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读后感10篇

2022-03-22 03:32:0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读后感10篇

  《曾国藩正面与侧面》是一本由张宏杰著作,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元,页数:29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读后感(一):摘录

  曾国藩的为学为人让人不能不敬佩。

  学习

  从曾国藩身上,可以悟出自我完善的必经途径。首先是立坚韧不拔之志。而曾国藩直接把目标锁定在了自我实现,也就是做“完人”。“取法乎上”。有了志向,接下来是实行力。他的方法是“日课”,每天进行自我监督,以圣人的标准要求自己。

  康熙皇帝说,学贵初有决定不移之志,中有勇猛精进之心,末有坚贞永固之力。 朱熹也说,为学譬如熬肉先须用猛火煮,然后用慢火炖。

  古往今来,绝大多数人的一生都处于昏睡或者赖床状态。有的人,一生被物欲所禁锢,如同被困在圈中的猪,终生没能清醒。有的人,意识到了醒来的必要,但终生处于一种“勤奋地懒惰着”状态,一生想用力力不足,想振刷刷不清,在关键处突破不了。其原因固然有很多,但根本原因是对自己下不了狠心,不能毅然横起,扫绝一切罗网。

  “我辈既如此学,便须努力向前,完养精神,将一切闲思维,闲应酬,闲言语扫除净尽,专心一意,钻进里面,安身立命,务要换一个人出来,方是功夫进步,愿共勉之”(倭仁批语)

  “凡人做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想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勿忘勿助,看平地长得万丈高”

  没有生来就是完人,要不断的自省和改正,我的注意力太容易被分散了,心性也太活跃,有时候坐不住,儒家说改要勇,更要速。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读后感(二):看平地起得万丈高

  看平地起得万丈高 读《曾国藩的正面和侧面》

  前几天读书群里有位朋友说自己遇到了倦怠期,怎么也提不起精神来读书,我便把这本书推荐给了他。一生信奉“结硬寨,打呆仗”的曾国藩,给所有人提供了一个对付倦怠的标准模板:坚持不下去了怎么办?还得坚持,让你所坚持的事成为习惯。人生的果子如果要成熟,不能着急,也不可懈怠。

  一个想要努力,想要成功的年轻人最害怕的是什么事?

  答案是比你有天分的人,居然还比你努力。

  真的是无解了,那奋斗还有什么意义?

  是否有无意义,曾国藩给了我们一个思考的方向。

  曾国藩说:人需立得大志向,在通往大志向的路上,那些小愿望自然都能够达成。

  如果你不能在努力和天份上超过他人,那你就要在志向和年龄上超过他们。

  活多久是命,但立下一个什么样的志向则完全取决于你自己,所以人生要立大志。

  立下了宏大的志愿肯定是不够的。还需要其他的条件。

  曾国藩说:要用日课来不断鞭策自己,每日三省吾身,而无过矣。

  世上绝没有今日立志明日成功的事情。很多的时候倒是昨天晚上立下的志向,第二天早上一起来,便忘得一干二净。如果你能在每天晚上睡前把一天所做之事回顾,并将其中不符合志向的内容在第二天加以改进,你便是前进了一小步,曾国藩的日课实在是太严苛了,严苛到几乎与所有的欲望为敌,不放过一点错误。普通如我辈凡人,如果能每晚想起自己白天几件做的不妥当之事,便已经非常厉害了。

  那如何坚持的起来呢?只给鸡汤不给勺的事如何让人信服?

  曾国藩说:初学譬如猛火熬,而后要用一生的时间慢火煮。

  每个人都曾有努力向学之心,猛火之时恨不得一天四十八个小时都不够用,而一旦这股劲过去,没有什么进展,便觉得学而无用,最后放弃了。猛火固然在开始学习时是重要的,但过了那段高涨的亢奋期,变要学会如何保持住,不因一时的反复挫折而后退、放弃,这样才能保持前进,也就是咬牙忍住。

  曾国藩一生之中,被人羞辱五次,遭遇挫折无数,曾想要自杀三回,但哪一次都咬牙忍了过来,他的成功不能不承认有时势和运气的成分,可是他咬牙忍住的精神也给他很大的力量。

  如此三者:立大志,行细事,狠咬牙。成就了曾国藩这个人,也成就了他这一生的事功。晚年的曾国藩总结自己的一生“毋揠毋助,看平地长得万丈高。”

  自己忍不住的时候,想想曾国藩吧。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读后感(三):多面立体曾文正

  说来惭愧,市面上关于曾国藩琳琅满目的书籍我基本都没怎么读过,对这个湘军首领的传奇故事也知之甚少,基本停留在只认识他画像的阶段。这次《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也是我在逛中信书店的时候偶然发现,因它摆在最醒目的推荐位置而被我收入囊中,准备好好品读一下这中国位近代名人的点点滴滴。读完之后,确实觉得此书对我这种不认识曾国藩的人来说是个很好的入门读物,有几点感触在此潦记几笔。

  晚清时期的官场气氛可以说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之处在于官场的腐化程度达到了清朝最盛,即便处在民主浪潮波涛汹涌的西方文明影响下都面不改色,肮脏的官场俨然让清朝统治病入膏肓;情理之中之处在于中国历朝历代都大同小异,而且绝大多数朝代更替都是因为统治者的腐朽才给了起义军或外族势力趁虚而入的机会,在某种程度上还气到了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所以统治中国两个世纪的清朝在盛世年景之后的乌烟瘴气又显得理所当然。

  书中比喻曾国藩和左宗棠的关系为“瑜亮之争”,因为左宗棠自称“当今诸葛亮”,我却觉得左宗棠的心胸和周瑜倒是很像。身怀大才的左宗棠在作者笔下是个桀骜不驯的人,只知道指责和唾骂,“缺少了朋友式的感同身受和设身处地”,有点“情商太低”。这虽注定让左宗棠的历史地位远不如曾国藩,但我却觉得左宗棠式的怪才很好地衬托了曾国藩的心胸和见识,从二人相处的故事来看,虽然曾国藩处处小心,稳中求胜,军事能力看起来不及左宗棠,但在经过“大彻大悟”的修行之后变得圆滑而稳重,凭借宽广的胸襟博得了“圣贤”的口碑和天下人的赞叹,这一点注定了左宗棠只能算“豪杰”,称不上“伟人”。

  书中对曾国藩的正面描写几乎就到此为止,大体讲了讲他的性格的转变,又聊了聊和左宗棠的关系,转而把很多的笔墨放在了曾国藩的“侧面”上,写了他的经济生活,写了他的迷信,甚至研究了他的智商。对一个“圣人”进行有血有肉的还原,是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

  曾国藩在钱这个问题上分的很清楚,对私清正廉洁,甚至到了刻薄的程度,对外却是大手大脚,有人说这是曾国藩的污点,廉洁没有廉到骨子里,是个徒有虚名的清官,我却觉得这恰恰是大智慧的做法。在那个年代,两袖清风只能换来旁人的冷嘲热讽,别说去干拯救国家的大事,就是做人都很难做。所以曾国藩对得起自己的内心,对自己家人非常干净,不留不义之财,把所有的财务都用在官场上,间接地用钱去为实现理想破平道路,这是变通的智慧,也是曾国藩成功的重要原因。

  我觉得研究名人的经济生活很有意思,是不是可以呼吁一下学者们把古今中外的名人官员都来个经济调查,是不是每个人都是适应了当时社会的官场经济规则才有的成功?所有王侯将相到底有几个是真正做到高风亮、廉明公正?我想除了像海瑞那样把清廉做到极致的人之外,没几个可以说得上完全干净,但很多都成了大事。

  曾国藩喜欢研读《易经》,精通相面之学,又极其迷信风水,相信人命天注定,看起来神神叨叨、疑神疑鬼。但在我看来,这只不过是曾国藩的一个小小的爱好而已,就像有些人喜欢听音乐,有些人喜欢爬山一样。曾国藩的爱好,就是研究这些看起来很迷信的东西。不可否认,曾国藩的这个爱好是一个很好的自我调节的工具,相信“天意不可违”可以为自己开导很多苦闷,看淡很多失败,不知不觉成为了精神上的伴侣。

  最后我想评价一下这本书的阅读感受。

  说实话,抛开内容不谈,这本书的阅读让我并不是特别舒服,因为放眼望去,全是引号。上到给皇帝的奏折,下到给同僚的书信、文稿,作者进行了大量的原文引用,甚至一句话要加三四对引号,整部作品成了一部现代文和古文的混合体,读起来平仄不一,节奏全失。况且对于一般读者而言,阅读文言文远不如白话文那么得心应手。大篇幅的原文引用其实我都不会看,因为引用完后作者总会以“也就是说”为开头讲引文白话翻译,也就省去了读原文的必要。我想对作者建议,面对普通读者的书籍并不需要像学术文章那么严谨的去引用和摘抄,白话的直译绝对足够。生硬的引用除了徒增字数和炫耀调研工作量之外别无它用,看看《明朝那些事》,你会知道怎么写历史才更能让人津津乐道。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读后感(四):偶像曾国藩

  以前对曾国藩的了解仅限于晚晴重臣这一身份。看完李宏杰的《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才对这个人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他资质平庸,考了七年才中了秀才,一年后中举,五年后中进士从此官运亨通。三十岁之前有今天大多数年轻人都有的毛病:高己卑人、自命不凡、脾气火爆一言不合就撸袖子干仗。早期因不满晚晴官场因循疲沓、敷衍、颟顸的政治风气,又不谙官官相护的潜规则一味以直处世,虽有济世之志终不见容于官场。后逢太平军崛起,以毫无实权的在籍侍郎之身历经重重阻挠和折辱创立当时清朝最有战斗力的一支军队—湘军,后复启用。与太平军作战期间,稳扎稳打,自言“扎硬寨、打呆仗”,也曾惨遭滑铁卢,期间数次寻死,终咬牙坚持历经十二年终于攻克天京。有“中兴之臣”之誉。复出之后也不再是当年的“愣头青”,多了些宽容和圆滑,再不违背自己处事原则的情况下对有些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以便更好的干自己的实事。初为官时就曾立下“不靠做官发财”的誓言,并践行终生,末年官至两江总督,下属送礼只象征性的收下价值最轻的,既有人情味又不违背自己的原则,“往时人送皆不受,今成风气,久不见人馈送矣,即绍酒亦每斤零沽”,喝个黄酒还要上街去打。所有工资、养廉银、各种当时例行的灰色收入除了最低标准的养家糊口其余皆用于公事。死后其子因家中有人生病到处借钱。待人真诚,对左宗棠有朋友之义,提携之恩,左宗棠却在“瑜亮情节”的促使下,一生不服曾国藩,始则打击挖苦,终则以怨报德,曾国藩却终生未还一手,“凡人以伪来,我以诚往,久之,则伪者亦趋于诚矣”。死后左为其作挽联曰“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当之无愧!而立之年立下“内圣外王”的大志,每天做“日课”,躬身自省,参加聚会多耽误了学习,检讨。看见漂亮女人多看了两眼,检讨。说话着急跟人吵架,检讨。对朋友的文章过誉觉得自己虚伪,检讨……数十年如一日,始终保持一颗“成圣”的心。令人敬佩!正如刘瑜所言“在一个冲下悬崖的汽车里,再好的司机也无力回天”,行将就木,苟延残喘的大清王朝这辆破车的刹车已经彻底失灵,再多几个曾国藩也驾不了这个辕了!处于那个时代,曾国藩自有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固有的局限性,但他发奋图强,不断进取,从来不曾放弃自己的追求,用今天的话说他到死也没成为当年自己讨厌的那种人。就凭这种坚持就足以令人感佩。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读后感(五):曾国藩的胸怀我永远学不到

  看完了这本书,曾文正公数十年如一日自虐式的反省最令我震撼。先总结一下我从这本书摘出来的几点启发:1、曾文正公资质并不出众,但具有极强的自控力,自成年起便通过记日记的方式不断鞭策自己,改正各种毛病和人性的弱点,最终成为一名道德高尚,宽宏大度,为后世广为赞颂的大人物。2、他克服重重困难,白手起家创立湘军,体现了坚韧不拔的毅力。3、他随着自己行军打仗经历越来越丰富,便越发怀疑史书上对战争情节的描述。4、他晚年越来越相信天命,认为人始终受到上天看不见的手的控制。

  恰逢这段时间我在实施这种自控自省的方法,每天早上都要默诵告诫自己要克制的几条要点,以便基本克服易怒的弱点,这个时候阅读这本书可说恰逢其时。我自信可以逐步克服易怒的弱点并养成说话和缓、使对方感受到体贴和善的味道,但相信永远也学不到曾文正公那种以德报怨的胸怀。其实中国历史上又有多少个政治人物具有这种宽厚的胸怀。史书中以宽宏大度著称的刘邦还不是诛杀了不少功臣,而近代的那个伟大领袖连30多年前别人对他不好的事也一直耿耿于怀,伺机报复。而以文正公为榜样的蒋介石具有不错的胸怀,但在大事上却又显得妇人之仁,最终遭遇灾难性后果。

  曾文正公认为史书中关于军事描述的内容不可信,这点于我心有戚戚焉,其实岂止是打仗部分,就是大多数名人传记也不可信,里面不乏虚构,夸大,美化自己的成分。

  我也非常赞同曾文正公对天命的态度,其实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尽人事、听天命”的观点。我努力以曾文正公努力克服人性弱点,坚韧不拔开拓事业的精神为榜样,至于成败,则只能听从天命了。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读后感(六):带着完成任务的心。

  带着完成任务的心去看,所以只感觉一般般。

  我对曾国藩起先也是一无所知,只知道其是名人。

  看后才发现,原来做官也不容易。特别是要坚持自我底线的官。

  特别容易被腐败。

  做官做到他这地步,还能保持那么多好习惯,很不容易。

  不骄,不傲。

  他不成功,他不成名,他不给我们后人带来种种思索那老奇了怪。

  只看过这一本说曾国藩的书,所以不好做其他的评论。。。。

  其实我一直想是想买曾的家书的。

  但总担心自个看不懂文言文,不想浪费银子。。。

  才千挑万选了这本书。

  让自个对曾国藩产生兴趣,可惜还不够。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读后感(七):“自我批评”的方式与方法

  在机场随便拿了一本《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之后根本停不下来,读完唐浩明的《曾国藩》和《点评曾国藩日记》,对这位晚晴中兴名臣有些清晰的印象。

  按照儒家圣贤的进阶之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本人没成家,穷屌丝,阅历浅,所以只能在修身这个初级阶段,谈谈体会。曾大人虽然三十多岁干到正部级干部,但绝不是天赋异禀、生来神力的奇才。在“不为圣贤、便为禽兽”的高标准、严要求下,曾大人通过坚持不懈地自我批评,淬炼品格,修身成贤。

  曾大人自我批评的方式就是写日记,做“日课”。日记内容除了一天的流水账之外,还有工作与生活感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比如:早起赖床、晚上和朋友出去HIGH得太晚、吃饭聊天又叨逼叨不停了、路上遇到美女春心荡漾了、定好的功课没有做完。曾大人就像一个普通人一样有着林林总总的毛病要克服。

  这样的“自我批评”式的日记,要定期给志同道合的好友传阅,达到监督与鞭策的效果。好比在朋友圈中发文,小伙伴们纷纷点赞、评论一样。

  曾大人的日记可是记了一辈子的。除了和太平军作战期间有遗忘,在生命的最后一天仍然在写,这种“自我批评”能够收效显著,重要的在于持之以恒。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读后感(八):凡人与圣人

  正如刘瑜所说的那样,看这本书之前,我对曾国藩的理解只是:这是一个勤奋奔波于全国各大地摊、给各界小爬虫带去希望的成功学专家。之前有一段时间,还被《曾国藩家书》所刷屏,感觉是个文化人,家里都必须要有这套书。读完这本书之后,才对曾国藩这个人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曾国藩只是一个凡人,他和我们一样有着各种毛病,读书笨,考了七年才考上秀才。脾气差,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甚至还与人打架斗殴。贪玩,连午门斩首也是要去围观的,若是他们那个时代有扑克和麻将,估计也会沉溺其中。好色,看见美女也忍不住多看一眼,甚至想入非非,躲在家里干“禽兽不如”的事情。身体差,皮肤病、眼疾、腰痛、失眠,甚至早在三十岁就有中风的先兆了。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产生了很强烈的共鸣,这样的曾国藩,不就是我自己,不就是我身边的这些人吗?我又想到网上很火的当年胡适的日记,他当年上学的时候也是每日打牌聊天,追追女孩,看看热闹,整日浑浑噩噩。人们嘲笑,原来当年胡适也是这样的一个人,和自己一样。但曾国藩和胡适他们最后依旧成功了。通过曾国藩多年的信件与家书,让我们了解到这样一个一身毛病的人,三十岁之后如何日课自省,自己与自己斗争,最终成了一个圣人,完成了修生治国平天下的远大理想,虽然并没有改变晚清覆灭的事实,但他从一个愚笨的穷小子到出将入相,屌丝逆袭,确实圈粉无数。

  张宏杰也是一个粉丝,全书可以看见很多处他为曾国藩打抱不平,甚至点名批评了赵超构先生的文章和观点,张老师似乎并不是爱抬杠挑刺的人,估计是了解了曾国藩的生平之后看到赵先生的文章,心中着实气恼,才写在书中的吧。

  这是我看的第二本张宏杰的书,他的书比起其他历史书的晦涩来说,门槛更低,容易阅读,难能可贵的是其中依然富含大量干货,(也有一些私货,这在大明王朝的七章面孔尤为突出)阅读体验很棒。我尤其喜欢第二部分给曾国藩算账的那一段,通过曾一个人可以了解整个清朝官僚体系的运作方式,窥一斑而知全豹。明清的低薪制是朝代后期官场腐败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官员不得不腐败,才能办事,倘若曾国藩如海瑞一般真真正正两袖清风,那么可能他会和海瑞一样在官场上处处碰壁,别说练出湘军,就连丁忧之后一直在家中待命不得出山也有可能。想到现在基层公务员的境况,拿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甚至不少人早已辞职,不得不感觉历史仿佛又在重演。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读后感(九):看曾国藩的“知行合一“

  在很久很久以前,中国人是有追求的,其至高的追求莫过于“立德、立功、立言”。传说中华民族绵延几千年的历史,只有两个半人达到了这至高境界,分别是孔子,王阳明,曾国藩。而曾国藩,就是哪个做到了一半的“立德、立功、立言”的人。

  关于曾国藩,毁誉参半,毛泽东蒋介石都喜欢和推崇他,也有很多人批判他,关于他的书遍布各个角落,大至图书城,小至旧书摊,他被出于各种目的书写,比如成功、比如厚黑。我只看过关于他的两本书,一部《曾国藩》,唐浩明所著,类似于传记体小说,其中不免穿凿附会添油加醋。另外一本就是最近看的《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后者更客观,引据经典,应该也更接近史实。《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中的曾国藩,很讨人喜欢,笨拙而勤奋,耿直而圆滑,清廉而又不失人情,总之是一个励志成为圣贤也一直以圣贤的要求管理自己的孤单寂寞冷的老头。

  我很想穿越时空,去抱一抱这个老头。

  在风烛残年的晚清,能建功立业,在贪污腐败风气下,能独善其身,而在建功立业独善其身的同时,又能圆润的立足于官场,朋友门生满天下,上取信于君主,下立威严于下属,没有大智慧真本事没有忍耐力坚定的信念,能做的百分不及其一。而在这条路上,他会有多少次午夜梦回百转千回心如刀绞忍辱负重。

  更何况,成就一番伟业受万人敬仰的两江总督曾国藩,居然资质中等。

  曾国藩让我喜欢的第一点,认真勤奋。曾国藩不聪明,聪明就不会考秀才就考了7次,天才的左宗棠瞧不起他,梁启超说“文正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侯贤杰中称最钝拙”。曾国藩自己也说“吾生平短于才”。可是,可能是这种“笨”才成就了曾国藩,自知资质平庸,就用努力来弥补,自从确定要走圣贤路后,他百分百坚持恪守圣人之道,每日早日,每天日课,无时无刻不自我反思,外出交友自省、没写大字自反省,多看美女两眼也要自我批评,简直事无巨细到令人发指,他不仅自我监督,还把日记给朋友看,把自省内容给家里人看。成圣贤的方式老师教,书中教,可是能几近迂腐的恪守圣贤各种标准的却凤毛麟角,也许是因为自知笨,也许是因为意志力过于坚定,想成圣的曾国藩一条道走到黑,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依然在战战兢兢的看自己的一言一行。更为难得和励志的是,曾国藩在而立之年方确定人生目标和方向,30岁之前的他也只想光耀门楣荣华富贵,可自从看到人生的另外一种可能,他从立志的那一刻起信心未曾动摇片刻,至死方休。这样的曾国藩让后人看到了另外一种可能,心念坚定,知行合一,定能成就一番梦想,而这也和西方近些年盛行的“宇宙的秘密”之唯心论不谋而合,宇宙资源无穷,人生有无限可能,只要你敢想敢信敢做,世界为你让路。

  曾国藩让人敬佩的第二点,为人处世的大智慧,也就是现在说的EQ高。在中国混,尤其是在中国的官场混,情商太重要了,伴君如伴虎,因一言送命者比比皆是,而早期京城的人情往来,到后期湘军的吃穿用度周转,无一不需大智慧。曾国藩吃过亏,曾经满腔热血上书谏言,也曾大骂咸丰皇帝,还差点丢官丢命,湘军建立初期,他把地方官得罪了个遍,没钱练兵没人支持可谓四面楚歌孤掌难鸣。直到他父亲去世回家守孝之前,他一直是一个棱角分明的愣头青,枉有一腔热血却完全不知收放的分寸。可是,圣人之于普通人不同之处,在于他的自省的智慧、学习的能力以及敢于改变的勇气。40多岁的曾国藩在家生生憋了一年多,看老庄哲学,10年官场生涯在他内心翻来覆去放映十万八千遍,然后,他蜕变了,变得圆润变得豁达变得八面玲珑,也多亏了这蜕变方成就了曾家平定太平军的伟业。可变得圆滑的曾国藩并未蜕变为一个面善心硬两面三刀的厚黑学家,他对朋友仍至诚,对人才仍至真,对君主百姓仍有赤子之心。书中颇费了笔墨描写曾国藩与左宗棠的恩怨。左宗棠与他年龄相仿,一直对他不屑,讥笑嘲讽毁谤从未停止,曾国藩救他性命助他升官可他总是在关键时刻捅刀,并且不断补刀,以怨报德到旁人都看不下去,可从始至终,曾国藩未说过他坏话鲜与之计较。这一点实在太难了,不逞口舌之快总觉得心中憋着一团火肝脏都要破裂,而“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更是我们大多数人的信条,觉得这样已经是仁至义尽的君子之为。而你有恩于人别人不但不回报你却对你反咬一口,真真

  是可忍孰不可忍。可是,曾国藩做到了,不仅对左宗棠,对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他都豁达处之,我想,之所以这样,除了以圣人标准要求自己外,更主要的,他胸中有大局,格局广阔的人总要忍受更多常人所不能忍。

  曾国藩讨人喜欢之三,博采众长敢于批判,他无书不读,从早期的朱子理学到后期的老庄哲学,从易经、算命看相风水神鬼到西方文化,他都有浓厚的兴趣。他谦虚,嘱后人“不可轻率评讥古人”,但他并非主张对书籍思想全盘接收,而是主张“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他重思虑分析,凡事必正反两面细细思量,所以处事老成也因此给人留下老奸巨猾的印象,他对风水时信时疑,晚年又信命运,觉得《资治通鉴》不靠谱,十之八九是寓言,能说出这话在封建社会,需要多大的勇气,同时,他也对于兵家推崇的兵法不屑一顾。如果在当代,曾国藩稳扎稳打实事求是的性格很可能成为一代科学家,因为他认真,善于在生活琐事中汲取智慧,重理论的实践性,善学习,却又懂得批判的吸收,这与中国玄而又玄,想当然,粗枝大叶的性格不符,却与西方严谨的科学观不谋而合。如今是批判的社会,戾气的社会,我们太容易不耐烦,太容易下结论,太容易批判别人。不是不能批判和下结论,还是那句话,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下结论的之前请先学习,批判别人前请先自省。

  曾国藩还有一个常人不能及的优点,“不单纯”的清廉。这种不单纯的清廉比单纯的清廉难得多得多。他时刻保持两个标准,清廉只针对自己和家人,而对下属,对官场应酬他盖不能少,一次进京应酬费用两万两白银,而每年给家里只邮寄一两百两白银,女儿出嫁也仅仅两百两银子,平定太平军,他手下的大兵小将全部发家致富,他不阻止但他自己依然恪守不因官发财之道,家中奴婢甚少,身为两江总督,他竟然要求老婆孩子早起做小菜,中午纺织,晚上做鞋,他则在一旁批阅公文读书,他嘱咐后人死后不收丧礼,死后几乎无遗产留下,后人清贫度日,从这个角度来讲,他清廉的几近自私。而若他一味迂腐的以这种清廉标准对人对事,定不能成事,因此,他也有灰色收入,人际交往不吝花钱,该走后门走后门,该送礼送礼,正是这样才让他得以成霸业,建功业。如像海瑞一样,把清廉作为一种行为艺术,那历史上可能多了个可有可无的曾清天,而少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曾国藩。常言道“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而他,却每天双重标准对人对己,他有对公应酬发工资的小金库,也有自家吃穿用度的账户,但往往是后者补贴前者,如后者盈余较多,他便散财救民且不留名,这比在你面前摆一桌满汉全席而让你吃糠咽菜要痛苦一百倍,多少人在成圣的路上一路高歌,却最终被私欲绊倒。

  当然,曾国藩的优点远不止于此,对他的批评也从未停止,比如,他始终没有跳出封建专制君王思想,从三万英尺高空望下,他平定太平军的霸业也无非是一拨蚂蚁踩死两外一拨蚂蚁,与荼毒生灵无异。曾国藩也迷惘,也想改变,但,在闭塞的晚清,在几千年儒家文化的熏陶下,我想曾国藩尽最大能力做了他所能做的。

  作为一个无意成为圣人的普通人,依然可以从曾国藩身上学到很多。比如君子善假于物,在有限的条件内创造条件成就自己的势能。比如,无论如何融入所不齿的环境,依然不忘初心保留内心的一团火。曾国藩用一生告诉我们,无论如何被时代裹挟,被动中仍有主动,纵然不成圣贤,心中也要有一团火,毕竟,生活若只流于生活表面,就白白浪费了一次生而为人的名额。

  柴静在该书的推荐序中说“岁月让人从批判走向了建设”,是的,少浪费些时间批判,多花些时间建设,相信你能得到更多。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读后感(十):曾国藩:勤奋而又无奈的一生

  以前一直不屑看曾国藩相关的书籍,总感觉与市场上那些潜规则、成功学之类的书籍一样,要么是教人怎么变的无耻,要么是给人一剂春药,没太大的价值。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柴静和刘瑜推荐张宏杰的《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就毫不犹豫的买了,果真没让我失望。

  作者展现给我们的曾国藩是一个圣人,但是首先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在晚清这样一个基本溃烂的社会里,曾国藩有他天生的正直,但是也有向现实屈服的无奈的圆滑;有他天生的笨拙,但是也有通过刻苦学习严于律己换来的智慧;有一颗理想主义的心,但是也有面对现实不得不一再妥协的无奈。窃以为,是时代造就了曾国藩,也是时代毁了他,就像他的人生一样,勤奋而又无奈的一生。

  一

  曾国藩的五次耻辱,概况起来分别是:

  1、“文理太浅”。五次秀才考试均落榜,第六次考试却被学台评价“文理太浅”,曾国藩视此为奇耻大辱;

  2、“画图甚陋”。咸丰皇帝登基伊始,曾国藩向皇帝建议举行“日讲”,加强学习,改进官场作风,并深得皇帝赏识。随后他画图一幅来解释自己的想法,但是由于不擅长,图画的相当难看,被在其位不谋其职却只想着升官发财得过且过的官场中人嘲笑。

  3、权贵唾骂。曾国藩在京为官期间,刚正不阿,得罪了琦善、赛尚阿等京城权贵,甚至还上书批评咸丰皇帝,被称为官场上的异类,破坏了官场的潜规则。许多人渐渐的开始疏远他,甚至在背后诋毁唾骂他,使他的处境一天比一天孤立。

  4、长沙之辱。在奉命协助地方官兴办“团练”之时,曾国藩屡屡破坏官场潜规则,断了其他官员的“活路”,丢了他们的“面子”。在一次鲍起豹的绿营兵寻衅攻打湘勇的斗殴事件中,曾国藩要求鲍起豹逮捕闹事绿营兵,鲍起豹却借此机会放任肇事者围攻曾国藩公馆。由于前期得罪太多人,其他官员都关起门看笑话,曾国藩迫于无奈逃到巡抚骆秉章办公室。骆秉章亲自向肇事者道歉,给足了他们面子,并且甩给了曾国藩一句“将来打仗,还要靠他们啊”。这件事让曾国藩受到了满城的讥笑,面子大失。最后曾国藩决定“好汉打脱牙和血吞”,带着受伤的心返回衡阳,忍辱负重,创办了后来名噪一时的“湘军”。

  5、江西之困。在曾国藩奉命出省支援江西之时,皇帝不信任他,害怕他反戈朝廷,没有授予实权。由于无法忍受地方官员的指手画脚而得罪了他们,在筹饷时,被处处穿小鞋、使绊子,导致“士饥将困,窘若拘囚,群疑众侮,积泪涨江”,而被江西官员所嘲笑唾骂。恰在此时,接到他父亲的讣告,把军队抛在江西回家守孝,皇帝得知,催他立刻回到军中。曾国藩上奏诉苦,要求授予他职权。不料,皇帝却顺水推舟,解除了他的兵权。在此期间,曾国藩大受打击,深刻反思自己,“大悔大悟”,思维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为人处世也变的更加圆滑。

  曾国藩的每一次耻辱,都使他变的更强,或者说让他变的更适应那个时代。“文理太浅”使他转变僵化的文笔思路,变的文理大进;“画图甚陋”使初入官场的他更加清楚的认识官场的丑态病态;“权贵唾骂”让他进一步认清了官场的堕落腐化;“长沙之辱”使他认清现实从而独自创办湘军,并最终取得了一生中最被称道的击败太平天国军队的胜利;“江西之困”让他反省悔悟,更加认清现实,从而能够更加适应现实。

  每一次的耻辱,对曾国藩来说都是一次蜕变,也可以说是退变。之所以说是退变,是由于每一次变化都是让他自己去适应那个已经溃烂到骨髓的社会,变的失去理想、失去棱角,只是一味的迎合那个社会。虽然作者一直在强调曾国藩有一颗正直、清廉、质朴、刚正的心,但是不论怎么说,他都没有扭转晚清的败局,也没有改变当时社会的各种病态,只是使那个社会又多苟延残喘了几年,使自己在历史的进程中留下了一笔,仅此而已,也许这也是他的目的。

  二

  曾国藩与左宗棠是性格截然相反的两个人,前者儒缓笨拙,后者果断敏捷;前者谦虚低调,后者自大张扬;前者圆滑世故,后者盛气凌人;前者宽宏大量,后者厚己薄彼;前者高朋满堂,后者独来独往。就是这样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人,与李鸿章、张之洞一起被称为“晚清四杰”。

  左宗棠和曾国藩一生既有合作也有竞争,恩怨不断。对左宗棠来说,曾国藩应该是他的伯乐。如果没有曾国藩,左宗棠可能永远是一个屡次落榜的举人,一个默默无闻寄人篱下的师爷,一个空有抱负才华而施展不出来的愤青,也有可能由于桀骜不驯而早早的被迫害致死。说实话,左宗棠应该庆幸遇到了曾国藩,不计较他的刻薄自大、不领情,而只是一直欣赏他的才华,屡屡扶上马送一程,换做其他任何一个心胸稍微狭窄一点儿的人,左宗棠估计一生也只能默默无闻郁郁寡欢了。

  作为一个知书达理,通宵古今的豪杰,左宗棠为什么会成为“绝无良心科第二名”,不仅不领曾国藩的情,反而总是伤曾国藩的心。个人认为这不是由于左宗棠没良心,而是由于他的个性使然。张宏杰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好“中国这片土地的魅力在于,虽然它整体上如此没有个性,却经常会在你意想不到之处跳出一两个光芒四射的异人”。左宗棠太有个性太光芒四射了,相比曾国藩的拙笨,他确实聪慧有才,相比曾国藩的“伪”,他更喜欢“直”,他自己也说“弟平生待人,总是侃直。见友朋有过,见面纠之……现今风气,外愈谦而内愈伪”。他从骨子里看不起曾国藩笨拙的资质,他认为那是没本事的象征,看不惯曾国藩处事的圆滑,他认为那是虚伪的象征。所以,以他眼里容不得沙子的个性,他虽然知道曾国藩的好,但是遇到看不惯事情还是追随个性,毫不留情面的指出别人的错误,只是他的方法太耿直太不计较后果,让就算是圣人的曾国藩也无法接受。而这样太有个性的人,往往在人际交往方面心思太简单单一,以至于总是出错。也许是由于经历很多,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六十多岁的他才会在给曾国藩的挽联中自称晚生,才会写出“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功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这种既有反思又有赞颂对方的话。从他对曾国藩后人极其照顾的行动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左宗棠是一个正直的人,但是由于“直”的太自负,总是伤害他人。

  曾、左二人都是晚清为数不多耀眼的星星。为什么性格截然不同的两个人却都可以在晚清官场达到那样的高度?个人认为,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们都是人才。在晚清那样一个内忧外患的社会里,社会急需有能力的人治病疗伤,以期苟延残喘,而在那种环境里,人们都被社会绑架同化,下层群众没有出头之日,上层官员沉溺于官场潜规则,实实在在做事的人凤毛麟角。这个时候曾国藩、左宗棠这种有能力有良知的人脱颖而出,只可惜的是,他们只是缓解了病情,却没有除根,这也是大清最终病入膏肓的原因。正如刘瑜说的“个人面对历史,还真是胳膊拧不过大腿”,即便如曾、左这样的大能也没法改变这个多难民族的命运。也许叶子腐烂不足以叫醒众人,只有根烂叶枯之后才能重生,只可惜重生之后基因很难改变,以至于疾病依旧。

  三

  曾国藩出生在湖南省湘乡县大界白杨坪,离县城130里,交通不便,消息闭塞。人受环境的影响很大,因此和其他庸鄙的乡下读书人一样,他青年时期也有着“性情浮躁、坐不住;傲慢自大,修养不佳;与人交往虚伪不实,容易言不由衷”等缺点。再加上他天生比较拙笨,不像左宗棠天生就比较聪慧。之所以,他能够被后人称为圣人,被现代人作为成功学的典范推出,靠的就是他坚忍不拔的意志,靠的是日复一日长年累月的“日课”。

  从道光二是二年十月初一起,他每天从起床到睡觉,吃喝拉撒睡,都进行自我监督。“每年有日课册,一日之中,一念之差,一事之失,一言一默,皆笔之于书”,常年累月,逐一反省,检查自己身上的缺点。他不仅自省,还讲自己的日记送给朋友们阅读评点,以此交流修身的心得体会,并让外力来监督自己。经过一生不懈的努力,以“完人”为人生目标,他终于脱胎换骨,成为了“圣人”。

  立志不难,难的是常年累月的坚持,难的是韧劲和恒心。作者说:“古往今来,绝大多数人的一生都处于昏睡或者赖床状态。有的人,一生被物欲所禁锢,如同被困在圈中的猪,终身没有清醒。有的人,意识到了醒来的必要,但终生处于一种‘勤奋地懒惰着’状态,一生想用力力不足,想振刷刷不清,在关键处突破不了。其原因固然有很多,但根本原因是对自己下不了狠心,不能毅然横起,扫绝一切罗网”。所以那些把曾国藩当做成功学典范的人,不需要看那些犹如春药一般的成功学书籍,静下心来,抵制各种诱惑,对自己“狠”一点,做做“日课”吧。任何成功都不是躺着就能换来的,没有长期的韧劲,没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恒心,就只能甘愿平庸了。

  四

  作为一个正儿八经位列省部级的大官,曾国藩的一生似乎都在为钱发愁。刚中进士,奔波两百多天,跑了3000里路,拜访两千家人家,去化缘收钱;入职翰林院,四处借钱,以至于在京期间所欠债务,在离京多年之后才还清;作为湘军统帅,为了军饷,被四处刁难,用“求爷爷告奶奶”来形容曾国藩的筹饷一点儿都不夸张;官至两江总督,还是没钱,以至于家里做饭洗衣,缝衣制鞋都要妻子女儿亲力亲为;去世之后,办丧事都捉襟见肘,花光了生前的所有积蓄,没有给子女留下任何遗产。除了书籍,曾国藩一生的官场生涯,没有留下任何物质,终身生活俭朴。

  按道理说,作为三个省的一把手、晚清的大功臣,虽然不至于富可敌国,但是能够过上小康日子,给后代能够留下一笔可观遗产才对,然而都没有。原因主要有这么几个:一是工资确实低。晚清实行的是低薪制,一个总督的工资月薪拿到现在也就2500元左右,这点儿钱连糊口都难;二是开销确实大。不仅家人要吃穿住行,还有各种各样的应酬,仆人、官兵、军队都需要自己自掏腰包;三是潜规则确实多。在晚清你不干事就罢了,如果你想做任何一件事,都需要花钱,没有钱事儿就难办。不仅办事儿的时候需要花一大笔钱,平常的各种应酬、各种“规礼”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四是曾国藩比较清廉。之所以说比较清廉,是由于他也不得不屈服于那个社会,通过各种潜规则“捞钱”,要不然靠他那一个月两千多块钱的工资,啥事儿也干不成。但是曾国藩的“捞钱”和现在的那些贪官捞钱不一样,他没有把钱装到自己的腰包,而是去办事儿了,办的是公事儿。另外他也不像其他官员一样,肆无忌惮的搞各种灰色收入,相反他拒绝了很多礼;五是不愿意给后代留下太多遗产。他认为“蓄积银钱为儿子衣食之需,盖儿子若贤,则不靠宦囊亦能自觅衣食;儿子若不肖,则多积一钱,渠将多造一孽,后来淫佚作恶,必且大玷家声”,因此他不需要太多积蓄,闲钱都用在了公务或者公益事务上。曾国藩不是搞不来钱,而是不屑有钱,他如果想发财,机会实在是太多了,但是他的志向不在发财,而在做大事,做圣人。

  五

  曾国藩是一个平凡的人,和那个不懂科学时代的大部分人一样,他也信风水、相面、算卦和天命。人越成熟,就会越觉得自己对很多事情都很无力。曾国藩也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多,不论是对自己还是对那个社会,很多事情他都有一种无力感。这个时候,他就会找一种精神寄托、找一个期待和安慰,和大多数人一样,曾国藩选择了风水、天命。“万事由命不由人”,这既是自我安慰,也是对社会的无奈和无力感,更是放弃开拓进取的表现。

  在现在看来,我们可以说曾国藩的“迷信”是“愚昧”。但是在那个思想资源极其匮乏的时代,要想寻找精神依靠,自然而然的就会走向中国传统的“神秘文化”。在现在这个思想资源富足、科学技术发达的时代,尚且有那么多人崇尚迷信,更不要说曾国藩所处的那个时代了。

  六

  说到底,曾国藩是一个智商中等,显得有点儿笨拙的普通人。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他的成功归功于勤奋、踏实、进取。任何一个人,如果做学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勤奋踏实,做事情扎实彻底,做人谦虚大方,都会有所成就。这就是最好的成功学,比那些地摊上打着曾国藩的名义推销成功学的书籍扎实的多。

  对晚清,曾国藩衷心耿耿、是大功臣。屡次上书直言大清之病、击败太平军、建造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第一所工兵学堂等等,他的一生都是在为挽救大清而努力。然而正如刘瑜说的“在一个冲下悬崖的汽车里,再好的司机也无力回天”,曾国藩所做的一切只是延缓了大清的病痛,并没有在根子上治好病。

  对自己,曾国藩时刻以“圣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一生的追求就是“成圣”。也许现代人会笑话曾国藩的迂腐,但是在那样一个闭关锁国、皇家独裁、烂到根的社会里,个人又能怎样呢?个人的天性、奋斗固然重要,但是生活的环境更加重要,看不到璀璨星空,再努力也是井底之蛙。

  读完此书,我一直在替曾国藩惋惜。如果当时他能够去西方走走或者穿越到现在看看,他也一定会为自己惋惜,恨自己的一生没有遇到天时地利人和。然而历史总归是历史,人生也是一条单行道,只能希望社会越来越文明、进步,让更多的人可以看到璀璨的星空,拥抱美丽的世界,而不是坐在井底幻想那“美丽新世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