克谢耶维奇也无意为任何人辩护。她仅仅是在记录,通过不同的视角,展现曾经和正在发生的一切。她用以组成作品的是来自人们的言语自然,也是为了表现他们的苦痛与哀悼。

  “一切从未发生,直到它被记录”,对于被侮辱和被损害的个体而言,这也许是唯一恰当,并且有意义的方式吧。

  《锌皮娃娃兵》读后感(三):个人评分:76.战争对人民伤害在这本书中已经充分表现了。

  书评

  对于老百姓来说,战争意味着伤亡,真正的利益你能获取多少呢?

  国家机器洗脑功力绝对厉害。。。

  看完这本书之后,个人会有一些思考:

  1、为什么不能彻底结束战争呢?

  战争的目的,说穿了,还是为了利益,人有欲望,一群有欲望的人,可能会为了利益对个人进行欺压,这个人数再多一点,就变成了大国欺负小国,也就是战争了~~

  2、战争中有无数的家庭支离破碎,然而这一切真的值得吗?应该为了国家卖命吗?

  对于个体的人来说,是不值得的,但是国家有其运行的方式,会变相强迫你去参加战争,甚至某种程度上来说,大部分人无法逃避这条路。

  其实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略显重复的,核心就是因为战争,失去了家人。

  本书结构

  许多许多的个人采访

  这本书讲了什么:

  并不在意战争的原因,只是做了社会认为对的事。

  军人打电话警告作者不要继续发表关于战争的文章,他们是有荣誉的,而非其他什么,他们为国家奉献了一切。

  士兵们的任务就是服从,并没有去判断对方是否该杀,都是部队领导决定的。然而他们将同样接受战争带来的后果

  女护士,战争中有人死去,有人疯了。

  司机,被骗去打仗。

  在图书馆工作母亲,两个儿子,一个饱览群书,一个喜欢音乐,都选择了从军。

  普通军人,从小到大被洗脑,变成了曾经为之恐惧的人。

  卫生院,简述了苏联糟糕后勤医疗器械。

  一名通信兵,战争只会让人变坏,国家甚至不允许你诉说战争中的见闻

  一位母亲,因为战争失去了三十岁的儿子。

  一位排长,杀人只是遵守命令,只是为了活着回家。

  一位掷弹手,懵懂无知,甚至没有建立起自己的三观就已经成了政治的牺牲品。

  一名工兵,许多工兵非死即伤,他们甚至不握手告别,因为他们只有少数能够完整回去。

  一位四十五岁的女医生,在阿富汗工作后能完整地回国是受到上苍庇护的人。

  一位上尉班长真实太可怕了,不会有真实,谁也不需要真实。

  一位瞄准手士兵,战争中,大部分人身上都没有了正常人的人味。

  读这本书的动机

  作者是诺奖获奖者

  作者:

  ·A·阿列克谢耶维奇

  这本书的阅读方式:

  通读

  对我的影响:

  评分:

  76

  相关书籍

  《切尔诺贝利的回忆

  e

  《锌皮娃娃兵》读后感(四):《锌皮娃娃兵》——[白俄]S.A阿列克谢耶维奇

  “我在战争中没有醒悟,到后来慢慢醒悟过来的。”

  “记忆除了毛病······只记得一些片段,只留有一些碎片······那些发生在我身上的事,好像是从未发生过······”

  “那些岁月,那些岁月本来可以在另一个地方,过另一种生活。”

  “心中留下一种感情说明自己分担了那场灾难,说明我们经受了感情的裂变。”

  “现在这儿还是血淋淋的伤口,刚刚开始愈合,结了一层薄疤。请不要撕破它!疼······疼得很······”

  ——摘自书中

  该如何定义娃娃兵,是联大通过的《儿童权益修正案》中所说的,将娃娃兵从军的年龄从十五岁提高到十八岁。还是其他认知中所界定的。其实在我看来,娃娃兵就是那些本应继续在校园接受教育,在家人的呵护健康成长,然而却被国家灌输所谓的爱国主义思想而奔赴战场的孩子是的,就是孩子,试问问哪位父母的眼中,无论是15还是18,不都是孩子吗?即便是更大,那也是他们的孩子。而锌是前苏联用来做棺材外壳,装在里面的便是数以万计的二十岁左右的娃娃兵,这些都是在苏联对阿富汗长达十年的侵略战争中所死亡的娃娃兵。

  女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这本书中所使用的手法倒不是很常见,很特别,用她自己的话便是“讲话体”。她把参加阿富汗战争中相关的人物融在一本书中,以他们的口吻说说战争。有军人、有医生、有护士、有母亲等等,他们失去的绝对不只是一个人,还有自身的精神。战争从来都不是正义的,有战争的地方都会是血流成河、死伤无数、难民泉涌······其实倘若是追究到战争的根源,还是国家领导人职责,归咎于那个时代武力争夺。回来的人,活着的人看什么都不顺眼;死去的人留给亲人的只有无限扩大的悲伤。一个人到底经历了什么,才会成天做梦被杀与杀人。精神世界的错节,已经让我们看到了那场战争留下的,只有数不清的罪恶,无论是对苏联,还是对阿富汗。

  只是一个爱读书的人,甚是庆幸自己生活在一个和平年代,因为不用奔赴前线去赴汤蹈火。可即便是这样,那些前人的经历过的历史,我们仍旧要去看一下,让自己可以了解一二。没有身临其境,不代表我们没有知晓权。然而,我一直还是想不忘初心,至少让自己的心不受到外界纷杂的侵扰,可以有一个自己的小世界存在。文字的深浅,其实在于纸笔之人的精神境界人生长短本就不是年岁的增减,而是阅历丰富与否。所以浮华中,守住的,还是那份心,坚持的,还是那条路。

  《锌皮娃娃兵》读后感(五):那些罪恶 不过是冒上帝之名

  在战争里没有施害者,因为都是受害者,你认为是他们开启了战争、开启了杀戮、开启了侵略?但他们也未必愿意如此,远离平和幸福的家乡,去杀害别人,也被别人杀害。 对于战争,没有人愿意这样,也没有人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那些罪恶 不过是冒上帝之名而来。

  如果说有罪的,那可能就是贪婪的当权者。他们欺骗绑架了人民的爱国情怀,他们冒上帝之名,假手于正义,杀害无数灵魂及其生命 。“真理高于俄罗斯!”记住你只属于你自己!

  我不禁想起中学所学的《荆轲刺秦王》,里边太子丹 及高渐离为荆轲送行的情节一直被赋予诸如:悲壮 爱国 ,老师告诉我们:这个故事教育大家要热爱国家勇于奉献和牺牲。而本不正确谋略,以及被爱国情怀的绑架,导致樊於期荆轲两位勇士的牺牲!

  我们要在服从之前先从“我”字思考,真正的道义不是谁的利益而是生命。

  《锌皮娃娃兵》读后感(六):锌皮娃娃兵 书摘

  一.语句

  1.历史会说谎。

  2.不久以前,母亲们还扑在钉得严严实实的铁箱子上,绝望地呼天抢地;这时她们又在职工面前、学校里,号召其他的孩子“要完成对祖国应尽的义务”。

  二.故事:

  1.“我要为你们大家挖条大战壕”

  2.

  三.历史:

  1.苏联当局严格控制舆论宣传,报道战争的文章收到书报检查机关的密切关注,从不提苏联士兵的死亡,对内宣传苏联军队是在帮助阿富汗人民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友好援助。

  背景:

  努尔·穆罕默德·塔拉基

  https://wapbaike.baidu.com/item/%E5%8A%AA%E5%B0%94%C2%B7%E7%A9%86%E7%BD%95%E9%BB%98%E5%BE%B7%C2%B7%E5%A1%94%E6%8B%89%E5%9F%BA?fromid=15562641&type=syn&fromtitle=%E5%A1%94%E6%8B%89%E5%9F%BA&fr=aladdin&ref=wise&ssid=5f2e737874373137023e&from=1013634g&uid=0&pu=usm%402%2Csz%401320_1003%2Cta%40iphone_2_4.0_1_9.0&bd_page_type=1&baiduid=339049BAE3B4B9C30A7FBB9D46F1CFCD&tj=Xv_1_0_10_title

  《锌皮娃娃兵》读后感(七):何为罪恶

  用闲时花了一周看完,是我看的第一部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

  阿列克谢耶维奇本身的自述与文字很少,但书里处处都展现着她的主体思想:反对战争。采用多维角度多个讲述人的表白,从细微的个体和情感裸露战争的真实。就如译者所写到的:“看起来,真实——仿佛随着人思想的变化而变化,随时间、地点的变化而变化。它难以捕捉,也难以让大家达成共识。阿列克谢耶维奇所追求的是超越时间、超越人的立场和阶级属性的真实。在阶级社会里,为这种“真实”而奋斗是要付出昂贵代价的,更何况是一个女人。”但无可否认,本书花了绝大篇幅批评谴责这场战争的罪恶,也许会让许多在这场战争中被参与进来的并引以为豪或者为此付出的人们感到不公平。可是,战争有何公平?

  “也许是那位阿富汗老大娘坏了我的事,我们救她的命,可是她却想唾我们……不过,我的话还没有讲完……老大娘是从一个村庄被抬到我们这儿来的,我们的特殊使命部队曾经经过她们的村庄……除了她一个人以外,一个活人也没有留下……如果再往前说,那么这个村庄有人开枪击落了我们两架直升机……他们用木杈把几个烧伤的飞行员给活活捅死了……如果再往前追,再……我们当时没有考虑:谁先动的手,谁后动的手?我们只心疼我们自己的人……”

  人们只愿相信他相信的事,在乎他在乎的事。要追究个所以然来,可谓没完没了。人们在那边靠仇恨生存,靠仇恨活下去。奢望以战争解决问题,可是问题会再衍生新的问题。当你把一个人最宝贵的东西残忍夺走后,外界上的和平与荣誉其实再也与他无关了。

  曾经,或者一直以来,战争一直吸引着我,让人好奇。所以才关注伊斯兰国,关注诺贝尔和平,关注军事,所以才翻开这一本书。也曾渴望自己的英雄主义能被释放,到战场上去。书中很多主人公都异口同声地向我们传达赴战的理由:被需要。这是多么伟大的一件事,被需要到一次正确正义的战斗去,被需要去拯救帮助阿富汗。可最后发现战争不过是政治的棋子,是何等绝望。“这儿不可能有完人……”当处在一个杀人是理所当然的环境内,有什么事还不能做?历史上或者正在发生的战争也一定会存在各种诟病、各种令人发指的行为。毫无疑问,战争能改变一个人,无论在战争进行时还是结束后,战争一旦发生,便无可逆修复的可能。

  “请您不要对我说:这场战争已经结束了。 每年夏天,只要呼吸一口灼热的尘埃,见到一潭死水里的闪光,闻到干枯的花朵刺鼻的香味,我的太阳穴就像是挨了一拳。 这种感受将伴随我们一辈子……”

  何为正义,正义即为消灭罪恶。那何为罪恶,何为一群人的罪恶,何为一个国家的罪恶。至少在苏阿这一场战争中我难以完全定义阿富汗的罪恶。而我最衷心的,是希望战争不要损害每一个无辜个体,尊重每一条不称得上为罪恶的生命。

  《锌皮娃娃兵》读后感(八):转变想法,我们才能远离战争!

  我也有与作者一样的心愿,愿世界和平不再有战争了。

  过去我们认为,对外战争的目的,一是为了获得利益,或者是为了转移国内的危机。

  而现代战争的成本太高昂,大大的压缩了战争带来的利益。可以说,战争无利可图了。 另一方面,世界政治结构已经不同了,人民也不再那么容易受骗了。这些都导致发动战争的可能已经降到了历史的最低点。我们将赢来长久的和平。希望确实出现如《人类简史》一书中所描述的那样,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过去我们认为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历史的规律。但是现在我们已经进入文明的世界,还需要通过野蛮的手段来解决社会问题吗?如果所有人相信战争,那么战争就不可避免;如果所有人都相信有其他方法或手段可以不通过战争,可以找到其他方法解决问题,那么我们就可以避免战争的发生。让我们首先在思想上把战争这一想法抹杀掉吧。

  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战争的残酷,战争除了带来痛苦,并不会解决任何问题,带来任何收益。如果所有人都认识到这点,那么,相信人类将远离战争。

  这本书很好的改变了我们对战争的认知和看法。希望能有更多的人看到本书。

  《锌皮娃娃兵》读后感(九):只有记录了,才知道它是存在的

  我读完一本书会简单给它归类,分成“喜欢的”和“不喜欢的”。然而这本书和《切尔诺贝利的悲鸣》、《夹边沟记事》等纪实性文学都不能用这个方式分类。你读的时候不会觉得愉悦,但你知道你应该读下去。这只剩真实的残酷让每一个读过的人都无法释怀。刺痛,这就是我读她这几本书的感受。

  《锌皮娃娃兵》记录的是阿富汗战争期间的苏联军人和其家属的遭遇。锌是前苏联用来做棺材的外壳的材料,而装在锌皮里面的,是苏联对阿富汗的侵略战争中死去的数以万计的娃娃兵——他们大多只有二十多岁,有的甚至只有十几岁。他们是时代的产物,满怀爱国热情去参加一场”正义“的战争。战争的残酷程度不是我们这些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可以想象的,在生死的拉锯中人性底线在不断地变化,活下来的人也已残缺不全。

  这场阿富汗战争后来被人用”非正义“三个字加以形容,似乎这样人们自己才是”正义“的人格。然而这对于参加了这场战争的人来说是不公平的,他们拼死想要捍卫的本就是一腔爱国的热血,而最后的幸存者连”光荣“的表彰都得不到,那二十多万死去的人更是无名无姓,飘荡在”愚蠢的错误执行者“头衔下。

  战争是残酷的,错误无法修正,死人无法复活。阿列克谢耶维奇无意为任何人辩护,她仅仅是在记录,通过参与者、旁观者不同的视角,展现曾经和正在发生的一切。

  只有记录了,才知道它是存在的。《锌皮娃娃兵》是纪念碑,更是警钟。

  《锌皮娃娃兵》读后感(十):苦难与勇气

  “她的复调书写,是对我们时代的苦难与勇气的纪念。”诺贝尔组委会在将201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白俄罗斯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时,如此说道。

  作为国际上享有盛名的纪实文学大师,阿列克谢耶维奇常透过平凡人的视角来还原波澜壮阔的真实历史。这一次,她又将目光投向了饱受争议的阿富汗战场。

  一九七九年,苏联以援助阿富汗之名悍然进军阿富汗。当局号召青年人“履行‘国际主义’任务”,一时间千千万万苏联少男少女涌向了他们的南部邻国。全书内容就此展开。或为幸存者亲自口述,或为烈士家属追忆凭吊。数十个各不相干的故事拼凑在一起,进而反映恢宏而统一的主题。

  作者在本书中摈弃了官方空洞虚假的正面宣传,转而描绘亲历者真实而残酷的内心。战争的毁灭人性,在作者富有洞悉力的笔下暴露无遗。

  孩子们在苏联接受祖国至上的教育,聆听着政府的宣传。他们对所处的世界的凶险一无所知。在飞往阿富汗首都的直升机上,他们还幻想着为他乡人民修建道路,送给同样生活在共产光辉下的阿富汗大众冰淇淋吃。作为国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的他们不需要思考,唯一的任务便是听从。

  然而真实的情况却和广播里的天堂盛景大相径庭。军队的要义就是杀戮。残存的人性被指令所湮没,毕竟国家送人来的目的就是扣动扳机。在用死亡和负伤填满的日子里,没人会去深究一切事件背后的意义。仇恨无法让人明白其中隐含的错误,只能被引燃,蔓延成更多的仇恨。

  在苏联人犯下种种诸如屠杀平民,毁灭村庄,掠夺财富等令人发指的暴行同时,向来忍辱负重的阿富汗人也拿起了武器。可想而知,武装起来的两个的仇敌带来的只能是不断加剧的冲突和惨绝人寰的报复。书中的第一人称述事更为这一件件血腥往事增添了真实的色调。

  数以万计的苏联娃娃兵倒在了异国的沙场,等待他们的命运,是被安置在锌皮棺材里,伴随着光荣勋章一起回到故乡。长眠于地底的他们或许最终页不会去思考:他们以及无数个与他们命运相怜的孩子的逝去,到底是为了什么?

  很难给阿富汗战争加上“正义”或“不正义”的标签。作为一个旁观者的我们也很难判断它对苏联的利弊。但是,从作者笔下一个个残疾士兵的呼喊,一个个丧子母亲的悲吟,我们或许能够略有感触:世上一切战争,或者是政治家的勾心斗角,或是民族之间的世代深仇,然而最终受到伤害的,只有平民。

  历史终将过去,生活还将继续。苦难不可避免地还要上演,但相信人性中美好一面能够抵挡时代这汹涌但倒退的潮水,我们便拥有了反抗困难的勇气。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